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胭脂血:两朝艳后太勾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端木摇

    碧浅应了,我听见他略沉的脚步声慢慢消失,然后问:“碧浅,这里是宫中?”

    “姐姐猜到了。”她坐在**沿,无奈道,“姐姐是不是觉得这里和将军府的**榻不一样?”

    “即使我看不见,也感觉得出来。这个**和将军府的**不一样,厚褥软枕,感觉很不同。”

    “这里是绿芜殿,是陛下抱着姐姐回宫的。”

    在将军府,刘聪叫我先歇会儿,我立即感到困倦,沉睡过去,那会儿我就觉得不妥。如今想来,他用迷香让我昏睡,以便行事。碧浅吩咐下人去请王大夫回来后,看见他抱着我出了寝房,赶上来询问。

    他道:容儿身患重症,外面的大夫比不上宫里的,朕带她进宫,让太医医治她。

    碧浅自然阻止道:陛下,姐姐已是将军的夫人,怎能再进宫?陛下明目张胆地抱着姐姐回宫,朝野上下将如何看待姐姐?如何看待陛下和将军?

    其时,已有几个下人、侍卫望向这边,然而,刘聪丝毫不理会,道:容儿病重昏厥,朕不能让容儿有事,朕要治好容儿的病。即使日后五弟知道朕今日的举动,也不会反对。

    然后,众目睽睽下,他抱着我离开将军府。碧浅担心我,就跟着进宫,他没有反对。

    听碧浅详细道来,我不禁在想,这一个月来,刘聪做了这么多,为的就是今日吗?

    ……

    今年二月,进将军府时,我没想到,还会有身在宫中的一日。

    一入宫门,身不由己,我如何再次逃离皇宫?

    所幸,这次有碧浅陪着我,不至于那么孤单。

    宫中最好的太医每日来为我诊脉,刘聪每日都会来看我两三次,陪我个时辰,待我很好,将我捧在手心里呵护着,并不强迫我,也从来不在绿芜殿留宿。

    他总是劝我,不要胡思乱想,找不到刘曜的尸首,就还有一线机。他已经派人继续找,找不到尸首,就一直找,直到找到为止。

    他还解释了带我进宫的缘由,“容儿,你产后遭此打击,剧痛攻心,身心受创,亏损极大;暴盲症再次复发,如若不好好医治、调养,只怕会落下病根。我带你回宫,只是想治好你的病,你不要多想,待你痊愈了,我就送你回将军府。”

    他又劝道:“我已经命安管家和奶娘好好照顾你的孩儿,不会有事的,你放心。孩子还这么小,你这个当娘亲的可不能撒手不管,因此你必须养好身子,即便五弟不在了,你也要把孩子抚养成人,是不是?”

    我明白,他说的很对,如今木以成舟,我只能稍安勿躁,先养好身子再从长计议。

    碧浅总是问我:“陛下只是想治好姐姐的病吗?没有其他的意图?姐姐,我总觉得,以陛下的城府,目的不会这么简单。”

    “无论如何,走一步看一步吧。”

    “也只能如此了,我倒是担心姐姐的孩子……”她忧色重重。

    “你回府帮我照看孩子吧,我的眼睛也快好了,府里只有白露和银霜,我始终不放心。”

    “不如求陛下,把孩子抱进宫?”碧浅建议道。

    我已经身陷皇宫,岂能再让孩儿陷在深宫?可是,不抱进宫来,又担心西苑的卜清柔对稚子下毒手。

    纵然我痊愈了,刘聪也不会轻易放我出宫吧。

    治了五六日,暴盲症有点起色,我的眼前不再黑乎乎的,有模糊的、白的光亮,能看见人影,可以大致分辨出是谁。刘聪龙颜大悦,赏了太医,我趁机道:“陛下,我担心奶娘和侍女对孩儿不上心,不知能否把孩儿抱进宫、由我这个亲娘照看、抚养?”

    他朗声道:“我已经下旨,将军府的人会好好照料孩儿的,你不必忧心。”

    “陛下有所不知,我担心孩儿遭人谋害。”

    “遭人谋害?”他以怀疑的口吻道,“你的意思是,卜氏?”

    ☆、第151章 用心良苦

    “这是陛下说的,不是我说的。”我一笑。

    “也罢,孩儿在府中,你在宫中也不会安心养病,我立即派人把孩子和奶娘带进宫。”刘聪豪爽地应了。

    没想到,他这么爽快地答应了,倒让我愣了一下。

    黄昏时分,我听见殿外北风呼号,一阵紧似一阵,碧浅说下雪了,外面天寒地冻,无人走动。

    刘聪命人在绿芜殿的偏厢另起小灶,专门为我做膳、煎药,晚膳时辰已至,碧浅正要去传膳,却有内侍来禀,说陛下稍后前来,与我一起用晚膳,还说奶娘抱着孩子进宫了。




胭脂血:两朝艳后太勾人分节阅读157
    这内侍也向做膳食的宫人传话,让他们把晚膳做得丰盛一些。

    没多久,刘聪披着一身风雪驾到。模糊中,我只能看见一抹魁梧的影子,却能感受到他的好心情。殿中燃着炭火,不像外面那么冷,碧浅在我身边服侍,满满一案的菜肴,醇香的美酒,还有他爽朗的笑声,令这大殿充满了暖意。

