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八零年代打排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番茄菜菜

    退一万步讲,林燕嫁入霍家并不存在所谓的高攀,即便是霍家和最上面的关系都不错,可是林燕本身就是荣誉加身,能带给霍家的更是大为不同。

    霍家需要的是一个拿得出手的儿媳妇,如祝琳,虽然算是和娱乐圈有关系,可到底涉及不深,而且又是深受喜爱的港姐,又不是多事的那种。

    可林燕今天表现出来的那可就是有点嚣张了,这大概也会让霍老爷子心中有所权衡,尤其是权衡两房的关系。

    所以,要是让邓曾涛来说的话,林燕今天的表现真是出乎意料的差,可是收到的效果大概是绝佳的。

    尤其是第二局比赛时地那个杀球,大概让霍文斌也是憋了一肚子火气的。

    “你就知道夸她。”袁成民气哼哼了一句。

    邓曾涛摇头苦笑,“你不一样吗?”不然为什么还说林燕年轻,得多打几年呢。

    他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而且因为林燕今天的举动,更是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在倒也不会担心耽误林燕的未来了。

    “别说这个了,后天回去,你是怎么打算的?”邓曾涛主动开口,林燕这件事情上,霍家到底是什么想法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林燕如今和他们两个保持一致——多打几年球。

    这就足够了,而这个顾虑没了之后,邓曾涛闲不住又是操心别的事情了。

    “还是再磨练一下吧,实在不行,那就真的要放弃了。”袁成民也是无奈,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几个新秀也是努力了的,不过和她们那些退役了的师姐相比就是差了些。

    国家队不是给人养老的地方,也是充满了竞争的,优胜劣汰,他已经做出了很多改变了,例如平日里只留十二人在队保持一个团队性,可是这样似乎也助长了她们的恶习。

    真以为缺了她们就不行吗?全国各省市,能打排球的,打得不错的多着呢。

    邓曾涛听到这话也是有点头疼,到底指导了这么久,也是心疼。

    “还是不说这个了,看看她们的检讨书。”他早晨收齐了这个就放在这会议室的抽屉里了,看到的第一个就是沈宝珠的。

    “你自己瞧瞧。”邓曾涛无奈,“这怎么想得都是。”

    沈宝珠的检讨书里详细描述了某一场比赛的某一个球,她原本不应该失误的球可是失误了。分析了原因,分析了那一个球对那一场比赛的影响,又是分析了自己的临场表现和平日里队内训练的区别和差异,最后她还做出了保证,将来再遇到这种球时,该怎么办。

    袁成民看着也乐了,“这主意,能是她自己想出来了的?”背后有高人指点吧。至于这高人,能出这主意的,想想就知道是谁。

    从一堆检讨书里面翻出了林燕的,袁成民看了下去,最后却是越看脸色越沉。

    邓曾涛又在看沈宝珠的检讨书,正乐呵着呢,看到老伙计这神色,不由紧张了下,“怎么了?”

    “你自己看。”有了这一份,其他的根本就不用看了。

    邓曾涛原本轻松的神色慢慢也是变得凝重起来,其实林燕的检讨书前面这一部分和其他人的并没什么不同,她们一个团队所以更是注重队内团结,哪怕是队友真的有问题,多少还是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而后面的则是有内容了,总结出来也无非三点。

    第一,美国女排整体已经下滑,海尔曼和卡罗尔状态不再是鼎盛时期,那么新的队员的加入是必然,老队员不能放松警惕,对于美国女排可能涌现的新人能更得重视。

    第二,日本女排总觉得还是隐藏着什么,山田本中比小岛肖志更是工于心计,而且新队员中大谷、小高都表现很好,二传中田夏美也比之前大有进步,需要重点提防,尤其是今年还有亚锦赛。

    第三,队内的情形,杨晓兰压力太大,心理建设需要加强,而其他几位新人,还需要进一步的磨砺,无论是心态上还是技术上,都需要费更多的心血,可是亚锦赛在前,奥运会在后,留给中国女排的时间并不宽裕。

    相较于详尽论述的前两条而言,其实林燕的第三点说的并不是那么详尽,可是却是点在了袁成民和邓曾涛的心眼里,他们很是清楚,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全运会前,这是我给她们的最后的机会。”他心慈手软,那么将来亚锦赛,明年的奥运会,谁又会对她们心慈手软呢?

