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文人逆袭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伈

    “坏哥哥……”闵若谷眼泪婆娑,嘟囔抱怨了一句,她已经好久没与岳恒温情过了,她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像他的亲妹妹,她可不甘心呀!

    蒙甜抿嘴笑了,笑的不知道多开心,她当然知道这两女对岳恒的心思,而且也知道苏薇薇的⊙s_;存在,不过她可不便多说什么。清官都难断家务事,自己可不能随便参合别人家的事情。

    第二日。岳恒前往黎峒书院,一进去就被历掌院叫去,见到一大群讲师同僚们等着他。

    “各位,早上好……”岳恒不明就里,呵呵笑着。

    “岳掌教,昨日那段口诀可有名字?”一人急切问道。

    “音律启蒙,较为适合蒙童学习对韵。”

    “可有全文?”那人追问道。

    “有!”岳恒先是拿出一本小册子,全是手抄稿,他昨天赶出来了:“诸位请看。”

    这群讲师同僚们立刻围上来,细细品读,时不时发出赞叹惊呼声。

    岳恒也不解释,不过他手中另外一本小册子还是被历掌院看到了,趁着没人注意,他躲在人群外细看着。

    “好!”圈内爆发出一阵叫好,定是看到音律启蒙中的佳句了。

    “妙哉!”圈外历掌院拍着大腿叫好,第一句就让他震惊了,忍不住念出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此句更妙,更妙啊!”

    圈内人迷糊了,哪里哪里?哪里有这句?

    “诗对礼,卦对爻,燕引对莺调。晨钟对暮鼓,野馔对山肴。”历掌院念完后沉默了,陷入沉思中。

    终于有内圈人注意到历掌院手中的书册不同,连忙凑过来看,越看越心惊。

    咦?诶?哦!啊?

    看过音律启蒙章节,并且强记下来的这些讲师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

    尤其是看到“诗对礼,卦对爻”这一句时,不少人与历掌院一样,沉思起来。

    中元世界对伏羲相关的知识都非常重视,伏羲八卦就是重点研究对象,文人如何尽可能在诗词中与伏羲相关联合起来,那么共鸣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同样,战诗也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难写的类型,钟与鼓都是重要的加持载体,虽然只是“晨钟对暮鼓”这么一句,但也足够让人震惊了,这世上还有人专门研究此类诗词作法!

    “岳掌教,这是……下册?”历掌院咽着口水,有些艰难地问道。

    岳恒微笑道:“这一册名为笠翁对韵,与音律启蒙格式一样,内容完全不同,这一册可以用于蒙童六至七岁时的教育。”

    中级教材!

    在场的教员们全都无语了,一个音律启蒙就让众人无比震惊了,他们懊悔,遗憾,自己没有晚生几十年,如果从小读过音律启蒙,自己的成就将远不是现在这个文位。

    再细看笠翁对韵,内容更加高深,里面很多都看不懂!

    如果他们小时候还读过笠翁对韵,那文位岂不是……

    没想到岳恒还没完,拿出第三本小册子,让众人再次眼珠子掉了一地,还有啊?没完没了还!

    历掌院心情复杂地接过来,叹气道:“唉!”

    其他人跟着在心中,齐齐发出一声:“唉!”

    千言万语,全部浓缩在这一声“唉”中,岳恒也是唉了一声,希望大家不要怪他,他出现在这个世界,纯粹是一个意外,不受人控制的。

    “这是第三册训蒙骈句,可以安排在笠翁对韵之后讲解。”

    岳恒说完,再没有其他书册拿出,让其他讲师稍微好想一点。

    历掌院问道:“这些内容是不是太深奥了些?”

    岳恒道:“还好吧,三册蒙童教材中的所有典故,我会尽快补充成册。我这么做,只是希望能让中元世界对诗词歌赋有兴趣,励志成为文人的孩童数量更多一些,让他们走的更快更稳一些。”

    历掌院突然收起书册,深深对岳恒鞠躬,连带着身边十几位讲师一并鞠躬。

    “多谢岳掌教的无私奉献,数百年来文人越发式微,吾等看在眼里,颇为心痛,却又无可奈何,日后文人崛起逆袭就仰仗岳掌教了!”

    岳恒连忙道:“各位千万不要这么说,大家都是为了文人职业,都是为了人族,改革不分大小尊卑,不分先后。”(未完待续。)

    p://

    ( 文人逆袭  p:///3/3182/  )




第535章 回洪县担当监考官
    历掌院思量了片刻,道:“岳掌教,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你能否收犬子为徒,教他一些诗词歌赋的创作方法?”

    旁边有聪明人一听就明白过来,历掌院的儿子今年也有三十多岁,三级学士文位多年,一直在文部任职,文书典籍编撰处执事,也是有家有口有子的成人了。

    让他的儿子拜岳恒为师,实际上就是历掌院自己想拜岳恒为师,只不过面子上实在过不去,想着法子拐弯抹角的攀岳恒这棵大树。

    见到蒙童三册教材后,想拜岳恒为师的黎峒书院讲师们不止历掌院一人,只不过大家都是同僚,拜师太难堪,正愁想不出好借口呢!

