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断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离人望左岸
南宋军事积弱,开疆拓土是不太可能,但收复失地不也相当于开疆拓土的功绩么?
无论这些土地是如何得到的,眼下都已经算入了他赵昀的功绩里头,这些实惠可都是实实在在的。
即便面子上不太好看,但不需要打仗,不需要将士们去送死,而只是在义军尾巴后头坐享其成,不要脸的说一句,这样的好事,谁不想要?谁嫌太多?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杨璟带给他的,在他看来,将段妃带来临安,与杨璟其他功劳一样巨大!
他本已经觉得自己不复当年的精神,可有了这个新生的皇子,他认为自己还能再好好活个二三十年,还能好好打理这个江山,等着这个儿子长大,将一个偌大江山交给他!
这思前想后,加上瑞国公主的影响,赵昀也就顺水推舟,愿意再给杨璟一个机会。
瑞国公主听完之后,自然是欢喜不已的,此时出宫门来迎接杨璟,还不忘问起杨璟这将近一年来的经历。
在对待瑞国公主的态度上,杨璟与赵昀其实想法是一致的,他们都不愿意沾污了这个少女的天真烂漫,是以那些乱七八糟的争斗,并不会跟她说起,只是挑拣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说,又跟她描述天高地阔的北国风光和风土人情。
瑞国公主却不再是以往那个简单的少女,即便杨璟有意隐瞒,她仍旧能够从这只言片语之间,感受到其中的惊心动魄。
只是她也知道杨璟用心良苦,并没有过多的追问,就如同享受父亲的溺爱一般,默默享受着杨璟的这份善意。
再度进入这深宫大内,杨璟却没有了如履薄冰的那种压迫感,或许是他的境界提升了,又或许是他对赵昀这件事已经看淡了,他的心中只有谨慎,而没有了惶恐。
瑞国公主将杨璟带到御书房,便悄悄退了出去,杨璟仍旧记得当初面圣的情景,所有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却又恍若隔世。
赵昀并未露面,胡命桥却没离开过半步,到得书房之中,待得瑞国公主一走,胡命桥便突然抽出盘龙棍,当头盖脸劈落下来!
杨璟似乎早有防备,虽然入宫之前已经将所有武器都卸下,但杨璟却浑然无惧。
他运动内功,灵惑内丹如阴阳鱼一般头尾相衔,飞旋转,磅礴的内力怒海狂潮一般汹涌而出!
他竟然硬生生用手臂来格挡盘龙棍,胡命桥惊诧之时,杨璟已经劈手夺了一根盘龙棍,也没有任何花招,只是快却大力地劈打!
胡命桥有千百精妙招式,可如何都使唤不出来,只要变招,脑袋就会被杨璟敲烂,这才是真正的一力降十慧!
“笃!笃!笃!”
盘龙棍不断敲下来,胡命桥只能举起棍来格挡,那盘龙棍一节节粉碎,最后两人手中便都只剩下手里捏着的棍头!
杨璟只是闲庭信步,将手臂当成盘龙棍,一巴掌一巴掌拍下来,胡命桥竟然步步飞退,根本就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书房四周开始窜出一个又一个内等子,他们如同影子一般,就仿佛无中生有,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
可每一个的境遇都相差无几,但凡挨近杨璟的,都会被杨璟一巴掌一巴掌扇飞出去,胆敢再上前,就会被一巴掌拍倒在地,不伤性命,却再也起不来!
胡命桥心头大骇,这才短短一年不见,杨璟竟然强大到了这等地步!
早在船上之时,胡命桥便感受到了这股极其隐匿的力量,仿佛整艘船都被一个仙人的气息给笼罩起来了一般,他本以为那是葛长庚的气息,毕竟葛长庚俨然地仙一般的存在。
他也不敢小视杨璟,知道此时,他才现,杨璟竟然变得如此强悍,自己和二十四个内等子围攻,竟然没有丝毫的效果!
当最后一名内等子被打倒之后,胡命桥只能无奈地举起了手来。
身为内等子虞侯,胡命桥举手,自然不是为了投降,左右厢房轰隆隆涌进来二十多名火枪手,手里清一色都是老套筒步枪!
杨璟武功再高,左轮手枪不在身上,又没有刀枪不入的宝甲,便是插翅也难飞,这二十多杆老套筒齐,杨璟只怕要被打成筛子!
这些步枪可都是杨璟带来的产物,他们竟然用杨璟带来的好处,来对付杨璟!
