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叨狼
“那又如何?”范亨有些好奇地问道。
“唉,老爸,这个你应该懂的。”范无病看了看父亲范亨。摇头叹息道。
“唉,儿子,这个我真的不懂地。”范亨学着儿子的样子,摇头叹息道。
父子二人对视了半天,捧腹大笑起来。
笑了好久之后,范无病才喘息这说道,“老爸,你好久没有这么喜感了!”“最近的工作压力小许多了,自然有这个闲心了。”范亨笑道。
这句话倒是事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磐石市的财政状况明显好转了,有了新整合的玻璃厂和肉食加工厂这两家赚大钱的企业打底子,再加上土地出让金地收入,磐石市政府开始筹备在市区内兴建几个大型的批市场,这对经济的刺激还是比较大的,由于磐石市政府相继推出了几个有力的商业刺激方案,客商们也受到了吸引,开始从周围地区向磐石这里流动。**
总而言之一句话。磐石市的经济。正处在整体腾飞的前夜,而在这之前。大家肯定是不用担心财政上不出工资来了。
“股东多了,有言权地人自然就多了,如果有人再拉一拉派系什么的,没准儿很快就出现新的大股东了。到时候,谁主导公司的展,可就不一定了啊!”范无病接着刚才的话题对父亲范亨说道,“就是那么一句,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新公司的股权主导争夺大背景之下,平原厂那样地小股东的意见,会得到足够的尊重吗?”
范亨心里面一盘算,平原厂现在的股权严重缩水,还不到百分之五,这样的小股东,自然就是任人宰割了,或在股东会上还有言的权力,但是决策权早就转移了,“原来你们就是这样夺取国企合作方的控制权的啊,这明明就是利用资金优势来欺负人嘛。”
“老爸这话说的太对了!”范无病点头同意道,“国外地资本进入中国来打市场,凭地是什么?不就是以本压人吗?谁叫人家有钱呢?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
“还有什么不同的吗?”范亨问道。
“资本这东西,不能够简单地理解为资金。”范无病解释道,“其实当前国内最需要的,未必就是大量的展资金,而是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对市场的操控手段,还有就是高科技的研能力了。”
范亨点点头,承认儿子说地很对,但是想要引进这些东西,会比引进资金更加困难,对于中国持敌视态度地西方国家,怎么可能轻易地将高科技拱手想让?即便是偶尔引进一些,也是看中了中国大陆人力资源比较低廉的世界工厂优势,将一些三流技术拿过来展一下而已。
对于那些真正先进地高科技,西方国家对我们是封锁得非常厉害的。
李铭九有些晕了,当他参加龙泉公司的第一次董事会的时候,他忽然现一夜之间,自己就不是二股东了!
会议室里面坐了十几个黑白花红的肤色的家伙,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偏偏沈曼华在为他们做介绍的时候,每一个持有的股份都比平原厂现在所持有的数额要多一些,其中的几个甚至达到了十几个百分点。
李铭九意识到,自己算是被架空了,或说是边缘化了!以后大概除了获得分红之外,自己在董事会里面就没有什么言权利了!
“我也没有预料到情况会变得这么复杂,原本我只是负责给各方面的资金找一个投资方向,谁知道大家对于这个矿泉水源的兴趣都很大,所以就弄成这个样子了。不过,李厂长在我提出注资意向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嘛。”沈曼华很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李铭九如此说道。
不带这么玩儿的啊!李铭九此时有点儿欲哭无泪了!
这让我怎么给上面写报告啊?!弄了半天,出卖了大片的土地储备,搭上了一个优质的矿泉水源,就换回来这么一个不痛不痒说话不算数的小股东地位?连百分之五的股权都不到啊!而且还是这一群股东中持股数量最少的一个!
