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争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涯海跃
绝望之下,第五天夫余国王就选择举国投降了。
汉军迅速拿下夫余国,夫余国王及其王室贵族等,数千人口被迁去关中,等待处置。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念在夫余国王最终举国投降,大汉没有将夫余国王及其王室和其他夫余贵族们赶尽杀绝的打算,性命是无忧的。
接连拿下了坚昆、丁零、夫余,汉军并没有停止,而有悍然杀进沃沮、挹篓两部。
沃沮、挹篓两部加在一起也没有一个夫余强大,但两部的领地却多是恶水山林,反而比夫余更难解决。出动四万汉军,也自神武十三年八月到神武十四年九月,整整十三个月才将沃沮、挹篓彻底解决。
主要是在山林之中清剿两部残余势力非常困难,特别是冬季的时候,白雪皑皑,且极其寒冷,两部都是渔猎为生,在冬季的山林之中,他们经常伏击汉军士兵,给汉军士兵造成重大伤亡。
为了解决沃沮、挹篓,十三个月时间,汉军折了六千多人,比解决更强大得多的坚昆、丁零、夫余三部加在一起损失还大。
好在最终顺利解决了,击破五部,大汉东面与北面便彻底没有了其他任何势力。
接下来是汉化五部遗民。
五部遗民加在一起不到五十万人口,因五六年被大汉闪击鲜卑诸部震慑,而大汉为鲜卑人追本溯源,言鲜卑人是大禹的一支,与大汉百姓有血缘亲戚,鲜卑人亦是‘汉人’,五部也想跟大汉攀上血缘亲戚,便主动汉化,五六年时间过去,在大汉出兵之前,五部之中就已经有了许多汉文化的气息,如今吞并五部,汉化五部遗民其实并不太困难,预计有个十年左右时间就能够初步达成。
汉化蛮人,终究要有一部分汉人参与带动,为百年大计,将五部也汉化成为汉人固有疆域,刘宇便从河套、幽州、并州、辽东、松原郡、吉林郡等地迁移了大约五万户汉人到五部定居。
五部所在都是极其苦寒之地,正常情况下,哪怕朝廷开出再优惠的条件,百姓也是绝对不愿意的。
但秦汉时代,皇权深入人心,只要皇帝不是直接要百姓的命,百姓还是不敢不听皇帝的圣旨。
秦始皇时期,三十万秦军与部分秦人常驻九原、代郡等北疆,五十万秦军与部分秦人常驻交州岭南一带。汉武帝时期,亦常迁百姓与蛮人杂居,汉化蛮人,这些又有几个是愿意的,终究百姓还是听从了皇帝的号令。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百姓的抵触心理,事实上,刘宇不仅开出了每户赠予至少百亩土地,免费发放房舍、耕牛、农具,而且承诺免税十年的条件,可谓优厚。
不管被挑中的百姓是否愿意,他们不敢反抗皇帝的圣旨,终究还是启程向北,踏上么未知的路途。
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五部还好一些,就是比较寒冷。
真正令刘宇为难的还是雪域高原。
如今逻些郡城已经诸部修建起来了,虽然雪域高原人烟稀少,被汉军攻击过一轮之后,蛮人也不过剩下二十来万,但想要真正统治雪域高原,汉化雪域高原,一样也需要部分汉人的杂居参与。
而雪域高原最大的问题,除了寒冷,还有高原反应等一系列问题,一旦强行迁移百姓,百姓一开始压抑反抗情绪,不敢有违皇命,可一旦真到了雪域高原之上,且遭遇高原反应,那么百姓疑神疑鬼之后,隐忍不住暴乱的可能性就很大。
总而言之,直接迁移汉人百姓到雪域高原上定居真不太可能。
思来想去,刘宇决定另行一招。
那就是改每年流放犯人来充斥雪域高原上的汉人人口。
大汉如今又有了五千万左右人口,而红薯、马铃薯的大规模种植,往后二十年,每一年大汉还会再增加几百万人口,预计二十年后,大汉人口总数就将破亿。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犯罪,加上政治方面的。
大汉每一年审判的犯人数量都不小,其中不乏罪孽深重者,除少部分必杀之罪,其余重犯全部流放雪域高原。本就犯有重罪,就算流放途中死了一些,只要大部分能到逻些郡定居下来就是好的。
相信几十年之内,雪域高原上的汉人人口就能达到几十万,超过蛮人。
到了神武十五年的时候,再看大汉的疆域图,东与南皆至大海,西南至云南之地到喜马拉雅山脉一线,西至大宛与巴尔喀什湖一线,北至贝加尔湖与极北雪林。
整个大汉以关中长安为中心,到最西边疆七千多里,到最难边疆四千多里,到最东的乐浪、带方两郡四千多里,到最北五千多里。整个大汉疆域图几乎成一个‘圆形’,整个‘丰满’了起来。
到了这般地步,刘宇其实已经没有了多少继续扩张的**,他只等诸葛亮交州与益州之南的区域之后,发兵‘摘取’,把那片区域也纳入大汉固有疆域,至于再对其他地方用兵,刘宇也不会再以占领为主,而只是打出大汉的威风,试一试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霸气。
……
第418章 神武二十年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混在三国争天下 ”查找最新章节!
