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这条路线还是我父亲传给我的,我父亲是从我祖父手里继承的,我祖父是从我曾祖父......”
王老伯说到这条捕猎路线时,很有些自豪的谈起了他们家族对这条路线的久远拥久权。“再过两年,等阿郎大些,我就要带着他来巡这条路线了,将来,也要由他继承的。”
走的腿酸无比的张超,手拄着一根木棍,听了之后不由的几分惊讶。原以为打猎设陷阱都是很自由的,谁知道,这东西居然也是世袭家传的。
按王老伯的话说,每一条路线都很重要,一般都是世代父子相传的。哪个猎人要是敢越界在别人的路线上设陷阱,那就是很严重的事情。当然,若只是拿弓箭打猎,这倒没太大关系。
进入冬季,食物减少,要捕猎就主要靠设陷下夹子。
王老伯的捕猎陷阱很多,五花八门,针对不同的猎物有不同的陷阱。比如捕一些小狸子,则有一种相当简单的夹子,拿一根长竹筒打通,在底部上面点位置打几个洞,然后用油脂把竹筒内壁抹的光滑。
寻到狸子常出没的地方附近,放一只蛤蟆或一只老鼠到竹筒底部,再在事先打好的几个筒壁孔上插下竹钉,这样那只做为饵的蛤蟆或者老鼠就被关在了竹筒底部出不来了。
冬季里,饥饿的狸子闻到了竹筒里的食物,就会钻进竹筒里面,可却只能看到吃不到。当他们无奈想要退出来的时候,却会发现,进去容易出来却很难,狭窄的竹筒本来就空间很小,尤其是里面抹上了油脂后,狸子会在里面打滑,很难出来。
还有一种陷阱,同样是用竹筒,但却要复杂一些,一个竹筒,中间筒壁上挖出一个洞,里面有一个绳套,把竹筒埋在一些大的猎物如鹿、麂等路上,它们的脚一不小心踩到那个绳圈,一带动,那个插在竹筒上的几根曲起的竹片就会弹起,那个绳索就会收回筒口,猎物的脚就会卡在那个筒口出不来。
还有一种更强力一些的夹子,则是捕野猪的,用铁制成的夹子,跟一个大号的捕鼠夹一样。野猪一踩进去,甚至能把猪蹄给夹断。
老伯还向张超介绍了几种专门捕鸟的陷阱,都非常简单。其中一种最简单的,只需要一个麻线就行,随地取材,砍一根指头大的树枝,留下半截,然后弯下,用麻线绑住一端,下面用几根树枝做一个简易的卡子。
当鸟经过时陷阱上时,就会触发陷阱,吊住它的脚,把它吊起来,让它根本无路可走。
“就是这样,你来试试。”
张超看着王老伯只用了一根麻绳,片刻就做到了一个简单的捕鸟陷阱,不由的惊叹。可当老爹让他来做一个的时候,他却总做不好,不是自动就弹起了,就是触发不了。折腾了好一会,王老伯和柯山亲自示范了好几遍,他才总算做好了一个。
一个老道的猎人,会每天都去检查自己的陷阱,并维持自己的路线。
维持好一条固有路线,要做的事情很多,并不简单,比如得定时清理道路等等。
王老伯走在自己的路线上,就如同国王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对每一棵树每一个坡都一清二楚。
一片数里大的地方,有着王老伯的数条小线路,合成他的专属路线。在这片山林里,有着大大小小数百计的陷阱和夹子。
“有猎物!”
走了一段路,查看了十几个陷阱都没有发现猎物,当张超有些失望的时候,终于发现了第一个猎物。
一只野猪被一只铁夹子夹住了腿,那是王老伯最大号的铁夹子。
野猪看上去挣扎了很久,可那铁夹子上全是铁齿,巨大的咬合力把野猪一只前脚死死的夹住,都快夹断了。野猪想要逃走,但夹子用绳子绑住拴在了一旁边的一颗大树。
张超兴奋的想要冲上去收获战利品,王老伯一把拉住了他。
“小心,山林里的受伤的野猪非常凶猛,一熊二虎三野猪,受伤的野猪仅次于人熊和老虎的。”
一头受伤的野猪发起狂来,可是十几个汉子都拦不住。
野猪经常会在松树上磨蹭,使身上沾上一层厚厚的松脂,这层松脂加上泥土等裹在身上,坚硬无比,犹如一件铠甲,寻常刀枪难入。
尤其是它的那一对獠牙,又大又尖,一旦被撞上,立马就会被捅出两个血洞,不死既残。
眼前的这只野猪很大,黑乎乎的起码有三百斤。
还好夹中它是一只大号夹子,要不然小一号的夹子都困不住它。
“那现在怎么办?”
