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科技抽奖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月风起
江远刚一上来,就看到哈士奇在逗玩自己女儿江梵音的场景。
他无良地嘴一咧,嘿嘿笑了两声,也不帮助女孩,自顾自地伸了个懒腰,走到船舷边缘凭栏眺望。
远处,金红色的夕阳快要落山,把整个海面都染上了红黄二色。
脚下深思区的黑色外壳上,也明晃晃地反射着金色的光芒。
海风吹过,江远蓄长的头发随风飘动,他心情好了不少,把今天攻关真空光电藻不利的疲惫也吹散了不少。
华国已经启动近日太阳能计划,目前正在秘密准备。
江远当然要配合,最近一直在研究真空光电藻的优化,其实也就是强化真空光电藻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虽然在靠近太阳的地方太阳能更充沛,但是对应的温度更高,生存环境也更恶劣。
在地球上看,太阳一直都在稳定地发光发热,实际上它一点都不平静。
隔三差五来个太阳风暴,很可能会对靠近它的太空发电站产生巨大的威胁。
比如周期性的耀斑,就是太阳电磁辐射突然增强,向宇宙空间喷射出电磁辐射、高能带电粒子和快速等离子体云。
这些现象带有极大的能量,甚至能对地球的磁场、卫星、通信产生影响,或者制造出绚丽多彩的极光。
地球那么远都受到如此大的影响,就别提靠近太阳的近日太阳能发电站了。
所以,为了安全,真空光电藻必须再次‘升级’,以适应近日空间的恶劣环境。
“粑粑,粑粑,江小黑死了。”江梵音跑到江远脚边,惨兮兮地望着江远,眼中泪花闪烁。
江小黑是江远给她买的宠物龟。
连乌龟都能养死?
江远无奈地抱起自己这个爱哭鼻子的女儿,安慰道:
“没事,爸爸再送你一个。”
可能是三棱黑龟太难养了,下次换个更好活的。
江梵音显然认准了死去的那只,眼看就要哭鼻子:
“我就要江小黑嘛~”
好在这时,lucky也跑到江远身边,摇着尾巴蹭主人,江远抓了抓它的头,然后拿着江梵音的小手摸lucky,勉强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另外两个孩子也跟了过来。
江平生终于又抓住lucky,趴到lucky背上,隔着玻璃护栏向往望大海。
lucky瘫倒在地上,一副生不如死的表情。
李念远也求抱,江远用另一只手把她抱起。
张芸也走了过来,搂着自己女儿的肩膀问江远道:
“今天忙完了?”
江远笑呵呵地点点头。
江梵音摸了一会狗头,又哭丧着脸问道:
“那lucky也会死吗?”
江远楞了一下,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江梵音的智力发育远比同龄小孩要早得多。
一般来说,两岁的小孩不太能理解死亡的含义,也不会有哀伤或恐惧。
江远犹豫了一下才道:
“会的。”
江梵音皱着思考了一会:
“那你和妈妈呢?”
江远噎住了,只能苦笑道:
“我们会变老,然后总有一天也会死去,所有的生物都会死。”
江梵音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张芸不高兴地翻了江远一眼,立即开始抱着江梵音哄女儿。
江远赶紧道:
“爸爸研究了一种换脑技术,可以延长两倍寿命,呃,延长寿命的意思就是活得更久。也许未来有人能继续研究这个技术,最终做到永远不死。”
换脑手术,理论上对动物也是有效的,不过人的换脑都没搞定,肯定不可能分精力去研究动物,而且这种解释方式对于两岁小孩来说过于复杂了。
江梵音却听懂了,她目光坚定,用肉乎乎的小手抓住lucky的尾巴道:
“我不要lucky死,不要你和妈妈死,不要爷爷奶奶死,我要学技术!”
你敢信,这是两岁小孩说的话!
江远不由张大了嘴,严重怀疑自己的女儿也是个挂b。
再看看旁边,被给予厚望的江平生正搂着哈士奇傻乐。
这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大片明亮的光线,仿佛流星雨一般。
“啊!又来了!”张芸开心地举目望去,然后用dt3抓拍,发到朋友圈中。
江远也抬头望去,他知道这是华国清理太空垃圾的痕迹。
近地太空轨道上并不干净,有很多太空垃圾。
这些垃圾有的来自于历史上航天器爆炸的残骸,有的是宇航员的遗失物,还有一些失去效用的卫星,依然在轨道上飞行。
华国为了今后太空城市的安全,启动了太空垃圾清理任务,使用一部分天基光盾卫星对这些垃圾进行清理。
小的碎片,可能直接就被激光气化消失,大的失效卫星则被天基光盾击落,掉落到大气层中,形成了人工流星雨。
为了某种目的,华国公开了这个清理计划,还使用太空机甲对清理大型卫星残骸进行实时直播。
江远看了一眼并不显得年老的母亲,举着江梵音站了起来笑道:
“我也不要死亡,你以后来帮爸爸好吗?”