神武二十年,刘宇七十二岁,身体看上去还算硬朗,至少还能再活个五六年。不过到了这般岁数,刘宇也不想操劳太多,政务方面的事情,他基本上已经全部丢给了太子刘睿,有内阁众臣辅佐,出不了什么差错,也让太子多积累点经验。
现如今的大汉,总人口超过了七千万,彻彻底底的超越了西汉与东汉颠峰时期的规模。
雪域高原、漠南与漠北大草原、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地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汉人的人口数量都不逊于蛮人了,同时蛮人也基本上汉化,与汉人在语言、文字、习俗上都相差无几了,可以说到了如今,这些地方完全可以算得上已经是大汉稳固疆域的一部分了。
乌孙那边,在这一年,大汉正式吞并乌孙,废乌孙国王元归靡为鲁侯,而元归靡也又顺势改回了原先的汉姓。
乌孙人有些反抗与暴乱,不过很快被当地驻扎的汉军镇压了下去,局势也很快恢复稳定。其实在大汉正式吞并乌孙之前,乌孙境内的汉人人口也已经达到了乌孙人的三分之一左右数量,并且乌孙人也基本上被汉化,用汉字、信道教,这也是大汉正式吞并乌孙之时,乌孙人反抗有限的最主要原因。
这几年时间,刘宇把政务基本上都丢给太子刘睿之后,便又专心改革军事,进一步完善大汉军制,强化大汉军队战斗力,也为将来威远万里之外更远的域外打好基础。
刘宇先是设立三十大常备军团,每个军团两万人,共六十万人。规定常备军团非特殊情况,不可进驻城池,只驻守军营,每日训练。驻守,防御边疆,平叛,剿匪,对外征战等才是常备军团主要任务。
刘宇还进一步扩充飞龙骑与陌刀军两大精锐的精锐的规模,将飞龙骑扩大到五万人,陌刀军扩大到四万人,两大精锐总共九万人。
事实上,三十大常备军团虽然有对外征战一项,但在刘宇的心里,常备军团主要还是对内平叛与防御驻守为主,飞龙骑与陌刀军才是刘宇准备威远域外的主要力量。
刘宇给飞龙骑与陌刀军挑选最精锐的士兵,配备最好的装备,以及最好的待遇。每一名飞龙骑或陌刀军士兵凡出域外战死,其家人不仅可得一笔抚恤,还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免税十年。
大汉威远域外的目标主要是西面大宛国、康居、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等一线。
最近的大宛国都在天山山脉之外,贵霜帝国、安息帝国距离长安城便足有近万里,罗马帝国更远,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远距离,后勤完全不可能跟得上,只能就地补给,大规模用兵的话根本没有可能,只能小规模用兵,几千人,万人,最多两三万人。
