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科技抽奖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月风起
勘探深海就需要把压电地震检波器尽量放到海底,越靠近海底数据越准确。
这就需要载人潜水器了。
华国以前用蛟龙号时,下潜一次设备成本就超过200万,每次航次十几次下潜,然后需要保养维护,再烧掉五六百万。
当发现某块地表可能存在油气田时,还要下钻头进行测试。一套钻头又是几十上百万,如果测试失败,这钻头钱又算白白浪费掉了。
另外,蛟龙号的体型很小,载重有限,用于采集海底物质的重力柱容量有限,好不容易下潜一次,很快就要上浮,这就更浪费了。
所以,就有了蛟龙二号。
对于这个项目,江远实际上参与不深,他只是做了两件事。
一个是在国家上层允许的情况下设计了一块‘深海用超级电池’提供给蛟龙二号,把蛟龙号的110千瓦时的蓄电池提升到了120万千瓦时,简单粗暴地解决了能源问题,而且还有非常大的富裕。
另一个是用科技定向进化强化了地震波分析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海底地质成像的准确度和速度。
于是,蛟龙号脱胎换骨了!
当时,江远拿出超级电池--其实就是包上外壳的能量结晶--的时候,蛟龙号项目组简直疯了。
同样的体积,差不多的重量,电池容量提高了1万多倍,这还是电池?!
这是核弹吧?
他们这才明白过来,怪不得江远要卖掉新型锂电池技术,国家还没意见,原来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技术!
后来,江远又把地震波分析技术提高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时,蛟龙号的工程师看江远的眼神就如同看神一般,崇拜到了极点。
当然了,江远给他们的只是电池黑盒,不论如何都不准拆开的。
有了这种电池,无数技术难点都不再困难,工作效率极大提升。
原本的蛟龙号能在海底作业10个小时,现在肯定可以增加无数倍。
另外,电池不足导致载重不够,载重不够导致重力柱小,最终导致蛟龙号不得不频繁下潜上浮的问题,现在也解决了。
甚至连成本都极大降低了。
蛟龙号每次下潜时其实是帮着一块上吨重的铁块的,然后再上浮时松绑,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电能消耗,但是非常烧钱。
一个航次,上浮下潜十几次,就要扔掉十几吨铁块。
现在不需要了,电能是绝对充裕的,直接用电机推动上浮下潜就行,节省了大量资金。
总之,电池的巨大跃进给蛟龙二号带来的改变是方方面面的。
只不过在江远的强烈要求下,华国深海研究所为了加快研究速度,蛟龙二号绝大部分都采用了跟蛟龙号相同的设计,外形几乎一模一样。
正因为此,蛟龙二号的极限下潜深度还没有达到江远需要的一万米,只有七千米(这仍然是全球同类作业型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
所以,这艘蛟龙二号,其实不如叫蛟龙改更恰当点。
华国深海研究所正在研制的蛟龙三号,才彻底抛弃了蛟龙号的桎梏,充分利用超级电池的强大。
等明年年初蛟龙三号问世的时候,江远万米勘探的目的才能完全达到。
即便如此,蛟龙二号已经远远不是蛟龙号能比拟的了。
亚历山大显然从新闻上看到过蛟龙号,对此他非常眼馋,有了蛟龙号这种勘探利器,他的个人财富很容易就能翻个数倍。
可惜,以毛熊的堕落科研实力来说,这注定只是幻想。
在众人瞩目中,蛟龙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海面上。
由于增强了电机功率,蛟龙二号的下潜速度达到了50米每秒,移动速度更是比之前翻倍,一次性持续工作时间更是超过200小时!
当然,绝对不可能一次工作200小时,机器没有问题,3名潜航员也受不了。
江远把亚历山大和玛利亚的加入了内部频道,他们可以从dt2听到蛟龙二号的语音汇报。
三分钟后:
“一切正常,蛟龙二号已经触底,深度5813。”
亚历山大注意到,周围的工程师只是简单鼓了鼓掌就散开各自回到工作台工作,显然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这说明蛟龙二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船上的总工开始发布命令:
“按照原定计划,开始执行勘探任务,方向东南,坐标......”
