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到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马蹄声震耳欲聋,马上的骑兵面目狰狞,所有的军士都在等待着方醒的命令。
可方醒的命令一直都没来……
二十米了,这是一个已经可以举起马刀,下一刻就能割掉敌人脖子的距离!
第一排的军士们都有些不安,可往常大棒挥打出来的记忆告诉他们……
此时谁敢乱动,必然就是一顿棍子!
可马蹄就要踏到我们的头上了啊!
方先生的命令怎地还不来?
难道……
“哔……”
就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惶恐不安的时候,一声拖长的哨音响起。
这是……
不过是一瞬的迷惑,然后第一排的军士们都背身,然后飞后退。
他们这是准备要用天灵盖来承受我们的马蹄吗?
瓦剌人心中意外的同时,接着就是一阵狂喜!
难道我们能突破这几条防线吗?
虽然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在冲击,可当有生的希望时,没人会拒绝,没人会不努力。
“冲过去!踩死他们!”
瓦剌的千户官眼睛放光的嘶吼道,哪怕回去他会受到惩罚,可能活着就是好啊!
可当这股狂喜刚升起来时,由于火枪兵们的退后而露出的明军防线却不一样了。
一杆杆长枪被斜插在地上,两名士兵一起用力的撑住枪杆,目赤欲裂的看着飞撞上来的骑兵。
如林的长枪正正的对准了敌人,当马匹不可阻挡的撞上后,顿时就是一阵崩响和长嘶。
“啪啪啪……”
巨大的冲击力撞在了枪尖上,随即那股力量就传导下去,长枪被大幅度的弓起,旋即断裂。
“噗!”
第一排长枪手顿时被崩飞了五人,半空中就喷出鲜血。
辛老七按捺不住就想上前,可却被方醒喝住了。
马背上的瓦剌人冲势一窒,人也跟着飞了出去,被后面的长枪串成了葫芦。
那千户在最后面也止不住冲势,结果和前方的马匹撞到了一起,顿时就摔下马来。
第一排的长枪手损失了十二人之多,这还是因为瓦剌人的阵列太窄的缘故,不然的话,那损失真的难以预测。
看着剩下的那十多名瓦剌人,方醒举起唐刀,随意的挥斩下去……
“刺刀上前!”
然后他看都不看,回身对辛老七说道:“老七,叫人救治伤病,让民夫来打扫战场……”
“杀呀!”
方醒还未交代完,可兴和堡里却传来了一阵喊杀声。他疑惑的看过去,随口道:“我还以为里面没人了呢,怎地现在就杀出来了?”
这话中带着的味道不对,王贺马上就说道:“方先生请放心,敌军已然全歼,这功劳谁都抢不走!”
方醒点点头,然后纵马过去。
远处看到火枪兵们在用刺刀清剿着剩下残敌的那三人都呆呆的站着,良久,阿斯兰长叹道:“明人凶悍,回去我会让……”
“你等是何人?”
阿斯兰还没表完看法,边上却突然冒出了十多个黑影来。
阿斯兰心中一惊,就摸向了腰部,那里有他心爱的马刀。他自信一刀在手,这些人都拦不住他。
他的那两个同伴也悄然的准备反抗,可就在此时,黑影中突然有人喝道:“双手举起来,举高一点,不然就把你们射成刺猬!”
这是蒙语,阿斯兰的身体一震,刚摸到刀柄的手再也无法动作,因为对面的黑影们都举着一个东西。
弓弩!
正当双方僵持的时候,黑影中有人点燃了火把,顿时双方都看清了对面。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56章 人的私心
张羽觉得自己应该能在最后关头给瓦剌人的背后重重一击,然后战后论功的话,不但无过,小功肯定是有的。
可当他勇敢的一马当先冲出堡门时,看到外面的景象,不禁瞠目结舌的勒住了马缰。
“这里有个活的!”
这时几个民夫看到了被死马压住了大腿的瓦剌千户,不禁狂喜的喊道。
现俘虏,这几个民夫就会得到奖励。要是能抓到一个大官,不但有钱粮上的奖赏,搞不好还会被免除劳役。
所以看到那个被压住的瓦剌人的盔甲很是齐全后,几个民夫欢呼一声,捡起刀枪就冲了过去。
把俘虏五花大绑,民夫们看都不看近在咫尺的张羽一眼,喜滋滋的抬着断腿的俘虏去报喜。
“抓到一个鞑子的大官!”