“杀死它。”王老伯很淡定的说道。
在后世,野猪都成了二级保护动物,但在这年代,野猪遍地都是,还是让百姓相当讨厌的野兽,他们会糟蹋庄稼,甚至有时还会袭击人。虽比不上老虎那种让人谈虎色变,可也着实是个人人讨厌的害兽。
老伯让大家退后一段,远远的离开野猪能攻击到的范围,然后让柯五用弓射。
柯五是个府兵,还是个弓手,因此他不但弓射的好,而且还有一把强弓。他的弓比王老伯的猎弓好太多,王老伯的猎弓不够强劲,普通百姓也不得拥有强弓劲弩长槊铠甲这些厉害的武器。
“好类。”
柯五摘下了自己的弓,弓已经上弦,取出一支箭,对着了那只不停嚎叫的野猪。
弓弦声响,箭啸而出。
野猪一声惨叫,摔倒在地。
再细看,柯五的那支羽箭已经插在了野猪的一只眼球上。
“好!”张超还是头一次看到柯五射箭,居然就是如此精彩绝伦。那野猪虽然离的不过十余步,可好歹那是头活野猪,还在乱动呢。
那只箭有三分之一没入野猪脑袋,大黑猪尖叫了一会,终于死了。
“动手,咱们得抓紧时间了,时间一久,万一狼和老虎闻到血腥味过来,就麻烦了。”
山林中,不论是独行的虎还是成群结队的狼,都是猎人不敢硬惹的动物。
这只野猪太大,因此不方便直接抬着下山。
老伯打算就地宰割,然后把一些不要的内脏等扔掉,切割成几大块后,大家分别带走。
“一二三,用力!”
一群人,抓猪脚的抓猪脚,抓猪耳的抓猪耳朵,扯尾巴的扯尾巴。
张超力气最少,还不如小八小十三和栓子几个年纪比他小的少年。
因此他便得了一个扯猪尾巴的任务。
几人用力,将那大野猪抬到了开阔点的路上,柯山这个刀牌手掏出一把短尖刀就要给猪放血。
张超连忙叫住了他。
“这也太浪费了,大家把水壳都来拿过来,把猪血接起来。”
“猪血太腥了,不好吃。”
那是你不会吃,张超心里鄙视了他一回,猪血岂会不好吃。不过张超坚持,大家还是把各有自装水的葫芦都给取了过来,喝了几口水后把水倒光。
张超收集了水壳,才让柯山继续。
柯山也不愧是一个优秀的刀牌手,虽不是屠夫,可却一刀捅进了猪颈,准确的捅到了猪的血脉,鲜血哗哗流出,小十三和小八、栓子三个轮流拿着葫芦上前接血。
温热的猪血流进一个个葫芦里,几乎没有被浪费掉。
七个葫芦最后装满了六个,这些葫芦每个差不多能装两斤多点,差不多接了十多斤血。
趁着血还热着,张超连忙从身上掏出了一个盐包,随身带着这些盐,本来是打算在山上弄点烧烤吃的,现在却另有用途。
猪血好吃,做起来也简单。接下刚宰杀的猪新鲜猪血,加点盐摇匀让它凝固,然后吃的时候,再过一些水,水开了,猪血颜色变了,就可以捞出来,用冷水冲一下,就成了极好的材料。不论是煮着吃还是炖着吃,都是极方便也极好吃的。
放干了猪血,柯山柯五和老伯三个则开始给猪剖腹破肚。
三个老爷们直接把猪的两个前蹄吊起来,然后合力把猪挂到了一棵树干上。柯山一把猎刀很流畅的就把猪肚打开了。
满肚着的心肝肠肺一下子都出来了。
柯五一把抱着这些就要扔掉。
张超一见,连忙又大喊制止。
“等一下,这些不能扔,都是好东西啊。”
看着这些内脏,张超可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无数种好吃的菜,酸辣肥肠、炒猪肝、油淋腰花、凉拌猪肚、炖猪肺、猪心汤.....
尤其是野猪的胃,后世一只真正的野猪肚,可是能卖上千块钱的,好多人都特意找这种野猪肚去吃,说是能治胃病。
张超一样也舍不得浪费掉,都是好食材啊!
