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儒术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端木赐

    ( 儒术  p:///2/2507/  )




第三百五十一章 破阵立威
    一首诗词,能够被收集在《诗经》当中,成为传天下的伟大诗词。成为孔圣人口中“思无邪”的“诗三百”。定然不会是表象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而无论是什么更深层次的喻义,无一例外的,都是指着“大道”。

    “道”,乃是思想修行的终究意义。

    怎么样的道?如何去寻求?

    这是每一个儒士从开智以后,都在不断地追寻和纠正的,既是目标,也是一个过程。

    没有人知道“道”的终点是什么,因为所有人都在道上努力地追寻着。也许一旦走到了终点,就不是“道”了。当然了,每一个人走的“道”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却都坚信,道的终点是一样的。

    信奉的每一句话,蕴含思想的力量,都被他们看做是“道”的体现。看到这些,写出了这些,便似乎已经看到了追寻道的希望。

    这样的思想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不就正如《蒹葭》当中所描述的那样么?

    对于“伊人”的苦苦痴情,和儒士对“道”的执念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道”的再现和表现天地。我们苦苦追求的是道,无论碰到什么样的阻隔,都没有放弃,坚持下去。这一份坚执的信念,最后却往往都被泡影一样的希望破灭了。

    “一首《蒹葭》当中,充满了不知道多少人族大能修士对于追寻‘道’的遗憾和不圆满啊!”

    太多太多的思绪和思想涌入了苏林的智海当中,这些思想晦涩难懂。对“道”的领悟又怎么会是轻易之间就能够被吸收的呢?

    “《诗经》并不是如同字面上的意思那么简单,听闻孔子成圣便是从《诗经》当中学习到了周礼。又从《易经》当中明白了天地至理,才能够成为开创儒道思想的儒道圣人啊!”

    领悟了《蒹葭》当中的思想含义。但是苏林却无法完全吸收。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将这些思想存在智海深处,等到有时间和有能力了以后,再拿出来慢慢咀嚼。

    而在诗词迷阵之外,那些国子监的学生们,便惊奇地发现。不一会儿以后,苏林的思想开始慢慢焕发出了金光来,在其中的《蒹葭》诗词思想,开始一点一点的消散。不……不是消散,而是被苏林给吸收进入了智海当中了。

    于此同时,还有那供奉在思想之庙当中的思想之脉,其中的思想力量,也有极小的一部分,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了诗词迷阵当中,再通过诗词迷阵,被苏林给吸收了。

    “思想的力量好大……不是我可以吸收得了的。这些思想之脉,恐怕就是半圣前来。也不一定可以全部吸收……实在是太过庞大了,而且,其中的思想,还有各种生克关系。若是一不小心,将两道相克的思想之脉同时吸收,就算是半圣恐怕也要爆体而亡吧……”

    苏林只能够小心翼翼地通过诗词迷阵的联系去沟通一番这四百八十五种思想之脉。而不敢放出自己的思想力量去吸收。因为他知道这些思想之脉的力量太强大了,还不是自己可以吸收的。

    但是。就只是这么稍微探查一番,就已经让苏林的那九个思源膨胀到了无比广大的地步。智海当中的思想海水,也急速地澎湃了起来,涌动起来的思想,显然是受到了思想之脉的牵引。

    隐隐的,苏林发现自己的智海甚至要越来越膨胀,智窍也开始微微发胀地痛起来了。这是智窍要爆炸的前奏啊!

    “不好!不行……我绝对不能任凭这些思想之脉将思想力量冲击进入我的智海当中,必须切断联系!还是赶紧破阵的好!”

    不敢再去探查那些思想之脉,苏林直接将思想收了回来,智窍也暂时关闭,切断了联系之后,再度展开,其中刚刚领悟的那些《蒹葭》思想喷涌而出,对着诗词幻境当中已经变得很短的河岸,道了一声:“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人生亦如此,道亦如此,便不追不逐,静坐领悟。动即是不动,不动也就是动……”

    哗啦!

    幻境当中的河水沸腾了起来,所谓的“伊人”却开始渐渐地消散起来。诚然,犹如苏林刚刚的话中所言,运动是相对的,动和不动,也只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不去追逐,但是可以吸引,可以相互运动。对于泡影般的希望,又何必沿着错误的方法去苦苦坎坷追求呢?

    一旦不追逐,便已经放下,已经走出了这个怪圈!

    轰!

    整个诗词幻境开始崩溃,没有错,第一个《蒹葭》的诗词幻境,被苏林给破了。破开的便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思想,要克服的是自己内心盲目的坚持和没有希望的希望……

    金光四起!

    苏林破开了第一首诗词《蒹葭》,国子监的那些学生们都纷纷惊讶了起来。要知道,《蒹葭》这一首诗词,可从来就没有见人真的破开过啊!

    但是现在,在都以为苏林不可能过去的情况下,真的被他破开了。由不得这些国子监高傲的学生们不意外了。

    不过毕竟苏林声名在外,能够破开《蒹葭》他们也不算太意外,他们期待着,按理说后面的诗词会更难,就想要看看苏林又是如何破开的呢?

