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西太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周凯

    玉兰看向妤贵妃,继续道:“姐姐,那我们六人一人一个了,你真的不吃”

    妤贵妃应着:“本宫不想再说第二遍。”

    玉兰看着青雀:“分给春、英常在吧。”

    青雀把剩下的三颗蟠桃,一颗放在玉兰面前,两颗分别放在春、英常在面前。

    玉兰看着众人:“大家吃吧。”

    妤贵妃笑着:“好了,几颗破果子折腾个什么劲,你要没事的话,本宫先去了。”

    玉兰阻拦道:“等一等,我还有话说呢,喝杯酒吧。”

    妤贵妃又喝了一杯酒,应着:“说吧。”

    玉兰继续道:“这几个月你的手痒痒的很吧今个就是告诉你,今后你伸一次手就剁一次,直到把你这千手观音剁得干干净净。”

    妤贵妃无奈地表情:“你呀,总是纸上谈兵,说得天花乱坠有什么用有本事就动真格的,耍什么嘴皮子。”

    玉兰接话道:“我知道啊,以前不得空,现在就开始动真格的,你准备好。”




第450章 提出修约的要求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西太后 ”查找最新章节!

    妤贵妃看着对面的众人:“你们合起伙来欺负本宫一个,本宫如何应对就等死吧。”

    玉兰接话道:“不,她们是看热闹,你别想着再拉无辜的人下水。”

    妤贵妃看着玉兰:“你搞这些花头干什么,本宫没有心情陪你过家家了,回去了。”站起了身。

    玉兰也站了起来:“回去吧,只要不是害怕了,就回去吧。”

    妤贵妃停住了脚步,转身看着玉兰:“本宫怕了你还是那么自以为是,心浮气躁,慢慢来吧。”

    玉兰没再说什么,看着众人:“你们要想回去,也都去吧,还望你们擦亮双眼,不要像以前似的又走错了路。”

    丽妃笑着,都没说话,春、英常在说道:”娘娘您前面引路,嫔妾们怎么会走错呢不会的,跟着娘娘走,一定不会迷路的。“众人便一一告退了。

    玉兰一个人坐着,青雀说道:“娘娘,天热,咱们也回去吧。”

    玉兰应着:“外面不热,心里热,这一时半会竟不知怎么对妤贵妃下手。”

    青雀应着:“她一定按捺不住的,只要抓住机会反击,就能将她击溃了。”

    玉兰叹着气:“只怕来不及挽回,反击也就没有意义了。”继续道:“还是担心淳儿啊,她不可能让淳儿好好长大的,今后指定都围着他算计。”

    青雀应着:“是啊,奴婢也害怕的很。”

    玉兰站了起来:“没办法,只能多加小心了。”看着青雀:“回去吧。”

    青雀又道:“娘娘,她们看似都归顺您了,只怕是逢场作戏吧。”

    玉兰应着:“当然,不过,谅她们不敢做什么了。我已经给她们台阶下了,要是她们还不老实,别怪拿她们作筏子了。妤贵妃一时不好办,办她们还是绰绰有余的,一定都明白的。”

    青雀点着头:“丽妃一直很明白,今天又说到这个份上,她应该不会做什么的。”

    玉兰接话道:“是,她谦卑至此,我都不好意思了。”

    青雀笑着:“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主仆几个到了码头,都坐进了船,船游进了福海,回去了。

    ……

    且说咸丰这里,他正在基福堂和如雅一起哄着载淳玩,逗得载淳嘻嘻笑个不停,两个人幸福极了。

    这张修德慌慌张张进殿了:“皇上,军机大臣们有要事启奏,都在勤政殿恭候呢。”

    咸丰手里拿着拨浪鼓,忽地停了胳膊,叹息着:“朕就知道,这快活的日子不会长久,又要把你折磨的死去活来了。”

    如雅赶忙道:“皇上别这样说,您赶紧过去看看吧,别让大臣们等急了。”

    咸丰站了起来,把拨浪鼓递给如雅,无力极了:“指定没好事,朕去看看了。”去了。

    咸丰很快到了勤政殿,龙椅上一坐,先叹口气,喝了一口茶,说道:“你们说吧。”

    首席军机大臣文庆说道:“皇上,太平军攻破了江南大营,向荣将军与十万军兵溃败......”没说完。

    咸丰正低头看着折子,点着头:“这折子上写着呢,朕知道了。”

    文庆继续道:“向荣将军鞠躬尽瘁,已病逝于丹阳军营中,还请皇上节哀。”