唐朝好地主 第五十四章 杀猪饭
一头野猪,能做成多少道菜?
就算是身为吃货的张超,也说不清楚,能做成的菜实在是太多了。就是同一个部位,都能随便做出十几道甚至几十道不重样的菜式,后世中国的各大菜系,猪肉菜式都占了很大比例。
张超指挥着小八三个把猪肚、猪肠里的野猪食物残渣清理掉,另一边的王老伯和柯山柯五三个则在大块分割着已经扒去了内脏的大野猪。
暂时是没空去猪毛了,因此只能先连毛一起切割。
有着两颗大牙的猪头先被切了下来,然后是四条猪腿也被切割了下来。
接着把猪颈也给卸了下来,再把猪腔顺着排骨切分成了数大块。
“好了,今天先回去了。”带着这么多生肉,王老伯也不敢多留,血腥味很容易招来野兽。今天的的猎物很不错,足够了。
七个人,每人来时都背了一个柳筐,因此回去时倒也很方便。
柯山和柯五每人扛了一只野猪大后腿,筐里又各背了一大块腰肉。老伯背了猪头和一块猪肉,小八他们三个少年,则分别背着猪内脏、猪油等。
倒是张超,最是轻松,大家都知道张超空手走路都跟不上,因此便只让他背了那六葫芦的猪血。
好在大家还没深入山中,刚来就回,也还不算疲惫。
回去的时候走的很快,张超一直落在后面,看着小八三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背着好几十斤东西,都能健步如飞,心里十分惭愧。
一路平安返回到了山脚的王家庄子,张超不由常叹一口气,他两腿已经酸楚的不行,都快要走不动道了。
“我们回来了!”王老伯远远的就冲着自家的小院喊道,八女九女十女还有王小弟都冲了出来,看到大家背着的野猪都欢喜的围着打围。
“七女,带着妹妹去烧水,要刮猪毛。”
张超也顾不得腿酸,连忙跟着进厨房。
“这边小灶也烧火,我要把这猪血给煮一下。”
王老伯家的灶还是老式的灶,他家的灶有一个特点就是大,一般的灶只有一个烧火口或者两个,而他家有三个,而且能架五口锅。
山里百姓家的姑娘,没有那么金贵,不会说整日呆在闺房阁楼不见客,那只是大户千金小姐。一般人家,别说见客了,平时还得下地干活,打小就得开始扯猪草喂猪放牛洗衣服等等了。
老式灶很难烧,十六岁的七女很麻利的指挥着两个稍小点的妹妹分别在两个灶口烧火。
张超提着几葫芦的猪血站在一边,要亲自动手。
七女一把推开张超,“让我来就好了,不必麻烦三哥哥动手。”
把葫芦里的猪血倒入冷水锅里,又往里面撒了些盐,又让七女切了些姜片,再往里倒了一点点麻油。
火烧起来。
“拿筷子慢慢划动,让这些猪血均匀受热。”
“先烧小火,火别大了。”
张超站在一边,七女则负责操作,八女九女则负责生火烧水,很快猪血便慢慢的变色凝固。这时张超又让七女拿把把锅里的猪血划成豆腐块一样的小块。
又煮了几分钟的样子,张超便满意的点头,这猪血已经煮好了,可以收起来放凉水里泡一下,然后就可以拿去加工烹饪了。
“这就好了吗?”
