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维斯特帕列
“在《我,机器人》里面,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第三条: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越来越迅速,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引发一些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像阿西莫夫这样的科幻
第707章 科幻小说转折点(感谢我日天下的万赏)
沈隆打算抄《乡村教师》并非只是为了应对晓霞的询问,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他为中国的科幻小说感到惋惜;在严肃文学界,如今已经诞生了许多大师,光本省就有贾平凹、陈忠实等在后世享有盛誉的大师,放眼全国,阿城、莫言等人刚刚步入文坛。
就算没有沈隆,以后的严肃文学依旧会健康发展,而作为穿越者要是只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那就有点太没意思了。
论严肃小说,有贾平凹、莫言、余华等人,论诗歌有顾城、北岛、海子,反观科幻小说,如今则还显得非常稚嫩,虽然现在以科幻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就有超过10 家,最著名的有《科幻海洋》《科学文艺》《科学文艺译丛》《智慧树》《世界科幻译丛》等。
《小灵通漫游未来》以00 万册的发行量刷新了中国科幻的出版纪录,但是这些成就依然无法掩盖中国科幻小说发展不利的本质。
现如今国内对科幻小说的看法只有两点,第一是科普向的,第二是给孩子们看的,他们并没有真正重视科幻小说。
其实单单如果只有这些问题,那也不是很严重,虽然现在的科幻小说还很稚嫩,但是已经拥有了茁壮成长的土壤,只要给科幻小说一些时间,未尝不能繁荣发展。
但是这个时间很快就要没有了,有几场风波导致了科幻小说的没落,直到九十年代才缓过气来;首先是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的论争。
叶永烈在《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中描写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发现恐龙蛋化石并孵化出古代恐龙,复活恐龙这个创意,叶永烈先生用的可比《侏罗纪公园》早,但古生物学家却批评其为“伪科学”,会毒害青少年的;于是牵扯到科幻小说的社会性问题,限定给少儿看的小说,不合适写爱情、犯罪、社会反思,否则就是“低级趣味”,但科幻作家不满意了,于是论战开始。
论战的根据地是在《中国青年报》,争论的本身是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理论辨析和建设对于科幻创作本来是大有帮助的;各方你来我往,这个论战以此状态持续到了198年;
可就在科文之争闹得不可开交之际,198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开始了。
在这场运动中,科幻在行政上被定性为“精神污染”,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批评科幻“散布怀疑和不信任,宣传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商品化的倾向,正在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某些科幻创作”,“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
一时间,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门风声鹤唳,噤若寒蝉,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小说,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已经试刊成功的《中国科幻小说报》,申请刊号的报告再也没有下文,最严重的时候,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发表一篇科幻小说。
