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泼辣小福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秋风
    夏天天长,大家都坐在长条桌前吃饭,天色还大亮着,连煤油灯也不用点。

    李秋喜跟在周向豪屁股后面,一会看他揉面,一会看他切葱花,忙的不亦乐乎,嘴角挂着的笑容一直没有掉下来。

    周向军端着饭碗凑过来,道:“四哥,我家小棉袄也想吃刀削面呢,有没有份”

    周向豪白了周向军一眼道:“你是不是亲爹,那么小的孩子,能吃刀削面,太硬,伤胃。”

    周向军道:“那要是我想吃呢”

    “一边去!”周向豪瞪了弟弟一眼。

    “你们要想吃,明天自己做,我加工了不少白面呢!”周向豪大声道。

    李秋喜把刀削面捧在手里,一口都舍不得吃,泪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

    “咋啦这是”周向豪道:“坨了可不好吃了。”

    “四叔,你也吃。”李秋喜把面夹到周向豪嘴边。

    “我不吃,我想吃土豆。”周向豪道。

    “不行,你得吃,你不吃我就不吃了。”李秋喜道。

    两个人当众秀恩爱撒狗粮,人们实在看不下去,但也都是敢怒不敢言。

    周向豪本来不是这么外露的人,他这么做,一是因为李秋喜想吃刀削面,二是因为他想帮李秋喜竖立在这个家的威风,只要他宠着,谁也说她一个不字

    就连周富贵和周刁氏也不行。

    唯一一个敢对他们提起抗议的,有一个人,那就是小棉袄。

    这个时候,小棉袄突然哭哭啼啼,刚睡醒,可能是饿了,当着张桂珍的面,周向豪不好把过去抱小棉袄,只好叫周向军去抱孩子。

    李秋喜往嘴里塞着香喷喷的刀削面,道:“四叔,你说,我和小棉袄要是一块儿掉水里了,你救谁”

    这是个送命题,周向豪如何不懂,他笑了笑道:“那你说,我要和小棉袄一块掉水里了,你救谁”

    李秋喜抬眼眨巴眨巴眼睛,摇了摇头,“好,算我没问。”




第281章 幼儿园
    周向如先行放下碗筷去抱小棉袄,周向军收到周向豪的命令,即使他现在累的全身散架,也不敢不去抱孩子。

    周向军从周向如手里把小棉袄接过来,道:“我老妹成了看孩子的了,快去吃饭吧,我看着。”

    张桂珍正在给小棉袄煮米糊,从灶上抬头道:“我正犯愁呢,你说咱家这么些地,连春妮春艳都上顶半个劳力,小棉袄还得占个人看着,真是耽误事儿。”

    周向军道:“那咋整,咋也不能把我丫头带到地头上去看,现在这小家伙跌跌撞撞正学走路时候,没个细心人看着,我都不放心。”

    张桂珍道:“你说说,一个人看着她,连饭都做不上,占着个身子,白瞎了功夫!”

    “看孩子叫白瞎功夫,没人看着,孩子咋长大呢”说她闺女的不是,周向军不乐意了。

    李秋喜把剩下一个汤底的碗推在炕沿,跳下地,从周刁氏端过的大海碗里拈了一块土豆,还被周刁氏手疾眼快的拍了一下手背。

    周刁氏炖的土豆入口即化,味道真是好,“老奶奶,你油放的太少了!”

    “放得少”周刁氏剜了一眼道:“我根本没放。”

    李秋喜一咧嘴,“又拿肉皮蹭锅”

    “有块肉皮就不错了了!”

    “这么吃下去,嘴巴都淡出鸟来了!”

    “想吃肉啊,割你自己的肉吃吧!”

    李秋喜摸着被周刁氏掐过一把的胳膊,好像真让人给挖掉一块肉似的。

    “五婶子。”李秋喜踅到张桂珍身后,持勺把小棉袄的米粥挖了一勺放在嘴里,“没人看孩子是吧,我倒有个主意。”

    “你有啥主意”

    “你给小棉袄煮个蛋黄啊,放粥里面一搅,多好。”

    “昨天都吃一个蛋了。”

    “哎哟,那是昨天的事了,今天的营养哪里来,煮个蛋去!”

    “这咋好——”

    “这咋不好!”

    周刁氏插进话来,“这就是个败家妮子,一点不会过日子啊!”

