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觉醒来,觉得这梦做得很神奇,石头能出油?那一定是神石。
第二天一早,云游和尚就半信半疑地来到了那石头前一看,果然有油。油是从石头上方的一个眼里流出来的,下面恰好凹下去一个洞,像个灯油盏,油从石眼里流出来,刚好滴在下面的灯盏里面,而且很神奇,灯盏里面的油装满后,石眼就不流了。下面舀了多少,石眼就流出多少,始终保持灯盏的油是满的。石头每天流出来的油,不多不少,刚好够寺庙里的灯用。
云游和尚得到了神灵的帮助,再也不用出去辛辛苦苦地为寺庙化灯油钱了,而且前来烧香求佛的人也不用向寺庙交灯油钱。消息一传出,方圆几百里的善男信女都慕名前来,把寺庙挤得水泄不通,香火熊熊,香烟弥漫,人头攒动,把寺庙的门坎就踩凹下去了。
云游和尚为了感谢神灵,就把寺庙取名为灯油寺,把提供寺庙灯油的那座神石取名为灯油石。
灯油寺香火越兴旺,寺庙人手少,云游和尚忙不过来了,他就招了一个小和尚。小和尚每天只负责扫地,到灯油石去取灯油。小和尚每天在灯油石和灯油寺之间来来回回地跑,觉得很累,而且取一次油要等很长的时间,他嫌麻烦,为了偷懒,嫌流油的眼子小了,流得慢,为了一次多取一些油,少跑几趟,就偷偷地用錾子把那个眼子修大一些。他这一修,坏事了,灯油石再也不流油了。
云游和尚得知情况后,捶胸顿足,一气之下,就把小和尚撵出了山门。从此以后,灯油寺的香火也变得冷清了起来,慢慢地消失了。灯油石今犹在,只是不见当年灯油寺了。
白玉兰好奇,问陆刚那神石离这里有多远,她想去看一看这座神石。
陆刚说,今天就算了,明天回来我带你去看,溶洞就在下面,走了好半天了,到了溶洞吃点干粮,休息一会,还要带你参观溶洞。
------------------------------------------------------------------------------------------------
( 漂亮的白玉兰 p:///3/3085/ )
9.9、奶头神奇
(网 &;a r=&;
p://&; ar=&;_ban&;&;&;/a&;)[第9章第九章]
第9节9、奶头神奇
白玉兰想进又怕进的溶洞终于到了,心情更是紧张了起来。 陆刚却欢呼雀跃,几步跑到了洞口,高兴道,终于拢了。
白玉兰一到洞口,里面透出一股清爽的风来,渗进了她的肺腑,令她十分的惬意,疲累顿无,精神为之大振。
她们在洞口的石墩上休息。陆刚打开背包,取出干粮,递了一包饼干给白玉兰。
白玉兰一边吃东西,一边从洞口放眼出去,收入她眼里的是座山峰,这座山峰的形状让她惊叹,像极了女人的**,**浑圆饱满,**傲然挺举,是那么鲜活,栩栩如生。造物主太神奇,把人的构造,用大自然给展现出来,打破了人类构造的神秘感。在这座大山里,自然风景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陆刚见她出神地望着洞口的前方,他知道她看见了那座神奇的奶头山了,便故意问她,姐,你看见什么了,看得如此的出神入化。
白玉兰指着那座山峰说,对面那座山峰长得太像了。
陆刚问,像什么?
白玉兰反问道,你说呢?
