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金古武侠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方二魔头




556 分流
    秦,始自伯益,被赐赢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有功绩,得周孝王赏赐,分封秦谷之地。西周灭亡后,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以功封诸侯。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赐给了秦襄公,秦国也正式立国。

    秦国所在之地,戎、狄遍布,敌人众多,生存艰难。秦襄公为了发展秦国,一面发展内政,一面攻打戎、狄之辈,可屡次不胜,让他极其不甘。

    此时的秦襄公还不知,戎、狄之后,尚有一个大敌,正窥伺着他。

    秦朝,身为后世人,谁不知道这是统一了中国的国家。想要统一中国,秦国就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国家。

    现在,他的华夏国已经扩大到中原之地,与戎、狄部落接触,再往东就是秦国了。只有灭了秦国,他才有称霸天下的基础。

    西城洞中,看着挂在墙壁上的地形图,目光闪烁。

    这洪荒地狱与我们所知的古代中国是不同的,虽看似大体相似,可地盘大小、人口数量等等完全不一样。

    对比当今地图,华夏国所在之地当是如今的青海、甘肃两省,可实际上,他所占据的地盘比青海、甘肃要大的多,便是当今中国,也远远比不上他的华夏国,其内人口更是达到了五千万之巨。而根据他的推算,中原九州之人口,足有三十亿的数量。这还是几年战乱,人口减少的缘故,不然五十亿也有。他的五千万人口。所占的人族比例实在不大。

    还有狄、戎两个部落,他们占据的地盘就不比华夏国小,只是一分为二罢了,其部落人口更是有七千万之数。那被两族屡次打败的秦国呢,他们占据的地盘不大,不如华夏国,可人口却有上亿数量。

    若按照古代地图算。这么多的人,那么少的地。那也太过拥堵了,可实际上散落在这里,却稀松的狠啊。

    “这还真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啊。”苦笑一声。暗自摇头。

    这般大的地盘,若放在中国古代,大家也不用胡乱征伐了吧,可在这里,征伐不断。为什么?因为习惯。

    以前,大家都是统一的,如今不统一了,大家自然不乐意。而且中原九州,看似纵横交错。但对比整个大陆,却是一个平原式的地带,可谓一望无垠。立在大地上。着眼之处,自然要征服了。他的终南山对比中原靠西,因山脉的关系,实则阻断了平原之地,更往西之地也不差,却显得丛林遍布了。而往东看去,除了脸面的山峦。便是无垠的草原,一直到岐山,可谓无甚大的阻碍。

    他麾下兵力,统一整个九州是力有不殆的,可打到岐山,当不是问题。

    心下一定,再次召集全真七子,吩咐他们回去布置,等待出兵时机。他还不急,毕竟才刚刚攻占了不小的地盘,容纳了新的百姓,待把他们彻底收服后,再出兵也不迟。

    走出山洞,目光幽幽的看着天空,深邃中闪过一缕光华。陡然,他全身一震,面色微微一白,豁然看向西方。

    那里,天空碧蓝如玺,万里无云,隐约间,有金色光华闪烁,其越来越亮,好似升起了一颗太阳,照亮了整个西方的天空。

    瞳孔紧缩,死死的瞪着西方,那金光在他眼中胀大,又缓缓收缩,形成两个巨大的身影,盘坐于虚空之中。

    此时,天地为之失声,梵唱声在人心底幽幽而起。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恶鬼畜牲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自今起,西方倚立佛教,吾为阿弥陀佛!”

    一尊巨大的光明瞬间定型,横立于天地之间,他座下一朵金莲绽开,初有九品,其后金色汇聚,凝聚三品,而成十二品。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震颤天地之间,另一尊的金光佛陀亦瞬间成形,大呼:“吾乃准提佛母!”其巨大身影显三面八臂之身,身后一株七宝妙树睁开,如伞盖一般,遮天蔽日。

    咔的一声,心中,似乎有东西碎裂了,他身子一颤,着眼处,隐隐的气流在往西方汇聚,命运长河之上,金色的佛陀矗立虚空,一朵金莲自河中生长而出,分流断水。

    坐下身子,神照幽冥,出现在命运之河上。他眉头暗皱,双眸紧盯佛陀身形,心头不觉升起一股怒气。

    霎时间,怒意滚滚,连他自己都控制不住,那属于他的命运长河,顿时浪头滔滔,卷起滔天之威。

    你看他四周,一个又一个的身形显出身形,他们就如一般,不觉而生怒,因怒而生威。

    “哼!”

    一声冷喝,诸人打了个一个寒颤,面色一白,滔滔浪头转瞬平息,可下方却暗流涌动。脸色难看的盯着那佛陀金身,只觉得莫大压力袭来,让他元神不稳,隐隐有脱离此地之感。

    其时,又一股威压升起,慢慢长河之内,海浪滔天,一尊巨大人影缓缓升起,扫荡八方。

    元始天尊!