在陆地上,人类一般使用电磁波远程传输信号,但是在海中电磁波受到严重干扰。
蛟龙号深入海底数千米,为了保持跟母船的联系,采用了声音传播信号的方法。
声波在水中的传输速度只有1500米左右,以这里5800米左右的深度,来回需要7秒。
所以,过了一小会才收到潜航员的回复:
“是,开始执行任务。”
这时,亚历山大发现自己眼前出现了一个三维的海底地图,一个梭形的红色图标显示在中间,它周围起伏的地形完全标识了出来,远处则是一片空白。
在亚历山大眼中,红色梭形图标上方显示着小字,还被贴心地翻译成了毛熊语:蛟龙二号,深度5813,坐标......
很快,蛟龙二号开始移动,然后奇迹出现了,三维地图逐渐填充,地下地质情况也开始绘制出来。
起起伏伏的海底地表下,出现了各种颜色的大块分布。
“深灰色的是无用的岩石和泥土,黑色的是石油,灰白色的是天然气,其他颜色是各种资源矿产。”江远指着空中的虚拟图像笑着介绍道。
亚历山大已经震撼得无法言喻,他从没想过如此直观快速的海底探测方法。
一大片一大片的深灰色出现。
很快,地图西北角的边缘开始出现了黑色和灰白色的大块,一直向西北和地下蔓延,超出了探测范围。
红色的铁、蓝色的铜、紫色的硫化物、黄色的锰化物,五颜六色的资源矿产如同繁星,分布在海底深深浅浅的位置,等待人类开采。
海底的财富从没有像这一刻一样坦露在外。
蛟龙二号以25节的航速继续向东南航行,地质地图逐渐地向未知的空白推进。
亚历山大呼吸急促起来,眼中逐渐充满了贪婪。
海底真是太富饶了!
海面上众人乘坐的工程船一路跟随蛟龙二号。
这时,突然传来潜航员的汇报:
“发现海底断层,估计超过1000米!”
过了一会,地图边缘才出现一个深不见底的悬崖。
二号井口就要来了!
江远眼睛一亮。





科技抽奖大亨 第352章 高层会面
“江总你看?”总工征求江远的建议。
上级把蛟龙二号派到海深威的主要目的就是配合深思集团的行动,他自然以江远意见为准。
江远假模假样地思考了一下,然后道:
“那下去看看吧。”
总工自无不可,命令道:
“下潜,不要超过6000米。”
亚历山大老神在在地道:
“这个断崖,形成原因不明,深度在7500米以上。”
“哦?”江远故作好奇,问道:
“下面情况如何?”
“这个......”亚历山大有点尴尬。
当初伊万诺夫家的勘探队在发现一号井时,也发现了这个断崖,可惜深度实在太深,远远超过了毛熊人的技术范围,只能草草作罢。
江远耸耸肩,表示明白。
他当然知道结果是什么,如果毛熊能发现了二号井,哪还轮得到自己。
按照《全球海底矿产地图》的数据,二号井深度8500米左右,蛟龙二号的极限深度也仅仅是7000米,能不能探测到二号井,还要看运气。
果然,在众人紧张的目光中,海底地质地图上的蛟龙号不断下降,海底断崖却笔直地向下,仿佛没有尽头一般。
过了一会传来了蛟龙二号潜航员的声音:
“目前深度6000,依然没有触底,是否继续?”