李铭九可以肯定,自己的报告要是这么交上去的话,绝对会被一掳倒底的,而且保不准还会被扣上一个出卖国有资产牺牲人民利益的大帽子,一辈子也翻不过身来了。
“这可怎么办是好?!”李铭九着急了,他看了看满屋子的股东们在针对某一件事指手画脚地争论个不休的场面,觉得自己在这里耗时间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当务之急,还是要赶紧跑一趟部里面,争取将这件事情给淡化掉,先前的宣传此时看起来都有点儿招人话柄的意思,得赶紧消除影响才行。
于是李铭九把厂里面的几个心腹叮嘱了一番之后,带上了大笔现金,连夜赶往京城。
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九点多的时候,李铭九眼睛充血地出现在了部里面的某位实权副部长的办公室中,他可是一夜都没有睡成,光想着如何来跟副部长说项了。
不过,受过他很多供奉的副部长,这一次的态度似乎有点儿怪异,看着自己的眼神,就跟看着一个死人一般,充满了怜悯和不屑。
“好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还没有等李铭九说话,副部长就先行打破了僵局,然后递给他一份儿今天的早报,冷冷地说道,“如果你看完这份报纸之后,还能说出来什么不同的话的话,我愿意听你的汇报。”
李铭九有些忐忑地接过了那份早报,只看了一眼,就晕了过去。
只见那份还散着油墨的气息的早报的头版上,用了大大的篇幅说明了平原厂跟印尼华侨之间的合作项目,前面都是非常正面非常鼓舞人心的,只是在后面加了一个补充,就是新公司股东组成方面的变动。
最后作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好,“原属于平原厂的万亩土地,通过股权的稀释,大部分已经为合资公司所有。而平原厂的股份,却成为一个大大的尴尬。谁能说清楚,这究竟是引入了外资,还是掏空了家底呢?”
“不带这么玩儿的啊!”这是李铭九晕过去之前的最后一句呐喊。
( 财色 p:///2/2286/ )
第二十四章 能掀起多大的浪花儿?
当然,范无病的后招儿并不仅仅在李铭九晕倒之后就算完结。+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
接下来龙泉公司的一系列动作,让国内的各大媒体们张口结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上演了一出既合理又合法地疯狂掠夺国有资产的经典大片。
先是通过巨量注资,稀释平原厂所持有的股权比例,然后就是改变单一股东构成,一下子在董事会中分立出多个规模相当的股东,接着就是沈曼华的控股股东权利被剥夺,在董事会内形成了山头主义,对于新公司未来的走向问题生了争执。
至于公司体制下的一切资源,则被重新分割完毕,万亩土地,能够留在平原厂手中的只剩下不到五百亩而已,而他们换回来的,则是现在还看不到的矿泉水企业的每年百分之五不到的分红而已。
仅仅这些就令李铭九无法摆脱出卖巨量国有资产的罪名,而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他感到绝望,公司股东们通过了一项决议,准备在建造矿泉水公司的同时,投入巨资开原属平原厂,现在归于龙泉公司名下的土地资产。
“又要投入巨资?!”李铭九对此已经有点儿麻木了,听闻手下报告过来的消息之后,只是将呆滞的眼珠略微转了一下而已。
“初步测算,大概是一亿美金左右,而据说随着开进程的推移,数字可能远远要超过一亿美金,真不知道他们是想要做什么?”李铭九的秘书站在他的办公室里面汇报道。
由于龙泉公司突然搞了一个股权稀释,让李铭九前往京城说项地计划被彻底打乱。部里面他的支持此时也不敢冒着危险,站在风口浪尖上扶持李铭九。
不过鉴于李铭九往日的孝敬,对方还是答应尽量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帮助李铭九开脱一些责任的,毕竟这一次搞出来的动静太大,能够只手遮天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是部里面的这几个人能够做到。
因此李铭九只得神情沮丧地回到了磐石,他要面对的事情还很多,尤其是不知道龙泉公司接下来还会搞出什么样地鬼名堂来。
“我也不知道被什么鬼给迷了心窍儿,弄到今天这种尴尬的地步。只要龙泉公司出一点儿问题,我的这条路也就走到头儿了!”李铭九有些自嘲地对秘书说道。
此时他大概有些明白了,这家龙泉公司的股东们显然是所图甚大的,自己不过是人家踏足国内土地资源的一个踏板而已,所以的什么优质矿泉水源,在人家的眼中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什么样的矿泉水源值得投资方一下子砸进来将近两亿美金?!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又不是青春不老泉,流出来地也不是纯天然的牛奶,一个矿泉水厂,最多有个几百万的投资就很多了,自己居然以为人家是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矿泉水公司。真是好傻好天真啊!
