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雷云风暴
看到这个情况我们连忙起飞,在上升过程中我就看到了那个被幸运打中的逃生舱冒着烟斜插在安徽建筑工程学院的园区内,貌似落点在操场附近,没有直接撞上教学楼,加上现在是上课时间,在外面晃荡的人不多,所以应该没啥大事。
我这边用心灵网络示意了一下,凌立刻朝着那边飞了过去,毕竟需要检查一下逃生舱里面是不是有西斯帝国的幸存者。这些家伙对我们不构成威胁。但是对学校里的学生乃至地球上的其他多数军队来说都是相当难搞的存在,所以必须要有我们的人过去镇场子。
派出凌之后我这边就开始和幸运、白银以及依佛里特一起加速追击前面的那两只逃生舱。
逃生舱属于战舰上的应急设备,航行速度其实并不快,但是这两个明显不是正常规格的逃生舱。多数飞船的逃生舱通常外表结构都非常简单,不是圆球形状就是个接近长方形的结构,反正一般很少有复杂外形的。这个主要是考虑到需要用到逃生舱的时候飞船可能结构就已经不完整了,所以逃生舱的结构最好圆滑一些,配合加大比例的发射通道。就算是飞船发生了结构性变形,逃生舱也能发射出去。所以逃生舱的设计必须简洁。
眼前这俩逃生舱虽然也不能说多么复杂。但结构还是不像创造者和朝圣者的逃生舱那么简单。创造者的逃生舱一般都是个标准的圆柱形,看着就跟感冒胶囊一样。要是不启动推进器你甚至连哪边是船头都分不出来。朝圣者的逃生舱更简单,完全就一个正球体,缩小点的话直接当玻璃弹子用都可以了。
但是,眼前的这个逃生舱外形却好像个西瓜子一样,而且是船头位置较为尖锐。后面的部分稍大,整体略扁。
这个玩意在不但形状有些奇怪,速度也比一般的逃生舱快很多,这么一会就蹿出去老远。当然,大气层内再快也有限度。而且我们这边也不是就只有我们存在。
就在那边的俩逃生舱拼命跑路的时候,突然就看到一道金色的光束从我们身边飞了过去。前面的其中一艘逃生舱突然就是一个左急转,但还是被金色光束擦了一下,瞬间就喷出大量的火花,然后冒着烟开始往下栽。
刚才那一下当然是来自新星号的炮击了。虽然对付之前的那个西斯帝国战列舰废了老大劲,但是打个逃生舱还是没啥问题的。仅仅是一发5%功率的炮弹擦了一下就直接将其中一艘逃生舱打成重伤,看样子那玩意也飞不远了。
另外一艘逃生舱就比较精明,它一直就没有加速,而是保持者三百多公里的速度以贴地二十几米的高度在市区中沿着道路飞行。对方的这个方法相当的讨厌,因为新星号的炮击威力太大,根本不敢对地攻击,否则一旦打不中敌人打中了地面,那么伤亡就会非常严重。对方这就是有意的在用地面上的人做自己的人肉盾牌。
因为一艘逃生舱被击中已经不能控制航行,另外一个则是沿着道路在超低空飞行,所以路线已经彻底分开。我们这边不得不跟着分头行动,确保不能让任何一个目标造成无关人员伤亡。
白银和依佛里特接到我从心灵网络之中发来的信息,直接朝着西北方前进追着那个冒烟的逃生舱去了,看样子那个逃生舱还能坚持几分钟,应该会掉在城郊附近,要是能刚好掉进董铺水库就最好了。至于说我和幸运追击的这个……鬼知道什么时候能拦的住它。
新星号从我们后方追了上来,但是没有对地面进行炮击,而是打开了船身两侧的发射口从其中放出了六架小型飞行器。
这是一种造型非常奇怪的飞行器,它基本上就是五个长方体和一对翅膀组成的。当然,这些长方体也不是真的就是长方体。只是接近长方体,因为其表面结构还是挺复杂的。其中中间的部分是一个最大的长方体,这个部分是飞行器的核心,那对并不是很大的翅膀就在这个最大的厂方体的上方。在这个厂方体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一些的长方体,感觉就好像楼房上伸出来的阳台一样。
长方体的下面是两个相对比较粗大的长方体,也是紧紧的贴在中央的主体之上。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备的地方。当然其上还能看到一些可能是内藏武器舱盖的结构,而那个中央的主体上也能看到一些探测设备的外置镜头和天线之类的玩意。
这东西和新星号一样也是金闪闪的造型,明显也是用了生物装甲。不管这种装甲的防御如何,起码装逼是挺不错的。
留个小飞行器出来之后就兵分两路,一路追着白银和依佛里特过去了,另外一队则是跟上了我和幸运。
