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中原五百

    在将要交锋的时候,他居然会生出这种念头。心里有些不舒服,他知道对方再通过某种无形的方式影响到了自己,这是一个劲敌,他做出了这种判断。

    李志常不知道七夜遇上了秦梦瑶。亦不知道秦梦瑶也到了人间道。

    更不知道两人之间的胜负,而燕赤霞却成了一个侥幸的旁观者。

    这件事产生的影响,还没有足以波及到现在的李志常身上。

    他现在的状态很好,想不出的好。

    三清上境,太乙元真。

    布和法化,开光度人,

    炼魂日宫,校魂月轮,

    天帝总炁,地官飞尘。

    千二百灵,万二千神,

    合成仙宅,立为真身。

    这天是三月初三,李志常练成了妙道真身。如水到渠成。

    青帝印的效果比他想象的更好,即使有东极乙木,加上他深不可测的精神修为,都没有想到会如此顺畅。

    青帝印确实本体是东极乙木,但李志常没有想到的是,这不但是东极乙木,更是东极乙木的帝王木——建木。

    青帝印居然是以建木作为材料练成的,李志常没有想到的是真的有建木的存在。

    他通过青帝印看到了许多模糊的记忆,有飘渺无形的天界,以及来来往往的各种强横生灵。

    有些生灵明明只有天仙的精神修为。却能动辄移山倒海,力量强绝得不可思议至极。

    他唯独没有看到的便是传说中的青帝,也没有看清楚天界内部是什么样子。

    青帝印残留的信息很少很模糊。

    如果不是李志常以太乙真诀的真言炼化,决不能如此轻易借此练成妙道真身。

    肉身还是原来的肉身。却跟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连,道韵流转,现在他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天地自然的元气,自发地开始帮他洗涤身上的杂质,使他身躯永远光洁。不染尘埃。

    如无垢金仙、大乘菩萨般,清净自在,永享安乐。

    这种沟通宇宙元气,将自身凝结为道体的作用,无论是慈航剑典还是道心种魔**,都有涉及。

    李志常之前的肉身也可以称之为道体。

    但是都绝没有妙道真身这种使天地元气跟自身完全贴切,时时刻刻洗涤身上杂质的程度。

    甚至连身心中微不可查的负面情绪,都一一浮现,随后被冲击走。

    果然是无穷妙道、方成真身。

    李志常对于那位传说中的青帝,不由有些佩服,因为妙道真身练成的道体,几乎贴近宇宙中永恒不变的真理了。

    他可以清晰感觉出,身体每一处细微的结构,都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无尽的天地元气随时冲刷,让他身体仿佛成了不知疲倦的永动机一般。

    在小倩毫无觉察的时候,李志常缓步而出,撑一叶小舟,泛舟西湖。

    天与云、与山、与水,在这他眼中都更加生动,本来无情无思的天地,似乎都有了心跳和脉搏。

    整个人间道都可以看成另外一种形式的生命。

    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和天地呼应。

    元神法力肉身完美锲合,流转不休,循环不已。

    天上的云层逐渐加厚,加深,然后开始变得漆黑,太阳的光茫,至少不能覆盖住整个余杭。

    似乎在酝酿这恐怖的毁灭能量。

    金山寺,钟楼之上,古朴的铜钟,自从金山寺存在的时候就存在了,它本来是一口普通的铜钟,在金山寺日日夜夜佛法的熏陶下,已经生出了灵性,到了时辰就自己敲响,呼唤寺内的僧人该做早课了。

    铜钟身旁是个衣着朴素的灰衣老僧,双眉银白,留着短髯,神情有些冷肃,身边跟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和尚。

    小和尚奶声奶气地说道:“师父天要下雨了,我们去收衣服么。”

    灰衣老僧摸着小和尚的光头,眺望远方,轻轻说道:“等风雨一来,什么尘埃都扫除了,让这风雨,将僧衣好生冲洗一下。”

    小和尚道:“哦,那师父你在看什么?”

    灰衣老僧淡淡说道:“为师在看我的因果。”

    小和尚又问道:“那什么又是因果。”

    然后补了一句道:“好吃么,有桃子好吃么?”

    灰衣老僧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这世上好吃的果,可不只有是桃子。”(未完待续。)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p:///1/1612/  )




第一百二十五章西湖的水
    小和尚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道:“那还有什么果子比桃子好吃?”

