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断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离人望左岸
两道人流穿过军容整肃的禁军队伍,而后融合在一处,四周除了余火在噼里啪啦地烧着,是不是又房屋轰隆坍塌下来的声音,空气中便全都是苗人们那又悲愤又惊喜的哭泣。
众人见得这等场景,也不由黯然,杨璟正要探看鹿老爷子,却发现一队人马从苗人之中走过来,为首者便是巴陵知县杨敬亭。
大半年不见,杨敬亭越发精干,再没有先前的颓然,在杨璟的帮助下,新官上任的他很快就掌控了县衙大权,县衙的那些个胥吏也不敢造次。
杨璟又与牟子才筹划了不少地方的事务,包括开荒和试种推广红薯等,前段时间又大肆搜捕白牛教,他的政绩也是颇为好看,人自然也就精神了许多。
不过眼下他的神色可不太好看,快步走到杨璟的面前,便要行下官之礼。
“下官杨敬亭见过巡检观察杨大人!”
杨璟作为西南诸路巡检观察使,即便管不到荆湖北路的官儿,但杨璟身上有男爵的爵位,又是枢密承旨和副使者,只凭着这一点,便足以让杨敬亭以下官之礼来拜见了。
然而杨璟却迎了上来,用力扶住杨敬亭,朝他佯怒道:“世叔这是要折煞小侄了!”
杨敬亭虽然不再是以前那个骨鲠清流,对官场规矩也越发驾轻就熟,为人处世也变得圆滑老练,但感受到杨璟的真诚,还是作罢了。
“可不敢当,下官区区知县,这世叔之名,可莫要再提起了...”
杨璟也是苦笑,朝杨敬亭道:“世叔这是在骂侄儿啊,若没有世叔提携,又如何有今日的杨璟,我杨璟不敢说知恩图报,起码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世叔漫以为杨璟便是这等小人?”
杨敬亭听得杨璟如此说着,脸色也为难起来,杨璟笑了笑道:“世叔还是叫我一声侄儿便成,拿来那么多虚礼。”
杨敬亭也是心中忐忑,若非王斗和陈水生迟迟未回,他担心出事,派人来查看,还真就无法知晓这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为此他还与县尉黄乃安,将诸多苗人召集起来,带着他们一道赶回到鹿头垌,没想到寨子竟然被毁到了这等程度。
身为地方牧守,一地的父母县官,出了这档子事,杨敬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行脚帮在短短时日之内疯狂崛起,杨敬亭来不及围剿,但仍旧有着失察之责。
也正因此,他才战战兢兢,毕竟他很清楚杨璟与寨子的关系,若杨璟有心怪罪,他是如何都逃脱不了责任的。
好在杨璟并没有小人得志就忘了他的恩情,一番亲热的招呼既真诚又坦白,杨敬亭也就安心下来了。
“贤侄,这行脚帮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早先我让王捕头等人来查探,还不至于这般恶毒,没想到短短半个月竟然成长到这等规模,也是世叔脑子不清楚了,实在有愧于这些苗人了...”
杨璟也知道杨敬亭的难处,先前王斗也已经解释过,杨璟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只是摆摆手道:“这事儿怪不得世叔的,世叔也不要太过自责,好生安抚这些苗民,才是要紧事体。”
杨璟如此一说,杨敬亭顿时明白过来,眼下确实需要好生补救一番,若这件事办得好,那可是争取苗民人心的最佳时机了!
杨敬亭也是聪明人,当即让黄乃安带来的诸多弓手和官差,帮忙收拾残局,又让人回去搬动人手和物资。
毕竟寨子受损严重,杨敬亭便让人从县里调拨了一批粮食和物资,安抚这些苗民,还承诺免除寨子一年的赋税,甚至脱下官袍,亲自清理火场废墟,搞得头面污黑,也真真让苗民们心生感激。
尤其是那些应征去开荒的苗民青壮,他们响应了官府的号召和政策,这开荒也是有工钱的,而且还能免了徭役,那可是相当实惠的一件事情。
而因为杨璟的关系,牟子才和杨敬亭便优先考虑这些苗民,虽说正是因为应征开荒,才没能保护族人,可杨璟如今贵为巡检观察使,天子使臣,又是男爵,却浴血奋战,替他们守护着寨子,他们还有甚么可抱怨的?