    不破不立,真的就是这么个道理。

    “你说是不是上了岁数就这样?”当初他初建国家队的时候,可是大刀阔斧无所畏惧,反倒是现在前怕狼后怕虎的。

    “哪是这样呀,还不是因为责任更重了吗?”奥运会,错过了莫斯科,洛杉矶是中国女排最好的机会,能够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拿下冠军,那才是真真切切长了中国人的脸呀。

    袁成民叹了口气,也是这个道理,拿下了两个世界冠军,对于奥运会,对于三连冠,他们都太过于渴望了,求胜心切,反倒是乱了分寸呀。

    林燕并不知道自己的那份检讨书能引起这两位指导员这么大的感慨,她回来之后就是先去洗了澡,觉得浑身舒坦了许多这才抱了本书坐在床头看。

    冯朗过来的时候看见林燕神清气爽的模样,哪里像是有事的样子,也松了口气。

    她没问林燕,林燕想说就说了的,反倒是说起了队里的事情,“昨天杨晓菊还去问我,说能不能留下,也问你了吧?”

    都是一个队的,那是肯定的事情,“这孩子,怎么就不能对自己有点信心呢?”

    林燕笑了笑,“信心呀,是打出来的,赢出来的,她还缺了点。”她刚说完,就是有人敲响了门,是程亚琼下班过来看望她们。




回到八零年代打排球分节阅读170
    “怎么就你们俩,要不我请你们去喝咖啡看电影?”

    “咖啡就算了,晚上还要睡觉呢,电影可以有。”林燕先答应了下来,“咱们也放放她们的鸽子。”沈宝珠她们还没回来,不过估计也快了,毕竟都这个点了。

    程亚琼退役之后不用再训练,身体丰满了不少,也没去喝咖啡,不过还是带着林燕和冯朗去吃了这边颇是有名的一家西餐厅的牛排。

    “刚才我去找了袁指导,他那意思,让我做好归队的打算。”

    冯朗的餐刀一下子碰在了盘子上,发出了清脆的声音,“那亚琼姐你是什么意思?”

    林燕和程亚琼两人的网前拦网,那可谓是中国队的两大利器,相比起来,如今的杨晓菊还真是有不小的差距。

    “我没答应。”程亚琼答得很是随心,像是回答人今天吃了什么饭似的。

    其实听到这个答案,林燕和冯朗都很是清楚,程亚琼不小了,而且旧伤并不轻,好不容易和家人团聚,过着安稳休闲的生活,就这么又是放弃是不太可能的。

    “我现在这状态再上场还不如新人呢,再说了谁都是从新人做起的,多给她们机会,在邀请赛访问赛中历练历练才是,你们也多留点心,袁指导和邓指导也不容易,你们能帮忙的时候多帮忙,做好队内的表率工作之余,也帮着训练新人。”

    冯朗很是认同的点头,而林燕则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呀?”亚琼姐这不是说的挺有道理的吗?

    第208章 208 双保险

    “我是笑亚琼姐不愧是进了报社,说话跟记者似的,有条有理的。”林燕打趣了起来,真的尤其是“是不是从新人做起的,多给她们机会”,这话听着多官方,真的挺像记者那一套说辞的。

    程亚琼闻言一笑,“有吗?”

    肯定是有的。

    放在之前,这话大姐曹慧会说,孙姐会说,可是程亚琼却不会说的。

    可是的的确确从她嘴里听到这些,林燕和冯朗惊讶之余,还是答应了下来,“一定的。”退役了的老大姐们都这样关心队伍,没道理她们这些在队的没事人似的不上心。

    便是为了让这些老大姐们安心地过退役后的生活,她们也会尽心尽力的。

    三个人在西餐厅里说起话来,到最后也没有去看电影。

    程亚琼原本打算第二天请假陪同队友们们在香港好好玩玩的,可是上面忽然间有紧急任务,没办法她只能去工作,倒是沈宝珠大言不惭,“程姐你放心吧,我们昨天也在这里玩了的,挺熟的,不会迷路的。”

    的确不会迷路的,毕竟鼻子下面一张嘴干嘛用的,可不就是用来问路的吗?

    离开香港后队伍辗转着再度回到了北京,已经是二十六号了。

    国内报纸也对女排这段时间的赛事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不过这次就是个小型比赛,归来的中国女排相当低调,所以前来接机的球迷并不是很多,倒是不少首都的学生过来,中国排球对于他们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这些也许连这些国手们都不清楚。

    林燕她们回去第二天就是开始进入了训练状态,封闭式的,以致于林燕想要去看看林娟都没可能。

    只能把东西都留在宿舍里,回头再说这回事了。

    袁成民、邓曾涛和教练组开了整整两天的会,终于就女排队员的下一步训练计划达成了共识。

    新秀们依旧加强基础训练,每天下午和老队员们进行对抗赛,输的话那就接受惩罚。

    “这不公平。”穆桂芝低声一句,她们都是年轻队员,哪比得上几位老人都是参加过世界大赛的,身经百战。

    袁成民假装没听见,“至于你们,输了的话那就加倍,输掉一分增加十分钟的训练。”

    这话说的狠,也就是绝了她们这些人放水的可能性,心慈手软担心新秀们受罚所以放水,好呀,那你们就一起同甘共苦去!