方醒只是看了一眼,然后就交给了辛老七和董辟,自己迎了过去。
张羽看着大步走来的方醒,讪讪的道:“今夜多亏了方先生,下官感激不尽。”
方醒看着张羽身后的那些残兵败将,皱眉道:“既然遇袭,为何不点燃烽火?”
夜晚遇袭最好的报信方式就是烽火,而且兴和堡中也有烽火台。
张羽一愣,他身后的那些人都是一怔。
于三火干笑道:“方先生,虽然有烽火,可当时敌情如火,抽不出人去啊!”
赵信榜和马彪都低下头来,心中有些难受。
其实不是抽不出人来,而是当时大家都觉得点燃了烽火也是没什么卵用,所以干脆就别折腾了。
张羽点头道:“正是,今夜骤然遇袭,堡内的军士们死伤惨重,剩下的人都在奋力拼杀,找不到人。”
方醒呵呵一笑,不置可否的道:“方某只是随便一问,张大人不必这般解释。”
方醒的态度很坚决,他不会给张羽背锅。
张羽看看左右,低声道:“方先生可否借步说话?”
方醒无可无不可的跟着到了边上,张羽面露恳求之色说道:“方先生,可否借些人头?”
“铮!”
方醒的第一反应是拔出刀来,然后刀尖指着张羽,厉喝道:“张大人,你欲何为?”
尼玛!你想借谁的人头?
你以为自己是曹操吗?
张羽看到那边的目光都转过来了,特别是辛老七,他正飞快的冲了过来,就急忙解释道:“方先生,下官只是想……借些敌军的人头。”
卧槽!
原来是想抢功啊!
方醒缓缓的放下刀,对着跑来的辛老七摆摆手,然后回身说道:“张大人,今夜兴和堡被敌军突袭,这个罪责是掩饰不了的,而我带着兄弟们来解救你们,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张羽仔细听着,频频点头,他以为方醒只是在作谈条件前的铺垫,心中也已经做好了被狠敲一笔的准备。
方醒看着兴和堡幸存将士们正呆滞的站在那里,就摇头道:“抱歉了张大人,这仗是我手下的弟兄们打出来的,我不能昧了他们的战功。”
说完方醒就大步的走了回去,留下个失魂落魄的张羽呆立原地。
张羽抬头看着方醒的背影,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那些军士的功劳还不是你这个主将说了算吗?难道他们能比得上我张羽给你的好处?
如果方醒听到他的心声,大概会嗤之以鼻吧。
大明目前靠的就是军功相对公平,这才能让普通军士效死。
如果军功体系崩塌,那么大明军队必然会跟着颓废!
“少爷,我们抓到了几个奸细!”
方醒刚刚看了那几个被撞飞的长枪手,闻言就起身看去。
小刀的手中捏着绳头,身后牵着被捆住手臂的三个异族打扮的男子。
就像是一个牧童在牵着几头牛。
方醒感到激战时的兴奋已经开始消退了,疲惫如潮水般的涌了上来,就说道:“很好,把他们交给老七处置,明日咱们再论功。”
辛老七接手后,立即让人去杀胡堡报信,然后全军进入兴和堡休息。
张羽不敢再次阻拦,反而为了让方醒在战报中不给自己下烂药,还得殷勤的命人做饭。
方醒得到了一个单间休息,他才睡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叫醒了。
辛老七一点都看不出疲惫,依然是精神奕奕的。他面色凝重的道:“少爷,那三人是鞑靼人,其中一个是阿鲁台的侍卫。”
这个口供是如何问出来的方醒不关心,他只是愤怒的踢开了被子,翻身起来就骂道:“玛德!旁观瓦剌人突袭兴和堡却不报信,阿鲁台的野心昭然啊!”
辛老七点头道:“少爷,他们三人原本是来观察我军的动向,可却意外的现了瓦剌人的踪迹。”
“观察我军的动向?”
方醒冷笑道:“让董辟马上写捷报,把这三人的情况也附之!”