    “啊!我家犬子今年二十四岁,三级学士死活考不上,希望岳掌教能帮忙指点指点。”

    “我家无儿,但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如果岳掌教能教她一些粗浅的诗词,说不定也能嫁的更好不是?”

    这帮讲师反应倒是挺快的,不是儿女要拜师,就是妻子或哥哥遇到瓶颈,比如一个叫常书新的讲师,他竟然有个哥哥叫常舒新,还有个年迈的老爹常恒火,年近八十还笔耕不辍,一家人全都遇到瓶颈,求到岳恒面前来。

    岳恒心知肚明,不去揭穿,大度道:“岳某时间精力皆有限,收徒之事还是不要再提了。不过诸位同僚切莫着急,每年我都会在黎峒书院讲课三个月,从新年早春至初夏,可以随时与大家交流切磋有关诗词歌赋的任何心得。希望大家一定不吝赐教!”

    众人面露喜色。有岳恒这个承诺就够了。他们已经摸索了数十年,难道还等不了一年半载?

    至于岳恒所说的大家相互交流切磋,不吝赐教,众人都认为这是岳恒的谦虚之言。

    只有岳恒自己心里清楚,不吝赐教那是真的,或许在成为文宗之前他还能依靠那些传世诗词投机取巧,但要想真正成为文豪,开宗立派。自己必须拥有扎实的功底。

    他坚持在黎峒书院授课,不去楚国学宫,不自己成立讲堂,正是因为这个原★s_;因,让他抛弃脑中那些记忆,最多也就是一个精品诗词的水平,共鸣是绝无可能的。

    先天缺陷,后天弥补,勤能补拙,岳恒决定趁此机会静心潜读数十年。有传世文章的提点,他不信自己一辈子都达不到前人的高度。

    三天之后。训蒙三册之一的音律启蒙流传到楚国各地学府,成为楚国标准的蒙学教材,楚国各地文部齐齐惊叹,若是晚生二十年,楚国文人整体实力绝对比现在高上两成以上。

    五日后,各地郡州学府低级文人联名向当地文部申请,在各府院正常授课中,穿插讲解音律启蒙,他们即使大多超过二十岁,也愿意重读学习蒙童教材。

    十日后,其余九国七山六岛皆派来各国文部高官,齐聚楚国皇宫,请求授权各国使用音律启蒙教学各国幼儿,以及讨要传说中的后两册。

    经过重新整顿重组后的楚国文部非常强势,在取得岳恒同意后,设定了较为难办的条件,逼得其余国家不得不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第一个条件就是所有国家的讲师在开讲前,必须来到楚国学宫,接受一次岳恒的亲自授课,这是变相地让岳恒成为天下讲师之师,扩大他的文名,天下受到训蒙三册影响的孩童都将是岳恒的学生。

    第二个条件,中元世界各国文人在引用岳恒诗词歌赋与小说时,必须公开宣扬岳恒的思想,不得有异心,不得瞒而不报,谎称据为己有。

    第三个条件,岳恒是楚国皇室宗庙牌匾文名入册的楚国文人表率,各国低于岳恒文位的文人们日后在见到岳恒时,要行学位后进礼,视达者为先,不得无辜污蔑诽谤。

    总体来说,岳恒提出的三个条件都不过分,但很难办。

    训蒙三册是岳恒所著,受到影响的孩童称其为师并不为过,另外呼吁其他文人引用正版非常合理,行学位后进礼也是文人传统。

    很难办就是这些条条框框,并不能完全约束每个文人,俗话说文无第一,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服的,各国文部可以下达这三个要求,但无法立法做这种事。

    岳恒无所谓了,只要逼各国文部答应下来,日后真碰到有人故意污他文名,恶意造谣生事,他也可以师出有名。

    楚国上下欢腾无比,百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他国“朝拜”的情形,虽然这个“朝拜”最多只是在心理层面,但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说明楚国在某个方面世界最强!

    一时间,奉命前往皇宫讲解音律启蒙的岳恒,在楚国人心中文名更胜,达到了顶峰!

    ……

    新年过后,一年一度的职业等级考试又开始了。

    武者工匠的评级考试正在紧张考试,即将轮到文人童生考试时,岳恒接到文部邀请,希望他能回到祁郡洪县老家看看,担当一名巡检考官,他欣然答应。

    岳恒没有大张旗鼓,提前一个人通过传送阵来到洪县。

    洪县仍然是那个样子,根本没有什么大变化,岳恒自嘲般一笑,这才过了一年,能有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旧家,那是洪县最偏僻的贫民区,岳家更是贫困如洗,房屋透风漏雨,家中只有矮床一张,破桌椅一副,文书典籍三五本,走的时候一个书箱就背完了全部家当。

    没想到现在,洪县官员的做法让他哭笑不得。

    楚幽王诏令告知天下后,到现在才短短数天,洪县地方官就找到这处旧址,大张旗鼓竖起“文人表率”的牌坊,对老屋重新修葺,将左邻右舍划拨出来,迁走住户,生生打造成一处洪县名胜古迹!