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也在这一年患上脑溢血,创作生涯从此终结——就在科幻被认为是精神污染后的不到一个月内。
现在报纸上这场争论依旧在持续,沈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回中国科幻小说的悲剧,在他看来,这场悲剧并非不可避
第708章 电影开拍(500月票加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电工程系的宿舍里,刘慈欣看着舍友手里的《科学文艺》,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看啥呢看得那么激动”是的,以后会在娘子关火电厂上班的大刘,在大学期间学得可是水电专业。
“这篇小说写得真好啊,给,你也看看吧!”舍友将杂志递到刘慈欣手里,指着文章的名字,强烈推荐他看。
“《乡村教师》?写乡村学校的这不是科幻小说么”刘慈欣嘟囔了一句,不过还是认真看了起来,如今娱乐生活匮乏,有本小说看已经是很好的享受了。
咦怎么还有外星人啊,很快刘慈欣就被那场横跨整个星系的战争所吸引,同时对乡村学校和星际战争这两个明显没什么关系的元素出现在同一个故事里感到好奇,但是看到最后的结局,刘慈欣又开始为这个精妙的设定而感到佩服了。
这样的想象力实在是太让人惊讶了,这才是科幻小说应有的样子啊,刘慈欣不由得为这种新颖的文学形式而感到痴迷,他推了推眼镜,又赶紧回过头去再看一遍,看完第二遍不过瘾,又看了第三遍第四遍。
一直到舍友把杂志拿回去,他才依依不舍的从这种奇思妙想的故事里醒转过来,杂志虽然拿回去了,科幻小说的魅力却在刘慈欣心里扎下了根,让他心中涌起抑制不住的创作,或许,我也可以试着写写科幻小说
重庆,一所中学的教室里,今年刚上高一的韩松拿着《科幻文艺》看得津津有味;黑龙江伊春,姚海军从数学老师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本独特的杂志;距离沈隆房间不远的交通大学宿舍里,今年已经三十三岁,却才在上大四的王晋康,正挥舞着杂志到处给舍友们介绍这个神奇的故事……
而在成都,杨潇也得知了孙少平的真实身份,他可不是一般的科幻爱好者,而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严肃文学作家,这让她颇有鼓舞,虽然现在科幻小说正蓬勃发展,可依旧没有受到传统文学圈的重视。
一名严肃文学作家进入科幻小说创作领域,是对科幻文学的重大肯定,也是对她这样的科幻文学工作者最好的鼓励,或许未来会有那么一天,科幻小说不再仅仅作为儿童文学存在,无数成年读者也能领略到它的魅力。
不过,只有一篇是不够的,或许我应该向他约稿,利用这个机会继续扩大科幻文学的影响力,甚至还可以问问他对时下流行的“姓科还是姓文”是什么看法。
想到就做,杨潇马上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在信里杨潇表示了对沈隆的感谢,然后向他约稿,并询问他对科幻小说未来的看法。
沈隆欣然答应,然后将《中国太阳》的稿子发了过去,这个故事的主角水娃倒是和孙少平有些相像,他们同样出身于黄土地,同样在煤矿工作过,同样立足现实却充满浪漫的幻想。
同时对科幻小说目前面临的问题,沈隆也答应会加入到这场论战当中,现在论战的双方还仅仅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他们会面临另外的压力;沈隆则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的科幻文学能够继续茁壮成长,而不至于夭折。
这并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就能解决的,所需
第709章 少安破产了
他俩还给沈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老井》被导演吴天明看上了,想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听说他俩要来陕西,就让他俩先问问沈隆的意思。
“这是好事儿,吴导的能力我还是很信任的。”沈隆满口答应下来,这原本就是吴天明的电影,交给别人沈隆还不放心来着,“等我有空就先把剧本改出来吧!”