    几个人闻言面面相觑,到底没有学穆桂芝那般沉不住气。

    什么是公平呢?竞技体育实力说话,日本女排的大谷知子和中田夏美不比她们还年轻,可是人家实力在哪里呀。

    师傅领进门,该教的都教了,结果修行还是不到家,怨谁?

    其实听到这之后,几个新秀都挺震惊的,可是像穆桂芝这么沉不住气的却是没有。

    苏美娟到底是和她一个地方出来的,走出训练馆后小声说了句,“别这么当面顶撞袁指导。”

    “我没有。”穆桂芝哪敢顶撞,只是当时就觉得心理不平衡。

    “还嘴硬,那别人怎么就不开口?”苏美娟都有点生气了,“咱们几个里面,你是袁指导他们教的最多的,可是你看看现在。”

    苏美娟不用说,谁都知道,现在穆桂芝绝对不是新秀之中第一人了,杨晓菊都是被袁指导点名夸奖了的。

    再说超级杯上蒋英的表现又是那么的突出,甚至力压冯朗和张芳容,那么第一替补主攻的位置她是坐得稳稳当当的。说是替补,其实称之为主力也不奇怪了,这样一来,穆桂芝的地位其实很尴尬。

    有心培养她成为冯朗第二,当前却是培养计划失败,而蒋英任由其发展,如今成为了稳稳当当的一把利刃。

    要是袁指导他们大人大量不计较还好说,不然的话,只怕是穆桂芝挺难在国家队待下去的,苏美娟无奈,其实她瞎操什么心呀,自己不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吗?

    “你也别想那么多了,快去吃饭,下午还得训练。”

    穆桂芝傻傻地跟在后面,有些魂不守舍的。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更不知道该怎么做。这都是自己的事情,旁人插手不进去,即便是老队友,苏美娟也清楚,自己能说能做的了了,她又不是不知道穆桂芝的性子。

    两人的异样其实被人瞧到了的,林燕继续埋头吃饭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张芳容却不放过她。

    “你说怎么跟她们说说呢?”

    林燕抬起头来,“春风般的温柔感化她们,怎么样?”

    张芳容觉得,自己刚才应该喝口汤的,这样林燕的饭菜就保不住了。

    “我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贫呢?”

    “毛毛姐,你不知道的多着呢。”林燕嘚瑟了一把,这才慢慢说道:“咱们能说的其实说的差不多了,再多说了其实招人烦。当然你是队长还好些,可是你也知道人总是有亲疏之分的。”

    张芳容点了点头,这点倒是,这几个人是一块进国家队的,显得格外的团结,对于她们这些老人而言,尊敬有余亲厚不足。

    “咱们的话她们要是听那还好说,知道就改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晓菊是我和冯朗师妹,你瞧我和冯朗说的她都听吧?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冯朗那是全国偶像,又是北京女排的传奇,所以她打心眼里佩服,至于我,我之前去过北京队带她们训练,韩教练给我的特权,不服就管着,不听话那就往他那里报。不管她是不是真心服气我,可是我的话她就得听着。”

    张芳容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段故事,不过……

    “她拦网都是在跟你学,还能不服你?”她们这批人呀,也都是个性的,各自有各自喜欢的,打法上很少有相似的,杨晓菊能这么学,哪会是屈于淫威而不得不为之,还是带着仰慕心理的。

    林燕分析别人一套套的,到了自己这里,那是什么好话都说不出来。

    “再说了,拔苗助长这事情没好处的,自己想得通那才能真的走下去,不然咱们能提点一时,还能提点一辈子不成?我倒是宁愿她前面坎坷点,熬过去了这辈子也就什么都有了。”林燕说完才觉得自己说的有点……太成熟了。

    “不说了不说了,饿死我了,吃饭。”她们的训练战术也是出来了的,她和张芳容打配合,前交叉后交叉,形成各种快攻和时间差。

    沈宝珠则是和蒋英配合着来,也算是双保险了。

    其实就体力而言,林燕和冯朗配合还是最佳的,毕竟张芳容也是老大不小了,体能上可能会支撑不住。

    可是冯朗还是重点打强攻,这是不变的策略。强攻本身也消耗体力,而且冯朗这两天还去医院检查了,膝盖积水严重,再打这战术球,有些困难。

    袁成民问了张芳容,得到了肯定回答后这才安排了张芳容和林燕的配合。

    林燕倒还好说,毕竟年轻体力好,在球传出去的同时,从四号位移动到二号位,大范围的跑动,这样的战术进攻虽然有效但也辛苦,她还能承受,倒是张芳容是真的很辛苦。

    不过老前辈就是老前辈,都不说一个“不”字,林燕心疼之余,对于张芳容这个队长更是敬佩有加。

    两人一块过来吃饭,也是加强相互了解,怎么样才能做到掩护效果,然后达到最好,这些都需要配合者之间多交流。

    不过张芳容是没想到,林燕年纪轻轻说出这么一番老气横秋的话,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
1...132133134135136...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