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向晚非雪
我到底哪里比她们差了?
虽然私下里关系都挺不错的,可是嫉妒这回事儿谁也没有办法控制。
尤其是古丽那扎一想对自己都非常有自信,觉得自己年轻,漂亮,身材也是一流,特别是签约了1+1公司之后,更是觉得自己扬名立万,指日可待,但是如今,一起签约的朋友,一个个的都开始受到了公司的关注,唯独她好像被人给忘了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
“那扎!那扎!”
古丽那扎正胡思乱想着,突然听到唐奕心在叫她,猛的回过神来,收敛心神:“啊!什么?”
“我和你说话呢!?”唐奕心也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怎么了?困了啊!?”
我怎么可能还睡得着!
“啊!是!是有点儿困了!”古丽那扎背过身,生怕唐奕心会看到她此刻沮丧的模样,却还要强颜欢笑道,“对了!心姐!我还没恭喜你呢!”
如果可能的话,古丽那扎真的很希望,那个被人恭喜的是她。
“呵呵!还不一定是怎么回事儿呢!也许,铮哥让我过去,就是演一个只有一两句台词的小角色!”
唐奕心也真的是这样想的,毕竟《唐.山.大.地.震》都开机那么长时间了,怎么都不可能还有重要角色留给她来演。
可即便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角色,唐奕心也感觉非常满足了,那可是《唐.山.大.地.震》啊!
想着想着,唐奕心就睡着了,可古丽那扎这一夜却失眠了。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雷区
宋铮结束在《唐..山.大.地.震》全部戏份的时候,唐奕心一脸疲惫的到了剧组,看得出来,小姑娘虽然到现在还不知道让她过来到底有什么事,可眼神之中充满了期待。
宋铮刚卸完妆,恢复了他的光头造型,唐奕心瞧见了,一点儿都不知道身为公司职员,应该给足老板面子的职场规则,居然没心没肺的一通大笑。
“铮哥!你~~~~~你那是什么造型啊!”
她这一笑,旁边的人也纷纷笑了起来,弄得宋铮心里那叫一个郁闷,早知道这熊玩意儿这么缺,就不该给她这么好的机会,可是人已经来了,总不能现在轰走:“笑够了没有?”
唐奕心非常辛苦才忍住笑,也意识到自己好像有点儿放肆了,赶紧道歉:“对不起,铮哥,我~~~~~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
说着话,那双笑眼还在往宋铮的脑袋上乱瞄。
“行了!”宋铮实在是懒得跟着这孩子废话,“让你过来是有好事儿找你,小童!”
任童赶紧上前来,刚才她也被唐奕心引得笑了一通,这会儿还感觉肚子疼呢。
“哥!什么事儿啊!?”
有那么好笑吗?
“把剧本拿过来!”宋铮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
任童见宋铮面色不郁,赶紧闪人,拿了剧本过来,宋铮直接丢给了唐奕心:“你好好看看,这部戏里面小河的那个角色是你的了。”
小河?
《唐.山.大.地.震》的前期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谁也不知道这部戏到底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唐奕心闻言接过剧本,虽然不知道小河在这部戏有多大的分量,不过既然有名字,那显然就不是那种只有一两句台词的角色了。
想到这个,唐奕心不禁一阵激动,这可是她的第一个角色,不管大小,都值得高兴了,所以拿到剧本之后,她便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铮哥!我演的真的是这个小河?”
刚才拿到的剧本的时候,唐奕心光顾着高兴了,都没有察觉到,如果真的只是一个小角色的话,剧本恐怕也就是薄薄的一张纸,到现在她才发现,这剧本厚实的都有点儿过分了。
在《唐.山.大.地.震》整部电影当中,小河这个角色的戏份其实并不算多,大多数都只是在群戏的时候出场,重头戏也就那么两场,一场是在饭店里跟着元妮、方达吃饭,还有一场就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和方达吵架。
可是这部戏的角色本来就不算多,而且作为方达的妻子,小河这个角色重要性哪怕不算突出,却也起到了串联的作用。
这样的角色居然归自己了?