3d地图上,蛟龙二号下方依然是一片空白,仍然不见地面,如同通向地狱。
总工看了看江远,然后道:
“继续下潜。不要顾忌电量了,打开回声探测仪测量深度,打开主动声纳地形测量,把数据整合到地图上。”
几秒钟后才传来反馈:
“是。”
很快,3d地图上,蛟龙二号下方2500米左右终于出现了海底地表。
不过地表地形来源于声纳测量,非常模糊,不像之前那么精确。
“这里怎么这么深?居然有8500米?”亚历山大吃了一惊,脸上有点发烫。
他的勘探队只告诉他至少7500米,没想到误差居然高达1000米,再看看江远这边,连地形图都绘制出来了,这技术差距......
江远命令道:
“太深了,下降至7000米极限深度,然后进行地震法尽量测量地质。”
过了大约10秒钟,传来答复:
“命令确认,下降至7000米。”
众人默默地看着蛟龙二号下降。
工程船上的工作人员一脸冷静地各自忙活着各自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出现个海沟悬崖什么的完全不值得关注,没什么大不了的。
7000米离海底还差了8500米,能测量到多少有效信息非常不确定,不过大家也谈不上失望,对于海上寻找油气来说,找不到才是正常的,一年半载一无所获也不少见。
虽然之前蛟龙二号探测到的海底矿藏星星点点得很多,但是每个储量很小,没有开采的价值。
“啊,这个悬崖离二号平台很近a。”江远淡定地看着不远处预先留好的二号井平台,心中暗笑。
按照《全球海底矿产地图》的数据,这可是一个储量高达5.5亿吨的油矿,非常不错。
3d地图上,蛟龙二号已经到达7000米极限深度,然后开始勘探。
很快,大量地质信息填充了起来。
“这是什么?油矿?!”突然,总工低声叫了出来,嗓音中压抑不住的兴奋。
江远故作惊讶地道:
“又是一座油矿,还离一号井这么近?这是一号井的一部分,还是一个新油井?”
亚历山大目瞪口呆,看看海面远处的二号平台,再看看3d地图上无边无际的石油色块。
要知道,江远在一号井周围大肆建设多个平台时并没有勘探过,当时亚历山大可是把这个当成了江远的年少轻狂。
现在看来,总有些狗贼运气好得逆天,随手一点就能找到矿!
他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是存在位面之子的。
工程船上的工作人员也兴奋起来,如果发现了油矿,每个人都有奖金。
蛟龙二号航行了大约3公里的距离,3d地图上代表石油的黑色色块充满了整个海沟,一直到海沟的边缘、地形开始上升的位置,也不见尽头。
黑色色块仍然向深处、向远处无限蔓延!
总工已经开心得合不拢嘴。
按照双方协议,一号井方圆20海里都是深思集团的开采范围,这个新油矿自然也是深思集团的利益!
有了这个新油矿,江远才更有理由继续扩建海上平台,从而彻底掩盖海红矿的秘密。
江远心中暗自得意,表面上却开心地大笑:
“哈哈哈,亚历山大先生,看样子,我的运气不错啊。这个就叫二号井吧!”
你这何止是不错!
亚历山大心中嫉妒,只能言不由衷地恭喜。
这时,蛟龙二号汇报上来新数据:
“按照现在的数据,粗略估计石油储量3亿吨以上。”
船上陷入一片欢呼。
3亿吨!
怎么这么大的矿!
看到江远的笑容,亚历山大简直要发狂了。
玛利亚的表情也不怎么好看。
看到江远从合作中获得了如此大的利益,她再怎么喜欢江远也不可能心平气和。
这么大的利益就算两人是夫妻也要明算账的,何况双方连男女朋友都不是。
江远瞥了这对父女一眼,知道自己必须要在未来补偿对方一些。
哪怕有合同打底,这么大的利益,也难免整出什么幺蛾子。
给点好处无所谓,毕竟他的目的根本不是二号井,而是海红矿。
“蛟龙二号每日勘探面积高达360平方公里,未来还会有极限深度一万米的蛟龙三号,相信我们的合作将更加成功,我们一定能在北冰洋发现大量的矿藏!”江远拿起手下送上三杯香槟,分别递给亚历山大和玛利亚,自己也举起一杯笑道:
“为了我们的财富,干杯!”