    心头暗自一松,扭头看向四周,他看到了不少的熟人,有阐教众仙,亦有各部散仙,还有那些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大能者,如鲲鹏、冥河等。

    诸人一一立于命运长河之上,气韵隐隐连接到一起,散发着朦胧青光,与那佛教升起的金光相对。

    “接引、准提,你们好大的胆子!”一声怒喝,元始天尊怒火滔天,他脚下命运长河顿时滚滚而动,四周溪流更是逆流而上,与其汇聚到一处。

    “阿弥陀佛!”接引道了一声佛号,其下金莲盛开,一尊尊人影显化而出,佛光为之一胜。心下一抖,脚下长河竟是有些不受控制的分出了一丝,汇聚到虚空之中。他大惊,扭头四望,发现大家都是如此情景。

    在那虚空之中,一道道溪流汇聚而成,融入佛教长河之内,使之气运大胜。

    元始天尊脸色铁青,暗自冷哼一声,一杆飒飒长幡出现在其手中,往河中一插,分流的长河顿时为之一静。

    “阿弥陀佛!”

    又是一声佛号,准提手中七宝妙树光芒大炽,其脚下自动成林,化出一棵又一棵岑天大树。精致的命运长河再次涌动,让元始脸色铁青。

    “无量天尊!”

    一声道号,一老者出现在命运长河之上,他手中一张太极图展开,化作金桥,横跨长河两岸,涌动的河流顿时为之一止。

    准提眉头一皱,接引道:“两位道兄,佛教出已为定数,乃天意也。二位身为圣人,不该顺天应势吗?”道家升起的气势为之一止,元始面色青的发黑,老子低头不语。准提又道:“西度截教三千客,教义自成佛乃出。天意,不可阻!”

    “罢!罢!罢!”老子三次摇头,一挥手,太极图消失,他的人也跟着消失的无影无踪。平静的命运长河顿时涌动了起来。

    元始冷哼一声,身子也消失的干干净净,那混沌幡也不知什么时候被他拿走了。

    两佛对视一笑,遥遥一指,命运长河顿时浪涛滚滚,一道道溪流分化而出,融入佛教气运大势之中,莫可阻挡。

    如斯情势,众人也看的明白,知道他们发力也是无用,一个个暗叹在心。

    看着脚下河流,感受着那分离出去的气运,眉头紧皱。他心下一动,万千影像闲话,终南之景映入长河之内,无尽气运相连,长河为之一定。

    “咦?”

    一声惊疑,两位佛祖齐齐看向,不明白他脚下长河为何停了下来。抬头,深深看了二人一眼,身子瞬间没入长河之内。

    二佛暗自惊诧,接引掐算天机,对准提道:“此子所谋不凡也!”

    准提微微一笑,道:“此时还不是动手时机。他欠我一次,终归要还。”

    “善!”

    二人相视一笑,而其他人也察觉到了长河的不同,只是不待他们观察,便已隐藏了去了,他们想看也看不到了。

    他能定住自己的命运长河,不是因为他修为有多高,又或者有什么至宝在身,而是在于人。

    前面就说过,他治下之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看似教与政分离,可书院就是教的延伸,其治下之民便都是信徒。

    刚才,他就是借助教派之力,汇聚信徒之力,以人族气运压住了道家气运。如此做,似乎有些违逆了天意,实则不然。

    佛教成立已不可更改,天地气运自然分流,可各家占据的气运不同,谁分的多谁分的少,就是看你的气运比例了。

    借助人族气运,扩大自身气运比例,他要分出的气运也就少了,而扩大到一定程度,便不用分了。

    这一点是他的优势,因为当今洪荒中,除了他的华夏国,其他教派都没有这个能力。只是这借助人族气运之事,也不全是好事,若换了别人,那与人族的因果可就结的大了,也就他是人族,又多次造福人族,才有如此之能。

    而且这一次借助气运,他也等于欠下了人族因果,以后行事,更当把人族放在心里,不然行差踏错,却是灭顶之灾啊!(未完待续)

    ( 金古武侠赋  p:///2/2390/  )



557 思潮
    险峻的山峰上,影影绰绰的建筑在白云中显露一脚,延伸的山道不时有走过的人影,没入白云之中,恍入仙境。

    坊市,修仙小说中的修仙者市场,似如百姓中的集市。

    这东西,洪荒以前是没有的,因为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不缺少药材、材料。只是,随着世界的发展,修士的无限增多,这些消耗品都会大幅度的减少,除了一些仙山福地,那些平常的山头,早就没了天材地宝。