或许这也是赵昀的心态,也是他抱怨的事情。
在他看来,自己培养了杨璟,赐予高官厚禄,甚至想着将女儿都嫁给他,可杨璟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用赵昀赐予他的头衔恩爵,来为反贼做事!
杨璟的行径,可不就跟这些枪手一样么?
这赵昀果然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还不忘在这件事情上恶心一下杨璟。
胡命桥本以为这些枪手能够镇住杨璟,然而杨璟却仍旧云淡风轻,这些枪手还没定住阵型之时,杨璟突然闪身而出,劈手夺过一支步枪来,却是退到了屏风前面!
“咔嚓!”
杨璟干脆利索地上膛,步枪却调转枪头,抵住了屏风!
胡命桥脸色大变,赶忙举起手来,那些个枪手也一阵慌乱,纷纷端起步枪,瞄准了杨璟!
胡命桥见得此状,隐忍了许久,才冷着脸喝道:“还不快把枪都放下!”
枪手们只好齐刷刷放下步枪,而杨璟却只是笑了笑,将手中的步枪放下,双手咔嗒咔嗒,片刻就将步枪拆得七零八落,而后朝屏风行礼道。
“臣杨璟,拜见皇帝陛下,躬请陛下万安。”
屏风后头端坐着的赵昀脸色煞白,嘴角有些微微抽搐,极力压抑着心中的惊惮,深深吸一口气,才冷哼道:“杨卿,你可把朕吓了一跳啊。”





断狱 第七百零零五章 维系之道帝王之心
赵昀虽然出生庶民,但并非后世朱元璋之类的开国皇帝,他虽然出身民间,但继承皇位之时,大宋已经偏安南隅,又有权臣把持朝政,自己也没法做到真正的当家做主。
大宋朝确实出了不少昏君,但细看一番,这些皇帝在位之时,也都干过不少事实,绝不会像明朝有些皇帝,十几二十几年未上朝议事,当个甩手掌柜,只知道藏起来炼丹或者玩自己的。
赵昀也是从多事之秋走过来的,他比其他皇帝要多了一份历练,再加上他出身民间的人生经历,是以还算比较淡定。
可他坐在屏风后头,看着内等子和枪手们试探杨璟,到了最后却是被杨璟吓住了!
杨璟夺了火枪,抵住屏风之时,枪口不偏不倚,正对着赵昀,那薄薄的屏风是根本挡不住子弹的,若杨璟扣动扳机,他这个大宋皇帝陛下可就玩完了!
虽然杨璟三下五除二就把步枪拆成一堆零部件,可赵昀也是后怕不已的。
杨璟通过此举来表明自己的忠心,但未免太过孟浪和自大!
“杨卿,你可着实把朕吓了一跳啊...”赵昀带着略微的调侃,却又有些震怒地说着。
杨璟听得屏风后头的赵昀发话,却并没有下跪,而只是站着行礼道:“臣惶恐,往陛下恕罪。”
惶恐?枪口都顶住当今皇帝陛下了,还有什么好惶恐的?
杨璟心里也很清楚,内等子根本奈何不了他,至于那些枪手,杨璟完全有信心在他们开枪之前,杀了赵昀!
相信赵昀也非常清楚这一点,经过试探之后,便再也不敢贸然再试了。
他虽然他故作玩笑,但心中必定是愤怒的,毕竟他乃堂堂一国之君,然而生死却曾经一度捏在杨璟的手中,本想着试探和震慑一下杨璟,谁知道弄巧成拙,反倒让杨璟给震慑了一番。
古时帝王最注重威严,在臣子前面落了下风,出现了自己都无法操控和镇压的臣子,这意味着自己不再是天底下最强大的那个人,无论这个臣子有没有当皇帝的野心,都必须要除掉!
杨璟也知道帝王最忌讳就是这一点,但他确实没有太多的办法,若自己选择隐忍,只怕赵昀更想杀他!
赵昀听得杨璟平平淡淡的告罪,只是冷哼了一声,从屏风后头走出来,朝那些枪手和内等子摆了摆手:“都下去吧。”
内等子和枪手们一脸惊骇,纷纷向胡命桥投去询问的目光,见得胡命桥微微点头,才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赵昀走到杨璟的面前来,朝杨璟道:“杨卿,你好大的胆子,早在你从大理回来之时,朕就与你说过,若继续与那些人搅和在一处,朕就废了你,可你却暗中资敌,让他们在北面为所欲为!”