“嗯,好了,你可以吃一块试试。”
七女铲起一块来,咬了一口,果然,很鲜。并不腥,出人意料的好吃。
“真好吃。”
“我也要。”八女九女也连忙过来试吃,吃过后纷纷感叹好吃。
猪血炖汤,或者炒冬笋,或者加点酸菜炒,都更加好吃。
初加工后的猪血,其实已经很好吃了,张超让七女打了一盆,端到外面给大家吃。王伯柯山等人吃了后,都大赞好吃。一群人,直接拿手从凉水盆里捞猪血块吃。
吃过猪血,水也烧好了。
王伯他们刮猪毛的方式很特别,是要先直接把猪皮扒下来,然后再刮。
张超又看不下去了,猪肉不带皮,可就没了那个味了。做五花肉等菜,没皮还吃什么。之前老伯他们在山里的时候就打算把整张猪皮扒下来,张超就反对。
老伯他们的想法是扒猪皮下来单卖,和牛皮马皮兔子皮一样,猪皮也能做鞋子衣服之类的。
不过张超想的却是猪肉没了皮不好吃。
烧水烫皮,刮毛,然后再用火烤一下皮。
留下满地的猪毛后,这只野猪终于成了一块块皮肤光洁的猪肉了。
九女拿着扫帚出来扫地。
“等一下。”
张超再次喊停,刚才刮下来的那些猪鬃毛可是有用的,这些猪鬃毛很长很硬,可以做刷子。加工一下,就能制做出牙刷、鞋刷等,张超可是受够了用柳树枝或者用手指头刷牙,他得自己制作一把牙刷。
听说皇宫和那些豪门之家其实早有了牙刷,还有象牙柄、黄金柄、白银柄、檀木柄等各式名贵牙刷,可普通百姓没有,一般的市面上也难碰到。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柳枝也能用,干嘛还要费那个钱。
其实制作一把牙刷很简单,削一块木片,然后在一头打上许多小洞,再找一把猪鬃毛剪齐,然后一头填进牙刷柄上的小洞,再用线绑好固定,就行了。
听了张超的打算,七女等都觉得张超好奇怪,不过还是满足了他,把那些又长又硬的猪鬃毛给挑了出来洗净放一边晒干。
猪杀好了,肠子等也都洗好了。
张超满意的看着这一盆盆的肉,三百多斤的大野猪,最后也还有二百来斤,很不错。
野猪瘦肉多,肥肉少。
不过二百来斤肉,大家也不可能一天吃完,虽然现在是冬天,但也放不了几天。因此这些肉还是得熏着。
“肠子洗好没?”
“都洗好了。”小十三几个无力的道。跟着臭哄哄的肠子等对付半天了,可不好受。
张超打算先做点香肠,这时节天气,正是晒香肠的好季节啊。其实腌香肠的历史很久了,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北魏的齐民要术里还专门有记载。
不过一般的普通百姓家里,还是没有腌香肠的传统,主要是这年头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腌香肠。平时晒点鱼干咸菜什么的就不错了,若是能养猪,肯定也是卖掉而舍不得吃的。
香肠也叫****,其实很简单,后世张超自己都腌过。
张超说要灌香肠,大家都不反对。
只不过没人知道怎么做。
“我会,大家听我的就行。”
取前夹心和后腿部份精肉和足膘肥肉二十斤,切成小方块,撒盐,搅拌均匀先腌个半小时。二十斤肉,十四斤瘦肉六斤肥肉,再配两斤盐。
本来还要加点白糖、酱油和精等,可惜王家没用,便只能这样简单的加盐而已。
等肉腌好后,便把肉灌进肠衣里。
“记得拿针在肠上戳眼放出里面的气,用手挤抹,隔一段用线扎牢。”
灌香肠还是七妹三姐妹做的最好,小十三他们总是没耐心。
“好了,现在在把这些香肠挂到墙上晒太阳就行了,有太阳时早上拿出来,晚上收起。晒个七八天,就可以放到家里晾晒通风,不必再拿出去晒了,最多一个月,就可以吃了。”
腌了香肠,自然少不得再腌点腊肉和火腿。
腊肉和火腿的腌制其实也很简单,盐用的多点而已,先腌后晒,特别是腌晒过后,拿到厨房挂在灶口上,每天做饭时的烟熏火燎,完全不用担心会坏。
这种烟火熏出来的腊肉火腿,虽然外观不太好看,可是洗净后不论是蒸还是炒,那真是美味。
猪舌、猪肝、猪心这些也都能腌晒,腌晒过后吃起来有种特别的味道。
野猪的油不多,没有家养的猪那么多的板油,可也取出来不少油,直接锅里加点水,熬猪油。
熬下的猪油渣,也是难得美味,特别是趁热吃,嘎崩脆特美味。要是加点萝卜干炒的吃,也是极不错的。
腌完香肠、腊肉、火腿后,张家便开始做午饭。
午饭相当的丰盛,这也是一顿极不错的杀猪饭。
张超自告奋勇,充当了今天这顿杀猪饭的主厨,而七女八女九女三人则是张超的助手,小十三他们几个则充当切菜工。