    老和尚道:“自然是因果。”

    小和尚道:“那师父,你说的因果到底是什么,在哪里生长?”说话间他吞了吞了口水。

    老和尚笑了笑,道:“它无处不在。”

    小和尚不太相信,歪着脑袋,到处扫描,怎么也看不到有什么果子。

    他‘哇’的一声大哭道:“老和尚骗人,你把因果藏起来了是不是。”

    老和尚一叹,轻轻挥手,手上出现一个桃子,淡淡道:“你个惫懒的小秃驴,还是吃桃子吧。”

    小和尚不客气的伸手拿着桃子啃了一口,面上的眼泪尚未擦干,边吃边道:“师父,我还是想吃因果。”

    老僧叹息道:“那我就带你去吃因果。”

    一大一小的老和尚就这样往山下走去。

    这雨终于下起来了,这雷电也不要命的夹杂在风雨之中。

    西湖烟雨之中,一叶扁舟若往若还,穿梭烟波之中。周围雷电无数,当真是好一场大雨,好一通闪电。

    李志常撑着木浆,周围电蛇翻滚,只是靠近不到他身上,或者说将他忽略过去。

    这一泼风雨,竟然是十年难得一见的大雨,哗啦啦下个不停,似乎是老天爷起了兴致,要将这大地,洗刷得干干净净。

    湖边一女,白衣胜雪,慈眉妙目,撑着一把油纸伞,宛若画中人。

    李志常划动船桨,悠然而至,一袭风雨,并不沾身。

    女子‘呀’了一声,道:“是你。”

    李志常道:“如何不是我。”

    女子便是当日在南普陀山和李志常见过一面的白素贞。

    白素贞面上一红,她今日特莱西湖。本定那恩人即将出现,道心懵懂中,有月明云开的迹象,守在这西湖边本拟会有收获。却无端端下起雨来。

    这一场雨来得极为蹊跷,不像是天地自然的雨,雷电交轰,更像是有修士在渡劫,但见得西湖上空。雷电交错,到处劈落,看不出有人应劫的样子,让她心中惊疑。

    她承继黎山老母,论道行神通,当今之世,已经足以比肩七大妖圣一流,更应仙家正统,法力精纯,居然被一场雨难到。可以说弥足可怪了。

    白素贞打量李志常一眼,但觉得对方无形之中,颇有些道法天地的韵味,并非有些如此,而是身上自然而然就流露出这种气质。

    比之当日初见,李志常更加的超逸清雅。

    她迟疑道:“这场雷雨是为道友而来么。”

    可是李志常周围风雨不进,雷电不扰,怎么也不像是这种情况。

    她心中蓦然生出一个惊人之极的答案欺天。

    意思是李志常瞒住了老天爷,让这人间道的本源之力,都没能发现他。

    她不禁万分佩服。这位道友比她走得要远许多。

    李志常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道:“相逢是缘,道友要不上舟一叙。我送你到对岸。

    如他们这般修行人,莫说是小小西湖,便是茫茫大海,也独自一人,扁舟而过,李志常所言不是这西湖。而是红尘苦海。

    白素贞温婉一笑,道:“那边有劳道友了。”白素贞轻盈上舟,舟上无一丝风雨,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

    偏偏这一切,没有任何元神法力波动,更无真气,也无神异的力量,只是这漫天风雨,没有到这船上来而已。

    不是他避风雨,而是风雨避他,或者说将他忽略。

    船就停在湖边,不在移动。

    外面烟雨空蒙,雨声渗透进来,玄之又玄的意境,很快弥漫。

    李志常微笑道:“你等的人,似乎还没来。”

    白素贞妙目不经意间就有脉脉传情的眼波,比西湖的湖波还要扣人心弦,无论是谁看到这双会说话的眼睛,都会忘记了说话。

    李志常眼睛似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任凭白素贞眼波动人,杳然而来,都照收不误,却不为所触动。

    她缓缓道:“你的道行比我深,你说他今天还会不会来。”

