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到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黄钟叹道:“文山公当年北上议和,回途在椒江赋诗一首,感怀飘零啊!”
文山公就是文天祥,这位南宋名臣当得起铮铮铁骨四个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方醒叹道:“文山公宁死不屈,一代人杰,可惜却遇到了前宋,可惜了!”
黄钟苦笑道:“伯爷,此等话还是婉转些好,不然被那些文人听到了,怕是不肯罢休啊!”
宋朝是文人们最向往的一个时代: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方醒不屑的道:“我怕个屁!有本事他们也跳海啊!就怕这帮子嘴上的巨人不敢!”
黄钟正想劝说几句,却看到小刀来了。
“老爷,那个徐方达父母具在,家中还有两个哥哥,算是殷实人家。后来考上秀才后就有些疯疯癫癫的,整日在江边写写画画……”
“哦!”方醒问道:“他现在在哪?”
“就在咱们的后面,看那样子都快晕了。”
“叫过来。”
方醒对这个徐方达倒是有些兴趣。
能跟上聚宝山卫行军速度的读书人,那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啊!
没等多久,那个年轻人就气喘吁吁的被小刀带来了。辛老七在门口搜过身,然后才让他过来。
方醒坐在一个小马扎上,看到徐方达脚下的鞋子都被磨破了,脸上发白,就问道:“你为何要拜我为师?”
徐方达从怀中拿出一本破破烂烂的书出来,又跪下道:“自学生看到这本书之后,就对伯爷所说的数学着了魔,可终究无人教导,只是推演出了一些伯爷说的方程式。”
辛老七接过书,仔细检查之后,递给了方醒。
数学第一册,当这几个模糊的字映入方醒的眼帘时,他就微微点头,然后小心翻看着密布其中的注解……
从开始的生涩,到中间的游刃有余。当方醒看到最后的那些推演时,不禁喝道:“好!”
徐方达忐忑的看着方醒,直到方醒亲自把他扶起来,这才问道:“伯爷,学生后面不知深浅的推算了些方程,不知可对?”
方醒目光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退后几步,端坐着问道:“你可是甘愿学我这门杂学?”
说到杂学,方醒加重了语气。
边上的黄钟等人都艳羡的看着徐方达,林群安更是催促道:“伯爷这是要收你当弟子呢,还不快拜师?”
“噗通!”
徐方达急忙跪下,然后有些赧然的道:“弟子拜见恩师,只是没有一应礼节,弟子惶恐。”
“为师不是那等拘泥于世俗的人。”
方醒觉得这是个意外之喜,他看到黄钟飞快的找来了茶杯,就摇头笑了笑。
敬茶之后,徐方达喜不自胜的道:“恩师且待弟子归家禀告父母,再来身边侍奉……”
卧槽!
看着转身就跑的徐方达,方醒呆滞了片刻,赶紧招呼道:“去,派人送他回去。”
方五马上就派了两名斥候跟上去。
黄钟在边上笑道:“伯爷今日算是收了个痴人,此后方学在江浙也算是有了传人。”
方醒点头道:“你倒是知道我的心思!”
当方学这个名词第一次被外人听到时,酸话、不屑、鄙夷……各种嘴脸都在金陵文人圈子里上演了一回。
所以方醒想播撒种子的难度非常之大。
今日遇到这个徐方达,倒是个数学的好胚子,让方醒也有些意外之喜。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388章 威慑,无奈,大炮筒
前所城,建于洪武年间,而在江对面就是海门卫。
一溜的大小船就靠在江边,那些船夫们看着后面的马车,不禁暗自咂舌。
“就这么点人,居然有这般多的马车。”
就在这些议论中,方醒已经到了对岸。
“末将张金,拜见伯爷!”
