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界仙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色定

    如果不是云霄等人资质悟性奇佳,齐德仲恐怕也不会有这么严厉的要求,此时的他,多少已经怀抱着让弟子们未来能够独当一面的想法,他希望云霄等人不仅仅是自己的弟子,而且还是能重振修行道心的楷模之辈。

    只有齐德仲修行有成、哪怕飞升成仙又如何?其后辈弟子不能担起传承,那太华真仙与羽衣轻给他的考验也不算完成。

    齐德仲对弟子严格,对自己也不敢放松,仙壶洞天中虽然远隔尘世之外,但齐德仲却好似没有一天闲下来。

    当初服用华阳丹,真火焚尽衣衫,虽说仙衣可凝化为实,但那法术在眼力不凡的修行人看来,总归有些尴尬。齐德仲有备用的衣物,不过因此事让他萌生了别的想法。

    九州战火想来尚未止歇,各路修行人手段层出不穷,当今时代技术进步,物用已近道法神通,威势递增,修行人终究不可能单纯依仗法力来抗衡,即便当世高人可以,但并非所有修行人都能做到。

    齐德仲持杀生戒,更深知兵者不祥,征战杀伐之器在他看来,比护身保命的手段更容易获得,所以他打算制作一种特殊的衣甲,日后游历行走时也多一样护身利器。

    仙壶岛上丛林茂密,而且随着地势高低也各有不同分布。沿南岸有一大片芦苇般的植被,按前人笔记所载,名叫白阳千丝草,除了坚韧难断,好像也无甚特别。仙壶岛上屋舍起居所用织物,大多就是以白阳草为材料,经过法力祭炼更为坚韧可靠。

    齐德仲摄草炼器,千丝纵横经纬,给自己炼制了一件雪青鹤氅。通体光华流转,刀枪不入、水火不侵都是小意思,下次再遇到几十上百条火枪,稍微御器扬袖,估计就能直入万军自如了。

    这件法衣好归好,但是也太好了些。炼器之道类如御器,讲究一念不绝,而且需要在炼器过程中,元神不断推演,护持天材地宝渐渐成型;法力牵动天地灵犀,赋予法器超乎原本物性以外的妙用。

    雪青鹤氅千丝万缕,如果不是齐德仲有华阳丹打下法力根基,一时之间也不能炼就如此法衣,而他也不能勉强弟子传人如自己一般仙缘丰厚。

    念头再转,齐德仲也不在意,留下法衣炼制之法让弟子们事后参悟,自己则走遍仙壶洞天,仔细体会一番各类物性。

    而现在齐德仲并不知道,不管是否真正炼成法器,雪青鹤氅的制式在未来岁月中,比渡海法舟更加闻名天下,成为了仙壶洞天传承中,最为显眼的标志信物。

    仙壶岛很大,如果要细细体会还是会用不少时间的,齐德仲放开身心参悟,弟子们有时会看见自己的师父仿佛梦游一般,神容恍惚,一身法力似有还无,总之十分玄妙。

    又花了半年时间,齐德仲走遍仙壶洞天,这个过程中他具体干了什么,并无人知晓,最后步履来到琼花苑前,静坐在一株海棠之下。

    琼花苑一带,天地灵犀最为安宁沉静,外界气息难扰,齐德仲静坐身形飘忽不定,好像要从此间消失一般。

    三天三夜之后,琼花苑中,一名红裙女子凭空浮现,并非本尊真形,而是出窍神游。

    红裙女子看见齐德仲端坐不动,有些好奇地靠近过去,不待女子走进,齐德仲头上有一朵海棠花飘然落下。

    花朵点落齐德仲掌心刹那,一阵涟漪朝四面八方散开,仿佛此间天地也被动摇,女子神魂如风中残烛摇摆不定,甫一面露惊色,就见齐德仲掌心海棠朝自己袭来,顿时花瓣散落如雨,好一幅绚丽景致。

    花瓣旋身环绕,女子神形当即稳固,满脸惊诧地看向齐德仲。

    只见齐德仲缓缓站起身来,依旧那副低眉垂目的样子,朝着红尘酒拱手道:“姑娘已有离形修为,本该庆贺,但此刻不宜出神远游,且速速归体、复参玄功……有句话姑娘自参详——以离形证去知、以去知证离形。”

    红尘酒疑色不散,一下子出言直呼其名:“齐德仲,你难不成已证离形去知?”