    李秋喜不以为意,已经去鸡蛋筐里取了一只蛋过来,递给张桂珍。

    “你倒说说,有啥主意解决看孩子的问题”张桂珍急道。

    炕上的周向豪把李秋喜剩下的汤底喝了个干净,走到桌边坐下,他也想听听李秋喜的主意。

    李秋喜道:“开个幼儿园,找两个女的,负责看孩子。”

    “哟,又,又啥”

    “幼儿园。”李秋喜道。

    其实大城市里有幼儿园,但是落后的农村人,听都没听过这个词,根本不知道幼儿园是个什么东西。

    “就是看孩子的地方,村里要是有愿意把孩子送来的,那也可以送。”李秋喜解释道。

    “这是个好主意噢!”周向军大声笑着道。

    “在咱院里开就行,后面大棚没了,好大一块空地,可以让孩子玩耍,屋里炕大,可以让孩子们睡个午觉,前面空地支个灶台,给孩子们做一顿午饭,谁往这送孩子,每天交管理费、伙食费。”李秋喜又轻飘飘地说道。

    “哟,那敢情好!”张桂珍一拍大腿道:“三姐,二嫂子,向云,爹娘,你们可都听见了,这可是个好主意呢!”

    周向豪也点头赞同道:“这真不错,省出不少劳力,孩子还有人看了。”

    周向军道:“让谁来干这个好呢”



第282章 那不行
    一向少言寡语的周向如突然站起来,自告奋勇道:“秋喜,你看,我行吗”

    没等李秋喜开口,周向军道:“行,行,我看行,向如最会看孩子了,春艳和春妮还有向伟都是她看大的,现在又开始帮忙看小棉袄,经验十足啊!”

    张桂珍也笑道:“我觉得向如也挺好。”

    周刁氏道:“嗯,向如行,要是向云我都不支持,没耐性,向如不一样,心思细着呢。”

    周向豪也点了点头道:“秋喜不是说还有做饭的人吗我看三姐就成——秋喜,你觉得咋样”

    大家明明白白看到李秋喜摇了摇头,“做饭的三姑可以,向如看孩子,不行。”

    “咋不行哩”周刁氏瞪眼道:“这么着,你不说开幼儿园么,大家伙的孩子要是都往这儿送,向如不也还挣几个钱儿”

    “那也不行。”李秋喜坚决道。

    “秋喜”周向如一脸委屈。

    周向豪看了看妹妹,转而对李秋喜道:“咋的呢,秋喜”

    李秋喜道:“向如今年多大”

    “十四岁了不是”周向云不满意,又加了一句道:“也不知你咋想!”

    “对呀,秋喜。”张桂珍道:“十四岁能看孩子了。”

    “十四岁——”李秋喜转过脸来,问道周向如,“你会写自己的名字不”

    周向如先是一愣,而后老老实实摇头。

    “所以,秋收以后,卖些粮食当学费,都给我乖乖读书识字去,看什么孩子你还是个孩子!”李秋喜严肃道。

    “哟!”周刁氏一拍大腿道:“女孩子家读书有什么用再过几年不也是嫁人”

    “对呀!”周向英也道:“秋喜,向如要是有这么个工作,将来她找婆家还能好找呢!”

    李秋喜不想跟他们普及读书的重要性,她中午没睡觉,现在有点困,嘴上就有点懒。

    “住我的屋听我的话,不想听我安排的,请走不送。”

    说罢,倒在炕上装死去了。

    周向如看了看周向豪,娇滴滴道:“四哥。”

    周向豪点点头道:“向如,哥觉得秋喜说的对,女孩子也得多读点书,懂道理明事理,这是好事。”

    “嗯,那我听四哥的。”

    李秋喜从炕里伸出腿,踢了周向如一脚,假装埋怨道:“一样的道理,我讲的就不听,你四哥说的就听,你对我有多大的偏见啊”

    周向如笑着躲到周向豪身侧,道:“秋喜,我听的也是你的道理啊。”

    “这还差不多。”李秋喜又道:“你没啥事,带着春妮春艳,动员一下村里十四岁以下的小孩子,四岁以下的孩子来上幼儿园,大的上学读书识字。”

    “嗯,行。”周向如点头道。

    “那秋喜,让谁来看孩子合适呢”周向豪问道。

    “可不是,我们觉得行的叫你给否了,你倒给找出合适的人来!”周向军抱着小棉袄走过来。

    “我明天去找找知青,看哪个愿意干这个!”李秋喜道:“知识不是一天学的,小孩子从小就得懂道理,明事理,女知青都有文化,让她们来带孩子最合适。”

    一屋子人默认了李秋喜的提议。



第283章 汛期来
    在秋收之前,人们大都有些空档,所以到底要不要把四岁的孩子送到幼儿园,要不要让大些孩子去读书识字,他们有时间去仔细考虑。

    所以,一时半会,幼儿园并未形成。

    不过,幼儿园老师倒找好了,李秋喜本想让安小静来做这事,但安小静是跟李秋喜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所以,她和骆家齐两人的心中早就构建了更大的理想,她不想把时间耗在看孩子上。