    “陛下有什么开心事吗?”我问。

    “很快就能抱着容儿的孩子逗他玩,自然开心,难道你不开心吗?”刘聪笑呵呵道。

    “那小公子什么时候进宫?”碧浅笑问。

    “在路上了吧,应该快到了。”他的好心情不是装出来的。

    “陛下这么喜欢孩子,倘若陛下的妃嫔诞下一男女,陛下应该**得不得了。”碧浅笑道。

    “有的孩子,一看就很喜欢;有的孩子,一看就很讨厌,这个不好说。”刘聪道。

    “喜恶皆由心,只要是陛下的孩儿,陛下都会疼惜、喜欢。”我含笑道。

    “容儿,多吃点,张嘴。”他柔声款款。

    我僵住了,想拒绝他递来的菜肴,却又不好拂了他的好意,就张口吃了。

    这顿晚膳,吃得还算尽兴,刘聪保持着愉悦的心情,直到奶娘抱着孩儿来到绿芜殿。

    我抱着孩儿,眼前只有模糊的影子,“碧浅,快瞧瞧,孩子有没有什么不妥?”

    碧浅安抚道:“姐姐别急,我仔细瞧瞧。”

    刘聪笑道:“传太医来看看吧,你们也放心点。”

    当即,他命人去传太医。我问奶娘:“这几日,孩子有没有什么不妥?有谁见过孩子?府中有没有发什么古怪的事?”

    奶娘回道:“小的和白露、银霜轮流照看孩子,孩子没什么不妥,夫人放心。府中也没什么事,安管家照看着,一切如常。”

    细细想来,如有什么事,奶娘也不会知道,必定有人刻意隐瞒。

    太医来了,仔细地检视了孩儿,说孩儿一切安好,只是从将军府到宫中这一路上是否染了风寒,要犹为注意。

    之后,刘聪抱着孩儿,在殿中走来走去,好像那就是他亲的孩子,爱不释手。

    ……

    奶娘和孩子住在我所住的寝殿的隔壁小殿,刘聪让蒹葭、春梅和秋月服侍孩儿和我,因此,绿芜殿就热闹起来了,时常有婴儿的啼哭声传出去。所幸绿芜殿位处后宫的西北偏僻处,人迹罕至,仿佛与世隔绝。

    因为孩儿的道来,刘聪更有理由时常来绿芜殿,名为看孩子,实则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整整八日,我的眼疾痊愈了,这次痊愈得快,是因为我没有自暴自弃、胡思乱想,一心想着赶快好起来,就能尽早亲自照料孩儿、设法离开皇宫。

    这次被刘聪带进宫,宫中多少人知道,朝野多少人知道,是否已经议论纷纷,我一概不知。

    这日,帝太后驾临,送给孩儿一份见面礼,一对精致小巧的银手镯。

    “听闻太后近来凤体抱恙,容儿眼疾方愈,未曾去看望太后,容儿失礼了。”大年光景罢了,我没想到,帝太后竟然苍老了这么多。

    “无妨,你有眼疾,行动不便。哀家卧**久了,也该走动走动,就来瞧瞧你和孩子。”帝太后和蔼地笑,“这孩子长得漂亮,眉目间有五六分像曜儿,日后必定是大富大贵呢。”

    “承太后吉言。”

    “仔细想来,哀家好些年没抱过这么小的孩儿了。”

    “若太后不嫌弃,就抱抱孩子吧。”我轻笑。

    帝太后从奶娘手中接过孩儿,孩儿睁大眼,忽然咧嘴笑起来,引人开怀、惹人怜爱。她笑呵呵道:“这小东西竟然对哀家笑了,以后必定是个小甜心。”

    碧浅笑道:“太后慈眉善目,有太后的恩泽庇佑,小公子开心地笑了。”

    帝太后抿嘴笑起来,“你倒是嘴甜。”

    我看着她抱着孩儿轻轻地摇着,笑容慈和,发自肺腑的喜欢,也不由得欣慰起来。可是,这大年,她为什么老了许多?苍白的脸有些病色,人也清瘦,尤其是精神气儿,不足以往的一。

    忽然,她脸上的微笑凝固了,惆怅地叹气,“哀家还记得那年初次见你,假若哀家没有去找茬,如今哀家的膝下就多了一个小小的孙儿。”

    她还记得当年害我滑胎的那件事,谁也想不到,当初我与她剑拔弩张,后来会一笑泯恩仇。

    “太后,缘分之事说来奇妙,当初太后也想不到后来会发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吧。”我淡淡莞尔。

    “是啊,缘分是天注定的,倘若逆天而行,便会很辛苦。”帝太后的神色颇为复杂,“哀家以为你再也不会进宫了,没想到……聪儿就是这般放不下,这次哀家想帮你,也是有心无力,你好自为之。”