陆刚说,像你们女人的**。
白玉兰说,真有意思。
陆刚说,这座山叫奶头山,因它的形状得名,而得还有个神奇传说。
说是在很早以前,有个精通制陶工艺的小伙子陶明志,来到这里,发现山前山后都是制作陶器的石英砂矿。于是,就选了一块平地,搭了个草棚,住了下来。然后一边开荒种粮,一边修筑烧制土陶的窑子,开采石英砂矿制作土陶器烧制。他烧出来的土罐、土缸、土盅、土碗……十分精美。然后就让山里人担着这些陶器,翻山越岭到周围场镇、乡村去换粮食、油盐、布料等生活必需品。深得山里人的热爱。
一天晚上,陶明志收工后,和往常一样到水潭洗澡。洗着洗着,突然一颗明亮亮的星星从空中落了下来,恰好落到了陶明志洗澡的水潭里。说来真是奇怪,从此,肚子一天天的大了起来,他竟然不知道怀了孕,还生下个男孩。
陶明志不可思意,他又喜又愁。喜的是自己身边终于有了儿子,愁的是他没有**喂孩子。小男孩成天饿得哇哇地直哭。陶明志只能调一些米羹来喂他。他每天要去烧制土陶,就把孩子抱到工棚头,坐在用箩筐制作的小窝里,让他看着他制作陶器。他又当爹,又当娘,还要烧制陶器,很苦,很累。
一天,有位小姐,她听说陶明志不但有精湛的烧制陶器的手艺,而且还可以生孩子,感到稀奇,她没听说过世上会有男人生孩子的,就想前来亲眼看看是不是有这回事。
她来到陶明志烧制陶器的地方,看见有个英俊的小伙子正座在一个圆盘旁,转动制作陶器的圆盘,专心致志地操纵着圆盘制作陶器。他旁边有只箩筐,箩筐里面坐着一个小男孩,小家伙不哭不闹,两眼直溜溜的看着他。
小姐想,他一定是那个传说中会制作陶器,会生孩子的男人了。泥巴在他的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精美绝伦。小姐看得出了神,惊叹不已。
她猜得不错,这个男人,正是那个烧制土陶会生孩子的陶志明。她见他长得圆盘大脸,身壮如牛,身着对襟土布衣衫,打着赤脚,好一个健壮淳朴的汉子。
小姐看得冲动起来,有种一见如故的,相见恨晚的感觉,她想,今生今世,如能嫁给像他这样的郎君,就足矣。便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来。
她那银铃般的笑声,惊动了正在专心致志的陶明志。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抬一看,原来是一位发如青丝,脸儿桃红,指如藕尖,身高五尺如软缎般的绝色女子,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地站他身旁。他惊讶得目瞪口呆,不知说什么是好。便口吃地问道,请问小妹,笑为何物?话一出口,他觉得满脸发烧,很不自然。然后又问了句,请问芳名,家住何方,到此有何贵干?
小姐本是四仙女身边的贴身侍女。
白玉兰问,四仙女身边的贴身侍女,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
陆刚说,这只是个传说,既然是传说,它就可以穿越时空,不分天地。
白玉兰说,她总不能平白无故地来到这里,总有理有。
陆刚说,理由当然会有,不然这个传说就不会让人相信,就像你一样。
原来,七子妹在仙界桃源戏谑,四仙女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挂件的链条弄断了,落到明月山中。她这件心爱的挂件,是王母娘娘送给她的,她必须把它找回来,就暗派她的贴身侍女,偷偷下到明月山来寻觅。一个小小的挂件,掉到明月山中,要想找到,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希望很渺茫。侍女在山中找了不知多少日,也没找到四仙女的那个心爱的物件,她找不到,又不好回去,只有留在山中继续寻找。她找得心灰意冷,心情烦躁,就想到别处去放松一下心情,听说有个烧制陶器的男人,不但手艺精湛,还会生小孩,想来看个究竟,她就来了。
四仙女的侍女听他问她叫什么芳名,家住哪里,有何贵干,她不敢如实告之,天机不可泄露,她偷偷下凡,已经触犯天条,如果再向他泄露天机,更是罪责难逃。她只能隐瞒。她说,我叫明月。
他说,啊,明月,明月当空,也听,太巧了,我的名字里里也有一个明字。
仙妇惊讶道,你名字里也有一个明字?