“算了,看着他们折腾吧,我就不相信,他们来中国不是为了赚钱的?”李铭九此时也想开了,只要龙泉公司能够盈利,那么自己的股权还是值钱的,在这么大规模的企业中持股,哪怕少一点儿,利润也是可观的,上面也不能够说什么话。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纯商业的行为而已。
但是如果龙泉公司真地不打算盈利,那又该怎么办?龙泉公司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吗?李铭九真的不敢确定。
同样的问题,范亨也问了儿子范无病,“龙泉公司不打算盈利吗?除非你们不盈利,否则终究弄不跨李铭九的。可是如果不盈利,那上亿美金的投资。不就都打了水漂儿了吗?这样地投资行为。似乎对于你所讲地挖空国有资产的事情,没有什么说服力吧?”
范亨讲的也有道理,外资进来,不管怎么样折腾,总是要盈利的,想范无病这样不计工本地瞎搞,应该没有第二个,那么这种案例也就不具备普遍性了。不具备普遍性的案例。又如何能够说明国有资产现在所面临的危机?
范无病胸有成竹地说道,“我本人肯定是要盈利的。但是龙泉公司完全可以不盈利。这也就是私人资本的可怕之处了,甚至一些大财团,也有可能采取类似地方法来实现对于国有资产地侵蚀。在同国外资本的角逐之中,唯一需要记住地,就是永远不要失去控股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李铭九这一次,就是失败在这一点上,另外么,就是他们对于土地资源的价值估计过低了!”
实际上,范无病这么绕来绕去,主要就是冲着平原厂的万亩土地而去的,显然在合作初期谈判的时候,李铭九并没有预料到沈曼华会一下子弄进来这么多的资金,而李铭九没有争取控股权,也是存了他自己的小九九的。
如果平原厂成为控股股东,那么所要承担的责任就会相对多一些,将来需要进行利益转移的时候会更加引人注目,成为二股东是最好的选择,只是他没有料到沈曼华在获得了控股权的同时,就开始稀释自己的股份,将自己给边缘化了。
在沈曼华的大资金面前,平原厂确实没有什么可以与之抗争的实力,而唯一值钱的土地资源,却已经被大小股东们通过合同给瓜分掉了。
说到底,不是李铭九不知道平原厂的土地资源值钱,而是他对于沈曼华的资金规模没有搞清楚,自己又存了别的心思,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人只要有了私欲,就很容易被别人算计到的。李铭九,显然是太热衷于名利了。如果他能够以平原厂的利益为重,也不会犯下这种无法弥补地过错。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你那么多的资金,是要怎样才能够转移出去?”范亨很是有些好奇地问道。
对于自己的儿子,范亨只能用天才二字来形容,为什么他所想到的,都是别人想不到的呢?
“当然是要花掉,否则怎么能转移掉?”范无病微微一笑道。
已经入境的大额投资,必然是受到严重关注的,想要投资很简单。想要撤资就很麻烦,所以入境的资金想要转移回去,最好地办法就是通过消费渠道花出去,这是最为稳妥的。
但也有一个问题,投入的一亿美金,就算是花到了自己的企业中,也要面临着税收的问题,最后能够回笼的资金肯定就不到一亿美金了,这个问题该怎么来解决?
