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断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离人望左岸
“想怕是我那两个不晓事的弟弟又在胡闹了,他们不爱读书,只懂胡闹,杨大人不如跟我一道去看看,我也让他们看看读书的男人到底是个甚么样子。”
杨璟听得此话也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她是褒是贬,而且说得好像她就爱读书不爱胡闹一样。
不过客随主便,杨璟也不好说什么,便与高采芝一并来到了前院。
到了前院之后,杨璟才体会到真正的胡闹是甚么样子。
高采芝的哥哥高琼一直在闷头读书,打算继承父亲的传统,而两个弟弟已经十四五岁,大的叫高文,小的叫高武,此时正在前院争吵。
让杨璟等人有些讶异的是,那矮个子的高武竟然纠结了一帮子家丁,正在围攻高文!
这高文倒也人如其名,被推倒在地,便是一顿拳打脚踢,他却只是抱着脑袋,也不告饶。
这相国府的子弟既然都学习汉文,就该知道兄友弟恭的道理,怎地弟弟如此欺辱哥哥,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面对杨璟的愕然,高采芝脸上也有些挂不住,迟疑了一下,还是解释道:“高文乃是庶出...”
杨璟一听也就明白了,高泰祥的正妻出身段氏,乃是真正的皇亲国戚,高采芝、长子高琼和高武,都是段氏所出,而高文却是庶出,也难怪要受欺负了。
高采芝也觉得脸上无光,当即出言制止道:“都给我住手!在贵客面前打打闹闹,成何体统!”
杨璟一听也是苦笑,感情不是叫他来看戏,而是用他来镇场子的。
那高武倒也识趣,见得杨璟等人汉人装束,也哼了一声,让人停了手。
此时高文才从地上坐起来,原来怀里抱着一条翡翠玉的鱼,通体剔透,花纹天成,竟是一件罕见的宝物!
“姐姐,这贱种抢我东西!这鱼儿分明是阿爷送给我的,他硬说是阿爷送给他那个贱种娘亲的!”
高武颇有恶人先告状的姿态,跑过来扯住高采芝的袖子,就是一番控诉。
高采芝见得弟弟衣服上还有吃饭时候留下来的油渍,一双手也是油腻腻的,当即取出手帕帮他擦拭,正要斥责,却见得高文猛然抬头,朝高武恶狠狠地斥道:“不准你侮辱我娘亲!”
高文毕竟大一些,身材又修长,如清瘦的新竹一般,站起来只有比敦实的高文几乎高出一个头,脸膛周正,虽然穿着本土服侍,眉宇间却有着一股中原读书人的正气,许是他的娘亲该是汉人女子。
高采芝本想斥责弟弟高武,见得高文开口,便皱了皱眉头道:“行了,都别吵了,高文,你年纪大,应该让着弟弟,把那鱼儿拿来!一会儿跟我去库房,你想要什么,自己拿便是,何必跟弟弟抢这鱼儿。”
杨璟见得高采芝如此调停,也是哭笑不得,这分明是偏袒高武了。
高文虽然遭遇不平,却并未妥协,他朝高采芝道:“这不是我抢的,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不是给不给他的问题,只要他承认这是我的东西,送给他又何妨,但如果他硬说是他的,还要污蔑我的名声,辱骂我娘亲,却是不成!”
“我正在房里写字,他却突然闯进来要抢,我只能把鱼儿收在怀里,他却叫人打我,这是甚么道理!”
杨璟听得如此,倒是对这高文另眼相看,而高武却气愤地骂道:“你胡说!你总是在阿爷面前扮可怜,让阿爷和兄长认为我高武无理取闹强势压人,一直都是你在败坏我的名声,你这么拼命读书,就是想要阿爷觉得我读书不行,让阿爷讨厌我!”
高武虽然蛮横,但说话之时又理直气壮,杨璟也有些分不清孰真孰假了。
眼看着两边又要吵起来,高采芝又烦躁起来,大声喊道:“行啦!都别吵!”
她见得两个弟弟安静下来,这才将目光投到了杨璟身上,环视了一圈,而后说道:“这位是大宋来的贵客,杨大人学识渊博,智慧过人,不如便让杨大人说说,这东西到底是谁的,我相信杨大人肯定会有法子分辨的,对不对啊杨大人?”
