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梵说
南国电视台和“侠之大者”的这场不对等的纷争。以前者里子面子全部丢光结束后,八月下旬,武侠圈里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如今单期发行量已经稳破百万的《神州武侠》杂志社宣布自9月份开始,杂志从“半月刊”升级为“旬刊”,也就是每月上中下旬各一期,一共三期。常规两期的版块内容不变,再加一期长篇专刊。
率先推出长篇专刊、并向全球征稿的意义很重大。这是扶持、推出新晋武侠名家的一个强烈信号,所以瞬间便在整个圈子里引起了很大震荡。许多新人作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而让广大武侠迷、尤其是神雕迷们非常振奋的一个消息则是:因为征稿审核程序的需要,接下来三个月的长篇专刊,将全部用来辅助连载《神雕侠侣》,每期两回。
也就是说。之前每月只能连载两回的《神雕侠侣》,现在因为多了长篇专刊的两回,变成了每月四回!一下子翻了一倍!
这个消息一出,万千侠友奔走相告,简直跟过年一样,激动之下,纷纷跑到《神州武侠》的官网下、邓铮的围脖下,金梁吧里留言……群情之激荡汹涌,让人不得不感慨金梁的超强号召力、《神雕侠侣》的无敌人气!
另外一件事则是跟“坊珠四侠”的《剑网情丝》有关。
随着主打长篇《剑网情丝》一直被《神雕侠侣》在各方面死死压制。加上《神州武侠》杂志社顾、李二人层出不穷的妙招,《首都新报-武侠版》现已经被甩开了很远。
在这种情况下,《剑网情丝》继续陪跑、干愣愣的连载已经意义不大。所以便早早出了实体。
这部小说其实水平真的很不俗,连邓铮这个前世读遍武侠小说眼界很高的人,闲暇无事时都一直在追看,精彩程度可想而知。也就是遇到了金老爷子的《神雕侠侣》,又恰好同样是写情,自然差了半筹。
所以《神雕》不出。它在实体书市场上的风头可是一时无两,6、7两个月接连以无可争议的优势斩获了畅销书月榜冠军。
然而就在这个8月里。却是遇到了一块超级难啃的硬骨头,杀得难分难解,一直到月底还未分出胜负。
虽说这块硬骨头还是个新人,但却是个让天下所有武侠小说创作者嫉妒的新人,因为这个笔名为“于中堂”的新人,却是披着“金梁弟子”这块响当当的名号横空出世的。
不过,虽说人的名树的影,“金梁弟子”为他挣得了很多资源,但单月破52万的销量却是实打实的。
这本26万字的中长篇武侠小说《柴刀记》一经出世,虽不能说震惊,起码也是犹如一股不同寻常的清流,略略刺激到了笼罩在“金梁风格”下的武侠圈。
因为,它虽然从内到外都很不成熟,但却似乎跟现如今通行的武侠小说世界观构架、写作方式、文字方式,都存在特别明显的差异。
《柴刀记》,顾名思义,写的是一把柴刀的故事。
一个小人物砍柴少年郎徐小跑,因为跟已故武林盟主澹台风云长得犹如孪生,因此被卷入武林中的故事。
徐小跑天真、活泼、重情谊,但却怕死。被赶鸭子上架,冒充澹台风云,他是死活不愿的。他只想做一个自由散漫的山野砍柴郎,因此一味退缩。在心仪姑娘的追问下,仍然不敢担当起重任,甚至会被突如其来的困境吓哭。但在爱情的作用下,徐小跑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所有的人也都渐渐接受了这个拿着一把砍柴刀的普通人。
尤其后半段大*时,徐小跑肯在局势危急的情况下一肩承担,这种英雄气概和侠义之心,使得这个来自山村的普通砍柴郎也可以是大丈夫大英雄,平民色彩和英雄主义在这里被完美地统一和谐调了起来,非常感染人……
郑文翰独特的、与生俱来的小人物视角,以及散漫随意的行文方式,邓铮全部让他保留了下来。
为此,不惜放任他在书中存有的一些结构上和节奏上的问题。
事实证明,他的这种方略是很正确的,《柴刀记》这本书不长,也不算复杂,甚至江湖上的正邪都挺泾渭分明的,但读起来情节奇诡,节奏明快,语言幽默风趣,人物性格差异化明显,特别有市井气,很受现在的年轻读者喜欢。
能单月热销破50万,跟《剑网情丝》杀得难分难解,就是最好证明!
