金玉良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颖怡
她见过,她当然见过,虽然记忆已经模糊,但是她还记得那个白白胖胖的婴儿,她是她的弟弟,没有来得及长大的弟弟。
她当然知道金家人把弟弟的死因盖住了,否则祖母也不会这样讨厌她。就是因为冯氏杀死了儿子,而父亲和大伯父商议后,对冯氏一没沉塘,二没报官,反而用个院子供养起来,这才令金老太太有气无处撒,把对冯氏的所有恨意全都转移到她这个孙女身上,任由焦氏整治她。
金嫦不是金媛那样冲动的人,她有她的算计,她的胆子再大,四叔那一房没有男丁,如果扯上金子烽或金家任何一个男孙,都会被认为是四叔四婶嫉恨侄儿。这中间的冲突,已过及笄之间的金嫦难道不知道吗?
玲珑看到金嫦的手在簌簌发抖,她害怕了,但是她的眼波里却带了丝迷芒,像是难以置信。
玲珑心里一动,又看向郑嬷嬷,郑嬷嬷似笑非笑。她忽然恍然大悟,或许金嫦在玉竹面前真的只是在骂她,只是有些话传到大伯母耳中后,被巧妙的引申了,再由郑嬷嬷口中说出来,便完全变了味道。
大伯母聂氏,真的是个厉害人。
她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所有令她看着不顺眼的人踢出局。
一一一一
桃花扇继续加更啊
第一四六章 疑团
无论如何,这件事已经超出了玲珑原本的计划,如果她没有猜错,无论是她还是金嫦金婉,都被巧妙的利用了。
如果只是为了帮助她,大伯母没有必要将哥哥和金家所有男丁们扯进来,这个借口太大了,大伯母的见识和谋略不让须眉,她如果只是因为送妆那天,金嫦挑起事端的几句话,完全不必这样做,凭她的身份和智慧,想要把金嫦姐妹从府里打发出去,只是举手之劳。
如果是为了她玲珑抱打不平,更是杀猪焉用宰牛刀,她有的是办法对付两个小姑娘。
可这次聂氏却大动干葛,把一件小事化身为挑起几房矛盾的大事,她为何要这样做?
除非她想借此机会把某些人踢出局。
玲珑的大脑乱糟糟的,大伯母是成年人,不会像她们这些小姑娘一样,为了一盒胭脂一双鞋子便看谁不顺眼,大闹一场。
大伯母是早有预谋,而这次她让玉竹在中间传话,是歪打正招,给大伯母找到了机会。
大伯母要把谁踢出局?
金嫦和金婉都是女儿,两三年内就会嫁出去,四叔的出身摆在那里,她们姐妹的夫家也不会是公卿之家,即使和娘家还有来往,也只是限于四叔一家。
所以大伯母要踢出局的肯定不会是她们二人,如果不是女儿,那就是父母,大伯母要将四叔踢出去!
金嫦和金婉虽是嫡出,但四叔金春却是庶出,除非金春膝下能有出色的儿子,或者举业优秀,或者能撑起门户。否则待到大堂兄金子焰成为一宗之主,四叔家也就变成旁支了。这样无足重轻的一家人,大伯母没有必要出手对付,玲珑的大脑一片混乱。
对了,四婶焦氏的兄长焦海眼下是苏州织造主理太监李公公的干儿子,四叔金春因此沾了很大的便宜,就连祖母也不得不多给出几间铺子让他管理。
莫非这件事就是起因?
