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之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名武
“将军”旁边将校意外道。
阎圃表情微变后,抱拳道:“多谢将军”
“推下去,杀”高顺右手一挥。
“诺”
随着两名士兵靠近后,阎圃一挥手,平静道:“不必,圃自己走”
说完,阎圃便准备离去,然刚走几步后,高顺突然笑道:“好,好,不亏是主公看重之人”
阎圃一顿,有些意外的扭头看向了高顺。
高顺上前一步后,庄重的行礼道:“当日本将就听主公说过,汉中有才,名曰阎圃,恨不能为其所有,今日先生到来,顺岂敢伤害,刚才多有得罪了”
阎圃一愣,稍稍有些惊讶道:“沈相知道在下”
高顺嘴角一扬,“天下之大才,主公的手中都有记录,阎功曹,莫非你真以为我主是那荼毒百姓之人,祸害天下之辈”
阎圃听后,摇头道:“当然不是,不仅不是,沈相还是当代雄主,其所作所为,远远超过了董卓”
“只不过各为其主,圃既为师君之谋,自然要为师君所想,汉中若不出战,早晚必被沈相吞并,此战,我军输在小看了将军,更没想到将军竟然有那发放飞石之物,竟然还有那如此神武银甲之将”
“哈哈,这不算什么,我长安有一院,名曰天巧,就专门负责这个,至于子龙,那倒的确是主公麾下,数一数二的猛将”
“阎功曹,你乃大才也,本将不但不会杀你,还会满足你的愿望,护你家人的安全”高顺认真道。
阎圃听后,道:“将军,圃感谢你的不杀之恩,但这不代表圃就愿意归顺沈相”
高顺笑了笑,道:“先生误会了,归顺不归顺,那跟本将没关系,本将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你送去长安,为主公挽才”
阎圃听后,微微叹了一口气,他非圣贤,若能不死,又岂会强求,且对张鲁,他也是感激知遇之情,还没有到真正的誓死而投,回头看了一眼远方后,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此战过后,汉中估计很快就会易主了,不是沈辅,就是刘焉。
“子柔先生,长安绝不会让你失望,那张鲁不过一守成之辈,叛主之徒,其根本配不上先生的才华,而我主坐拥关中,西凉,河套,河东,更上尊天子,而握柄天下,那里才应该是先生这样的大才,纵横驰骋之地”高顺严肃道。
阎圃眼神一凝,看着高顺道:“将军既如此说,那圃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先生尽管明言”高顺道。
“沈相要收汉中,解除出兵中原的后顾之忧,成强秦之势,而如今汉中精锐尽丧,收复汉中,只是时间问题,但圃建议,决不能杀害师君”阎圃认真道。
高顺眉头一皱,“为何”
“其一师君以教安民,极得人心,沈相若杀之,汉中人心难服;其二师君乃道家大贤之后,若杀之,有违尊贤,不容道统,必损气运,自有祸端,若朝廷大军真的收复汉中,又担心日后的稳定,可将师君迁往关中,赐侯封爵,授予道庙,如此不但可得民心,更获天利”阎圃轻声道。
高顺面色一变,“我主仁义,或可允诺,但就怕张鲁不甘心”
“不”阎圃苦笑了一下,道:“比起天下大业,师君更关心修道问心,其自己也说过,据一地之才,尚有,图天下之能,不足,只要沈相诚心,圃肯定可定,师君日后必入庙,而永世不出”
