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之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名武
“谢主公”成公英感激道。
“凉州,人家说是西北莽荒之地,但孤认为凉州地势平坦辽阔,控西域诸国,蒙古草原,高原羌族,民风剽悍,兵不畏死,孤便是凉州出身,我西凉大业能走到这一步,足见凉州的潜力,虽然气候差了一点,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巨大,但只要政策到位,官员用命,再加上大汉子民乃世间上最有韧性的子民,凉州必定会繁华起来”沈辅温声道。
“主公所言甚是,只要再有十年的时间,臣有把握将凉州恢复到大汉最鼎盛时期,户籍过百万之数”成公英道。
“好”沈辅点头后,站了起来,道:“公英,这一次孤去西域,会盟西域诸王,一是为了确保西域的稳定,二也是为了丝绸之路的重新开启,正式奠定基础,凉州乃是丝绸之路通往帝都长安的必经之所,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凉州都会首当其冲”
“臣明白,请主公安心,臣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成公英透着兴奋道。
“哈哈,好”沈辅欣慰的笑了笑后,道:“孤待不了多久,明天就会启程,尽快抵达敦煌,出玉门关”
成公英一愣后,看了一眼四周,低声道:“主公,臣待会就把乐公子接来”
沈辅一听,拍了拍成公英肩膀,摇头道:“不用了,孤亲自去,说来孤还没有见过自己这个儿子,他们还好吗”
“主公安心,臣一直派人密探严密保护,乐公子很好”成公英回答道。
“那就好,对了,听说她如今在金城开了几间店铺”
“不是几间,主公,如今夫人已经是金城最大的金店老板,其招募了诸多能工巧匠,打造的金器玉饰,美妙绝伦”成公英敬佩道。
“是吗”沈辅眉头一挑,道:“你出手了”
“臣没有,夫人精明能干,若说臣唯一做了什么,就是前段时间有一批相府的金器是夫人金店打造的,为夫人扩展了一点名声”
“哈哈”沈辅笑了笑,道:“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必特意的扶助,但也不要让她受委屈”
“臣明白,如今李府也算是金城大户之一,除了夫人自己的,再加上主公每个月送来的,可谓衣食无忧,只不过有一点比较麻烦”成公英有些犹豫道。
“不必顾忌,说”沈辅挥手道。
“诺”成公英点头后,道:“根据保卫的密探汇报,乐公子如今刚刚一岁,但夫人已经准备花费重金,聘请名家大儒,退役武将,书画大贤,教导公子”
沈辅面色一动,微微沉默后,感叹道:“为母者自然希望其子成才,别说乐儿了,就说晨儿也没多大,但玉儿都已经提前见了郑师,还打算让晨儿拜子龙为师,让钟繇辅助书法,让奉孝教导谋略,似乎要把孤身边的所有顶级人才,全部一网打尽,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不必担心什么,孤还在,无碍的”
成公英听后,松了一口气,“主公如此言,臣就安心了”
到了傍晚,在金城李府内,一处宽敞的卧房当中,沈辅抱着一个虎头虎脑,胸口挂着一枚晶莹剔透的玉佩,似
第一百九十二章: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半月后,在一片戈壁,荒漠之中,一座古老,巨大,透着历史沧桑的城堡出现在了眼前。
此城堡面积不大,呈平面方形,东西长百来米,南北宽百来米,总面积大概数千平方米,拥有者西北两扇大门。
这里便是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之,大汉的边陲门户,玉门关。
其实玉门关原本比这还要小很多,但自从马腾上任西域都护时,曾派人维修,扩建了玉门关。
只见此时玉门关内,驼铃悠悠,有些不多的商贩准备结伴起行,虽还远远不到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之盛状,但也代表大汉同西域的交流,似乎渐渐重生开始了。
不久后,只见北门之上,突然大批的精兵冲了出来,有序的站立在城门两侧,随着马蹄过后,一员魁梧的战将领着数名校尉,呼啸而出,目光严肃的望着远方。
准备起身的商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露出了几分意外。
“这发生什么事了”
“你们看,梁将军出来了”
“看来果然有大人物要来,否则梁将军不会从柳中而来”
“有可能,马都护被害,前段时间沈家三公子才率领大军而来,不过梁太守乃戊已校尉,老都护心腹大将,三公子来的时候,都没有从柳中赶来玉门关迎接,莫非这位比沈家三公子地位还要高”
