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一千贯入股碱坊,绝对是个好投资机会。
张超也是拿出了很大诚意了,张崔家彻底闹翻也是麻烦事。可既要维护十娘的利益,又不搞的难以收场,最后张超也只能想到给崔家一个赚钱的机会,甚至还给出了相当优惠的入股条件。
既然是因利益起,那就再由利益结。
他相信,有了碱坊这个入股机会,能消减些崔家的怨气。
张超还承诺,以后张家还要建一个新的肥皂作坊,到时给崔家优先入股的机会。
反正张超的意思很明白,要赚钱,机会多的是,何必老盯着郑娘子的那点嫁妆呢。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过张超也没有吃亏,碱坊是赚钱,但也是慢慢赚,现在张超直接出售股份,也是直接套现。一千贯出售一成股份,张超长远来看是让了利的,但往近了说,也成功套现,这对于张超准备要开发洗澡沟也是大有帮助。
条件张超已经开出来了,还很有诚意。
接不接就看崔家的。
若崔家眼睛只盯着郑娘子的那些嫁妆,那张超也没办法,只能刚到底,最终一拍两散。当然张超还是希望崔家能够大气一点,眼光放远一点。这样还能化敌为友,一起双赢互利。
“碱坊一成股份,一千贯钱。”
崔善福在思量,跟张超作了三次交易了,第一次,百两黄金买了个黄馍馍配方,那次被崔琮坑了,既亏钱又丢了面子。后来买了张家的面碱,倒是个很成功的交易,让福满楼的生意红火了很多。第三次,就是三千贯入股香皂坊了,有些贵,但还是值得的。
“两千贯,碱坊一半股份。”王氏插话。
张超笑了,一成碱坊股份套现一千贯,他也不亏,但三千贯要一半,他就不答应了。
“三千贯,我可以让给你们三成股,这是底线。”
王氏想了想,对着丈夫点了点头。
崔善福哼了一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一言为定。”张超笑着回答。
张超长呼一口气,不容易啊。挺简单的一件事,可就因为夹在未婚妻与老丈人老丈母娘之间,结果非要费这么多力气。不过崔家倒是挺有钱的,居然还能拿出三千贯来入股,看来郑娘子的钱放贷出息确实没少赚。
不过张超也不在意这些了,只要崔家把十三娘那些田庄、商铺交给十三娘就好了,其它的无所谓了,也讲究不了这么多,相信十三娘也能理解。
...





唐朝好地主 第129章 去见最后一面(第四更,为夜敲骨加更)
(第二卷开始了,今天这章为上月第一粉丝夜敲骨加更!)
谈判完,交易也达成了,崔善福脸色依然还是不太好看,但好歹还是叫厨房张罗饭菜。王氏脸上的笑容也好看了点,这女人精明的跟鬼一样。虽然郑氏的那些嫁妆最终还是赔出去了,还又拿了三千贯出来,但平息了跟张郑几家的矛盾,保住了自家的产业,又还得了碱坊三成股,她觉得长远看还是赚了。
张超倒觉得王氏这女人,精明是精明,只是精明的过了头。
“我给十三娘还带了点礼物,能请十三娘出来一见吗?”
王氏呵呵笑道,“当然可以,我这就叫人去请。”
张莺莺早知道张超来了,但大厅外有管家守着,不管是红线还是柱子都没法靠近打探。她知道今天张超肯定是按约好的过来跟父亲和王氏来摊牌的,但最终能不能谈成,她也没有什么底。
听到王氏派人来请,她心里还有些担忧。
“母亲唤我去做什么?”