然而,这却是把“坊珠四侠”四人快给气出一场大病来!
还让不让人活了,刚在连载时被姓金的小子碾压了大半年,好不容易趁着对方打盹儿在实体书市场上风光一下,这尼玛又跳出来了个弟子?!
山里的小砍柴郎,提着把破柴刀,写的什么玩意儿,贪生怕死,胸无大志的,那还算是个大侠吗,居然就能跟咱硬肛?!
还有没有王法?!
还有没有天理?!(未完待续)
( 武侠之父 p:///3/3936/ )
章 303 师徒首晤
(月初第一天,厚颜求张月票。22点前还有一更。)
皮绒沙发,正对着南侧巨大的落地窗。午后的阳光晃得有些刺眼。
但对于此时端坐其上的郑文翰来说,每一分日曜,甚至每一条笼着虚尘的光柱子,都充满着丰收和胜利的味道。
《柴刀记》出版之前,他虽然很有信心,但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能够收获这么多!
不仅在8月的出版市场上跟“坊珠四侠”的《剑网情丝》一直搏杀到最后几天才遗憾落败,还收获到了无数专业人士的好评和数以万计的热心粉丝。
之前他从未想过写小说居然可以这么快成名,而且还成名得如此浪涛汹涌,因为截止今天为止,已经有不下七八家知名媒体盛情邀约,强烈要求采访他这位冉冉升起的武侠新贵——于中堂。
虽然说这其中“金梁唯一弟子”的成分还占有不少,但短短两月多点时间,从先前的默默无闻、为了人脉陪酒喝吐血,到现在一朝成名天下知……真真是恍若隔世。
以至于,他现在坐在“侠之大者”四楼金梁的大办公室里,晒着阳光,≌喝着工作人员递来的清茶,都有些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自从金梁亲自发邮件向他约稿开始,两个多月时间里,二人时常通过聊天软件沟通。自他主动提议师徒相称开始也已有一个多月,在虚拟世界里已经算是相当熟稔。不过现实生活中,今天还是师父金梁第一次同意他来“侠之大者”当面拜会。
昨晚辗转反侧一宿没睡好。一大早就爬了起来,跟第一次约会一样挑了半个小时衣服。已经熨过的那件压箱底的名牌衬衫重新细细熨烫了一遍,头发没有像往常一样用大量发胶。只喷了些保湿啫喱……他小心揣测着,师父金梁在指点他写小说时基本只列了几条粗框,尽量让他保留原本自然随意的行文风格,衣着打扮上恐怕也是自然得体更能留下好的印象吧?
心里略带着些紧张忐忑的想着,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书桌正上方那个巨大飘逸的“侠之大者”上。
“听说这是用师父当年饰演张丹枫舞剑时的背影的剪影衍化而来,自己写的书,自己演主角,剧中的经典剪影还用作了自己公司的文化符号……”
郑文翰抬头细细瞧着,由衷感慨着。一颗本就有些滚烫的心,愈发热切了起来。
这时候,咔嚓,门被推开,郑文翰眼睛扫到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身影,立马像坐了弹簧一样从沙发上弹起来,上前几步,双手叠起在身前,俯首下去。扎扎实实做了个文人拜会的古礼:
“师父。”
邓铮自不知道这是郑文翰昨天查了一整天资料才认真选定的礼仪,微微一怔,摆手笑道:“用不着这样。坐吧。”
郑文翰感觉这声音貌似有些熟悉,不过也未多想。就在沙发上正经八百的坐了下来,对了,屁股只挂了三分之二。
然后才认认真真打量就在他对面坐下的师父金梁。第一感觉是真年轻啊,然后便是一愣:怪不得额尔德特幻萍说金梁先生跟那个小邓很像。现在当面这么一看,还真是太像了!就是没戴眼镜。头发也打理得很精神,比那个邋邋遢遢的小邓帅气潇洒了不少!
邓铮似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就笑:“怎么,文翰,是不是觉得我跟你认识的某人有些相像?”
