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董卓之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名武

    李利眉头一皱后,摇头道:“唐太守误会了,弘农王乃是早逝了,跟我西凉没有关系”

    唐瑁冷冷一笑,道:“你这话骗的了别人,还能骗的了我们唐家,某告诉你,姬儿某不嫁了,大司马要的不就是这份名义吗你们走吧”




第八十章:落难
    到了第二天,在函古关内,张济望着面前神态狼狈,灰头土脸而归的校尉秦风,满脸愤怒的一怕案桌后,冷声道:“好大的胆子,区区一伙山贼,竟然敢拦截朝廷的车队”

    “将军,弘农王妃关乎朝廷威严,李利将军更是平东将军的侄儿,主公曾经夸其有勇,说来也是将军的后辈,断断不能出事”听到这话,旁边的一名文士立刻站出,严肃道。

    “这是自然”张济说后,看着秦风道:“安泰现在在哪里”

    “禀将军,当时的山贼实在太多了,起码五六百人,一番拼杀后,在下带着护卫掩护少将军和王妃逃走,按理说他应该比属下先行抵达函谷关”秦风不解的回答道。

    “五六百,何来如此多山贼”张济皱眉道。

    “将军,估计是河内,河东,上党三地进入的,主公曾经下令,凡朝廷的地界,当以保卫百姓为大军第一军务,不允许山贼横行,当剿抚并用”文士继续道。

    听到这话,张济立刻来到了旁边的地图上,仔细的看后,皱眉道:“若是如此,肯定是来的路上出问题,通往函古的官道,只有两条,给本将一寸一寸的找,叔至”

    “末将在”只见一名国字脸,沉稳壮硕,目光凌利洞察的将领,立刻站了出来。

    陈到,字叔至,前世刘备账下白毦兵统领,与赵云一同因忠勇而闻名,豫州汝南人。

    只不过这一世,刘备还在北方,还没有成为豫州刺史,因此其被张济提前收入了麾下,成为函谷关的校尉之一,深的张济信任。

    “本将给你三千人,立刻出关去搜寻,务必要找回安泰和王妃”

    “诺”

    “还有,秦风跟着一起去,本将没时间抚,把这伙山贼给本将连根拔起了”张济怒道。

    “诺”陈到领命道。

    。。。

    而此时。

    在距离函古关,大概还有数十里的一片山林之间,只见唐姬躺在一颗大树下面,面带痛苦之色,右腿似乎受了很重的伤。

    在其面前,李利仔细看后,严肃道:“看来是刚才堕马的时候,摔折了筋骨,必须扭正过来”

    说到这里后,李利看着唐姬,抱歉道:“王妃,末将得罪了”

    唐姬听后,咬牙点了点头。

    李利轻轻抬起唐姬右腿,微微凝神后,突然一用力,只听咔嚓一声,随着唐姬一声痛苦的惊呼,李利连忙道:“好了,王妃”

    唐姬此时疼的香汗淋漓,微微感受后,着急道:“将军,本宫的腿还是动不了”

    “禀王妃,虽然纠正了,但还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李利解释道。

    “那,那我们怎么去关中”

    “请王妃放心,末将就是背也会背王妃去关中,面见司马,朝拜天子”李利刚刚坚定的说后,又连忙道:“不,抬也抬王妃去关中”

    唐姬一愣,微微有些羞涩后,道:“如此就辛苦将军了”

    “王妃客气了,王妃且先好好休息一下,末将去采些山果”

    “好”

    。。。

    不知不觉,夜晚悄悄降临了,天越发的冷了起来,淡淡炊烟飘起,在一处火堆旁,李利正在烧烤着一只野兔。

    唐姬裹着大衣,望着满头汗水的李利,好奇道:“李将军,不知关中有多少如你这样的将军”

    李利听后,苦笑道:“王妃过奖了,末将在关中根本排不上号,主公战将千员,各个都英勇无比”

    唐姬听后,有些不信道:“你太谦虚了”

    “没有,王妃,我西凉军跟以前不一样了,主公爱民如子,尊崇陛下,因此尽得关中百姓效忠,等王妃见了天子就知道了,长安如今据说繁华非常,天子经常同主公会聊”李利认真道。

    “是吗”唐姬低声喃语后,道:“那尚书令李儒呢”

    李利面色一动,转头望着火光之下,不由露出一丝恨意的唐姬,感叹道:“王妃,对弘农王的遭遇,其实末将也知道,但尚书也不过是遵命行事,且太师一家除了两位夫人之外,全族被杀,这难道还不够吗”

    唐姬听到这话,低头不语。

    “王妃,在下都能看出来的事情,主公和尚书会不知道,尤其是尚书,智为天人,若是王妃有这样的想法,估计直接就会被调出长安,根本连尚书的面都看不到”李利道。

     