如果是和这件事有关系。那就真的是大事了。大伯母把持的虽是金家北直隶的生意,但是谁能说南直隶就没有她的人呢,祖母和金家那几位老祖宗。直到今日仍不肯将南直隶的生意交出来,大伯母应该是另有打算了吧。
可如果真是因为这件事,那就不是现在后宅之内可以知道的,必须要打探清楚苏州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可以。
玲珑想到这里心里略微平静。可是转念却又想起一事。大伯母既是这样睚眦必报、眼里不容沙子的人,那当年母亲冯氏出事时。她应该早就看出端倪了吧。
玲珑还记得,她小时候东西两府是很亲近的,冯氏出身勋贵之家,那时两个舅舅都在军中任职。外祖父还是兵部郎中,这在勋贵之中已是很难得了。
冯氏十二岁时,便在太后的赏花宴上大放异彩。那次之后,整个京城的名门望族都知道永庆伯家出了位美人。从此以后。来冯家提亲的便越来越多。后来冯氏遇到金敏,而那时的金敏刚刚及冠,却已是二甲进士,又生得一表人才。虽然两家门第悬殊,但永庆伯还是应允了这桩亲事。
玲珑忽然想到,祖母金老太太一心想让父亲迎娶表姑柳玉儿,所以这门亲事她应是不同意的。没有父母之命,是谁给父亲做主的,又是谁为他到冯家提亲,为他操办亲事的呢?
那就只有大伯父金赦和大伯母聂氏了。
祖父金老太爷已经作古,祖母又远在江苏,父亲的亲事由长兄长嫂操办无可厚非。
即使父亲当时已是二甲进士,但在永庆伯眼里也不算什么,他能答应这门亲事,大伯父和大伯母在中间肯定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母亲冯氏进门后,东西两府走得很近,玲珑还记得,她小时候常常和大伯母家的四位堂兄堂姐一起玩耍。也正因此,大伯母回江苏时,谁都不见,却让人给她送去京城的点心。
在场的丫鬟婆子全都指认,是冯氏亲手把儿子扔进池塘的,金敏却也只是将冯氏软禁起来。金老太太为此耿耿于怀,咬牙切齿这么多年。
事关金家子嗣,金敏是不能自己独断独行的,做出这个决定,必须有金家长辈默许才行。
金老太爷不在了,但他还有两位兄长。
二伯父远在任上,所以这样的处理结果,是大伯父金赦同意的,更或者,是他们共同商议出来的。
大伯父很少管这些事,很可能,这里也有大伯母的主意。
但是以大伯母的智慧,怎会看不出母亲的事疑点重重呢?她一定看出来了,可当年她为何没有为母亲冯氏出头?
大伯母如果也看出来了,这么多年她为何对此事一直不闻不问,除了再也不来西府,她似乎什么都没有做。
但是在自己从江苏回来之后,大伯母却对她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帮助,而且还将孙三娘子和聂林氏这样的人也推荐给她。
那么,大伯母在冯氏这件事上,她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暖阁内还在争吵谩骂,焦氏坐在地上呼天抢地,金嫦和两个妹妹则护在母亲身边,宋秀珠和三位姨娘则在一旁坐山观虎斗,不时还要煽风点火。暖阁里乱成一团。
这样的场面,只能是家里的太太出面才能得以控制,如果是在东府,即使聂氏不在,陈氏也能掌控。但是现在是在西府,冯氏在庄子养病,西府里多年来由宋秀珠主持中馈,现在吵架的是金老太太和焦氏,府里的人虽然尊称宋秀珠为宋太太,但她还是个姨娘,此时此刻,她如果不说话还好,只要敢插嘴,无论是金老太太还是焦氏,说不定都会一口唾沫啐到她身上,骂一声你算什么东西!