唐奕心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按照她的想法,能得到一个有名字,有台词的角色就已经非常值得高兴了,结果现在,这个惊喜也太大了一点儿。
唐奕心都有种出门被馅饼砸中了脑袋的感觉。
“怎么了?嫌弃角色小!?”宋铮故意挤兑了唐奕心一句,谁让这倒霉孩子刚才笑话他的光头造型来着。
唐奕心因为太过惊讶,都没有听出宋铮语气里的调侃,连忙摆手道:“不是,不是,我不是嫌弃角色小,我是~~~~~这个~~~~~真的让我演?”
唐奕心刚说完,冯晓刚就过来了,他也是刚听说顶替霍斯艳的人来了,见着冯晓刚,唐奕心那没心没肺的性格,都下意识的收敛了许多,连忙鞠躬问好。
冯晓刚只是点了下头,然后就上下打量起了唐奕心,外形条件不错,昨天他已经知道了,唐奕心是1+1公司旗下的签约演员。
“以前演过什么戏?”
唐奕心面色一囧,朝着宋铮看了一眼,最终还是摇头道:“没~~~没有!”
没有经验的菜鸟?
冯晓刚一听就皱眉了,他可不擅长调教新人,但凡合作的不是大腕,就是大咖,别看王保强当年演《天下无贼》的时候也是个新人,可人家那是本色出演,根本就用不着冯晓刚调教。
可人是宋铮找来的,又是1+1公司的人,冯晓刚还真不能不用,想了想道:“剧本看了吗?”
唐奕心也注意到了冯晓刚的表情变化,知道导演不太中意自己,不禁心里忐忑,老老实实的回答道:“看了一遍!”
冯晓刚点点头:“来一段,就是戏里小河跟着方达因为孩子的事儿,吵架那一场,没问题吧!”
现在就来?
唐奕心的心里有点儿画魂儿,她这还没怎么准备呢,一上来就试戏,这也太难为人了吧。
“我准备一下!”
唐奕心刚说完,直接就被宋铮给怼了回去:“还准备什么啊!?行不行?你要是不行,就换张天艾过来!”
我去你个仙人板板,这就要换人了?
唐奕心先是一愣,接着就怒了,不就是刚才笑话了你的大秃头吗,至于这么难为人,来就来,谁怕谁啊!
想到这里,唐奕心傻大胆儿的脾气也上来了,低头酝酿了三秒钟,再抬起头的时候,宋铮都不禁眼前一亮。
冯晓刚方才说的那场戏,方达和小河要去女方家里过年,方达为了不让母亲元妮大过年的一个人冷冷清清,就要把孩子留下,可小河不答应,于是两个人就发生了冲突。
虽然是冲突,开始因为元妮就在外面,小河这个时候的情绪就算是再怎么激动,也必须保持克制。
唐奕心现在的情绪正好还是,眼神里满是愤怒,甚至因为生气,嘴唇都在微微的颤抖,可是却又不得不强硬着怒气。
“我告诉你方达,小心鸡飞蛋打!”
有门儿!
宋铮一见,忍不住搭了一句词儿:“我也告诉你,这鸡不缺,蛋也有的是!”
宋铮刚说完,唐奕心就扑了过来,对着宋铮一顿花拳绣腿:“方达!你混蛋,你要是以为我爱的是你的钱,你就错了!”
宋铮被唐奕心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给吓了一跳,都忘了躲,真的是结结实实的被打了好几下。
这丫头,脾气还挺大,还挺记仇的!
“好!”冯晓刚看的也是眼前一亮,道,“就是你了!”
唐奕心还跟着宋铮身上试拳呢,突然听到冯晓刚来了这么一句,顿时愣住了,回过神来之后,心中顿时一阵狂喜:“谢谢冯导,谢谢冯导!”
冯晓刚看着,觉得这孩子挺有意思的:“行了!甭谢了刚才的情绪不错,对了!看你有挺累的了,先回酒店休息,你的戏,明天再拍!”
冯晓刚说完,宋铮也对任童嘱咐了一句:“小童!你待会儿送她去酒店,安顿好了,我们再回去!”
唐奕心激动了一阵子,这会儿心情平复了下来,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宋铮刚才摆明了就是在故意激她,要是没有宋铮那句话,她的情绪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出来,立刻,看向宋铮的眼神满是感激。
送走了唐奕心,冯晓刚笑着问道:“可以啊!铮子,这宝贝怎么遇上的!”