杨璟平视着赵昀,既然都说开了,也就不需要再装腔作势了,他挺直了腰杆,甚至比赵昀还要高半个头!
“陛下请慎言,张本灵出身道家正统,心系百姓,征讨蒙古蛮子之时也与民秋毫无犯,蒙古蛮子才是敌人,张本灵的义军...不是。”
“好!好你个杨璟!翅膀果然硬了,连朕的话都如此不以为然,你心中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陛下!”
赵昀暴喝一声,气冲冲地挥舞着龙袍,哗啦啦就将御案上的笔墨纸砚都扫了出去,哐哐当当四处乱飞!
杨璟却气度如常,待得赵昀撒完气,才慢慢开口道:“陛下,臣只是想告诉你,张本灵并非咱们的敌人,咱们的敌人是蒙古蛮子,若你不将义军当成敌人,义军便是我大宋的开路先锋,收复失地,建立千古功业,指日可待!”
“若陛下一定要将义军当成敌人,那么...”
杨璟已经不再以一个臣子的姿态来说话,这几句与其说是劝告,不如说更像是威胁,虽然他口口声声咱们长咱们短,可在赵昀的眼中,杨璟是站在义军那一边的了!
“杨璟啊杨璟,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也不放眼看看,这古往今来,似张本灵...似这些大逆不道的反贼举动,又有哪次有好下场?”
“为人君者,谁不希望江山永固?与外敌相比,家贼才更让人痛恨,这并非没有道理的,莫看这些叛军眼下得势,可那只是烈火烹油,不过昙花一现,又如何能长久?”
“朕如此看重你,甚至想过要把天孙儿都嫁给你,难道我对你还不够坦诚,还不够好?”
身为一国之君,赵昀能够如此推心置腹,说到这个地步,也确实已经是底限,难怪他要将内等子和枪手都屏退。
杨璟也知道,这已经是赵昀的底限,心头多少有些感叹,仿佛赵昀一下子从高高的云端,跌落凡间了一般。
“陛下...”面对这样的赵昀,杨璟早已准备好的那些说辞,却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如果我猜得没错,你这次回来,是为了给张本灵的叛军当说客的吧?”
赵昀长叹了一声,坐倒在椅子上,脸上满是落寞和无奈。
“臣不敢欺君罔上,臣信得过张本灵,在臣看来,义军北上,于我大宋而言,并非危机,而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杨璟看了赵昀一眼,发现他情绪稳定,当即趁机继续说道。
“恕臣斗胆,我大宋虽然财力丰沛,然则军队羸弱,外强中干,无异于三岁孩童坐拥宝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拥有无法保护的财富,只能招引强敌环饲,如之奈何?”
“我大宋空有财帑,却无精兵,咱们有钱,却没有可战之师,而义军锋锐难当,却后续乏力,若陛下能够信得过他们,为他们提供后援,漫说开封汴梁,便是燕云十六州都能拿回来,彼时陛下定能传颂千古!”
“可若陛下此时将他们视为反贼叛军,只怕祸起萧墙之内,仇者快而亲者痛,徒劳让蒙古蛮子给占了便宜,届时受损的到底是我大宋和臣民百姓啊!”
“荒唐!你竟然让我资助他们?眼下贼军势大,若他们执意要反,朕拿什么去镇压,让朕资助一群反贼,杨璟你是太过天真,还是脑子糊涂了,亦或者你认为朕已经老得瞎了眼?”
杨璟也知道,他信得过宗云,但赵昀却不可能相信,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就像是空中楼阁,一厢情愿,太过理想化。
可若真能达成,以大宋的财力来援助义军,让义军没有后顾之忧,试问蒙古人哪里还有生存的机会?
“杨璟,朕不得不说,你不是当说客的料子,即便你信得过张本灵,你信得过他手底下的那些兵?即便朕信得过你,满朝文武能信得过你?”
“即便朕答应了你,户部和兵部的人,满朝堂的官员,能尽心戮力去帮助张本灵?”
“朝堂里头的事情,有着太多利益牵扯,他们连朕的诏安都不愿接受,又岂是你的一厢情愿,所想的那般简单,若这事情果真如此简单,朕也就不用为此而头疼了。”
赵昀的话并非没有道理,甚至说出了实情,即便他不与义军为难,不出兵平叛,即便他退一万步,愿意支援义军,这件事情也太过复杂,需要考虑的实在太多太多,绝非杨璟这般异想天开。
“你以为张本灵这几万人势若破竹,便无敌于天下了?你以为你在哈尔和林大闹一场,蒙古人就能偃旗息鼓了?你以为蒙古人都如你所想那般无用?”
