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唐双龙传开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武不凡
和绾绾?
张晓感觉自己有些想多了。
果然,当韦怜香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张晓讲一遍之后,张晓终于知道绾绾为什么会出现在他身边了。
因为,那是一次相亲。
阴后祝玉妍打算让张晓和绾绾联姻。
联姻,这种古老的方式一直都是两个势力联合的最好方式。
而阴葵派中,能够和张晓身份对等,而且合适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绾绾。
祝玉妍之所以想让张晓和绾绾联姻,无疑是为了阴葵派考虑。
在一百年前,燕飞那个时代,魔门的势力无疑是最强悍的,花间派派主慕清流控制着小半个朝廷,补天阁阁主李淑控制着五石散,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毒品。
虽然明面上来看,那个时代乃是“大活弥勒”
竺法庆,以及南方道家孙恩的天下,实际在暗地里却是魔门的天下。
燕飞看似迥然一身,但是只要仔细想想,他绝对少不了自己父亲邪帝墨夷明的暗中支持。
因此那个时代严格说来就是一场魔门的内斗戏。
至于魔门怎么衰落下去的?实际上仔细想想就明白,无疑就是从祝玉研手中衰落下去的。
按照张晓所知道的情况,魔门和佛门实际上支持的都是杨坚。
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慈航静斋成为了白道圣地,魔门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这是因为魔门教义的缘故,就算是张晓也不喜欢魔门,魔门的教义绝对不利于张晓的统治。
张晓之所以愿意和阴葵派合作,仅仅是因为阴葵派不成气候,也不可能成气候罢了。
一个组织想要稳固发展,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办得到,而是需要足够数量的中间数量。
若非张晓攻打下长安之后,有无数被世家门阀压制的寒门士子投入到张晓麾下,否则光凭杜如晦,毕泰,魏征几个人,就算他们的智力爆满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毫无疑问,张晓实际上就是寒门的代表人物,是寒门的一面旗帜,纵然张晓什么也不做,也会有无数寒门士子愿意为张晓效力。
这就是所谓的“大势”。
这也是张晓在长安等地呆不下去的原因,因为那是世家门阀的地盘,和张晓尿不到一个葫芦里面去。
这也是张晓看不起阴葵派的缘故。
从理论上讲,阴葵派是一个极为严密的组织。
阴癸派内部以天、地、人分为三个级别,所传武功亦截然不同,天白、地黑、人黄,是为白、黑、黄三色。只有获授白中的弟子始有机会进窥天魔秘技,在阴癸派内除祝玉妍的亲传弟子,就只有像边不负、闻采亭等元老级高手才获此殊荣。人数规定不可超过九个人。
但实际上,阴葵派内部就是一个字,那就是“乱”,阴葵派内部也无时无刻不进行着各种作死和拆台。
像“恶僧”法难”,艳尼”常真这种货色就是中坚力量的佼佼者了。
只是阴后祝玉研看不到这一点,或者说看见了也没有办法,她纵不能动手将自己的麾下斩杀的干干净净吧——她的徒孙明空(武则天)就是这么办的。
因此,她能做的仅仅只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之所以希望绾绾和张晓成婚,原因很简单,绝对是打着鹊巢鸠占的念头。
至于绾绾会不会喜欢自己?