    “谢太后。”

    “宫中多了几个妃嫔,个个年轻貌美,改明儿你就会见着了。”她说起那些妙龄女子,好像颇为头疼,“虽然绿芜殿比较偏远,不过有心人总会盯着这里,你多多注意些。”

    “谢太后提点。”

    “好了,哀家乏了,回去歇着了。”帝太后的面上的确布满了倦怠与疲乏。

    “改日容儿向太后请安。”我站起身,屈身行礼,“恭送太后。”

    她含笑点头,由老宫人搀扶着离去。走了三四步,她忽然停下来侧过身,对我道:“哀家想来想去,还是告诉你吧。这个绿芜殿,自从二月你离宫,聪儿就命人修建,费时多月才建好。这座绿芜殿的建制规格、陈设布置,虽说不够奢华,却是聪儿亲自画好图样、命人赶工修建。建好后,他亲自遴选各种家具器皿、陈设之物。这殿中的每一物,都是聪儿费尽心思为你弄的,可谓用心良苦。”

    我笑不出来了,心中纷乱,“谢太后告知。”

    ……

    绿芜殿,是为我而建的,刘聪为什么这么做?

    怪不得我总觉得这座绿芜殿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却又说不出这种感觉。如今细细想来,所谓的似曾相识,是因为,这座殿宇融合了两座殿宇的建制精华和陈设风格,洛阳宫城的昭阳殿和金墉城我所住的寝殿。

    他在汉国皇宫建造绿芜殿,有朝一日让我住进来,是何用意?

    由此可见,他从来没有死心,一直在等这一日,带我回宫,让我住进绿芜殿。

    次日,他又来看孩儿,我问:“这绿芜殿这么偏远,陛下为什么让我住在这里?对了,这殿名好奇怪,是谁取的?”

    他正抱着孩儿,对着小小孩子撅嘴、挤眼、做鬼脸,听闻我这话,便头也不回道:“有一日,我心情不佳,就到处走走,走着走着,就走到这里来了。这座殿宇虽然偏远,却有点儿眼熟,似曾相识。想了**,我终于想明白了,这绿芜殿和洛阳的昭阳殿、你在金墉城的寝殿有相似之处。因此,我命人清理打扫,将绿芜殿布置成现在这样子。容儿,你也觉得似曾相识吧。”

    “绿芜殿,有什么深意吗?”

    “还记得洛阳郊外的竹屋吗?”刘聪抬眸看我,仿佛从我的脸上看到了当年洛阳的郊外,目色悠远,“竹屋,草地,小河,树林,远山……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很开心。”

    盎然的绿意,终究会荒芜,是这样的吗?

    刻骨的情意,终究会荒芜,是这样的吗?

    他轻轻微笑,“容儿,我只想记住那段时光,以及你的笑容、笑声。”

    我知道,他不说实话,是不想吓到我,不想让我有负担。

    刘聪将孩儿交给奶娘,示意宫人退下;他站在我面前,担心地问:“容儿,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只是觉得这里似曾相识。”我故作轻松地笑,“对了,昨日太后来看我和孩儿,太后凤体有恙,气色不好,为什么会这样?”

    “人老了,总会有小病小痛。母后年纪大了,年轻时候落下的病根一一复发,只能仔细养着。”他眉宇微蹙,起了疑心,“母后对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聊聊家常,明日我去看看太后。”我一笑,“听闻你纳了几个妃嫔,明日在太后那儿应该可以见识到她们的年轻貌美了。”

    “你走了,我总不能当一个没有后宫的帝王吧。”刘聪自嘲地笑,带着些许无奈。

    “妃嫔如云,有何不好?我去瞧瞧孩儿,陛下先去忙吧。”

    他没再说什么,匆匆走了。

    我让碧浅去打听,很快就打听到,自从我离宫后,刘聪先后纳了八个妃嫔。

    ☆、第152章 举目荒芜

    汉国嘉平二年(公元312年)二月,纳刘氏姐妹,姐姐刘英为左贵嫔,妹妹刘娥为右贵嫔。不几日,又纳刘氏姐妹的侄女四人,皆封为贵人。刘聪**爱刘氏六人,尤其是刘英、刘娥这对姐妹花,风头无两,可以说整个后宫就是她们的(备注:历史记载,刘氏姐妹为刘殷女,于公元312年正月册封为左右贵嫔,此处因为剧情需要,册封时间略作改动)。

    三月,帝太后不满刘聪对刘氏六女太过**幸,就安排自己的两个侄女进宫,坚决要求儿子册封她们、**幸她们。如此,张氏姐妹便被册封为贵人。

    碧浅嘀咕道:“陛下不是对姐姐念念不忘、情深意重吗?竟然册封了八个妃嫔,还这么**她们,这算什么?世间男人皆薄情,尤其是帝王,最薄幸。”

    “这种话,再不许说。”我瞪她。

    “知道了。”她挤挤眼。

    刘聪纳妃、**幸别的女人,在别人那儿寻求慰藉,我求之不得,更希望他会爱上她们中的一个,忘记我。
1...9596979899...1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