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颖怡
菊影在金老太太身边多年,这些丫鬟中属她最懂金老太太的心思。可这会儿,她笑得有些勉强:“……老太太、大老爷、三老爷。咱家大姑奶奶陪着临江侯府夫人和世子夫人,来拜会老太太了,大姑奶奶身边的丫头先跑来报信了,这会子坐了肩舆往后院来了。“
金赦和金敏都是一愣。大姑奶奶璇玑的夫君董廉是临江侯的侄儿,临江侯世子董冠清如今是锦衣卫镇抚。连带临江侯府也身价倍增,今年元宵节时,宫里赏赐了十八盏宫灯,比起长兴侯府的九盏多出了整整一倍。
“临江侯府夫人要来拜会娘亲。可提前送来帖子?”金赦问道。他虽和董家是姻亲,但是一来董廉家这一房早已开府另住,二来临江侯府素来低调。直到前年秋围,董冠清大出风头。这才重冠圣恩,聂氏办春茗、办茶会,几次给临江侯府送帖子,侯夫人和世子夫人都是婉拒,一次都没有来过。
金老太太摇头,很不高兴:“我都不知道这临江侯府是何方神圣,哪里下过帖子,怎么这样不懂规矩的,璇玑怎么也一起来了?”
金敏仍然跪在地上,这时对母亲和长兄说道:“这倒也不用多想,或许是大侄女去临江侯府做客,无意中说起来,侯府的两位夫人一时兴起,便过府探望呢。”
金赦点头:“璇玑是董家媳妇,平素里便常去临江侯府,三弟说的言之有理。”
金老太太先前知道璇玑的婆家是高门大户,姑爷又在金吾卫当差,可这些勋贵的名字她一时记不住,这才没有想起来。听到金赦和金敏这样说,不禁怨念:“来了贵客,偏偏我还有伤,你们说,这让我怎么解释,让董家两位夫人知道这是我儿子的小星给打的,那大姑奶奶也别想在董家抬头了。”
话虽如此,金老太太还是让金敏扶着从炕上下来,又叫了负责衣裳头面的海棠去给她挑衣裳,金禄媳妇忙让人去找梳头婆子,方才还是小心翼翼的春晖堂立时热闹起来。
因为来的是女眷,金赦和金敏都避开,又担心金子烽和金子烨从佛堂里出来无意中撞上,连忙打发人去叫他们。
金子烽和金子烨果然还在佛堂里,他们过来时,玲珑、珊瑚、金妤也来了,倒是先前说和他们一起去上香的柳玉儿没有在,丫鬟们说表姑太太有些倦了,去客房休息。
金敏让金子烽和金子烨先不要回上院,免得撞上临江侯府的女眷,便和金赦一起带上他们先去春晖堂隔壁的芝兰轩。
玲珑姐妹三人曲膝行礼,金赦眉头一动,对金敏道:“大姑奶奶难得过来,你们三个回房换了衣裳都来吧,也学学招待客人。”
“是。”三人应着,行了福礼,便带着各自的丫鬟出了春晖堂。
珊瑚好奇,问玲珑:“五堂姐,您看大伯父和三叔这样隆重,临江侯府的两位夫人一定是身份贵重,她们会不会很难相伺候?”
玲珑微笑:“董家和金家是姻亲,又是大堂姐陪着一起来的,都是自家亲戚,再说也没让你去伺候啊,你惊慌什么。”
珊瑚脸上一红,觉得自己太过孩子气,终究还是不如堂姐稳重。她有些不好意思,便想着转移话题,看向金妤,问道:“三堂姐这会儿正气着,七堂姐你回望荷园怕是不方便吧,要不就委屈一下,我有几件新衣裳,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一件是粉红柿蒂纹妆花褙子,一件是杏黄绣海棠对襟小袄,还有一件玫瑰红遍地金的通袖。”
金妤一直半垂着头,方才她都不敢去看大伯和父亲,宋秀珠和金媛都给带出春晖堂,一个回了碧桐院,另一个回了望荷园。她想都能想得出来,金媛这会儿肯定在砸东西。
公中的东西都是登记造册的,以前是宋秀珠一个个说了算,砸坏什么自有宋秀珠补上,可现在金老太太先是派了焦氏时时查帐,后来又让金禄媳妇和菊影跟着宋秀珠一起管着庶务,上个月金媛摔破一套十两银子的杯盏,就是她用自己的体己银子给三姐补上的。
也不知道这次又摔坏了什么,想到金媛盛怒下的面孔,又想起方才宋秀珠掐着焦氏脖子时的狰狞,金妤打了个寒颤,抱住玲珑的胳膊:“五姐姐,让我跟着九妹妹去芝兰轩换衣裳行吗?”