    “果然不愧是能写出镇国诗词来的苏林,过了《蒹葭》,已然算是我们国子监当中顶尖的水平了。就是不知道,后面他还会遇到哪些诗词来?”

    “真没想到,苏林竟然真的破开了《蒹葭》的思想。不知道其中到底是蕴含怎么样的思想呢?那么美好的一首男女之情诗词,想必都被苏林领悟吸收了吧?”

    ……

    在这些国子监学生的羡慕和不可思议当中,两名大儒祭酒却都已经微微点头笑了起来。

    “杨兄,没想到这苏林对于‘道’和‘寻道’的领悟竟然如此明晰,从《蒹葭》当中领悟出来的思想,能够和‘道’联系起来,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大彻大悟了啊!”

    大儒祭酒洪兴羽可以勉强看到苏林在诗词幻境当中的一些所作所为,所以也是略微感到惊讶,对着身边的大儒杨文昌说道。

    “的确!纵然我们已经成为了大儒,但是对于寻道的坚执之心,却依旧无法放下。对于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希望泡影,还是如此的执着追寻……”

    一脸迷失地怅惘,大儒杨文昌却是微微皱眉,智海当中似乎是在思考着不为人明白的一些思想道理,然后又对大儒场洪兴羽说道,“不过这一下,苏林既然已经过了《蒹葭》,想必后面的其他《诗经》当中的诗词,也无法难住他了吧?”

    话音才刚落,果然,诗词迷阵当中,又出来了许许多多的诗词幻境。而且也都是《诗经》当中的诗词。

    但是,这些诗词,却远远都没有刚刚《蒹葭》的思想幻境力量。苏林几乎是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思想和破绽,也根本不用如同方才那般去分析和吸收其中的思想。

    因为,这些诗词迷阵当中的《诗经》诗词,并没有思想之脉在背后支持着,它们更深一层的思想奥义,并没有被激发出来。所以,可以被苏林轻易地就从表面就破开一道道诗词幻境来。

    “竟然都是《诗经》当中的诗词!《诗经》三百多篇,风、雅、颂,都是记录上古我们人族修士大能追寻大道的经过……虽然往往被赋予了男女之情的喻义,但是深层次却都是统一对大道的追寻……”

    破开一道道的《诗经》诗词之后,苏林的内心对于整个《诗经》都开始明悟了起来。也知道了为什么孔子会如此评价《诗经》了,难怪孔子可以依靠《诗经》和《易经》领悟到成圣的关键,这明明就是无数古人追寻天道的经验大全啊!

    “看来回去我也要细细地将《诗经》拿出来仔细研读一番,只不过,没有思想之脉的思想力量作为燃烧,却是根本很难激发出《诗经》当中的思想幻境……就好像刚刚的《蒹葭》一样,只有那样的诗词思想幻境,才能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上古大能寻道的经验……”

    苏林不知道的是,单单刚刚得到那一道《蒹葭》幻境,展现出来让他领悟,已经消耗了一道正常思想之脉的百分之一思想力量了。

    由此可知,这《诗经》当中的诗词,蕴含的思想经验,是何等地厉害,激发出来也需要消耗如此庞大的思想之脉力量。

    “第十三首……好了!破了这一首以后,应该就可以破阵了吧……”

    接下来的这些《诗经》并没有那么大的威力,苏林可以很轻松地破开,当破开第十三首的时候,轰然一声,整个诗词迷阵彻底地洞开,眼前的幻境迷雾也完全地散去,苏林再一次回到了现实当中,却发现所有的国子监学生都紧紧地盯着他,有点惊呆了的意味。

    “苏林出来了……这么快!第一首诗词足足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才破开的啊!可是之后的十二首,总共也就花了一刻钟时间啊……”

    “不是说诗词迷阵,越往后是越难的么?怎么对苏林来说,越往后反而越容易了啊?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啊!”

    ……

    这一下,苏林通过破了这诗词迷阵,彻底地将自己的实力震慑了出来,让所有在场的国子监学生,都真真切切亲眼看到了他的实力。当然了,这也仅仅只是他实力当中的一部分而已。(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儒术  p:///2/2507/  )



第三百五十二章 文社
    第三百五十二章文社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苏林便闯过了整个诗词迷阵当中的十三首《诗经》幻境,成功地破阵而出。

    “十三弟,恭喜你!从今天开始,便是国子监正式的学生了。以后我们兄弟俩,在国子监内一同学习修炼,必然可以壮大我们苏家的。”

    看到苏林出来,苏烨第一个迎了上去,非常骄傲地大声说道。

    而周围的那些国子监学生们,大都是一脸羡慕地看着苏林。就算不因为其他的,单单闯过了诗词迷阵之后的奖励,便有足足一百学分之多,足够进入一道强大的思想之脉当中修行领悟了。

    “烨哥,总算没有丢我们苏家的脸。要是让老太爷知道,我连国子监的门都进不来的话。恐怕会立刻收回我的这个世子身份了。哈哈!”

    经历过“思无邪”的《诗经》洗礼,苏林的思想也变得更加地纯熟精深起来。他出了阵以后,便对着两名祭酒大儒拱手道:“杨大儒、洪大儒,学生不辱使命,破开了诗词迷阵!”