    咸丰点着头:“折子上写着呢,朕知道了,赏向荣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号’忠武’,朕多谢他这些年的尽心尽力。”

    众大臣应着:“多谢皇上,这都是臣子们该做的。”

    咸丰合上了折子,看着众臣:“江北大营也岌岌可危,都完了,一群饭桶。”将折子扔回了桌子上:“命和春督办江南军务,授江宁将军,总兵张国梁帮办军务,重建江南大营。”

    咸丰继续道:“命德兴阿为钦差,加都统衔,重建江北大营。”

    众臣应着,咸丰笑了:“洪秀全击溃了朕的大军,江宁一定歌舞升平,他一定很得意。”不笑了:“军队溃散了可以重组,银子没有了可以再找,没事的,重建大营,继续围堵江宁。”

    众大臣应着,咸丰继续道:“众爱卿继续说。”

    文庆继续道:“皇上,两广总督叶名琛上奏,因《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夷公使伯驾提出修约的要求......”

    咸丰忽地攥着拳头:“好大的口气,英夷、法夷在背后鼓捣的吧,回绝。告诉叶名琛,他们再提出此等无理要求,一概回绝。”

    文庆应着,咸丰想起了一事,便问道:“法夷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县,假借传教之名,勾结官府,伙同其教徒马子农、林八等作恶多端之事,查清楚没有”

    文庆应着:“臣等正要回复。”继续道:“因为此事关乎外夷事务,臣等不敢擅专,便命西林知县张鸣凤查清了此事,上奏全部属实,共逮捕26人,激起了不小的民愤。”

    咸丰握着拳头:“败类,这种伙同外夷残害同胞的败类,合该即刻绞杀。传朕旨意,命西林知县论罪处罚,依法处决这26人。”

    文庆应着,继续道:“皇上,这马赖为法夷神甫,这么杀了他,会不会引起法夷的不满呢臣等担心他们又勾结在一起,做些不法的勾当。”

    咸丰哼了一声:“他们当然不满,这美夷敢提出修约,定是他们背后支持。可朕只允许他们在通商口岸设立天主教学,如今竟然放纵教士潜入内地私自传教,还尽干些伤害朕之子民之事,把朕当什么只得论罪处罚。”

    文庆应着:“臣等明白了。”

    咸丰笑着:“修约、修约......他们又要挑起事端,卷土重来了,不管是什么借口,只要他们想闹事,总能成为借口的。如此,朕继续做朕认为对的事,其余的,听天由命。”

    众大臣应着,咸丰继续道:“江南、江北大营溃散,太平军又要嚣张了,告诉曾国藩,定要遏制他们北上。还要时刻叮嘱叶名琛,仍旧不准外夷进入广州,一切修约请求,任何请求,全都拒绝。”

    众大臣应着:“臣等明白了。”

    咸丰点着头:“无事就都退下吧。”

    众大臣行礼告退,又剩下咸丰孤零零地一人坐着。



西太后第451章 朕的万年吉地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西太后 ”查找最新章节!

    是夜,咸丰过来玉兰这里了,手里捏着一个折子。他顾自坐了下来,让奴才们都出去,只剩下他跟玉兰。

    玉兰正在看书,见咸丰进来了,把书放在了炕桌上。

    咸丰将折子也扔在了炕上桌,看了一眼书,说道:“你在读《资治通鉴》啊读这个干什么。”

    玉兰应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臣妾闲来无事,读着打发辰光。”

    咸丰笑着:“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朕想念师傅。”继续道:“武英殿存有《资治通鉴》的原版,就是涑水先生的亲笔手抄本,明个让人给你送来。”

    玉兰惊讶道:“皇上操心了,臣妾就是闲得慌读着玩,这等古籍宝物,臣妾实在不配用,还是好好存着吧。”

    咸丰淡然道:“几本书而已,什么了不得的,你看看就送回去也行。”用指头点点折子:“你看看折子吧。”

    玉兰赶忙放下扇子,拿起折子读了起来,看着看着,表情严肃起来了,赶紧合上了折子。

    玉兰吃惊道:“皇上这是”

    咸丰朝后靠着,用手揉着额头:“这是朕的万年吉地(墓地),今个才开工动土,可只是开工,并未动土。”

    玉兰更加严肃了:“您已经登基六年了,差不多该修好了,怎么这会子才兴工”

    咸丰苦笑着,吐出了三个字:“没银子。”

    玉兰低着头:“臣妾明白了。”