在我们各自追击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凌已经走到了那个坠落在建筑工业大学里面的逃生舱旁边了。围着这个比居民楼小不了多少的逃生舱转了一圈之后凌就找到了其中一个入口,不过这个入口现在的位置比较高。
凌走过去按了一下弹出式开关保护盖,然后微微一松手。保护盖自动向外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一个红色的圆圈。扫描了一下这个东西里面的结构之后凌就搞懂了如何操作。抓住圆圈往外一拉,整个控制盘都被拽了起来,在这控制盘下面就是一个比较粗壮的金属杆。凌抓住金属杆向一侧一推一拉,嘭的一声,旁边的一扇高压门自动向外爆开弹了出去。
没有了这个高压门就可以看到里面的内层隔离门了。凌跳下外面的隔离门留出的空间,抓住内侧高压门中间横着的那个红色把手,先是向外一拉。红色手柄两端自动翘起一点,抓紧之后逆时针转动了一百八十度。内部的高压门立刻失压,然后自动向内打开露出了里面的通道。
正打算进去的凌没想到门刚打开就从门边上伸出来一支枪,对着凌就是一发等离子榴弹。轰的一声凌被直接从门口的通道里掀飞了出去直接摔到了外面的地面上,此时周围已经有学校的保安和一些同学赶了过来,本来正在指指点点的,没想到突然从里面飞出来一个人。不少人都被吓了一跳。
从两层楼高的通道中摔出来的凌并没有什么事,一落地就坐了起来,但是上面的通道口一个穿着动力装甲的人直接跳了出来,一下落在了凌的面前打算趁胜追击,但是这家伙没想到面前的凌双手一撑地面直接头下脚上一个飞踢将其给踹飞了出去。咣当一声撞在逃生舱外壳上。
踢完人的凌双腿一转借助惯性就一个翻身站在了地面上,然后右手从背后去下专用步枪将威力调整到穿甲模式。正打算开火就突然发现上面的入口又跳下来一个人。本来瞄准前面的枪口瞬间一个上扬,然后就听到呯的一声,那个正在下落的身体在空中一个后仰吧唧就摔在地上再没动过。
前面被踢出去的那个家伙看到同伴死亡立刻怒吼着冲了上来,凌却是淡定的下调枪口对准他的左腿关节处扣动了扳机。轰的一声那个家伙一个飞扑摔倒在地,左腿已经只剩下半截大腿还在身上连着,剩下的部分都被炸飞了。
走过去一脚将那家伙踢反过来,凌毫不犹豫的端枪对准他的右手又是一枪轰烂了他半条手臂,然后才收起步枪背到了背后。不过还没等凌下手,上面的出入口位置却是突然传来喊叫声,然后就看到三个穿着不同种类动力装甲的人从中跳了出来。
这三个家伙明显不是战斗人员,战斗方式相当不专业,从这么点高的地方跳下来居然还会摔倒。不过他们的动力装甲还是很靠谱的,三个人都是立刻爬了起来,而上面的出入口则是立刻又有人不断的跳出来,短短时间外面就聚集了起码二十人,而且还有人在不断的往外跳。
本来准备抓俘虏的凌不得不将战斗模式却换到了杀戮模式,同时联系了新星号呼叫增援。她倒是不怕这些人,但是周围的普通人太多,战斗中很难保证这些人的安全。关键是她还不能提醒,因为她如果提醒这些人跑,难保对面的人不会也被顺便提醒想起来要去抓人质。尽管对方不死地球人,但宇宙时代的文明,翻译软件都是很厉害的,解析语言绝对是非常快的,所以凌不敢保证提醒会不会起到反效果。
无奈的凌只好放弃提醒周围围观人群的打算,改变策略打算将这些西斯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
依然收起了步枪,凌的武器背包却是自动展开从她的背上分离了下来。这个武器背包落地之后居然展开了四条腿,然后变成了一个好像蜘蛛平台一样的东西,顶上一门速射电磁炮,下面四条机械腿站在凌的身边变成了一个支援火力。凌自己则是缓慢的将腰上的佩剑取了下来,左手腕部能量屏障展开形成一道面积相当大的标准形状盾牌。
平举长剑外形的高频振动刃,指向前面的那些西斯人,凌很淡定的说道:“没有陆战队,你们战舰兵难道打算和我玩近战?想活下去就马上投降,否则的话后果你们清楚。”(未完待续。)
( 从零开始 p:///2/2466/ )
第六十七章 强、弱
西斯人的特点就是宁死不屈,所以凌也没打算真的劝降对方,不过这个也算是标准程序,不管对方是不是会投降,起码要先喊一下。
当然,结果和预料的没有丝毫区别,对面的那群西斯人毫不犹豫的就发动了攻击。
最先冲上来的是一个看起来身材较为高大的西斯战舰兵,但对方的装备说明这家伙是个技术兵而不是陆战队员。之前在战斗间歇的时候朝圣者首领和那八个和西斯人有过接触的同伴已经给我们做了简单的科普,所以我们非常清楚眼前的这帮西斯人的装备属于战舰兵。
