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道1983

    他这身体,吸收的主要是元气,养伤期间的消耗只能是他的气血。伤没好之前,气血补充不足,他可能会越来越瘦,气血越来越少。

    得多吃肉啊

    肉食中蕴含比较多的气血,多少还是有点用处的。

    张卫东看了看四周,近山近林,远眺面积不小,山林影影绰绰。不过大礼山边缘,树木不够繁盛,而趟过河才能进山打猎。

    林中应该有野物,而河中不知是否有鱼呢?

    对于山中的未知,张卫东不打算贸然闯入。而小河不大,两三丈宽,河水有些浑浊,似乎不会太深。

    张卫东去折了一段拇指粗的笔直树枝,用柴刀去掉了多余的枝桠,将一端削出了尖,这就是一把木投枪。他又做了几把,拿在手里垫了垫,勉强可用了。

    姐姐,大叔在做什么,做弹弓么?狗蛋小跑到姐姐身边,好奇的看着张卫东的举动。

    赵兰兰也不解:姐姐也不知道

    那我去问!

    回来!

    赵兰兰一把拉住弟弟,一本正经的教育道:大叔在做正经事,咱们不能打扰他,好不好?

    狗蛋想了下,还是点点头,不过不时的看一眼小河边,感觉好玩。他本是想去的,但赵氏从来不让他接近河边,太危险了。

    其实,赵兰兰也在纳闷。不过张卫东算赵家的客人,她也不好意思过去询问。

    此时河水很冷,卷起裤管赤脚趟进水中,踩着鹅卵石和沙子,张卫东忍不住打哆嗦。

    这还真成凡人了?影响居然这么大?

    不过零下几度的河水,居然让他感觉到很不适。不过,也仅仅是不适,张卫东很快就适应了。毕竟这个肉身还有底子在,还要强过凡人很多的。

    河水流速很快,比较浑浊,但也没到让鱼儿浮出水面的程度。想要捕鱼。难度不小。不过,好在河水里真的有鱼。

    片刻后。张卫东动了,手中的木枪猛的刺下。快速的提起,一尾四斤重的灰背白腹鱼儿被木枪穿透鱼鳃,濒死挣扎着。它似鲤鱼的宽身,但却身长流线型,肉也不算少。

    大叔在叉鱼赵兰兰惊呆了。

    怎么做到的?

    狗蛋早就注意到了,忘了屁股被揍的教训,一溜烟的跑了过去,咬着手指,眼巴巴的看着鱼。十分的好奇。

    狗蛋,吃过鱼么?张卫东逗他,一边讲肥鱼取下,丢进了背篓里。

    大叔,这是鱼吗,给狗蛋吃的吗?狗蛋一听吃,顿时流口水了。

    对,一会儿回家,让你娘做鱼给狗蛋吃!

    于是。狗蛋同志撅着屁股,爬在背篓前,盯着里面的肥鱼,想要伸手摸一把。但又胆怯,只能牢牢的看死了。连他姐姐赵兰兰喊他都无视了。

    张卫东笑笑,再次躺进了河里。

    两个时辰后。张卫东上了岸。而此时的背篓里,多了三十几尾肥鱼。大的五六斤重,小的也有两斤多。基本是同一类鱼,足有一两百斤,将背篓装满了。

    到后来,赵兰兰也忍不住过去,看到这么多肥鱼,惊诧莫名。

    大叔好厉害!

    她懂事了,知道这么多河鱼,如果到镇上贩卖的话,能卖不少钱的。

    狗蛋不管其它,傻呵呵的只惦记着吃。大叔答应他了,让他吃鱼,两大碗的!

    返回时,张卫东叉鱼叉了一大背篓,这事还是惊动了赵二宝赵氏。

    赵二宝赵氏一看到背篓里这么多的河鱼,再看张卫东时,一副震惊的眼神,满是不可思议。赵村的人并非不知道这小河中有鱼,可是想要捕鱼却太难了。除了能在夏天发洪水时,捞上几尾尝尝鲜,其余时间白跑一趟的可能性更大。

    显然,张卫东的本事打破了他们的认知,成为了很有本事的能人。

    张兄弟是个能人!

    回到赵二宝家里,大背篓放在了石碾子上。

    赵氏几次眼神示意赵二宝,但赵二宝压根不理会。等到张卫东挑出了几尾肥鱼让赵氏去下厨,赵氏笑逐颜开,赵二宝犹豫了下过来。

    兰兰,给你铁蛋叔家送几个鸡蛋去!赵二宝喊了声。

    知道了,爹!赵兰兰转身欲进屋拿东西。

    张卫东诧异了下,随即明白过来,招来了兰兰,从背篓中抓出两条河鱼。

    鸡蛋留着,送这个过去!