说完,一口喝完杯中酒。
“干杯!”亚历山大强笑着共饮,心中不安愈发加剧。
蛟龙二号的勘探效率太超乎想象,未来在海底发现的矿产可能要远远超过预期!
回想江远这一套组合拳,从勘探、到建设、到开采,直接把海洋矿产勘探开采技术提高了两三个技术时代。
真正的海洋大开发时代已经到来了!
他正色道:
“这是个好消息,但是毛熊内部的反应可能会很剧烈,我必须马上回莫斯科控制局势。”
突然,苏林走上前来,在江远耳边低声道:
“院长要来了,毛熊总统也要来了,他们会在这里会面,商谈关于10亿吨石油的交易问题。”
江远抬头笑道:
“亚历山大先生,你可能不需要走了。”




科技抽奖大亨 第353章 抽奖的变化
?
江远不得不感叹这群政治家的敏锐嗅觉和果断反应。
在勘探到2号井之前,江远和亚历山大10亿吨石油的合作并不保密,肯定也会迅速传到各自国家上层的耳朵中,但是两国上层并无反应。
对于亚历山大来说,10亿吨石油是山呼海啸般的大事件,对于两国领导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件普通大事而已,起码没必要快速应对。
万米石油开采平台也一样没引起重视。
虽然是无可置疑的巨大技术突破,但是对于两国来说,浅海的油田还没开采完,谁会去花费更大代价开采深海油田?
但是二号井的发现却迅速引起了两国首脑关注,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决定会面于远东小城!
江远知道二号井区区3亿吨以上的储量并不能导致这种结果,事情的关键还是江远协助魔改后的蛟龙二号。
蛟龙二号在国内测试了一个月,性能确实强得可怕,可惜时运不济,没有发现成规模的油气田,所以上层也就是当成一般的技术升级换代、例行公事地奖励一下就拉到。
谁能想到,到海深威的第一天就搞出了一个3亿吨以上的大油矿?
这无疑是蛟龙二号为自己正名的一次航次,它终于打出了符合身价的战绩!
“江总,我需要你的配合。”亚历山大脸色凝重,毛熊那个不可以说名字的总统即将到来的消息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其实他跟毛熊总统关系很近。
自从红色巨熊一命呜呼之后,毛熊国内就有两套政治体系同时运行,一是主管行政的皿煮体系,一是主管经济和暴力的寡头-kgb体系。
现在毛熊总统曾经是个前kgb出身,所以两项都占了!
寡头最鼎盛的时期,87名毛熊亿万富翁的资产总值占据了毛熊国民生产总值的35%,深刻地影响了毛熊的方方面面。
毛熊总统上台之后就展示了什么叫‘寡头的敌人’,悍然对风头最盛的寡头们出手,鼎鼎大名的七寡头很快烟消云散,旧有寡头体系迅速被打垮。
当然,再强大的人也不可能单挑整个国家的富豪,‘寡头的敌人’也不是所有寡头的敌人。
毛熊大老板不是莽夫,深刻理解什么叫团结大多数人,巧妙地打击一批寡头拉拢另一批寡头,幸存下来的寡头们及时转向,和kgb集团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现在毛熊的新寡头体系。
新寡头体系听克林姆林宫的话,跟克林姆林宫走,与官方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而亚历山大就是新体系中众多能源寡头的一员,跟毛熊总统走得很近,这才得以聚拢如此多的财产。
不过,蛟龙二号展示出来无与伦比的勘探能力和对于未来的想象力,让这一切变得不那么稳定。
无它,利益太大了。
毛熊海洋地质科学家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虽然没有设备进行勘探,但是他们曾经针对北冰洋海底地质进行过理论推测,再加上已有海底油气矿的作证,他们估计下面至少有180亿吨石油或相当当量的天然气没有被发现。
180亿吨!