    “远未有此修为。”

    “那你怎会有此见地?你……到底是什么人?”

    “在下就是齐德仲。”齐德仲略一抱拳,转身飘然离去,只留下红尘酒满脸不可思议。

    齐德仲再次出现在众弟子面前时,拿出了一枚玉简、三卷典籍,内中所载是他这段时间以来总结出得修行道法,上承《黄庭玉枢含神章》,下启种种法术、炼器、炼丹之道,齐德仲称这门道法为《观云谱》,自持戒筑基入门伊始,至真心全形之功完满,虽不至于包罗万有,但亦是传承经典。</di




第八十三章 传承留世
    世间修行道法传承,有具体境界次第可授的,往往止步于离形去知之前。并非说此后修行不再需要传法师长指点,而是往后的修行更重在领悟玄机,前人修行心境可供参考,但后世传人未必能依样画葫芦。

    齐德仲至今所学驳杂多端,有《黄庭玉枢含神章》一脉,有自太华灵墟中向众散仙高人修习的法术,还有自己修行以来的种种参悟推演。

    虽然不敢说在修行界中多么精妙绝伦,但是开创一脉传承是相当完备了。齐德仲这段时间去芜取菁,留下了《观云谱》道法给弟子云霄等人,让他们专心在仙壶洞天中修行。至于未来修为成就,齐德仲尚未印证,《观云谱》中当然未曾有载。

    云霄接过道法卷籍,行师礼叩拜:“师父这是打算离开了吗?”

    齐德仲点头道:“修行非只尘外清修,为师近日已觉修行关窍难破,一味留在洞天中并无进益,这个过程你们未来也会遇到。待得为师给你们留下的考验都完成了,自可离开洞天,前往各处游历。”

    云霄问道:“弟子来日离开洞天之后,要前往九州追随师父吗?”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你们不必环侍追随,若为师欲寻你等,渡海法舟自有感应。”齐德仲浅笑道:“但是行*无*错*小说 mquledu走在外,持戒不可松懈,一应处世自保之道,为师业已传授,你等自珍自重。”

    此时二弟子云霁问道:“师父,请问您可曾有开宗立派之想?”

    齐德仲好奇地反问道:“你为何会有此问?”

    “弟子近来翻遍仙壶一脉经卷,深觉宗门传承之必要。”云霁端正神容说:“有仙壶洞天深厚积累,以此开宗立派不成问题,而且洞天远居海外,鼎立一方更是轻易。”

    齐德仲摇头道:“云霁,你是不是见识过太华门的传承,所以心生欣羡之意了?”

    云霁感激下拜道:“师父法眼如炬,弟子直陈陋见,还请原谅。”

    “开宗立派之言,当初尚在养生谷时,太华掌门就曾与我预言提及,其实就算你不曾见识过太华门巍巍气象,凡是来此地长久清修之辈,见仙壶一脉历代传承之丰厚,也难免会有此念。”齐德仲微微叹气,细心指点道:“我知晓你的意思,这种念头你们在日后行走游历时,也必定会再度浮现。如今九州乱世尚未停歇,若孤身落魄、无有依仗庇佑,立身所处,易有被世潮洪流吞没之感,恨不得聚起一伙浩大的势力以为臂助,扫荡出一片朗朗青天,方对得起这一身修为法力……”

    五名弟子惭愧低头,其实这种感觉别说日后,当年他们落魄逃亡江湖时,就已经有过体会,而如今修为日增,见识愈广,这种立身无力之感反而更加沉重。

    齐德仲见他们如此,慨然说道:“世上会有天王教、楚王义军等等势力出现,是乾朝乱政失德。但会有如此之多的修行人涉身其中,让征战杀伐之势愈加倍增,往往就是此念。

    如今情形不是天王教或义军来指引修行人举动,而是反过来,一群身怀法力的修行人,披着各种各样的名号身份,颠倒世潮。

    从单纯斗法相争,以至于彼此无法相容,甚至无法允许对方彼此信念与意志的不一。乾朝危在旦夕,此乃必然。但今后九州南北双雄割据对立,那时候才是真正大乱降临。”

    悟性最佳的云霄不禁抬头问道:“可是师父,各人彼此的信念本就不一,这是无法强求的啊。”