    这使不得,使不得!

    一番推让,赵兰兰高兴的拿着两尾河鱼去了隔壁赵铁蛋家送礼,也有分享的意思。毕竟在赵村,吃一顿肉可不容易,怕是除了逢年过节时沾沾荤腥。

    这让赵二宝很不好意思。

    张兄弟,不知这剩下的河鱼你怎么打算的?我的意思是,张兄弟独身一人不容易,明天正好是镇上的集市,不如去镇上将河鱼卖了,也是一笔不少的钱,这样吃了太浪费了赵二宝建议道。

    张卫东想了下道:明天镇上集市?

    有,每个月的三六九都有集市!

    赵大哥,这些河鱼很值钱?栗米什么价?

    赵二宝愣了下,如实介绍:栗米一斤5铜币,生猪肉一斤25铜币,至于这鱼,集市上很少有卖的,或许能卖到50铜币

    张卫东一个上午叉的河鱼可不少,估计至少有一百六十斤,那可能是快8银币了(文中,1银币1000铜币,100银币1金币)。而一斤栗米5铜币,那么他这一上午的收获,居然可以买到近一千六百斤的栗米,差不多够赵二宝一家四口吃上一年了。

    张卫东顿时一乐。

    没想到叉鱼这么有钱途?

    同时,他又在感叹,这个世界的底层凡人很贫苦,这个世界的‘钱’真值钱!

    他这一身的伤,想要养好,没有捷径,只能慢慢来熬。乐观计算,估计也得十年八年。而这么长的时间,他不可能坐等一天天的虚弱,得为以后考虑。或者说,他得赚下一份大家业来自保,保证伤势痊愈之前他可以安安心心的渡过。

    钱财人手,缺一不可!

    就是近期,他也不好意思一直吃住在赵二宝家里,得看情况搬出来住。

    多谢赵大哥提醒,我是得为将来打算啊!张卫东道了声谢。

    赵二宝顿时高兴了:张兄弟你有打算就好!

    张卫东又道:我打算一会儿的下午和晚上再去小河边看看,能否多捕些鱼回来,正好明天去集市!

    铁蛋有牛车,明天去送家具到镇上,可以载一些




第1124章 拉着牛车去赶集
    毕竟只是一个山区小镇,并非交通要道,所以黄沙镇并不大,甚至连正式的官衙都没有,只以一个临街的小院子为办公的地方。每月的月初,党长李大老爷会抽出一天来办公,其余时间只有一两名手下坐镇。

    也因此,平日的镇上比较冷清,为数不多的商铺酒楼生意都不怎么样,偶尔有客人光顾。

    不过,每月的逢三六九,都是赶集日。这时不仅为数不多的商铺酒楼开张大酬宾揽客,就是接头路边都挤满了十里八乡的小贩们,热闹非凡。

    天气越来越冷,很快要入冬了。而这里的冬天,大雪封山长达数月,积雪深厚难消融,山路难行,基本不见有人出门了。所以所有人都得赶在下雪前准备好越冬的物资。因此,最近的集市都十分的热闹,许多紧俏的物资都可能现身。

    包子,热腾腾的素包子,5铜币一个!香喷喷的大肉馅包子,8铜币一个!

    上等的白面馒头,一个6铜币!

    好吃好喝的杂肝汤,一碗10铜币!

    油饼,油饼诶,一个8铜币,快来买啊!

    糖葫芦,糖葫芦,一串7铜币

    好吃的长寿面条,一碗只要9铜币!

    街边叫卖吃食的最多,此起彼伏。

    赵铁蛋赶着黄牛车一路穿过大多面黄肌瘦的人群,张卫东和赵二宝相随,叫卖声不绝于耳。食物的香味沟动了许多人的肚子,有人忍不住掏钱尝鲜,有人强忍着饥饿,拿出了家里制作的干粮,和着水吃了起来。

    张卫东倒想买个尝尝,可惜身上除了粗布麻衣,身无分文。

    牛车上,一件做工上好的大红漆衣箱放在后头。这是赵铁蛋要交的货。而前头,三只没加盖子的大背篓在车架在压重,背篓口子上可以看到一条条肥硕的河鱼,浓重的鱼腥味一路传了开来。路人纷纷侧目。

    鱼?!

    这么多鱼?!

    哇啊,好多鱼啊,可值不少钱!