那是笑话,那是阴葵派该管的事情吗?阴葵派的镇教魔功“天魔**”最大禁忌就是不能讲处子之身交给心爱的男人。
知道了这种情况,张晓对于韦怜香的猜忌顿时变得烟消云散,虽然说其中也有些莫名之处,但却无关大局。
至于张晓和绾绾的相亲仪式为什么会那么诡异,呵呵,若是和绾绾相亲不诡异,那才是真正的诡异了。
虽然说,相亲黄了,但张晓本就是对绾绾持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若是张晓是炯然一身,那么自然愿意和绾绾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
但是,张晓身边不止一个人,张晓乃是草原之上赫赫有名的“乞活王”,手握万里土地,拥兵数十万的乞活王。
张晓决不能娶绾绾这样的“定时炸弹”为妻子,否则那就是对张晓麾下无数将士,无数子民不负责。
(感谢感谢变翼恶魔的马甲,如熊两位兄弟的打赏,希望能多投投年度票吧,虽然我也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用的,但是排名靠前一点比较好看啊。今天就一更了,明后天会补上的。)
≈ap;;/a≈ap;;≈ap;;a≈ap;;≈ap;;/a≈ap;;
( 从大唐双龙传开始 p:///3/3692/ )
第二十六章 离去
既然只是虚惊一场,那么张晓对于韦怜香依然保持着信任,他的地位没有丝毫动摇。
毕竟心狠手辣,能力强悍,忠心耿耿的人真不好找,比杜如晦那种高级人才都要稀少得多。
有了光明,就有了黑暗。张晓有很多不好亲自出手,甚至不好亲口下命令的事情,韦怜香可以再无声之中帮张晓办了。
例如说,隋炀帝直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萧美娘在张晓这里,以为她被杨玄感杀害了,就是韦怜香动的手脚。
在当世,能够成为情报组织的势力很少,仅仅只有巨鲲帮等屈指可数的势力罢了。
虽然说,阴葵派的情报系统非常发达,但是却也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情报组织,仅仅是因为阴葵派的人不断地在各大势力安插人手罢了,目的仅仅是做一些“李代桃僵”的事情,至于情报什么的仅仅是捎带的罢了。
因此,天下就像是一个透风的网一样,能够任凭韦怜香获取想要的情报。
而且更重要的是,韦怜香的查探功能不仅仅是对外,还可以对内。
张晓之所以可以放心的任用白文原,张亮,王君廓,单雄信四个人坐镇四方,各领一郡之地,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身边已经不知道被韦怜香插进去多少人手的缘故。
当然这个组织真正的掌控者实际上不是韦怜香,而是萧美娘。
或许韦怜香还能够找一个下家,但是萧美娘却绝无可能。
正是因为张晓布下了不知道多少后手,所以张晓才能如此的逍遥。
首先,张晓手下有一套足够强悍的领导班子,杜如晦等人分工明确,毕泰谋划,杜如晦拍板,魏征校验。这三个流程下来,更有何况由韦怜香建立,由萧美娘掌控,如今已经初具规模的“六扇门”在暗中监察,绝对不会出现大错误。
最重要的是,军权这一方面是张晓牢牢把握住的,别的不说,不死营的五百号人马各个能够以一当百,亲卫军的五千人马至少也能以一当十,在加上张晓麾下的六万近卫军以及两万收编草原人组成的“狼骑兵”,足以镇压一切不服。
从最最阴暗的角度来说,哪怕白文原,单雄信,王君廓,张亮四个人同时造张晓的反,也会被张晓生生的镇压下去。
虽然张晓本人除了领兵打仗以外,不会对军务做过多的安排,但是有人却可帮张晓将军中的大小事务完成的无比出色。
那个人那自然是沈落雁。
因此,张晓可以安然的做自己的撒手掌柜。
但是,张晓还有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必须做。
那就是批阅文件。
虽然说,按照张晓的吩咐,只要是杜如晦,魏征,以及毕泰三人都统一意见的事情都可以直接进行,若是出现不同意见,那么就少数服从多数。
按照这个理论,实际上张晓不必批阅任何政务。
但是张晓可惜放心,但是自己麾下的臣子却未必放心。
例如,魏征手下就有不少刺头,不停的弹劾杜如晦和毕泰,试图以此把杜如晦从他的位置上面拉下去。
你说,这样的文件,杜如晦敢批吗?
