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绯色仕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知秋

    冯悦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水,接着道:“我就先说哥贴近我们身边的具体例子,我们县沙河镇的沙河,想必大家都应该有点印象吧?据我所知,两三年前的沙河水流清澈,鱼虾成群,河边更是绿树环绕,花草繁茂。

    现在呢?整条河的河水是褐黑色,漂浮着一坨一坨的白沫,充斥着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蚊虫环绕其中,嗡嗡的飞来飞去,恶臭冲天。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沙河被污染成这样,就算我不说,大家心里也都应该清楚。

    想想以前的沙河,再看看现在的沙河,我想,大家也都不想自己以后生活的环境变成那样吧?”

    台底下众人一下子沉默起来,关于沙河,他们实在太清楚了,他们中有人家就在沙河附近,眼睁睁的看着美丽的沙河变成臭气熏天的“排污渠”,他们也曾为此向镇里、甚至县里表达不满,却根本没有一点用,污染依然在继续着。

    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处理,或者说不管是镇里还是县里,根本就不理会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对这事不再抱任何幻想,反正改变不了什么,与其这样,倒不如趁着这机会进场做份工赚些钱养家糊口。

    半晌,终于有人开口了,却是工人代表之一的郝治平,“冯书记,您这话说的是没错!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工厂都像金利化工那样造成严重的污染,县里可以让这些污染严重的工厂想法设法去处理污染的问题,没必要非得让工厂都停工吧?”

    不让这些工厂停业整顿,县里要拿什么来让这些私营老板们重视环境污染的问题,又如何能逼着他们去处理污染?冯悦心中暗自叹息,这就是所谓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其实,农民工们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他们不会去考虑那么多,污染环境却能赚钱,保护环境却要饿着肚皮,让他们在这两者之间做个选择,毫无疑问他们会倾向于前者,因为他们追求的东西很简单,就是赚钱养家户口。

    杨大年像是看穿了冯悦心中所想,接过郝治平的话茬道:“前面钟部长已经说过,停业整顿并不是无限期的停工,只要工厂能够积极配合县里,对陈旧的机器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在预防和处理污染方面作出改善,达到政策规定的标准,就可以重新开工生产,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功夫。

    停工十天半个月,可能工厂的经济效益会受到一些影响,可能你们个人的收入或多或少会减少一些,不过影响都不会太大,但对于保护我们浠水县的环境而言,却有着天上地下的巨大差别。

    可实际情况呢,你们所在的这些工厂的老板根本没有一家愿意配合县里的工作,要么是对县里的政令持反对态度,要么就是消极抵抗,而你们居然也不知道轻重,热血冲头的跑出来瞎胡闹,给县里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性质非常恶劣。”

    冯悦的姿态拿捏得很到位,先是隐晦的点出之前杨大年的徇私舞弊和不作为,接着又明确地表示了自己治理污染的坚定态度,后面又直接抛出沙河被严重污染的事实,一番组合拳打得台下所有的农民工们忘记了今天自己来这里的初衷。

    再加上杨大年的一番循循善诱的解释,更像一记重锤重重的击打在这些农民工们的胸口,让他们一个个脸上发热的地下了脑袋,开始反思自己昨天热血冲动的行为,掂量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对还是错。

    看到众人一个个霜打茄子一样蔫不拉几的,冯悦等几人高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完全放松了下来,好事多磨,县里不怕这帮农民工声声吵闹,只要他们愿意静下心来和县里谈,那就表示这事情已经向好的方向转变了。

    易青云似乎不太满意农民工的表现,微微一笑,继续加料道:“昨天下午的事情,大家基本都在现场经历了,具体情况如何,你们心里也都清楚。不过我敢肯定,有些事情你们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易青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他故意卖了个关子,台下众农民工马上被他这句话给勾起了好奇心,一双双目光不分先后的投到了易青云身上,如同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好学生,眼巴巴的瞅着易青云,期待着对方揭开迷雾。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昨天下午蓄意伤害冯书记而被抓的那四个人吧?”易青云扫了一眼台下,吊足了众农民工的胃口,才淡淡的开口道:“经过我们公安干警同志的连夜突击审讯,那四个人已经交代了一切。有人花钱收买了他们,指使他们煽动大家来围堵县政府,目的就是利用大家来给县里施加压力,阻碍县里治理污染问题的工作。”

