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道1983

    其它三条街上也差不多。

    不过,东街应该是四条街上最差的,宛如一个贫民区,人们穿旧衣,营养不良的人不少,也没有好的酒楼,没有好的客栈,似乎所有的商铺都要比其它三条街低一档次。

    张卫东要买些好的茶叶和烈酒,在东街上居然买不到,不得已,走到了南街。

    到了南街,如到了另一个世界。

    街面干净,青石板铺路,商铺一家连着一家,不少见二层小楼,那大红的灯笼随处可见。就是出入这条街的人们,熙熙攘攘,似乎都身份高了,穿着高上一档次,精神面貌也红润有光,大为不同。同时,路边摊子见不到了,你要吃饭,那么只有进店上楼了。

    也在这南街,出现了一家青楼‘**窟’。

    门口,几名机灵的龟公在揽客,看见穿着够档次的,顿时招呼,热情的过分。

    二层阁楼上,一个个年轻的女子打扮的花枝招展,依栏而坐,胸前白花花一片,朝着路过的人们抛着媚眼,口称‘大爷’。而一些穿这绸缎的男人根本不避嫌,和人三五成群光明正大的初入,喝的红光满面,但两腿却发软。

    而更多路过的人,要么女人鄙视唾弃,要么男人兜里羞涩,低头匆匆走人。

    大爷,来嘛,进来喝点小酒,玩一玩吧?

    小哥哥

    好俊俏的男人

    说不定时个雏儿呢,姐姐我包红包给你!

    张卫东路过,好奇打量了几眼,顿时就吸引了不少红涫人的目光,殷勤的挥舞这纱巾,那举止豪放,还娇笑调戏。

    不远处有一家‘天云茶坊’,门口一侧挂这一个红布,上面绣了个大大的金字‘茶’。

    张卫东脚步没停,进了茶坊,迎面便有混合的茶香扑鼻。那一个个古朴大气的货架上,摆着一罐罐的小瓷缸,宣纸封口,加盖着木盖子。整个茶坊里只有两个人,一名十几岁的伙计,一名中年男掌柜的。

    见有客人进门,小伙计正要上前招呼,那掌柜的却打发了他,自己来招呼了。

    鄙人姓林,天云茶坊的掌柜,客人想要点什么茶叶?




第1140章 前路不明
    在赵村时,张卫东所喝的茶叫做‘金霞岩茶’的大茶饼,据说是在庆国一个叫金霞山的茶区所产,名气很大,产量也很高,而且茶叶生意是庆国的一大特色和重大经济来源,遍布了诸多国家。~,

    不过,张卫东买来的只是最下等的茶饼,带着苦味,只能用来解渴,就这还是好不容易从别人那里分来的,价格高,500铜币一斤,比一般的酒可昂贵多了。然而一个冬天,当初的茶饼早就喝完了。

    当然了,张卫东出门来买茶叶只是顺带,了解下任县县城边境的境况等等一些消息才是真的。

    虽然带着众人跳出了赵村,但任县处于两国边境,战乱不断,说不定什么时候任县就牵扯进去了。张卫东不想将大家带进危险境地里去,再说,也与他养伤的计划不符合。最好是那种稳定的环境,才便于他养伤。

    另外,与一国的军队相比,一般来说个人武力算不了什么。所以,他得更加注意才是。

    目前,考虑到女人孩子,所以暂时留在了任县,再看下一步的打算。

    有子午茶元雾茶么?张卫东扫了一圈,面现遗憾,朝林掌柜一点头,询问道。

    什么茶?

    林掌柜怔了下,不确定的道:客人说是什么茶?

    子午茶,子时午时才能生长和采摘的奇茶,一株三尺高,99叶片,茶株通体黑色。叶片通体白色,夜里能发豪光。元雾茶。一株一次产528片,金色叶片。上有奇特纹理,不需再加工。

    这是什么茶?

    林掌柜被震住了,不知道怎么开口。

    原本他见张卫东一身普通的棉质长袍,文质彬彬,但却完整,可能只是一个家境一般的书生穷账房。这下却不敢轻视了。

    张卫东说两种茶,若有其事,不似作假,可他压根没听过如此神奇的茶叶。难道。这人还是茶道大家?

    张卫东看看,遗憾的说道:看来林掌柜没听说过了,那就算了。

    林掌柜,你这里有什么好茶,麻烦介绍一下?

    哦,好,客人有什么讲究?

    叶茶花茶都无妨,绿茶红茶乌龙茶都行,但品质要好。只要散茶,不要拿那些茶饼茶末的来糊弄我!