这样的数量规模限制,飞龙骑无疑是最合适的,陌刀军也就顶多到贵霜帝国与安息帝国一线,陌刀军大部分在刘宇心里,其实还以拱卫关中,保持中央集权的足够威信与强势。
另值一提的是,神武二十年,刘宇七十二岁了,当年麾下的老将们,即有年龄小于他的,也有年龄长于他的,就算有华佗引领,大汉医疗技术远比历史上同时期厉害得多,但真正活过七十岁的也不多。
高顺、张辽、张绣、马岱、张任、庞德等大将都已经死了,其中最年长的是张绣,最年轻的是马岱,老一辈大将只剩下关羽、赵云、马超、张郃、徐晃、甘宁,其中甘宁曾生过痢疾,吊着一口气第三次从美洲大陆返回大汉,若非华佗当时正在江东,及时救治,甘宁也死了。徐晃常年驻守雪域高原,寒气侵体,调回长安以后,却终日卧病在床,命不久矣。
另外,关羽也七十有一,年轻时曾有旧伤,当下也多卧病不出。
老一辈大将,真正还能带兵出征的只有赵云、马超、张郃。历史上马超活不过五十,是因为父仇难报,在刘备帐下也遭刘备忌惮,郁郁不得志。但在刘宇帐下,马超今也是一等国公,将来后辈五代内袭一等国公,五代以后世袭一等侯,几乎只在关羽、赵云两个最开始跟着刘宇的结义兄弟之下,比郭嘉还胜一筹,绝对得志,加之后半生征战多在西域、金微山、北提海一带,气候与凉州差别并不大,马超不仅活过了五十,且身体依旧硬朗,怕是有七八十的长寿命数。
如今主要是年轻一辈将领崛起,姜维、邓艾、吕臻、甘莘、王双、庞会、徐盖等,其中又以吕臻继承当年吕布六七分神力,最为勇猛无敌。
甘莘女子之身,却遗传了甘宁十成的神力,幼年时期命运多舛,被甘家第二代和第三代排挤,得刘宇关注后,在甘家的地位才终于扭转,后甘宁每次出海归来,皆亲自教导甘莘武艺,如今的甘莘已经不逊于年轻时期的甘宁。
邓艾、庞会、徐盖皆在陌刀军之中,姜维、吕臻、甘莘、王双则都在飞龙骑当中。
另值一提的是,十一年前,诸葛亮领楚军自朱崖州岛反攻中原大陆失败,加之刘备病逝,他一度颓唐,后来重复志气,领楚军跨海开拓交州与益州之南的大片区域,至今已有十年了。
诸葛亮无愧为全方面的奇才,十年时间,他带领最初仅仅一万五千人的楚军,先是攻灭了林邑国、后又攻灭了扶南,得三十万人口,而这只用了一年多时间。
后来诸葛亮休养生息三年,经过三年呕心沥血的治理,林邑国与扶南遗民竟然完全接受了‘楚国’的统治,并视诸葛亮如同神明,诸葛亮一句话,比之当年他们的林邑国王或扶南国王的一句话还管用。诸葛亮运用汉文化教化,三年时间,林邑国与扶南国遗民竟然就初步汉化了。
随后又是五年多时间的开拓,在诸葛亮的带领下,‘楚国’边境已然拓展至骠国、掸国边境,且对两国咄咄逼人,灭了两国之后,再灭盘越国,诸葛亮带领下的‘楚国’就将统一交州与益州之南的大片区域,建立一个疆域不下于大汉荆、交、扬三州加在一起的‘南楚’之国。
……
第418章 神武二十年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混在三国争天下 ”查找最新章节!