    出现矛盾的时候,人往往自然的把原因归结到对方身上,却很少反思自己的问题,等到洞若观火的局外人点明其中的关键所在,才会表现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眼下这帮农民工就是这样。

    台底下顿时炸开了窝,众农民工立刻喧闹了起来,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怒骂声,愤慨声,拍桌子声,充斥着整个小礼堂,几乎要将房顶掀翻了。

    “狗-日-的,居然利用我们跟县里作对!”

    “难怪领导一开口马六几个杂碎就吵吵着反对,原来是被人收买了!”

    “太不要脸了!这帮混蛋利用我们不说,还故意攻击伤害县领导,摆明了拖我们下水啊!”

    无论是谁,都不会甘心被别人利用,这帮农民工也不例外。

    易青云爆出的这番猛料,成功的激起了农民工同仇敌忾的怒火,并将他们的视线转移到马六以及他们背后的人身上,立刻将县政府推到了正义的一面,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冯悦敲了敲桌子,压下农民工们冲天的怨念和怒火,严肃道:“目前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市委领导的高度关注,指示县里专门成立一个专案组,要求严查彻查此事,务必要挖出所有相关涉案人员。”

    众人心中猛地一紧,不由担心了起来,这事要真的严格追查起来,台下在座的每一位都逃脱不了干系,昨天下午围堵县政府大院的事情他们可都是人人有份。

    冯悦似乎看透了众农民工心中所想,微微笑了笑,语气一缓道:“我知道你们大家都是无辜的,你们都是被马六等人蒙蔽和煽动利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你们也是受害者。在这里,我先就这件事表个态:对于马六等带头闹事的几人、以及在背后指使他们的人,县里不光要追究到底,更要严惩不贷。至于你们大家,都是因为被人蒙蔽和利用才犯了无心之错,县里不会追究你们任何责任。”

    冯悦只究首恶的表态让台下众农民工们顿时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心里暗叫侥幸,不约而同的认为冯悦是一个难得的好领导,比蛮横霸道的杨大县长心胸宽广,更懂得体察民情。

    冯悦并不知道自己简单的几句话会为自己赢来如此的赞誉,事实上,她心里非常清楚,所谓法不制众,遇到这种聚众闹事的事情,政-府方面根本不可能将所有闹事的人一古脑的抓起来,要追究也只能追究主要的相关涉案人员,她只是借花献佛而已。

    短暂的沉寂之后,周大龙忽然出声道:“各位领导,我们反映的情况呢?关于工厂停工的问题,县里怎么处理?”

    “呵呵,刚才话题岔得有些远了,都差点忘记了我们今天开这个洽谈会的主题了!”冯悦笑了笑,其实根本就不是话题岔得远了,而是她有意为之,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巴掌打得重点,才能体现出甜枣的作用。

    冯悦端起杯子喝了口水,美目一扫台下众农民工,浑身散发着作为浠水县一把手的威严,凝声道:“来浠水县上任之前,我就听说浠水县是咱北江市最贫困、最落后的县,甚至在整个平江省经济排名都是倒数,而且多年来一直如此!我对此表示非常不解,就问自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很霸气、很打脸的开场白,台下众农民工一个个默不作声,目光一眨不眨的落在这个年轻、漂亮、胆气过人的女县委书记身上,静静地等待着她的下文,他们都有种感觉,风月会带给他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冯悦接着道:“来到浠水县我才明白,这种贫穷落后的局面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的的累积,其中不乏有领导层管理的问题,更和我们在座的各位不思开阔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拿路的问题来说,路是一个地方通向周边地区的重要渠道,路还是一个地方和外界建立经济贸易往来所必不可少的媒介,中-央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宣传“要致富,先修路!”,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可是看看我们浠水县的路,先不说各乡镇的路况如何,单说通往北江市的省道,尤其是富仁乡那段,坑坑洼洼,破烂不堪,我第一天来浠水县上任经过那里时,车陷进坑里了,最终花了五十块钱、外加一包硬中华找人帮忙才得以安全通过。

    花钱倒是其次,但我觉得非常不方便,可以说这段破烂的路的存在,将我们浠水县和外界的联系隔断了。大家扪心自问,咱们自己都觉得不方便,如果你是投资商,遇到这种糟糕的交通状况,还要被人敲竹杠,你还愿意来浠水县做生意吗?”