    李志常扔开船桨,走向白素贞,两人距离不过一尺,几乎可以感受到对方的鼻息。

    白素贞可以闻到李志常身上有一股清香,干净清澈,如若春天新生的草木,没有任何**在里面。

    李志常一只手撩开她的发丝,另一只手拉住她的柔荑,深深看着她,白素贞也看着李志常的眼睛。

    光怪陆离,色彩缤纷,她无法清楚李志常那双眼睛藏了多少往事。

    李志常低下头,在她晶莹剔透的耳畔轻轻说道:“没经历过红尘,又怎么成仙,真经历了红尘,又怎么舍得成仙,你的运气不错,遇上了我。‘

    白素贞从没有试过和别人如此亲近,静如止水的心境,泛起丝丝涟漪,连带耳根子都开始泛红,这种情绪是她从未体会过的。

    有些羞恼,又有些甜蜜,更多的是迷惘。

    但是李志常又退后,离她远了一些,白素贞修为精深,虽然之前心思起伏,很快就镇定了下来,看着李志常道:“道友什么意思?”

    这时候漫空的雷电消失了,只有大雨依旧不停的在下,似乎不把整个世界变作一片汪洋,便觉不肯罢休。

    白素贞看见李志常一头乌黑的长发,向后面飘起,负手而立,仿佛变成了一个亘古不动的雕塑,深邃的眼神中居然倒影出宇宙星空。

    那是怎样壮丽的情景,浩瀚的虚空中,便是一颗巨大水蓝色的圆球,拉近了看,圆球上面居然有山脉延绵起伏,江河奔波不休,更多的便是蔚蓝色的水域,球体表层,还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奇形怪状的怪物。

    白素贞只觉得眼中的景物越来越大,最后看到一层层平地而起的高楼,还有许多飞天的钢铁大鸟,以及地上能够快速奔走的铁盒子,最后她落进了一个带有红色十字标记的奇怪建筑物中,随后一声嘹亮的婴儿声,便是她思感中最后的听到的声音。

    而在真实的西湖之上,小舟之中,白素贞站在李志常面前,双眼无神,仿佛空洞。(^)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p:///1/1612/  )



第一百二十六章他化自在,天魔问前身
    李志常轻声说了一句道:“释迦牟尼称道的时候,便有他化自在天前来,看来我也有了佛陀的待遇。”

    然后轻轻闭上了眼睛,一片绝对的漆黑。

    天劫早就奈何不了李志常了,但不代表李志常接下来的修行没有劫难,是一帆风顺。

    虽然没有天劫,却还有天魔劫。

    天魔无形无质,无色无相,是虚幻,也是真实,无孔不入,无所不在,在过去,也在未来。

    李志常所修妙道真身,乃非常之道,通鬼神之变化,通日月之玄机,自然有天魔阻道。

    但李志常没有任何畏惧,反而要借他化自在天魔的力量,来演绎前身,了过去,断未来。

    现在是公元2014年,现代科技的发达,早已超越了古人想象,从武当山到蓉城,数千里之遥,坐上飞机,也才短短数个小时而已。

    从蓉城的国际机场走出来一名身穿中山装的青年,颇有些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范,但落在现代社会,就十分格格不入了。

    只是现在风气开放,奇装异服的人并不少,甚至有不少青年,穿着动漫的装束,到街上行走,美其名为spa。

    青年的装束虽然突出,也只是引来人多看几眼而已。

    青年人名叫李志常,他自是孤儿,被武当山一个老道士收养,在十年前老道士就驾鹤西游,留下了武当山的道观给他继承。

    他自小入道,守着道观也不觉得清苦,加上医术高明,即使没有大力发展道观的星图,倒也没被饿死。

    近来他师父一个故人打电话给他,说是请他来大学授课,他思前想后,便应了下来。

    毕竟他才三十出头,近来大力发展旅游。武当山人来人往,算不上清净,静极思动,不如到处走走。

    别看他一身中山装。可是却一点都不落伍,时下的微信、微博都经常玩,只是喜欢在上面看别人的东西,自己经常潜水。

    穿中山装来,却是因为他习惯了这么穿。没什么其他原因。

    不然要是穿着道服,就感觉更加显眼了。

    当然他现在也不低调,只是自我觉得而已。

    在机场外,通过打车软件打到一辆出租车,李志常坐了上去。

    轻声道:“去中医大。”

    他要去的地方正是蓉城的中医大,不算211,但是也小有名气。
1...390391392393394...4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