    咸丰继续道:“朕这个皇帝当得啊,死了都没地方埋......”没说完。

    玉兰赶紧站了起来:“皇上,这话不能说。”

    咸丰挥着胳膊:“无碍,每个皇帝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陵寝,为的是图个吉利,没什么好避讳的。”

    玉兰应着:“臣妾明白。皇上却无需担忧,您年纪还小,有的是时间呢。”

    咸丰笑了:“有时间没银子啊,何时能攒到银子穷死了。”

    玉兰应着:“既然有时间,又何愁攒不到呢一定都会有的。”

    玉兰坐在咸丰身边,给他扇着扇子,咸丰看着她:“兰儿,外夷又提出修约了,他们暗中勾结,只怕又要找事了。朕很是担忧,若他们联合挑起战事,实在无力应对。”

    两个人对视着,玉兰的眼里尽是柔情:“臣妾知道皇上太累了,也实在不知道怎么劝了,就这样顺其自然地过吧。”

    咸丰闭着眼,吐着气,又说着说过无数次的话:“不是朕不想作为,实在是回天无力啊......”两人一起哀叹着。

    咸丰连他的陵寝都没钱修,可想而知窘迫到何种境地了,他没有办法了,只得传召他的皇亲们,商量商量,能否让八旗皇亲们再捐献点钱粮。

    咸丰传来了他最倚重的三位皇亲,两位,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以及他的亲五叔,惠亲王绵愉。

    三位王爷一起进来了,跪下来给咸丰磕头:“奴才给皇上请安。”

    咸丰挥着胳膊:“皇叔免礼,都坐下吧。”

    三位王爷一一坐下,咸丰看着他们,继续道:“你们知道朕的万年吉地无法动工吧”

    端华应着:“奴才知道。”

    咸丰瞪着眼:“然后呢”

    载垣接话道:“战事不断,国库空虚,也就耽搁了如此重大之事,奴才等实在有愧。”

    咸丰叹着气:“是啊,朕就想着找你们凑点银子,能凑一点是一点嘛。”

    绵愉应着:“这都是奴才们该做的,只是皇上,军费一直紧张,满朝文武也已多次敬献,实在都囊中羞涩,不宜开口。”

    咸丰无奈道:“那你们过来干什么啊”

    端华应着:“军费吃紧,一切以战事为主,奴才们自当敬献。”

    咸丰看着端华:“郑亲王说得是,朕更加囊中羞涩,否则怎会朝你们开口”

    端华继续应着:“奴才们回去之后,自当尽心尽力为皇上筹集军费。”

    咸丰看着端华笑着,想起一事:“肃顺,你们兄弟多次慷慨解囊,朕一直记着。”

    端华应着:“是,多谢皇上记挂,这都是奴才们该做的。”

    咸丰看着几个老头恭敬地低着头,都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有些厌烦了。他挥着胳膊:“你们去吧,传肃顺。”

    三位亲王去了,很快,肃顺过来了。

    杜受田去世的时候,端华曾经推荐过他这六弟肃顺,咸丰便用了他,授他御前侍卫,这几年间也四处任职。

    这人个子魁梧,不怒自威,每次叫起时,声音都格外洪亮,咸丰便记住了他。

    他挺拔地站着,一脸的胡子,眼睛放着光。说话了:“皇上,多谢您传召奴才。”

    咸丰接话道:“朕刚刚与端华商讨事情,他提了你一下,朕便传你过来问问。”

    肃顺应着:“奴才在,有问必答。”

    咸丰点着头:“军费紧张,你多次捐银捐物,想必也要倾家荡产了。”

    肃顺应着:“八旗毫无作为,全靠皇上养着,皇上有吩咐时,奴才们自当倾家荡产孝敬皇上。”

    咸丰又点着头:“很好。”看着肃顺,用手指敲着折子,又道:“你这话很有见地,比那些老头子通透多了。”

    咸丰继续道:“朕养着全族,战事上却毫无作为,全靠汉人撑着,白白耗费军饷啊。”

    肃顺拱着手:“皇上,奴才有话说。”

    咸丰点着头:“畅所欲言。”

    肃顺说话了:“咱们旗人糊涂不通,只知道伸手要银子,却不能为朝廷出力,都是混蛋。”

    咸丰惊了一下,敲折子的手指忽地停了,他实在没想到肃顺会说出这种话。

    两个人对视着,咸丰定了一下,继续道:“你继续说,言无不尽。”

    肃顺继续道:“皇上,当今之计,不能在重满抑汉,必须重用汉人,我大清才能度过重重难关。”
1...108109110111112...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