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帝御山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皇甫奇

    “是,是,……老师您忙。”

    年轻文吏哪里还敢再说什么,立即退了出去。私底下肠子都悔青了,还是太冲动了。不过,这个杨纪也太不争气了吧,明明这么好的机会……

    “杨纪,刚刚他的话你也听到了。”

    等年轻文吏出去之后,史师才开口道:

    “我姓史,叫史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帝室‘文师’,在皇朝教了十多年的皇室子弟。如今年纪已老,所以告老还乡。这次回到平川城,我想要找一个合格的学生来继承我的衣钵。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可以送你到文坛深造。这对你也有莫大的好处。”

    “!!!”

    杨纪一脸震惊,虽然料到眼前的老人可能身份不凡,但杨纪也没料到,对方居然是“帝师”这种惊人的身份。

    “皇亲贵胄”,对于现在都还没有走出过“平川县”的杨纪来说,那简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眼前这位老人却做了他们十几年的老师。

    ( 帝御山河  p:///2/2484/  )




第六十四章 文圣笔墨
    老人看着杨纪的神情,点了点头,微笑不语。为了收到一个合格的弟子,不致于衣钵失传,不拘一格,使些小手段也是值得的了。

    然而下一刻,让人意外的情况出现了。

    “老师。”

    杨纪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对不起,我恐怕很难答应!”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老人脸上的微笑顿时凝固,房间里的气氛一片死寂。接连两次被杨纪拒绝,就算是文师也难以释怀。

    “为什么?”

    史师终于忍不住道,眼中满是茫然。若不是遇到真正爱惜的人才,以他的身份是不会这么拉下面子的。

    当初回到平川城,其实他是不报多大希望的。不过,事实却让他出乎意料的惊喜。不管是“儒者四心”的悟姓和智慧,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少年志向和报负,都让他激赏不已。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大汉皇朝的燕京做了十几年的文师,却没有想到会在一个小小的“学子”身上碰到钉子。

    杨纪心中叹息一声,他能感受到面前长者那种提拔后辈的至诚之心,只可惜,从一开始他的志向就不在文道,学文只不过是无奈的折中之举。

    “老师,不是学生孤傲。只是学生志不在此。”

    杨纪说着心念一动,一阵浓烈的血气光华立即从皮肤下喷薄而出,在房间中极为醒目。

    “唉,原来如此。”

    史师看到那浓烈的血光,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禁不住深深的叹息一声,一片怅然。

    在杨纪显露自己的武道修为之前,史师多少还是抱着一些希望,认为杨纪或许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过在杨纪展露体内的武道血气时,史师已经彻底明白了他的志向。

    如今的世界,文道没落,武道兴盛,这是不争的事实。杨纪醉心武道,无心于此,这也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可以指责什么。

    毕竟,文道一途再怎么深造,再怎么努力,也不过获得一个“秀才”的功名。充其量,也就是像他一样,做个“文师”而已。但是武道却永远止境,武圣、武神,又岂是文道可以比拟?

    不过史师的心中还是有些怅然。

    “想不到,还是无缘啊。”

    史师心中叹息。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合格的“学子”,想不到还是要失之交臂。

    “杨纪,你应该是在准备参加不久之后的武科举吧。”

    史师沉吟片刻后,道:

    “我知道你的想法,如今文道势微,你不想学文而想深武也是常情。拜师的事,我也不强求。不过,我希望你能答应我一个请求。”

    杨纪讶然,不过,还是答应道:“老师请明言,如果能办到,学生绝不推辞。”

    平心而论,眼前的长者确实对他厚爱有加,杨纪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只能老人的要求不过份,杨纪都不会拒绝一个对自己充满善意的人。

    “杨纪,你的悟姓极佳,资质也不错。一个人独自摸索就能写出如此富有灵气的文章,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你现在认为武道比文道强,有前途,我也不反驳你。我只是希望你在修习武道的同时,不要拉下文道就成。”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就算杨纪也无法拒绝。

    “老师放心,学生自当从命。”

    杨纪道。

    “哈哈,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史师闻言双眉舒展,笑了起来。只要杨纪不荒废文道,他就能不知不觉把衣钵传下去,有没有师生名份那倒无关紧要了。

    “来,来,来!”

    史师得了杨纪的一句话,心情大好:

    “难得今天高兴,我也有件礼物送给你。”

    史师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暗色盒子,轻轻放到了面前的桌几上,“你打开看看!”

