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梵说
章370 撑妖行动
这事邓铮知道的比较迟。网上炒得最热时,他和蒋志鹏等主创正在幻萍的引领下,驰骋在大草原上感受郭靖、华筝、成吉思汗的荣光。
去的地儿信号不好,一直到返回驻地后,才看到急得跟热锅上蚂蚁般的徐涛。还有跟他一起过来的谈薇。
突然在这里看到谈薇,邓铮心脏猛一抽搐,刹那间竟有种吸不上气来的感觉,只感到脚下有些虚软什么事居然需要小薇千里迢迢过来亲口述说,旁边徐涛又是这付表情,莫非是家里二老……
“小薇,你。怎么……”
邓铮涩哑的声音吓了谈薇一跳,她还以为铮哥哥已经知道了,是生生被气成这样,赶紧上前一步紧紧拐住邓铮的胳膊,柔声宽慰道:“铮哥哥别生气。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咱不需要跟这些藏头露尾恶语伤人的鼠辈一般见识……”
“嗯?什么鼠辈?”
邓铮一愣,揪紧的心也舒了下来,忙问道。
谈薇一看邓铮似乎并不知情,就挨着他身边坐下,将事情原原本本讲述给他知道。
原来《人造金梁》的长微博网上酵后,徐涛立马意识到这事不小,背后可能也没那么简单,给邓铮打电话打不通,就马不停蹄直接飞来草原。刚好谈薇也打不通邓铮电话,向他问询。他琢磨了下,就把谈薇也给带来了。主要是平时见惯了邓铮在工作上雷厉风行、杀伐果决的作风,下意识里觉得他脾气略爆,害怕他被人这样犹如兜头淋粪般诬蔑指责,冲动之下会直接找人干架。
所以特意拉了谈薇过来帮忙安抚。
他也是考虑到这事虽然气人,但邓铮还真不能胡乱跟人开干。一则文人得有文人的姿态涵养,尤其是邓铮这样国民度很高的文化名人,还附带有民众对他形象的希冀,真吵骂起来,闹得乌烟瘴气的,不管结局如何都是输。还是无法挽回的输;二则没捋清楚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妄动不如观望,对方明显有备而来,万一不慎上了对方的狗当呢?尤其是在这种几乎没办法百分之百证明清楚的事情上面,更要慎之又慎!
邓铮倒没想到徐涛短短时间里就已经想了这么多。不过不是家里的事就好,神情一松,朝徐涛点了点头,又拍了拍谈薇的手,以示安慰。
这才拿起徐涛专门打印好的相关资料认真翻阅了起来。
类似这样的事情。他心里其实早有准备,何况前不久勾菡还特意打电话点了他一次,说最近听到有这种声音,所以心态还是很平和的。
不过饶是如此,认真看完这篇《人造金梁:一场关于天才作家的闹剧》,他也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对方的功课做得可真足!
“据一位姓薛的原北方传媒集团高层领导透露,两人离职原因与金梁本人有密切关系……”不出意外,对顾伟元、李海洋和自己仇气这么大,应该就是那个薛玉祥。
“据一位从‘侠之大者”离职的某资深实力派导演向笔者透露”这货肯定就是那个因为想要“潜规则”幻萍而被自己毫不留情撵滚蛋的都国兴!
好家伙,这下狼啊狈啊蛇啊鼠啊。竟全都挤到一窝去了!
这个英喆到底是谁?居然能够一口气拿出三篇自己高二时的作文来,而且看样子,他对父亲邓海还非常熟悉,不仅父亲在哪里读的大学他清楚,居然就连父亲读大学时的一段私密情感经历都知道!是父亲在二中的同事,还是至交好友?!
最让邓铮感到有些担忧的是,他能明显感觉到,这个英喆在这篇博文中还有所保留,手里头貌似还有别的牌没打出来!
