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仓库到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柳升点头道:“有我在,你无须担心。倒是你此次远赴兴和一线,要小心郑亨的手下。”
宣府是郑亨的大本营,他和武成候王聪、安平侯李远多年镇守那里,早已根深蒂固。
不过方醒可不怕,他笑道:“武成候和安平侯总不会都听他的吧。”
柳升也是笑道:“我倒是忘了他二人。”
方醒起身道:“多谢侯爷关爱,只是我那边事多,得赶紧回去了。”
郑亨也起身道:“缺了什么赶紧打人来说,我这边给你补上。”
方醒拱手道:“粮秣上次侯爷送的还有不少,兵器也不缺,明日下官就不来辞行了,侯爷多保重!”
郑亨也拱手道:“一路小心!若事有不谐,可当机立断!”
这是让方醒看到势头不对,就赶紧撤退。
回到营中,方醒看到大家都在装车,就找来了辛老七。
辛老七倒是没有什么负面情绪,这货正期待着有瓦刺人来送死呢!
“老七,今晚睡早一点,明日咱们寅时起身。”
辛老七点头出去,方醒的目光幽深,手中的毛笔被他一把折断。
一夜无话,第二天寅时,天黑麻麻的时候,方醒这边就热闹起来了。
“哎!把你的车赶过去,挡着大家的路了!”
“来个人,帮我把这袋米装上去!”
“……”
方醒就置身于这喧嚣的中间,等全都收拾好后,他站在了最前面。
看着这一张张有些彷徨的脸,方醒说道:“弟兄们,咱们马上就要去兴和一线了,马上就要见到瓦刺人了……我知道大家的心里面都窝着一肚子的火气,我同样也是如此!”
统军者都有怨气,这让大家心中一下就打开了。
方醒冷笑看了一眼大营,然后说道:“赵王殿下犒军没有我等的份,最后还得要去人生地不熟的兴和,这些都是为了什么?”
“不公!”
一个军士举手喊道。
“不公!不公!不公!”
整齐的喊声吵醒了大营中的人,柳升早就起了,正看着柳溥,不许他私自跑出去。
而郑亨昨晚睡得有些迟,所以被这声音吵醒后,面色阴沉的爬了起来。
不公?不公你们又能怎地?
“上面不公,可军令就是军令!”
方醒的嘴角微翘道:“我们是谁?我们是皇太孙殿下的直属千户所!”
“就像是大家刚到聚宝山时我说的那句话,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可我们依然要义无反顾的走过去!”
看到大家的脸上有些振奋之色,方醒举手喊道:“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
大营中已经起身的郑亨不屑的道:“陛下还没到北平,你拍他的马匹也解不了近渴!”
“皇太孙殿下千岁!”
“皇太孙殿下千岁!”
“皇太孙殿下千岁!”
当这个呼喊声传到了柳升的耳中时,他不禁笑了,对柳溥道:“这就是方先生临行前给郑亨的大礼!”
柳溥因为不能跟去,所以精神有些萎靡,闻言就懒洋洋的问道:“父亲,什么大礼?德华兄恨不能生撕了郑亨,怎地会给他送礼?”
柳升笑而不语,而郑亨已经要被气疯了。
“奸诈小贼,居然敢陷我于不义!”
看到外表怒不可遏,实则内里惶恐不安的郑亨,刚来的幕僚咽下了要说的话。
刚才的喊声可是把郑亨的真面目给揭开了啊!
连皇太孙殿下的直属军队都被你郑亨这般的折腾,再一联想到赵王犒军时没有方醒所部的份……
——侯爷,您这是被钉在了赵王的身上了啊!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40章 鸡鸣山下鸡鸣村
天色微亮时,方醒就带着三千多人踏上了远去兴和的路。
从北平去兴和,走的是昌平一线,到达宣府的地盘,然后就直奔野狐岭。
车马粼粼远去,郑亨自然是暴跳如雷,而军中也开始议论着郑亨给皇太孙下烂药的流言。
对此郑亨很是抓了一批人打板子,可他越是这样,下面的流言就越盛。
“郑亨!”