    台下很多人低下了头,脸上一阵阵发烧,冯悦说的情况都是事实,他们中也有人在那里干过敲竹杠的勾当,对此,他们辩无可辩,驳无可驳。

    “路又不是我们家的,县里不修不管,我们又有什么办法?”有人不服气的反驳道。

    “以前如何我不管,但现在我来了,我就要修,就要管!”冯悦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响彻整个小礼堂里,“这也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说的第一个内容,县里不光要修路,还要将路修得结结实实,要对外敞开我们浠水县的大门,将投资商引来我们浠水县投资办厂,增加县里的经济收入,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冯悦的一番话让台下众人热血沸腾,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但也有人依然对工厂停工的事情念念不忘,比如何军锋,非常不合时宜的插嘴道:“冯书记,您说了这么多,但都还是没影的事,我就想知道我们这些工厂停工的事情怎么处理?”

    冯悦扫了一眼何军锋,淡淡道:“关于你们所在的工厂停业整顿的问题,这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污染的问题必须得到处理,我们不能干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情!沙河镇的沙河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所以,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

    周大龙忽然出声道:“冯书记,如果这些厂家不接受、甚至抵制县里的政策呢?”

    周大龙不愧是这些人的主心骨,一个问题直接问到了关键点上,众农民工们不约而同的跟着想到,是啊,如果这些企业不接受县里处理污染的命令,甚至联合起来以撤资、搬迁等手段抵制县里,那又该如何呢?

    ( 绯色仕途  p:///2/2807/  )




159.第159章:承诺!
    [第1章正文]

    第159节第159章:承诺!

    冯悦微微一笑道:“我们是政府机关,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一切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所以,我们是不会受任何个人和企业威逼利诱的!有道是‘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修好了路,就等于向外界敞开了我们浠水县的大门,便利的交通,再加上相对周边地区来说较为低廉的工薪水平,如此优越的条件,何愁引不来投资商开发商?”

    说到这里,冯悦冲周大龙笑了笑,“如果你是一个投资商,面对如此优越的投资环境,别人都是打破脑袋想要挤进来投资,你会想着离开么?还有,你觉得更新机器设备和重新建厂,哪个花费的代价更大?”

    每个人心里都一本自己的账,周大龙等人也不能例外。

    在冯悦谈笑自若的抛出这个问题后,台下的周大龙等人心思立马活了起来,一个个将脑力开足到最大马力快速的算计起来,尽管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数字的敏感。

    哪个多哪个少,一目了然,周大龙等人很快地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来——对于这些污染严重的工厂来说,离开浠水县重新建厂无疑要比留下来处理污染问题花费的代价更大,而且这中间因为搬迁、建新厂期间停工产生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商人向来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赔钱的买卖,他们不会去做,如果县里能够花大力气改善交通,给企业创造各种便利的生产条件,他们又有什么理由抛却浠水县低廉、成熟的佣工条件搬去别的地方增加生产成本?

    想通这些关键所在,众农民工们也终于明白冯书记为何会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强硬,因为人家心中亮堂,这些工厂只是故作姿态,想要以此来逼迫县里退让和妥协,根本就不会从浠水县撤资!

    那些原本还对县里强硬对待污染问题抱有不满态度的人顿时尴尬的低下了头,一个个脸烧得慌,人家县里这是为大家伙着想,可笑自己这群人却自以为是,甚至被有心之人利用,简直是愚蠢至极。

    看到众农民工的表现,冯悦知道他们的反对情绪已经被自己给瓦解了,对自己的发展大计又增加了几分信心,紧接着抛出了自己的发展农副产业的计划:“除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商来我们浠水县投资外,县里还将就我们浠水县传统落后单一的农业制定一系列的发展规划,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另外一个内容——《关于浠水县农副产业未来发展可行性探索》!”