宋铮也笑了:“我们公司里宝贝有的是,以后还都要靠冯导帮着捧了!”
“扯淡!你们公司每年开那么多戏,还用得着我!”冯晓刚说完,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道,“铮子!正好我这儿又有了一个新的故事,你帮着给掌掌眼呗!”
又有新想法了?
宋铮听了还真的被吓了一跳,《唐.山.大.地.震》这才开机多长时间啊,冯晓刚就又不安分了。
可还没等宋铮说什么,冯晓刚就拿出了一大摞稿子递了过来,宋铮心中无奈,却只能接过去,只看了标题,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刘震云给你的?”
冯晓刚点头:“老刘的新作,还没写完呢,我准备等他写完,然后就拍成电影,你看看,觉得怎么样?你要是觉得好,还是咱们两家合作,把这个戏给拍出来!”
宋铮顿觉牙疼,要说这个故事,还真的是个好故事,可是拍出来的话,他心里还真的有点儿犹豫,因为这片子摆明了就是那种曲高和寡的类型,可是放弃的话,他又不甘心,这可是冯晓刚为数不多的文艺片佳作。
《我不是潘金莲》。
前世冯晓刚拍这部戏是在《私人订制》之后,大概是因为被骂的太狠,于是小钢炮的倔脾气上来了,不仅要让自己新导演的作品在题材上犀利露骨,更是在拍摄形式上,以圆形画幅,代替了宽银幕,整部戏都透出他不拘一格的霸气。
故事讲述的是李雪莲因为与前夫假离婚,却被前夫假戏真做,火速娶了小三儿,成了真离婚,李雪莲为了还自己一个公道,于是逐层上告,力图证明自己的清白。
但李雪莲没想到的是,不仅假离婚的事情没解决,还成为前夫口中的“潘金莲”,在逐层上告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件令人啼笑皆非却无比写实的事件,李雪莲在违背社会常理的意识基础上,不断挑战着这个方圆世界。
这个故事堪称当代的《官场现形记》,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现状是电影的现实意义,借古讽今是本片的形式,圆形画幅是它的电影语言。
估计看过这部电影后的观众大多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李雪莲太较真了,甚至本来就是以错误的办法去解决这件纠纷,但是电影有意思的就在这里,就是因为一件法院判决无误的案子,在十年中各级政府官员都拿李雪莲无可奈何,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出尽洋相,电影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各自代表了中国社会的一类人。
走投无路的老百姓李雪莲,她的走投无路是她自己逼自己所造成的,她的荒诞行为正是很多平凡百姓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李雪莲的前夫说她这就是在和所有人作对,最后一定不会换来好结果,李雪莲确实是个不聪明的人,总是用最直接的方式为自己伸冤,在人情社会中,她学不会圆滑,宁愿“对牛弹琴”,也绝不妥协。她告诉自己的世界是没有棱角的方正世界,因此,燕京这座政治中心城市的画面是正方形的,她觉得可以在这里为自己洗刷冤屈,永安县的画面是圆的,在这个关系复杂的小圈子里,一切人对她态度的转变都是有目的的。
借机谋位的芝麻官贾聪明,他想利用李雪莲的事为上级领导“分忧”,还与大头勾结起来,两人都为了各自的目的利用李雪莲获得自己的需求。像贾聪明这样的芝麻官自然是为了升官发财才为上级“分忧”的,他代表了社会上喜欢走捷径成功的一类人,不通过扎实的工作和真正为民服务的信念,而通过这种方式想一步登天的人大有人在。
表里不一的伪君子郑众,郑县长刚一亮相,就给人一种事必躬亲,两袖清风,一副对官位大小无所谓的嘴脸,甚至还说官当不当都是小事这样道貌岸然的话。但处理起李雪莲的事情来,却是与自己登场时的那副豁达的心胸是完全违背的,他的假豁达体现在面对市长时的唯唯诺诺,体现在他根本不相信李雪莲说的话,体现在大难临头时的辩解推诿。他对上级的态度永远是忍耐,一直在认错,却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待李雪莲的态度则是欺骗,导致李雪莲本来不想继续告状却不得不再告。
对待领导亲如父母,对待百姓恶语相加的荀院长,似乎这类人在社会中过于常见了,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多数人对待上级的态度多半是毕恭毕敬的,这种做法是很正常的。然而面对有求于自己的百姓,有些掌权者的态度会来个360度的大转弯。电影中的代表人物便是荀院长,送领导上车时,答应领导一定处理好李雪莲的事情,为百姓鞠躬尽瘁,等领导车刚走,就不耐烦地让李雪莲离开,还将她推倒在地。一方面他不想给领导添麻烦,想在领导面前体现自己的能力,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但遇到实际问题却是互相推诿,拒绝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鞭长莫及的高层领导,首长一角在人大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词说得非常露骨到位,其实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位好首长,老百姓的琐事太多,他一个人也无法都顾及到。而很多高层的领导,也很无奈的,因为他们出席每次活动都是精心策划安排好的,最终领导也是逼上梁上,走了一个形式而已。
