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致富苏红珊韩夜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壶清酒
拿到工作服的姑娘们高兴的差点儿喜极而泣。
两套新衣服,这在以前,她们想都不敢想。
有人小心翼翼的问:“这衣服还要不要还”
立春看着这些小心翼翼的姑娘们,心里头也有些酸涩,她温柔的笑道:
“不用了,这是你们的工作服,干满一年以上,工作服就归你们了,并且往后的每一年都会再发一套,不过你们一定要记住,我们作坊的工作服是不能给外人穿的。”
事实上,苏红珊立这条规矩,也不过是为这帮姑娘们考虑。
她们在家不受重视,如果不立这条规矩,她们领的新衣服估计拿回家就要被收走,以后还是会穿她们以前的旧衣服来。
现在有这条规矩在,她们的家人就算是想收走,也会顾忌着工钱,不去做这样的事情。
第一天上工,主要就是跟着学。
苏红珊这一天都在窑厂,看着这些姑娘们跟在之前就已经上手了的丫鬟们跟前学。
没有一个偷懒的,每一个人都学的很认真。
她们比谁都清楚,这是她们的机会。
有了这份工作,她们就能自己挣银子了,再也不用在家里伺候家人,做没完没了的家事了。
打从这天气,苏红珊在这些女工们心里,就是她们的恩人,不少人都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认真的工作,要对得起苏红珊选她们之恩。
第三百零六章 一村读书人(上)
第三百零六章一村读书人
苏红珊又开了个作坊,已经开始招工,还只要女工的事儿就这么传开了。
之前,苏红珊这边虽然一直在做润肤膏,而且还特别受欢迎这事儿村里人知道的并不多。
毕竟之前苏红珊做润肤膏用的只是自己家的丫鬟,后来边上开了个作坊,村里人也只看到丫鬟们进进出出,还以为那是专门建的给丫鬟们住的房子。
虽然有不少人疑惑苏红珊买这么多丫鬟做什么,却也没人往作坊这边想。
现在作坊又扩大了,还开始招女工,村里人才知道之前那个房子原来是个作坊。
至于是做什么的,知道的人依然不多。
可这也着实是让村里人好生震惊了一回。
因为这事儿,村里人连老苏家的热闹都不看了,天天就聚集在苏红珊家门口不远处,看着她家旁边的那个作坊,议论着里面到底是做什么还,还只招女工。
不少人家都有女儿在作坊里上工,他们倒是也问了,可都是一问三不知。
倒不是女孩子们不说,而是全都说的不一样,有时候一两个说的一样的,可他们也拼凑不出来啊。
张三家女儿:“就是那些东西,然后不停的搅拌,具体叫什么我也不知道。”
李四家女儿:“反正就是挺粘稠的一种东西,还有些油油的,我分装一下就好了。”
刘五家女儿:“反正就是那种很奇怪的东西,我要一个劲的碾,碾成粉末。”
村里人更是纳闷,根据这些人说的,压根就猜不出具体是在做什么。
倒是苏红珊这边说了,是做化妆品的。
可他们知道什么是化妆品
压根就不知道。
于是,议论的人越来越多,可越议论却是越离谱。
到最后都有人说苏红珊这边是不是在做吃的。
毕竟苏红珊还有个酒楼在镇上。
可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也就是说着玩儿,可能说的人自己都不相信。
不过就最近几天,村里倒是有好几户人家送了自家七八岁的姑娘去村学读书的。
村里人过的苦,男女大防之类的规矩没大户人家多。
干农活的时候,多的是男孩女孩一起干。
以前有时候春天没什么吃的时候,男孩女孩们都约一起上山挖野菜的时候也多的是。
所以这会儿都在一个学堂里读书,也没人觉得有什么
只不过就这么的过了半个月之后,老童生找了苏红珊和村长,说了他那边的难处。
“最近来了不少姑娘家也跟着读书的,这半个月,林林总总的有二三十个人了,再加上以前村里的四十多男娃儿,之前的教室里都坐不下,最近几天上课,我都是让女娃儿们在屋里上课,男娃儿们在院子里上课,可总这样也不是个法子。”
老童生大致说了村学里现在的情况,村长和苏红珊对视一样,都有些汗颜。
倒是忘了这一茬。
之前建村学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村学建的也不大。