    冯悦说着朝易青云挥了挥手,易青云会意的从座位上站起来,拿起早就复印好的三十份《关于浠水县农副产业未来发展可行性探索》计划书走到台下,然后一一分发给坐在台下的所有农民工。

    等到台下所有人都拿到了那份草拟的计划书,冯悦才继续道:“刚才我说过,咱们浠水县贫穷落后的局面是长期累积而成的,之所以会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和我们大家的保守、以及不懂得开拓创新有着莫大的关系。我这句话绝不是信口开河!我来咱们浠水县已经有大半个月时间了,这半个多月时间里,我不敢说走遍了咱们浠水县的角角落落,但最起码走过咱们浠水县三分之二的面积,大家猜猜,我都看到了些什么?”

    “冯书记看到了什么?”周大龙不由自主的追问了一句。

    “玉米田!”冯悦葱白的手指毫无节奏的叩击着会议桌,目光从台下一张张好奇的脸上扫过,似笑非笑道:“只有绿油油的玉米田,一眼望不到边!”

    “这很正常呀!这时节田里当然长着玉米,难不成还会长着小麦?”台下有人认为冯书记有些大惊小怪,不服气的撇撇嘴,阴阳怪气的反驳了一句。

    冯悦望着那个反驳她的家伙,无声地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股子淡淡的悲哀和怜悯,一个人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偏偏无知反而还要装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

    缓缓的收回自己的目光,冯悦微笑着道:“苹果多少钱一斤?梨多少钱一斤?黄瓜多少钱一斤?西红柿多少钱一斤?土豆多少钱一斤?豆角多少钱一斤?这些,想必大家都应该心里有数吧?”

    “苹果一块一斤,梨一块二毛钱一斤,黄瓜……”台底下很快就有人小声的给出了一连串的答案,但大多数人都保持着沉默,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些瓜果蔬菜的价格,而是他们不清楚冯书记为什么突然会问这个。

    冯悦保持着微笑,目光落在周大龙身上:“周大龙同志,玉米多少钱一斤呢?”

    “玉米五毛钱一斤!”周大龙稍稍一愣,马上给出了答案,心思微微一动,一个模糊的念头跳了出来,冯书记该不会是?

    就在周大龙暗自揣测的同时,冯悦朗声道:“下面,请大家来算一笔账。玉米每斤五毛钱,亩产量大概八百到一千二百斤,苹果一块钱一斤,亩产量大概两千到两千五百斤,玉米和苹果各种植一亩地,哪个的收入更多点?”

    虽然众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这种题目实在太小儿科了,完全不够他们塞牙缝,不出二十秒的功夫,底下就有人报出了结果:“栽种苹果树的收入更多,将近是玉米的四倍还多。”

    “着啊!”冯悦重重的一拍手掌,脸上的笑容猛的收敛起来,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栽种苹果树每亩地每年的收入是种玉米的四倍还多,大家都会算这笔账。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们却只知道一味的种植玉米,不去栽种苹果树呢?”

    众人一下子被冯悦给问住了,一个个瞠目结舌,支吾着说不出话,过了好久,陈文明才鼓起勇气来,结结巴巴道:“小麦和玉米是,是我们的主粮,栽了苹果树,那我们以后,以后吃什么?”

    冯悦和杨大年、易青云几人一下子都被陈文明逗乐了,杨大年摇摇头,止住笑道:“你栽种苹果树的收入是玉米的四倍还多,收入翻倍再翻倍,有钱了,你想吃什么买什么,难道还用愁没吃的?”

    台下几乎所有人都抱着和陈文明相同的心思,正因为心中存着这份担心,所以他们一直很保守,照着传统老老实实的种着小麦和玉米,不敢越雷池半步。
1...6970717273...1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