朱瞻基已经接到了快马传报,他看了一眼正在看地图的朱棣,心中狠,可却不能提出来。
朱棣是一国之君,他不可能会关注一支小部队的死活,这是为帅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抬头看了朱瞻基一眼,朱棣的眉毛挑了一下,说道:“好好的看看地图,瓦刺人已经到兴和了。”
朱瞻基缓缓放松身体,笑道:“皇爷爷,瓦刺人这不过是试探而已,在得知我大军要出塞之际,他们不敢攻打坚城。”
朱棣抚须微笑道:“不错,瓦刺人这不过是袭扰而已。”
朱瞻基忍住了下面的话,然后眯眼看着车外。
在马车外面,一队队的骑兵正轰隆前进,旌旗飘扬间,大明的军队正浩浩荡荡的开往北方。
……
这个时候行军是最艰苦的,可方醒反而觉得这样可以练兵。
叫来了情绪不高的孟蛟和林群安,方醒指着那些沉闷的军士们说道:“我部是火器,而当敌军的漏网之鱼冲到近前时,这时候就需要你们配合默契的挡住片刻,所以我决定了,大家一路走一路练吧。”
孟蛟懒洋洋的道:“方先生,反正都归您节制,怎么练我没意见。”
方醒看向林群安,林群安点头道:“正该如此,否则我们孤军深入太危险了。”
其实方醒可以不征求这两人的意见,只不过他们是张辅的老部下,而此次也算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安抚一下,到时候产生隔阂就麻烦了。
于是这一路走就一路练着,随着时间和路程的延长,三方的默契程度直线上升。
“隐蔽!”
一队队的军士们手持长枪蹲在了地上,而前方就是火枪兵。
“哔哔哔!”
哨声响起,前排军士们扣动扳机,然后从容后退。
而模拟的敌人正气势汹汹的冲杀过来。
辛老七憋住了气,吹出了一个长声的哨音。
瞬间,后方的长枪兵们都摸到了最前方火枪兵的身后。
“哔哔哔哔!”
前面挡住敌人视线的火枪兵们都纷纷蹲下,然后在他们的脑袋上伸出了一根根加长的长枪。
“杀!”
“效果不错!”
方醒满意的看着这一幕,此时他们已经到了万全都司,这里就是宣府的腹心地带。
辛老七打马过来,肃容道:“少爷,前方现了宣府的斥候。”
方醒打起精神说道:“前面不远就是宣府的治所,那里有三卫人马,咱们这点人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没必要紧张,目前宣府做主的不是郑亨。”
郑亨去了北平,那么此时的宣府当然是由另两位侯爷主持。
林群安问道:“方先生,那我们要进宣府吗?”
孟蛟一路行来已经消磨掉了怒火,所以嚷道:“怕什么?难道他宣府还敢把我们给打杀了?”
方醒看看天色,就道:“前方何处?”
林群安就像是个狗头军师般的拿出地图,由于从未来过北方,所以艰难的找了半天,才说道:“方先生,前方鸡鸣山。”
“鸡鸣山前方六十里即是宣府镇城。”
方醒沉声道:“今夜在鸡鸣山宿营。”
鸡鸣山,此处是宣府镇城到京城的必经之路,目前还没有修建驿城。
山下不远处有个小村子,面对军队的到来显得很是镇定。
村子不大,看着只有一百多户人家。
此时大概是申时中,方醒交代道:“我军可至山脚驻扎,交代下面的人,不许扰民,违者军法处置!”
董辟和两位千总去安排宿营,辛老七跟着方醒进了村子。
此时没有什么活计干,所以村子里的人不少,看到方醒和辛老七后,小孩子都跟在马后面拍手叫好。
方醒下马,然后不知道从哪摸出了十多颗糖,招呼道:“来来来,每人一颗糖。”
这些孩子都穿的破破烂烂的,有的脚下还没有鞋子,最小的还需要被大孩子给牵着走。
听到这话,再看看方醒手中的糖,这些孩子都怯怯的往后退。
方醒看到周围的低矮屋子里都探出大人的脑袋来,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和辛老七,就朝着左右抱拳道:“本人率军来到此处,并无他意,只是想问问周围的情况,还请诸位父老莫要担心。”
才说完,方醒就看到几点寒光收了回去。
这怎么享受到了鬼子进村的待遇啊!