“诶,那最好不过了。”见沈隆答应,陈凯歌放心大半,“不过吴导现在正在和滕文骥导演合作执导《亲缘》,完了之后还要拍摄《没有航标的河流》,暂时怕是抽不出时间来拍《老井》,最快也要等两三年之后了。”
“这没关系,想要拍好电影就急不来。”沈隆倒是不怎么在乎,他现在已经不会为一千多块钱的剧本费而激动了,而且《老井》原本就是1987年的作品,就算两三年后开拍也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了不少。
“那咱们就先去黄原勘景少平你有时间吧”陈凯歌问道,他们三个现在已经混熟了,彼此都直接叫名字。
“嗯,没问题,写作么,去那儿都行。”沈隆答应下来,已经好久没回家了,刚好借着这次机会回家看看,也不知道少安的砖厂到底怎么样了。
“少平最近有啥新作品没”陈凯歌问道,张艺谋也露出期待的表情,现在找个好故事可不容易,能遇到适合自己拍摄的好故事就更难了,得亏他俩和沈隆关系不错,可以提前看到未发表的作品。
“最近筹划着写一部长篇小说,估计要花几年功夫。”沈隆将《黄土高天》的稿子递给他俩,“这个故事怕是不好改编成电影,篇幅有点长;不过这几年我也会陆续写点短篇,要是有合适你俩的一定先给你俩看。”
“哦,对了,这还有几篇短篇科幻小说,你俩可以看看。”沈隆将《乡村教师》、《中国太阳》和《狩猎愉快》交给他俩,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子冲动,不知道这两位拍科幻片又会是什么感觉一定很有意思吧
“科幻小说啊少平你怎么想着写这个了”陈凯歌一脸嫌弃的样子,受时代的影响,他现在可看不上这玩意儿,张艺谋虽然没有说话,看表情也是一个意思。
啧,这我可就有点不服气了,沈隆想了想说道,“你们俩有没有看过《星球大战》”如今《星球大战》显然是不可能在国内公映的,不过他俩都是北电的,北电学生会经常看一些国外经典作品,说不定他俩真看过。
“看过,故事结构颇有些黑泽明《战国英豪》的影子。”张艺谋闷闷地回答道,回答的话有些出乎沈隆的预料,细细想来却在情理之中,从导演的角度出发,张艺谋肯定更关注故事结构、镜头运用这些深层次的东西,而黑泽明又是他和卢卡斯的偶像。
“我要说的倒不是这个,上次不知道是在那儿看到的资料,据说香江几位大导演在看了《星球大战》之后很是震撼,说他们有信心拍出《教父》这样的
电影,却根本拍不出《星球大战》来。”沈隆没纠结黑泽明。
“《星球大战》那儿能和《教父》比啊,从艺术角度来看,这两部作品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陈凯歌反驳道。
“但是,你告诉我,让你执导的话,拍《教父》难还是拍《星
第710章 失败也是一种财富
沈隆这次回来要待一段时间,于是他索性就让文联帮忙,让他在原西县工商联挂了个职,以便于了解原西县农民企业的发展现状,好为他撰写《黄土高天》做准备,然而没想到刚到工商联,就得到了少安破产的消息。
问了问,沈隆才得知事情的经过,少安承包砖厂之后,将摊子搞得很大,但也因此背上了上万块的贷款,也许是为了节省开支他,又或者是他缺乏鉴别能力,以至于将砖厂最要紧的大型制砖机交给一名不靠谱的工匠操作。
这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第一窑砖烧出来之后全是裂痕,根本没办法卖出去,少安的资金链因此断裂,根本没能力再进行生产了。
哎,当初就多次叮嘱要重视技术,还是在这方面犯错了,沈隆叹了口气,赶紧坐上班车赶回双水村,中途路过少安新承包的砖厂时,那里已经没了烟火。
回到家里,说起这事儿玉厚老汉不断唉声叹气,一个劲的说老孙家天生的穷命,好几辈人都没有翻过身,少安这下可是欠了上万块的债务,怕是还到虎子这一辈都还不完。
沈隆无意和玉厚老汉争吵,这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他宽慰道,“一万来块也不是啥大事哩,我手头还有几千块,拿去给哥先用着,有了这些钱砖厂就能再开起来,等出上几窑砖,那一万来块也就能还上了。”
玉厚老汉听到这话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喜色,同时还有几分担忧,如今两家人名义上已经分家了,按道理说少安捅出来的大窟窿不该少平去填,现在少平能主动提出来,让他感到颇为欣慰,但是他也被砖厂搞怕了,要是再失败可怎么办
“我先去我哥那儿看看,哥这些日子心里怕是不好受哩。”沈隆没过多解释,说再多也没用,等少安重新站起来,一切都能解决。