辛老七皱眉道:“少爷,此战董辟并无功劳,为何还要让他报捷?”在他看来,这份捷报就该由方醒来写。
方醒笑道:“不必担心,董辟必然不敢乱写。”
辛老七皱眉道:“少爷,人心难测啊!”
方醒指指隔壁,那里面住着监军王贺。
辛老七恍然大悟。王贺作为监军,同样需要写一份奏折随同捷报递上去,而且这份奏折会直达天听,谁都不能阻拦。
要是董辟的捷报和王贺的奏折有差异,那么……
果然,醒来的王贺在写完自己的奏折后,提出来要看看捷报。
董辟不敢拒绝,随后就被王贺打脸了。
“此处应当是方先生身先士卒吧?”
王贺指着捷报冷笑道。他是阉人,而此战后方醒的地位必然就不同了,所以他当然会为自己结个善缘。
董辟满头大汗的偷瞥了方醒一眼,急忙解释道:“下官疏忽了,这是下官疏忽了,下官马上就重新写,马上……”
王贺得意的看向方醒,可方醒只是颔微笑表示感谢。
是人都有私心,董辟在捷报中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这个是在方醒的预料之中。只要他不篡改此战的走势和结果,那么方醒不是很在意。
方醒麾下三千多人,可里面有多少是别人的眼睛谁都不知道。
至少有皇帝的眼睛在看着大家,这一点方醒很是肯定。
方醒看到董辟脸上的汗水都滴下来了,就起身淡淡的道:“我估计出去的不会只有这两份。”
闻言王贺只是微笑,而董辟的手都在抖。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57章 捷报打脸生疼
阳春三月,可在大明的北方依然是一片白茫茫。』』『不过路上的白雪已经有了融化的痕迹。
——春天就要降临这里了!
几匹快马朝着万全城冲去,背上插着的小旗让万全城的斥候根本就不敢拦。
“捷报!”
城门处的军士们赶紧闪开,看着冲到城门前的骑士不禁猜测道:“这是哪的捷报?”
要知道皇帝才从北平出来没多远,这捷报是哪来的?
“捷报?”
丁峰已经得知了皇帝携带皇太孙从北平出的消息,所以最近很是忙碌,整天就忙着操练军士、视察城防。
“捷报!我杀胡堡一战杀敌一千余!”
“捷报!我杀胡堡一战杀敌一千余!”
“……”
几名骑兵在城门口喊了三遍后,就对守门的军士说道:“杀胡堡方先生麾下报捷斥候小刀,请贵军给予马匹更换。”
守门的小旗官看到小刀那稚嫩的脸,心中嫉妒的道:“果真是杀敌一千余?别杀的都是牧民吧?”
小刀昂道:“杀胡堡四周并无牧民!”
自从大明要北征的消息传到草原上后,以兴和堡为中心点,相当一个距离内都看不到牧民了。
换好马后,小刀一个呼哨,带着几名骑兵策马就走。
接着这个消息就被传到了城里,顿时一片欢腾。
只有丁峰,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失态的起身问道:“可是真的?”
报信的亲兵不敢回答。
这特么的谁知道啊!
“这不会是真的!这不是真的……”
丁峰想起方醒当时拿出的那封信,心中就是一个咯噔。
如果这功劳是真的,加上皇太孙老师的头衔,这位方先生此后……
“郑亨!”
丁峰咬牙切齿的低声道:“你特么的害死人了!”
亲兵隐约听到了些,他不禁退后了几步,在心中也是把郑亨给骂惨了。
就是听了你的命令,万全才会把方醒拒之门外,最后还是方醒强硬的表明身份,这才勉强接纳了他麾下的伤员。
如今方醒报捷,那么丁峰怎么办?
本来是可以搞好关系,为以后铺路的。现在只能是祈求方醒不要计较丁峰当时的态度,不然真的是后患无穷啊!
小刀给方醒磕过头,按理此后就该是方醒的家丁了,可临行前,方醒的交代让他的心中迷茫之极。
“小刀,是你先现了敌军的踪迹,不然兴和堡必然失陷,此后你又抓住了阿鲁台的亲卫,有此二功,你的前程就有保障了,此后休提什么家丁的事……”
路程在延伸,各种念头在小刀的心中翻涌……
……
宣府镇,这是大明北方的重要防御方向,由武安侯郑亨统帅,堪称是封疆大吏。
郑亨此刻在伴驾,留守的王聪和李远都是宿将。
这日,两位侯爷刚从军中视察回来,心情不错的在吃午膳。
“大捷!杀胡堡一战杀敌一千余!”
