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①②③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纳川
( 省委大院1234 p:///3/3865/ )
省委大院 第六章(6)
省委大院第六章(6)
“我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和平年代就不讲究斗争策略了?就忘记了我们的对手曾经是如何对付我们的了?我们的国家和他们对抗了几十年,真刀真枪地干了那么久,死了那么多的人,人家说忘记就忘记了?怎么那么简单!千万不要低估了美国佬的的智商,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了。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绝不会干的。他们会让你白白赚他们的钱?他们就是设计好一个陷阱,让你主动上钩,用纸换你生产的东西,这样便宜的事情,怎么不干?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的话说:‘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连这个最根本的问题都是一笔糊涂账,那将来会出什么更糊涂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但愿我是杞人忧天。我只是担心,干革命一辈子,到头来输得一干二净,还赔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将来不好意思去见马克思和主席啊!”
王一鸣静静地听老爷子唠叨了半天,个个问题,都是那么现实、具体、深刻,尖锐,而且切中时弊,都是事关国家、民族全局的大问题,都是现实社会中活生生地存在的,不容忽视。但以王一鸣的经验,似乎大家又都熟视无睹,对这些问题讳莫如深,即使像王一鸣这样的高级干部,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也几乎从来不触及这么尖锐的问题。在更高一级的领导下来调研,征求意见的时候,大家更是有眼色的,对此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话净拣好听的说,唱赞歌的多,提问题的少,即使提问题,也是一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问题,都是上级糊弄下级,下级讨好上级,这样一团和气,大家皆大欢喜。在任的官员,下意识地出于保护自己乌纱帽的考虑,他们或者故意漠视这样的问题,或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样的问题不是自己这个层面的人需要考虑的,或者长期以来,唯命是从惯了,已经完全丧失了思考的能力,退化为会议的传声筒和领导的应声虫。
如今,在赵老面前,面对他老人家一个又一个的提问,王一鸣突然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惭愧,知识的储备不足,思考的深度不够,关注现实的勇气不多,比着赵老,这个活到老学到老的长者,自己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对这个问题,王一鸣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他说:“老爷子,听了您的这一番话,我如醍醐灌顶,惭愧至极!许多问题茅塞顿开。本来我这一级的干部,又长期在国家机关关键的岗位上,应该多思考这些事关全局的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忙于事务,满足于听从上级指示,传达上级指示,按部就班地工作,对于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基本上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中央领导考虑的事情,自己的使命就是严格遵守中央指示,贯彻命令就行了,而自己没有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思考,满足于当好一个下级,当好二传手,上面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似乎不这样做,就是对抗上级,不服从命令,自己在工作中,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循规蹈矩,本本分分,力求不出问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自己才能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其实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出风头,不做出头鸟。这样才是为官之道。”
赵老说:“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没错。但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像你这样的高级干部,更不能忘记了,我们**人,是追求真理的。我们是讲究实事求是的。**就说过,对于上级有明显错误的命令,下级可以不服从,不要什么时候都盲目执行上级的命令。**他自己,就是多次不服从中央的典型。当年在井冈山开创根据地的时候,中央曾要求,**离开井冈山,把军队留给别的同志,他到上海中央总部去任职。文件已经下发到**手上了,他思考之后,还是决定不执行中央的命令。这样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他在一生中,曾经屡屡对抗中央的命令,用自己的头脑判断、思想,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多次挽救了中国革命,使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他的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特立独行的勇气,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主席人是作古了,但他的思想还在,他的功绩,是任何人抹煞不了的,不能否定的。否定了主席,我们**的合法性就没有了,中华民族就会又成为一盘散沙。你就要下去赴任了,临行之前,我给你讲了这么多的话,希望你能够理解我这个老头子的良苦用心,我是希望你尽快成长起来,多学习,多思考,立足于做一个大政治家,不做政客;为老百姓做大事,做好事,不做尸位素餐、留骂名于千古的罪人。”
王一鸣一个劲地点头说:“我记住了,多谢您老这些年对我的栽培和教诲,我一定遵照您的话,做大事,做好事,多思考,多学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赵老说:“好,最关键的是,把我布置的题目研究清楚,思考透彻,今后贯彻在工作中,有时间向我解释清楚。”
王一鸣说:“好,您老放心吧,我会的。”
等两人从屋子里走出来,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按照习惯,这个时候,赵老要一个人静静地散步了,于是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可以各人干各人的事情去了。郑南起第一个告辞,他握住王一鸣的手说:“老弟,哥哥我祝你早日高升!有用得着哥哥的地方,请不要客气,只要我在清江,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们清江这几年,别的不好说,经济实力是大不一样了。一个江城市的财政收入,现在就是一千多亿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东部发达地区的方阵。需要我的时候,就不要客气了。”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
( 省委大院1234 p:///3/3865/ )
省委大院 第六章(7)
省委大院第六章(7)
王一鸣说:“老哥,会的,有我求你帮忙的时候,到时候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郑南起拍了一下王一鸣的肩膀说:“哪能啊?你我谁跟谁啊!我好赖还是个常务副省长嘛!有什么事情,还说得上话!”