看到大人都收起了敌意,那些孩子才大着胆子走过来,从方醒的手中接过了糖果。
方醒先丢了颗进嘴里,然后笑眯眯的道:“家里有没有肉食卖?”
一个看着有十一二岁的男孩吸着鼻涕站出来,瞥了方醒身边的辛老七一眼,然后说道:“你真是要买?不是想抢吧?”
“还有人来抢?”
方醒觉得有些奇怪,这个小村子有什么好抢的?
“将军有礼了。”
这时一个壮年男子从家中出来,拱手道:“将军不知,上次有几个游骑进村,结果被赶跑了。”
说着男子还不屑的看着辛老七腰间的唐刀,指着周围道:“我们村子里都是猎户,凭他来多少人,都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辛老七沉声道:“我家少爷可不是劫匪,而是读书人。”
“读书人?”
男子摇摇头:“我不管你们是什么人,大家相安无事最好。”
辛老七眼睛一瞪,被方醒给喝住了。
方醒笑道:“大哥说笑了,我只是想在村里买些肉食,给下面的弟兄们解解馋。”
男子脸色稍缓,问道:“那倒是有,这边不缺猎物。”
方醒吩咐道:“老七,回去叫人来搬东西。”
辛老七犹豫道:“少爷,可您一个人在这……”
方醒笑骂道:“这些都是我大明的百姓,难道还会害了我不成?赶紧去!”
男子哼道:“若是我们有歹心,就你们两个人还不用费周章!”
辛老七郁闷的打马回去,方醒这才被男子请进家去。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41章 送书
一进门就看到一对鹿角,边上还挂着自制的长弓和一壶箭,还有长刀。
“大哥好武艺!”
方醒看到那块熊皮,羡慕的道。然后又对跟进来的男娃笑道:“你家小子看着挺精神的啊!”
男子招手让那个正滴着口水吃糖的男娃过来,笑道:“我这娃也想送他去读书,只是附近没有县学和先生,所以只得跟着我以后学打猎了。”
看着男子满脸的遗憾,方醒想起了阶级的固化,除了垄断上升渠道之外,那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小弟方醒,字德华,大哥贵姓?”
方醒和男子唠起了家常。
男子爽朗的笑道:“我叫袁达,不像你们读书人有什么字。”
方醒看到那娃的眼睛很灵动,就惋惜的道:“袁大哥,你这儿子看着机灵得很,可惜了!”
“谁说不是呢!”
袁达郁闷的道。
方醒的心中一动,就问道:“袁大哥,村里可有人识字?”
袁达道:“有倒是有,那人出去做过账房,只是不懂做文章。”
文章啊!
方醒借口上茅厕,然后在那茅厕里短暂消失了一瞬,马上就重新出现了。就算你是专门盯着他看,估计也会以为自己的眼花了。
出来后,方醒从怀里拿出几本书递给袁达,笑道:“小弟学业不成,不过倒是厚着脸皮编写了几本书,袁大哥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让那位识字的教教。”
袁达接过书,翻了几下后,觉得满篇的文字和符号自己都不懂,于是就请方醒坐下,自己却跑了出去。
等人走后,方醒对那男娃招手道:“你叫什么?”
男娃舍不得的把最后的那点糖咬碎,然后答道:“我叫袁冲。”
方醒随后又问了几个问题,袁冲倒是表现得很机灵。
尼玛!这种男娃要是在那些大家族中,早就被冠以‘麒麟儿’之类的称号了。可由于身处这荒凉的地方,不出意外的话,袁冲这辈子也就只能是当个猎户。
方醒正感慨着,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就看到袁达拉着个瘦高男子冲了进来。
“小方,这位就是咱们村里识字的家伙,叫做江明,以前可是在城里做过账房的。”
方醒起身,拱手道:“江先生,学生方醒,表字德华。”
江明一听学生这个自称,急忙拱手道:“方先生多礼了,我可不敢称先生。”
能自称学生的人,肯定是有功名在身,江明可不敢让方醒称呼自己为先生。
方醒笑道:“您是前辈,若是换个称呼,我岂不是得叫您大叔?”