一个中等身材的将领已经在岸上等着了,见到方醒登岸,马上就单膝跪下。
方醒看着前方的小城,“起来吧。”
张金起身,呐呐的道:“伯爷,城中没有准备,下官马上就派人去伐木建造营地,还请伯爷见谅。”
方醒看了看四周,只有远近的几座小山上有树林,就点头道:“也好,不过我部在此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简单些,莫要折腾。”
这次来的突然,而且当时方醒也没想到会在海门卫驻扎,所以难免就仓促了些。
至于环保,在时间仓促,不用木料你用什么?
烧砖更麻烦,所以方醒也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人去了山上。
“伯爷,这就是东山。”
张金指着不远处的那座小山道:“此处居高临下,不但能监视敌军,而且本地的那些文人还喜欢登山玩耍。”
方醒看了看,点头道:“确实是有些可供赏玩之处,不过目下最重要的就是剿灭倭患,说说情况吧。”
到了指挥使衙门,方醒当仁不让的坐了首位。
“伯爷,自今年五月以来,我台州府沿海一线多次告警,大小侵袭十九次。”
张金有些忐忑的看着方醒,看到方醒没有什么怒色,才继续说道:“下官也深以为异,只是多次追敌,却一次都没有遇到,下官有罪!”
下面的那些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们都垂首下去,生怕被方醒拿住把柄,直接问罪。
大明的武勋出则掌军,拿下这些武官根本不在话下,事后不过是给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送一份公函,问他们怎么处理罢了。
方醒皱眉道:“那些光屁股的小矮人跑得这般快?”
下面的人听到这话,谁都没有露出异色来。
其实方醒也没见过倭寇,只是从小刀的嘴里得知了这些杂种的样子。
张金沮丧的道:“我台州府就在海边,沿岸可供登陆的地方太多了,防不胜防啊伯爷!”
张金的属下们都是一脸的羞愧,而方醒却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
“叩叩叩!”
方醒屈指敲打着桌面,缓缓的道:“虽然你等无功,可看到你们还知道羞耻,我觉得还有救!”
听到这话,张金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可却不敢反驳。
“既然你们还有救,那我就暂时放你等一马,且观后效!”
方醒的话既是敲打,也是救命的稻草。
等方醒出去后,张金才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后怕的道:“幸好是兴和伯啊!”
手下有不懂的就问道:“大人,咱们只是小过,犯得着这般紧张吗?”
张金瞪了他一眼,低声道:“今日若是换了个心思深沉的人来,人家不需要动手,还能对咱们笑眯眯的。可你知道吗,若是这样,老子连今夜脱了这身衣服逃亡的心思都有了。”
看到那人还不懂,张金骂道:“人家兴和伯只需平时用得着咱们的时候,那就给咱们脸。等到剿倭完结了,不管胜负,你我都是人家手中的绵羊,明白吗?直接拿咱们去顶锅,去请功!”
看到大家都有些后怕,张金叹道:“所以位子越高就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啊!好在兴和伯看来不准备收拾咱们,都打起精神来,谁要是出错,老子亲自送他去见兴和伯!”
这边在告诫下属,方醒已经在做准备工作了。
仓库里,方醒找到了国民警卫队的驻地。
检查了一下枪支弹药后,方醒撬开了几个箱子,看着装在里面,带着支架的大炮筒望远镜不禁感叹道:“这就是神器啊!”
不过还得处理一下,方醒开始了撕扯标签,甚至还拿出锉刀来,把那些标示锉掉。
出来后,方醒叫来了方五,有些生疏的交代了使用方法,然后说道:“这东西小心点,除去使用的时候,必须要装在箱子里面,懂吗?”
方五在方醒的指导下试验了几次,下巴几乎都要掉下来了。
“老爷,这是……神仙的手段吗?”
方醒骂道:“老子平时让你好好的上课,难道望远镜的原理没教过你吗?”
方五挠头道:“可是老爷,这个看着那么大,吓都吓死人了。”
“滚!”
方醒喝道。
等方五带着大炮筒走了,方醒也在发愁。
马丹的!连被自己教导了许久的家丁都震惊于这些东西,要是普通人看到了,那还不得要跪地叫天神啊!
