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抽奖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月风起
他身后的年轻人立即记了下来。
深思研究院拥有编制,但又完全受江远管理,这很像一个变种的国有企业。
江远开心地道:
“多谢二长老,其次我想建立一所民办大学,用来接收不愿意离开学校的教授,并希望教育部能对这个学校一视同仁。”
二长老犹豫了一下说道:
“新民办大学手续很麻烦,我也不好直接越过相关部门和领导。这样吧,让浅湾大学自己申请建立一所深思分校。深思集团以现在的浅湾理工学院为基础建立深思分校,原理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如果你们双方同意,可以纳入新的深思分校,否则全部并入浅湾大学。你们负责以后所有师资、土地、基建,同样享受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我还可以特批给你们三年双一流名额,以后就要靠你们自己争取了。”
“太棒了!”江远非常满意,立即狮子大开口道:
“最后,我希望国家能支援深思分校几十个院士、双院士之类的,深思区需要他们,国家未来的海洋光电藻发电场需要他们。”
“你啊!”二长老哑然失笑:
“院士又不是大白菜,还几十个,你想得真简单。我可以帮你调集一些研究力量过来,但是能不能留住他们就是看你的本事了!”
江远立即叫起屈来:
“光电藻起码值个几百几千亿的吧,您可不能随便塞点人就算完事啊!”
“你不是说无偿吗?”二长老微笑。
江远尴尬:
“这......”
不过二长老还是给出了保证:
“起码十个院士,双院士我就不保准了,本来全国就没几个,好多也不是深思区相关领域的。”
江远自然来者不拒:
“没事没事,什么领域都行,只要是院士来,我就愿意为了他们单独建个系!”
华国院士最多的学校是京都大学,两院院士合在一起也不足90名。
全国大学,两院院士合在一起超过10人的学校不足20所,如果新建立的浅湾大学深思分校能凑够10名院士,就是一个极不错的开局!
浅湾大学虽然只是个普通本科,深思分校却很可能凭借超强的研发力量一举迈入全国前20!
这种分校强于本校的例子很多,最出名的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看到江远没了别的要求,二长老道:
“只有这些要求吗,这可不太够啊!”
江远已经满意了,院士这种级别的科研大牛本就是稀缺资源,正常手段根本抢不来:
“够了够了!”
二长老仔细打量了江远一番,确认他不是假模假样,才感叹地道:
“江总愿意为国家奉献确实让我吃惊,但这样还是不行的,会寒了其他有为人才的心。国家验证光电藻技术没有问题之后,就会成立生物发电总公司,以后每生产出一度电,就付给深思集团5厘钱专利使用费,你不要嫌少!”
江远大喜。
嫌少?
怎么可能!
别看每度电只给0.005元,但是架不住量多啊!
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63077亿千瓦时,如果每度电收入0.005元,一年就是300多亿!
这可是什么都不用干,不用投资建厂,不用想办法并网卖电,也不用承担来自美国石油财阀的压力,躺着赚的!
二长老继续问道:
“最后再问一遍,还有吗?”
江远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出来:
“我想卖光电藻肥料。”
二长老也提前看过资料,已经知道光电藻肥料就是最关键的保密手段,便笑道:
“没问题。以后国内由生物发电总公司负责生产销售,国外我们正常市场竞争,当然配方保密要做好。”
很快,两人就谈得七七八八。
少不了的是拍照,江远双手紧握着二长老的手,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这家伙,这要是让母亲知道,还不得装在相框中挂在客厅里?
临行前,二长老笑道:
“我看到了你对民族的无私奉献,但也感到了你对我们的担心。你要放心,我们绝不会辜负有功之臣。”
这是标准套话,江远点头笑道:
“我会继续努力的。”
紧接着,二长老又别有意味地道:
“你以前做了不少荒唐事,以后还是克制些,年轻人也要保护好身体啊!你虽然年轻,但对国家意义重大,千万别浪费了自己的天分!”
呃,这就是尴尬了啊!
江远不由左右看了两眼,李晴瑜撇嘴,苏琳冷笑。
江远只能强笑。
至于二长老的话,听听就算了吧!
自己天天搞东搞西,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保住做‘荒唐事’的资本吗?
......
......
送走二长老,江远浑身松懈了下来,问李晴瑜道:
“听说sunpower在华国投资建了厂?”
提起工作,李晴瑜立即把刚刚的不愉快抛在脑后,利索地回答道:
“是的,就在东海省。他们为了利用华国降低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减少送到深思区的运费,直接把新建的光伏工厂建在了华国。”
江远坏坏地笑道:
“告诉他们,投标结束了,华国生物发电总公司中标了。另外sunpower手中的厂房我们可以半价接手,问问他们卖不卖?反正他们也快付不起银行贷款了!”