杨璟见高采芝牵扯到自己头上,也有些无奈,不过他看了看院子,见得院子当中有一口接天水的小石鼎,当下有了主意,便朝高文道:“鱼儿给我看看吧。”
高文犹豫了一番,又看了看高采芝,这才将玉鱼儿交给了杨璟。
杨璟指着高武道:“你说这鱼儿是高文从你手上抢去的,你手上这么多油渍,如果你真的碰过这鱼儿,鱼儿落水之后,油渍就会浮现在水面上,但如果没有油渍浮上来,说明你根本就没碰过这鱼儿。”
杨璟说完,便轻轻将玉鱼儿放入了院子当中的石鼎,高采芝等人凑过来一看,果然没有半点油渍!
高武脸色憋得通红,赶忙辩解道:“我...我...他是在我房间里抢的!那时候我还没吃饭,我手是干净的!”
杨璟呵呵一笑道:“小少爷倒是宽厚的人,东西被抢之后,还吃饱了饭再带人抢回来,不过嘛,这鱼儿上头有墨迹哦...”
杨璟伸出手指来,上头果然沾染了一些墨迹,而高文也摊开手来,他的手指上,同样有墨迹!





断狱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理相国意外之举
高采芝也没想到杨璟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就解决了一桩“疑案”,她常听说汉人很聪明,能够担任使节的汉人,就更是厉害。
虽然高采芝将杨璟带回相国府,有着自身的考量,担心父亲顶不住朝堂的压力,而同意与蒙古使节议和,但未尝没有杨璟巧舌如簧的原因。
身为苦主的高文,对杨璟更是感激,毕竟他在相国府里常常受到欺负,高泰祥虽然没有嫌弃他,但高泰祥身为相国,常常日理万机,根本就没时间顾及家里的事情。
高泰祥算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任相国,在他的治理下,大理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德行素来是有口皆碑的,或许也正是因此,他才得到军民的支持,抵抗蒙古侵略者这么长的时间。
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更加受到段氏的猜忌,不得不谨慎对待蒙古使节劝降的事情。
在高泰祥的心里,投降永远不是第一选项,大理虽然被称为妙香古国,朝野上下笃信佛教,爱好和平,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只懂逃避和屈服的软蛋!
作为多民族融合的一个王国,他们也曾经在深山老林里讨生活,他们积极学习汉人文化,在锻造业和手工业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们制造的刀剑铠甲等,都非常的精良!
高泰祥已经打算亲自领兵,镇守王都北面的龙首关,与蒙古蛮子做最后的决战,可朝堂上主战派和投降派争论不休,大部分人都持保守态度,希望高泰祥能够接见蒙古使节,听一听他们提出的条件。
当然了,蒙古使节也早早放出风声来,声称如果大理投降,大理段氏仍旧是王,不过必须接受蒙古帝国的册封,与大宋断绝往来,而高泰祥会成为大理的云南行省总管,仍旧总理大理国的政治。
而大理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尊蒙古汗为皇,为蒙古大军提供粮秣等后备补给,借道给蒙古帝国攻伐大宋!
如果蒙古人可信的话,这样的条件对于大理而言,其实并不算太苛刻,毕竟大理从来都是偏安一隅,只不过附庸的对象由大宋变成蒙古帝国罢了。
但问题就在于,蒙古人可信吗?
熟识汉人文化和经典的大理相国高泰祥,深知假道伐虢的典故,就怕请神容易送神难。
再者,但凡还有一丝机会,谁愿意甘当亡国奴婢?
早在大宋太祖之时,大理就派人上表,但赵匡胤却说,大理太远了,咱们大宋没空管你们,你们自个儿玩吧,可大理人从未间断过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宋徽宗时期也终于册封了大理王。
大宋朝历经起伏,却没有打过大理,而蒙古人早先强势如风雷,那时候可没说什么借道的事情。
直到如今,高泰祥组织军民死死抵抗,将蒙古大军拖入持久战的泥泞当中,他们才提出借道这个说法,也只有朝堂上那些天真的主和派,才会傻到想要投降。
高泰祥知道段氏其实是偏向于主和的,因为身为国主,段氏以身作则,笃信佛祖,不忍见到百姓受难生灵涂炭,只要低头能够得到和平,段王爷并不介意低一低头。
也正是看懂了段王爷的心思,高泰祥才耐着性子坐在朝堂上,听那些个文武百官为了是战是和而吵得不可开交。
好在此时,贴身的侍卫给他递了一个密条,高泰祥双眸一亮,却只是将密条收入袖笼。
虽然动作不大,但金殿上的段王爷还是看在了眼中,他也是被吵得坐不住了,赶忙咳嗽一声,制止了朝堂上的吵闹,而后关切地问道:“相国,可是前线递送的要紧军情?”