眼看着天色将夜,县衙那边终于送来了紧急物质和粮食,帮着架起大锅,无论是禁军还是官兵,亦或是衙役差人,苗人的男女老少,大家一起重建家园,一起吃着大锅饭,这距离瞬间也就拉近了。
此时杨璟则与鹿白鱼一道,陪着鹿老爷子,在他们的面前,是鹿月娘和周南楚的尸体。
鹿白鱼过得许久,才朝杨璟道:“狗儿,对不起...我不能陪你去临安了...”
杨璟一阵难受,心里也在说,是啊,我也对不住了,白鱼姐,因为我也不能陪你留在这里啊...





断狱 第四百五十章 苗寨消停倦鸟归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苗寨里头的早晨,本该十分喜人,奈何寨子一片狼藉,满目疮痍,实在让人无从释怀。
衙役们早早便起来,在空地上埋锅造饭,与苗人们一道重建家园,人都说灾难兴邦,因为大灾大难面前,最容易凝聚人心。
眼下便是这样的情况,苗人们摒弃了对汉人官府一直以来的敌意,接受着官府的帮助,感受到汉人们对他们一视同仁的那种大爱,渐渐也就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杨璟在这里头充当了桥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杨璟即将要离开寨子,继续前往临安。
因为朝廷方面一直等着使节团归来,虽然相关的情报早已传回朝廷,但许多事情,必须等到使节团回到临安,才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而许多后续的政令,也需要使节团及时赶回,才能开始商讨。
鹿老爷子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沉珂日久,身子太过虚弱,已经无法主持寨子的事务,如今也仅仅是寨子的精神象征罢了。
寨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强大的领袖,早先对杨璟有着成见的苗人,经过岳州军围攻的事情之后,早已对杨璟改观,再加上如今这桩事,对杨璟更没有半分的质疑。
而杨璟一直戴着头人的耳环,一直将自己当成寨子的一员,身为一个朝廷大官,杨璟能做出这样的表态,已经足以让苗人们感铭肺腑。
也正因为放下了这一切,苗民们才更加觉得,杨璟乃是最合适的领袖人选,反正头人早早便属意杨璟当继承者,如今正是好时机。
可惜杨璟是天上的青鸟,云端之上,才是他的家园,苗寨太小,用来修养还成,想要展翅翱翔,却并不是理想之地。
众人也都明白这个道理,鹿老爷子也没提起这件事情来,倒是杨璟主动提起,让鹿白鱼接管寨子里头的事情。
鹿白鱼有夔虎相助,足以坐镇寨子,加上恶战当日,她如同神女一般的表现,早已征服了所有人。
虽然鹿月娘是罪魁祸首,也有不少人担忧鹿白鱼会是下一个鹿月娘,但眼下这样的状况,除了杨璟,确实没有人比鹿白鱼更适合当头人。
男尊女卑古来有之,苗族的民俗风气虽然比汉人要开放,但有些观念还是一样的,同样有着尊卑的等级。
鹿白鱼作为女儿之身,想要担当头人,并没有先例,便是她的师父龙婆,也只是隐藏在黑暗之中的守护者,而非明面上的头人。
可如今鹿老爷子还健在,仍旧是名义上的头人,鹿白鱼只不过是帮着父亲,管理寨子,也给了苗人们一个缓和的过程。
再加上灾难过后,众志成城,许多事情也看开了很多,而鹿白鱼深得老弱妇孺的支持,那些苗民青壮即便反对,也问心有愧,因为灾难发生之时,他们并没有在场拼命,是鹿白鱼和杨璟,拯救了寨子。
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杨敬亭又昼夜不歇地指挥调度人手,尽心尽力地帮助苗人重建家园,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
杨璟在苗寨留了一天,夜里与鹿老爷子等人拜别,鹿白鱼也毫不避讳地走进他的房间,两人说了很久的话,鹿白鱼才离开。
虽然很是不舍,但鹿白鱼终究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放下心里那隐秘的情感。
她是蛊师,注定了一生孤贫寒,注定没有好下场,注定了无法像其他女儿家一般,得到想要的那种生活,成亲生子更是奢望。
见过了鹿月娘的悲剧之后,她越发不敢再向杨璟踏出那一步。
她也有自知之明,她比杨璟要大,两人虽然有着恩怨情仇,有着一同的经历,曾经以命相搏,也曾经同生共死,甚至在坠崖之时还有过肌肤之亲。
但现实终究是现实,她的命运,属于苗寨,属于黑暗,而杨璟却不断走向光明,走向朝堂的高处。
她心里做好了一切准备,本想着要留在杨璟的房间里头,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杨璟也知道鹿白鱼的心意,但知道归知道,眼下的他,确实还没有办法接受这一点。
他的心里,其实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姒锦到底是死是活。
他也觉得自己太过优柔寡断,对于姒锦这样的女人,死了也便死了,毕竟她杀的人太多,哪一天死都是报应。
或许姒锦只是杨璟的一个借口,一个让他无法接受鹿白鱼,风若尘,甚至于宋风雅的借口罢了。
这个破案如神,英勇无畏,又善于隐忍和筹谋的男人,在感情的面前,如同傻子一般,或者说他宁愿装疯卖傻,尤其见识了鹿月娘和周南楚的悲剧之后,更是如此。
在苗寨呆了一夜之后,杨璟终于告别了老爷子和鹿白鱼,告别了诸多苗人兄弟,踏上了下山的路。
临走之时,龙须大土司偷偷见了杨璟一回,想要让龙红燕跟着杨璟一道离开,但杨璟却婉拒了。
他连鹿白鱼的事情都还在纠结,哪里还管得一个没有太多交集的龙红燕?