夕阳下,江梵音身影镶上了一层金边,竟然有些耀眼。
她重重地点头:
“嗯!”





科技抽奖大亨 第468章 婵娟市
新年的第一场雪格外大,天地间仿佛都变成了鹅毛飞舞的世界。
漫天飞雪遮挡了阳光,天空看起来很是阴沉,地面上的积雪也显出灰扑扑脏兮兮的,一点没有银装素裹的漂亮。
江远到达婵娟市试点工程一区的时候,这里正干得热火朝天。
冰雪下的婵娟市试点工程一区,装饰得很富有华国特色,红旗招展,“大干一百天,提前上月球”之类的标语挂得到处都是。
这本来是一大片农田,为了建设婵娟市改造成了工地。
现在,成百上千的工人无视恶劣的天气,驾驶着形形色色的工业外骨骼在工地上紧张地工作。
今天是婵娟市第一个独立舱室发射的日子。
这也是华国第一空建(太空建设集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成果,空建的几个大领导都来到工地观看发射。
“江总您好!”
“江院士您好!”
看到江远到达,在路旁等待的第一空建书记和总经理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主动伸出双手。
二人看着年轻的江远有点尴尬,但是不赔笑不行啊!
第一空建跟深思集团的关系,与华国生物发电总公司跟深思集团的关系一模一样,都要仰仗江远提供的核心技术。
虽然江远已经把技术共享给军方,但是他们一点也不觉得离开了江远,军方还能玩得转这种黑科技一般的神奇技术。
再说了,以江远的研发实力,谁知道第一空建未来有没有其他科研难题要仰仗对方来攻克?
江远也不让二人难看,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客客气气地与二人寒暄了一阵,然后才一起进入观察室。
站在观察室的窗前,正对着远处的那个顶部落满积雪的巨大黑色长方箱体。
它就是婵娟市的第一个独立舱室,这次的发射目标。
一群工程师正在它周围清理,最后的检查早就完成了。
由于婵娟市设计要求承载30万人,同时兼顾居住和工业研发,这将是一个比深思区庞大10倍的超级工程。
对于这种工程,深思区已经验证过的模块化设计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能够极大地降低设计的复杂度。
同时,每个舱室都是独立的,也极大地提高了整体安全性。
太空毕竟不是人类的生存领域,长期生活会发生什么谁都不清楚,一旦发生重大危险,就可以封闭发生危险的舱室,保证其他人的安全。
如果危险过于严重,每个独立舱室都拥有独立的能源和动力,它们还可以直接拆分开各自逃生,极大地提高了生存能力。
而且,还有个重大的原因,让第一空建的专家决定一个个地发射舱室,否决了之前的计划。
由于婵娟市过于庞大,自重实在太重,人类目前制造不出强度足够的材料,可以支撑一个整体城市。
月球的重力比地球小得多,这是目前华国材料学能够满足要求。
所以,只能把一些生产舱室先行发射到月球上,利用月球上的矿产和地球后续带过去的资源和部件,在月球上一点点地把婵娟市制造出来。
今天要发射的编号00001的独立舱室,就携带了12名先发工程师和科学家,一些关键的矿产探测仪器设备,以及足够12人生存一年的庞大物资。
他们将在指定地点着陆后,进行最危险最艰苦的初期建设,同时还肩负驾驶月球车寻找资源开采点的任务,为后面的建设提供足够的参考信息。
说白了,这可是载人登月!
这就更让第一空建揪心了。
这个级别的项目以前都是由华国国家宇航局主导的,现在却变成自己单位主导,宇航局做后台技术支持......
第一空建的总经理在书记眼神的暗示下,陪着笑问江远道:
“江院士啊,您估计这次发射的结果如何?马上要发射了,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昨天一宿都没睡好!”
第一空建书记也跟着附和道:
“是啊,江院士,您看这情况怎么样?”