    “啪!”

    木盒打开的刹那,一道五寸高的氲氤紫气升腾而起,变幻不定。整个房间中顿时一片安宁、详和,杨纪只觉精神饱满,心中竟是前所未有过的神清气爽。

    杨纪心中惊讶不已,凑近一看,只觉数寸高的紫气源源不绝、凝而不散,其中蕴含了无穷的灵气,而且仔细看去,紫气中隐隐可见宏大的山川大地,曰月乾坤。

    而在所有这些“山川大地”的底部,杨纪看到了一张白色的纸片,上面一个“”,像是“又”的一部分,又像“文”字的一部分,静静的躺在盒底。

    “这是什么?”

    杨纪心神剧震,惊疑不定道。十多年的岁月,杨纪从未

    “呵,这是我在燕京十几年,无意得到的一块文圣笔墨的碎片!……”

    史师一言激起千层浪,听到“文圣笔墨”这几个字,杨纪猛的睁大了眼睛,脑海中轰的一声,猛然一片空白。

    耳中只听史师的声音继续道:

    “这个字像是‘又’字,又像是‘文’字,我研究了七八年,只能隐隐判断,这应该是文圣写的咏咏山河的诗词华章。文圣的笔墨刀斧不加,水火难浸,与曰月同辉,与天地长存。然而这副文圣笔墨却破碎了,只余下了这么一小块。命运的玄奇果然难以揣度……”

    “文圣笔墨,居然是文圣笔墨……”

    杨纪此时的震动,难以言喻。他读了八年的圣贤书,当然知道“文圣”是什么样的存在。

    但是文圣早已破灭,成为上个纪元的传说。关于他们的事迹都是虚幻,没有任何东西证明他们真实的存在。

    但是现在,他居然见到了“文圣笔墨”,见到了那些一个个消失的“文圣”们留下的真迹!

    ——这简直就像梦幻一般。

    “杨纪,你会武道。你试试砍它一下看看。”

    史师坐在上面,知道杨纪还并不是完全相信这个。

    杨纪深吸了口气,猛然回过神来。不错,传说中的文圣笔墨玄奥莫测,仅凭史师的话还是难以确定。

    史师一介文师,随身并不会携带刀具。杨纪也不是惯使大刀的人,不过,这一切对杨纪来说都不是问题,手掌一竖,立即化成一柄掌刀。

    纸片轻飘飘的不易受力,不过以杨纪此时的力量,正要下手,未必就还震不碎一张纸片。

    然而震惊的事情发生了,杨纪脑海里刚刚升起震碎这片“文圣笔墨”的念头,立即就冰消瓦解了,就好像根本没有起过这个念头。

    杨纪再次试图砍一砍面前这张“文圣笔墨”,然而念头再次消失,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

    所有的戾气,所有的杀气,全部烟消云散,杨纪心中一片详和。

    面对这张小小的纸片,杨纪骇然发现,自己撮成的掌刀居然完全没有办法朝它砍下去。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文圣的笔墨水火难伤,刀斧难侵了吧。不是你伤不了一张纸,而是在文圣的面前,你根本就升不起动手的念头。”

    史师的话从耳中传来,幽幽的声音带着无可言喻的震撼……

    ( 帝御山河  p:///2/2484/  )



第六十五章 浩气长河
    “文圣的文气浩荡,写出的华章灵气冲天,连鬼神都可以镇住。如今虽然只剩下一小片纸,连一个完整的文字都不算,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文圣笔墨。这就是我要送给你的礼物。”

    史师说着叹息一声,道:

    “杨纪,当今文道没落,虽然文科举三年一届,从无废黜,但也是留连于形制,名存实亡。你想修练武道,我也不怪你。只希望你不要拉下文道的功夫。”

    “文圣笔墨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和文道盛世的‘浩气长河’有关。只要你能领悟这片文圣的笔墨碎片,写出的文章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浩然之气,说不定就能沟通到冥冥中的‘浩气长河’,让曾经璀璨的文道盛世重新降临!”

    “这件事关系到整个天下的文道一脉,本来最适合的人选应该是我。只可惜我已经老朽,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只能指望你了。”

    史师说罢长长一叹,感慨不已。

    “文圣笔墨”这是何等珍贵的东西,哪怕仅仅只是一张碎片,也非同小可,岂有这么轻易送出去的,而且托付对象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但是史师却别无选择,当今世界文气溃乏,像杨纪这样能够写出文气篇章的,已经惊才绝艳,绝无仅有了。而文章中能冲出浩然正气的,包括史师自己在内,更是一个没有!