说完,郑南起就钻进了发动的汽车里,向大家招了招手,扬尘而去。
司机小吴这个时候也在发动汽车,王一鸣就挨个和大家握了握手,握到经天的时候,王一鸣说:“大哥,今天人多,没时间和你仔细聊天,这样吧,你哪天到西江来转转,考察考察,我们兄弟好好聊一聊。西江那里,水利、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你们天伦集团,什么时候在那里搞他几个大项目,就算帮我一把,好不好?”
经天豪爽地拍了王一鸣一下,说:“好,有你这句话,我就什么也不多说了,我下一步就到你们那里看看,投资几个大项目,为你擂鼓助威。”
到了经英那里,王一鸣开玩笑地说:“姐,我就不欢迎你多去西江了,你一去,那个震荡简直是太大了,说不定小道消息又要满天飞,谁出事了,谁落网了,老百姓会议论纷纷的。我也不要求你关照我了,到需要姐关照我的时候,就坏菜了。”
经英笑呵呵地说:“那是,那是,好好干吧,姐会支持你!”
到了经杰这里,王一鸣说:“三哥,你是大老板了,什么时候也到西江考察考察,投资做点项目,就算是扶贫开发,为落后地区做慈善事业了。”
经杰故意装出一脸正经地说:“我是商人,在商言商,没有利益,我是不去的,到时候就看你能给我多少利益了。”
王一鸣知道他是开玩笑,就指着他说:“原来资本家都是逐利的,马克思早就说过了,果然不假啊!好,我们互利共赢,总可以了吧!”
大家相互之间问候了一遍,王一鸣才和于艳梅坐进汽车里,挥手和大家告别。汽车缓缓地驶出院子,才加速而去。
回到家里,洗完澡,睡在床上,王一鸣整夜翻来覆去,脑子里反复回忆赵老的话,回味无穷。
第二天是星期天,睡到上午九点,王一鸣才起床,吃完于艳梅准备好的早餐,想到还有一天时间需要打发,在家里看书,又怕电话声音不断,打扰个没完,一天时间,就白白浪费了,于是王一鸣就想到外面转一转,找个有思想的朋友,顺便问一下赵老交代的问题,打开些思路,聊聊天。
自从大学毕业后,走进了官场,官虽然是越做越大,认识的人是越来越多,但王一鸣感到,自己的朋友,真正能说知心话的人,却并没有相应增加,相反,还越来越少了。
比自己官大的,原来是不错的朋友,现在王一鸣也把他们看做自己的上级了,大家见了面,说的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谁也不敢再向对方敞开心扉,生怕自己哪一句话说得不好,就把对方得罪了,政治上又多了一个对手。
比自己官小的,都是诚惶诚恐地看着自己,他们自觉就矮了三级,更是在你的面前,放不开自己,这样的人,没办法拿来做朋友,只能当是同事,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彼此关照一番,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你和我好,大家都好。
同事之间,级别差不多,都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了竞争对手,一个个虎视眈眈,深怕自己的一个闪失,就成了对方的机会。所以相互之间讳莫如深,都有各自的小圈子,平常里看着是如沐春风,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谁也走不进对方的内心世界。
活在官场上,一个字,累,心累,不断地提防别人,也被别人提防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王一鸣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在整个北京城里,能够称得上朋友的,和自己没有利益冲突,而又可以交心的,说些在外面不敢说的实话的,也就是赵家父子几个人和自己的老同学魏正东罢了。
赵老算是自己的忘年交和大恩人,他的那几个孩子,算是自己的长兄,而魏正东,才算是贫贱之交的同学,真正的铁哥们儿。
大学毕业后,王一鸣去了省委办公厅,工作上一直顺风顺水的,很快就得到了提升,成为了厅级干部。
而魏正东,一直就不顺利。先是到了省社科院,对环境不满意,后来就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就出了国,在国外发展也不顺利,就又回了国,在北京一所高校做了教师。按部就班地混了几年,逐渐混到了教授的职称。他这个人,天分极高,对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其精妙的研究,况且观点鲜明,出语惊人。看问题一针见血,颇有见地。
王一鸣认为,他是曲高和寡,能够真正赏识他的人还没有出现,所以他一直是大贤在野,虎落平阳。对于这样的人,王一鸣非常敬佩,所以隔三差五,总要找他扯一扯。
王一鸣打开手机,找到魏正东的号码,拨了过去。电话很快就接通了。里面传来了魏正东的声音:“一鸣老弟,你好!”
“你好,老哥,请问今天有没有时间?”
“时间这事情,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关键是看和谁。”
“和我,就咱俩如何?”
“什么事吧,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是这样,你这些天看报纸了吧,我的工作要变动了。”
“去哪?”
“去西江省。”
“做什么?”