文武百官一听说前线有军情,赶忙将目光都转向了高泰祥,高泰祥却是哭丧着脸道:“比军情还要紧急呢…”
段王爷也坐直了身子,在众人的期待之中,高泰祥尴尬着老脸道:“王爷您册封的郡主,又给老朽惹出祸事来了…”
段王爷听得高泰祥如此一说,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高泰祥那个宝贝女儿的光辉事迹,高泰祥如此一逗,气氛瞬间就变得缓和轻松起来。
也难怪高泰祥能够将大理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一来他很坦荡地表明自己与段王爷的关系,也不隐瞒段王爷对高家的抬举,二来他表示了自己对女儿之事是了解情况的。
就这种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的性格,让金殿上的段王爷和朝堂上的百官们,如何都讨厌不起来。
段王爷笑着道:“也只有本王册封的郡主,才有胆子在王都胡闹,相国真是有福了,哈哈哈!”
面对段王爷的调侃,高泰祥也是一脸的无奈,段王爷也不拿他逗乐,摆了摆手道:“行了,咱们的相国大人还要回去救火救急,今日暂且散了吧。”
高泰祥这才如蒙大赦一般从朝堂出来,急匆匆赶回府邸,便见到了高文高武争执的场面。
对于高文,其实他心里也有数,只是他觉得高文太过软弱,想要别人不欺负你,不能永远靠父亲的偏袒,他倒是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看到高文忍受不住了,跳起来暴揍高武一顿。
可惜不是今天,他见到的只是高文仍旧如同以往,强忍着被弟弟欺负,被那些家丁摁在地上拳打脚踢。
高泰祥轻叹了一声,正要出面制止,却见得高采芝带着杨璟等人走进了院子。
这一路上,他已经听侍卫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此时见到夔虎红雪,也同样感到非常的惊讶。
而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个声称是大宋使节的人,竟然只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不过当高泰祥的目光扫到杨璟身边那名内等子虞侯身上之时,他已经确定杨璟便是大宋使节了。
高泰祥的武功不算高,但阅人无数,眼光毒辣,看人看事的视角更是比别人要高。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跟女儿一样,或者说他女儿跟她一个样,眼光这种东西,都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这才练出来的。
他没办法知道那名内等子虞侯有多么厉害,但他却在段王爷身边见过类似的人,甚至此时,在别人看不到的暗处,就有这样的强人,在保护着他这个相国!
而这个自称大宋使节的年轻人身边那个强者,比保护他这个大理相国的死士,气势还要更加的深沉而强大,如同藏在刀鞘里的绝世宝刀一般!
当他见识了杨璟判断玉鱼儿归属的小聪明之时,也对杨璟刮目相看,所以不声不响走进了院子,趁着高文答谢杨璟之时,从石鼎里头捞出了那玉鱼儿。
他将玉鱼儿拿在手上,朝羞愧得满脸通红的高武道:“这是你的,过来拿回去。”
高武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脸现惊喜,赶紧过来将玉鱼儿给夺了过去,抱在了怀里!
他们与高采芝一样,都是相国的儿女,除了高文以外,高琼和高武也都不缺珍宝,高武也不是笨蛋,在他看来,高泰祥将珍宝给了他,却将心里的认可,给了高文,如果可以交换,他愿意放弃珍宝,换取父亲对他的认可和精神上的疼爱!
就好像现在,无论自己是对是错,无论这宝贝最开始是谁的,最终父亲都会给他,这就是疼爱!
其实高泰祥走进院子之时,杨璟就已经察觉得到,毕竟他的金关玉锁已经修炼到二重境界的瓶颈,听觉和直觉都变得异常灵敏,只是杨璟装聋作哑,没想到却见到了高泰祥“蛮不讲理”的一面。
高文见得这一幕,慢慢低下了头,他可以忍受高武的欺负,可以忍受下人的不敬,可以忍受姨娘们的白眼,但他绝不能忍受父亲这样对待他,因为娘亲死后,父亲便是他留在这个家里的唯一理由!
他猛然抬起头来,紧紧捏着拳头,而后一个箭步冲上去,一头撞向高武,高武当即口鼻流血,坐倒在了地上,还未来得及痛哭,便被高文坐在身上,拳头一下接一下地砸在他的脸上身上!