    她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省会来的知青高小凤,这个小凤性子不错,心眼厚道,是个看孩子的好料,关键是,她很愿意做。

    做饭的当然就是周向英。

    幼儿园还未成,这边汛期已然来临。

    连续七天的大雨,洪水呼啸而来,最早守在桥上的村民敲着锣往各家传送信息,早已形成防洪习惯的村民在睡梦中惊醒,披衣而起,在守桥人说出每家出两个壮劳的提醒下,恍然,原来他们已挖过防洪渠了,这才放下心来。

    出于保险,人们主张在汛期着人昼夜守桥,察看洪水的涨势,以此辨别这条渠道的容量能否足够,虽然李秋喜再三解释,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每家每户都出了两个人前去,夜晚的大雨中,人们排在两岸观望,那洪水卷着石头树木横泄,那势头一点不逊于往年,可是现在他们脚下的深渠里,它就是一条小溪。

    人们彻底放心了,淋着一身湿衣往家里赶,一个个心里面却是安稳的感动的,这条渠修的真好,如若不然,这洪水猛兽冲撞的将是他们的家园。

    第二日,天空放晴,洪水还有小流汩汩入渠,人们闲来无事,在两岸的高坝上闲聊,议论着这条渠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它,又将如何如何。

    李秋喜被大建和二蛋拉出来看热闹,她最不喜雨天,更不喜欢雨天走在泥地里,于是就在炕上躺着,躺的她叫嚷嚷的说头疼,大建和二蛋这才想着把她拖了出来。

    人们看到李秋喜朝这边走来,不禁竖起大拇指,就算没有竖大拇指的,也把感激的崇拜的目光投向她。

    李秋喜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扭头就要往回走,不料被手疾眼快的大建和二蛋左右架着拉回来。

    李秋喜无耐,只好道:“哟,都在这儿呆着呢!”

    “秋喜,可得谢谢你了,要不然的话,咱们的家又没了。”

    “秋喜,你这恩情,咱甲王镇的村民都记下了。”

    李秋喜最听不得这个,伸手摆了摆道:“可别再说这个,再说我可就真不能出屋了,那啥,咱说点正事,庄稼没事吧这场雨不小,别给庄稼涝死了。”

    一个老者道:“这你放心,涝点没事,塌秧的都没事,扶起来,立植,太阳一照,又没事了,庄稼没咱想的那么娇性,皮实着呢!”

    “对啊,四大爷说的对,这场雨,省了咱不少电钱,值了。”

    李秋喜道:“那还都在这儿杵着干啥,回去扶一扶塌秧吧!”

    “嗨,地里泥太深,得干一干才行。”

    “噢。”李秋喜实在觉得无趣,转头又要走,忽而想起来什么,又折回来道:“要是大家实在不放心,咱就专门在桥边建个小房子,一到雨天着人专门在这儿看着。”

    人们纷纷举手赞同,“行行,这样,咱们就能睡个安稳觉了。”“这样就放心了。”

    有人问道:“秋喜,你看,这人找谁合适呢”



第284章 懂感恩
    李秋喜想了想道:“我看前街老关头最合适,老关头办事认真,他往这儿一坐就是定海神针,当然,我是这么想,不能让老关白给咱守着,到年底咱们在队里面扣,虽然是一季的活,但得黑天白夜的守着,咱就给他五十块钱,大伙看看行不”

    老关头无儿无女,孤寡老头一个,他也是跟着逃荒大队过来的,一帮子人为抢一口赈灾粥,被人挤断了腿,他为人木讷,不爱说话,又穷苦,末了也没说上个媳妇,李秋喜此举,无非是想帮一帮弱者。

    村民们都知道这个老关是个老好人,干净利索,不讨人嫌,又认真,邻居们想帮他种地,不换他工,也不收他钱,还承诺到秋帮他收秋,老关婉言谢绝,把地包给邻居,到秋给他钱他也愿意,他就是不想欠下人情。

    这会,听了李秋喜的建议,人们都明白李秋喜是想帮一帮这个老人,人们当然没有二话,纷纷赞同。

    老关从人群里拐了出来,站到李秋喜面前,人们不明所以,静静地看着他,想到底觉得他无非就是想说些感谢的话,却没有想到,老关恭恭敬敬的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李秋喜吓的往后路开几步,醒过神来连忙上前,双手去扶老关,不迭道:“可使不得使不得!老关,你这不是折煞我么!”
1...474849505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