玲珑看到她眼睛中闪过一丝畏惧,她心里一酸,这就是叫祸殃池鱼。她最了解金老太太的脾气,宋秀珠这么一闹,金媛是不用说了,怕是以后连金妤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无论如何,宋秀珠走到今天也是和她有关,宋秀珠害过冯氏,金媛也想害过她,但金妤却是无辜的。
一一一一
第一七六章 花房
临江侯夫人左氏是楚国公嫡长女,超一品诰命,四十出头,面色圆润,穿着墨绿色遍地金的通袖,梳着牡丹髻,插着两支羊脂玉牡丹缠枝簪子;世子夫人甘氏则是江宁侯的次女,二十出头,鹅蛋脸,左边有个梨涡,说话的时候带着几分俏皮。
玲珑、珊瑚和金妤进来的时候,金老太太正和她们话着家常,见三姐妹进来,便道:“这是我们家的五小姐、七小姐和九小姐,都还是小孩子,没见过世面,今儿个是亲家夫人和侄夫人来了,都不是外人,就让她们来见见长辈。”
三人恭恭敬敬行了福礼,甘夫人便笑着道:“先前只知道三弟妹和亲家四小姐全都生得娟秀漂亮,今儿个来了西府,这才知道原来五小姐、七小姐和九小姐也都是美人坯子,老安人您可真有福气,膝下有这么多漂亮孙女,整日就像看花似的。”
金老太太嘴边是抑制不住的笑意,谦虚道:“从小长在乡下,难得大夫人和世子夫人不嫌她们没规矩。”
左夫人和世子夫人都让丫鬟拿了见面礼,左夫人给的都是一两重的花开富贵的金馃子;世子夫子给的则是每人一支赤金镶珠的凤头钗。
三人谢过便站在一旁,有丫鬟端了绣杌,她们这才坐下。
又说了一会儿话,左夫人便对璇玑道:“虽说有东府和西府,可都是金家,侄媳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就和你那几个妹妹到外头逛逛,别陪着我们了。”
璇玑笑道:“这才多一会儿啊,您就嫌弃我了,说来说去,您就是宠着大堂嫂,走到哪儿都带着她,好不容易带我出来,这就轰开我了。”
左夫人便对金老太太道:“老安人您快听听。您这孙女还挑理了,她进门一年就生下龙凤胎,她婆婆把她放在心尖上,这会儿倒怪我不带她出来了。”
金老太太来到京城也有几个月了。也见过几位大户太太,但如左夫人这样身份的,还是第一次。这会儿见左夫人变相夸奖璇玑,脸上有光,喜不自胜。
“行了。快别和你叔伯婆婆贫嘴了,大姑奶奶好不容易回来,快去和妹妹们亲近去吧。”
璇玑也知道左夫人定是有话要和金老太太说,便带着玲珑三人退了出来。
她们没有走远,就在离春晖堂不远的花房里坐了。这花房有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四周镶了玻璃,已是深秋,里面却是春日盎然。见四位小姐来了,花房的管事婆子亲自出来。玲珑便道:“大姑奶奶来了,我们就在这儿坐一会儿,我的丫鬟回去拿茶叶了,你领她去沏了端上来便是。”
婆子连忙拾掇出一张半旧的红漆八仙桌子,摆了绣墩儿,喜儿拿来茶叶,没过一会儿,便捧了热茶端上来。
璇玑品了一口:“红茶里加了桂花的,这倒有些特别。”
珊瑚笑道:“大堂姐只说对了一半,还加了蜂蜜呢。”
璇玑又品了品:“可不是嘛。难怪四妹妹总说她心思巧妙,就看她喝的这茶就知道了,这要多会折腾啊。”
玲珑笑着,问道:“大堂姐和临江侯府的两位夫人怎么忽然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府里都没有准备。”
璇玑嘴角翕翕,想要说什么,扫了一眼坐在旁边的珊瑚和金妤,便又笑着道:“今儿个我和婆婆在侯府和大伯母和大堂嫂玩叶子牌,说起咱家老太太这会儿也在京城。偏巧大伯母年轻时曾随侯爷去过江苏,说起江苏的风土人情,一时兴起,就过府看望老太太了。”
玲珑看她脸色有异,知道她说的不是实情,也没有多问,就说起两位夫人的衣饰头面,珊瑚插嘴道:“左夫人头上那支金镶百宝卿云拥福簪和她的气度很配,那簪子一般人可压不住。”
璇玑笑道:“算你是个有眼光的,左夫人是楚国公的嫡长女,又是临江侯夫人,这身份整个大武朝也没几个能比得上的,她的气质是得天独厚,普通大户的太太们哪里比得上。”
听说左夫人的娘家是楚国公府,玲珑心里一动,问道:“她的继母是不是景安侯的嫡女冒清浣?”