“咳……咳……师父你?”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想缓解一下压力和拘束感的郑文翰差点惊得茶水喷了出来,瞪大眼睛,结结巴巴的,一脸难以置信。
“师父弟子什么的,只存在于创作武侠小说时,不用老挂在嘴上。我比你大了几个月,以后就叫我铮哥吧。”邓铮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还像以前在你们小屋里一样,千万别生分了。”
“是。师……铮哥。”
郑文翰嘴上应答着,心里边却瞬间掀起了惊天巨浪,怪不得自己突然就被金梁给看中了还亲自邀稿,额尔德特幻萍更是爆冷杀败无数名校高材生成为了金梁的私人助理……只是为什么,最早认识他,平日里跟他关系最好、也最熟悉的尉迟宏,却一直没有得到半点照顾呢?
……个中缘由,细思极恐啊。
不过他这个人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很快平复心情,尽量保持轻松随意,跟邓铮热络攀谈了起来。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初次见面,郑文翰严格按照昨天精心拟定的社交礼仪规程,准时准点起身告辞道:“《神雕侠侣》从一月更两回变成了四回,还有《萧十一郎》正在拍摄,铮哥现在一定很忙,我就不打扰了。不过,既然来过了这里,以后我会时常过来当面请教的,希望铮哥,不,师父,到时候别嫌我聒噪。”
邓铮就笑:“随时欢迎。今天的事,先别跟尉迟和幻萍说。尤其是尉迟。”
“我记下了。”
临走前,郑文翰仿若不经意的提起:“对了,铮哥,现在有几家电视台和影视公司对《柴刀记》的版权有意向,您看?”
“这个你自己决定就行,我们的合约中只有出版和连载,不包含影视等衍生版权。现在武侠p大热,如果价格、合约方面有拿不准的地方,你可以咨询钱世豪副总。不过,我觉得如果不是特别缺钱的话,眼光还是尽量放长远些,哪怕让些利益,也尽量选择一家有制作经验有制作能力的公司或者电视台合作。”
郑文翰闻言一滞,即便他性子再圆滑,眼中的失望也是压抑不住,武侠这一块,最有制作经验和制作能力的公司,难道不是您的“侠之大者”吗?
还是说,我的这本书,您就这样看不上眼吗?!
邓铮自然没工夫揣摩他这位心思活泛的弟子其实就是想让“侠之大者”买他的版权,然后制作出爆热的大剧来。
既然提到了这些事,便语重心长交待道:“现在应该有不少的媒体等着采访你吧,知道你电影学院学生身份后可能还会有不少乱七八糟的活动,注意分配好时间和精力,我们这些写文的,说到底,持续稳定的好作品才是立身之基。”
郑文翰微微低了低头,瓮声应道:“我知道了。铮哥。”
见此,邓铮眼光敛了下,心想自己这种什么都插一脚的闹腾师父在专心致志这方面似乎也没什么说服力,便笑着摆了摆手:
“行了,你去吧。保持努力。成功之路,才刚刚起步。”(未完待续。。)
( 武侠之父 p:///3/3936/ )
章304 情是何物
《柴刀记》的热度一直持续到了9月,在这个月中,数次差点掀翻了“坊珠四侠”的《剑网情丝》。
不过,一个新人的单行本,发行第二个月还能这么猛,能跟“坊珠四侠”的经典长篇之作纠缠不休,已经足够惊艳了!
这张出道成绩单,甚至比现在业界那位公认的武侠鬼才“凌风上人”当年还要厉害得多。“于中堂”这三个字,算是真真正正的一炮而响,在业界站住了脚跟。
作为金梁公开的唯一弟子,跟他几乎从不接受采访不同,这位年纪跟他一样轻的弟子“于中堂”则相对高调多了,各种媒体采访一概应答,出镜露脸更是家常便饭。而且,他作为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有远超一般作家的镜头感和制造话题能力,成名后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获得的曝光率惊人,隐隐有成为“明星作家”的势头。
而自从那此从网络走到现实的会面后,郑文翰便经常往“侠之大者”跑。嘴巴甜,人勤快,也会来事,渐渐的,也跟蒋志鹏、钱世豪他们熟络了起来。
期间,邓铮又忍不住点了他一次,让他适可而止,稍微收收心,不过见他虽然恭声应答,但实则没太听进去。之后便没再说过了。
说到底,他对郑文翰也只是惜才,实际上对于他这个人,并不算特别对胃口,远不如和尉迟宏更亲近。而且吧。他这人当初不愿意安下心来写小说就是因为想出名,现在好不容易出了名,还不可着劲儿地好好蹦跶一阵子?