当范亨提出了这个问题的时候,范无病就笑起来了。“这事儿您就不用操心了,我早就想到了合适的途径了。”
果然,在龙泉公司的再次投资计划公布之后,又在全国的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在猜测这家公司地投资人究竟是不是脑袋被驴给踢了,一个矿泉水源,值得投资这么多钱?收不回来投资该怎么办?
后来大家算是搞清楚了,原来人家是要在磐石这里扎根了,正准备对那上万亩土地进行开,这样想的话。上亿美金的投入,倒也差不多可以理解了,毕竟搞基建是比较费钱的,更不用说开的面积如此之大。
所以,龙泉公司在水泥和钢筋的消耗上,就非常大。还有一些基础建设材料也都是急需采购的。但是现在国内已经掀起了一波建设浪潮,各地的建材都紧张,一时之间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材料来?
可是龙泉公司的大股东们此时地建设热情是非常高涨的,在他们的一致要求下,龙泉公司的人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可以合作的大规模建材提供商,最后,终于找到了两家可以转让的公司,这两家公司不是别地。正是范无病在柳市和横店布下地两招儿闲棋。当初他让柳市和横店的公司不计成本地囤积原材料,今日算是派上用场了。
龙泉公司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财大气粗。一口气定购了两亿美金的各类建材,并且约定了现货交易,钱货两讫,但是当各种建材运到之后,应该打款的时候,就出了问题了。
龙泉公司的账面上只有一亿多美金,无法承担所以的建材开支,大概还有四五千万美金的缺口补不上,可是东西都已经拉回来了,自然是不可能退回去地,而且还有合同在那里放着,赖也赖不掉地。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柳市和横店地两家公司可都是范无病通过自己在国外的公司兼并后成立的,既有外资概念,又是私企,这样的话,就不怕龙泉公司这边儿赖账了。
而且最为要命的一点,就是沈曼华等龙泉公司的重要股东们此时都以采购设备为名去了国外,原本大家就对他们的底细很不清楚,这下子干脆连人影都见不到了。
应该说,柳市和横店的两家公司卖给龙泉公司的建材,价格上并不算很贵,仅仅是随行就市而已,但是比起涨价之前,这些建材的价格已经涨了三倍多,柳市和横店的两家公司算是大赚了一笔。
可是赚钱归赚钱,外面的欠账也是应该尽量收回来的,不能因为对方没钱了,就可以说合同是一张废纸啊!于是两家公司一起将龙泉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龙泉公司偿还债务!
受理法院也感到非常头痛,这种事情,牵涉资金之大,已经够得上国际级了,本来是应该拖一拖看看情况的,可是媒体这方面已经炒得沸沸扬扬了,大家都翘以待看结果呢,你法院方面总不能不作为吧?
最后判决下来,结果倒是很公正,龙泉公司依法向两家公司进行赔偿,资金不足的部分,使用公司的固定资产来抵债,可是龙泉公司的壳子才弄起来,正式的办公楼都没有建起来。所以大家地目光就盯上了那一万亩土地了。
唯一在国内的龙泉公司的股东代表李铭九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可是在法律面前,这种反对的力度实在太微弱了,正在加快改革力度的国内,不可能因为一万亩土地的使用权就出尔反尔地毁掉自己的形象。
这笔损失,顶多能算得上是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费,但是对李铭九而言,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某些小报爆出了平原厂跟龙泉公司当初的合作协议之后,李铭九地政治生命就算是终结了。等待他的是内部审查,之后可能会选择是否移交司法部门办理。
在一片口诛笔伐声中,出卖国有资产的李铭九百死莫赎,黯然离场。
“事情办成了这样,该怎么善后?”范亨有些头痛地向儿子问计。
虽然范亨自己早就从这件事情里面摘了出去,但是不管怎么说,事情总是生在磐石的,这件事对于磐石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只要大家一提到这次的龙泉公司事件,总会联想到这是一家磐石的企业。
一场神话般的资本运作。以平原厂输掉了所有的土地储备为终结画上了句号,带给人地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感,原来真金白银的背后,也有可能是隐藏着杀人不见血的刀子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