    岳恒远远地看着工匠队伍开着各式兽魂工具车,在他家破房子四周忙碌,苦笑一声没说什么,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完全阻止的,只要县衙不发生强拆不补偿的暴力过分行为,一切都随他们去。

    而且左邻右舍都觉得好呢,大冬天的也不嫌冷,全都围着工地现场看热闹,那些岳恒认识的邻居们纷纷表示欢迎和支持。(未完待续。)

    p://

    ( 文人逆袭  p:///3/3182/  )



第536章 抛头颅,洒热血
    “县衙这些年终于干了一件人事!”这位说道,岳恒听到后差点笑喷,感情洪县县衙这些年都干的不是人事?

    “干的漂亮!岳掌教日后一定能成当世文圣,他的祖屋必须保护起来!我们洪县百姓别的做不好,但让我们誓死保护岳掌教祖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普通百姓都做得到!”那位大妈信誓旦旦,岳恒认出是隔壁花大婶,一个斤斤计较的底层妇女,说起岳恒来几乎把他神化了,口号喊的震天响。

    “拆的好!听说洪县县衙学府今年底就会搬到这附近办学,就是为了沾沾大神的喜气?这可是好事呀!”这位最兴奋了,岳恒认识是王大老板,附近一条街都是他家的财产,估摸着这次县衙拆迁,王大老板赚大了,当然最兴奋!

    洪县县衙这么做是讨好,讨好岳恒,也讨好普通民众,基本上是顺着民意而为,毕竟大家都想沾沾喜气,岳恒老屋门口的泥土都被洪县百姓哄抢一空,说是岳掌教踩过的土有平步青云之功,百姓们挖了好多大坑,差点把祖屋挖倒呢!

    除了老屋这边动静很大之外,洪县其他大部分仍然与以前一样,不过醉仙楼与明月阁改变很多。

    醉仙楼的绿豆眼朱掌柜现在真达了,一年前他前往文庙寻找机会,碰到了落魄的岳恒,送上免费房卡,没想到捡到真宝了,岳恒竟然有了这么高的成就!

    现如今,春考前去伏羲文庙的考生们仍旧络绎不绝,不过朱掌柜不用辛苦与状元阁等酒楼抢生意,他只需要坐在文庙面前,摆上一张桌子,竖上一面旗帜,上书“文人圣地醉仙楼”七个大字,自然而然有无数考生涌过来。

    “百人通铺间,纹银百两。”

    “二等厢房上下铺八人间,纹银二百两!”

    “一等厢房四人间。纹银五百两!”

    “岳公子曾经住过的天字一号房单人间,纹银一万两!”

    岳恒看到朱掌柜身边明码标价的价目表,以及趋之若鹜,纷纷掏钱递银票金票过去的考生们。忍不住苦笑起来。

    朱掌柜非常矜持地坐在那里收钱给牌子,再也不用风里来雨里去,过去只能看着穷苦人家的考生捡漏,免费赠送,现在竟然成了生财之道的不二法门!

    醉仙楼买下旁边两处店面扩大面积。赚十万八万两纹银,一夜卖出千两银,那都是朱掌柜的本事。

    与岳恒有交集的那些人与物,都只是他生命长河中的一滴水,沿途风景中的一朵小花而已,以现在岳恒的身份,当然是不会与朱掌柜计较这些的。

    明月楼的改变没有这么夸张,毕竟曾经的风月场是不敢像醉仙楼那般光明正大借用岳恒名气的,尤其是在上上下下都将岳恒视作骄傲的洪县。

    明月楼换了老板,经营改了风格。由以前的风月场所变成了大酒楼,开放了茶楼讲社,从楚都请来金牌说书人,专讲岳恒创作的小说,隔三差五就举办文会,对岳恒创作的诗词歌赋进行点评,从此声名远播,连祁郡祁城的文人骚客都慕名而来。

    岳恒稍作乔装易了容,掏出一两碎银赏给门童,走进明月楼。

    大茶壶殷勤地将他引导至书场。端上茶点,安置入座。

    今天的书场刚刚讲完西厢记,下一部是新作白蛇传,岳恒越感兴趣来。难得偷得一日闲,就在这里喝茶听书。

    西厢记的起源在洛回岛,不过在流传一段时间后,越来越多的人现它与岳恒的创作风格极为相似,有心人探访了当时的说书先生,说书先生见到岳恒画像后非常肯定正是他。于是岳恒名下又多出来一部西厢记,惹得天下痴男怨女不知道掉落了多少眼泪,往茶楼里丢了多少银钱。

    而白蛇传可是新戏,新年之后楚文书社才安排旗下说书先生,开始在楚都试着开讲,因为故事内容太过大胆叛逆,导致文部内部争执不下,都城卫队上午封了茶楼,下午又开,风向变化太快。

    越是惹争议的东西,越能吸引普通百姓,看的不就是个热闹嘛!
1...243244245246247...2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