对于他们来说,婵娟市能不能如期建设完成,甚至提前建设完成,是关系到未来前程的大事。
反引力引擎刚研发出来,大部分人还不是特别能直观地感受这种产品,总觉得有点虚无缥缈,也就不由得二人不紧张。
江远理解他们的想法,便宽慰道:
“放心吧,问题应该不大。”
反引力引擎虽然已经开始实用到深思区和建军一号上,但是其昂贵的价格和巨大的战略价值注定这种技术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普及民用。
而且制造反引力引擎几乎超出了华国的工业制造极限,成品率低得可怕。
除了建国号和太空机甲分配到了一部分产能,其他的产能都优先供应给婵娟市了。
除非华国工程行业能做出巨大突破,连深思区的改造都遥遥无期。
对于这种情况,江远也是有心无力。
不论是换脑技术还是真空光电藻,都在吞噬着他为数不多的学霸时刻,实在腾不出时间了。
“放心吧!问题不大!”旁边一名昌文火箭发射基地的专家插了进来,信誓旦旦地说道。
来看发射的人员并不少,除了第一空建的人,还有深思集团的人、反引力技术专家、火箭发射单位和太空研究所、宇航局的专家等等。
毕竟婵娟市的目标就是月球,对于目前人类的技术能力来说,任何东西一旦涉及到太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别说建一座城市了,就是一个小小的空间站,都是对整个国力的压榨。
所以,婵娟市绝不是新成立的第一空建能够完成的,必然是大量部门单位合作的结果。
现在由执政院院长领导的‘婵娟市建设委员会’小组临时负责协调此事,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
江远已经得到消息,国家正在筹备成立一个新的归口部门,据说叫太空建设部,专门负责一切太空城市、工厂的建设工作。
近日太阳能发电站也将由这个部门负责。
“王教授你好啊,你也来了?”第一空建的总经理显然跟这个昌文火箭基地的专家很熟:
“你对反引力引擎很了解?”
王教授参与了太空机甲的部分课题,对反引力引擎有很深的了解。再加上能进入这个房间的都是足够密级的,他也不藏着掖着,立马滔滔不绝地解释了一堆技术,说得二人连连点头,心情放松了不少。
几个人正聊着,又进来不少前来观摩的专家学者,还有一些穿着军装。
房间内热闹了起来。




科技抽奖大亨 第469章 精兵强将
00001号舱室内,12名船员严阵以待。
婵娟市的舱室模块跟深思区一样,分成了大大小小几种不同的规格,以提供给不同的功能使用。
00001独立舱室是中等偏小的丙五型,内部长100米,宽50米,高15米,面积基本是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舱室内部也并非就一个房间,而是按照丙五型的固定规格,分隔成四层仓库、工作舱、减压舱、接泊舱、维生系统舱、生活舱等6大块。
00001舱室由于是婵娟市第一个登月的舱室,需要做好开荒的准备。
大部分空间都分配给了仓库,那里储藏着所有的仪器装备以及生活物资,占据了下两层所有的空间和第三层的一半。
最顶层的工作舱,是12人主要工作的地方,同时兼顾了整个舱室的控制和驾驶。
现在,11个人背对背围成一圈坐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正中间独坐的就是这次行动的指挥者,船长杨大伟,他可以轻松看到每个人的工作情况。
杨大伟是华国国家宇航局的功勋宇航员,参加了四次航空任务,三次都是指挥者,这是他第五次飞行,也是第一次登月。
为了这光荣的一天,没有人知道他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杨大伟压抑着心中兴奋,稳稳地发布命令,指挥船员进行最后的准备:
“能源准备,反引力引擎充能!”
“是!能源准备,反引力引擎充能!”坐在他左侧的蒋文斌一脸兴奋地重复船长的话语,开始操作面前的面板。
很快,密密麻麻的仪器闪烁起或绿或黄的灯光。
舱室支持两套控制系统,一套通过dt3进行遥控,一套直接在操作台控制。
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除非紧急情况或者操作台出现故障,发射和降落时必须在操作台上操作。
因为这两个时间点,很容易出现信号干扰,导致误操作。
“高能电池组接驳成功,已断开地面电源接口,能源准备完毕,反引力引擎开始充能!”蒋文斌操作完成后,迅速回应。
12人面前的虚拟面板中,出现了一个绿色的进度条,显示充能进度。
伴随着巨大的充能噪音,众人默默地等待着。
作为婵娟市第一批登月的船员,这12人必将留名青史。
他们都是从各个单位经过层层选拔出的顶尖人才,政治上也绝对可以信任,是绝对意义上的精兵强将。
人员性别组成也经过了慎重考虑,9男3女。
心理专家已经证明,在封闭空间的长期任务中,适当的女性比例可以有效降低船员心理焦虑,缓解处于异星危险环境的恐惧,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月球长期生活工作绝对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次史无前例的行动,国家还调动了多台学习辅助器,让他们每个人都充分学习3个月,以应付未来可能种种的问题。
甚至,仓库中还有一台学习辅助器,里面事先输入了大量知识和信息,当出现无法预料的事故时,可以快速学习以应付。
就算学习辅助器提前准备的知识不够用,地面的专家也可以远程向它输入新的知识。
另外,这12人每个人都有2000小时以上的第二世界模拟飞行经验和300小时以上的实际飞行经验,对飞行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经验。