科技抽奖大亨 第115章 你们要准备好过冬
江远又问道:
“操刀手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操刀手是江远和李晴瑜新建立的、一家专门从事股票投机的高风险基金。
前段时间,李龙刚跑来跟自己炫耀,说以前为了自己的双腿投资了几个上市公司,它们都有不错的外骨骼研究部门。
本来都是很正常的研究,结果趁着江远的脑桥一代发布,这几个公司的估值也跟着水涨船高。
让李龙刚跟着赚了3000万美元,按他的话说,这就是一笔小钱,够保养维多利亚号两年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江远当时就惦记上了。
卧槽!
这种小钱我也想赚啊!
凭什么我辛辛苦苦‘研发’产品,第一口肥肉先让别人吃了个满嘴流油?
别看他现在身价3000多亿,口袋里实际也没几个活动资金可以拿出来花。
江远眼馋了很久的超级游艇,到现在他都没舍得下手!
当晚他就把李晴瑜找来,两人仔细分析了一下后认为可行。
江远的每个研发成果都对原有行业造成成吨的打击,但是同时又会捧起另一批新兴企业。
也就是说,只要江远在研发前就提前布局,他就可以稳稳地从股市上捞到大笔资金。
比如现在操刀者就在江远的指示下做空传统太阳能企业。
唯一的问题是江远的研究能成功吗?
当然!
开挂还不赢,不如回家卖红薯!
所以说,还有什么比这种信息更值钱的吗?
当然,对于江远的身价来说,股市上捞不到太多钱。
当年索罗斯一举干挺了了四小虎,造成几千亿的经济损失,他自己的量子基金最终也不过百亿的规模,其他的都被隐藏在暗处的华尔街巨鳄们吞了。
他是成功混成了整个华尔街的双花红棍,但是这种行为太招人嫉恨,为此索罗斯每年花的安保费就好几百万美元。
江远如果想在股票、期货上赚够他目前的身家3686亿美元,至少要造成数万亿的滔天巨浪。
呃,这个规模,经济危机也不过如此!
真的搞出那么大新闻,哪怕有传说中的龙组保护,江远也死定了。
归根究底,股票也好、期货也好,都是零和游戏,有人赚就有人赔,一下赚太多就太败人品了。
深思集团则是使用高科技凭空创造的新财富,虽然不可避免会波及到一些池鱼,但是恶劣影响远比这玩意低得多。
当然,这也不妨碍操刀手公司躲在大鳄身后,赚点零花钱。
本来是想建立深思金融子公司的,后来考虑到挂上深思的名字太容易被监视资金流向,最终二人就干脆新建立一个离岸公司,然后用这层皮创办了操刀手。
李晴瑜笑道:
“放心吧,15亿美元已经全部入场,我会盯着沈重那里的。”
江远点点头,笑道:
“把必要的信息都告诉他们。操刀者赚的钱,除了部分留下来当下次投资的启动资金,其他的我们就分了,我九你一,反正就是赚个零花钱。希望这次能赚个游艇出来,你呢?你准备买什么?”
李晴瑜笑眯眯地道:
“我看上一个小岛,岛上植被不错,沙滩也算柔软,我想在岛上建个私人动植物园。”
江远眉毛一耸:
“买岛当岛主,有想法!等你买好了也让我上去看看!”
......
......
与其他意料之中的失败者不同,sunpower公司的vp艾伯纳听到自己公司投标失败,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瞬间涌上脑门!
sunpower的ceo汤姆.沃纳确实采取了措施,立即对深思集团降低了报价,并要求自己再跟江远谈谈。
但是说得容易做得难。
怎么谈?
人家根本不见自己的面啊!
现在怎么办,公司投资了那么多钱,在华国和美国同时新建了好几间工厂,全tm是贷款!
作为此事直接操控者,艾伯纳感觉自己要糟,一个硕大无比的大黑锅飞过了广袤的太平洋,正朝自己急速飞来!
“华国生物发电总公司中标?”一家德国光伏企业的vp慎重地问道:
“我们没听说过这个公司,他们也是太阳能行业的吗?”
他对自己公司竞标失败到没有感觉到太大挫败感,反正有sunpower在前,自己公司机会本就不大。
可是这个华国生物发电总公司又是什么鬼?
郑勇为点头,毫无保留地道:
“是的,江总的最新科技成果,生物太阳能发电,已经交由华国生物发电总公司负责后续工作。也许很快,太阳能行业就将迎来一场地震,就像深思集团涉足的其他行业一样。我想你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了,虽然很可能是冰川时代。”
这倒不是他想说的,而是江远特地吩咐的,不打击他们的信心,操刀手怎么赚钱?