“这老身也不知道,十三娘过去便知道。”
带着有些紧张的心情,崔莺莺和红线来到客厅,却见厅里,张超正和崔善福有说有笑,王氏居然也在一边招待着三郎,脸上还带着一脸笑容。
这情景,让崔莺莺在门口愣住了。
“十三娘来了,快,过来娘这里坐。”王氏起身笑着向十三娘招手。
崔莺莺觉得今天太不正常了,怎么王氏今天这般做态。
她目光望向张超,张超对着她笑着点头。这个点头让她一下子放下了担忧,这个男人总能让她安心。
厅里,大家一直呵呵的,张超笑的脸都僵硬了。
饭后,崔善福给了张超和十三娘在花园坐会的机会,王氏派了仆妇丫环在后面跟着,这也是大家族的规矩,哪怕是订婚了,只要还没结婚成亲,想要单独相处还是非常难的。
好在这些仆妇丫环也算识趣,只是远远的跟着。
“到底怎么回事?王氏刚才一直对我笑,笑的跟个夜枭似的,我寒毛都立起来了。”等到花园子亭里坐下,十三娘立即迫不及待的问起张超。
“谈成了。他们答应把郑娘子的嫁妆,包括这二十年来新增的这些产业都交给你。”
“真的,你怎么做到的?”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十三娘哼了一声,“我不信。”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我还跟他们谈了个交易,崔家以三千贯入股张家碱坊,占三成股份。”
“还有呢?”
“等张家以后建肥皂坊时,崔家可以优先入股。”
“还有呢?”
“还有就是我不会再去挖崔家产业的墙角了。”
“就这些了?”
张超点点头,有崔家人在,张超和十三娘隔着桌子坐,离的老远。张超只得装的很正经的样子,没法去摸十三娘的小手,更不能去亲她的嘴唇了。
十三娘轻轻叹了一声,“谢谢你,三郎。”
“谢什么,再过一月,我就要来迎你入门了。”
十三娘轻轻的笑了,眼里满是高兴。
“家里房子盖的怎么样了?”十三娘问。马上就要嫁入张家了,也能离开这个压抑的家,母亲嫁妆的事情也已经搞定了,她现在其它的都不想,只想着能早点嫁给自己喜欢的那个男人。
“快了,已经在装修了,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好了。”
修窖关键还是打地基和打窖,这是主体工程,其余的就是装修粉刷之类的事情了。
“房子可没有崔府这么漂亮,是窑洞。”
“有情饮水饱,跟着三郎,就算是天当床地当被我也愿意。”十三娘认真的说道。
十三娘现在心情很好,觉得自己十分幸福。
从崔府告辞出来,张超也觉得浑身是劲。
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终于搞定了,而且他还又从崔家套现了三千贯现钱。另外,崔家已经答应,接下来几天就会开始把郑娘子的那些产业都转到十三娘名下。而十三娘则说,到时会把这些产业交给张超。
张超答应替十三娘打理她的嫁妆,但他不会去用十三娘的钱财,那是属于她的,将来属于自己和十三娘的儿女。
新窑洞得抓紧装修了,粉刷墙壁、铺地砖、装自来水,还要在院里建一个小花园,栽上许多树种上许多花,还要建一个秋千。
嗯,还得请木匠师傅过来,打制一批新家具。
架子床、罗汉榻、美人椅、梳妆台、多宝阁
出了长安城门,张超忍不住扬鞭纵马,在路上飞奔起来。他不顾自己骑术还不太精湛,快马加鞭,还在马上放声长啸。
他感觉自己现在浑身都充满着劲。
张超心里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他都已经开始在幻想着婚礼的安排,以及婚后要到哪里去度个蜜月了。
张超骑马刚靠近村口,就发现有人在那里等他。
靠近些,发现居然是秦敢。
秦敢随先锋八总管之一的秦琼不是第一批就去了河北了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敢哥,你怎么回来了。”
秦敢一身泥浆,风尘仆仆。
看着他这模样,张超有些惊讶,也有些担心,这是怎么了。
“三郎,你马上收拾一下东西,立即跟我走。”秦敢声音撕哑的说道。
“去哪?”
“河北。”秦敢只说了两个字,他的声音完全嘶哑了,说话的时候,那声音像是指甲划过玻璃一样难听。
“发生什么事情了。”
“边走边说。”
“是不是老爹出事了?”