    齐德仲点头道:“确实,这不仅在寻常人身上有体现,就连修行人、乃至于超凡脱俗之辈亦同,但看彼此能否相容相安,所谓和光同尘,即是此理。谁也管不了对方的信念意志如何,只看其人处世行为举止如何。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心中想得多么美好、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统统没用,但看其人立身行事,是否与信念话语一致。”

    齐德仲所说的,其实就是同证真心全形之功的关窍所在。如果说真心修为,是要其人信念意志专注如一、无有动摇,那么真心全形,则是信念与行动的一致。

    以齐德仲如今修为,言出必行不是一种道德上的枷锁负累,而是信念与行动上的必然,至于行事能否达成,那还要看现实具体情况。

    就如同壶洲客当年受冯华真人救命之恩,后来为报恩前往晋阳城助阵,有此一念便绝无转圜退缩之举,所以在劝说辛无量无果后,壶洲客拼尽一身修为法力,最终殒命,求仁得仁,这便是他的修行。

    同样,这也是为何当今乱世会有这么多修行人牵涉其中,有全形修为者,一旦受缘法牵扯身陷其中,大多不会有退缩的念头,甚至会受战事凶戾之染,纷争愈加难解。

    如此看来,九州十二宗门当年设立红山议会,禁止以门派形式干涉尘俗战乱,是一种自保之举,至于高明与否,各有各的看法了。

    齐德仲当然希望他的弟子们跟自己一样,真心全形之功同证,但点拨的话语只能说到此处,能否领悟就看弟子们自己了。

    “开宗立派现在还太早了。”齐德仲继续说道:“为师如今不过修行略有小成,在天下高人面前太过浅薄。再说了,我若开宗立派,那何人为主祭祖师?”

    自修行界传承渐定以来便有惯例,开宗立派之人往往不会自诩祖师,要么让传人弟子开宗,要么遥尊先圣为祖师。最典型就是太华门,太华真仙为开宗之人,但太华门设立的主祭祖师却是太华三仙,哪怕旁支分脉如仙霞观,最高一层的主祭祖师也是太华三仙。

    最早引齐德仲修行入门的传法师长是飞云门的常清道人,可如今齐德仲已被逐出师门,再者,常清道人尚且在世,若如此便遥尊为祖,难免有些尴尬不妥。

    如果按仙壶一脉的传承而言,齐德仲如今虽然坐拥洞天仙缘,但终究不是壶洲客真正的弟子传人,遥尊为祖也相当勉强,至于其他人也更不好说了。</di



第八十四章 乱世未靖
    说到底,齐德仲对开宗立派的意愿并不强烈,他被逐出飞云门也不过两三年时间,这对于人生一世也不算漫长,更何况是追求长生久视的修行人?

    在给弟子们细细交待了一番之后,齐德仲来到海边,施法放出渡海法舟,独自一人搭上看似平平无奇的小船,在波涛中渐渐不见身影。

    看似一叶扁舟,难承巨浪翻覆,实际上却是快如破风箭矢,半天的功夫,齐德仲就已经看见了远处的沪海灯塔。

    时隔一年有多,重新回转此地,齐德仲修为已是不同往日,元神世界中感应,地气如长江浩荡汇流大海,不再有地眼崩毁祸事。

    实际上,只要沪海城不是一片废墟,就已经证明天城叟当初移转地气之举已然成功,只是不知道天城叟本人如今状况如何了。

    齐德仲蛰伏气息来到沪海城近海,发现周围气氛颇为紧绷,码头上不再是游散混混集聚,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肩扛火枪的兵士巡逻。

    要避过凡人耳目不难,但沪海城中也多得是修行人来往,齐德仲施法变换音容形貌,一路深入,不时都察觉到有修行人朝自己方向暗暗窥探,终于在自己当初落脚的院落附近,被几名修行人拦住。

    “这位道友,请止步。”一名=无=错=小说=m=quledu=束发金冠的道人出言道:“此地是众执事修身之所,若想上门拜访还需提前申报。”

    “申报?”齐德仲面露不解。

    金冠道人脸上不屑一闪即逝:“原来是新近入城的道友么?难道不曾听说沪海城的规矩?”