他知道龙红燕就在山上看着他,但他并没有往龙红燕的方向看哪怕一眼。
队伍很快就离开了山道,正准备进入乡道之时,一道人影突然从道旁的小树林里冲出来,差点惊了杨璟的马!
“吁!”
杨璟勒住马头,但见得一个十一二的赤脚小崽子拦在前头,被人立而起的大马吓白了脸,怀里抱着一柄木刀。
杨璟对这个狼崽子可一点都不陌生,因为那天的英雄举动,这个矮个子的瘦小子,俨然已经成为寨子里那群狼崽子的小头领了。
“起来。”
杨璟翻身下马,笑着朝这瘦小子伸出手,那小子却没有抓住杨璟的手,而是自己站了起来。
他不懂官话,杨璟的苗语也有限,只好微笑地看着这小子。
似乎被杨璟的眸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这小子有些黝黑的脸蛋儿竟然红了起来,摸了摸后脑勺,手脚很是拘束,想了半天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干脆直接将自己怀里的木刀,双手举到了杨璟的身前。
杨璟微微一愕,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送给我的?”
那小子看懂了杨璟的意思,用力点了点头,杨璟迟疑了一下,还是将木刀接了下来。
这柄木刀的形状倒也不错,做工不算粗糙,想必是鹿老爷子给他做的,这小子该是经常摩挲,上头纹路很是光滑圆润。
杨璟心里头莫名感到很欢喜,甚至比苗人们想推举他当头人,都要感到高兴。
那柄名唤勾践的宝刀,一直挎在杨璟的左腰边上,杨璟便将这柄木刀,很郑重地插到了右边的腰带上,而后想要摸一摸狼崽子的脑袋。
狼崽子下意识躲了躲,杨璟只好摇头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头,朝他点头说道:“谢谢。”
狼崽子见得杨璟将他的木刀插在腰间,也就放心地退到了道旁,直到杨璟跨上战马,离开很远,他才看着队伍屁股后头的烟尘,嘿嘿笑了起来。
杨璟回到巴陵县衙的时候,赵京尹的使节团也已经到了,但杨璟并没有急着去见赵京尹,而是带着陈水生回到了自己的宅院。
这座宅院本是周文房的别院,乃是知县杨敬亭为了褒奖杨璟在沉船案之中的功绩,特意拨给杨璟居住的,可惜自打重建之后,杨璟就没住过多少天。
如今宅子留给陈潮老爷子养老,里头还有王不留,或者说葛长庚的老妻子,当然了,还有夏至小丫头这个“大当家”。
这还没到家门口,陈水生便欢欢喜喜率先跑进去,不多时整个院子便热闹起来,夏至丫头带着老头老太太都迎了出来。
这多时不见,小丫头又成熟了不少,顾盼之间,竟还真有几分大管家的威严模样,只是此时见得杨璟安然回家,小丫头早已是泪眼婆娑。
虽说如此,但她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朝杨璟扑过来,而是带着宅院里的奴婢们,齐刷刷屈膝给杨璟这个真正的东家行礼。
这些个奴婢,无论是厨娘马夫,还是洒扫花匠,都恭恭敬敬地行礼,很是懂得规矩,杨璟也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心说这丫头始终是长大了。
不过他也能够感受到,夏至对自己刻意保持了距离,至于是奴婢与主人的那种尊卑有序,还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女人了,与杨璟要男女有别,杨璟就不太清楚,也不去多想了。
