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武侠之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梵说




章609 武侠,没有电影!
    “仗剑天涯”话题区,古温专版中,因《金乌霜翎》、因于中堂之凶猛态势而带来的郁闷、焦躁,还在继续。

    提到于中堂的师父金梁,跟风吐槽、辩论完《龙门客栈》的辣眼睛阵容,很快再次恢复正题。

    各种为自家古大侠献言献计,有说“该咋咋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有说“这于中堂敢撇开金梁单干,显然抱了更粗大腿,明显来者不善,咱古大侠得稍稍收起世外高人范儿,得居安思危”……热闹的不行。

    这时,有位粉丝突然贴出了几分钟前,于中堂在著名视频网站“带”在线访谈中的一小段聊天视频。

    视频里,面对主持人有点挑拨性质的提问,面色深沉的郑文翰无视陷阱,回答的相当嚣张:

    “……纵观以前武侠小说,我心中时时有种觉悟,想将写作路线趋向有关人性的描写,阐释人性中种种问题。

    就我个人来说,虽然尊重,但其实并不欣赏以往所出现过的武侠小说形式,尤其不赞成时下正被吹捧的那些所谓‘风格突破’。

    突破,绝非长句变短句,短句成段落。我觉得是时候结束花拳绣腿、打打杀杀,回归人性本身。这,才称得上是突破。

    以我个人而论,只要作者能够观察深刻、阐释精细、照顾到别人忽略的层面,那你不用喊口号,贴标签,也随时都在突破……”

    并不欣赏以往所出现过的武侠小说形式?真你妹小畜生,有奶便是娘,连你师父金梁都给完全否定了?!

    长句变短句,短句成段落?这特么不是《绝代双骄》行文方式上最让人觉得妙不可言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吗?!

    至于标签、口号,媒体确实也给《绝代》贴了“新武侠”、“武侠实质性新突破”的标签,还喊了“未来可与金梁并肩”的口号!

    连你师父大金梁从来都没说过什么,你特么算哪犊子,敢含沙射影骂我古大侠?!这还能忍?!

    “神州好汉们,跟我走!掀了这欺师灭祖猖狂小人的狗堂去!”

    ……

    西陇高原尽头,遍地黄沙之所。

    苍茫的夜色中,《龙门客栈》的外景组正驻扎在此。

    虽然客栈内景是在兰城一处影视基地里搭棚完成,拍摄将来也在那里边,但为了外景效果最佳,邓铮还是严格按照一比一,在这黄沙里,另搭建了一座龙门客栈。

    今日风沙不算大,一切相对顺利,忙活完毕,嗓子都快哑了,回到驻地小酒店,顾不得休息,急忙打开电脑,迎接他的是一张如花娇靥。

    远在异国的姜妃,已经在线等着。

    邓铮拿水杯润了润开始几天是化的干裂妆,现在已经真干裂的嘴唇,嘶着嗓子,歉声道:“不好意思,你等久了吧。”

    谁的男人谁心疼,姜妃本不是个敏感的人,但只一眼,便发现,黑了,瘦了,头发上沾着砂砾,嘴唇上起着皲裂的白皮,心中一疼,酸鼻音儿都出来了,“你……嗓子哑成,这样了。”词不达意的说罢,心中巨难受,其它的话,却是再也说不下去。

    邓铮就笑,清了清喉咙,道:“放心吧,是因为今天骂人骂的。就是我上星期给你说的那个张保宰,天天吹牛自己刀功精湛,早年拜师学过淮扬菜,能把豆腐切成头发丝儿,结果让他演个耍刀的店小二,才两天功夫,就嚷嚷着抬不起胳膊,就想撂挑子不干了,我今天不仅骂他,跟你说,我还拿脚踹他了呢,趁他不注意,一脚踹到沙堆底下,吭吭哧哧的,半天没爬出来……”