&
第一百三十章:曹操南下
两天后,在陇右,安定府内的一片花园内,沈辅叹了一口气,轻轻放下了手中的密信,贾诩侧身站在旁边。
“曹操还是跑了”沈辅望着中原的方向,感叹道。
就在刚刚,长安百里加急,传信给他,郭嘉,徐庶已回转函古,淮阳之战,曹操在铁壁合围之下,放弃了坚守,逃亡了九江,得到了扬州刺史陈温的接纳,同时不知其用何方法,说服了陶谦,徐州大军率先回转,同时南阳被刘,龚夺去,归顺刘表的消息也传了开来,袁术大怒,若不是陈宫极力阻止,立刻便要挥军南阳,因此两方罢兵,转而稳固所得各郡,没有在继续追杀,缺了这两大主要力量,光靠张济的骑兵是远远不够的,浩荡的灭曹大战,就这样结束了。
“主公,曹操虽然跑了,但如今他根基皆失,且名义上还归属扬州刺史陈温”贾诩道。
沈辅听后,道:“文和,你觉得陈温这个蠢货,能控制曹操”
“非也,不但控制不了,反而是引狼入室,很有可能为曹操所害,但如今兖州,徐州,以及我关中联军一体,把控中原之态势,曹操非十年之功,恐难以在北上了”贾诩道。
“你觉得他会如何”沈辅问道,其实李儒的来信当中,军机阁已经分析了一遍曹操未来的可能。
“禀主公,九江靠近长江,连接南北,自古战略极优,民生富庶,上可征中原,下可跨江,夺取江东六郡”
“继续”沈辅道。
“诺”贾诩点头后,道:“臣说个可笑的想法,若是天子在曹操手中,曹操或许不会放弃兖州,因为兖州据中原之地,若天子在手,可随意征伐,但天子在主公手中,因此诩觉得,如今的曹操不会盲目的要夺回兖州,那只会重新陷入我三方绞杀之下,其理应跨江夺下江东六郡,躲开中原风浪,随后西取荆襄富庶之地,成古楚之伟业,挟两州之富庶,成南方之尊”
“然后呢”
贾诩面色一肃,抱拳道:“若曹操一切顺利,十年之后,其必大举出兵北伐,一路自扬州攻徐,青,一路自荆州占兖,豫,重新挑战主公,争夺天下”
沈辅听后,转头赞赏道:“文和,大才,目光深远”
“主公过奖了”贾诩道。
“没有过奖,你所言估计就是曹操未来要做的,甚至已经在计划”沈辅说后,冷声道:“若真如此,你觉得有何策能阻止曹操的再次强大”
“禀主公,我军在中原虽因三将军而占据南阳,但因为三将军不能暴露身份,在加上刘,龚黄巾将的出生,估计很难让南阳的士族归心,因此当裹挟受袁术暴政之平民入函古方为正道,中原尚无根基,因此对付曹操,依旧需要联盟袁术,以袁术的力量,压制曹操”贾诩道。
“就怕袁术这个蠢货,没有那份坚定”沈辅带着不满道。
“主公安心,不是还有陈宫吗他已经归顺了袁术,曹操虽一时躲开了风险,但只要等情况稳定后,必会再次出征,再怎么说,也要把九江拿回来,以确保兖州的安定”贾诩道。
沈辅微微沉默后,道:“孤对袁术实在没有那么多的信心,对曹操更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想据九江,跨长江,握江东,他是在做梦”
“不要忘了,猛虎虽死,其子尚在”
“主公是说孙策”贾诩听后,意外道。
“不错,孙伯符”沈辅点头道。
贾诩眉头一皱,道:“主公,孙策年纪轻轻,兵少将寡,估计不是曹操的对手”
第一百三十一章:伍长郝昭
望着那期待的表情,贾诩有些意外,疑惑为何沈辅对这盗贼出身的将领,如此看重。
