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限制级末日症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全部成为F

    “也就是说,你的床底下都是那些玩意?”

    “不,不,他们不严格,只是因为他们知道我的爱好正当。”

    “是吗?正当?”富江讥笑道:“一个喜欢抽烟的优等生?”

    “除了抽烟之外,我一向是个正直的人。”我说:“我喜欢正直的人。”

    我将日记中提到的值得怀疑的人名都输入电脑中,这些人都是日记作者所观察到的“失踪人口”。虽然不排除一切人因为职位变动或者出院之类的原因不再出现,不过让我在意的是,这些人多少在作者口中是“不正常”的。这种不正常的原因并没有具体阐述,不过,如果以作者是先知这个前提来考量,有必要调查一下。

    因为精神病院当时的资料所剩不多,所以要查明这些人的身份还是一件麻烦事。一些人的资料在网络球的初步调查中已经罗列出来,但在数量和详细情报上都有所不足,毕竟并没有花费大力气去追寻。

    时事变迁,这些人早就散居世界各地。他们甚至拥有了不同的国籍,职业也和当初有所不同,甚至有一些人是死亡和失踪人口。

    要找到这些资料,说不定要亲自上访,还得搜索不同国家和部门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所需的安全等级不一,需要队长申请相关权限。根据国家建设水平的不同,也很可能并没有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

    不过,早一步着手总是好的。

    我和富江整理这些人的档案的时候,我开始向她解释我的推测。

    “这一切都是以日记作者是先知,并且在当时发生了怪事为前提。”我说:“通常说来,怪事的产生除了有人装神弄鬼,那就是确有其事。而其中又分为无意触发和有意引导。当年的大火发生得蹊跷,那所精神病院在他人看来有一些神秘。虽然不排除第一印象的误导,但也可以说明那所精神病院的确有点问题。精神病院的性质决定它本身就是对‘异状’最好的掩护,末日真理教也在利用这一点。”

    “你怀疑当年的精神病院就是末日真理教的一个分部?”富江说。

    “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就算不是末日真理教,我想,也是其他邪教或者某个组织用来掩饰自己在做的事情。统计学很能说明问题,每一个先知周围都会产生怪事,并非他们想要如此,这更像是他们的命运,末日的一切都在环绕他们展开。如果日记作者是先知,那么他被送抵那个病院,并在病院发现蹊跷,本身也可以当作命运的作证。”

    “所以,无论管理精神病院的是哪个组织,都是在应用末日的力量。”富江配合地说。

    “应用末日力量的方法我们已经见识过不少,一种是超现实的科技,一种更贴近于宗教性的神秘力量,更常见的是两者的结合。就概率来说,涉及神秘学的可能性很大。想一想,邪教使用神秘学的时候,最有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献祭。”富江点点头,说:“越是强大的力量,越要求严格的献祭,对祭品的质量也有相应的要求。邪教一般采取人祭的手段,而在各种神秘学的记录中,人祭所引发的力量也是最强大的。你怀疑失踪人口中有人被当作祭品?”

    “如果真是被当作祭品,那么对比起他们的身份、种族和相貌来说,他们当时的情绪和生辰或许更加重要。”

    “初步调查的时候,只是调查了部分人的身份、年龄和种族,但是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富江拿过一旁的资料复印件翻阅,“一共六个人,各种肤色的都有,五个欧美人,一个亚洲人,一个非洲人,年龄差距很大。”

    “这只是初步的印象,如果要发掘其规律,就必须进行深度剖析。既然是世界上第一个先知遭遇到的事情,那肯定不同寻常。”我说:“这些人中有病人,也有工作者,我觉得应该按照他们的生日,之前从事的工作,以及导致他们人生重要转折的经历进行归类,并对其进行心理侧写。”

    “工作量很大,不是一时片刻能够完成的事情。”富江摇摇头,她突然问道:“虽然目前没有末日真理教活动的迹象,你觉得他们会插手吗?”

    考虑到组织的复杂性,这个事件的重要性,以及组织内对此事件的保密程度,我觉得可能性很大。对方没有出手,并非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只是他们决定将我们放在明面上。

    “他们肯定也知道什么,说不定已经在暗中有了布置。”

    “我觉得应该关注他们的行动,他们有神庇佑,也许对当年事件的了解比我们更多。”富江如此说到。

    “是否要进行监视工作,以及花费多少气力去进行监视,这需要队长来决定。”我伸了一下懒腰:“我会将这种考量告诉他。”

    “如果他接受了,那还真是麻烦。”富江坐在我的大腿上,环抱着我的脖子,咕哝道:“本来人手就不够了,我可不想将所有的精力浪费在这些工作上。”

    有人敲门。因为富江将办公室的百叶帘都放下来的缘故,所以看不到究竟门外是何许人。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到八点了。

    我站起来,富江已经走到门口,没有直接开门。她通过猫眼向外看,警惕似乎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细胞核里了。我不清楚这是她的人格本性,还是那个身体中潜伏的本能。