有心想向父亲邓海打探一下,但继而又想:不管是同事还是朋友。肯定都是跟父亲很亲密或曾经很亲密的,知道对方这样子背后插刀搞他的儿子,心中肯定会特别难过吧……
“邓总。”
“黑……邓总。”
“铮哥哥。”
见他拿着资料紧皱眉头,久久无语。犹如石化了般,徐涛、幻萍、谈薇三人忍不住出声唤道。
邓铮叹了口气,突然对这事就有些意兴阑珊,把资料合起,递还给徐涛,“徐哥。这事你跟幻萍、世豪他们商量着办吧。麻烦了。”说完,揉了揉还是一脸担心的谈薇的脑袋,笑道:“小薇,还没来过草原吧。走,哥哥带你骑马去。”
就这样完了?不飙,不干架?!徐涛愣愣接过资料,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
这么风轻云淡与世无争,这,这还是那个凶巴巴的黑面神吗?幻萍怔忪了片刻,有些不确定道:“……完全不回应,是不是也不太合适?”
徐涛一想确实,忙点头道:“还是幻萍助理想得周到。现在这情势,已如星火燎原,完全不回应,也不行。但是怎么回应,即绵里藏针,又不损风度,还不至于上狗当……”
说话间,邓铮已拿起桌上的笔,唰唰写下了一句话,递给二人:“这句怎么样?”
“这世上,神仙管不住的都叫妖,普通人想不通的也叫妖。”
勾菡最近几天正在钻研《射雕》剧本,知道的也比较迟,听说后第一时间就想起了那天电话里邓铮最后感慨的这句话。
想出来支持一下时,现“作家金梁”的微博上已经出现了。果断转,还评论了一句:“就为这个妖字,寡人秒撑。不解释。”
结果,才一天时间,牟颖儿、李瑾、樊嘉、郭睿、萧笙、蒋志鹏、马于隆、井朝、井少、游自昌、谈薇、林小璐、姜妃、贝格格、和琪等数十位当红明星艺人纷纷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邓铮的支持。不仅如此,游子寒、马诗赋、李热、于中堂、司徒红豆、马如海、顾伟元等文化圈名人也纷纷转支持。
声势浩大,称之为“撑妖行动”。
而李海洋这位本来就易冲动,一向以邓铮半个伯乐自居的好友,据说气得浑身哆嗦,大半夜披衣而起,打着喷嚏,吸着鼻涕,琢磨了两天,一篇犀利的反击文章磨了出来
观英喆原文,貌似合理,但其实所有的分析都脱离了“准确”,用好下面这几招,你也能做出这样“精彩”的分析:
一是选择性提示、诱导读者的想象力原文所述的所谓五条证据,其实每一条都存在多种可能和解释,但是文章作者故意把其它可能性统统忽视,只保留对自己最有利(最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某种可能性,在逻辑上存在“选择性提示”的漏洞。
譬如,在英喆的原文中,并未直说金梁的小说疑似为其父亲邓海代笔,但是假模假样的举了两个文史典故的例子。
前一个“小桃无主花自开”。论断为:“这诗极其冷僻小众,以金梁的年纪,学校里是不大可能接触到的。然而,三十年前的老版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就是金梁父亲邓海读中学时,恰好却是作为课外阅读部分出现过的……”
第二个“乡下地方,只有农历每月初二、十六卖肉”。论断为:“据笔者了解,金梁家中没有江南人士,《射雕》写作前其个人也从未去过江南,按常理不应该对这些旧俗信手拈来。他家中唯一对江南比较熟悉的,则是其父邓海,早年是在江南水乡之地读的大学,还差点娶了那边当地的姑娘为妻”。
最后更是来了句“除此二例外,单单《射雕》一书中便还有几百处深埋的文史典故,如有需要,笔者可以一一称述。试问,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写出这种作品呢?”
这些字句,既让读者在脑海中自动浮现出作者想要的信息,又完全“不留把柄”。只要作者提示到位,读者的思路很容易会被牵引。
二是逻辑链条谬误高二作文水平不出彩、大一写出精彩武侠小说、前后遣词造句用法有异……这些信息能不能推断出“金梁的武侠小说是他人代笔”呢?当然不能。
我们大家都知道,高考作文类似八股文,它是有模板套路存在的。满分6分的作文,48分被称为优良线,也叫安全线。高考毕竟是一生大事,我想大部分正常人都会选择稳妥,不会轻易冒险,也就是说会收着写,难道要让金梁冒着得零蛋的风险挥洒一篇热血武侠吗?!肯定不能。
换句话说,能一直稳妥的把分值控制在48-52的优良区间内,难道不也是一种能力吗?