呃……
王聪和李远面面相觑的放下了碗筷,招进人来仔细问了问。
良久,王聪叹道:“武安侯误人不浅啊!”
李远心有戚戚焉的道:“就是!那人可是皇太孙的老师,据说他在交趾就立有大功,只是被陛下一手压了下去,此次若是真的,一飞冲天不可挡啊!”
王聪自我开解道:“不用怕,他就算是立下了大功,最多是封侯罢了,咱俩也是侯爷不是?”
李远摇摇头不说话,心想那可是皇太孙的老师啊!
如今谁敢称为皇太孙的老师?
除了那位大师,也就是方醒一人了。
……
离开北平府后,朱棣的心情就变得有些亢奋起来,整日和下面的将领们探讨战局。
将领们刚走,大帐里的朱瞻基看到朱棣有些疲倦,急忙就送上了热毛巾给他擦脸。
朱棣用毛巾捂着脸,觉得僵硬的脸部松缓了些,可他的脑海中依然在演算着未来的局势展。
而朱瞻基刚才听了一耳朵的军事谋划,正在综合收纳。
今天郑亨提出了个一字长蛇阵,让阿鲁台的人马打头阵,然后在草原上搜寻瓦剌人的踪迹。一方找到后,其它的军队马上就席卷过来,让瓦剌人无所遁逃。
可这个意见却被朱棣给否决了,因为他非常清楚瓦剌人的勇悍,一旦摆出这等松散的阵型,容易被对方一一击破。
如果方醒在这里的话会怎么想呢?
“捷报!”
祖孙两人正各自思索着,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
朱棣睁开眼睛,利芒一闪而逝,喝道:“去看看!”
大帐内的大太监马上就出去查看情况。
朱瞻基皱眉问道:“皇爷爷,我大军未至,何来的大捷?”
要知道大捷可不是乱报的,没有上千的斩获你敢报大捷,不说别人会笑话,此后在皇帝和那些大佬们的心中就会给你打上一个‘不稳重’、‘轻浮’的标签,别想得到重用。
所以不但是朱瞻基纳闷,连朱棣自己都是有些恼火,因为在他的布局中,除非是瓦剌人突袭兴和或是边墙,不然不会有什么大捷。
可大军已经快到宣府了,瓦剌人的胆子有这般大吗?
朱棣当年靖难之役时可没少用轻骑突击对手的战例,要是瓦剌人敢来,说不得他会再上演一次轻骑突击,一举捉住瓦剌人的主力。
瓦剌人不会那么傻!
朱棣摇摇头,准备拿这个胡乱报捷的家伙来开刀,好给下面的人敲敲警钟,免得他们轻敌。
很快帐外就响起了脚步声,听声音不是一个人。接着大太监进来,躬身道:“陛下,有报捷军士到了。”
作为朱棣的大太监,他谨守本分,不去干涉政务和军务,所以这也是他能在这个位置上立足许久的原因所在。
黄俨的目光一闪,然后轻笑道:“恭喜陛下,大军未至敌人已丧胆了!”
大太监的目光微微一亮,旋即就退回到边上,并不去附和。
朱棣面无表情的说道:“让他进来。”
当小刀被人引着进入大帐后,一股沉凝的气息让他不禁垂下了头。他不敢看上面坐着的皇帝,也不敢看站在皇帝身边的皇太孙,就这么傻傻的站在那里。
黄俨看到小刀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傻瓜模样,先是鄙夷的扯扯嘴角,然后喝道:“陛下在此,还不跪下!”