    “不认识,似乎是我们的优秀先生。”她回头对我说,然后将大门打开了。

    门外的男人西装革履,稍微有些卷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昭显其一丝不苟的性格。五官深刻,嘴巴紧紧抿着,没有表情,看不出情绪,显得十分严肃。面相显得年轻,三十岁上下,但是沉稳的气质却让人觉得是四十多岁,一看就让人觉得是个职场精英,而不是一个战士。

    他迅速而隐蔽地打量我和富江,和我们的视线对上时没有丝毫闪躲,虽然让人感到职位上的威严,但并不气势凌人。

    我见过许多久居上位的人,不过眼前这个男人给我的印象十分独特。

    “是乌鸦和b吗?”虽然是疑问句,但却用着肯定的句式,他的声音很平淡,仿佛没有音节起伏似的,轻轻的,仿佛述说着床前故事,他说:“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是你们的队长,你们可以叫我荣格。”

    尽管他的脸上还是没有表情,却并不让人觉得失仪。他主动和我们握手。他的手很温暖有力,给人不过不失,不亲近也不疏远,却又十分诚恳的感觉。

    “同样很高兴见到你。”富江礼节性地微笑,“荣格,那个心理学家?”

    “我很崇拜他,所以取了这个代号。”

    “我也一样。他是当代最优秀的心理学大师。”

    “有空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他稍微露出笑容,仅仅一闪而过。

    “不过,我听说你是人体工程学博士。”

    “那是专业,心理学是爱好。”他解释道:“我曾经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心理分析应用。当然,我认为现在的工作也一样。”

    “和我想的一样。”

    ( 限制级末日症候  p:///1/1883/  )




151 欢乐颂
    富江和荣格对话的时候,我一直观察他的表情。《+乡+村+小+说+网手*机*阅#读annas.r》他的神情、眼神、动作和外表给人的印象十分明确,但如果想要从中深入去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反而会受到阻碍,因为大概是职业习惯的缘故,他将自己的性格隐藏得很好。

    不过,我至少知道一点,这个人力保自己无论何时都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谨慎而且防御心很强,这种防御是在心理层面上的,他极力阻止他人去剖析自己。

    这很符合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的专家的特征。

    正如富江总是一副开朗奔放的样子。

    虽然都是副队长,但是严格说来,我比富江大上半级,可是谈话的主导人却是富江。并非是我自傲自大,只是我的个性和特长如此,否则也不会在学生会中乐于担任副职。因为我一直没有说话,所以荣格在说话的时候,用眼角余光充满穿透力地看了我一眼。

    “请到会议室来,我打算让大家自我介绍一下。”荣格说出来意。

    “所有人都到齐了?”富江问。

    “是的,都很准时。”他的语气中总算有点满意的味道。这位长官已经得到了她的认可。既然如此,我便也就相信富江的看法,拥有心理学才能的她在看人方面十分准确。

    于是他返身带路,我在最后关上办公室的门。富江刻意放慢脚步,落后荣格几步。我紧走几步跟上她,用眼神询问她对此人的观感,她只说了一句话。

    “是个可靠的长官。”

    “我相信你的判断。”我说。

    会议室在二楼走廊的尽头,厚重的木质大门嵌有玻璃窗,虚掩着,里面的气氛活跃,甚至可以称得上喧闹。他们不是在讨论工作,这是报道的第一天,大家都精神奕奕,讨论时下有趣的话题,不时发出一阵笑声。

    似乎他们已经彼此熟悉,就剩我和富江了。我和富江早早就到办公室,将自己反锁在里面,队员们何时到来的也不太了解。

    荣格对这种自由气氛没表现出任何情绪,他只是在门外稍微顿了一下,随后推开门,里面的声音顿时滞了一下,迅速减弱下去。当我和富江尾随他进入时,会议室里一片肃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我们三人身上。

    荣格直接带我和富江走上讲台,没有任何寒暄,开门见山地说:“大家认识一下,这位是乌鸦,这位是b,将担任副队长之职。”

    提到我们的名字时,我和富江分别向对面的人点头示好。大家也礼貌地给予欢迎的掌声。

    我环视他们,一共有八人,就是这处基地中所有直接负责战斗、内务和支援的人手了。其中有两个女孩还是熟人,正是咲夜和八景,因为事先知道她们会来这里,所以此时见到她们,也不是十分惊讶。也没有太多久违的情感,因为我和富江在启程前往这个小镇前,和她们一直有往来。

    咲夜在剥离恶魔之后,体质大为提高,并且展现出超凡的记忆才能,为了家人的安全,她也加入了安全局。

    八景是新晋的先知。

    她们都是支援部门的人,在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奔赴第一线,这也让我安心许多。

    当我的视线落在她们身上时,两人抱之一笑,咲夜还用手点了点脚边的一个金属箱。啊,她真的把它带来了。我心中欣喜,但此时不是叙话的时候,便也点点头,随后观察其他六名成员。