以宋秀珠的聪明,她当然不会自取其辱。
“金禄嫂子,劳烦你拿张对牌给个丫头,让她到上院请刘管家过来,都是自己府里的人,也不会避讳,请他来春晖堂吧。”一个声音忽然响起,清脆甜糯,却又带着威严。
说话的是玲珑,她就这么走了过来,她梳着双平髻,穿了件藕合色镶桃紫色牙边素面褙子,小脸上带着稚气,但却一派平和。
金禄家的向来只听令于金老太太,可这会儿她已经六神无主,听到玲珑说让她打发人去请刘管家,她犹豫了一下,但看一眼气得发抖的金老太太,还是转身吩咐丫鬟去了。
玲珑又看向宋秀珠:“宋姨娘,你和三位姨娘带同七妹妹和八妹妹先回去,她们还小,不要吓到她们。”
宋秀珠和三位姨娘早就想走了,这件事关联这么大,多看一眼多听一句都是罪过,只是这个场面,她们想走都不行,现在听到玲珑这么说,这几人连忙曲膝行礼,带着珊瑚和金妤退了出去。金老太太要怪罪就怪玲珑好了,是玲珑打发她们走的。
玲珑是嫡女,她们只是姨娘。
玲珑又对金禄家的道:“金禄嫂子,你叫上几位妈妈,先扶四婶回房歇着,二姐姐和两位妹妹先回容园吧。”
金禄家的立刻明白了,什么是叫上几位妈妈,分明就是让她找几个粗使婆子把焦氏和她的女儿们拖走。
她刚才就想这样做了,可是老太太忙着吵架发火,她一个仆妇怎能下命令拖走太太和小姐呢。
金玉良颜分节阅读79
这下好了,是五小姐下的命令,这里是西府,五小姐是西府正儿八经的嫡小姐,由她去得罪人,那是应该的。
一一一
姐妹们,今天又晚了
有朋友问桃花扇加更是怎么回事,再解释一下啊。作者君为了冲榜,在月底之前,桃花扇或桃花扇以上打赏都会加更,每打赏一次就加更一章。用网页或起|点客户端看书的都能看到打赏的地方,用苹果端看书的好像是看不到的,需要到电脑网页上才能打赏。
么么哒,等着啊
第一四七章 暖阁内
金禄家的原以为焦氏会不依不饶,没想到却很配合,那几个粗壮婆子不过是做势摆摆样子,焦氏便带着女儿们哭哭啼啼出去了。
焦氏以庶出儿媳的身份帮金老太太打理中馈十余年,自有一番计量,今日之事她根本不知原委,可金老太太和郑嬷嬷言之凿凿都指向金嫦和金婉,还是和五爷有关的事。这个时候,她除了撒泼打滚什么都不能做,更不能转身走人。现在玲珑给她们一个机会,她或是还不走,那就是傻子了。当务之急,是要和女儿们好好盘算对策,还要让人带信给四老爷,让他想想办法。
玲珑冷眼看着焦氏母女出去,她又对菊影和海棠道:“两位姑娘,劳烦你们扶祖母躺一会儿,再点炉安息香,青杏,你去请周娘子过来,给祖母号脉。”
方才像菜市场一样的暖阁终于平静下来,恢复了大户人家的样子。
“气死我了,家门不幸啊!”金老太太抚着胸口靠在迎枕上,绿苹跪在炕上,给她轻揉着太阳穴。
玲珑没有看她,对郑嬷嬷道:“祖母身体不好,出了这么大的事,西府里没有主事的人可不行,还请郑嬷嬷回去一趟,请大伯母亲自过来。若是嬷嬷请不动,一会子我兄长回来,我们兄妹二人一起到朝云阁跪着,请大伯母移驾,帮着祖母主持大局。”
郑嬷嬷怔住,五小姐是什么意思,她是要把大太太扯进来。
可是大太太已经趟上这滩浑水了,想摘也摘不出去。但是这个时候让大太太过来,好像甚是不妥啊。
郑嬷嬷堆起笑脸,小心翼翼:“五小姐啊。依媳妇来看,老安人身体壮健,只是一时生气,倒也没有大碍,西府不比东府,若是请大太太过来主持,知道的是大太太孝顺。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太太要越俎代庖。“
玲珑在心里冷笑。这个郑嬷嬷真是个老人精。这件事,挑事的是你们,现在把事情捅出来。你们还想着全身而退,借着西府的地方整治四叔一家,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你们既然正大光明的地来,那就谁也别想摘出去。有浑水大家一起趟。
“郑嬷嬷,眼下的事情您比谁都清楚。祖母年纪大了,总不能让她再劳心劳心,我父亲堂堂朝廷命官,难道还要让他插手后宅之事惹来御史弹劾不成?四婶婶是长辈。可这件事她也有份,直到事情弄清楚之前,她也不会走出春晖堂半步。郑嬷嬷跟在大伯母身边多年。耳聪目明,要不您给出个主意。看看有祖母在堂,偌大的西府是让姨娘们打理,还是让我这个尚未及笄的小姐打理呢,更或者郑嬷嬷属意我的庶姐?“