高武杀猪一般哀嚎哭叫,求爷爷告奶奶,高采芝想要阻止,却被高泰祥拦了下来。
高文流着悲愤的泪水,仿佛要将多年以来受到的所有屈辱,都发泄出来一般,直到高武不再叫唤了,他才停下来,站起身来,抹了抹脸,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低着头往回走。
这才走出几步,高泰祥终于发话了,他指着那玉鱼儿道:“等等,拿上它。”
高文陡然停步,身子一颤,过得良久,才转过身来,满脸严肃,朝高泰祥行了一礼道:“谢谢父亲,孩儿已经明白父亲的心意,那鱼儿,已经不需要了。”
在这一瞬间,高文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一般,高泰祥眼眶有些湿润,但仍旧面部表情,朝高文道:“好好读书。”
高文郑重地点了点头,而后转身,没走几步,还是忍不住偷偷抹掉眼角的泪水。
高泰祥则拍了拍惊愕在原地的女儿,有些恼怒地吩咐道:“还愣着干什么,带着这些奴婢,送你弟弟下去疗伤啊!”
高采芝这才回过神来,那些个仆人和奴婢才敢上来抬人,七手八脚呼呼喝喝,片刻就走了个一干二净。
杨璟见得高泰祥默默将那只玉鱼儿捡起来,有些心疼地看着被抬走的儿子,不由对这位相国拱手道:“相国用心良苦,让人佩服啊…”
杨璟这句由衷的赞叹,也让高泰祥觉得,杨璟确实是个担当使节的好人选。
因为高泰祥对待儿子的做法,充满了蛮人的狼性,也不讲什么兄友弟恭,想要获取和守护自己珍爱的东西,便动手去争,去抢!
对于饱读诗书的中原汉人而言,这样的教育已经有些“离经叛道”,但他听得出来,杨璟的赞叹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
不管杨璟是否真心实意,但最起码他给了高泰祥这样的一种感觉,不管是真是假,杨璟都是个不错的使节。
而高泰祥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想让杨璟知道,他高泰祥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大理的事情,大理人会自己去争去抢,大宋朝想要得到实惠,也必须出力去争,去抢。
这天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想要靠着靠山来过活,靠山也总有倒下的一天,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位大理相国何尝不是在对杨璟说,蒙古人骗不了我高泰祥,大宋人同样也不能骗我高泰祥?




断狱 第三百九十二章 出门狩猎初见使者
杨璟很清楚高泰祥的用意,但仅仅只是高泰祥对待儿子高文的用意,他并不知道蒙古人也派来了使节,所以他也没办法领会高泰祥的警告,但他已经看得出高泰祥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踏入相国府,见到相国府的布局和建筑细节,再看看高泰祥这些儿女,杨璟已经对高泰祥有了个大概的印象。
再见到高泰祥本人,见到他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杨璟对这位大理相国,就更加的有感悟,所以他那句用心良苦的赞叹,也确确实实发自内心。
高泰祥朝杨璟道:“老夫对大宋的风土人情向往已久,奈何只能在典籍之中读起,未能亲身领略,杨大人可有兴趣与老夫小酌一杯,给老夫讲讲这大宋的风情?”
杨璟哈哈一笑道:“本官对大理人情也是满怀期待,相国的提议正中我下怀,杨某倒是却之不恭了。”
杨璟如此一说,便朝风若尘等人使了个眼色,后者也识趣地自顾回避,可那内等子虞侯却不挪步,杨璟不由皱起眉头,虞侯这才不情不愿地下去了。
高泰祥将此举看在眼中,嘴角笑意玩味,只是也并未点破,带着杨璟便来到了花厅之中,自有奴婢流水价儿将酒水菜肴都呈了上来。
这些个酒水吃食也是在精不在多,看似不起眼,却又各具匠心,便如同高泰祥这府邸一般,粗看之下寻常平淡,细细品尝才得了真味。
两人随意聊起些许见闻,也没谈及任何军政大事,对出使之事更是绝口不提。
过得不久,高采芝也来凑热闹,倒是言行有礼,举止有度,满满都是大家闺秀的典雅,没半点跋扈泼辣,在外头撒野如疯子,在家里老实似囚徒。
杨璟见得高泰祥让女儿坐了下来,也知晓今次没办法谈正事,许是高泰祥故意吊他胃口,杨璟也不着不急,只谈风月而不论政事,气氛倒也融融恰恰。
到得午后,阳光静好,人也懒散,高采芝提议说,早上的狩猎让杨璟给坏了事,要杨璟赔她一场,高泰祥也在一旁开玩笑地帮腔,说放眼整个王都,可没人敢拒绝高采芝这个郡主殿下。
杨璟也是哈哈大笑,应情应景地快口答应下来,高泰祥也让人送上狩猎的装具,杨璟扫了一眼,对于大理贵族的传统服饰,杨璟并未上心,也没有要穿的意思,毕竟自己代表着大宋朝,气势可不能弱了下去。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除了弓弩鹰犬之外,高泰祥竟然还为他准备了一杆足足六尺长的火铳!