还有,纵观三篇作文,有能现任何一处文字或语法常识谬误吗?
老师的批语“中规中矩,期待更多意外和亮色”,意思不就是“好啦小子,收束稳妥的过分了,稍微释放一下更好”?
三是肆无忌惮的用想象代替论证英喆认为,“一个毫无表演经验的新人,一边努力学习演技一边饰演男一号,还要有精力进行高水平的长篇创作”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他很英明神武的判断,金梁要想一边演戏一边写作,就只能找人代笔。
关于这点,我也只有一句话:这正是金梁为什么能是金梁,而英喆只会是英喆的原因。(未完待续。)
( 武侠之父 p:///3/3936/ )
章 371 之二
英喆的质疑和李海洋的反击,在文化圈、网友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著名媒体人阿贤在微博中称,佩服英喆的认死理。
“我相对比较认可他对金梁批评所揭示的原则。但《人造金梁》这篇文字确实存在不少硬伤。如金梁父亲邓海与《射雕》中那些文史典故的关系,根本不存在必然性。像这种所谓疑点,客观列出来就行了,读者自有分辨能力,何必使这些故意诱导的花招,倒是落了下乘。”
自称“跟英喆有过数面之缘”的著名文化人大罗罗表示,“英喆是北华市当地圈里一个罕见的理性、深度的阴谋论者,喜欢较真和质疑。我藍淙徊煌馑墓鄣悖贡冉闲郎退暄械木瘛!惫赜凇叭嗽旖鹆郝邸保舐蘼奕衔疤乇鸹拿宋霸16詈蟆5撕绻芯心芰θト嗽煲桓鼋鹆海共蝗绶11忠桓稣娴慕鹆海蛘吒纱喟炎约捍蛟斐山鹆骸馔耆挡煌 !br/&;
在微博上,相关投票吸引了10万余名网友点击参与。投票结果显示,“力挺金梁”的占81%,“支持英喆”的仅有8%,此外觉得“说不清”的有11%。
有一些网友支持英喆的“质疑精神”,也有网友称其“借机炒作”、“所谓证据只是不明觉厉的花架子,实质类似于:在非洲,每过60秒就意味着1分钟过去”。
网友“不看武侠我干啥”就不太认同地表示,英喆“质疑没问题,但论据太苍白。现在人们在微博上质疑别人似乎成本太低。随随便便就质疑了,疑完了还理直气壮地说。疑完了,你最好证明自己的清白!”有网友指出。就像李海洋所说的,质疑可以,但不能变成“人为制造疑点”,最好能扎扎实实的摆事实、讲道理。
于此同时,谈薇、林小璐她们五个,私下商议后,愤然通过rsa官方微博,发表了“800万悬赏通告”——谁要真有本事能证明金梁是代笔,800万立即双手奉上。
一则表达对金梁的无条件信任和支持。二则也算是向英喆隔空喊话,表达强烈不满的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
李瑾马上转发:“本人再追加800万!”
随后郭睿、樊嘉、牟颖儿、井朝、蒋志鹏等人也紧随其后,纷纷转发追加,一日之内便累积到了4000多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网友一边疯狂转发记录,惊呼谁谁谁又加了多少钱,一边戏称“大金梁不仅名字带金。连朋友的信任都是金灿灿的。”
……
“……姑父,现在怎么办?”
事到如今,孙庆有些害怕,也很后悔。眼看着自己当初貌不惊人的同桌一天比一天成功。说实话是很不平衡的,但那也只是最开始一段时间。随着邓铮火箭般绝尘而去,倒也没那种不舒服了。毕竟差距太大。且越来越大,想嫉妒都够不着。
要不是过年时恰好遇到。大受冲击,引发了心中潜藏的卑懦介怀。也不至于酒后失言,摊上了林嘉男这个麻烦货,还鬼迷心窍收了他的好处,硬把姑父也给扯进来了。
更没想到的是,姑父居然跟林嘉男狼狈……不,一拍即合,还玩这么狠,埋头酝酿一个多月,一篇长博炒成了全民话题!