第三百零六章 一村读书人(下)
第三百零六章一村读书人
之前只有村里男孩的时候,倒是够用,可现在人多了,不止是桌椅板凳教室不够用,就是老童生自己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啊。
不过现在的情况,倒是真有些出乎苏红珊的意料了。
她当时提出那样的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这边的女工质量能高一些,会读书识字的人多一些,另一方面,也着实是想看看着法子能不能改善一下女孩子的地位。
可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毕竟,之前村学刚建起来的时候,就是村里的男娃子,如果不是苏红珊这边说了给在窑厂上工的人家每年发放笔墨纸砚的话,很多人都还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呢。
即便是这样,至今为止,不少家里没人在窑厂上工,领不到笔墨纸砚的人家都还没送自家男孩子去村学读书。
可现在,这些人却都把自家女孩儿送过来了。
而且,这些人苏红珊可是不补贴笔墨纸砚的,他们也依然送去读书了。
这一情况,让苏红珊有些疑惑的同时,心里却也是高兴的。
能读书,就代表着地位在慢慢的发生着改变。
她不求整个世界都改变重男轻女的现象,但她期盼着,在她所住的附近,这一境况能够尽可能的变少。
老童生提了这事儿,苏红珊和村长这边就表示,会扩建村学,同时找个女夫子回来。
扩建村学这事儿,村长主动担下了。
他们家现在也是村里除了苏红珊家以外过的最好的人家了,按照他的意思,作为村长,自己富裕了,为村里奉献也是应该的。
而苏红珊这边就接下来找女夫子的人物。
这点倒不是太难。
现在这时代,女人也不可能就去科考什么的,所以她们的目的也只是读书识字,基本上只要是读过几年书,能认全字的就能去教村里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姑娘们。
苏红珊不认识这样的人,自己家这些丫鬟中倒是有几个识字的,可也认的不全。
正好,她这边又一批新款润肤膏出来,她就带着这些润肤膏去了张府。
到了张府,先把润肤膏交给了张夫人,苏红珊就说起了这次的来意。
听苏红珊说是想找个读书识字的去村学任教,专门教村里的姑娘们读书的时候,张夫人整个人都震惊了。
“你是说找个女夫子”
张夫人正想说什么,很快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你说你们村的女孩子都去读书了有二三十个人”
张夫人震惊的看着苏红珊,都弄不明白她是怎么做到的。
还有,这个村子怎么回事
一般的村子,一个村有几个读书人都了不得了。
他们村倒好,几十个读书人,还有个村学,现在更是连女孩子都去读书了。
张夫人都不禁想,他们村是不是一半的孩子都上村学读书了
这怎么可能
不是说农家的孩子都是在家里帮着家人们做事的吗
况且,男孩子们读书也就罢了,怎么女孩子们也去读书了
张夫人想不明白,只能看着苏红珊,等着她的回答。
第三百零七章 女夫子(上)
第三百零七章女夫子
苏红珊自然不会瞒着,把村里的事情都说了一遍,不偏不倚,也没往自己身上揽功劳。
可这种事儿,不是说她不揽功劳,功劳就不是她的。
张夫人听了,只震惊的瞠目结舌。
“你你就只说了你的作坊里只招会读书识字的女工,他们就都把家里的女孩子们送去读书了这光是笔墨纸砚也得”
张夫人正说着就停了下来,她心里已经算明白了一笔账。
是啊,读书识字是挺废银钱的,可要是省着点儿,一年有个一二两银子买笔墨,也差不多就够了,可是苏红珊这边的女工呢,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一年就是十二两。
他们这边前期培养的时候,投进-去几两银子,等到女儿长大了,都送去苏红珊的作坊里上工,几个月的时间就把银子挣回来了。