勾结官员的百姓赵大头,可以说这个人才是这部电影最可恶的人,他不仅欺骗了李雪莲的感情,玷污了她的身子,更与贾聪明勾结,互相利用李雪莲获取利益。李雪莲在虚假的爱情中释怀了,放弃了告状的念头,赵大头一直在电影里扮演一个心肠善良的老好人,所有人被他伪善的行为骗到了。结果他在行为和精神上都深深伤害了李雪莲,他的行为是默许了贾聪明身上的不正之风。官官勾结欺压百姓很可怕,官民勾结谋取利益更可怕,而且可恨。而且,他的行为也大大助长了贾聪明这类人的气焰。
纸上谈兵的理论派马文彬,文质彬彬的文彬,与三国时期的“马谡”同姓,这个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市长总能总结出丰富的道理,遇到事情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分析和总结。他总结的道理每一个都是正确的,可是在面对李雪莲的时候,却无计可施,自己出的良策最后都闹成了笑话,却还在不断的总结,分析。这其实代表了那些理论派的官员,纸上谈兵,做起事来无法从实际出发,最后闹得啼笑皆非。
除了他们,电影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堆砌成了中国社会的众生相,正是层层压迫和互相推诿让法治社会让人情所代替,官员做事放不开手脚,都怕丢了自己的乌纱帽,最受罪的还是无能为力的百姓,只能在人情社会里,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与他们同流合污。
潘金莲这个人物所代表的含义和这部电影并没有多大关系,故事只不过借用了这个古代人的名字,通过一个小人物来表现中国当代社会的百态。
潘金莲的文学形象已经根深蒂固,她代表的就是不忠,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然而历史中的潘金莲其人到底是如何,人们早就已经不关心了,李雪莲还可以四处喊冤,说自己不是潘金莲,可是几千年前的潘金莲还能在站出来为自己辩解说自己不是潘金莲吗?
潘金莲代表的是一个已经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个故事也是借潘金莲的名字警示当代人,不要让中国的人情社会,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法治社会才是现在迫切需要的。
官员间互相推诿不办实事,欺瞒上级,欺压下级、百姓不要成为一种惯性思维,这样的话,整个社会体制和中国社会就会成为“潘金莲”,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难以改变。
“哥!这可是个雷区,你真的打算趟啊!?”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宋铮说《我不是潘金莲》是个坑,可一点儿都没说错,像这种反应现实,关注当今社会最为敏感事件的电影,在国外非常常见,但是在国内,绝对凤毛麟角。
故事中所描绘的那些情景,大多数人其实并不陌生,比如每年要开的会,无论是地方还是上头,都有很多人要忙一阵,交通、饮食、治安都会受到影响。
问题在于,再不正常的事情,发生的一多,人就习惯了,学会了熟视无睹。
甚至于,前世当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冯晓刚和电影的一众主创把现实问题都摆到眼前的时候,人们还会下意识的选择回避。
关注演员的扮相,讨论突发的对喷,声讨这个电影影响了别的电影档期,乃至“这题材听着就不痛快,不看”,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因为这样的现实,《我不是潘金莲》才有更大的价值,不管人们喜不喜欢,痛不痛快,它把人们有意无意忽视的事实,以及想说,却又不好说,或者干脆不敢说的话,无法回避地推到眼前。
让所有人看见,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些人在那样的活着,让人看见,并且记住真实的生活。
冯晓刚前世拍摄这部电影,可谓胆大包天,还从来没有哪个导演敢这么生猛的把现实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一股脑的全都揭露出来。
整个故事里触及到的现实题材包括房屋.限.购.政.策、二.胎..政策、上.访.截.访、官员推.诿责任、对群众问题的回避、非.法.人.身.拘.留。
特别是关于“上.访”这件事,就宋铮知道的,国内还从来没有哪个导演敢冒着风险拍这个敏感题材。
不为别的,就因为那强大无比,威力十足的神兽河蟹,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拍摄出来的作品,最终只能在制片公司的仓库里蒙灰。
“晓刚哥!你想可想好了!”