人造金梁?!还高度疑似代笔?!我老天,这俩人可真敢瞎胡抡!
如今,眼看着一个个明星名人跳出来支持邓铮,各路专家也基本批驳姑父的居多,微博投票更是支持率悬殊巨大,他这几天吓得网都不敢上,觉都睡不好,是真心怵了。这要万一惹恼了邓铮那边,人家非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自己怕不是也得落个什么诽谤罪名吧?
“是啊,姑……姑父,咱这事不会玩脱吧?”林嘉男这时也是有些没底儿了,边吞咽着唾沫,边拿手比划着:“我的意思是说,这样子搞,会不会过于澎湃激进了些?”
他其实最一开始纯粹就是好面儿,气不过,想狠狠恶心恶心邓铮,所以才千方百计跟孙庆的这位姑父见了面。但实际上,尽管这位姑父一直言之凿凿的宣称“金梁的作品八成可能是别人代笔,最大嫌疑人就是他父亲邓海”,还列了很多证据,其实他心里没多信。
呸,一边儿凉快去,人家那么多牛闪闪的专家学者文化人都没发现,就被你一个三级编剧发现了?!
你这么能耐还需要没脸没皮的收我30万的润笔金加专家咨询费?!劳资虽然有钱,但30万也不是屙屎屙出来的!
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姑父拿钱后,憋了一个月居然憋出这么大一颗卫星来,还是随时会爆炸的那种,便有些打退堂鼓的意思。
尤其是这两天各种明星名人都在玩“悬赏接龙”,已经接到快6000万了,林嘉男作为土矿主,一直很清楚金钱的分量,且始终心存敬畏。一衡量,顿时便觉得摊上大事了。
“耐下性子往后看,好戏在后头。”
孙庆姑父,也就是最近声名大噪的“英喆”,淡淡笑道,“有备对无算,他这次输定了。”
英喆原名付吉祥,早先想要取名“英哲”,但被人抢了先,且还成了名。就取了个谐音,带了自己名字中的“吉”字。一带一双,颇为得意。
其实最一开始决定搞这个,就两个原因:一是跟邓海的旧怨新恨,也希望给他儿子上点眼药水;二是林嘉男的30万。
但随着他对这件事“钻研”的越来越深入,也就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疑点,尤其是取证过程中机缘巧合的跟几位与金梁有过嫌隙的人接触后,这些疑点渐渐被放大。
如果说最开始他仅是基于跟邓海旧日嫌隙,一半直觉一半心理作用,不相信不肯相信邓海有这么个厉害儿子的话,那么到最后,他是真的觉得这个“金梁”有问题了!
设想一下,如果能由自己亲自捅破“人造金梁”这个弥天大谎,绝对会轰动文坛,甚至文史留名……到那时,什么金钱名利文化地位,还不是唾手可得?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是自己判断错了,这场仗输掉,在这过程中的曝光度也足够了,不说别的,单单这几天自己受到各种访谈邀约,就是写文再写十辈子也得不到!真是见了鬼了,怎么以前就只知道跟个傻逼似的老老实实写文章,竟然从没有想过往这方面发展呢……
所以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停不下来,也绝对不愿意停下来了!
就在由rsa发起的“悬赏接龙”如火如荼声势浩大地进行之际,蛰伏了数日的英喆再次发招,一篇《人造金梁之二:谈谈邓海老师》,再掀舆论狂潮。
这篇最新博文中,英喆先是勃然怒斥了金梁圈子朋友对自己的冷嘲热讽,直言某些公众人物素质低下。
然后,晒出了七八篇邓海年轻时的习作手稿,然后通过所谓“文本鉴别学”、“司法语言学”,即通过语言分析、文本鉴别,确定文本的作者身份的一种新兴边缘学科,抽样常用的副词、介词进行比对,最后得出结论:邓海手稿跟《射雕》的文本相似度,比邓铮高二作文跟《射雕》的文本相似度高出近30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