所谓的战舰兵就是在战舰上服务的战斗人员,但是这个序列很神奇的竟然不包括陆战队。也就是说西斯人的战舰上的陆战队并不属于战舰兵,而真正的战舰兵基本上除了军官就是技术兵,他们从任何角度来说都不是用于直接进行接触战的士兵,所以在个人格斗能力方面都没有经过任何的强化培训,顶多只完成了基础训练。另外,战舰兵的动力装甲也是和陆战队的动力装甲差别巨大。
首先需要确定的一点就是战舰兵的动力装甲其实并不是比陆战队的动力装甲差,正相反,他们的动力装甲其实还要优于陆战队。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钱。
没错。战舰兵的动力装甲更加优秀的原因就是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
相比之直接参加战斗并注定会有较大伤亡的陆战队,战舰兵的伤亡比例其实一直都不是特别高。虽然每次太空战中战舰的损失比例都很大,但实际上战舰上的人员伤亡率却并不高。毕竟是太空时代了,各种防护措施都是非常先进的,所以除非在战斗中被敌人的炮火直接命中杀死,一般很少有人会死于战舰解体之类的情况。
这就决定了战舰兵在战舰被击沉后会被己方的专用救援船迅速的救走,很少出现一艘船沉没全船人员跟着陪葬的情况。当然,被打中动力核心发生殉爆的情况例外,那种情况下肯定不会有幸存者。但是多数情况下幸存者的数量其实都很多。一艘船被击沉之后,战舰上的战舰兵幸存80%以上是很普遍的数字。就算是己方战败不能及时救援那些战舰内飘出来的人员,敌人也会收拢战俘,所以一般真的不会出现太高的伤亡比例。
但是,和战舰兵不一样的是。陆战队的战斗是正面冲突。战舰兵之间的对决只要干翻了对方的战舰就算是结束了,但陆战队必须要直接杀死或者至少让对方重伤失去战斗力才算是战斗结束,所以陆战队的伤亡比例一直都是各种族舰队之中最高的。
正因为陆战队伤亡比例很高,所以陆战队的动力装甲不但损坏率非常高,而且多数情况下无法回收。这一情况决定了陆战队的动力装甲消耗速度非常快。如果陆战队的装备价格过高,那么军费开支压力就会非常大。反之,因为战舰兵的动力装甲一次装备之后很少需要维护和更换,所以反而不会产生太大的经费压力,军方愿意为此多花钱。
除了这个装备淘汰更新速度的问题之外,还有就是人员的价值问题。
就像地球上的军队一样。战舰兵是技术兵种,训练时间很长,消耗经费高,待遇也非常高,类似地球上的飞行员。陆战队的训练时间就很短。花钱不多,待遇也低,类似地球上的普通陆军士兵。
根据以上情况,很容易得出结论。战舰兵的训练价格非常的高,死掉一个对军队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更好的保护。反之,陆战队的训练费用相对来说就要低很多,而且补充起来也非常的快,死掉之后抚恤金什么的也不需要太多,因此不用特别关注。
基于这种理论。战舰兵的动力装甲必然都是要明显好于陆战队的动力装甲的。当然,这种所谓的好并不代表战舰兵的动力装甲比陆战队的动力装甲战斗力更高,这种所谓的好其实是体现在别的方面的。
首先,战舰兵的动力装甲在生命维持方面更强。除了基本的密封系统之外。战舰兵的动力装甲还有非常强的生命维持系统。当战舰兵的动力装甲受损之后,这套动力装甲依然能保证穿戴的人在太空中不会在短时间内死亡。相比之下陆战队的动力装甲就不行了,只要被击穿,立刻就会失去太空环境下的生命保障能力。
第二就是自动化系统。陆战队的动力装甲就像他们的枪一样,是战斗工具,所以不需要什么智能。只要能方便的被操作就可以了。但是,战舰兵的不是。因为战舰兵的能力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所以战舰兵即便是穿上动力装甲也不可能拥有陆战队的格斗能力,因此,在战舰兵的动力装甲上就会提前预装战斗辅助程序和自动返航程序。简单一点说就是万一发生战斗这套程序可以纠正使用者的行动错误,并进行自主的防卫性质的格斗战,还会给出各种的逃生建议。而且一旦使用者因为受伤等任何原因导致无法保持神智,那么动力装甲就会自动进入逃生模式。
对,就是逃生模式。战舰兵的动力装甲是不会带着他们去战斗的,因为战舰兵只有在自己的战舰上才能最大的发挥战斗力。但是,没有战舰的战舰兵就是一群弱鸡,所以赶紧撤离战场别给前线的人增加负担才是最佳选择。