这话引得两人大笑起来,然后江明目露精光的扬起手中的那本数学第一册,问道:“方先生,敢问这书可是你自己编写的?”
作为曾经的账房,现在村子里的‘理财顾问’,江明一看到这本数学,顿时就惊为天人。可当他看到方醒只是个年轻人后,心中又有些担心是骗子。
方醒笑道:“这本数学只是些粗浅的东西,第二册还在编写中,以后会在金陵印制。”
江明马上就向方醒请教这里面他不懂的东西,也算是一个试探,结果方醒轻飘飘的就让他疑惑尽解。
“方先生果然是学问大家,这一本数学可以青史留名了!”
江明叹服道,然后对袁达说道:“方先生可比那些县学的先生们强多了,赶紧准备些野味,”
袁达应了一声,赶紧去了后面。
江明叹道:“我们这鸡鸣村离镇城太远,村子里的娃们都不识字,今日才知道原来也可以自学的。”
方醒编写的教材好就好在,只要你识字,那么就能自学,而不像那些大儒出的书,恨不能让别人看着一头雾水。
“少爷。”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是辛老七到了。
由于担心方醒在这里出事,所以辛老七就带着几名家丁先赶来了,后面的军士们赶着车缓缓而行。
看到方醒和江明相谈甚欢,而那个给辛老七留下深刻印象的袁达却不在,他这才放下心来。
方醒起身道:“老七,拿些银钱出来。”然后他对江明笑道:“我军从北平府出,路上补给不易,还请江先生主持一下,让我们买些肉食回去造饭。”
江明躬身道:“方先生折煞我了,这就去。”
“小方…哦方先生,您看这鹿肉干蒸了吃可好?”
这时袁达拎着半片鹿肉出来了,态度也很恭谨,让辛老七有些诧异。
这是怎么了?不过是才过一阵,这些人怎地都变脸了?
方醒看着那鹿肉脯,就拿出一串钱来,笑道:“这可是好东西,方大哥既然舍得,那我就收下了。”
袁达摆手道:“您都给了那些书了,哪能还收您的钱呢?”
两人推让了一会儿后,看到袁达的态度很坚决,方醒就笑着答应了,然后又出去了一趟。
等他回来时,大白马的背上托着几袋子东西。
“老七,来帮忙。”
辛老七闻声就和袁达出来,两人轻轻松松的就把两个大袋子卸了下来。
“有百来十斤吧?”
袁达摸了一下,觉得里面都是些泥土般的东西。
方醒笑道:“军中带了不少盐,反正在前方也能补给,这些就留在这了。”
袁达打开袋子一看,又尝了尝,里面果然是盐,而且还是细盐。
啧!
方醒的话已经说在了前面,袁达搓着手,收下吧,觉得太亏心,不收吧,又不知道怎么说。
方醒接过鹿肉干,拱手道:“袁大哥不必纠结,这东西军中是不缺的,我这就回去了。”
拒绝了袁达和江明的挽留,方醒带着人,拉着几车野味回去了。
等方醒走后,江明才叹道:“咱们村这次可占人家方先生的大便宜了!”
“有了这几本书,村里的娃们……”
鸡鸣山下炊烟渺渺,方醒站在下面,看着上面的风光,鼻子闻着传来的肉香,不觉都有些饿了。
回到帐篷中,没多久,饭就好了。
“少爷,这是您的饭菜。”
方醒看到木碗中大块的炖肉,就皱眉道:“最近我吃素,你们分了吧。”
“哦!”