“伯爷,下官求见。”
“进来。”
方醒招呼一声,然后才发觉自己已经占领了指挥使的地盘。
不过方醒倒是安之若素,若是他主动让出地方来,那不是礼贤下士,而是尊卑不分,别人都会觉得他软弱可欺。
“伯爷,您身边也没人服侍,城中的几位殷实人家送来了几位……您看看,合适的话就留下来?”
说着门外就进来了六个年轻女子,一个个都是十四五岁的年龄,甚至有一个那张脸稚嫩的让方醒不禁皱起了眉头。
“方某来此不是享福的。”
方醒淡淡的道,那几个女孩的身体马上就有些发抖,让他心中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伯律!”
“伯爷。”
黄钟从后面出来了,看到这个场景,也有些懵。
方醒沉吟了一下道:“伯律,你找老七要些礼物,然后亲自带人把这几位小姐送回家,就说好意我方醒收下了,不过军中有军律,方某身为领军者不好带头违反。”
“就这样吧。”
方醒点点头,黄钟就带着这些女孩去找辛老七。
张金觉得自己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不禁讪讪的告退。
等黄钟再次回来时,就不解的问道:“伯爷,这些都是本地人的试探和巴结啊!您要是收下来,对剿倭助力可不小。”
方醒淡淡的道:“这些女孩可大多是家中的庶女?”
黄钟点头,方醒才叹道:“这些都是筹码,若是我好色还好说,可家中还有一妻一妾,从没那份心思,就别害人了。”
“那您刚才叫送的礼物……”
方醒解释道:“一是拉近双方的关系,二是让那些女孩子回家后不至于受到白眼和斥责!”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389章 找知情人,比银子还轻的宝贝
清晨,方醒起床,自己洗漱后,就去了外面。
“好大的雾气!”
一出门,眼前就是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大概只有三十米不到。
“一二一,一二一……”
一队队的军士从方醒的身前跑过去,马上就消失在雾气中。
“伯爷。”
黄钟以前在苏州府,显然对雾气不陌生。
黄钟指着这雾气说道:“雾气那么大,要是倭寇有熟人做向导,随时都有可能突袭。”
方醒摇头道:“雾气对双方都是一种限制,他们要是敢突袭进来,这种视线下,自己都会崩溃。”
回到大堂,方醒让人把地图拿出来,用手指着道:“台州府一面朝海,从健跳到海门一线都是登6点,如何防御?”
这时张金也进来了,闻言就摇头道:“伯爷,很难啊!就算全是骑兵也赶不上趟。”
这话有些为自己抱屈的意思,方醒淡淡的道:“既然防御不成,为何不主动迎敌呢?”
张金苦笑道:“伯爷,那些倭寇都有本地人作为向导,要想抓到踪迹,难啊!”
“本地人?”方醒诧异的道:“为何?那些倭寇可是来祸害他们的家乡啊!”
张金看看左右,低声道:“本地山多地少,都靠着打鱼贸易为生,可税负之上……呵呵!您看我都在胡言乱语些什么呀!”
方醒连眼皮子都没动一下,只是在看着地图,良久才道:“张大人果然称职,本伯知道了。”
不用提醒,张金就知趣的出去了。
到了外面,张金才敢大口出气。
“呼……玛德!吓死我了!”
张金知道有了方醒的这句话,自己基本上就平安落地了。
昨天方醒没追究,可并不代表以后不追究,这个是要看张金此后的表现。
而他刚才冒险说出了会被文官记恨到死的话,终于让方醒把手中的那把屠刀给放了下来。
等张金一走,方醒就沉声道:“我们对倭寇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这样不行!”
黄钟愁道:“可知情人难找啊!”
方醒的眼中利芒一闪,狞笑道:“找不到就去抓!悬赏!”
“我就不信,这偌大的台州府,居然会没人知道倭国的事!”
吃完早饭,方醒的悬赏也出去了。
张金自觉已经和方醒是一伙人了,就问道:“伯爷,那些人大多都被倭寇被掳走了,此后不是被杀,就是变成了倭寇的通事。”
黄钟摇着扇子,替方醒答道:“张大人高见,不过既然是被掳走的,那家人总得知道消息吧?呵呵!只要愿意回来,那就还是大明的子民嘛!”
