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幸福的小农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腼腆的胖子


065.杀猪(下)
    最后,这头一丝不挂的雪白大猪被抬到大案子上,杀猪匠开始了他的最后一道工序——分解猪了。

    真正的杀猪匠一点也不逊于庖丁,长刀下去,只在脖颈处转了一圈,那猪头就掉了下来。剖开肚皮后,就会很熟练地分离出肠子、肝、肺和心脏。割猪蹄时,也只用刀在关节处转了一圈,然后用手扭动两下,一个完整的猪蹄就下来了。

    那翻肠子洗肠子的手段也是了得,只几下,就用一根细竹棍把整根肠子翻过来。洗好的肠子要用盐水浸泡一会才能灌血肠,否则会有猪粪味。

    处理猪头、猪蹄的时候,要格外加一道工序,否则会有刮不净的猪毛。就是把猪头、猪蹄放在烧开的松香里沾一下,随后放进凉水里。松香很快凝固,再用手一剥,一层琥珀色的松香应声而落,肉皮上细小的毛,就处理干净了。而且还带有一种松枝特殊的香味,并且这味道一直保持到把它做熟能吃。

    有些黑心商人用塑料布或者沥青烧成汁水,来去猪毛,这样会有很难闻的味道,而且还不安全,燃烧的塑料布和沥青都是有毒的。

    在汪老大取猪的内脏时,几个小娃子求他把猪水泡(猪的膀胱)留下来。然后小孩子们就会往里面吹气,直到吹得它鼓得不能再鼓把它用绳子扎严。待到干好后,就可以像球一样抛来抛去玩它了。这玩意儿孙刚也是记忆颇深啊,小时候没钱买球,就拿它当足球踢。当时谁要有个猪水泡就是全村小孩子的偶像,大家都得听你的,跟着你混。

    猪骨头还是小孩子们的好玩具,猪蹄上端有一截骨头被称为“嘎拉哈”,呈长方体有四个面。有花纹的一面叫“针”;没花纹的一面叫“曼”;鼓起来的一面叫“背”;有坑的一面叫“坑”。女孩子们都要把它们收藏起来并染上颜色,凑到一起来玩它们。玩的规则是,把一只装了豆粒的小布口抛起来,然后用手去把四只嘎拉哈都一一摆到“针”朝上的位置。等到那只布口袋掉下来时还要用那只摆嘎拉哈的手接住它,接不住就是犯规。评输赢的办法是看谁扔的布口袋次数少,最后又抓起的嘎拉哈多。

    还有一个是猪后腿的大骨头,俗称“哈拉巴”,用锥子在它的左右钻上眼,拴上小绳,绳头上系上铜钱,左右一摆丁冬作响,可以随着响声说几句“数来宝”,一般都是吉利话。玩这东西的一般都是男孩子,不过讲究的人家是禁止小孩玩这种东西的,原因是这是旧社会要饭花子用的专有工具。

    汪老大按照孙爸的要求把排骨、板油都分离开来,再把两扇猪肉分解成4-5斤重的条肉。这样到时候婚宴大厨更好处理了。

    把分割好的肉放在面筐里,孙刚挑了几趟,才把猪肉弄回家里去。

    回到院子里,孙妈一遍一遍地用热水反复淘洗猪肠子。洗肠的水见清了,又开始往盆里倒了一些豆油,继续揉洗。反复洗了不下十余次,最后用清水泡上。

    以前农村流行用碱或者洗衣粉处理猪肠,但随即人们发现这样处理的猪肠虽然干净,但不好吃,就没人再用了。用豆油洗肠,既去味,又干净,对人体也无害。

    最后是请帮忙的人吃杀猪菜。杀猪匠起个大早,帮助杀猪,除了一起吃杀猪饭,其报酬是猪尾骨连带猪尾巴,另外还一小叶猪肝,这也是固定的老规矩。再给一条烟,一般不会收钱,让来让去人家也不要。