    邓铮说的这个,就是原版《新龙》里最亮眼的小角色,客栈屠夫小二,鞑靼人,刁不遇。

    这个刁不遇,可能是华语电影史上“刀功第一人”,在《新龙》中戏份不多,却很关键,更是留下了“庖丁解羊人肉叉烧包刀刮甄子丹”三场经典动作大戏。

    讲实话,这角色虽小,但珠玉在前,并不好找。

    选角小龙女去闫钧宁家时,遇到她嫂子的烂仔弟弟张保宰过来,邓铮以保送他去武打明星影视基地为筹码,换取他说服他姐姐、姐夫放闫钧宁签约“远征”。

    后来偶然得知,这货早年正经拜师学过几年“刀功第一”的淮扬菜,最擅长做“文思豆腐”,可以把一块吹弹可破的内酯豆腐切成头发丝般粗细,邓铮试过一次,果然巨牛叉。再加上,这货个头一米七多点,不胖不瘦,浓眉大眼,白白净净,一对乱转的眼睛,浮里浮气的,藏都藏不住的街头市井气,邓铮索性就把刁不遇的这个角色,给了他。

    姜妃心思简单,潜意识里对邓铮也十足信任,听他说的有趣,很快放下心来,跟他热聊了起来。

    “加油。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拍出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叹为观止的武侠电影巨作!”

    姜妃这样说,是因为二人聊到昨天刚上的一则重磅头条新闻,是兄弟影业执行副董宋濂,在刚刚结束的年度影视产业论坛上,面对关于武侠电影的提问,冷嘲热讽的一句话:

    “武侠电影?相信我,除非是兄弟影业,否则,武侠没有电影!”

    今天一整天,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报道这句毫无疑问就是公然针对金梁的话,因为,当前也就他和他的远征,在拍武侠。何况,近况来看,双方貌似还有不知名的矛盾。

    某门户网站适时做了调查,最新的投票结果显示,专家看衰邓铮武侠电影失败的比例为100%,吃瓜群众为73%,专家结果出来后,很快就提升到了79%。

    邓铮又不是石头心肠,看到不少粉丝也因为有人故意带节奏而动摇、迟疑甚至转头诋毁开炮,心中自然是恼恨极了,也因此,今天一天在片场都很狂躁。

    但很神奇的,跟姜妃聊天相处,知书达理加秀色可餐,邓铮总会很舒服很放松,这才短短二十分钟,一天疲累和躁动居然消除了大半,就笑:“你凭什么这么相信?”

    姜妃耳根一红,却不回避,目中直视,巧笑倩兮,情波流转。

    粉红舌尖微翘,声音柔曼,但说出的话,却是斩钉截铁:“我的男人,我不信谁信?”

    邓铮心头一震,目中神色更柔,伸手,隔着屏幕抚了抚玉人的脸,柔声道:“真好。这会儿,特希望你能快点回来。”

    屏幕那边,姜妃乖乖将俏脸凑上,顺着他手抚动的节奏,猫咪般贴着屏幕蹭啊蹭的,后来,更是惬意的闭上眼睛,妮妮喃喃,尽道情思。

    外面风沙肆虐,室内煦暖如春。

    好一会儿,姜妃才离开屏幕,道:“越洋电话里也感觉不到真实状态,小璐,她最近没事了吧?”

    邓铮心中攸地的一跳。

    不过,自从身上“学霸邓铮”的痕迹残留日渐消退,文艺混子彻底主导后,作为老司机,这种情形都不算事了,不仅不避,反而大胆迎上,“应该问题不大。不过小薇说,这姑娘比以往沉默努力了许多。唉,这次的事,根源还是在我,是我连累她了。”

    姜妃托着下巴,指尖在书桌上画圈,眉眼尽是笑意:“知道就好。其实算起来,你们在这事里夹缠不清的,算是互相连累。放心吧,她这次录制《飞速前进》,第一站就是瑞士,我到时候肯定会腾出时间,替你好好安抚招待她。”

    夹缠不清……

    替我招待安抚……

    不知是不是因为心中到底没那么玉洁冰清,邓铮就感觉这词句用的够吓人的,不过面上老司机风范依旧,拿指头宠溺点了点她的鼻尖,故意板脸:“错,不是替我,是替我们。”