张超从惊讶中冷静下来,马上想到了一个可能。
秦敢望着张超,停下转身的运作。
沉默片刻。
“对不起,我没替你照顾好张叔。”
“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敢低着头,他太疲倦了。
从河北黎阳赶回长安,他只用了三天三夜,换马不换人,一直都在路上跑。人都快要跑散架了,三天时间跑了一千多里路。
“张叔快不行了,等你去河北见最后一面。”
秦敢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用嘶哑的声音说道。
“受伤了,还是生病了,就没有大夫吗?”
“我们前些天随郎君到达黎阳,与曹国公李总管会面后,便驻扎在黎阳北面一座小城。那天,郎君带着一队骑兵到外面侦察地形,突然一股河北叛军斥候骑兵杀出。郎君带我们歼灭了这支斥候骑兵队伍,可张叔中了一箭。当时还没什么,可回去后发起了烧,伤口化脓烂了,军中的大夫也看过了,用了各种药,但就是不行。”
“张叔烧越来越重,到后面已经时常昏迷着,人热的烫手。大夫们都说救不活了,郎君让我赶回来,带你去见张叔最后一面。”
张超仔细的听着,一下子判断出,老爹是伤口感染了。
这种感染在这个时代是相当致命的,伤口感染而死的伤兵,比直接在战场上战死的士兵还多。
战场上环境恶劣,士兵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尤其是受伤之口,战场条件差,难以及时护理,更容易发生感染。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好的药物,只能靠士兵自己的身体抵抗能力。身体强壮免疫力强的,也许发几天烧后慢慢又撑过来了。
但如果身体差些,又得不到及时的医护休息,那结果只会越来越重,最后感染而死。
老爹如今的情况,明显就是受伤之后的伤口感染,十分严重了。
“都怪我没有照顾好张叔,当时我就在他旁边的。”
张超拍了拍秦敢的肩膀,“战场之上,哪里能处处顾的过来。不过,老爹的情况并不是就没救了,我有一味药,可以治此症状。”
“可是,军中的大夫都说药石无治了,郎君和曹国公还请了黎阳附近的大夫过去医治,都说不行了。”
“他们说不行,是因为他们没有药,而我有药。”
张超的那个背包里就有治感染的抗生素药,是头孢菌素。这种药在后世非常普遍,也很便宜。这种药物可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份,因此各个组织器官发生了感染,只要致病菌对头孢敏感都可以选用他。他还是一种杀菌剂,而不像红霉素等是抑菌素。他还不如青霉素那般容易过敏。
后世许多医生都喜欢用这种药,一旦病人感染、发烧,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感染,立即就用头孢菌素。这药国内产量大,价钱又便宜,使用普遍。
连张超包里的那个医药包里,都有着口服头孢。
有了这个药,老爹就还有希望救回来。
“你真有这样的神药,有成药吗?”
“嗯,在家里就有备。”
“那我们马上回家,拿了药立即赶回河北去。”
匆匆赶到窑洞,张超让管家给秦敢准备热水让他洗个澡,恢复下体力。
“敢哥,老爹的事情,你不要跟其它人说,省的七娘她们听了担心。你先洗个澡休息下,我去拿药。”
打开炕角那个木箱的锁,取出一个木箱,再打开上面的锁,张超的那个背包就出现了。
取出医药盒,里面果然有口服的头孢。除了头孢,这个小医药盒里还有不少药品,有止痛药、止咳药、活血药、消毒药、消炎药和肠胃药,风油精、感冒药等,还有一些创伤的药品和器材,纱布、绷带、棉签、创口贴,双氧水、云南白药等常用的伤口处理物品。
药盒不大,但种类齐全,这本来是他准备居家旅行时用的,但其实买来置办后却根本没去旅行过,在家遇到点小毛病,也是直接去医疗诊所。
穿越的时候,他头一次背着自己的那个背包,准备去旅游,谁知道穿越到了千年之前。
张超拿出了头孢,想了想又放了回去。
他干脆把整个药盒都拿上了,最后又从背包里拣了几样带上。
一把瑞士之刀、一个望远镜、一个打火机。
把背包重新锁进箱子,拿了包袱把几样东西都装好了,背在身上出了门。
他让管家把账房马周和兽医老牛还有村正一起找来。
“我要出趟远门,过些天才能回来,我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就由你们帮着照看下。”
“少东家这是要去哪啊?”