红烧肉、小炒肉、红烧狮子头、血肠、黄豆炖猪脚、萝卜炖排骨、炒猪肝、拌耳丝、烧猪尾、炖猪头、炒猪血,就连后世人普遍不吃的血脖,也都剁了和酸菜以及新鲜的冬笋,炖了一大锅酸菜冬笋煮肉片。
王家的屋里,摆了整整四张桌子,王老伯把王家庄的各家男人都叫过来一起吃这杀猪宴。
桌上那满满一桌各式各要样的猪肉宴,看的王家庄的男人们都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一头野猪居然能做成这么多道菜。
尤其是这许多菜都是炒菜,这是他们不曾吃过的。
若不是调料和配菜不足,张菜完全可以拿这头野猪做出一百零八道全猪宴来。
唐朝好地主 第五十五章 猴儿酒
厨房的炒肉,厅堂火塘里的炖猪脚,都散发着阵阵诱人的肉香。
小孩子们欢快的在屋里屋外奔跑着,手里拿着一根根大骨头啃着。几只土狗在后面追逐着,等着小孩子吃完后把骨头扔下来。
左邻右舍,三亲四戚,亲朋好友纷至沓来。
乡下人难得吃到一次肉,王家庄不少人会打猎下夹子,倒还好一些。平时偶尔夹到一些大的猎物,有时发现时已经死了,来不及拿去卖,便会自己吃了,招呼亲戚邻居一起分享。有时把皮子和肉拿去卖,也会留下内脏与亲朋分享。
因此,王老伯今天为招呼女婿和女婿的朋友,并没有把野猪拿去卖了,而是干脆请来亲朋一起吃。
席上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王老伯招呼着客人们纷纷入席。
不过大家也没有哪个空手来,接到邀请前来的,都带着礼物而来。有拎一些果子的,也有拎点糕点的,还有送来蜂蜜的,甚至有个同是猎户的人送来了一壶猴儿酒,都是山中特产。
杀猪饭,讲究的自然就是大口吃肉,甚至是大碗的喝酒。
客人们都对王老伯今天的大方而震惊,一头三百斤的大野猪居然自个全吃了,这要是拿去卖,可能卖不少钱呢。
不过大家更对今天的菜满意,不论是煮血豆腐,还是炖排骨,以及红烧肉和冬笋炒肉,都非常好吃。
有妇人甚至惊叹道,“估计长安城里的皇上,每天就是吃这些吧。”
张超得到了无数村民的赞扬,当听说张超还没成亲之后,更是有不少人直接就在席上要给张超介绍姑娘,有些甚至直接把自己的女儿给推了出来,这把王老伯气的不轻。
负责端菜的七女更是气的故意把手里的排骨汤洒了不少到那位堂叔的腿上,烫的他龇牙咧嘴的。
席上喝的就是猴儿酒。
猴儿酒,也叫猴儿酿的酒,据说山中的猴子经常会采摘许多果子藏在树洞里面,以待没有食物的时候。但有的时候,猴子会忘记自己藏的果子。而有的树洞比较密封,最后这被遗忘的百果就会发酵,然后就成了猴儿酒了。
不过真正的猴儿酒可遇不可求。
今天他们喝的猴儿酒不算真正的猴儿酒,而是村里的猎户,七女的堂伯,一个采药人兼猎人,他以前发现过真正的猴儿酒,后来自己琢磨着自己也用果子来酿酒,结果还真成了。不断的改进后,现在的水果酒味道已经很不错了,虽不是用粮食酿造,可这果酒也很有味道。
张超觉得这果酒就比他在长安喝到的米酒还好喝,大家很热情,劝酒的多,他一开始觉得这果酒顶多相当于果汁,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然后就觉得有些上头了。
“这酒,好喝,五伯,若是你愿意,咱们合伙,一起酿酒。你负责酿造,我负责推销售卖,就取名叫猴儿酒,我可以跟你保证,咱这猴儿酒肯定大卖,到时侯,咱们就发了!”
王五伯听了张超的话有些心动,但还是摇头,“咱这酒只是自家酿着喝的,上不了台面。平时自己喝点倒没问题,可要拿去卖却不成咧。”
“怎么不行,这包我身上。长安最普通的米酒也要斗酒三百,好的酒如新丰等名酒,更是斗酒十千。咱们这猴儿酒,比新丰酒不如,但肯定比一般的米酒好,不说多,卖个斗酒五百绝对没问题。五伯你若担心,那你直接按斗酒五百卖我,我再拿去长安卖。”
张超酒意有些上头,但头脑其实还算清醒,他说的这些话并不是胡言乱语。
这年头,粮食价格很高,酒价自然更高,尤其是朝廷还禁屠沽,一般人都不准你酿酒,这就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按照市场定律来说,只要某样商品需求大于供应,那肯定就能赚钱。
同样道理,张超发现这猴儿酒虽不是真正猴儿酒,但也是味道极佳的果酒,如果拿到长安去卖,当然能赚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