张金想了半天,最后看着在研究地图的方醒,一股凉气就冒了出来。
“那些被掳走的人可回来过?”
方醒抬头问道。
“有。”张金不敢隐瞒:“都是趁着黑夜摸上岸来,送些财物就得赶紧回去。”
“哦!”
方醒淡淡的哦了一声,然后又低头看地图。
就在张金以为这事就这么过了的时候,方醒幽幽的道:“张大人,他们被掳走时是受害者,可转过头…他们却把刀枪对准了自己的乡亲,你说这是什么行径?”
张金一个激灵,大声道:“叛逆!人人得而诛之的叛逆!”
方醒似笑非笑的道:“张大人果然是深明大义,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如何?”
“啊!”
张金一愣,苦笑道:“伯爷,下官不敢瞒您,那些人都在乡间盘根错节,若是我军动了他们的人,此后怕是会愈演愈烈了。”
这是实话,那些沿海的村子很多都是亲戚,一损俱损的关系。
“只要那个人在倭寇中得力,那么那个村子就会免于刀兵。”
方醒想起到了明朝中期时,所谓的倭寇,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沿海的大明百姓,而且大部分头领同样是大明人。
“果然这般吗?”
方醒眯眼问道。
张金点头如捣蒜,“伯爷,下官绝无半点隐瞒。”
方醒把地图一收,吩咐道:“去,找几家最近可能回来的村子,把他们的里长叫来!记住了,是悄然,不要打草惊蛇!”
张金愁眉苦脸的应了,正准备出去,可方醒又说了一句。
“林群安,你跟着去。”
“是,伯爷。”
林群安知道方醒让自己去的意思,就笑眯眯的拉着张金一起出去。
“张大人,咱们这次搭伙,可得把伯爷交代的事情给办的漂漂亮亮的,这样对大家都好……”
“伯爷知人善用。”
黄钟小小的拍了个马匹。
林群安有城府,为人精明,有他跟着去,张金绝不敢玩花样。
这时候雾气基本上都散完了,方醒干脆就领着几个人去爬东山。
东山不大,不过山上树木繁茂,在这秋季的时节里,显得甚是清幽。
到了山顶,方醒极目远眺,对身边的人说:“此处和牛头颈山扼守台州府大门,当建造烽火台。”
黄钟赶紧记下方醒的要求,准备回去整理一下,再给方醒过目。
对岸就是前所城,信国公汤和当年在这里建了前所卫城和海门卫城。一旦有敌军入侵,不管是各负责一边也好,还是夹击也罢,敌军想从江面上突入,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下山后,方醒独自在卧室里呆着,等了半饷后,他才让辛老七进来。
“老爷,这是什么?银子?”
地上堆了一大堆亮晶晶的东西,辛老七一看认为是银锭,不禁问道。
方醒笑道:“你试试?”
辛老七也不客气,马上就鼓起劲,闷哼一声,就抓住了一大块亮晶晶的东西往上提。
“嘭!”
辛老七没想到这个东西那么轻,结果用力过猛,就倒退着撞到了木柱子上。
稳住脚步后,辛老七看着手中的东西,骇然道:“老爷,此物看着比银锭不差,可为何这般轻呢?”
“你莫管。”
方醒交代道:“你找几个人,把这些东西都装到箱子里去,然后装车,等待我的命令。”
等辛老七百思不得其解的出去后,方醒看着地上的那堆东西,有些玩味的笑了笑。
不过等家丁们来了之后,都对这个东西表示了赞美,觉得应该比银子还贵重。
“这东西要是打成饰,一定会卖的很好!”
说者无心,方醒却意动了一下。
麻痹的!要不就……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390章 倭国商人三条
海边的气候有些潮湿,不过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吃海味方便。
“这是大黄鱼?”