贾诩当然不知道,但沈辅知道,三国陆战第一人,或许不好说,名将实在太多了,但水战第一人,沈辅认为,乃前世周郎,周公瑾,而周瑜之下,则要数水中蛟龙甘兴霸,此人遇水化龙,水陆皆能,实乃未来沈辅预定的水军大将之一,至于周瑜,沈辅经过多番打探,以知其在庐江,在得知甘宁消息后,便以命皇城司想办法将其带来。
前世曹操败赤壁,而失天下,除了多年大胜,致使其骄傲自满外,缺乏优秀的水军将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沈辅穿越而来,岂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不管未来几何,先把人才握在手中在说。
“禀主公,姜叙等人回报,张任同甘宁似乎极为不合,甘宁虽武艺高强,但性格彪悍,所以常有以下犯上之举,张任代替严颜为巴蜀主将时,据说其就着急的阻拦,且也因为甘宁的出身,在蜀中经常收到排挤,迟迟不为重用,尤其是严颜回转巴蜀后,则更是被张任丢在了一边,臣准备回信,让其二人,借助时机,挑拨离间,迫使甘宁投降我军,分化蜀军的力量”贾诩道。
“好”沈辅点头后,道:“若能让甘宁来投,孤必重赏之”
“诺”
“主公,主公”这时,只见胡车儿激动的带着一名年纪不大,但身材壮硕的伍长跑了过来。
“怎么了车儿”沈辅看后,好奇道。
“禀主公,陈仓大胜”胡车儿高声道。
“什么”沈辅和贾诩面色一动。
“属下拜见主公”来人单膝跪拜后,手持一封书信,有些疲惫的喘息道:“禀主公,我军两天前,全歼汉中大军,斩杀三万,俘虏一万三千之众,子龙将军亲斩张卫,高顺将军擒拿阎圃,胡轸将军拿下了散关”
沈辅听后,一把将信件接了过去,当仔细看完后,顿时重重的一拍旁边的石桌,只听似乎炸响声后,石桌上一个微微凹陷的手印出现在了眼前。
旁边的贾诩顿时目光一呆,来送信的伍长看后,更是吓了一跳。
“伯平,果大将之才,为此战第一功臣”沈辅高声赞赏道。
“恭贺主公”胡车儿抱拳道。
“哈哈”沈辅兴奋的笑了笑后,扭头看向了贾诩,当望着那呆住的表情,顿时不解道:“文和,你怎么了,莫非被伯平的战绩给吓到了”
贾诩一愣,指着石桌敬佩道:“主公。。”
沈辅低头一看,望着那石桌上的手印,以及被吓住的传信伍长,不由苦笑道:“孤失态了”
最近霸王之血似乎渐渐融入他的身体,整个人不但精神越发旺盛,力量更是大了许多。
贾诩呼了一口气后,敬佩道:“主公,真乃天生神力”
“天生神力,亦不如伯平之功”沈辅拿着信件道。
“主公所言甚是,虽然我等一直希望高将军能反戈一击,为收复汉中打下基础,但未想到竟是如此大胜,主公当众赏之”贾诩认真了起来。
“这是自然”沈辅说后,望着来送信的伍长,关心道:“伯平他们损失如何”
“禀主公,为了实行反攻,也为了消磨汉中大军的士气,更为了让胡轸将军所带来援助的五千精兵能够养精蓄锐,誓死杀敌,将军以本部不足万人的兵力,死守关卡,血战八日,此战我军死伤七千之多,陷阵营伤亡八百之数,校尉死伤五人,校尉以下死伤二十三人,而赵云将军,胡轸将军的兵马,确损失不大”伍长的语气有些沉重道。
贾诩目光一动,随即感叹道:“看来伯平是用血换来了这场大胜,宁肯自己硬抗,也要维护军心,做最后一搏,当日河内之战,伯平也是如此,为主公之大业,从不计较各人损失,实为军中之楷模,让人敬佩啊!”