最后这句话,把郑嬷嬷吓得连连摆手:“……五小姐可愧煞媳妇了,媳妇再是不懂事,也不敢有这种想法,只是大太太要忙着生意,就连东府的事情也都是交由焰大奶奶来管了,媳妇怕她忙不过来。“
即使当年在冯氏的事情中,东府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玲珑也不想与聂氏为敌。她说这番话,只是看不惯郑嬷嬷挑起事端后好整以暇的样子,所以才要给她找点事情来做。
现在郑嬷嬷见风使舵,她当然要给铺个台阶,她笑道:“……瞧把郑嬷嬷吓得,倒像是我这当侄女的硬逼着大伯母来给我们当家一样,只是劳烦嬷嬷给大伯母带话而已,想来大伯母听到祖母气成这样,无论多忙,也会放下手里的事情立马赶过来的。郑嬷嬷您快点回去,和我大伯母说一声吧。”
这番话若是出自成年人之口,难免会落个自作主张之名,但是从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口里说出来,声音又甜又糯,娇滴滴的,让人气不起来。
郑嬷嬷笑道:“那媳妇这就回去,还请老安人不要着急,身体要紧。”
直到郑嬷嬷出去,金禄媳妇才和菊影互视一眼,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竟让五小姐三言两语给打发出去了,而且还把大太太把扯进来。
这时刘管家匆匆忙忙到了,却也只在暖阁外面候着,没敢进来。玲珑问金老太太:“祖母,您可好点了吗?我想请刘管家安排人手,到东府请大伯父,再到衙门里通知父亲,您看可好?”
金老太太狠狠瞪了一眼玲珑,你不但在我的春晖堂里发号施令,还趁我方才气得头晕的功夫,让郑嬷嬷请聂氏过来,你这死丫头安的是什么心啊!
她嘴角噏噏,可又想不出更好的对策,只好恨恨道:“你都想好了还问我这个老婆子做什么,横竖你们都当我死了就行了,我有儿子有孙子,也不愁没人打幡抱罐。”
玲珑懒得理她,对一旁的菊影道:“祖母的吩咐,姑娘可听到了?”
菊影是金老太太身边的一等丫鬟,这种事自是心知肚明,当即笑笑,闪身出去,向刘管家转达“老太太”的吩咐。
周娘子也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提着药箱的小丫头。西府人口简单,以前并没有代养大夫。金老太太来了之后,金敏担心自己这边没有大夫被聂氏笑话,但也仿照东府,供养了一位大夫,这便是周娘子的夫君。周娘子也懂医术,周大夫是外男,平素里进出后宅的,便是周娘子。
周娘子给金老太太把了脉,又开了方子,金禄媳妇让青杏领着周娘子的小丫头去厨房煎药。
金老太太上了年岁,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已经精疲力尽,安息香从青铜香炉里徐徐飘出,她终于睡下了。
玲珑走出暖阁,浣翠和喜儿站在庑廊下,看到玲珑出来,低声道:“方才三爷屋里的扫雪过来后,在门口张望一番,和绿苹说了几句话便走了。”
玲珑轻笑,自家哥哥还真是沉得住气,春晖堂里和他有关的事情闹腾了这么大的动静,他还能在听风阁闲庭信步,以前我还真是小看你了。
一一一
第一四八章 听风阁
“小姐,杏雨姐姐回来了。”喜儿话音方落,杏雨便跑了过来。
她一大早便出府去了甜水巷,和李升会面后原是要去东府的,到了东府门口才知道五小姐今天没有来。杏雨诧异,想到昨日金嫦和金婉的事,放心不下,让李升赶了马车回到西府。
金老太太气得卧在炕上,春晖堂里的丫鬟婆子都是蹑手蹑脚,在院子里说话也都是压低了声音。
杏雨凑到玲珑身边,压低了声音:“芬娘找到了,她听说是您在找她,哭着要回来给您磕头,她相公不放心,带了两个儿子也跟着一起来了,这会儿都住在甜水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