    “兴许是见此地人烟繁华,一时不曾留意了,还请道长解惑。”

    金冠道人见齐德仲颇为恭敬,不屑之意也稍减,侃侃而谈道:“自从冯华真人击杀叛贼天城叟、接管沪海城以来,城中修行人若要落足栖身,皆要按规登记身份来历。我身后这片宅邸,则是众执事居所,是城中机密要地,不是随意哪位修行同道能进的,道友权且当做是宗门禁地,这个说法能明白吧?”

    齐德仲神色淡然,内心波涛呼啸,一股浓浓的哀伤与悲愤满溢。他原本想,以天城叟的修为,面对沪海城修行众的质问乃至于围攻,大不了就是带伤遁逃。更重要的是,天城叟所作所为是为了一方安宁,齐德仲解释不清的事情,以天城叟的身份应该能有更多人信任才是,不至于真的要到生死相见的程度。

    可是没想到,移转地气之功虽成,天城叟本人却被击杀,而且还是乾朝国师出手,这难免让齐德仲怒意升腾。

    齐德仲朝着金冠道人微微拱手道:“在下久居山林不出,只是偶闻九州动荡,如今入世游历见闻,不知当今情势,还请道长多多提点。”

    说话间,齐德仲取出两枚九还丹。这并不是太华门当初送给齐德仲的丹药,那一葫芦九还丹早就被师徒六人消耗光了。是齐德仲事后从狄子芳那学会的炼丹之法,自行在仙壶岛上开炉炼制,品质成色还算中上,但是功效比太华九还丹略逊一筹。

    不过可不是谁都有这家底基业伺弄丹鼎的,外丹饵药炼制需要大量灵药仙草,这些药材不是出自人烟罕至的险境、就是被修行传承圈占,最起码也要有修行福地聚拢地气成灵圃药田,安置丹鼎也要上佳位置,更别说长久清静的炼丹环境了。

    想当初求仙集外,寒空随手给九鸣真人一枚九还丹,在修行同道看来便是名门高足的洒脱之举,如今齐德仲出手便是两枚九还丹,简直算得上是豪奢了。

    其实这也不是齐德仲刻意炫耀,除了仙壶洞天历来积蓄丰厚之外,还和齐德仲与太华灵墟众散仙结交有关。在他看来,物稀未必贵,取其神妙、当用则用而已,齐德仲平日并不十分计较。

    至于那名金冠道人,不过也是一名江湖散人,暂且在沪海城存身而已,见到齐德仲出手便是两枚药香扑鼻的九还丹,差点没让丹气冲散了元神,自然对齐德仲大大改观。

    “贫道凉风山东斛,还未请教道友名号?”

    齐德仲微微迟疑之后回答:“齐二,山野之人、出身不值一提。”

    不是所有修行人都乐意自报门户的,尤其是江湖散人,至于这位凉风山东斛道长,估计也不是什么了得的传承,说不定也是自己显摆的身份。

    东斛当然没有在意这些细节,他给其他修行人打了声招呼,邀请齐德仲到一处幽静茶室深谈。经过一番了解,齐德仲才明白,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中土九州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首先最紧要的消息,当初天城叟移转地气,具体内情东斛并不了解,但沪海城地气格局之变却是众人皆知,天城叟因此备受质疑。而此时,乾朝国师冯华真人南下沪海城,欲邀江南修行众携手相助,为表敬意,出面与天城叟商谈。不料天城叟面对质问毫无悔改认错之意,暴起发难,国师以**力将其当场击杀——当然,这一切都是东斛所能了解到的大概情形。

    天城叟死,沪海城失有力臂助,国师冯华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方修行众,竟是转眼间让沪海城与江南大地归顺乾朝,江南商盟亦大力支持乾朝剿贼,一南一北,顿时让天王教军攻势大减,甚至隐有败亡之势。

    而与此同时,楚王义军拿下川蜀之地,楚王在渝巴山城正式称帝,九州南方过半归于楚帝,声势之浩大更盛天王教,而且回头直逼江南。

    楚军凶恶,所过之处尽扫土豪乡绅,众多实力稍弱的修行传承不得不归顺楚军,为之出力。江南之地面对如此悍敌,也不得不全力阻挡,对北方的支援也难免大减。

    然而不知为何,势弱半年的天王教军,在其后的反扑中,却突然实力大增,因为接连胜利的乾朝官兵落入层层圈套,多位将领甚至无法在亲兵掩护下脱逃,被护教神将出面直接斩杀,顿时乾朝上下再陷困境。</di
1...3031323334...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