    就说百晓生的终南山一带吧,除了太一峰范围,其他地方都被他划分了出去,给那些类似散修的全真弟子居住,而山中的天材地宝也就成了他们的私人物品。

    这样一来,后人可用的东西,自然就少了。

    大家需要,还找不到,也许这种需求不大,可若有人注意,并去满足这种需求,那么这不大的需求就会被瞬间放大。

    这不仅是那些人的需求,也是其他人的好奇心。

    百晓生就是注意到这些的人,也是一个有心人,所以他建立了坊市,就如修仙小说中说的那般,在高山深林之中,建立修仙者的集市。

    这种集市的建立,不仅可以满足修仙者的需求,还可以把他们与人族分隔开。人,是群居动物,修[ 士与一般人是不同的,他们即便生活在人族中,也会有很强的孤独感,可聚集到一起后,就不同了。

    所以,坊市的建造实际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这些年。坊市也渐渐有了名头,不再只是全真弟子的地盘。还来了一些外来修士。坊市是供需市场,可最大的作用却是交流。不只是物品的交流,还有知识的交流,这也是大多修士欠缺的。如今有地方进行这些交流,那些散修,云者多矣!

    百晓生虽没有特意去观注这些修士,却也有个大概的印象,就全真七子禀报,除了他们自家治下的修士,来来往往的修士这些年起码有上万之数。更有不少的人停留在了坊市四周。这还是坊市名头没有彻底散开,若真的散开了,来这里的修士恐怕会上百万吧。

    修士的到来不只是好事情,也有不好的一面。你要知道,走上这条路的人都不是简单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质,有自己的思想,这难免就会影响到百晓生治下之民。不用他们多说,只是说几句。若不同,自然会带来骚乱。

    这也是政教合一国家不好的一点,那就是容不下不同的观点。好在百晓生早有准备,他教的东西也都是基础的东西。并给出了理论、实践结合的说法,编著格物致知。这样,对不同的观点大家虽不认同。却也会试着理解,并验证。

    错的。正确不了。对的,会带来反思。

    总的来说。这些思潮错的很多,对的不是没有,却是新的,是百晓生不曾提出的一些观点。这些东西传播开来,自也不可避免的引起一些麻烦。

    百晓生注意到了这些麻烦,所以他给书院下达了新的命令,那就是收集、整理这些新的东西,并一一去理解他们,把思想、舆论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样,麻烦就始终麻烦,成不了骚乱。

    随着人类的发展,思潮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你愚民。百晓生这里有思潮,外面也有,而且是不受控制的思潮,这也使得外面的思想乱的很。

    东周,也就是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中思想爆发的时期,各种思想不停冒出来,这是人族发展必须的,谁也无法逆转,除非把这股思潮阉割掉。可那样,因果太大了,别说百晓生了,就是圣人估计都没那份胆量。

    各家学说的兴起,实际上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归纳,是思想的认同。在这个世界,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农家,而最受观注的,是墨家。

    引起这两点的,自是百晓生的布置。

    他早早的编著了技一书,其内说的就是技术,虽没有思想,对人类发展却起着莫大的作用,所以许多技术员工就是墨家弟子,而当有人整合了这些,墨家自然就出现了。同样,技一书中农具的更新是最快的,也是最受观注的,这也是农家先兴起的原因。

    而随着不同学派的建立,许多有智慧的人都开始总结归纳知识,创造出自己的学派。再加上一些人谋划人族气运,推波助澜,人族中的思想可谓是泛滥之态。

    现在人族大小国家无数,而学派也数不胜数,不说一个国家一个学派,却也差不多啊。

    走下终南山,百晓生与人族中闲逛,细心感受四周民众的变化。这变化很大,自大家交流频繁后,说的东西也多了,而思潮的爆发可谓添了一把火,使得众人谈天说地,说什么的都有。好在百晓生早有准备,使得这股思潮在控制之内,而他治下之民也不是愚民,自不会出什么乱子。

    突然,百晓生身子一定,目光看向一骑牛的身影,他暗自惊诧,他怎么来了?

    百晓生不敢大意,马上上前,躬身行礼,道:“见过圣人!”

    老子微微一笑,往一旁小餐馆指道:“我们去那里坐一坐吧。”

    “是!”百晓生牵着绳子,恭敬的走了过去,把牛往棚里一拴,与老子对坐于一餐桌前,道:“不知圣人大驾光临,百晓生有失远迎!”

    老子微微一笑,道:“客套话不用说了。你这里治理的不错,许多地方比中原好,百姓懂礼,生活富足,对修炼也有劲头。很好!”

    “圣人过奖!”

    老子道:“只是你想过没有,这么多人修炼,对天地间的因果,是否太大了?”

    百晓生一愣,转瞬就明白老子的意思了。

    天地为何有量劫?就是因为众生对天地的索取。索取大了,量劫便会爆发,使得许多人身死,还灵气于天地。

    百晓生治下之民高深修为者极少,可数量大了。若他一统天下,按照他的发展规划,岂不所有人族都要修炼,而以人族的数量及增加速度,那对天道的索取就太强了。到时,恐怕会再次爆发杀劫,甚至若不改变,这杀劫会一次次来临,形成一个死循环。
1...305306307308309...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