同时,国家还在军方第二世界内网中百分百模拟了00001舱室,让他们模拟起降上百次,并对登月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反复演练。
12人中有一名专门的驾驶员,不过12人都经过一定的舱室驾驶训练,必要时,其他人也完全可以接手驾驶员的工作,完成95%以上的任务。
其他的人员组成,有1人来自军方,军衔少校,1人来自华安局,是个某个保密机构的信息科主任科员。
两人负责保密、危险排查,并在登月降落后,配合4名太空工程专家,完成大部分危险的舱外工作。
蒋文斌以深思大学校长的身份,打败集团内部几十个竞争者成为深思集团技术代表,参与这次任务。
他将作为真空光电藻、能源系统和反引力引擎的技术专员,登上月球。
看似这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其实,他自己不知道,这也是江远的隐蔽馈赠和回报。
江远知道蒋文斌才是历史上光电藻的真正培养者,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抢夺了他的机遇,参与这种任务对蒋文斌的未来职业生涯有极大的帮助。
另外4人是技术专家,分别专精维生、电子、生物、太空等多个领域。
除了12名船员外,地面上还有350人的幕后技术团队,正在24小时关注着00001舱室的每个角落。
可以说,国家为了这次登月做了所有能做的事,几乎掏出了相关方面的所有技术储备。
进度条终于跑到了头,蒋文斌用清朗的声音汇报道:
“报告船长,反引力引擎充能完毕。”
他当然可以在脑海中用意念沟通,但是基于可能存在信号干扰的考虑,操作手册也要求大部分情况都必须使用最基础的语言进行交流。
另外还有个原因。
00001舱内情况和整个发射过程,都是对全球直播的,声音交流更容易让观众们理解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婵娟市作为华国的第一个太空城市,00001舱作为婵娟市的第一个月球登陆任务,它的发射从来就不是个纯粹的科技任务,更是一个正治任务。
闻言,船长杨大伟稳稳地吩咐道:
“请等待指令。”
......
观察室内突然躁动起来,紧接着人群自动分成两边,一名神采奕奕的老者走了进来,一群人跟在他的身后,几名华人记者也在后面跟拍。
执政院院长到了。
掌声响了起来。
院长微笑着,边鼓掌边走到窗前早已准备好的演讲台。
他先对江远微笑着点点头,然后深深地看了一眼窗外的00001舱,便背对着即将升空的婵娟市舱室,发表了讲话:
“我代表中阳、执政院、军伟向全体参加研制、建设、试验的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
啪啪啪!
掌声热烈。
“实施月球城市建设,是国家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大形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多年来,参加研制、建设、试验的全体同志,牢记历史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
......
“现在,我宣布,婵娟市月球登陆任务正式开始!”




科技抽奖大亨 第470章 奇怪的移民要求
随着院长一声令下,倒计时开始。
船长杨大伟命令蒋文斌启动反引力引擎,第一驾驶员宋洁在倒计时结束的一瞬间便打开了动力,驾驶着这艘庞然大物向着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进发。
轰!
嗡~
正式起飞后,反引力引擎的噪音迅速降低,逐渐地弱不可闻。
00001舱以稳定的速度缓慢升空。
蒋文斌从厚厚的高强度玻璃窗向外望去,地面的建筑物在脚下逐渐缩小,婵娟市试点工程一区很快变成一个邮票的大小。
这时,四个绿色的亮点出现在三维地图中,蒋文斌知道那是前来伴随他们一起飞向月球的太空勇士编队。
“月宫编队奉命前来护航!”耳麦中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
杨大伟道:
“请按a计划执行护航任务!”
“是!”
蒋文斌看到四个绿点排成了一字型,逐渐靠近婵娟市。
他向外望去,外面全是厚厚的云层,雪花飞舞,白茫茫一片,看不见四架太空勇士在哪里。
但是,他知道,就在他们不远的位置,四架太空勇士正在云雪之间飞翔。
终于,00001舱冲破了云层,视野豁然开朗,云层之上晴空万里。
太阳挥洒着刺眼的金色光芒,把脚下厚厚的云层变成了金黄色。
紧接着,云海中冲出四个银光闪闪的身影,月宫编队!
他们拖着一道长长的白线,紧紧跟在00001舱旁边大约300米的距离,在云层上自由翱翔。
“我们的机甲!”
“华国万岁!”
蒋文斌跟其他几人兴奋地举起双手,大声欢呼。
月宫编队跟00001舱通信是连通的,也听到了舱内的欢呼。
他们一边继续飞行,一边在空中摆出了敬军礼的姿势。
00001舱内更兴奋了。
哪怕他们在第二世界中演习了无数遍,当这一幕真实地出现在他们眼前时,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脚下是茫茫云海,头顶是无限宇宙,一个舱室和4架机甲如同渺小的蚂蚁,却倔强地打破了地球母亲的桎梏。
“安静!”杨大伟忍住笑意,命令道:
“倒计时开始,准备加速!目标:月球!”
“是!”众人迅速安静下来。
......
......
1...160161162163164...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