第八十一章:益州来使
    李利和唐姬的事情,身在长安的牛辅自然不知道,他如今正在会面益州来使。

    上次牛辅出征河套,朝中一些所谓的天子忠臣,便以为机会来了,竟然想鼓动掌握北衙禁军的樊稠背叛牛辅,被蒋琬算计后,全部被擒,而在考问之中,竟然得知益州牧刘焉二子刘范,刘诞也参与其中,考虑到刘焉的实力,以及巴蜀的重要性,蒋琬下令将他们关押,而不是如其他一般,直接斩首示众。

    二子被抓,府中家丁自然立刻派人去了益州,报告刘焉。

    刘焉有四子,长子刘范,二子刘诞,三子刘瑁,以及幼子刘璋。

    三子刘瑁,已然早逝,因此刘焉目前只有三个儿子,当年刘焉被册封为益州刺史,家人留在了洛阳。

    不久后,刘焉故意称病,希望朝廷将其子派来,但朝廷仔细考虑后,仅仅将奉车都尉,幼子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而刘焉也立刻趁机将其留下,但也因为两位儿子还在,所以也仅仅雄踞巴蜀之地,纵容张鲁反叛,隔断同朝廷的道路,逍遥自在。

    刘范,刘诞,皆非英武之辈,因此在朝廷当中,也仅仅靠着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头,不过年轻人嘛!总是容易被人蛊惑,热血方刚的想做番大事,再加上牛辅对朝廷老臣清除,因此也让他们有机会站了出来。

    而如今二子被抓了,刘焉当然要派使来求情,或者说希望能把他们带回去。

    在大司马府内,一位大概四十来岁,沉稳厚重的华服男子望着到来的牛辅,恭敬道:“臣益州主簿赵韪,拜见大司马”

    “赵主簿不必多礼,座吧”牛辅来到主位后,挥手道。

    “谢大司马”赵韪感激的施了一礼后,在一旁跪坐而下。

    “刘益州怎么突然派使而来了,是有什么事吗”牛辅关心道,似乎并不知道刘范和刘诞的事情。

    赵韪目光一动,道:“禀大司马,最近州牧听说两位公子因涉嫌叛逆,被关押廷尉府,因此派下官而来,希望大司马主持公道”

    “还有这样的事”牛辅一阵意外后,认真道:“两位公子可是汉室宗亲,怎么会背叛朝廷,这里面估计有什么误会吧”

    “大司马英明,不论是州牧,还两位公子皆乃是刘氏子孙,岂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举,还望大司马能下令,释放二人,以安蜀中人心”赵韪连忙起身道。

    望着有些激动的赵韪,牛辅咧嘴一笑后,道:“赵主簿,那你可找错人了,廷尉乃是九卿,直面天子,你应该去拜见天子,而不是来大司马府,本侯的唯一任务,乃是确保朝廷的军武”

    赵韪面色一凝,道:“天子那边,下官自会去,不过大司马平顶匈奴,为朝廷立下大功,若大司马能开口,定然事半功倍,州牧也会深为感激”

    “怎么感激,把汉中还给朝廷吗”牛辅突然语气冰冷了起来。

    赵韪一惊,望着瞬间冷下脸的牛辅,连忙道:“大司马,汉中张鲁背叛州牧,州牧同样十分气愤”

    “既然这样,那就等本侯平了汉中,在把他两位公子安全的送回去吧”牛辅猛的站起来,准备离去了。

    “大司马”赵韪着急道。

    牛辅瞟了一眼后,道:“世道混乱,虚虚假假,有太多人,忘记了朝廷的恩典,想要二刘,可以,把你们的底线量出来,本侯没时间废话了,他刘焉若还尊崇朝廷,就不会是你赵韪来了”

    说完,牛辅便一挥手,便直接离去了。

    赵韪心中一惊后,看着离去的牛辅,露出了几分担忧,牛辅这时公开表明了,不想要名,只想要利。

    。。。

    当赵韪回到了自己在长安的临时住宅后,立刻召来了同行的几名官员商量了起来。

    “主簿,也就是牛辅并没有直接说,他想要什么”

    “不错,他让我们自己去衡量”

    “主簿,若是钱财那倒是无所谓,我益州不缺这些,但他提到了汉中,这可就点危险了”

    “这个无碍,我益州有天险,足可拦住百万雄兵,他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想获取点好处”赵韪自信道。

    “主公一直期盼两位公子回去,此次若不能给予牛辅回应,估计两位公子性命难保,如此估计主公会很不满”

    赵韪微微犹豫后,道:“牛辅此人,观今日所言所行,霸道非常,韪无力也,明日去拜见一下李儒,看看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诺”