杨璟没想到大理竟然会有火器,相对于弓弩,杨璟对火器自然是更感兴趣,当即便拿起那火铳来,好生把玩起来。
高泰祥稍稍张开双臂,让贴身的侍卫帮他穿上甲具,一边随口朝杨璟解释道。
“这火铳乃是会川一战,从蒙古蛮子手里缴获的,听说大宋也有梨花枪,不知与这火铳相比,却是如何?”
杨璟早先让杜可丰研制火器,甚至为杜可丰写出了无烟火药的大概配方以及新型燧发枪的设计图纸,顺便也了解过大宋的火器。
大宋确实有一种火器叫做梨花枪,其实就是在铁枪的枪头上绑一个竹筒,将火箭塞到竹筒里边,通过火绳来引发。
对敌之时,火箭先行射出,这火箭的爆炸威力并不大,但声响和光耀能够引起敌人恐慌和躲避,铁枪接踵而至,就能够刺死敌人。
虽然也算得上是火器,但运用的效率很低,真正杀敌并非靠着火器强大的威力,那火箭只不过用来扰乱和迷惑敌人罢了,真正的杀伤其实在于后面跟上来的铁枪。
与这杆出自蒙古人之手的火铳相比,梨花枪确实有些拿不上台面,而且蒙古人西征,也吸收了西域的一些先进技术,火铳的威力也就更大,再加上炸弹一般的震天雷,以及回回炮,蒙古人除了铁蹄刀枪之外,这些火器也是他们制胜的法宝了。
不过高泰祥也言外之意也很明显,未尝没有向杨璟耀武扬威的意思,但在杨璟看来,高泰祥也有些欲盖弥彰的嫌疑。
他其实很渴望得到大宋的援助,毕竟蒙古人是侵略者,而大宋则在他们的后方,无论在地理位置还是双方的渊源,亦或是大的战略层面,大宋都应该在军事上援助大理,共同抗击蒙古人。
但他又担心大宋会趁机占大理的便宜,如今的大宋可不比太祖时期的大宋,此时的大宋偏安一隅,疆域缩小了很多,连淮河以北的地方都丢给了蒙古人,如果能够趁火打劫,占一占大理的便宜,又何乐而不为?
杨璟看穿了高泰祥的小心思之后,也只是跟他打哑谜,朝高泰祥道:“相国有所不知,这梨花枪已经是老黄历了,如今我大宋配备了新式的火枪,比这火铳嘛,呵呵呵,如果有机会,当让相国好好见识一番。”
高泰祥也没想到杨璟回答得滴水不漏,只是一笑置之,穿好衣甲之后,便与杨璟走出了练功房。
到得外头,内等子虞侯和风若尘等人早已守候多时,不出杨璟所料,高傲的内等子虞侯并未穿着大理的衣甲,风若尘和鹿白鱼是女流,也同样没有更换衣物。
大批相国府的好手已经牵狗擎鹰,身负长弓短刀等,列成方阵在门前守候。
杨璟与风若尘的等人出来没多久,有一支队伍从街尾遥遥而来,骑着高头大马,背负长弓,马背上挂着大刀水囊,架着威武的海东青,结着大辫子,竟然是蒙古人!
见到这队蒙古人之时,杨璟心里也是好生震惊了一把,因为此时蒙古与大理乃是战争时期,能够好端端出现在大理王都的,只能是一个身份,那便是蒙古的使节团!
杨璟本以为蒙古人只是劝降各府各郡的领主,没想到他们竟然派来了使者!
杨璟皱着眉头看了看高泰祥,但这位大理相国并未理会杨璟的目光,而是策马迎了上去,与那蒙古使节好生寒暄了一番,亲热程度不亚于与杨璟的交谈!
大宋与蒙古也是纠纠缠缠了许多年,说是死对头也不过分,身为两国使节,无论是杨璟,还是那名蒙古使者,都没有主动结交的意思。
高泰祥便朝杨璟介绍道:“杨大人,这位是博尔济金?忽合尔,也是我大理的贵客,今日与我等一同狩猎,忽合尔可是蒙古勇士,出了名的好猎手,二位大人谁更技高一筹,老夫也是期待得紧啊…哈哈哈…”
杨璟扫了一眼,但见得这忽合尔虽然留了大胡子,但眼神清澈,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年富力强,质孙服被强壮的躯体撑得鼓鼓的,身后侍从架着一只雄壮的海东青,座下大马竟然比高泰祥府上那些骏马都要高大!
1...210211212213214...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