来到少安的家里,只见家里只有少安和虎子两个,秀莲却不见踪影,少安看上去憔悴了许多,两只眼睛里满是血丝,见沈隆进来,他想要起身招呼,张了张嘴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沈隆从包里摸了些糖给虎子递过去,告诉他爷爷奶奶让他过去吃饭,等虎子走后,沈隆给少安递了一根烟,“嫂子那儿去了”
少安点燃烟抽了一口,呛得连连咳嗽,他也是老烟枪了,还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说明他现在的心情已经乱到了极点,好一会儿才说道,“她去娘家帮忙借钱去了,马上就过年了,各家都要用钱哩,不管咋说也该把工钱给人家结了。”
“哥,你这就不对了,咱俩是亲兄弟啊,嫂子的娘家再好也还隔了一层,遇到这事儿你该找我来着。”沈隆说道。
“我也想过来着,但去省城太远…..况且你也刚去省城,开销大着哩……”少安话说到一半儿就停住了,这件事儿终究还是他做得不对。
“你别担心,我在省城好着哩,今年又写了几篇文章,存了点稿费,虽然不够你还贷款的,但重新开始烧砖不是问题。”沈隆从包里拿出厚厚一摞钞票塞到少安手里,他回来来不及取款,还好碰巧金波在原西县,这些还是他问金波借的。
“说真
第711章 东山再起
沈隆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心实意,见少安露出诧异的神色,沈隆解释道,“哥,咱都没做过生意,那可能一帆风顺来着,现在出问题总比以后摊子搞大了出问题强;刘皇叔一开始还不是一直失败最后不也成事了”
举商人的例子少安可能不大明白,沈隆于是就拿出了《三国演义》做例子,刘关张的事儿在民间可是广为流传,少安当然也知道,要不然他也不会被胡永合一忽悠,说《三国演义》剧组缺钱,他就琢磨着想要捐钱了。
“关老爷就是早些时候太顺了,最后输了一场就在麦城把家底赔完了。”沈隆拍了拍少安的肩膀,“这回倒了咱不怕,能吸取教训,下回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
“是哩,这回要是能再起来,我就把你上回给我说的那个啥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现在想想,这砖窑烧垮了也不光是制砖机师傅不行的问题,先前村里人干活的时候,也不都按规矩来,我寻思着都是乡里乡亲的,又只是些小事儿就没说,以后那一步都不能出错哩。”少安缓缓点头,他把沈隆的话听进去了。
“你想带着村里人奔前程是好事哩,不过也要考虑到啥才是最关键的,你的砖厂好了,村里人自然就好了,你的砖厂要是不好,平时对他们再好也没用。”想必这次失败会给少安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此事之后少安的管理水平肯定会大大增强。
“回头我也琢磨琢磨,把和泥、烧窑也按照你先前给制砖机弄得那些一样,整理个流程规范出来,今后不管干啥,都按流程来办。”到了这一步,少安已经渐渐脱离了农民的身份,开始用商人和企业家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了。
“这些都要慢慢学,办厂子做生意里面的学问也深着呢,不比兰香念大学简单,这回回来的匆忙,过些天我给你弄些工厂管理的书,你慢慢看。”现在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少,但也不是没好东西,比如《鞍钢宪法》就很优秀,虽然可能有些不适合少安这个规模的小厂子,但看看总不是坏事儿。
而且沈隆还可以根据后世的研究来给少安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小型乡镇企业的管理模式么,只要少安能重视这一点,认真学习,就不怕他学不会。
“走吧,爸妈都做好饭等着了,咱吃完饭再慢慢商量。”沈隆说罢起身,少安也慢慢站了起来,跟着沈隆向外走。
走了几步,少安又回来了,“我得先给你打个借条哩,亲兄弟也该明算账。”说罢他翻出纸笔,数了好几遍钱,用核桃大的字给沈隆写了一张借条,上面还款期限、利息一应俱全,完全都是模仿他从石圪节信用社的贷款合同写的。
“这就对咧,只要有这股子气,砖厂迟早能起来。”沈隆也没客气,直接接过借条揣进怀里,拉着少安一起回到家里。
家里已经做好了丰盛的菜肴,玉厚老汉还热了壶酒,一家人边吃边喝了起来,不等饭吃完,少安就开始和沈隆商量着如何重开砖厂了。
玉厚老汉脸上已经不见了担忧,既然孩子想挣个奔头,那就让他们去奔好了,我这把骨头还没老呢,还能帮他们抗两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