回到宅院歇息了一阵,夏至丫头也给杨璟汇报了家里的情况,因为有杨敬亭的支持,家里的日常开支用度,都不用发愁。
而夏至丫头与仁春医馆等宋家名下的医馆药铺,都建立了生意关系,药园子里头产出的药材,直接卖给宋家,收益也很是可观。
这丫头与曹恩直的夫人李婉娘冰释前嫌,曹家始终接受不了李婉娘,曹恩直也颓丧萎靡,便给李婉娘写了休书,夏至丫头也是大胆,竟然资助李婉娘,开了一家成衣铺子,眼下生意竟然还不错。
总之都是些零零碎碎的鸡毛蒜皮事情,杨璟却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个日常琐事,仿佛让他回归到了寻常人的生活,远离了朝堂,远离了战场,远离了凶案,虽然繁琐,却难得安宁。
葛长庚的老妻子,经过长久的休养之后,身体也越发硬朗起来,非但帮着夏至照看家里,还给夏至出谋划策,让李婉娘开铺子,便是这老婆婆的主意。
而让杨璟感到更加意外的是,这老婆婆在院子里头那一大片罂粟成熟之时,竟然懂得割胶,那罂粟果割出来的胶,干了之后,可就是一块块黑乎乎的生鸦片了啊!
当夏至丫头领着杨璟去看库房里那一盒盒“黑色膏药”之时,杨璟也有些惊愕了。
早先他也没想到王不留会是隐世的老神仙,如今看来,自己的善举,终究还是带来了好报。
当然了,以葛长庚的本事,当初因为周文房和杜可丰的事情落入牢狱,本该很容易脱身,但他为了隐瞒身份,却不惜向杨璟求助,即便留在杨璟身边,仍旧隐姓埋名,这份超脱人世的心境,便足以让杨璟感到敬佩万分了。
杨璟本还打算在家里多逗留一时半刻,没想到才刚坐不久,门子便来通传,说是赵京尹派人送口信来了,杨璟也只好无奈地轻叹了一声。




断狱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临安来人只剩一夜
且说杨璟难得回到寨子里头,这也未能安生太久,便让赵京尹召到了巴陵县衙来。
那报信之人也没说甚么,只推说赵京尹有急事,杨璟到了之后,才发现江陵知府牟子才也到了,花房里头还坐着几个头戴长长帽翅、身穿红色官袍的文官。
牟子才本是天子近臣,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文官中的清流,奈何斗不过董宋臣等一帮奸佞,最终被下放地方,成为了江陵知府。
不过他在杨璟这里得到了一个实干的契机,如今大刀阔斧进行地方改革,又组织人力开垦荒地,试种和推广红薯,盘活了地方的民生,口碑也渐渐积攒了起来。
再次见得杨璟,牟子才不由眼前一亮,因为大半年时间过去,杨璟积威甚重,虽然笑容仍旧和煦,但杨璟却如同一柄锋锐无比的刀,藏在了越来越深的刀鞘之中,然而那种偶尔散发出来的压迫,还是让人心生忌惮。
赵京尹的官职比杨璟要高,又是正使,自然不需要起身,但杨璟如今已经与牟子才平级,来者又是客,牟子才当然要起身迎接,至于杨敬亭以及江陵府其他县区和军镇的首脑,也就更不用说了,纷纷跟着牟子才站了起来。
然而那几个绯服官袍的老头子,却仍旧没有起身,只是与赵京尹停止了交谈,用一种怪异的目光在打量着杨璟,许是惊诧于杨璟太过年轻,又有些难以置信的神色。
牟子才与杨璟寒暄了几句,便引着杨璟介绍那几位官员,杨璟一一见过之后,才明白这几个老头儿为何如此倨傲。
原来这些都是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里头更有崇文馆、昭文馆和集贤院等馆阁待制,这些可都是文官中的文官,是大宋朝典型的文官代表,难怪对杨璟会爱理不理了。
并非他们的官职有多高,而是他们的出身比杨璟要好!