“咦,五妹妹今年才来京城,怎么这样清楚?”璇玑吃惊,却也没有深究,毕竟这也不是秘密,“你们只见到大伯母便觉得她气度非凡,若是见到那位景安侯夫人就知道了,这世上真有美若天仙的人。”
说着,她看看玲珑:“别说,咱家五小姐再过上几年,冒夫人再年轻上十来岁,怕是也能一比高下。”
玲珑被她说得脸上微红,嗔道:“说的是冒夫人,大堂姐怎么扯到我头上了,您倒说说那位冒夫人是什么样的。”
琳琅道:“说起来这位冒夫人比大伯母还要年轻呢,今年也只有三十出头。”
珊瑚吐吐舌头:“左夫人有四十了吧,那楚国公至少也是五六十岁,冒夫人岂不是嫁了个老头子。”
璇玑微微颌首:“冒夫人和楚国公是由万岁赐婚,说起来也真应了红颜薄命那句话,冒夫人在给楚国公做续弦之前,守了三年望门寡。好在婆家仁义,出了文书,让她再配良缘,否则还不知要熬到几时。“
这件往事玲珑曾听聂林氏提起过,冒清浣的未婚夫君在秋围时坠马身亡,三年后才由皇帝赐婚,冒清浣嫁给楚国公做了继室。
“冒这个姓,我只在百家姓上见过,还是头回见到姓这个的。”玲珑把话题引到冒家,聂林氏后来没有再和她说过冒家的事,她很想打听。
璇玑叹口气:“冒家这些年镇守福建,万岁曾赞他们是闽疆镇海石,可惜……”
看到璇玑面露惋惜,玲珑不由得想起石二,想起中秋夜时那些死士。
锦衣卫去了福建,那冒家如何了,冒家和石二究竟是什么关系?
一一一一一
感谢华妈、缔蓝盛雪、雨树梅烟、frogjerry的月票!!!
连续雾霾,白天的天空也和傍晚一样,姚姚就开始发困,今天睡了一天,还差一章,等我~~~
第一七七章 冒家的事
话到嘴边,璇玑又咽下了,几个妹妹里面,最大的玲珑也刚满十二岁,珊瑚和金妤只有七岁,这种话还是不要和她们讲了,回去说给她们的乳娘丫鬟们听了,还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呢。
玲珑看到璇玑不想说了,猜到是自己和两个妹妹年龄不够,身份不够,大堂姐才欲言又止。
她对金妤道:“七妹妹,大堂姐家的檀姐儿最喜欢带香味的花儿了,一早就说送她一盆,你和九妹妹帮我挑上两盆,一会儿打发人先给檀姐儿送过去。”
珊瑚还是第一次来花房,早就想四处看看了,听到玲珑让她和金妤挑花,没等金妤答应,便把金妤从绣墩儿上拉起来:“快别像个大人一样坐着了,咱们去帮五堂姐挑花去。”
玲珑口中的檀姐儿就是璇玑的女儿董檀。璇玑嘴上说着别这样客气,心里却清楚玲珑是想继续听她讲冒家的事。
果然,她们一走,玲珑便笑咪咪道:“大堂姐接着说吧,不怕那两个小的听着嫌烦了。”
璇玑嗔道:“还说她们小,你自己不也是小孩子。”
玲珑亲手给她和自己满上茶,托着精致的下巴做个洗耳恭听的模样。
璇玑便道:“这事也只有几家亲戚知晓,我也只对我娘说了,倒是我娘却早就晓得了。想来是冒夫人和她提起的。”
玲珑眉头微动,她想起朝云轩里那位神秘的客人。便道:“大伯母和冒夫人相熟?”