“去哪大家就别管了,反正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们帮着管一下,还是按原来的样子,作坊店铺施工工队大家都看着点,另外新窖也抓紧时间赶建。我短则个把月,快则半月就回来了。”
“大牛,给我把枣红马喂好了,准备鞍子。”
等马喂好,鞍备好,那边秦敢也洗过热水澡吃了顿饱饭还打了个盹过来。
“三郎,都准备好了吗?”
张超拍了拍背上的包袱,“都准备好了,走吧。”
“少东家,带上你的亮银枪还有刀弓,外面兵慌马乱的,小心一些。”管家道。
“嗯,帮我把亮银枪挂上,干粮准备好没?”
“都准备好了,有现成的炒米还有腊肠、肉干,还有一些今天蒸的馒头。”
“有这些够了,我走了。”
张超翻身上马,与秦敢一起出了村门,往北而行。
河北,黎阳。
秦琼坐在病床前,亲自为张铁枪拧毛巾帮他敷头。
可是毛巾不停的换,老铁枪的身上的体热也没有丝毫的降下来。
另一侧床边,一名白胡子老头正在为老铁枪的箭伤清理,伤口已经化脓。
老头不停的摇头,病人都已经开始说胡话了,一天之中清醒的时间没多少。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样下去,根本撑不了几天了。
“大夫,怎么样?”
“将军,恕老夫无力回春。”
秦琼长叹一口气,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个大夫说出同样的话了。
“铁枪老哥,你醒过来啊,你看现在眼看着天下就要太平,就要享受好日子了,你怎么却要走了。你还有个好儿子三郎呢,你还有七娘等着你回去呢。张家沟有在修建的新窑洞,五进十五间带个大院子。家里还有千多亩地,以后的日子多好过啊。”
“铁枪老哥,你醒醒啊。”
“我还想着打完这仗,天下太平了,到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我也要在灞上建个庄子,就在张家沟旁边,到时每天早上跑跑马练练枪,然后去你家吃包子生煎,喝豆浆吃油条,找你下下棋聊聊天。聊我们过去在荣国公帐下时的往事,聊我们当年征辽时的奋勇,聊隋乱之时我们的挣扎漂流。”
“你醒过来啊!”
说到动情之处,秦琼也忍不住流泪,金戈铁马,沙场纵横多年,除了那一身的伤疤外,就只剩下老铁枪等那么几个老友了。如今,老铁枪也要走了。
“秦敢走了多少天了?”
“回总管,七天了。”
“七天,怎么还没有带三郎回来。”
“大夫,铁枪老哥还能撑几天?”
“最多三天,也可能只有一天。”
ps:差一点月票就到五百张了,五百张票有个荣誉,兄弟们加把力,到达五百票木子特别加更两章。这月是上架头月,可是在新书月票榜上和历史月票榜上都只是在十五六名吊着,看着离前面其实差的也不多。兄弟们给木子加点油鼓点劲,多投几张月票啊!
...




唐朝好地主 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
(大家给力,月票过了五百,木子也说到做到,加两更就两更,一会还有第六更!)
从灞上到黎阳,足有一千二百余里路。
此时冬季黄河结冰,无法水路乘船,张超和秦敢两人只能一路骑马赶路。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张超的骑术还一般,这一路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可为了早点赶到黎阳救老爹,张超只能咬着牙硬忍,几天下来,大腿两侧早磨烂了,他的脸、手、脚都冻伤了。
秦敢从黎阳回长安,只用了三天三夜。而张超跟着秦敢去黎阳,拼了命的赶路,还有驿站的马可换,但也足足用了五天五夜才赶到。
到了黎阳,张超都已经不能自己下马了。
“快,老爹在哪?扶我过去。”
秦敢也累的不行,但此时还在坚持,他将张超扶下马,叫来几个府兵。“你们过来,背着他跟我来。”
黎州总管府内,秦琼还在陪着张铁枪,李世绩和程咬金一众将领也在。这几天,程咬金罗士信等人大举出动,带兵把黎阳附近彻底的扫荡了一遍,境内的河北的叛军已经被杀的纷纷远遁。
“叔宝,铁枪老哥怎么样了?”李世绩进来。
“烧的不行了,已经一天一夜没有醒过来了,大夫说可能就在今天了。”
“三郎怎么还没到。”
正说着,外面传来喧哗声。
秦叔宝腾的站起,怒目喝道,“何人帐外喧哗,给我打出去!”