大宋是文人的天堂,士大夫和文官们的待遇,是古往今来从所未见的。
据说太祖时候便立下了规矩,在宫里头建了个密室,密室里头有块石碑,皇族的继承人在接掌皇位之前,都要进入密室去看一看那块石碑。
而石碑上的两条规矩也很简单而清楚,简单到每一个皇帝都能只看一眼就牢牢记住。
石碑上的第一条规矩就是永远善待后周世宗柴荣的后裔,而第二条则是,绝不因为言论问题而杀害士大夫。
太祖立下的规矩,以及后来太宗真宗仁宗神宗等历代帝王对文事的抬举和培育,使得大宋文人的地位扶摇直上,读书也成为了最得人心的一件事情,能够成为文人,能够成为官场上的进士,更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而杨璟出身不正,虽是汉人,却在苗寨里头长大,虽然有大功劳,干的却是仵作的勾当,而后虽然得了任用,做的又是推吏,即便后来不断有大建树大功劳,也都与文事不沾边。
到了官家封赏男爵,授予巡检观察,乃至于枢密承旨等官职与荣誉之后,杨璟成为了官场新贵,但却又是文官们眼中的笑话。
在文官们看来,杨璟的上位其实与董宋臣等人没太大差别,连丁大全贾似道都比不上。
人贾似道好歹有正经出身,杨璟读没读过书尚不清楚,但没参加过科举考试,你读再多的书都给没读一样,因为得不到朝廷的承认,得不到文人圈子的认可。
此时的读书可不是单纯地阅读和学习某些书籍,参加过科举考试,得到过科考认可,那才叫读书人。
这就是清高的大宋文人,如果识字就叫读书人,那这样的读书人也未免太过掉价了。
这也是杨璟为何在大理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但赵京尹等人乃至于朝廷,都不愿意让杨璟当这个英雄的原因。
在文官们的眼中,乃至于在朝廷的眼中,赵京尹比杨璟更加符合英雄的形象。
这种外交事件,就应该像张仪苏秦那样,就应该是满腹经纶的正经读书人,用天朝上国的礼法教化,用才思和智慧,用我大宋王朝积攒下来的文化底蕴和修养,折服那些化外的蛮夷!
而像杨璟这种打打杀杀,大肆推举军事上的功劳,会让整个帝国的军人变得躁动不安,如果让杨璟这样一个偏向于武将的人成为了英雄,大宋的武将们将振奋不已,文官们会压制不住!
而且眼下大宋内部的矛盾也非常的激烈,甚至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再加上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对官家的身体状况都很清楚。
一旦官家出现甚么突发问题,亦或者朝堂上的斗争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们竖立起来的大英雄杨璟,就会成为压垮这个朝廷的最后一根稻草!
太祖皇帝正是为了稳固皇族的权柄,才杯酒释兵权,解决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提升文官的地位,打压武将,同样是为了稳固江山。
武将出身的太祖皇帝,因为深知武将对国家有多么巨大的威胁,而刻意打压将他扶上皇位的武将,听起来有些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意思,但打压武将与不杀文官一样,都是每个大宋皇帝的共识。
所以也就怪不得这些文官中的文官,会如此这般看不起杨璟了。
牟子才也知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所以尽量从中缓和,避免气氛太过尴尬,赵京尹也感恩于杨璟,对杨璟也多有褒扬,这些个老文官们才没有太多的冷脸。
杨璟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的志向从来都不在于那些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也没有甚么意气之争,更没有任何兴趣要跟这些老文官计较甚么。
杨璟展现出来的低姿态和随和,也让这些老文官找不出甚么茬子来,这场见面也就平平淡淡过去了。
虽说如此,但杨璟还是从中感受到一股山雨欲来的不安。
因为这些人来到巴陵,是催促使节团快马加鞭,抓紧时间入京面圣,这实在有些出乎常理。
面圣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件事情,即便大宋已经积弱,人都说弱国无外交,但其实还有不少国家的使节团,整日在临安城里待着,就为了等着见大宋皇帝一面。
许多小国的使节,甚至在临安住了好几年,积蓄花光了,跟叫花子一样赖在宾馆里头,也不一定能够见到皇帝一面。
其中一些使节,因为见不到皇帝,闲着也是闲着,干脆跟着大宋人做做生意,一不小心成了大财主,索性连使节都不当了,也不回国了,直接在大宋住下,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似大理这样的国家,素来仰慕大宋,与大宋又有渊源,接受过大宋的册封,往来贸易也频繁,而且国土面积大,国际声望也不低,今次又有击败蒙古人的事情,往后还要跟大宋结成攻守联盟,无论军事经贸还是文化,都急需构建合作关系。
这样的使节团,大宋自然是非常欢迎的,但即便是如此热切的欢迎,对于大宋这样的礼仪之邦而言,也需要经过一整套繁复的程序。
1...237238239240241...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