基于这种理论,所有的战舰兵动力装甲都没有强制战斗的设定,对战舰兵来说在己方战舰失去战斗力之后撤离战场并不算是逃跑,相反保住自己的生命回到后方进入新的战舰之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战斗力。
从这些设定就可以看的出来,战舰兵的动力装甲根本就不是为了战斗准备的。眼前这个冲上来的家伙虽然穿着动力装甲,但是战斗力能有陆战队员的三分之一就顶天了。毕竟它的动力装甲上根本就没有几件武器,反倒是防御不错。但是再能扛的肉盾,如果完全没有输出的话,防御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看着嘶吼着冲上来的那个战舰兵凌很淡定的抬起左手捏住了对方的脖子,那样子感觉不像是凌在伸手攻击,反倒是像对方主动把自己的脖子塞进了凌提前抬起来的手掌中一样。
捏住那家伙的脖子后凌也没有手软,大拇指微微用力向上一推,咔嚓一声。那家伙的脑袋立刻转向了不正常的方向,然后凌松手退后了一步,那家伙的尸体石头一般咚的一声砸在地面上便彻底没了动静。
旁边的其他战舰兵愣了一下,然后有人反应了过来将背后的喷射背包旁边挂着的主武器拿了出来。
战舰兵的动力装甲都是有推进器的。毕竟战舰在太空中战沉的话没有自身动力的人是很难逃生的。别说在宇宙中乱飘的后果,如果不小心飘到了己方炮火的前方,或者不小心飘进了别的战舰的尾部喷口附近,那都是极端危险的。当然还有可能被对面的炮火命中。虽然敌人一般不会专门用炮火去打那些弃船的战舰兵,但对方也同样不会主动去避开这些人。所以不小心被擦到一下也是有可能的。而战舰之间的火力,哪怕被近距离擦过去,他们身上的动力装甲也绝对会完蛋,所以有动力是必要的。
不过,西斯帝国的技术也就到此为止了。他们的战舰兵动力装甲上的推进器是一种依靠液氧和电流加速器工作的特殊装置。这个装置可以从背包中的液氧钢瓶之中释放氧气,然后用电磁效应加速并喷射出去,作为推进器产生加速效果。
这种喷射方式其实和20世纪初人类刚进入宇宙那会使用的宇航服上的推进器背包是类似的设计,只不过那时候的推进背包是依靠高压气瓶中的压力自动喷射,并不依靠电力进行二次加速,所以消耗非常快。通常不能支撑太长时间的飞行。但是西斯帝国的这种喷射背包就要先进很多,使用时间非常长,而且钢瓶之中的氧气也不完全是做喷射推进剂使用的。这个钢瓶之中的氧气同时也用于提供给动力装甲内的战舰兵呼吸使用。和潜水俱乐部使用的那种填充空气的氧气瓶并不一样,西斯帝国的战舰兵动力装甲使用的是纯氧。
人在呼吸的时候消耗的其实只是空气中的氧气,其他气体并不会被消耗掉,其中的二氧化碳反而会变多,所以如果填充的是正常比例的空气,那么气瓶之中大部分的空间都会被没用的气体占据,毕竟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不到21%,剩下的都是人类不需要的气体。但是人不可以直接呼吸纯氧。不然就会氧中毒。所以这套设备使用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循环使用者呼出来的气体,将其中多余的二氧化碳抽出来,然后送到喷射口,被优先当成喷射推进剂使用。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会自动的从氧气瓶中提取纯氧加入循环气体中。让使用者呼吸道到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标准上。
这种循环气体的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同样体积的氧气瓶能多呆接近4倍的氧气量,而且多余的氧气还能拿来做推进剂使用,可以让战舰兵直接飞向附近的救援舰或者己方的任何附近船只,反正自救是有希望了。
当然了。这种喷射系统因为携带的是氧气瓶,所以个头还是蛮大的。那些动力装甲背后背着这个东西几乎快要赶上我们的动力装甲背后的那个背包了。但是要知道我们的动力装甲背后那个可不单单是推进器啊。我们的动力装甲背后那玩意除了是等离子推进器之外,还是武器背包。其中有万用折叠武器模块,还有小型的备用能源装置,功能比这个复杂多了。就这样也就和他们的背包差不多大而已,结果这帮家伙的背包光是推进器就有这么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