“将军,是我,我带三郎来了。”
秦敢叉着两条腿疲惫的走进来,后面一个府兵正背着张超。
“三郎,你快过来。”
秦琼看到一身风霜尘土的张超,连忙道。
张超这时也顾不得其它礼仪了,“放我下来。”刚一下地,张超差点跪地上,腿疼痛难忍,都用不上力。
秦琼忙在一边搭了把手,把他扶到床边。
病床上,老爹昏迷不醒,高烧不退。
“给我打杯温水来。”
“快,去打水。”
张超仔细的检查着老爹的情况,已经感染的非常严重了,他也不知道现在头孢还有没有用,但只能试试了。
张超解下背上包袱,从里面拿出药盒。
这时水已经送进来,张超取了头孢,然后给老爹喂下去。
“三郎,这是什么?”
秦敢在一边道,“三郎说这是专治张叔伤症的灵药。”
李世绩等一众大将都只是发怔,老铁枪都这个样子了,还有灵丹妙药能够起死回生?但众人也不忍心打断张超,毕竟那么多大夫看过了,都说老铁枪已经没救了。就让三郎试试吧,也算是尽人子之孝。
给老爹服过头孢,张超又查看了下老爹的伤口。
伤口清理过,但效果并不好。
他取出了碘酒给老爹重新清理创口,然后用了云南白药,再用纱布贴好。
从头至尾,一众长辈们都只是看着,任由张超作为。
没有人相信,张超真的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够把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的老铁枪拉回来。
“三郎,你也辛苦了,好歹总算赶来了,好好陪陪铁枪老哥吧,有你在他身边送他上路,也不枉你们父子一场。”
张超也不知道药效如何,此时也不想再多做什么解释。
他点了点头。
李世绩道,“就让三郎单独在这陪老铁枪吧,我们去商量下,怎么干掉那些叛军!”
秦琼等人走后,帐里就剩下了张超和老爹。
坐在床边,张床看着老爹心里很心疼,从后世来到唐朝,若没有老爹,自己说不定第一天就冻死了。
“老爹,你一定能好起来的。”
张超坐在那里守着老爹,可是太累了,几天几夜的赶路,每天几乎都只是休息一小会,骑在马上都打盹。现在一松懈下来,人很快就困的睡了过去。
“水。”
“我要喝水。”
张超睡中听到有个声音在断断续续的说话,然后一下子就醒了过来。
睁开眼睛,张超看到了老爹。
老爹依然闭着眼睛,可嘴巴却在一张一合。
“水”
老爹说话了,虽然现在还是在半昏迷半醒间,但已经能开口说话了,说明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
张超伸手摸老爹额头,果然也没有那么的烫了,天啊,药起作用了。
“老爹,我给你倒水。”
张超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他连忙去倒水,可水早凉了。
“来人,给我打水来。”
张超起身,跑到门口对着外面大喊。
立即有几个士兵过来,都是秦琼的家丁。
“三郎。”
“快去给我打温水来,有蜂蜜吗,有蜂蜜加点最好。还有,去禀报我义父,就说我爹醒了。”
“张叔醒了,我马上就能禀报翼国公。”几个家丁也吓了一跳,怎么都没想到老爹居然还能醒来。
正在跟李世绩等人研究如何发兵的秦琼,听到禀报,立马道,“老铁枪醒了,我先过去一下,你们接着军议。”
李世绩一拍桌子,“还议个鸟,先去看看老铁枪再说。”
大家赶到病房的时候,张超已经给老爹喂过了蜂蜜水。喝过水后,老爹睡着了。
秦琼等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张超慌报军情,可先来一步的大夫却已经检查过一遍了,这时老头还满脸的震惊。
1...5354555657...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