“副书记。”
“怎么又是副的?”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
( 省委大院1234 p:///3/3865/ )
省委大院 第六章(8)
省委大院第六章(8)
“没办法,你又不是中组部长。”
“哈哈,要是我是中组部长,一切就简单多了。”
“那是,那是。”
“好吧,我就把一切都推掉,会会你这个未来的封疆大吏,你说,去哪吧?”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等一会儿我和司机去接你,顺路,到了打你电话。”
王一鸣知道,魏正东还没有买车,他这些年,也没有什么大收入,只是当个教授,守着那每月干巴巴的工资,要还房贷,又要养家糊口,也确实积攒不下什么钱。
魏正东这些年,东奔西跑的,工作生活一直不稳定,结婚也比较晚。他是38岁从国外回来,到大学里当了副教授的时候,才认识了自己的一个女学生,叫曾志玲,当时才21岁,还是大四的学生。
后来两个人就开始谈恋爱,曾志玲当时非常崇拜他,就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他。两个人结婚后,就住在学校给的一间单身公寓里。过了一年,曾志玲怀孕了,到单位要生孩子的指标,但因为年龄不够,属于计划外怀孕,就没有要来。
为了生下这个孩子,魏正东就劝说曾志玲辞了职,到辽宁的老家乡下,把孩子生了下来。所以现在魏正东还是一个人工作,要养两个不是北京户口的人。曾志玲大学毕业,因为成绩不好,没有取得留京指标,她在北京一直是打工的身份。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和魏正东的生活,她现在仍然是魏正东所在的那个大学图书馆的临时工,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2000元,对于这个家庭,也是聊胜于无。
所以魏正东的负担可想而知。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三口人。好在学校在他评上了正教授后,给他分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但还是要收钱,一平方米8000多元,一套房子,100平方,需要80多万。这么多钱,魏正东哪里有,东拼西凑了30万,借遍了亲戚朋友,就连王一鸣,还借给了他8万块钱,算是交了首付,剩下的50多万,就办了银行贷款。所以魏正东嘲笑自己说,自己是北京最早的一批房奴。
王一鸣知道,平常的时候,魏正东就是看看书,查查资料,他也没有什么应酬,他不吸烟,不喝酒,和外人也不轻易来往,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我行我素的怪人。一般的人,你也根本就没有机会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只和少数几个经过时间检验的朋友来往。在别人眼里,他可能是个失败者,他没有官,没有钱,没有名声,没有社会地位,像他这样的大学教授,在北京街头司空见惯。随便哪个学校,都能找出来几百个。
但你只要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让他找到兴奋点,畅所欲言,你就会从他慷慨激昂的眼神里,从他掷地有声的话语里,感受他的**,他火山爆发一样旺盛的精力,他的思想,他对人生、世界的思考,那个时候,他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这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王一鸣觉得,他是一个思想者,一个时代的观察着,一个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精心准备的人,不知道这一生他还有没有机会大放异彩,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默默无闻到底。他的思想肯定会得到认可。虽然现在主流媒体对他采取的态度是封闭的,排斥的,但他的思想,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无法埋没。
对这样的人,王一鸣一直都是心存爱惜、敬佩的,虽然他的观点和主流媒体格格不入,甚至是有些离经叛道,但王一鸣觉得,他看得非常远,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他这样的人,也是宝贝,只是没有人重用他,发现他,给他施展的空间、平台。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相对于魏正东,王一鸣觉得,自己一直是春风得意,在仕途上发展得令人羡慕,但一天一天,在官场这个烂泥潭里摸爬滚打,王一鸣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才气比着魏正东,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自己就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官员,每天按部就班地干着自己分内的事情,根据秘书的安排,出席没完没了的会议,看堆积如山的材料,在上面画一个又一个完美的圆圈。此外就是无休无止的视察、出国、调研、宴请等,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干了什么,让秘书总结了几十页,自己拍拍脑袋,却没有几件记忆深刻的事。自己其实就是官场这个庞大的机器运转过程中的一个零件而已,况且是无关紧要的零件,有你没有你,机器都照样运转,你改变不了机器运转的方向和速度,你只是被惯性裹挟着前进,一天一天,混着日子,直到退休的那一天,被甩出机器,成了废品。
王一鸣想,这就是自己的一生,在不如自己的人眼里,自己是年纪轻轻,位子有了,权力有了,该享受的享受了,该风光的风光了,这一生是应该没有任何遗憾了。但王一鸣知道,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这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其实也是浪费生命,自己干的不是自己想干的事,说的不是自己想说的话,那种无力感,不是亲身体验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我们都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只是从别人羡慕的眼神里,我们才知道,我们比别人活得好。不知道从哪本书里面,王一鸣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他心里一怔,觉得一语中的,是啊,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独自感受生活的能力。
和魏正东相比,王一鸣觉得,自己是官场上的胜利者,但却是思想上的贫乏者。自己的头脑,一天一天,在会议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中,已经成了一个贯彻别人意见的机器,这是长期做秘书和副职领导形成的思维定式。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没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只要跟着领导,亦步亦趋,混日子对付就行了,力求不越雷池一步,收敛锋芒,结果是收敛了几十年,自己变成了彻底没有锋芒。这也就是和魏正东聊天时,魏正东说:“你们当官的,一开始都是装傻,以为这样最安全,结果装了几十年,从小官装成了大官,终于可以抛头露面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但结果发现,装了几十年,自己已经没有观点了。从装傻变成了真傻!这就是现在官场上流行说套话、说假话、说空话的深层次原因。”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