这时,巨大号角声突然响起,随着雨点般的马蹄声过后,商人们惊讶的看去,只见铁骑纵横,战旗飘扬,绵延无边的大军正呼啸而来,在那大军之中,一辆华丽无比,六马拉扯的天子驾浮现了出来,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驾一,此驾,乃刘协特意恩准的。
前来玉门关迎接的梁兴看后,连忙带着人下了战马。
“这,这是何人如此大的动静”一名商人不敢置信的说后,敬畏道。
“六马天子驾,这,相爷,这是相爷来了”旁边一人激动的说后,连忙的弯腰行礼。
其他人听到相爷二字后,纷纷一颤,连忙弯腰行礼,大汉主宰,丞相沈辅竟然亲自来了,难怪如此大的动静,数万大军相随。
当马车缓缓来到玉门关前,梁兴连忙冲了过去,恭敬道:“臣戊已校尉梁兴,拜见主公”
随着车帘掀开后,一袭白袍的沈辅走了出来。
“拜见主公”守军纷纷单膝跪地,崇敬的大喊道。
沈辅伸了一个懒腰后,笑道:“总算到玉门了”
说完,伸出手,在梁兴小心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忠义,辛苦了”沈辅温声道。
“主公严重了,关内以准备好酒宴,主公舟车劳顿,定然累了”梁兴立刻道。
“好,走吧”沈辅看了一眼玉门关后,挥手道。
“诺”
。。。
到了下午,在一处简陋的府衙内,用过酒宴的沈辅转了一圈后,登上古关,站在高处,俯视一眼便可看完的玉门关,摇头道:“目前玉门关有多少人”
“禀主公。”梁兴刚要回答的时候,沈辅一挥手,道:“谁是玉门关守将”
“臣牙门将陶生,拜见主公”一员武将立刻有些忐忑的站了出来。
“你来说说”
“诺”陶生点头后,道:“禀主公,玉门关其实主要是给过路商旅,一个歇脚之地,同时作为敦煌的前哨站,目前士兵五十六人,百姓两百七十三人”
“这么少”旁边的沈俊惊讶道,这简直还没有长安一条街的十分之一人口,不,估计还不到十分之一。
“这也是没有办法,从敦煌到玉门关有一百多里,其中沙漠便占据半程,出了玉门就是西域,更加的人迹罕至,无法务农,无法从商,不适合居住,这里只能成为一个门户所在”旁边的法正道。
“不错,其实玉门关如今在老都护的安排之下,已经好了很多,以前更小,客栈就只有两家,人口不到五十,半个月都见不到一个外来的活人,简直是。。”陶生刚要说的时候。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
第一百九十三章:风起徐州(三更)
而就在沈辅已经抵达玉门关,将要正式走出大汉国界之时,中原的局势骤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政徐州十数年,参与陈留会盟的陶谦突然病重,命其子陶商执掌徐州军政,以别驾赵昱,治中从事王朗,主簿陈登,下邳太守刘备辅佐之,致使徐州人心惶惶。
不久之后,一直作为徐州先锋军的臧霸突然领大将军袁绍的任命,担任琅邪国相,脱离徐州的统治,听命大将军府。
此事一出后,很多人明白袁绍开始动手,陶商火速派人去联系臧霸,但根本没有见到,甚至被直接堵在了城外,整个徐州似乎瞬间风雨缥缈了起来。
在徐州彭城,刺史府内,一名长相倒是不凡,但此时满脸紧张,有些不知所措的书生气男子,望着在场刘备,赵昱等,着急道:“臧霸反叛,夺我徐州精兵,现在该如何是好”
正是陶谦之子,陶商。
“此定是袁绍之奸计也,主公不可轻饶”赵昱面带怒色道。
听到这话,一位面相清秀,举止优雅的官员眉头一皱,站出道:“公子,登早就说过,主公病重的消息,被人传出去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厚赏臧霸,厚赏各级将领,以安其心,可是属下仅仅出去巡视了一下今年的农垦,主公便改厚赏,为征召,让臧霸火速前来彭城,臧霸原本同主公就是联盟的关系,公子如此做法,其定会认为公子不怀好意,乃夺权之举”
听到这话,赵昱面色一沉,陶商突然改变主意是因为他,但这没办法,陶商资历太低了,若主公突然去世,估计管不住臧霸,然没想到这样做,反而被袁绍利用了。
“元龙,此乃商之过也,如今该怎么办”陶商听后,惭愧道。
开口之人,便是被陶谦认定为下一代柱石之臣的陈登,陈元龙,其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便举孝廉,任东阳县长,如今更是掌一州之农业,控粮草之运转。
陈登看后,严肃道:“公子不必太过担忧,那臧霸虽然独立了,但确心有沟壑,非忘恩负义之人,其不会直接被袁绍利用,进攻我徐州其他各郡,所作所为也不过是为了自保,主公当书信一封给臧霸,言明徐州本就是两家所得,公子将直接上奏天子,表揍其为威义将军,统三郡之地,以安其心”
“好”陶商连忙点了点头。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刘备,仔细看了一眼陈登,目光当中尽是欣赏。