    走吧走吧,又买不起

    在黄沙镇,有肉铺子。主要是猪肉,偶尔能见到牛肉羊肉鸡肉兔肉,但鱼就难得一见了。而且除了一些有钱的大老爷,大多人是吃不起的。

    才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一辆牛车满载河鱼的事情在黄沙镇山传开了。而牛车在一片开阔地的牲畜市场停了下来,其实就是一片平坦的荒地。这里有人卖活禽牛羊鸡鸭等等,很少人在卖骡子毛驴驽马,大型牲畜数量很少,甚至有一些肉铺子在现场开了起来。

    三大背篓的河鱼被卸了下来,很快就有人过来收费。5铜币的摊位费,倒是不高,赵二宝代为缴纳了。赵铁蛋打了声招呼,赶车先去给货主送衣箱去了,约定了回头过来。

    卖鱼的,这鱼咋卖?

    许多人围观,不多时就有人问价了。

    原来是火凤酒楼的陈掌柜!

    镇上唯一的酒楼,据说烧鸡做的很美味,可惜吃不起啊!

    那是,一只美味烧鸡得一两百铜币呢!

    有人询价。两边围观的人自动的让道。

    张卫东一看,来了个穿着棉质黑色厚厚长袍的胖老头,一身干净满脸富态,眼神里透着精明。一左一右还有两伙计跟着。众多人盯着鱼。陈掌柜却打量了张卫东几眼,有些惊讶的意思。

    一斤100铜币!张卫东瞥了眼,淡定的出价。

    一旁的赵二宝怔了下,但没开口。他给张卫东说的是50铜币一斤,没想到张卫东要价又提高了50铜币。不过这东西是张卫东的,他只是帮忙来的。顺便买些栗米和盐巴回去。

    100铜币一斤,你抢钱呢?!陈掌柜没开口,跟随的一个伙计顿时叫嚷了起来,十分的气愤。

    另一伙计不满的叫道:是啊,太贵了吧?猪肉一斤才25铜币!

    平时最高才60铜币而已!

    比牛肉羊肉都贵多了!

    对周围的人喧闹充耳不闻,张卫东瞥了眼陈掌柜,淡定的道:一分价钱一分货,平时和入冬时节的价格能一样么?恐怕过上几天,大雪一下,整个冬天都吃不到鱼了,这价格自然就高了。何况,能提供这么大量的鱼,也只有我这里了。买的贵,卖的贵,一样的道理!

    刚才路过时,他留意过了,镇上卖鱼的,他是独一份了,这是垄断经营,自然不能卖便宜了。这火凤酒楼,倒是一大买主,不然这陈掌柜身边不可能跟着两伙计。

    陈掌柜脸上的肥肉抽搐了几下,一副你不讲价我就走人的架势,叫嚷道:贵了,太贵了,火凤酒楼不买,你这鱼就卖不出去,40铜币一斤还可以考虑,如果能再便宜些,我全要了!

    不卖!反正天气这么冷,放着也不怕坏掉!张卫东淡淡的说道。

    你这哪里是卖东西,我看是来捣乱的,哼,火凤酒楼不要的东西看谁会买!陈掌柜不悦就欲转身走人。但奈何张卫东压根没有挽留的意思,十分的淡定。

    走好不送,吃的起的买,吃不起的请让开道张卫东眼皮都没抬一下。

    一些围观的人不好意思了,只能散开。不过问价的还有不少,只是一听价格,都犹豫了。

    哪里有鱼?让开让开!

    啊,是大恒米店的许掌柜!

    老许,你一开米店的,凑什么热闹?

    那人是云祥布庄的李掌柜!

    嘿,你李掌柜能来买鱼,我老许就不行么?卖鱼的,多少钱一斤?

    100铜币一斤!

    100铜币一斤?

    这二位掌柜一听价钱,都蹙眉了,价格太高了。不过看看大背篓里的河鱼,都是好东西,煲汤什么的看比牛羊肉好多了。

    高了。能少多少?

    概不还价!

    啧啧,你这生意做的真硬实!

    许掌柜仅是迟疑了下,大手一挥:年底了,吃个新鲜。来四十斤,豁出去了!

    四十斤,差不多有个十来条鱼,一个冬天尝尝鲜,煲几次汤。那勉强够用了。这些开店铺的人,在黄沙镇算是小有身家的。若放平时他们也舍不得,但如今快入冬了,也要过年了,也就奢侈一次。

    生意就在不经意中打开了。

    那个李掌柜一看许掌柜买了,也买了四十斤,90铜币一斤的价格。后来人见有人买,便你一条我两条,眨眼就卖出了两百多斤,这让围观的人瞠目结舌。赵二宝帮忙称斤两。兴奋的额头发汗,而张卫东则在算账收钱,身上多了一个黑色钱袋子。

    晦气!

    没走远的陈掌柜脸色不好看,看看人群汹涌,他刚才的压价手段自然没用了。

    掌柜的,咋办?

    买!高买高卖!陈掌柜一咬牙说道。

    将入冬的河鱼是好东西,而且数量比较大,对酒楼来说,可以开辟一道招牌菜,就怕过了这村没折店了。
1...834835836837838...8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