方醒拎起一条起码有三四斤重的黄鱼问道。
那个送海鲜的中人谄笑道:“伯爷,正是大黄花。”
卧槽!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而且还那么多。
“清蒸。”
“鲳鱼?红烧。”
“带鱼……”
“石斑……黄唇鱼。”
“伯爷,这是望潮……”
方醒看着这一车车的海鲜,麻木的道:“都收了。”
那中人闻言大喜道:“多谢伯爷,此后小的每日来一次,大军需要什么东西,小的可以全包了。”
“蔡阿顺,过来拿钱。”
边上就是一张桌子,黄钟三两下算好了账,辛老七拎着个钱袋喊道。
中人有些忐忑的走过去,辛老七从钱袋中拿出银块,称了重量。
“多了一些,就算是你的辛苦费。”
蔡阿顺没想到真的马上得钱,而且还是银子,顿时满嘴的感恩戴德。
从金陵到这边,如果携带大量的铜钱或是宝钞很不方便。
而且这里靠近海边,倭国盛产银子,连官府对使用银子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等蔡阿顺喜滋滋的走了,方醒才交代道:“等下嘱咐做饭的,把那些黄唇鱼的鱼鳔都处理好留着,我有用。”
那玩意儿以后可是价比黄金,而且有价无市。
“老爷,抓到一艘倭国人的小船。”
方醒正在看着那些本地帮厨的在收拾海鲜,方五急匆匆的跑过来。
“怎么抓到的?”
倭寇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基本上都是成群结队。
“老爷,我们在几座山上安置了那个望远镜,一现那艘船,弟兄们马上就摇动旗帜,小的带着人就拿下了那几个倭人。”
“几个?倭人何时这般大胆了?”
现在可不是明朝中晚期,卫所还没有彻底的颓废,那些倭寇要是人数少,哪敢上岸啊!
等到了大堂,方醒一进去就看到了几双短小的腿。
堂下跪着三个矮小男子,从身后看去,只着了一件半长衣服,屁股都露在了外面。
看着这三人地中海的头型,方醒再无疑虑。
这就是倭人!
三人中,两个黑瘦,中间一个看着要胖些,那双眼珠子在不停的转动着,显得极为狡黠。
方醒落座,黄钟马上就喝问道:“你等何人?”
闻言边上两个倭人一脸的茫然,而中间的这人赶紧答道:“大人,小的三条,是商人,不是海寇。”
三条?
这下连方醒都有些懵逼了,见状张金就解释道:“伯爷,那倭国人不知廉耻,连姓都不许百姓用。”
啧啧!
方醒和黄钟交换了个眼神,黄钟就问道:“你有何证明?”
自从足利义持上台后,就对大明关闭了国门,并不屑的说:我国无需对任何国家低三下四,更无需听从别国的指令。
所以这商人是从哪来的?
“大人,小的在台州府可是做了七八年的生意了,不少人都认识小的。”
方醒瞄了张金一眼,张金马上就去问他认识谁。
“府城的赵家……”
随着三条的交代,方醒的脸色渐渐的阴了下去。
果然都是些只要钱的主啊!
“你卖些什么?”
“小的……小的……”
方五冷笑道:“老爷,这人的船上全是银子。”
“有钱人啊!”
方醒淡淡的道。
三条的眼珠子不敢转了,浑身抖的道:“大人,小的是来换铜钱的,绝没有买卖其它东西。若是有,小的甘愿领罪。”
张金马上就躬身道:“伯爷,那倭国人都喜欢咱大明的铜钱,每次见到都会抢。”
“抢……”
方醒冷笑着,三条终于听清楚了张金话里的意思。
这是一位大明的伯爷啊!
倭国人无比艳羡大明百姓的生活,高高在上的大明勋戚在他们的眼中更是觉得和神仙差不多。
这位伯爷干掉自己肯定只需要一个眼神!
想到这里,三条毫不犹豫的拜倒在地:“小的愿意为伯爷效力!”
方醒叩击着桌子,缓缓的道:“利用两地的差价,套取我大明的铜钱,你,该当何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