小刀一听就慌了,急忙跪了下去。
如果不是方醒派他来报捷,那么这辈子他都不会有见到皇帝的机会。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58章 那小子惫懒,朕会给个交代
小刀跪的有些重,如果不是地上铺着毯子的话,估计后面都起不来了。』
朱棣看着小刀的年纪,就有些皱眉。
大太监干咳一声后道:“陛下仁慈,你不用惊慌,且把自己的身份和事情说说。”
朱棣赞赏的看了大太监一眼。他虽然对这些军士拥有生杀大权,可一位合格的帝王不但是要让人感到敬畏,也要让人感到崇敬才行。
所以大太监的及时话让朱棣在小刀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从怀里掏出报捷文书,然后说道:
“陛下,小的是方先生麾下的斥候小刀,大半月前,瓦剌人夜袭兴和堡,方先生带着两个千户所前往救援,一战破敌。”
“方先生?”
朱棣一怔,旋即就想起来了。他接过捷报,先不看,而是问道:“你叫小刀?今年多大了?在军中担任何职?”
这就是施恩,用这种和蔼的态度对待小刀,那么他回去后必然会吹嘘皇帝是如何的威严,但又不失和气。
这也是帝王之术,朱瞻基对此了然于心。不过眼下他只关心方醒的捷报是怎么回事。
“陛下,小的今年十六…啊不,是十五!”
小刀本想说自己十六了,可一想到上面的可是皇帝,于是赶紧说了实话。
朱棣微微笑着,大太监马上就笑骂道:“小猢狲!在陛下他老人家的面前也敢弄鬼,还不赶紧说话!”
小刀吓得赶紧说道:“小的父亲亡故后,为了填饱肚子,所以小的就说大一岁,好能跟着斥候出去,回来有饭吃。”
朱棣的脸色一沉,黄俨马上就阴测测的道:“那你是如何进入军中的?可是有人舞弊?”
才十五岁,而且说自己是斥候。可斥候需要机灵和经验,而小刀那么小,显然不是材料。
小刀赶紧解释道:“小的原先在兴和堡,后来方先生到了之后,就被送给了方先生,目下还不是军籍。”
黄俨呵呵笑道:“那方先生为何让你来报捷啊?”
这话听着普通,可暗地里的陷阱却让朱瞻基扫了黄俨一眼。
黄俨假装没看到朱瞻基的目光,只是双手放在小腹前,一脸的恭谨。
小刀一听,就说道:“少…方先生说小的立下了大功,不可甘于人下,所以就派了小的来。”
黄俨敏锐的听到了那个少字,他急忙就问道:“你可是方先生的家丁?”
朱棣已经打开了报捷文书,就听小刀说道:“小的本是无着落的孤儿,方先生好心收留了小的,所以小的想给方先生当家丁,只是方先生不愿意,说也许以后小的前途远大,不能耽误了。”
朱棣拿着文书的手停了一下,然后继续看下去。
黄俨低头阴笑着,他知道朱棣最忌讳手下把大明军队变成自己的私军,所以才点了出来。
方德华,咱家看你这次想报捷?先被猜忌了再说罢!
朱瞻基恼火的瞟了黄俨一眼,心想这条老狗真是阴魂不散啊!
大帐内的人心思各异,都在等着朱棣看完报捷文书。
“啪!”
手掌和案几相碰,出了沉闷的声音。众人抬头,就看到皇帝正一脸的怒色。
黄俨心中一喜,急忙低下头,继续看自己的脚尖。
朱瞻基心中一怔,然后赶紧想着对策,好让皇帝的怒火消散。
小刀不安的跪在地上,听着朱棣吼道:“无能!懈怠!”
怒火席卷了整个大帐,连在帐外的侍卫们都缩着脖子,心想是哪个倒霉蛋送来的报捷文书,这下真是自己找死啊!
“哈哈哈哈!”
可紧接着大帐里就传来了皇帝的大笑,听声音极为畅快。
一会儿怒火冲天,一会儿又大笑不止,陛下这是怎么了?
里面的人也都摸不清朱棣的心思,只有朱瞻基敢问出来。
“皇爷爷,可是有好消息吗?”
朱棣笑道:“兴和堡被瓦剌人夜袭突入堡内,可方醒居然带兵救援,大破敌军,还生擒了一个千户官。”
“好!”
这个好兆头让朱棣不禁起身道:“兴和堡守将懈怠,但血战不退,功过相抵!”
方醒最后还是厚道了一把,让董辟把张羽等人血战不退的事迹渲染了一番,这才保住了他们的小命。
接下来朱棣沉吟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方醒大胆出兵,不但解了兴和堡之难,还杀敌一千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