赵昀话锋一转,又提到了杨璟在哈尔和林的所作所为,他竟然对此一清二楚!
“朕实话告诉你,即便张本灵没有反意,为了江山永固,朕迟早是要出兵平剿的,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你放心便是了。”
赵昀如此一说,到让杨璟感到有些不同寻常,当即问道:“陛下,这又是为何?”
赵昀看了看杨璟,不由叹了口气,朝胡命桥道:“把董槐给我叫进来。”
胡命桥点了点头,便走出去,不多时便带着右相兼枢密使董槐,走进了御书房。
“董槐,你给他说说,咱们都有些什么难处吧。”
赵昀也懒得看杨璟,扶住额头,轻轻揉捏着太阳穴,而董槐则躬身行礼,这才朝杨璟道。
“杨大人在北面确实做了不少事情,可有一道密报,或许杨大人想要看看...”
董槐从袖笼里取出一封书来,递给了杨璟,杨璟迟疑了一番,摊开看时,不由脸色大变!
“你现在终于知道朕为何苦恼了吧?朕掌管偌大江山,难道真不如两年内崛起的贼军?若真是这般,朕这皇帝也不要做了。”
“张本灵这些人,看起来确实有些振奋人心,但始终是成不了气候的,朕这朝堂上,确实有些乌烟瘴气,这些个官员们,也确实人人心怀各异,但他们却有治国之才,朕养了上万的官员,几十万的军队,坐拥千万臣民,难道就不如张本灵这几个人?”
“朕没有在他们势弱之时就掐断苗头,已经是仁至义尽,他们却不知好歹,连诏安都不接受,你让朕如何能释怀?”
杨璟也没想到,赵昀对这一切竟然了若指掌,只怕安丰军一直跟在义军后头捡便宜,也是赵昀的意思了!
见得杨璟脸色发白,赵昀终于有些得意起来,朝杨璟道:“你的所作所为,朕一清二楚,若非知道你确实忠于百姓,朕又岂能容你活到现在?”
“只是这家国天下的大事,绝非你所想那般简单,你以为朕的那些官员全都是废物?他们在朝堂上争争吵吵,确实有些拖沓,可都是为了寻求更加稳妥的方略,难道朕这满朝文武,即便没有一个比得上你杨璟,可集思广益,三个臭裨将还能顶个诸葛亮,大家合议出来的,就不如你杨璟突发奇想的?”
赵昀说到此处,也是一脸疲累,朝杨璟摆了摆手道:“你先退下吧,与董槐说一说,想通了再来见我。”




断狱 第七百零零六章 出人意料的大局势
从御书房出来之后,杨璟便一直沉默着不说话,内心的震撼却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董槐也没有打扰他的思绪,直到杨璟长长出了一口气,他才微微抬起眼皮来。
杨璟捏着手里的军报,朝董槐确认道:“情势真的已经严峻到这等地步了?”
董槐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杨璟不由坐了下来。
他本以为朝廷羸弱,不敢与义军齐头并进,只知道跟在义军屁股后头吃剩饭。
可这则军报,却让杨璟心神震撼,久久无法平静!
杨璟在哈尔和林左右逢源,搅弄得蒙古汗国内部争斗四起,本以为能够为大宋赢来暂时的休养。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杨璟搅乱了大局,让蒙哥提前与贵由争夺汗位,让蒙古帝国的大局走势发生了变化,说得直接一些,就是杨璟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但杨璟也忽略了一个人,一个最不该忽略的人,那便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
这个开创了元朝天下的男人,在蒙古皇庭进行如火如荼的权力争斗之时,却置身事外,没有参与其中,而是领着数万精兵强将,悄无声息地从原本西夏和吐蕃的地界,绕过到了大宋的后方来!
大理得了宋朝的援助,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上下一体,万众一心,确实挡住了忽必烈的脚步,但这也只是一时的安宁而已!
早在杨璟南下之初,忽必烈便已经领着精兵,攻陷了大理!
高泰祥率领大理军民奋力抵抗,余阶也领兵支援,可惜段氏政权却成了出卖大理的罪人,段兴智的人成了忽必烈的内应,整个大理落入了忽必烈的手中!
宗云的义军势若破竹却是不假,声势浩大也是真,若此时再爆出大理陷落的消息,南宋朝廷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所以即便大理陷落,南宋也都积极地封锁消息,内陆的百姓或许不得而知,但西南却早已难民成流,大理方面前往西南避难的,浩浩荡荡十数万人!