他说,是呀,我叫陶志明。
仙女抿嘴一笑,说,太有缘了。
陶志明问道,你家住何方?
仙女说,小女子家住明月山。
陶志明问,来此走亲戚?
仙女说,不,专为你而来。
陶志明激动道,为我何事?
仙女说,一是来看制陶技艺,二是来看你生的孩子。
陶志明不好意思道,让你见笑了,男人把女人的事干了,真不好意思。
仙女说,不是不好意思,真是很难得,也让我大开眼界。她指着箩筐里的那个小孩子说,他就是你生的吧?
陶志明既骄,又难为情地说道,对!
仙女把小男孩抱了起来,在他那嫩嘟嘟的脸上亲了一嘴,说,真乖!
没想到小男孩在她怀里,不但不怯生,还咯咯的笑起来,还鹦鹉学舌地朝她喊妈——妈。喊得仙女开怀大笑。
仙女高兴得在小孩脸上亲过不停,说道路,他喊我妈妈了,太可爱了。然后问陶志明,他平时吃什么?
陶志明苦笑道说,吃米羹。
仙女一听,眼圈就红了,她说,真是苦了这孩子,来到人世,一口奶也没吃的。太可怜了。她看着小家伙可爱的样子,很喜欢,就决定留下来给小家伙当奶娘,问他愿意不。
陶志明听说她要留下来给他儿子当奶娘,心里不知有多么的高兴他正愁孩子没奶吃。就满口答应了。
孩子在仙女香甜奶汁的哺养下,长得非常好。仙女给小家伙感情越来越深,就像是她的亲儿子。同时对陶志明也是关心倍加,日子一长,三个人就像是一家人了。仙女和陶志明感情日笃,互相倾慕,终结良缘,成为了夫妻。
时间一长,仙女没回去,事情被暴露了,四仙姑私自派仙女下凡,触犯天条,被玉帝关进了天牢,面壁思过。仙女思心不归,用仙乳哺育凡人,还私自与下界男人结婚,罪该万死!玉帝大怒,降旨雷公、电母将仙女劈死。
雷公、电母得令,不敢怠慢,各带神器,乘风踏云,直赴陶志明家的上空,顿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雷公挥舞天雷锤,居高临下劈向仙女,响起一道惊雷。电母手拿双锣击出一道蛇行的刺目闪电。顷刻间,山崩地烈,浓烟滚滚。
仙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雷公、电母劈死。
陶志明和他的儿子不知这是怎么回事,抱着仙女痛哭了三天三夜。然后,将仙女厚葬在这座山里。
后来,仙女的坟,奇迹般地长成了两座形似女人丰乳的山峰。人们就把它称奶头山。
白玉兰说,这个传说,虽然凄美,那个仙女也让人敬佩,但有些牵强附会。
陆刚说,茶余饭后的东西,起个消痰化食,不必这样认真,听了一笑了之。
------------------------------------------------------------------------------------------------
( 漂亮的白玉兰 p:///3/3085/ )
10.10、溶洞奇观
(网 &;a r=&;
p://&; ar=&;_ban&;&;&;/a&;)[第9章第九章]
第10节10、溶洞奇观
白玉兰眼前全是让她惊叹不止的风光旖旎,一路走来,听了不少的传说,看了不少的奇花异草,见了不少形态逼真的奇峰怪石,要是长期住在这里,远离纷争,与山为伴,与水为伍,看花开花落,听百鸟争鸣,定能颐养千年。 她吃了几块饼干,不吃了,没水,口发干,想喝水。她把没吃完的饼干给了陆刚,站起身来,拍了几下屁股,说,走,进洞。
她们进到洞里,越往里走,光线越暗。她们来到了溶洞里的第一个洞厅,约有四十几个平米,高有五六丈,很宽敞,地面很平,像海滩,地上是一层厚厚的白沙,人走在上面,软软的。
陆刚说,这些白沙是洞里涨水,从里面冲出来,一次一次积淀了下来,很干净,像地毯,睡在上面就像睡在草地一样,不脏衣服。
白玉兰问,今晚我们就睡这里?