    林掌柜一听,顿时再收起了打算敷衍的态度,介绍起了几种茶叶。

    实际上。别看茶坊开在南街上,但经营的茶种类并不多,一半是金霞茶叶。只是分了几等,还有几种小量茶叶。但价格略低,品质也差点。只图喝个新鲜。

    到最后,张卫东还是买了金霞茶,三峰金霞,据说是天云茶坊最顶级的茶叶,一两得2银币。他有一个好鼻子,就算不用看,一闻就知道好差。林掌柜没说谎,天云茶坊里,这所谓的‘三峰金霞’茶,无论色香味韵在众茶里都是首屈一指的。

    2银币一两,一斤20银币,价格非常高。许多人一家三口一年都花不了10银币。

    当然了,在任县,这种茶叶怕是最上层的一些人才能享用到了。因此,林掌柜也没准备多少,存货堪堪五斤,1金币的价格被张卫东打包了。这乐的林掌柜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客人是才到任县的吧?不知客人贵姓?林掌柜接过金币,检验了真伪后收了起来。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穿着普通,但出手却大方,买走五斤顶级茶叶眉头都没皱一下,看走眼了。

    张卫东一拱手道:好说,鄙人姓张,添为东街‘永和堂’的坐诊大夫兼掌柜!

    大夫?东街那条贫民街开了新药堂么?

    林掌柜恭敬了几分,说道:原来是张大夫,失敬失敬!张大夫不忙的话,不妨坐坐,小柳子,取我珍藏的‘乌云茶’!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一会儿功夫,店伙计勤快的提来了水,取来了一小簇的黑色茶叶。

    林掌柜动手沏茶,十分的小心,完后斟茶,张卫东也没客气接过,略略一闻,面现惊异。

    好茶!

    这‘乌云茶’产自万里之外的大秦国,金霞茶区之外,本打算进一点货,但可惜产量太少了,据说一年才产不到2000斤,极难制作,就是郡城的大行商也很难买到,大多进王宫皇宫了,我这也是十年前从朋友那里分润了一点自己喝的,也要喝完了。林掌柜看出了张卫东的心动,便解释道。

    茶汤墨色如一团乌云,凝聚不散,茶如其名,十分奇异。

    张卫东面上遗憾,心里却惊喜。

    这哪是什么凡茶?

    上面有比较浓郁的元气波动,两三倍之强,就算远比不上最差的下等元茶,那也有百分之一的程度了。若他天天喝此茶,坚持几年,或许能缩短疗伤时间。而且凡人长期饮用,对身体大有好处,尤其是武者来说。

    可惜,这乌云茶太少了。

    而且听林掌柜的话,这茶叶极难买到的,价格必定很昂贵。

    哦?这乌云茶的确比三峰金霞要好,不知那里能买到?大概什么价?张卫东还是问了句。

    林掌柜笑道:张大夫是茶道高手,不过,乌云茶每年进入庆国的不到200斤,还大部分在王侯手里,到了市面上的估计只有50斤,一两作价20银币都有价无市!

    有钱也买不到么?

    基本买不到,上面的跨国行商把控的很严,不够资格的拿不到货。

    张卫东顿时明白了。

    跨国行商将此当做了福利,分给了下面的大行商,便于影响和控制。

    喝了会儿茶。张卫东打听了一些药材渠道帮派消息,总算不虚此行。

    林掌柜的确算地头蛇。一些生意上的事多少知道些。比如永和堂新开,挤入了任县县城。肯定受到同行的排挤。而偏偏,任县的药材至少一大半掌握在七八家药堂手里,不给永和堂发货,永和堂只能干瞪眼。

    不过,还有一小半的药材渠道掌握在行商手里。

    实际上,那些从外地来的行商要经过任县这关卡,被收税,同时也会做点生意,五花八门。而药材就是部分生意。至于采药人,那作用很小,而且采药得碰运气。因此,永和堂要有稳定的药材供应,还得从行商身上想办法。

    再说帮派,猛虎帮分舵本地的狂风帮,其中猛虎帮是过江龙,狂风帮是地头蛇,涉及的生意有镖行武馆赌场保护费等。就比如。西街北街掌握在狂风帮手里,而猛虎帮分舵则瓜分了贫民区的东街和南街,似乎略占下风,但摩擦不断。

    林掌柜提醒。若要稳当开药堂,一定要按时交纳保护费。类似张卫东这月中开药堂的,下半月免了。下月初统一收取,至于多少。林掌柜没说。但天云茶坊一月的保护费是2银币。

    交浅不言深,喝茶之后。看林掌柜偶尔忙下,张卫东再三感谢之后,提出了告辞。

    临了,张卫东还拜托了林掌柜一件事,那就是看能否买到‘乌云茶’,一两可以按40银币的价格。同时,又买了50斤的下等茶饼。这让林掌柜心情大好,尤其是这50斤下等茶饼,以为是示好之意。但他不知道,茶叶可以入药,配伍成不同的药剂,作用奇佳。

    提着茶叶,回了东街,这时已是午饭时间,众人都在,准备开饭了,外出打探消息的赵弓箭也回来了。

    将茶叶放好后,大家在一起吃饭。小庄园里在厨房的隔壁专门开辟了一间餐厅,几张四方高桌矮桌摆着。今天开始,还多了一位有四十来岁的私塾先生,赵夫子,童生出身。这人是郑县尉介绍的,据说颇有才华,可惜时运不济,考了几次没中秀才,潦倒至今。

    张卫东也是第一次见,给出的待遇很高,包两顿饭,一月还有1银币可拿。

    赵夫子尽管四十来岁,留着长须,但已是老态。不过在赵夫子面前,一群孩子表现的很乖巧,和平时的捣蛋的模样可不一样。这让张卫东看着一乐,看来,赵夫子教授这帮小家伙们是足够了。

    在开饭前,张卫东和他交谈认识了下。

    这位是赵先生吧,孩子们有劳先生教导了!