这么好的事情,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送自家姑娘们去读书的
“你这”
张夫人张口结舌半天,心里震惊,却愣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按说,苏红珊这是做了天大的好事的。
可偏偏选择读书的是女孩子。
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没成亲之前,就是应该呆在家里,那里还能和男孩子一样的去读书识字的,就算是识字,那也应该是找个女夫子来家里教导。
可这对农家女来说却并不适用。
所以,女人识字的毕竟是少数,而这少数也必然是出自大户人家,或者家里有读书人的人家。
可普天之下,这样的人家又能有多少。
而苏红珊此举,却是让一个村一大部分的女孩子都去读书识字了,按说这是好事,她也支持,可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了,却未必有好名声。
说不定还会被那些自诩文人墨客的讨伐。
张夫人沉吟了一下,说道:“苏红珊,我知道你是好心,可这事儿不能宣扬,你明白吗”
张夫人这么一说,苏红珊也意识到了什么,她皱眉想了一会儿,点头说道:“我明白月姨的意思了,我回去后,会把村学分开,一部分给女子读书,一部分给村里的男孩子读书。”
张夫人闻言点头:“这的确是个法子,反正你多注意一些,别让人抓到了把柄大肆宣扬,到时候不止是你,那些选择读书的女孩们,都可能被人说三道四。”
苏红珊之前做那些的时候,想的只是让村里女孩的地位发生一些变化,却没有想那么多。
主要还是她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时间还是太短,没有太过根深蒂固的这个时代的那些想法。
而村里的人,那是穷怕了,有这么个挣银子的法子,自然不会拒绝,也不会去想那么多。
而张夫人这边就不一样了,她出自大家族,更加了解这个时代对女人的束缚,更能看到苏红珊这一做法-会带来的反弹。
当然,也幸好这就是在一个村子里,倒也引不起多大的反-应。
不过,张夫人的提醒,苏红珊却是记在了心里。
张夫人提醒过后,就说道:“女夫子的话,我这边给你留意一下,看有谁愿意过去的,找到合适的,我给你带过去。”
第三百零七章 女夫子(下)
第三百零七章女夫子
“其实也简单,你这边的要求也不过是会读书认字,也不需要琴棋书画等,人倒是容易找的,就看她们愿不愿意,我这边尽可能的帮你找。”
苏红珊笑着道了谢,能读书识字的女人,家里情况肯定会比较好的,一般的姑娘家估计也没人会愿意去村子里任教。
所以这事儿做起来真不容易。
和张夫人聊了一会儿,苏红珊就准备回去了。
结果临走的时候,张晓茹又要和她一起去村子里玩,说是要去看看苏红珊扩大了的作坊,还有女学。
路上的时候,张晓茹听说苏红珊这边要找女夫子,怔了怔就满脸兴奋的自告奋勇。
“我啊,我可以的苏姐-姐,这事你应该找我啊,你看我读书识字,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却也不差,肯定能教你们村那些姑娘的。”
看着兴奋的张晓茹,苏红珊无奈的摇了摇头。
“对对对,你读书识字都很不错,可要去我们村当女夫子,以后大半的时间都要住在我们村的,你能适应”
张晓茹怔住了。
她只想着去教别人读书识字,肯定很好玩,却没想到这些。
苏红珊看她那样子,笑了笑,又道:“再说了,你十天半个月的不回去,月姨和张大人还不得想你”
张晓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红着脸道:“那算了吧,我就是觉得我刚好合适。”
苏红珊哪里能不知道她的心思,她就是好玩,把这事儿就当成是玩玩了。
于是,苏红珊又道:“你要是想当回夫子过把瘾的话倒也是不行,反正你要是有空过来玩,也可以过去给村里的姑娘们上上课,讲讲你知道的那些事情,也算是让她们长长见识了。”
“真的可以吗”张晓茹再次高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