    然后,姜妃眼睛里的笑意,就快要溢出了。(未完待续。)

    ( 武侠之父  p:///3/3936/  )



章610 一帝四皇七小王
    因于中堂“不当发言”,古温粉与中堂迷们的这场骂战,很快席卷了大半个武侠界。

    经宋家系的京派媒体喉舌一炒作,成了“双皇”之战。

    此时,坊间,已经有“一帝四皇七小王”的说法,“一帝”,自然是金梁,各方面而言,当前无人可撼,差距明显。“七小王”,是猫姐、杀破狼等七位知名一线武侠小说家。

    “四皇”,则是最新才有的提法,以前是“三强”,即坊珠四侠、古温以及凌风上人。

    最近在京派媒体喉舌的全力运作下,携带《金乌霜翎》之威势,硬把郑文翰这个于中堂给加了进去。

    不过,他最近一个多月来闹出的动静可也真是够大,《金乌》广受好评,实体销量疯狂刷纪录就不说了,公众面前频繁露面,人气剧增,带动先前的“刀、剑、棍”三部曲也重新进入热卖书籍行列。

    尤其是,那日闹出大误会,他悲愤离去,果断跟宋骓、容茂实会面,初组“反邓铮邪恶轴心”后,之前被冷处理的“刀、剑、棍三部曲”影视版权立马解封,并且加大一倍投入,联合兄弟影业旗下王牌视频网站“带”,以季播的形式,打造亿元精品网剧,扬言要树立武侠网络剧的新标杆。

    而十天前,“兄弟影业”电视剧事业部,刚刚以1600万的“天价”高调拿下《金乌霜翎》的电视电影改编版权,拟在未来三年内,环绕《金乌霜翎》实现影、视双版权开发。

    因为邓铮的“射雕三部曲”全是自产自销,属于珍惜类的“有市无价”,不管是之前媒体曝出的瀚海娱乐对《射雕》开出的2000万,还是“兄弟影业”对《倚天》报价的50万,终究只进行到报道阶段,并未成真,算不得数,因此,《金乌霜翎》的这个价格,直接就成了目前武侠小说影视版权的“天花板”。

    被他击败的,正是“坊珠四侠”的《剑网情丝》(后改为《大漠豪侠传》,并由邓铮创作主题曲《天地都在我心中》),以及“凌风上人”上本大爆的《涤寒记》。

    这两部书具体价格不详,但差距极小,可以肯定的是,均不超过1000万。

    这件事上,就彰显了宋骓和兄弟影业的运作能力,可谓极具象征意义,就好比林小璐排十大高手时的“单挑交手战绩”,属于实打实的硬货,瞬间大幅拔高了于中堂的江湖地位。

    尤其是,相关媒体喉舌再适时估算出结论:于中堂今年在“作家权势榜”以及子榜“作家版税榜”上的排序,应该在“坊珠四侠”之上,不虚古温和凌风上人,紧追金梁。

    如此一来,早前对于他跻身“四皇”有不少不满质疑的吃瓜群众,顿时也再说不出什么了。

    所谓“四皇”中,古温是公认的天赋绝伦才华横溢,属于文风独特,且大势渐成的那种。不知情的顾伟元、李海洋等人,早就将“他”列为邓铮未来地位的头号大敌!

    坊珠四侠,优势则是人生阅历,文史积淀,尤其四人合著时,能够互补,作品几乎毫无弱点。属于古典王道流写法。

    不过,马诗赋故去,出现了三缺一,有了短板缺角,其他三位年纪也渐长,制约了未来发展和高度。

    凌风上人,不开玩笑的说,则是连邓铮心里都很看好的一个。

    这人很“奇葩”。

    作为水木大学的高数老师,正经八百的海龟高素质文化人,最早却偏爱写邪魔外道,书里边人都活得跟鬼差不多,经常动辄尸山血海,口味很重。

    后来经过几次调整,开始慢慢回归主流,但是作品中劈头盖脸的的弑杀罪恶还是特别明显,读起来还是偏血腥压抑,不过成绩就好多了。

    随后,可能是受到了于中堂“刀、剑、棍”中篇三部曲的影响和刺激,也开始减轻杀气,往贴近生活的市井方向靠拢,开始尝试关注江湖边缘武者,不再为了邪而邪,为了黑暗而黑暗,作品再次取得突破,意气风发之下,所以才有了要“革金梁的命”的豪言。