这下所有在场的公司代表都露出了惊惧的神色。
他们真的没想到,江远真的把手插到了太阳能行业上。
看样子,已经取得了某种成功。
要知道,深思区需要的不是一点半星的太阳能发电设备,而是整整好几平方公里!
如果技术不成熟的话,怎么敢于做这种决定?
回想起江远的研发史,可谓劣迹斑斑。
深思集团崛起的王座下,堆满了其他公司的累累尸骨。
一个新型锂电池,就让三个运营良好的上市公司在三个月内退市,让特斯拉前途无光。
后来的脑桥一代,更是直接打击了数个行业,鼠标键盘、手写手绘板、手势识别、语音识别。
现在连苹果都躲在一旁瑟瑟发抖,dtwin气焰无比嚣张。
现在深思集团把注意力投在了光伏产业上,我们将面对什么样的风浪?
人家都说要准备过冬了,估计我们要郁闷了,再说了,冰川时代还准备过个屁的冬,早死早超生算了!
想着想着,众人目露凶光,看着艾伯纳的眼神不善起来。
混蛋,都怪你!
要不是你肆意涨价,那个东方bt会把目光投到太阳能上来?
老子们还不是美滋滋地过着小日子?
现在好了,生物发电,这种一听就高大上的发电姿势,我们这是要死的节奏啊!
如果未来我们熬不过去,一定要先把你们弄死!
sunpower,去死吧!
科技抽奖大亨 第116章 开始抢人吧
这天上午,东南海政务院一个小会议室中,正在举行一场全国最高级别的周例会,几位老人坐在一起讨论着华国最近发生的大事。
大长老笑着问道:
“二长老,你见过浅湾那位天才了?他新发明的光电藻,情况如何?网络上现在传的沸沸扬扬啊!”
二长老郑重地道:
“一句话概括,这是革命性的技术,必然对国际能源市场造成极大冲击。如果我们基建跟得上,三年之内,我国整体用电成本就将下降20%,五年下降一半,十年后成本将降到目前的20%!具体情况,请打开大家手上的会议纪要137页,《光电藻发电分析》,里面有详细的数据和分析。”
“这么多!”另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狐疑地打开手上的文件,他是从电力系统走出的领导者,对这方面有很深的了解:
“85%光电转换率!建设成本与火电持平!度电成本只有0.05元!确定这是真实数据?”
电价便宜后,对很多工业耗能大户都将产生极大的利好,对整个国计民生的正面影响更是难以估料。
二长老肯定地道:
“没错,我回来时带了一批光电藻样本,交由三个不同的科研机构分析,数据与江远先生给的一模一样!”
大长老很快浏览完20多页的分析,当然技术细节他是不会看的,也没那个技术能力看。
他关注的数据结论、与其他太阳能发电对比、与传统发电比如火电水电核电之类的对比、应用前景、以及大规模应用后国际形势变化分析。
看完他就理解了关键,光电藻本身很容易制造,关键就是肥料配方,专家预估国外破解或制造出等价产品大约需要20年。
也就是说,20年内,华国都掌握着一种极具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产品,不出意外,华国即将迎来一场根本性的能源革命,为此整个国际社会的局势都会随之改变。
这是一次极大的机遇!
也是事关生死的挑战!
他可不相信国际石油财阀会轻易放弃自己在能源上的统治地位,华国还将在美国反应过来后面临一次疾风暴雨般的打击。
想到这里,大长老反而平静了下来,摘下眼镜冷静地道:
“大家说说看法吧。”
二长老首先发言:
“我初步的想法跟江远先生一样,公开光电藻制备方案,然后卖肥料。”
众人纷纷点头。
大家都是政治精英,很容易就想明白里面的关键。
对于这种超时代的新能源,独自享用是不可能的,那将是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
兔子虽然腹黑了点,但还没疯。
卖肥料就是不错的选择。
一旦其他国家有太阳能企业跟进,加入到光电藻太阳能行业中,那就不再是国与国之间的对抗,而是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技术垄断了。
当然,怎么卖也是有说法的。
跟兔子亲近的就卖便宜点,自己赚个辛苦钱就行,比如每度电的肥料0.1元,赚一半就足够了~
中立的就卖贵点,卖个0.2没问题吧?