这是个梦幻般的数字!
现在蛟龙二号和万米开采让一切成为可能。
所以,亚历山大不仅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担心自己会被克林姆林宫从交易中踢出去,交易的关键是蛟龙系列的使用权,自己根本没有多少筹码!
江远却在想着把自己从交易中摘出去了。
他可是知道,北冰洋下储藏着至少400亿吨石油,这个数字太恐怖了。
一旦毛熊未来发现了最终储量,再回想起自己曾经讹诈过他们,那么以战斗民族的性格......
江远不敢高估一个前kgb的底线:
“你放心吧,我已经得到了我国上层的承诺。五年之内,蛟龙二号以及后续产品如果在其他国家使用,需要尽量跟深思集团协商,这是我为他们进行技术升级的代价。所以,只要你能承诺之前协议中华国方面获得的比例不变,我就可以保证只让蛟龙系统为伊万诺夫家的探索目的服务。”
江远决定让几大国企冲锋在前,他跟着吃肉就行,反正技术在自己手里,少不了自己的那份。
亚历山大大喜,有了江远的保证,伊万诺夫家的利益就有保障了!
当然,他也注意到江远的用词,已经用‘华国方面’替换了‘深思集团’。
这个混蛋真的很滑头。
这时,一个悦耳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叮!天选之子对你好感度超过100,任务完成!”
......
......
室内泳池中,玛利亚如同一条白色的美人鱼。
江远躺在太阳伞下,看着面板。
310分。
亚历山大的任务又给了5分。
江远哈了哈手,然后道:
“系统,我要抽奖。”
结果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宿主现有积分310分,定向抽奖功能启动!”
“消耗50分进行定向抽奖,可以指定奖品所在的科技领域。”
“宿主现有积分310分,每次普通抽奖消耗10分,每次定向抽奖消耗50分,请选择抽奖方式。”
新功能!
江远精神一振。
可以指定奖品所在的科技领域,这个描述太模糊了,怎么指定?细化到什么粒度?
完全没有说明,看系统的尿性只能自己摸索了。
江远想了想,尝试了一下:
“我要进行定向抽奖,可控核聚变领域。”
系统拒绝:
“非法命令,无法指定过于细分的领域。请宿主重新选择抽奖方式。”
果然没法一步到位啊,江远叹了口气。
但是他还不死心,可控核聚变,想想就刺鸡,有了这玩意,谁还去辛辛苦苦地挖海底油井?
江远又试了下道:
“定向抽奖,聚变领域。”
系统再次拒绝:
“非法命令,无法指定过于细分的领域。请宿主重新选择抽奖方式。”
江远只能继续放大技术领域范围:
“定向抽奖,能源领域。”
“宿主现有积分310分,每次定向抽奖消耗50分,宿主是否确定进行定向抽奖?”
这次通过了!
“确定。”
“宿主获得新‘科技’:2067年潜网式波浪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2067年潜网式波浪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鹰国于2067年发明,该技术方案关键的万向能量捕获技术,能够转换50%以上海水质点上下运动机械能,转换35%以上海水质点平面运动机械能,且成本极低。”
波浪能发电?
江远有点意外,这个技术似乎跟光电藻发电冲突了。
波浪能也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主要是利用海水波浪的机械能进行发电,目前进展较为缓慢。
波浪能发电的最大问题在于波浪不稳定。
由于波浪时大时小、很不确定,技术难度很大,而且效益也不高。
这个技术居然可以吸收如此大比例的波浪能,实在超乎想象。
“不过,用50分买个这玩意还是很不值啊!”江远郁闷,转念一想。
不对!
如果这玩意吸收了波浪的机械能,是不是可以看成降低了海浪?
对于深思区来说,最大的威胁就在于台风。
1...121122123124125...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