    杀猪菜是大盆的酸剌菜炖肥肉,一大盘子猪血肠,一大盆猪杂汤,里面有猪肺和猪肝,还有一盆子鱼和一些家常蔬菜、小菜。都是农村人也没那么讲究,肉都是大盆装的,管够。

    这个猪血肠真不好做,把猪小肠洗净后,一头用绳子绑好,将生猪血与糯米混合,加入盐,味精,五香粉,白酒,葱花香菜之后灌入猪肠中,再系紧另一边。把灌好的肠子在清水锅内烧煮开,开锅后用慢火煮,还要时不时的拿针在肠子上戳些小孔,使其不会胀裂。出锅后用冷水泡凉,把线绳解去切块儿即成。

    颤莹莹的大肥肉、有嚼头的血肠、爽口的酸剌菜,口口见肉,却没人喊腻。

    孙刚感慨地说:“在城市里上哪儿吃这么香的肉啊。还是我们农村的粮食猪吃着香。”

    吃菜时当然有酒了,有孙妈酿的米酒,也有瓶装的好酒,度数也很高。

    “老二啊,你家老大快结媳妇儿了,就剩刚娃了。”汪老大抿了一口酒说道。

    “是啊,结一个利量一个,等都结完了,我也就不操心了。”孙爸也感慨的说道,在农村儿子结婚后,老子就算完成任务了。

    “对了,大锁,老水牛,明天就来帮忙啊。”孙爸赶紧交代他们。大锁是孙刚大舅的小名,水牛是胡金成的小名,和孙刚一个辈分,孙刚尝喊他水老表或者水哥。

    “三哥,你不说我也知道,外甥结婚,大舅得做上席啊。”孙刚的大舅喝的有点儿多,孙妈在娘家是排行老三,所以孙刚的大舅喊孙爸三哥。孙刚又五个姨,两个舅舅,孙刚的大舅年龄比五姨还小,只在两个舅舅中排行老大。

    “二表叔,我一定来,”胡金成也没什么事儿,农村就这样,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什么大事儿,招呼一声,基本上是全村人出动帮忙。

    “来,大舅、表叔(汪老大),水老表……我敬你们一杯。”孙刚端着酒杯站起来,一饮而尽。他们几个人喝的差不多了,孙刚是瞅准机会,要把他们灌醉。在农村就是要让客人吃好喝好才行。

    对于晚辈的敬酒,他们不能不喝,一口将那有些辛辣的酒灌进肚子里,只觉得眼中泪花闪闪,热火烧心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男人们喝得大呼小叫,直吃喝到天黑才斜斜歪歪地让人扶回他们家里去了。

    ————————————————————————————————

    感谢老实人888的打赏!!!谢谢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本书!!

    不好意思,本来是想休息一会儿呢,一不小心睡过头了!!!

    ( 幸福的小农民  p:///0/430/  )



066.婚礼前的准备(上)
    时间很快来到了腊月十五,也就是孙刚的哥哥举行婚礼的前一天。

    一大清早,孙刚家里就来了很多帮忙的人,现在来的大部分都是亲戚,有姑姑、姨、舅妈和婶子,十几号人。村里的邻居要到吃完早饭才会来帮忙,毕竟家离得近。

    孙刚带着大舅和孙爸去稻田里捞了50条鱼,鱼要稍微小一点儿的,二三斤的最好,因为是整条红烧的,要装盘子。又从果园鸡棚里捉了50只鸡子,上桌的时候也是整个的。

    因为孙爸和大厨预算是40多桌,每桌要用一条鱼和一只鸡子,当然剩下的是备用的,万一客人来多了,难免会用到。

    一大群人吃完简单的早餐后,早餐是猪肉黄花菜汤和馒头,大家都不是外人,一人端一碗菜汤就着馒头,或蹲着或站着就开吃,吃完了好干活。

    择鱼的择鱼,择菜的择菜,分工明确。鸡子孙爸就拿到街上,有专门拾掇鸡子的地方,每只给几块钱的择鸡子费用,回来清洗几遍就可以了。

    吃完早饭,大厨也从下村里赶来了,提前列好了一张清单,有婚宴用到的菜、调料和几种罐头。

    孙妈划去家里有的蔬菜,剩下的孙刚去县城买。他从空间里转移出来一批空间产的蔬菜还有黑木耳、香菇,这样需要买的东西就没几样了,主要是一些大料和罐头,蔬菜只有几种空间没有的,只好去县城农贸市场买。