9月。也是《神州武侠》正式推出长篇专刊的第一个月,连载正酣的《神雕侠侣》也从二十九回一口气连载到了三十二回“情是何物”。
在这极尽悲慨、戏剧张力几乎达到全书顶峰的一回中,李莫愁呼喊着“陆展元”的名字葬身情花丛;公孙绿萼为助杨过夺绝情丹而死;杨过不肯抛下小龙女独自活命将最后的绝情丹丢下山崖;小龙女为骗杨过服断肠草活命,自己跳下悬崖,并留下“十六年后,在此相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的约定;杨过为坚定等待小龙女,毅然与陆无双、程英二女结为异姓兄妹。断了对方念想……
别说这个世界上一般的武侠迷、射雕迷,就算邓铮这个相关电视剧、小说看过无数遍的人此时重新再读这一回,也是胸腹酸涩,几乎潸然泪下。
此回连载一出。“神雕侠侣三十二回”、“问世间情为何物”等搜索关键词和讨论帖迅速霸占p榜前列,而关于这一回的讨论热帖和新媒体热度也是顷刻间达到了该书连载后的最高值,甚至比当初第七回“重阳遗刻”连载后那场争论大风波还要高的多,其短时间内的媒介爆发力,甚至不亚于一场突发政治事件……
无数业内人士瞠目结舌,只能高呼“恐怖如斯”!
“服了!膝盖要跪碎了!不吹不黑的说,《神雕侠侣》完全可以被当作一部杰出的爱情小说来金梁先生在这部小说里面把爱情的各个方面都写得淋漓尽致,把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他写的不仅仅是杨过和小龙女一对恋人的爱情。还写了李莫愁、武三通、公孙止、裘千尺、郭芙、公孙绿萼等一系列爱情形象,写了众多的‘情痴’,几乎写成了一部爱情的‘百科全书’。在《神雕侠侣》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爱情,各种各样的恋爱心态。可以说《神雕侠侣》是通俗界最悲惋凄怆的一部‘爱情圣经’。无论经历过什么样爱情的人,正在经历着什么样爱情阶段的人,读了《神雕侠侣》,都会对你的爱情生活不无启迪。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因为读过此书而记住了元好问的那句词:‘问世间情是何物’。本来元好问的这首词不太著名,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但是读了金梁先生的《神雕侠侣》之后,没有人不知道这句词。张口就说‘问世间情是何物’……”
二十五万金甲卫士之一,著名学者、评论家司徒红豆在围脖上一口气连打了二十七个感叹号,然后激情澎湃的写下了这篇无题的长围脖。
“《神雕侠侣》中,‘情’之一字,在今天彻底诠释到了巅峰。不知为何,所有心系杨过的女子中,最心疼程英。也许是因为:公孙绿萼用性命成全这份痴心,不用看着杨过爱小龙女,用一死留下一个只属于自己和他的故事;陆无双有那一路的嬉笑打闹,那个时候是没有小龙女的,她用一个‘傻蛋’的称谓守着只有他俩的回忆……可是程英呢,长大后第一次相见,他抱住她喊‘姑姑’,她知道他是表妹口里的‘傻蛋’,所以一直以来,程英都清楚地知道,他矢志不渝的人,是那个出尘绝俗的白衣姑娘,也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喜欢,只能默默地埋在那件衣服的针脚里,那一笔一笔写下去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里……程英的爱情,更像君子之交,表面上清淡如静水无波,其实重逢那刻起,甚至都不需要更多的相处和考验,她就在心里许下了生死相轻的然诺。她是站在人群里默默看着他的人,也许比任何一个姑娘都了解他,却永远都不会再走近一步。她是把如海深情沉在平静湖面之下的人,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他,知道他喜欢小龙女,知道注定无果,知道不会放弃。从最初到最后,这个女子所求的,不过就是‘既见君子’而已。以至于在这一回最后杨过独自离开后,她劝慰痛哭的表妹陆无双道:‘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然后‘她话虽如此说,却也忍不住流下泪来’……这般女子,一念起,唯有心疼、敬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