主要的竞争对手嘛,比如鹰酱、膏药旗国之类的,他们国家的度电成本如果0.5元,我们就卖0.4,如果0.7,我们就卖0.6。
嗯,总之让那些跟进的企业有利可图就行。
当然,光电行业也不能发展太快,必须控制速度,确保能源的稳定转型。
目前火电、水电等传统发电行业,整个产业链上上下下分布千万国民,必须给他们足够的适应、转型时间。
不过这些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大家也就不再浪费口舌在这上面了。
二长老看众人没有异议,继续道:
“其次我们要加大nan海开发,那里拥有我国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按照《光电藻发电分析》,光电藻发电大约有三个建设方向,海边土地、造岛、以及类似深思区的海上漂浮发电场。后两者是我们的主要建设方案。”
这个众人也理解。
除非某些特别的地点,华国沿海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大规模圈地建设太阳能发电场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
如果技术允许,海上自然更合适。
银发长老沉吟道:
“那就是要加大造岛投入了?会不会引起南亚那边的不满......”
二长老严肃地道:
“郑和当年去过这些地方吧?我记得有个岛上似乎还有碑文?所以说嘛,自古以来这些岛屿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我们当然有权利......呵呵。”
还没说完,他自己就没绷住笑出声。
众人也嘿嘿地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众人又恢复了气度雍容的模样。
银发长老继续道:
“南亚那边简单,美国的反应就不是那么容易敷衍过去的了。”
众人神色凛然,都皱起了眉头。
这时,大长老轻轻敲了敲桌子,然后正色道:
“在困难面前惶恐换不回民族的崛起,在国外势力压迫下退缩也不能让他们回心转意。回想历史,我们走过得每一步都布满了血与泪。同志们,要知道这代价并没有结束,恰恰相反,随着我们越来越靠近顶点,斗争就越来越激烈,代价就越来越大。我们不能害怕牺牲,也不能辜负了像江远这种爱国人士的宝贵心血!前途坎坷,我们唯有咬紧牙关,砥砺前行!”
看到大长老定了性,众人面色一整,立即统一了方向,开始详细讨论如何建设光电藻发电场以及如何迎接来自美国的挑战。
会议很快结束,他们只负责确定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自然有人去细化。
看到众人离开,大长老唤来自己的秘书,问道:
“3931那边,似乎在信息基点理论上遇到了不少困难?”
秘书马上回答道:
“是的,信息基点理论出乎意料的困难,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攻克这个难题。”
大长老犹豫了一下,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时不我待。我们应该摒弃之前的陈旧思想,对于江远先生这种反复证明过自己的爱国人士,应该报以最大的信任。必要的时候,可以让3931有限度地跟江远先生交流一下,有了他的指导,想必速度会快很多。”
秘书震惊地低下头记录。
多少年了,知道3931基地存在的人都是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
这还是第一次开了一个口子,让江远这种留学归来的商人接触他们。
如果真的出了问题,江远固然好过不了,大长老也是要背锅的。
这个决定到底好是坏,他也不敢妄加猜测。
......
......
江远漫步在浅湾理工学院的校园中,满脸笑嘻嘻的浅湾大学校长跟在后面,更后面是全程黑着脸的浅湾理工学院校长。
他当然不爽了,任谁平白无故地从一个独立学院的校长变成其他大学的院长也会不爽。
可惜,在华国的体系内,某些时候是不讲道理的。
上级的命令必须执行,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江远第一次觉得行政命令还是挺爽的啊!
二长老一声令下,教育部迅速通过了浅湾大学深思分校的建校申请,理工学院则被勒令在下学期开学前统统并入浅湾大学。
没错,江远连一个学生、教授都没留下。
为什么要留下呢?
他们的学生、教授质量暂且不论,江远建立深思分校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历史包袱一身轻,一张白只好作画,学校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规则想怎么定就怎么定。
留下他们干嘛?
留着以后给自己找麻烦吗?
至于浅湾大学会不会拥挤无法容纳理工学院的师生,这就不是江远操心的事情了。
浅湾大学现在无比配合,浅湾大学的校长都快乐坏了好吗?
啥也没干正躺着躺着,就掉了两块馅饼到自己嘴里。
浅湾大学名下多了一所分校!
浅湾大学本部多了一个学院,几百个老师,四五千学生!
这都是政绩啊!
江远才懒得想他们两个的破事。
现在大学有了,可以开启抢人了!
对于抢人,江远很有心得,不就是砸钱吗?
深思分校没有别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受教育部拨款限制的砸钱!
听说水木好像一年办学经费和科研经费过百亿?
呵呵,在见惯了大场面的江远看来,这还算钱!
至于现在一脸兴奋的浅湾大学校长,估计也笑不了几天了,谁让浅湾大学离自己最近呢?
----------------------------
非常感谢‘无无666’老板、‘老三看书’老板、‘紫眉’老板、‘益无反顾’老板的打赏~
科技抽奖大亨 第117章 罗斯福的荣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