    农贸市场在刚进县城不远的地方,孙刚家里今天忙,所以大家起来的都很早,吃完早饭才7点多,现在太阳才刚刚升起。

    把车停在农贸市场门口,虽然早上很冷,但是农贸市场却已热闹非凡了。菜农满怀丰收的喜悦,瞧那一筐筐鲜嫩的蔬菜和水果还带着晨露。

    太阳逐渐升高了,买菜的人们也渐渐多了起来,整个农贸市场更显出一派生机,叫卖声不绝于耳,货物琳琅满目。

    人们四处挑选新鲜的蔬菜、肉类、鱼类,各种叫卖声、争吵声、笑声、闲谈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经久不息,为农贸市场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许多摊主喜欢用纸牌或泡沫板写些广告语推销自己的菜。它们的语言都很简洁,其中有一些语言生动活泼,俏皮有趣,看着感觉十分亲切。不知道这种纸牌广告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孙刚逛了一些菜市场,发现现在还有一些市场还见不到这种有趣的广告,我推想他们是互相学习慢慢推广开的。想必最开始是一个摊主这么做了,其他的觉得不错也效仿之。

    如:农家肥黄瓜,顶花带刺,生吃好吃,齐着拿。提醒齐着拿,是怕顾客挑拣,黄瓜鲜嫩,挑拣时花和刺容易被弄掉了。那样就卖相不好了。

    流油咸鸭蛋,不太咸,保出油。有的咸鸭蛋不是太咸,就是不出油。所以强调这两个优点。

    ……等等,农贸市场这些俏皮的塑料板招牌,为摊位招揽不少顾客。

    孙刚逛了一圈,买了些干的白木耳、干黄花、芹菜、蒜苔还有一些花椒、八角等大料。

    清单上要求买几瓶樱桃罐头,用来做甜汤的点缀。孙刚想了想,空间里还有不少樱桃,是不是直接拿新鲜的樱桃做甜汤啊。只是别人问起来不好交代啊,最后考虑了一下,还是算了,直接拿了几瓶樱桃罐头。

    离开农贸市场,孙刚差点忘记了孙妈的交代,要买一两百个馒头,明天早上的客人会来不少。婚礼当天早饭不是正餐,中午才是,所以早饭很简单,一般都是菜汤和馒头。孙刚找了一家做馒头的店铺,买了200个白馒头。

    给赵涵打了个电话,让她准备好,去接他,赵涵前几天说也要去参加孙刚哥哥得婚礼,今天是周四,婚礼在周五,所以给单位请了两天假。

    孙刚把车停在赵涵家楼下,“噔噔噔”跑上楼。

    “小孙,来了,快进来。”开门的是赵妈。

    “叔叔,阿姨,你们好。”孙刚很有礼貌的打了招呼。

    “小涵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家里还有很多事要忙呢。”孙刚看着赵涵还在收拾打扮。

    “来了,来了,别催。”赵涵背起背包准备出发。

    “小孙,祝你哥哥新婚快乐啊!我们就不去了,小涵去就代表了。”赵爸对孙刚说道,年末了他作为领导,事情很多,也就没时间去。

    “谢谢叔叔,阿姨。”孙刚客气的回答道。

    接过赵涵的包包,两人开着车子往家里驶去。

    很快就到家了,院子里到处忙碌的身影。

    “小刚,你回来了,”孙阳在门口帮着婚庆公司的人员一起扎彩门。

    彩门是婚庆公司提供的,两边用鼓风机把整个拱形的彩门支撑起来,用绳子固定好。彩门有3-4米高,拱形上面写着“祝贺‘孙阳王燕’新婚快乐!”两边写着“喜日行婚礼赏心悦事天作美;淑女配才郎佳偶良缘人撮合。”

    “嗯,哥,这是我女朋友赵涵。”孙刚把赵涵介绍给哥哥认识,孙阳一直没见过她。“小涵,这是我哥孙阳,这次结婚的就是他。”

    “你好。”孙阳看着弟弟和他女友站在一起很般配的样子,也很欣慰。

    “你好,阳哥,新婚快乐!”赵涵上前恭喜孙阳。

    “谢谢,你们赶紧进屋吧。”