冯晓刚眼神颇为不屑:“咋了,铮子,你不敢!”
我艹,这低劣的激将法!
可宋铮依然果断中计,而且还是故意中计,关键还是因为,这么好的电影,不拍出来,实在是可惜了。
最近这几年,宋铮的确是很少拍摄这种关注现实问题的电影了,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满脑子都是钱,宋铮自问还是个非常有良心的中国电影人,心中的责任感,那可是一点儿都没见少。
当下中国电影行业的确越来越繁荣,但是却和现实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这个电影要拍,而且一定要拍好,不过其中的难度,不用说,宋铮和冯晓刚都一清二楚。
前世这部电影从立项伊始,可谓灾难重重,送审剧本,就有诸多难以为外人道的障碍。好在刘震芸和冯晓刚两人人脉广,自身也够坚持,加上出品方华谊兄弟两位老总的诸多努力,剧本折腾许久之后,还是开拍了。
拍摄过程中也足够低调,外界都知道这个片在拍摄,可放出来的消息极少,也几乎没让媒体去探班。
就是在这种藏着捂着的状态下,拍出来的故事居然和原著并无太大差异。可是等到影片一剪完毕,那些经历三审三校,变成合法出版物的文字变成影像,麻烦似乎才刚开始,又是连续审看,提意见,修改,补拍,剪辑,字幕,这个过程直到影片第一次确定档期,宣传启动,海报铺满了公交站台都没结束。
中间又经历了档期调整,西班牙获奖,引发外界对于内容的诸多揣测,直至公映,又经过一轮调整的新版本终于面世。
先不说电影的质量如何,对于顶着困难拍出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冯晓刚,宋铮表示由衷的敬佩。
“行!你牛逼,你要拍是吧?我陪着!”
冯晓刚闻言,顿时心中一喜,道:“说真的?不糊弄人!”
宋铮朝着地上吐了口唾沫:“一口唾沫一根钉!”
男子汉大丈夫,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哪有不算数的,也不需要文字性的东西来佐证,俩人说过了,也就定下来了。
冯晓刚笑了:“那成,这个手稿你先那个,也帮着老刘出出主意!”
宋铮倒也没有推辞,不过出主意什么的就算了,刘震芸已经为整个故事定下了核心,他还跟着掺和什么。
前世《我不是潘金莲》上映之后,围绕着这部电影曾有过很多争论,特别是,冯晓刚想要通过这部电影讲点儿什么。
有人说是揭露官场,有人说是关注弱势群体,其实在宋铮看来,这部电影讲的最为彻底的,就是一个信誉的问题,准确来说应该是,人们是如何失信的。
这个荒诞故事的起始,源于丈夫秦玉河对妻子李雪莲的失信,说好了假离婚,不管是为了分房子,还是为了生二胎,夫妻之间决定做一件事,相互的信任是基础。
但是,秦玉河骗了李雪莲,离婚之后另娶新欢,这种被欺骗的屈辱,是李雪莲决定告状,“无理取闹”,把从法律程序上毫无问题的事情翻过来。
事情升级的第一步,是李雪莲到县政府拦车告状,因为在法律上她的确无法翻身,法院所作所为并无差错。可被堵在门口的县长,什么也没问,直接骗了李雪莲,跑回县政府从后门溜走了,于是原本理直气壮的官方,有了第一次失信。
很快,第二次失信也跟着来了,说好的找人给解决问题,不但没人来解决,反而是来了一辆车,把李雪莲抓起来送进了学习班。正如后来的县长发脾气时所说,“宪法哪条规定说不许老百姓告状”,到这一步,李雪莲闹大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1...574575576577578...6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