    按性别划分,则是两位女性,四名男性。

    两位女性队员都有姣好的相貌,虽然衣装简练,保持在随时可以行动的状态,但都在细节上精心打扮过,看起来赏心悦目。一位是地道的白人女性,外表看来温婉干练;另一位皮肤呈现小麦色,看上去有点像黑人,但又有点像是南美洲人,浑身上下充满干劲又显得不拘小节。

    “我叫达达,负责支援工作,是本队的医生,擅长和陌生人沟通。”白人女性自我介绍道。

    小麦色肌肤的女性紧接着说:

    “我是潘,曾经在海关缉毒部门工作。”

    “那个,冒昧问一下,你是南美人还是黑人?”我有些迟疑地问道。

    “长官你有种族歧视?”她直勾勾地盯着我。

    “不,只是好奇而已。”我说:“就你所见,我是黄种人。”

    就在这时,四名男性队员中唯一一位戴眼镜,年近三十岁的青年突然插口。他在厚布衬衫外套了一件羊毛制的短袖毛衣,衣装工整,但是样式和色泽稍显得老旧。他看起来就像是那些一辈子和父母住在一起,雷打不动,每天都会…一线地往返住宅、实验室和教室,绝不在外边流连忘返的理论派学者。

    “从长官的英文用词、发音和句式来看,您来自中央公国。这个国家在战后有一段时间相当排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实行新的经济复述计划后,国民的意识形态受到严重的冲击。虽然和国际接轨后,一直是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国家,并且在国际事务上的地位与日俱增,但这种高速的物质发展在另一个方面也导致人民精神上的扭曲和萎缩。有数据表明,这个国家的国民在意识上有相当严重的偏激倾向,但在行为上却是最温和的。”

    这一大通话从眼镜男的嘴里喋喋不休地说出来,令人毫无插口的余地。这在他人看上去像是在卖弄吧,但他实际上并没有那个意思。他的声音很紧凑,就像是被什么东西追赶和鞭策着,试图在被追上前,将自己想到的东西都一股脑倒出来。但是就语气和遣词造句的方面来说,他没有丝毫演讲的才华。

    这种类似理论性解释的长篇大论让所有人面面相觑,更让几位女性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不过他们似乎早在之前的寒暄中,已经明白对方就是这样的人。因此在他不得不稍微停下,喘口气的时候,打断了他的话。

    “嘿,停一下,巴赫,你想说什么?”开口的是坐在眼镜男身边的黑人。

    眼镜男终于意识到自己刚才行为的不妥,他向齐齐投来的目光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他知道自己这种有些神经质的坏毛病,可是就改不掉。

    “呃……”他皱起眉头,极力寻找通俗的语言来归纳自己的意思,令人不由得莞尔,“我的意思是,长官理论上没有种族歧视。”说完,他堆起尴尬的笑容环顾了一下众人。

    “就是这样。”我对小麦色的潘说。

    “我的父亲是西班牙人,我的母亲是美籍黑人。”潘笑着摇摇头,说到。

    “多谢你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我对所有人说:“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在一个多月前,只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学生。我知道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也请大家不吝指教。”

    这一次掌声响起来时,比之前热情了许多。

    在随后的介绍中,我知道了另外四名男性的身份

    戴眼镜的欧洲青年叫巴赫,代号来自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大师。他的确是一位学者,在爱因兰郡的某所大学就任教授,今年二十七岁,刚刚获得了社会学的博士学位,之前已经拥有计算机和哲学类的博士学位,是名符其实的天才。第一次被召集进队伍中,担任电子信息支援工作。

    坐在巴赫身边的光头黑人叫洛克,三十多岁,个性开朗跳脱,喜欢说唱和摇滚乐,脖子上一直挂着一副耳机。他的身材相当魁梧,一百九十公分的个头,看上去像是篮球选手,实际上他打的是职业棒球。他是具备强大攻击力的外勤人员。

    沉默寡言的德国人自称牧羊犬,四十岁左右,喜欢坐在角落里,如果有人试图转到他背后,他就会稍微挪动一下椅子,确保所有人都在自己的视线之内。虽然很少说话,但他的表情亲切,并非是生人勿近的类型,只是眼神偶尔会给人危险的感觉。他没有多谈自己的经历,不过富江猜测他是杀手或者特工。

    “我对侦察有点自信。”他谦虚地说。

    最后一位是个日本籍的胖子,和巴赫一样二十七岁,和他的代号“魔术师”相符,他本人就是一位在全世界巡回表演的街头魔术师。虽然国籍是日本,但自从三岁开始,就按照家族传统,游走于世界各地,精进家传魔术,每年在日本停留的时间不足一个星期。他同样是外勤人员。

    “看来你们家族比吉普赛人更吉普赛。”潘调侃道。

    “承蒙夸奖,美丽的潘,请容许我把这朵玫瑰献给你。”胖子魔术师将高顶帽摘下来,放在胸口,身体稍稍前倾向潘一礼。

    说完就只是满脸和煦笑容地和潘对视着,没有更多的动作。半晌,潘终于感到奇怪了。
1...8990919293...16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