    这事当初邓铮没搭理他,让作品自己说话,狠狠修理了他一番。

    凌风上人在这次受挫后的低调蛰伏阶段,又受古温《神州奇侠》《绝代双骄》的强烈刺激,居然再次获得突破和提升。

    他出道时《佛心鬼手》、《疯琴劫》、《荡魔志》等都是中篇,最多能算得上中长篇,后来为了跟风“百万级宏辉巨制”的潮流,殚精竭虑写了个《金戈铁马录》。但这书中后期明显吃力,崩的很严重。

    痛定思痛后,大卖的作品《涤寒记》,不仅重新回归擅长的中长篇,而且第一次真正解放了他自己的天性。

    凌风上人是在欧洲读的高中和大学,虽然是绝对理工科出身,但却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很多。

    以往,他受传统侠客小说的语法习惯和东方思维框架限制,或者说强行自我限制,拼命回避西方文学对自己的这种骨子里的影响,但是先后受于中堂和古温的刺激,突然发现原来这样由着性子不按套路也行,遂开始真正思考适合自己的路子,而不仅仅是人设上的邪恶黑暗、文字上的鬼气森森这种流于表面的所谓风格。

    《涤寒记》内核就偏西方视角,且,首次尝试用看社会的眼光写武侠。

    以鲜明的人物个性和深广的社会背景来反映现实生活,在人情冷暖中饱含着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讽和批判精神,生生塑造出了一个现实风、社会化的“武林”。

    这样一来,整本书的格调就较高,而且因为文字风格更亲民化,读者的认可度也很高,开宗立派的气势终于开始显现,被很多媒体称为“社会派武侠”。

    凭借这书,凌风上人在第一届“中华武侠盛典”上,击败古温的《绝代双骄》,拿到分量最重的“年度武侠作品”,虽然这其中,有一定《绝代》已拿三个奖需要一定平衡的嫌疑,但也是扎扎实实一票一票投出来的,其实力,足可见一斑!

    可以说,“四皇”中,他一路走来,作品数量最多,走的弯路也最多,文风一阵在微调,但一直都在进步,一直在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对而言,于中堂的个人风格,暂时还没有以上三位突出,作品量、总字数也是最少,各方面基础最薄弱,但他在邓铮身边几年,耳濡目染,最新作品《金乌霜翎》所呈现出的东西,已是绝不容小觑。

    目前最火爆,态势最凶猛,堪称武侠小说纪录终结者,而且,他作为唯一走到台前的,依靠不错的形象气质,很快获得明星般的超强人气,单论当前热度,是另外三位加起来都不及的。(未完待续。)

    ( 武侠之父  p:///3/3936/  )



章611 武侠战国时代(上)
    这个事,大半功劳都要记在宋骓身上。~中文~小说。

    他拿着鸡毛当令箭,为了以最残酷的方式击倒邓铮,报复邓铮,不惜发动京派媒体喉舌,齐齐发力捧于中堂。

    水陆空全方位宣传,纵横拉网,不留死角,舆论爆炸力惊人。

    短短几天时间,很多人被轰炸得头晕眼花,以至于,一些不看武侠或者不了解武侠的人,真以为武侠圈除了金梁,就属于中堂呢?更有甚者,懵擦擦的以为于中堂才是武侠第一人。

    风涨火势,火助风威。

    “于中堂”三个字,连续一周多都占据话题热度第一,有愈演愈烈之势。

    种种盛势之中,夹有一些“石破天惊”的阴谋消息传出,有说,金梁早就发现于中堂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盖世奇才,放任不管,假以时日,必为自己心腹大患,于是诱其拜师,名为指点,实则管控在身边好时时压制他的发展,幸亏于中堂发现的早,这才脱离控制,遇风化龙,一飞冲天。
1...293294295296297...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