陆刚说,不,今晚不住这里,住里面,里面还有一大厅,大厅里有一块沙地毯,比这个还大,还厚,踩在上面就像弹簧床。
她们越向里走,光线全暗了,一点也看不见。陆刚取出电筒,一按开关,一道强烈的光亮,惊动了洞里的蝙蝠,倒挂在洞顶上的蝙蝠,受到了电筒光的惊吓,发生了骚乱。有的振动翅膀,有的乱飞,发出一片吱吱声。
白玉兰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出了一身冷汗,下意识地直往陆刚怀里钻。
陆刚紧紧地抱住她说,别怕,是我们打扰了洞中的蝙蝠。
电筒的光,照亮了洞,让白玉兰看清了洞里的景观。越往里走,洞中景物越丰富,钟乳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形态各异,让白玉兰异常的兴奋,刚才被蝙蝠受到的惊吓,已经全无了。她借助电筒的光线,发现前方洞壁上有两尊高高的石像,她说像两个人。
陆刚说,你说对了,那就是两个人化作的石像。左边那个叫甘发胜,右边那个叫万发林。甘发胜是位法土,很有道法,万发林是他的徒弟。
白玉兰问,他们师徒怎么变成石头的?
陆刚说,据说有一年,这个地方,天大旱,五六个月没下一滴雨,万物都快干死了。甘发胜决定救万物,就带着万发林到洞中求雨,听说洞里住着老龙王。甘发胜为了救百姓与万物,就到洞中来要老龙王发雨。他们来到洞口,甘发胜对他徒弟说,我进洞里去,把老龙王哄出来,你见到我们出来,你就大声呼喊天兵天将来了,要不停的喊,要让老龙王听见,让他相信,千万不能停。
万发林说,要得,我记住了,师傅,你快进去吧。
甘发胜进到洞里,找到了老龙王,老龙王正在和一个漂亮的鲤鱼精打情骂俏,好不快活。甘发胜很气愤,大声说,外面地就快干红了,你不但下发令布雨,还在这里打情骂俏!他大喊道,天兵天将到此,我们在外面大声呼喊,你充耳不闻,天就干红了,你还有心情在这里寻欢作乐,还不快出去布雨!
老龙王听说是天兵天将到了,赶紧化作龙身,让甘发胜骑着他就往洞外走。
洞内顿时波涛翻滚,水响如雷。
万发林在洞口看见师傅骑着一条金光闪闪的龙,随着滔天大水从洞里奔腾而出,吓得发抖,把师傅交代给他的话给忘了。惊恐之中,大声喊道,师父,快下来。这一声可惹祸了。
龙王一听,知道上了当,哪来的天兵天将?把甘发胜从背上一下抛了下来,尾巴左右一扫,只听得师傅二人发出了一声惨叫,被老龙王的尾巴嵌在了石壁上,从此就变成了两尊石像。他两人虽然变成了石头,但他们为百姓谋事的精神,在当地广为流传。
白玉兰给两尊石像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她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过了两尊石像,往里行至三十来米,就是几个大小不等的浅水池,而且有一定的坡度,类似梯田。
陆刚说,这个地方叫七块田,大的有丈余,小的只有尺许。田与田的坡度约四五寸高,水流如注,十分清澈,从上而下流过每块田。这么清澈的水,白玉兰不由自主地捧着喝了几口,清凉甘甜,十分解渴。
白玉兰突然惊讶起来,哎呀 ,鱼,我看见鱼了。她看见了陆刚给她说的玻璃鱼,浑身雪白,白得透明,和清澈的水浑然一体,不注意很难发现。它就在白玉兰的眼皮底下游来渡去,自由自在,是那么的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