神武二十年,刘宇七十二岁,身体看上去还算硬朗,至少还能再活个五六年。不过到了这般岁数,刘宇也不想操劳太多,政务方面的事情,他基本上已经全部丢给了太子刘睿,有内阁众臣辅佐,出不了什么差错,也让太子多积累点经验。
现如今的大汉,总人口超过了七千万,彻彻底底的超越了西汉与东汉颠峰时期的规模。
雪域高原、漠南与漠北大草原、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地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汉人的人口数量都不逊于蛮人了,同时蛮人也基本上汉化,与汉人在语言、文字、习俗上都相差无几了,可以说到了如今,这些地方完全可以算得上已经是大汉稳固疆域的一部分了。
乌孙那边,在这一年,大汉正式吞并乌孙,废乌孙国王元归靡为鲁侯,而元归靡也又顺势改回了原先的汉姓。
乌孙人有些反抗与暴乱,不过很快被当地驻扎的汉军镇压了下去,局势也很快恢复稳定。其实在大汉正式吞并乌孙之前,乌孙境内的汉人人口也已经达到了乌孙人的三分之一左右数量,并且乌孙人也基本上被汉化,用汉字、信道教,这也是大汉正式吞并乌孙之时,乌孙人反抗有限的最主要原因。
这几年时间,刘宇把政务基本上都丢给太子刘睿之后,便又专心改革军事,进一步完善大汉军制,强化大汉军队战斗力,也为将来威远万里之外更远的域外打好基础。
刘宇先是设立三十大常备军团,每个军团两万人,共六十万人。规定常备军团非特殊情况,不可进驻城池,只驻守军营,每日训练。驻守,防御边疆,平叛,剿匪,对外征战等才是常备军团主要任务。
刘宇还进一步扩充飞龙骑与陌刀军两大精锐的精锐的规模,将飞龙骑扩大到五万人,陌刀军扩大到四万人,两大精锐总共九万人。
事实上,三十大常备军团虽然有对外征战一项,但在刘宇的心里,常备军团主要还是对内平叛与防御驻守为主,飞龙骑与陌刀军才是刘宇准备威远域外的主要力量。
刘宇给飞龙骑与陌刀军挑选最精锐的士兵,配备最好的装备,以及最好的待遇。每一名飞龙骑或陌刀军士兵凡出域外战死,其家人不仅可得一笔抚恤,还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免税十年。
大汉威远域外的目标主要是西面大宛国、康居、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等一线。
最近的大宛国都在天山山脉之外,贵霜帝国、安息帝国距离长安城便足有近万里,罗马帝国更远,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远距离,后勤完全不可能跟得上,只能就地补给,大规模用兵的话根本没有可能,只能小规模用兵,几千人,万人,最多两三万人。
这样的数量规模限制,飞龙骑无疑是最合适的,陌刀军也就顶多到贵霜帝国与安息帝国一线,陌刀军大部分在刘宇心里,其实还以拱卫关中,保持中央集权的足够威信与强势。
另值一提的是,神武二十年,刘宇七十二岁了,当年麾下的老将们,即有年龄小于他的,也有年龄长于他的,就算有华佗引领,大汉医疗技术远比历史上同时期厉害得多,但真正活过七十岁的也不多。
高顺、张辽、张绣、马岱、张任、庞德等大将都已经死了,其中最年长的是张绣,最年轻的是马岱,老一辈大将只剩下关羽、赵云、马超、张郃、徐晃、甘宁,其中甘宁曾生过痢疾,吊着一口气第三次从美洲大陆返回大汉,若非华佗当时正在江东,及时救治,甘宁也死了。徐晃常年驻守雪域高原,寒气侵体,调回长安以后,却终日卧病在床,命不久矣。
另外,关羽也七十有一,年轻时曾有旧伤,当下也多卧病不出。
老一辈大将,真正还能带兵出征的只有赵云、马超、张郃。历史上马超活不过五十,是因为父仇难报,在刘备帐下也遭刘备忌惮,郁郁不得志。但在刘宇帐下,马超今也是一等国公,将来后辈五代内袭一等国公,五代以后世袭一等侯,几乎只在关羽、赵云两个最开始跟着刘宇的结义兄弟之下,比郭嘉还胜一筹,绝对得志,加之后半生征战多在西域、金微山、北提海一带,气候与凉州差别并不大,马超不仅活过了五十,且身体依旧硬朗,怕是有七八十的长寿命数。
如今主要是年轻一辈将领崛起,姜维、邓艾、吕臻、甘莘、王双、庞会、徐盖等,其中又以吕臻继承当年吕布六七分神力,最为勇猛无敌。
甘莘女子之身,却遗传了甘宁十成的神力,幼年时期命运多舛,被甘家第二代和第三代排挤,得刘宇关注后,在甘家的地位才终于扭转,后甘宁每次出海归来,皆亲自教导甘莘武艺,如今的甘莘已经不逊于年轻时期的甘宁。
邓艾、庞会、徐盖皆在陌刀军之中,姜维、吕臻、甘莘、王双则都在飞龙骑当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