    孙刚叫了几个人,一起帮忙卸菜,把菜搬到水池边,孙刚的舅妈和婶子都在那儿择菜洗菜。

    赵涵也挽起袖子帮忙洗菜,有些是已经认识的,有些第一次见到她,赵涵挨个打招呼。受到孙刚长辈们的夸奖,脸一直红红的,看得孙刚眼都直了。

    “刚娃,愣在那儿干啥?来帮忙啊。”邻居周海生看见孙刚发呆似的站在那儿。

    “来了,海生叔。”孙刚反应过来,赶紧去帮忙搭棚子。

    要在整个院子里搭上遮阴棚,下面好摆桌子。塑料单是孙刚小叔家用来给化肥挡雨的大单子,四周都各竖立一个大钢管,把塑料单四角绑紧,把单子拉开。中间用钢管和接口固定,钢管和接口都是租赁的,现在有专门的租赁公司。

    ————————————————————————————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胖子,谢谢!!!

    不知不觉写的快20万字了,对于胖子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一定要加油啊!!!

    ( 幸福的小农民  p:///0/430/  )



067.婚礼前的准备(下)
    忙碌了一会儿,村里的邻居都陆陆续续来帮忙了,确实需要不少人手。

    天气虽然寒冷,但是整个院子里都是热火朝天的。

    孙刚的大姨夫带着两个人,在垒大灶台,大灶台需要两个,一个做菜,一个做米饭,几百人吃喝,锅小了还真不行。锅是几十年前生产队做大锅饭时候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很结实好用,谁家有了红白喜事、生孩子待客就会去借用,平时放在村长家里。

    用黄泥巴掺上碎稻草做粘合剂,来砌灶台,这两个大灶台只用两天,用完就扒掉了,所以没必要用水泥石灰了。泥巴砌的也很结实,过去的盖房子的土坯就是用这种黄泥巴掺上碎稻草做成的,结实耐用。

    临近中午,孙爸租赁的桌椅板凳,还有盘子、碗、筷子和瓷盆才送过来,这些都是镇上一家专门做这种出租生意的。

    孙刚记得小时候,谁家要是办大宴席的话,就借用全村人的东西,桌椅板凳、盆子、盘子、碗都是,都做上记号,所以说村子里家家户户的桌子、凳子、盆子这些东西都有用红漆做的记号,现在都还有。这也是当年的一大特色。

    桌子是那种可以折叠的木架子,上面放一块儿圆的木板的那种简易桌子,凳子就是长条板凳,一桌四条长条板凳。

    先在院子里摆好七八个桌子,中午吃饭要用的,剩下的等下午忙利量了再摆其他的,省得碍事儿。

    中午厨师炒大盆菜,一桌一大盆,猪肉炖的萝卜、白菜,肥肉瘦肉都有,田大厨用大锅做出来的,一锅能装好几盆,米饭也是大锅饭。大锅饭最香的就是饹馇(家乡的叫法,其实就是锅巴),一群人都抢着吃,淋点儿菜汤水,吃起来最香了。

    一桌**个人,也没怎么讲究,都是大盆子菜,舀一勺盖到饭上,吃起来很香。

    吃完热闹的午饭后,孙刚和爸爸一起把车棚里的车、摩托和手扶拖拉机都转移到果园里了,车棚也能摆上两三个桌子。

    孙爸预算来的客人是45-46桌,能摆的地方都摆了,客厅、餐厅,孙刚爷爷奶奶家里也安排了几桌,邻居家里也安排了席面,剩下的都摆在院子里,幸好院子够大,不然还真摆不下。

    下午,孙刚的三叔、四叔全家人都来了,上大学的孙五一也放寒假了,上高中的几个弟弟也请好了假,今天晚上才会回来。除了孙刚当兵的六弟回不来外,其他人全部到齐。

    有大锅灶烧火的,煤炉烧茶水的,洗盘子碗的,知客的,写礼帐的,端条盘的都安排好了人。烧火和看茶水的都是村里的50多岁的老人,洗盘子碗的是几个村里的妇女,知客要在村子里威望高的,一个是村子周贵兵,另一个是孙刚的大伯,两个人威望都很高。写礼帐的要字比较好的,孙刚的大哥来写,收钱的是孙刚的小叔,两人配合。端条盘的是村子里的棒小伙子,基本上都是20多岁的,这样才有力气,端条盘的需要技巧和体力,一般一个条盘上放6盘子菜,没力气的话汤汤水水的撒的到处都是。

1...3435363738...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