沈辅听后,缓缓坐下,摇头道:“还不止如此,文和,你看看“
贾诩接过信件一看后,佩服的施礼道:“恭贺主公有如此大将”
“伯平的信中,只字不言自己,全是给子龙,胡轸请功”
“其实自河内开始,孤就把他当做兄弟看,他也代表着,如今的朝廷,不仅仅只有西凉铁骑,更包容天下”沈辅说道这里后,严肃道:“立刻传令回长安,待大战结束之后,命大伯四女沈柔下嫁高顺为妻,高顺正妻早故,留有一子,需要有人照顾,同时册封高顺为平西将军,领三千户”
“主公英明”贾诩听后,道。
&nbs
第一百三十二章:陇西之战
“正是,大夫”杨修点头道。
“文和,你怎么了”沈辅不解道。
“主公,大喜啊!这杨昂乃是杨松的弟弟,杨家乃是汉中世族大姓,杨松更是杨氏的领袖,汉中的主簿,对张鲁的影响极大,尤其臣为都知时,便知杨家把控着南郑门户汉,乐二城,若杨昂在手,再加上汉中精锐皆失的消息,传给杨松,以杨松贪财忘义,见风使舵的性格,其必会投降我军,若如此,一月之内,可收南郑,可定汉中”贾诩激动道。
沈辅脸色一变,道:“德祖,马上传令长安,命其派人联系杨松,告诉他,只要他愿意归降,孤便册封他为汉中大守,食邑三千户”
“诺”
“同时以高顺为主将,公达为军师,负责收复汉中的一切事宜,不必报孤”
“诺”
“主公,还需提醒文优,若拿下南郑,除了汉,乐二城,以及雄关阳平之外,最关键是要及时斩断阴平桥头,如此巴蜀大军就彻底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贾诩连忙道。
“阴平”沈辅眉头一挑,好熟悉的名字。
“不错,主公,自巴蜀出兵,最快,也最利于出兵的自然是汉中,不论是祁山,还是斜谷,甚至是子午谷,都可以,会让我关中防不胜防,但除了这些之外,臣同殿阁,奉孝仔细研究过,还有一条路线,可自巴蜀直接入我关中”贾诩严肃道。
“是沓中”杨修听后,惊讶道。
“不错,自绵竹而出,经剑阁,过阴平桥头,走孔函古,至沓中,可自陇西,杀入我关中,虽路途遥远,道路艰难,且因为汉中被张鲁占据,所以很少走,但一旦张任知道汉中被夺后,必走此路,而阴平桥头乃是必经之路,可命高顺将军,一面派军伏击有可能自剑阁而出的援军,一面斩断浮桥,命精兵驻守,让其无法通过剑阁”贾诩道。
沈辅目光一动,道:“文和,自那阴平是不是还可以绕开剑阁,直扑巴蜀重镇成都”
贾诩一愣,随即点头道:“不错,主公,可从阴平至江油,江油过后,便是巴蜀重镇成都,不过这条路不可能,其高山险阻,人迹罕至,长达三百多公里,说起来,估计比子午口还要难走,另外剑阁在巴蜀手中,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原来如此”沈辅终于记起来了,难怪这么熟,这不就是前世邓艾灭蜀时所走之路,估计就是因为跨不过巴蜀门户剑阁,所以被逼如此。
“德祖,立刻按照文和的意思,传命长安,不过稍微改一下,命高顺驻扎阴平,就是这条所谓的绝路,也不要给张任机会”沈辅道,前世邓艾可以走,那若是绝境中的张任岂会不走,他这一次定要全歼蜀中精锐,让巴蜀这个天府之国,纵然是十几年也翻不过身来。
“诺”
待杨修匆匆走后,贾诩目光一动,道:“主公,若汉中能顺利夺下,我军则无须在诱敌深入,只需要拖延时间便可,因此臣建议,或许可以改变一下计划”
“如何改”沈辅严肃道。
“陇西”贾诩道。
沈辅目光一动,道:“文和的意思,打算把主战场改为陇西”
“不错,原本我军想诱敌深入,拉开蜀中粮道,因此打算将决战放在安定,让巴蜀大军过渭水,出街亭,但如今因为杨昂,我军夺取汉中的可能性极大,臣觉得以无须如此,主公不是在金城安排了八千精兵,以防凉州之变,臣以为可命凉州刺史成公英,率精兵自金城,进驻陇西,陇西距离天水不过三十多里,那张任一旦知道后,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