    &nbs



第八十二章:直隶总衙
    几天后,在距离大司马府,大概只有两条街的一座巨大,恢弘的府衙门外,牛辅带着杨修慢慢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拜见主公”

    “拜见大司马”

    只见周忠,荀攸带着数名官员正等候在这里。

    牛辅点头后,望着宽阔的府衙正门上,写着的“直隶总衙”四字,笑道:“准备的怎么样”

    “禀主公,差不多了”周忠回答道。

    “好”牛辅说后,突然目光一动,看向周忠和荀攸身后的一名男子,只见其留着短须,相貌堂堂之间,带着几分英武之气,温和道:“坚寿,老将军还好吗”

    “禀大司马,家父一切都好,谢大司马关心”

    此人真是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其同董卓的交情很不错,当年董卓原本想借机杀掉皇甫嵩,真是因为他,才最终放弃了。

    自从朱儁死后,皇甫嵩挂着一个议政大夫的虚衔,便彻底不问朝政,养病在家,不过皇甫嵩不是朱儁,他的性格更加圆滑一些,他的做法也同杨彪一样,自己不愿违背汉臣的臣德,但并没有阻止自己儿子。

    当年其实董卓曾经邀请过皇甫坚寿出仕,但其拒绝了,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牛辅一些政策打动了他,又或者朱儁的死情,让他担忧自己的父亲,竟然主公出仕了,原本乃是一方县令,但因为政绩卓著,再加上父辈的光环,被牛辅直接提上了,不过没有参加军队,而是进入了直隶总衙。

    要说起直隶总衙,便要说起在华阴举办的讲武堂了,这一次试点计划十分成功,下面反应极好,其实这个讲武堂的作用了,除了传授兵法,韬略,提高将领的作战能力之外,更是为了统合思想,确保各军的将军对牛辅的绝对忠诚,以及视死如归的意志。

    而讲武堂试点成功,自然要扩张开来,而统管未来各军讲武堂的便是直隶总衙,由周忠,荀攸负责。

    “那就好,如果有什么事情,尽管说,老将军乃是朝廷的攻城,万万不能有损”牛辅轻声道,只要皇甫嵩不在执着,他也不想赶尽杀绝,毕竟这样的老臣,如今都是朝廷门面。

    “谢大司马”

    “好,我们进去看看吧”牛辅道。

    “诺”

    直隶总衙的面积不小,当然了,比起丰镐学院以太学为根基,那差的太远了,不过丰镐学院乃是代表着朝廷崇文立德的标志,同官府衙门是不一样。

    在微微转了一圈后,牛辅带着人来到了修书阁。

    所谓修书阁,便是讲武堂校尉以上将领将会学习的教材,每一本都要进入修改。

    “大家继续”望着在场行礼的十几人,牛辅轻轻压手后,随意的拿起了几本,翻开看了起来,“论攻城之战”

    “论十阵”

    “主公所言之“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解析”

    看了几本后,牛辅苦笑了一下,这里面每一本似乎都掺和了他的名义,甚至很多他自己似乎都没说过,放下之后,看着周忠,荀攸道:“你们有心了”

    “谢主公”

    “军队是大业的根本,是天子的护卫,必须要做到朝廷掌握军队,军队是朝廷的,而不是私人的,所以讲武堂的任务很重,直隶总衙要加大力度,要让将士们明白,为谁而战争”牛辅道。

    “诺”

    “除了这些外,还注意培养人才,一些特别优秀的,可以来总衙学习,实践很重要,但理论也能忽视,毕竟天生将才,还是少,不要怕出现赵括,因为天下没有那么多的白起”牛辅道。

    “请主公安心,总衙已经下令,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荀攸道。

    &



第八十三章:昏君刘协
    第二日,早朝,文武百官汇聚未央宫内,然而半个时辰过去了,天子竟然还没有来。

    站在众臣之首的牛辅微微意外后,向着不远的一名羽林卫示意了一下。

    “主公”士兵立刻跑了过来。

    “怎么回事,陛下怎么还没来”牛辅严肃道。

    “属下也不知,不过听将军说,最近陛下似乎玩的有些疯,估计是睡过头了”士兵回答道。

    “大司马,陛下不会身体有恙吧”这时,杨彪走到了牛辅面前,有些担忧道。

    “太尉莫要着急”牛辅看后,刚准备让皇宫大统领,羽林卫中郎将胡铠过来时,突然一位满脸紧张的内侍走了出来,站在玉阶上,咽着口水的宣布道:“陛下有旨,今日身体抱恙,就不上早朝了,所有奏折文书,百官进言,一律转移大司马府”

    牛辅一愣后,望着旁边脸色骤变的杨彪,皱眉道:“混账,天子有恙,为何不报”
1...2122232425...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