辛老七真以为方醒是要斋戒,还嘀咕着少爷这是在为全军的前途祈祷。
等人都走了之后,方醒把帐篷一关,接着就拿出一桶香辣牛肉面,用碳炉上的开水倒进去。
“最近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咱也换个口味先。”
深夜,鸡鸣山下寂静一片,直到远处传来了细微的马蹄声。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42章 被打发和倒霉的监军
宣府镇是大明的重镇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边镇,所以驻军众多,渐渐的就把这里变成了城镇。
这天,守关的军士看到远处来了一长溜人,急忙就召唤斥候出去。
方醒看着不远处的关城,感叹道:“此处山川险恶,易守难攻,怪不得会被这般重视。”
林群安说道:“此处扼守左右,敌人若是敢绕路而行,则有被尾随追击之风险,到时候前后夹击,不败都难啊!”
方醒笑了笑,想起后来瓦刺大军突入进来,直接兵临京城……
哎!朱瞻基咋死的这般早呢?
而且那时候的文官系统已经开始出现了压制武官的声音,所以后来也有人说,土木堡之变也许就是文官系统精心策划的一次行动,目的就是为了把那些威望甚高的将帅们一网打尽。
“少爷,城里来人了!”
方醒举目看去,就看到十多骑正飞奔而来。
“吁……”
十多匹马在队伍前停住了,为的小旗官问道:“尔等何人?可有勘合?”
方醒朝着董辟点点头,随即董辟就上前验证勘合。
验证完后,小旗官喝道:“瓦刺人已到兴和一线,所以除了领头的,其他人不许进城!”
这是必须的,方醒能理解,所以就让董辟去城中拜见两位侯爷,听取进一步的任务,并索取粮秣辎重。
北方的天气冷的让人受不了,方醒看到军士们都在寒风中瑟瑟抖,就皱眉道:“估计一时半会的还解决不了,先扎营吧。”
可营地还没扎好,董辟就灰头土脸的出来了,身后还跟着一溜的民夫和马车。
“方先生,两位侯爷没见下官,只是说军情紧急,要求我部补充粮秣后立即开拔。”
“艹!”
方醒用力的踢了一脚,雪花纷飞间,他骂道:“苟日的郑亨,仗着自己是宣府总兵官,这是要让我们孤军奋战还是怎地?”
辛老七也是脸色铁青的道:“少爷,我们必须要寻找一个落脚点,不然军士们在这种情况下,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方醒咬牙道:“我知道,今日先休息一宿,明日开拔,出了野狐岭,老子特么的就不管他什么狗屁的军令了!”
林群安迟疑道:“可是方先生,我怕军士们会被冻坏啊!”
连自称可以打死一头老虎的孟蛟就没精打采的,别说是那些普通的军士了。
方醒冷笑道:“那两位大概是受到了郑亨的托请,但却不知道我们的来处,不必深究。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
等扎好营地后,方醒带着几位千总去了辎重营。
辎重营几乎全是骡马,这还是靠着柳升的面子才拿到的。
随意揭开了一辆马车上的篷布,方醒指着那些大坛子道:“里面全是酒,而且是烈酒。”
然后又顺着走了过去,方醒再次揭开一辆车的篷布,笑道:“肉干,菜干,煮成肉粥或是疙瘩汤,再加点辣椒,保证你出一身的汗。”
为了此次的北征,方醒可是在仓库中找出了不少东西,而现在只是需要防风而已。
于是晚上大家都吃到了肉香四溢,辣乎乎的疙瘩汤,一天的疲劳都消散了,纷纷入睡。
而方醒却钻进了仓库里,看着那些衣服有些头痛。
这些棉衣要是拿出去了,怎么解释就成了问题。
“虽然主将能妙手空空很牛笔,也很鼓舞士气,可要是传出去了,咱这会不会被当成神像给供起来啊!”
想到自己被干掉后,让人用金粉涂身,然后每日香火不绝,方醒就打了个寒颤。
最后方醒还是把目标对准了不知道是啥用途的塑料膜。
第二天一大早,方醒召集了一百多人,然后按照人体的形状,开始分解薄膜。
方醒亲自试了一下,薄膜把身上裹住后,居然还会自动贴身。
果然是好东西啊!
可等所有的人都裹上了这层薄膜后,方醒这才现昨晚自己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这不就是叫花子吗?
清早,镇城守城的军士们都看到了一个奇景……
“他们穿的这是什么衣服?怎地看着好薄啊!”
1...7475767778...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