好在余阶打造了四川防线,杨璟早先在西南也经营得不错,忽必烈三番四次派遣大理士兵来攻打,都无功而返。
可忽必烈已经绕过川蜀和西南,征服了交趾等南蛮小国,如今正向广西逼近!
难怪赵昀能够容忍宗云的义军,那是因为南宋已经后院起火!
在杨璟认为南宋朝廷无所作为之时,南宋的禁军们一直不断往南方集结,不断对抗着忽必烈这支奇军!
很难想象,杨璟在收到这封军报,看到大理已经陷落之时,内心是多么的惊恐。
高泰祥的军队彻底死绝,他本人也都英勇抗战到了最后一颗,与自己的军队一样,为大理的存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而段氏接受了忽必烈的招降,成为了蒙古汗国册封的大理王,仍旧管理着大理,大理的军民,成为了蒙古人攻打南宋的先锋和炮灰!
若照着历史轨迹,大理确实灭在了忽必烈的手中,但绝不是现在!
可杨璟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提前引发了蒙哥与贵由的争斗,却让忽必烈得了先机!
要知道乃马真称制,贵由得以上位,而贵由是个短命皇帝,执政三五年不到,便让蒙哥取而代之。
蒙哥当上大汗之后,忽必烈就与自家哥哥争夺蒙古汗国,最终乃是忽必烈胜出!
杨璟满以为一切都会照着他的理想来发展,可事态已经彻底失控,宗云的义军确实势若破竹,但毫无根基,而南宋看似羸弱,却一如既往地强韧。
这头分明任人宰割的肥羊,却延绵国祚这么多年,如何都打不垮,并非没有道理。
辽国曾经很强大,金国也曾经很强大,西夏也在大宋的面前跳来跳去,李元昊等人甚至三番四次欺压大宋。
可如今这些国家都已经灭绝,大宋却仍旧健在,而且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这多少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许多人都觉得宋朝弱爆了,可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或许你不了解其中的内情,即便只是看热闹,也该看得出来,难道南宋苟延残喘至今,还不足以说明些什么吗?
杨璟与董槐商谈着这些军情,又结合赵昀对自己所说的那番话,突然觉得,自己到底是不适合朝堂。
正如他最初的想法一样,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力挽狂澜的人,他也没有那样的本事,能够拯救这个朝代,拯救这个世界。
这种失落感,终究是让人气馁之极的。
本以为自己已经左右了世道的走向,杨璟还信心满满,以为自己一定能够说服赵昀,让南宋为义军提供粮草等后援。
义军有兵无粮,南宋有粮无兵,只要精诚合作,蒙古人就一定会被赶出去,无论南宋还是义军,都能够成就无上的功勋!
而他也知道,宗云的志向远不止此,他即便要做皇帝,也不会做南宋的皇帝,而是坐拥北方天下,与南宋分庭抗礼!
可直到此时,杨璟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果真如赵昀所言那般,这些事情,绝不会像杨璟的构想那般理想化。
蒙哥和贵由还在鹤蚌相争,大忽里台也不可能三五日就做出决定,这是一场极其漫长的争斗,这也是杨璟制造出来的争斗。
可这场争斗持续下去,真正得利的人是谁?
是宗云的义军?是南宋的朝廷?
他们确实都获得了时间和机会,也确实因此而收复了不少失地,眼下甚至已经开始打开封府的主意。
可如今看来,最大的受益者并非义军,也不是南宋朝廷,而是忽必烈!
一旦忽必烈攻陷南国的门户,彻底打败南宋,宗云的义军即便打下开封府,也会两面受到夹击,没有了生存空间。
而忽必烈带着灭亡南宋的功勋,回到北方皇庭,试问谁还支持内斗的蒙哥和贵由?
在你们忙于内斗之时,忽必烈却领着兵马,攻陷了蒙古帝国这么多年未曾攻下的南宋朝廷,这份功绩足以将忽必烈推上大汗的宝座!
杨璟虽然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历史的轨迹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最终的目的地却没有改变,这是大势所趋,这就是历史的潮流,是难以抗衡的规律!
对于杨璟而言,这是极其让人震撼的一件事。
因为在北方,皇城司的情报无法沟通,杨璟也没能及时得到情报,回到南方之后,徐佛等人应该是知道内情的,可在他没有面圣之前,谁都不敢透露。
1...354355356357358...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