    张大夫客气了,老夫应该的。

    赵先生请坐,我们家没那么多规矩。

    大盆的肉臊子,大盆的面条,香喷喷的,想吃自己去舀,吃到饱,吃的好。这样平时的伙食在任县都是上等的了。

    张卫东吃饭快,饭量大,先吃完就出去了。而赵夫子在临走时,赵猎狗送出了门,同时,许清还将剩下的肉臊子面让他端盆带回了家。赵夫子矜持,有读书人的清高,但最后还是接下了。

    这是许清打听到了赵夫子家里还有幼孙,日子过的很差,而张家这样也是收买人心,让赵夫子在教授小月月狗蛋他们时能够上心。果然,之后赵夫子的授课更加认真了。有时,赵二宝几人也被张卫东赶去认字,赵夫子也没有不耐。这是后话。

    张卫东正要去药堂,许清叫住了他,进屋取出了两张拜帖。

    张大哥,上午有人上门拜访,留下了拜帖。

    哦?

    张卫东接过打开一看,却是东街其余两家药堂的,圣手堂济世堂。不过,拜访的人却不是两家的大夫,也不是大掌柜,而是二掌柜,说白了来人只比伙计高一档。

    张卫东淡淡一笑,说道:看来东街不大,永和堂一挤入,这两家马上就来打探虚实了。

    许清一惊,急忙道:那怎么办,我们是新来,对方可是地头蛇,万一使坏的话

    不用担心,永和堂不怕它们,况且,永和堂也没打算做穷人的生意,只做富人的。张卫东说道。

    一个任县县城里有七八家药堂,这不算少了,多一个永和堂,竞争巨大。况且,张卫东开永和堂,也不是真的准备行医,只是打发时间,同时赚点生活费罢了。以赵二宝等人练武的消耗,一月一人1银币那是不够的,最起码得3个银币。而再他们没成长起来前,还得张卫东来赚钱,赚足够的钱,只有从富人身上才能满足。何况,众人在任县能呆多久,那也是未知数。

    许清有些不解,但也没再说什么,她知道张卫东有了决定,那不会轻易更改。

    那要不要回帖?

    不用!

    你打算亲自回访吗?

    呵呵,不会,好了,你不用操心这些小事了,回头他们就知道永和堂的打算了。张卫东拍了拍她的手,宽心道。

    许清脸蛋一红,忙瞧了下四周,但没抽出手。

    一会儿后,张卫东和赵弓箭去了永和堂。

    赵弓箭买了十几本医药书籍,还是好不容易翻出来的。整个任县里的医药书籍大多掌握在大夫手里,书贩那里并不多。另外,他还花了点酒钱,打听了到了行商的事,也找到了几名采药人。采药人的接触倒是顺利,哪里的价格高,他们采到的药材自然卖给哪里。

    不过,通关的行商并非天天有,往往十天半月才有一拨经过。

    而想要及时得到行商的消息,只能让守城门的军士通报了,但那属于‘平南军胡骑营’,连县令都命令不了。自然的,让守城军士给永和堂消息,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老爷,不如找郑县尉帮帮忙?赵弓箭建议道。

    看张卫东和郑县尉谈得上话,而且郑县尉在任县是实权大人物,若能搭好关系,对永和堂自然有利。而且永和堂和租住小庄园请私塾先生,也是托了郑县尉的关系。

    张卫东却说道:上次和郑县尉李长坤交易,那只是交易,并非人情,我们与郑县尉的关系也只是认识罢了,可不到熟稔的地步。而且,就算有点小人情,我们也用光了。

    赵弓箭顿时傻眼,这可怎么办?

    好了,这也不是多大的事,目前药堂里暂时没什么事,你的任务是尽快熟悉县城里的大街小巷,三教九楼的消息也不妨听听,这样我们也不会耳目闭塞。

    整个下午,永和堂里一片安宁。

    没病患上门,张卫东一边翻看医药书籍,通篇略读,一边喝着‘三峰金霞’,等到看天色不早了,直接关了门。

    这第一天过去了。




第1141章 增多的伤兵
    隔日一早,‘圣手堂’的一名伙计早早来上工,路过了永和堂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n,‘永和堂’也开了门,有人正在门口左右挂一副木质的对联,内容是:
1...847848849850851...8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