    “苏林,你很不错!既然你已经成功的通过了考验,这便是你的国子监学生身份玉牌,里面记录着你在国子监当中的各项信息,还有你所拥有的学分。刚刚闯过诗词迷阵的一百学分,也已经在其中了。你也可以将思想深入其中,领略这些学分的用处……”

    大儒祭酒杨文昌挥袖一甩,一道亮闪闪的身份玉牌,便到了苏林的手中。

    “多谢杨大儒!学生必定在国子监当中。好生地修炼思想。”

    接过身份玉牌以后,便昭示着苏林正式地成为了一名吴国国子监的学生了。而且和大哥苏烨一样,是举人班的学生。

    “太好了!苏林。这一下……我们苏家已经够五名子弟进入国子监了。便可以组成自己的文社了……”

    苏烨兴奋地说道,“苏林,就由你来充当我们文社的社长吧!成立了文社以后,我们便可以以文社为单位,一起去完成祭酒殿的任务,赚取学分了。”

    “文社?这是什么?”

    苏林奇怪地问道。

    “文社,乃是国子监当中的学生组织。至少需要五个人才能够成立缔结,而国子监祭酒殿当中的很多任务,都必须是以文社为单位才能够去执行的。这些任务往往十分复杂和难。只有文社多人配合组织起来,才能够完成。当然了,完成这些文社任务以后,获得的学分也相对应的会更多……”

    苏烨解释说道,“之前我便是加入其他进士班学生的文社,每一次执行完任务以后,分得的学分却不多。如今你来了,我们苏家五名学生组成自己的文社,便不用被他们剥削。自己赚取学分了。”

    在国子监当中,像苏烨这样的家族背景,都不算是什么很了不起的。还是以自我的思想实力为准,所以。苏烨只是一般偏上的举人修为力量,在加入进士班的文社以后,自然在完成任务上。能够分配的学分少之又少。

    学分少,那么自然而然能够获取到的学院思想资源就少了。前不久。苏烨好不容易凑齐了五十学分,才得到一次进入思想之脉修炼领悟的机会。

    就只是这么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苏烨便领悟到了不少的思想真谛,甚至将“揣摩”的意境又提高了不少,获益良多。

    这也就更加地激励着苏烨,想要更多的完成任务,获得学分,进入思想之脉修炼。如今,苏林来了,苏烨也算是有了主心骨。本来他才是苏家的大公子,应该以他为主。

    但是苏家是以德才居之的,苏林的才华和能力明显在他之上,所以苏烨当然要以苏林为首,请他来当文社的社长,带领苏家的几个小辈,一同在国子监当中学习了。

    “哦?原来是这样,那么……烨哥,赶紧将其他的几名兄弟介绍给我,我们便一同缔结文社,才能够更好的在国子监当中学习和修炼。”

    苏林明白了文社的作用以后,自然也十分愿意地充当文社的社长。毕竟,都是苏家自己的子弟,便不会有什么利益冲突。而且,人多好办事,在国子监当中,苏林毕竟不能孤军作战。

    “好好好……他们早上就已经从府中过来了,也是住在你的镇国公府中的。我这就介绍给你……”

    说着,苏烨便快速地领着苏林来到了几名苏家子弟聚集在一起的地方,介绍说道,“举人班当中的还有二公子书荒、七公子苏虹,另外的两名便是十公子苏立和十一公子苏仁。”

    “苏林,我们都见识到你的厉害了。都愿意推举你成为我们文社的社长,如此一来,我们苏家在国子监当中也算是真正立足下来。之后文社发展壮大以后,更可以照拂以后进入国子监的苏家子弟……”

    “苏林,我们苏家有你这样的天才,必然会飞黄腾达了!我们都听你的,希望你也能够将你的思想领悟,传授给我们。”

    ……

    几名苏家子弟,都比苏林大,但是却一点也没有因此而不服苏林。毕竟,在苏家,都是以德才居之。苏林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以苏林的能力,只要好好地带领这个文社,必然也可以为他们的思想修行,带来无限的好处。这些苏家子弟都看得很明白,所以并没有任何抵触苏林的想法,反而因为苏林的到来,而感到是自己崛起的一个好机遇了。

    “好的,诸位兄长。苏林不才,既然诸位兄长愿意推举我成为社长。那么,我必然不负重托,肯定要将我们的文社,发展成为国子监第一的文社。并且,赚取更多的学分,让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更加地进步。”

    兄弟之间,不互相猜疑,能够公平地对待和相互帮助,这正是苏林所希望看到的。苏家是纵横家世家,所以这几名公子几乎也都是纵横家的思想,对于苏林的到来不排斥,苏林心中当然也都已经完全地接纳了他们。

    “那么……苏林,我们的文社要取一个什么名字呢?只要取好了名字,我们几个便可以拿着身份玉牌,到祭酒殿那里去登记。等登记好了,通过祭酒殿的认可,也就等于我们的文社成立,以后在这国子监当中,所有人都会知道有我们这么一个文社的存在了。”

1...200201202203204...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