璇玑微笑:“我和夫君的亲事,便是冒夫人提起的,只是碍着她是左夫人继母的身份,才让我娘请了高家大太太做的媒人。”
玲珑顿时想明白为何聂林氏不再向她提起冒家事情的原因了,她虽然不在东府里当差,但想来是在打听的过程中,知道了冒夫人和聂氏的关系,这才没有再继续打探。
玲珑便问:“大堂姐说的事,可就是锦衣卫去福建拿人的事?”
璇玑吃了一惊,却又叹了口气:“原以为这事只有和冒家有关连的几家亲戚知晓。想不到早已传了出来,五堂妹是从哪里听来的?”
玲珑随口道:“府里的五彩线不合用,我打发丫鬟们到外面买,她们听位太太说她家相公在锦衣卫。前阵子去了福建。她们便回来便说与我听,方才大堂姐提到冒家在福建的事,我便联想到的。”
璇玑这才松了口气:“你这丫头也真是聪明,这样你都能猜到。说起来这事也不算秘密,只是圣上一日未下旨。冒家和这些一衣带水的亲戚们便都不敢多言。圣上派了锦衣卫去了福建,把冒侯爷连同二爷、三爷、六爷全都拿回京城。”
“啊?”这件事玲珑早就猜到,可还是假装着吃惊,问道,“他们犯了什么事,圣上为何要把他们拿回来,话说被锦衣卫拿住,回来的路上怕是就要吃苦头了。”
金玉良颜分节阅读94
璇玑道:“冒夫人虽然比左夫人还要年轻几岁,可冒家也算是左夫人的外家。临江侯世子董冠清如今就是锦衣卫的镇抚,冒家这几位说起来也算是他的外公和舅舅们。为了避嫌,虽然没派他去福建,可也都要卖他几分面子,听说冒家侯家和几位爷都没有吃什么苦头,一路之上好吃好喝,还让带了伺侯的人。只是一到京城便给下了诏狱,既不让冒家人去探望,圣上也没有让人提审。你们堂姐夫在宫里当值时,还打听过这件事,可听说圣上就像是忘了。提都不提,可十二皇子进宫为冒家说项时,圣上却把十二皇子身边的心腹给打个半死,人是给抬出去的。也不知圣上要把冒家如何处置。冒家若是有事,董家多多少少也要受些牵连,唉。”
璇玑是董家媳妇,而董家和冒家又是姻亲,原就是同气连根,一荣俱荣。真若是哪家出了事,想撇清关系也非易事。这事想来在璇玑心里憋了许久,又不能对别人提起,今天玲珑问了,她也想找个人说说,这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玲珑问道:“大姐夫是金吾卫的,常常在宫里当差,他想来知道冒家为何被抓吧。”
璇玑摇摇头:“就是不知为何才让人着急,想补救都不知从何着手。中秋节的前一天,圣上和皇后娘娘还赏了冒家月饼和桂花酒,中秋那日,左夫人和冒夫人去宫里谢恩,遇到冒家老夫人和世子夫人,据说皇后娘娘还问起世子夫人新得的小女儿,说是让她下次抱来瞧瞧。可到了晚上,圣上就忽然下旨,让锦衣卫立刻赴福建拿人,唉,大堂兄得到消息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璇玑所说的大堂兄就是临江侯世子董勤,董勤字冠清,是锦衣卫镇抚,和璇玑的夫君董廉是同一房头的堂兄弟。董廉在金吾卫的差事也是沾了董冠清的光。
玲珑知道璇玑担忧,不想再继续说下去,笑着岔开话题:“……冒家出事,左夫人哪还有闲情逸志串门聊天啊,我才不信呢。”
璇玑笑道:“你这鬼精灵,还真让你猜到了,三堂嫂小产,昨天我婆婆让我替她到侯府看望,和左夫人闲话家常时,左夫人问起咱家在江苏的事情,便问:听说江南的大户人家和咱们北方的不同,北方动辄就有良田千顷,江南那边却是以铺子和作坊为主,可是这样?我就答江南的水田很少有连成片的,那边一亩地,在北方能买上两三亩,五六百地就已算是很多了,金家在江南的田地也不多,倒是在北方置了不少田地,在江南还是以织造为主。
左夫人就说她在那边有两座陪嫁的桑园,这些年也没有专门的人打理,还不如卖出去。也是我多嘴了,便说江南盛产丝织,桑园打理好了也是一项收入,左夫人便让我向老太太引见,我答应了。可没想到我还没有来得及和老太太说起这件事,今天左夫人就让人把我找去,这就过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