因此,杜如晦他们很希望让张晓分担一点压力,哪怕在奏折上面批一个“阅”字就好。
可是看到那如山般的奏折,让张晓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高中作业,想起了那曾经最惨无人道的一段日子,自然不愿意这样做。
更何况,张晓也知道自家斤两,把握大方向还可以,若是具体到了正常的事物上面,就会有些一问三不知了,否则张晓也不会从小到达,别说班长,就是小组长都没有担任过了。
因此,张晓打算去飞马牧场坐一趟,向鲁妙子请教一下他的“遁去的一”
虽然张晓已经知道,是么是遁去的一。
所谓“遁去的一”的意思就是,五十乃完满之数,当数处五十时,天下万物各处其本位,无有动作,可是若虚其一数,生成四十九时,便多了个虚位出来,其它四十九数便可流转变化,千变万用,无有穷尽。
而且张晓也知道“遁去的一”代表什么含义,五十张椅子坐了五十个人,假若规定不准换位,又不准走开,自然不会有任何变化。可是若少了一个人,空了一张椅子出来,那自然会产生很多的变化了。
但是,知道了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张晓就算绞尽脑汁也不可能想出来如何将这个道理用在武学上面。
就像张晓去找完鲁妙子之后,还会去幽林小筑找一趟石青璇,张晓之所以想要得到不死印法,原因也是一样。张晓明明知道不死印法是魔门功法变异出来的幻术,是石之轩综合魔门「花间派」与「补天道」两派秘传,以佛学义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间」的高深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又经过无数次生死之际的战斗终於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
但是尽管张晓知道了,但是至今为止,张晓都没有琢磨出来如何利用此种功法进行借力一样。
张晓已经和毕玄越战,那么自然要全力筹备此战。
按照张晓的估计,以自己现在的实力和毕玄打起来,胜算绝不会超过三层。
原因很简单,张晓的根基太浅。
尽管张晓经过一年的苦修,自身的根基不亚于宗师级别的强者,但是和毕玄这样大宗师级别的强者还要差得远。
张晓想要战胜毕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走“以力破巧”的路,若是张晓突破了“魔极之境”,那么毕玄自然不是问题。
但是想要突破“魔极之境”太难了,按照张晓的估计,只有利用和毕玄生死之战的契机才有突破的可能。
因此张晓只能走第二条路,那就是走“技术流”,张晓不必比毕玄的“炎阳奇功”更强,只需要能够发掘出自己的八成实力,就足以战胜毕玄了。
毕竟若是论功力深厚,天底下无人能超过张晓。
所以无论是从偷懒的角度来想,还是从一年后的那一战考虑,张晓都必须走一遭。
张晓在西海城之中停留了大概一个月,分别找萧美娘和沈落雁温存了一段时间,并且吩咐好自己离去后的日常情况,就骑着自己一匹良驹朝着飞马牧场方向进发了。
(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另外在求一求年度票。)
( 从大唐双龙传开始 p:///3/3692/ )
第二十七章 鲁妙子
在竟陵郡西南方,长江的两道支流漳水和沮水,界划出大片呈三角形的沃原,两河潺?流过,灌溉两岸良田,最后汇入大江。
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饶,其中飞马牧场所在的原野,牧草更特别丰美,四面环山,围出了十多方里的沃野,仅有东西两条峡道可供进出。形势险要,形成了牧场的天然屏护。
这里就是飞马牧场,一座有已有一百六十年间,飞马牧场经历七位场主的牧场。
飞马牧场亦是这区域的经济命脉,所产优质良马,天下闻名,但由于场主奉行祖训,绝不参与江湖与朝廷间的事,作风低调,一贯以商言商,一般来说,到飞马牧场的人要么是不怀好意,就是买马的客人。
但是今天,飞马牧场之前多出了一个风尘仆仆的来客,他既没有对飞马牧场不坏好事,也不是买马的客人。
若是其他的势力来说,自然希望多弄一些马匹,毕竟马匹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之一。
但是这一点对于张晓来说却鸡肋无比,因为张晓已经控制了吐谷浑,手上有着无数的良马。
吐谷浑的良马有龙种、青海骢,所产牲畜曾大量输往内地。传说每当冬季来临时,波涛起伏的青海湖被结成的冰块所覆盖,吐谷浑人把良种母马赶到湖中心的海心山上,到第二年春天,母马怀孕产下体格健壮的马驹,号为“龙种”。青海骢是波斯马与当地土著马杂交而生,号称日行千里。
虽然飞马牧场以良马著称,但是和吐谷浑这种草原民族比起来确实小巫见大巫了。
只是张晓此来,也只能用马来说事。
毕竟来到牧场却不想买马,绝对会给人一种不怀好意的感觉。
因此张晓只能偷偷地潜伏进去,幸好张晓的轻功还算不错,趁着夜色潜入进去还不算太难。
然后,张晓就被发现了。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尽管看上去那仅仅是一座小楼,但是当它的主人需要的时候,它可以变成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杀人利器。
毕竟这座小楼的主人有一个很厉害的名号——
天下第一全才,鲁妙子。
————————————————————————————————————————————————-
缘来是客。
房屋中。
张晓端坐在自己的客座上,面色淡然的看着眼前那看起来颇有些忧郁的男子。
那是一张很特别的脸孔,朴拙古奇。浓黑的长眉毛一直伸延至花斑的两鬓,另一端却在耳梁上连在一起,与他深郁的鹰目形成鲜明的对比。嘴角和眼下出现了一条条忧郁的皱纹,使他看来有种不愿过问的世事、疲惫和伤感的神情。
只是这也很正常,毕竟这位天下第一全才经历过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