    文道如此现状,着实堪忧。而越来越多的人,又和杨纪一样“重武轻文”,甚至是弃武轻文。错过这一个,史师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找到一个人,把手里的“文圣笔墨”托付出去。

    “文道渊远,可千万不要这么断绝才好啊!”

    史师心中一片苦涩。

    越是接触皇权,就是对现在文道感到焦虑。“文师”……听起来不错,但其实也仅仅只是皇室子弟的启蒙老师,教他们识字而已。

    连“文师”都是如此,更别说是其他下属的文官、文吏了!

    然而文道一途并非“生来如此”啊,曾经璀璨辉煌,指点明君,定鼎国运,经纬天地,造福万民的文道岂能如此断绝啊!

    史师心中思绪起伏,杨纪也并非风平浪静。

    “浩气长河?”

    杨纪目中光芒闪烁,脑海中却是回想起了一些早已淡忘的东西。关于“浩气长河”,杨纪还是从自己的“启蒙老师”那里听来的。

    所谓的“浩气长河”,就是由天下的间无数读书人刚正的念头汇聚产生的。每一个读书人都会产生一点浩然之气,天下间亿万个“学子”一代代,百年,千万,万年的累积下来,就形成了一条浩瀚无边的,属于文道中人的“浩气长河”!

    这条“浩气长河”只有读书人才能看到,是天下正义、刚直的凝聚,也是文道一脉定鼎国运,扫荡乾坤的力量来源,也是文圣诞生的源泉!

    曾经有传说,在纪元毁灭之前,无数的文圣汇集了无数人的意念,施展了难以想像的手段,隐去了这条无边无际,浩瀚无匹的“浩气长河”,只等世界再造,时机合适,再重新降临人世。

    只要有人能够召唤出这条隐遁的“浩气长河”,那么曾经“读书成圣”的文道巅峰就会重新降临人世!

    这个说法太过玄妙,所以杨纪都是一直把它当成传说来看的。毕竟,连现在这个纪元都没有办法彻底的了解,更别说是那些隔了一个时代的世界了!

    不过,现在听史师的意思,显然他并不仅仅认为那是一个传说而已。

    “老师,您的意思,浩气长河真的存在?”

    杨纪道。

    虽然有些突然,有些难以置信,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以前认为是传说的文圣笔墨已经出现在眼前,那传说中的“浩气长河”又为何不能存在?

    杨纪不得不重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真实性。

    “我和其他文师研究了十多年,在我们之前,还有一代又一代的文师,最终都倾向于‘浩气长河’极有可能真的存在。而且皇室中的证据,以都指向了这个。”

    史师道。

    论资料之翔实,搜罗的各个时代、纪元的遗迹之丰富,普通之下没有比大汉皇室更多的了。史师做了十几年的“文师”,教导了大量的皇子皇孙,也同时也借助他们的能量,查阅了大量隐秘的资料。

    就连这片文圣的笔墨残片,也是通过皇室的宝库资料,仔细研究,才追查到的。

    杨纪若有所思,以“史师”的身份,这种事情自然没有必要瞒他。尽管他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证据,让史师如何确定“浩气长河”的存在。

    不过事情涉及到了皇室,这个传说的真实性立即就多了许多。

    “杨纪,我之前问你的事情,你先别着急回答。你看这样如何。这次参加武科举,如果你取得了名次,榜上有名,我也不阻拦你;而如果你失败了,没有在武科举中取得名次,那么按照朝廷的规矩,就要再等三年,那个时候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也证明你并不见得就适合武道。那时候,你再跟从我学习文道如何?”

    史师道,说到底他还是有些不死心。难得遇到一个看得上眼的,就让他这么轻易放弃,心里总是有些不心甘。

    杨纪默然。这次的武科举对他意义重大,关系到他一生的命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真的失败了,杨纪不敢想像这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打击……

    “无论如何,我都要成功!”

    杨纪狠狠的握紧了拳头,暗暗对自己道。

    虽然史师说的合情合理,但是对杨纪来说,这次报名参加武科举,寄托了他太多的期望。在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前,他根本不想去思考这些东西。

    “让我再好好考虑吧。”
1...5051525354...8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