“除此之外,主公当立刻传信袁术,向他说明事情的严重,袁绍绝不会仅仅对我徐州动手,估计还其他的策略,来分化中原联盟的力量,如今这个时候,必须以功为守,以快打慢”陈登认真道。
听到这话,赵昱一惊,道:“如今我徐州这般情况,如何对袁绍开战,须知他袁绍可还有公孙瓒,以及把控朝廷的沈辅为盟”
“不,他们盟约很有可能没有达成”陈登回道。
“为何,元龙”刘备亲切的问道。
“因为若是联盟达成的,袁绍绝不会施展这些见不得人的手段,他会直接三方出兵,同中原联盟大战,但他没有,另外根据可靠消息,西域都护,征西将军马腾被人暗杀,一直坐镇长安的沈辅似乎亲自北上,准备会面西域诸王,这是一种信号,代表着沈辅对袁绍的失望,以及警惕”陈登目光深邃道。
众人一听后,刘备忍不住的赞赏道:“元龙大才也,天下翻掌间”
“玄德公过奖了,不过纵然沈辅北上了,但一场冬风,也给了袁绍充足的准备时间,如今估计我们已经落了下风,所以此时绝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就放弃了原来计划,反而是速度更快,规模更大,借助沈辅离开的这段时间,不惜一切代价,吞了冀,青二州,对幽州形成包围”陈登道。
“好,说的好,越是这个时候,中原联盟越要团结一致,公子不可犹豫,马上传书盟主,表明我徐州的态度”鬓角有白发,神态威仪的王朗,立刻支持道。
若说前世谁被黑的最惨,那便是了王朗,其明明乃才智过
第一百九十四章:扬州刺史(求订阅,求收藏)
徐州发生的事情,长安自然收到了消息,同时袁绍来信,希望朝廷能加封黑山贼张燕为并州刺史,正式免除吕布的一切官职,共讨奸贼。
军机阁内,李儒主持军机会议,董越,贾诩,周忠,毛玠,郭嘉参与会议。
“陶谦病重,臧霸反叛,中原联盟的气势被消减了很多,今天让各位过来,就是想听听各位对袁绍的请求,有何看法”主位的李儒道。
“简直是笑话,张燕此人,盗匪出身,于山水之间夺财害命,他有什么资格成为一州刺史,朝廷若是如此安排,估计会被天下的士子百姓所唾弃,此乃袁绍之谋也,既用张燕为他征讨吕布,又想把祸水引到我朝廷上面来”毛玠冷声道。
“孝先说的好,灵帝虽然曾经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使其管理黄河以北山区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但那不过安抚,让张燕不要出山为祸,而若我们直接册封其为一州之主,则情况不一样了,对朝廷的威严和公正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周忠点头道。
贾诩微微一笑,道:“依某看,其实袁绍这不过是客气,估计他早就重金贿赂张燕,让其出兵,他发信过来,诩看并不是真的为了一个并州刺史之位,他是在等朝廷的态度”
“文和说的好,几天前许攸还来找了儒,说时机以来,徐州内乱,希望儒能够下令发兵,同袁绍两面夹击中原袁术,而现在黑山军的消息又来了,袁绍还是想同盟,但确不想在被公孙瓒所压制”李儒点头道。
“殿阁是,袁绍这一次布局很深,如果不是顾忌公孙瓒,估计他打算先吃掉吕布了”毛玠皱眉道。
“他袁绍既然这么大本事,朝廷干脆不管,看他能不能消灭中原联盟”董越冷声道。
“其实公孙瓒的条件确实有点过分了,他要北方三个州,实在有些太贪心,某觉得还是要按照以前的布局,我关中吞下兖,豫二州,并州交给公孙瓒,青州,徐州交给袁绍,三方平分天下”周忠道。
李儒听了众人之言后,突然看向了一直没说话的郭嘉,道:“奉孝,你今天怎么不说话了”
郭嘉听后,严肃道:“各位,其实相比如今袁绍的情况,嘉更担心江东”
“江东”众人一愣。
“两天前,密探来报,曹操同孙策在丹阳大战了一场,拥有士族支持的孙策竟然败了,各位想必也清楚,主公一直视曹操为大敌,不可因为他去了江东,就忽略了他的存在”郭嘉认真道。
“这份密奏某看了,戏志才此人不亏为当代奇谋,其竟然就以江东士族为诱饵,引诱孙策入城,若不是孙策勇不可挡,周瑜即时搭救,以诈计吓退了曹操,估计孙策难以幸免了”李儒严肃道。
“周瑜”贾诩听后,看着旁边有些尴尬的周忠,道:“嘉谋,这周瑜不肯来吗”
“惭愧,某是万万没想到,公瑾以有如此本事了,主公为了保密,命令皇城司寻找,忠当时又在河东视察讲武堂的筹备,所以主公不知公瑾是某的侄子,导致某知道的时候,公瑾已经跟随了孙策,某虽多次书信,让他立刻赶赴长安,参加丰镐学院,但公瑾确不舍知己之情,执意跟随孙策过江了”周忠苦笑道。
“此事同大鸿胪无关,是嘉疏忽了,盲目派人去寻找,等知道这一消息时候,周瑜已经离开了庐江,错过了此一英才”郭嘉代为解释道。
第一百九十五章:袁家天下
原本按照李儒,郭嘉等的计划,待大战一起,袁绍和公孙瓒自会因为形势的发展,而达成合约,随即三方出兵,平分天下,然而前世能成为北方霸主,控冀,青,并,幽四州的袁绍,岂会是简单之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