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苏定方凑到张超旁边,悄声道,“老师,这误会倒是来的有些恰当其会啊,要不咱们就当不知道这是个误会,直接砍了长孙无忌,然后趁势缴了北军的械。”
张超瞪他一眼,“再然后呢,你是不是要劝我干脆带兵入宫,又或者你到时想弄件黄袍,在北苑直接给我披上,给我来一场黄袍加身?”
苏定方眼前一亮,“老师,这个黄袍加身好,好主意啊。”
“好个屁,走吧,赶紧收拾了这乱摊子再说。”
张超出门,身后是张门十二金刚中的十一个,另外还有李家十一个郎君。
柯庆也带上了府中的家将家丁们,足足三百余。
张超倒也没披甲,也没让府里家丁披。
可哪怕一人一骑,只佩把横刀,马鞍上挂一面盾。
走出府去,这气势也是相当惊人的。
街道两边的左右邻居们,不少都趴墙头上观望呢。
看着张家这么一大支队伍出来,不少人都暗暗惊叹。
“好雄壮的队伍。”
“赵王好排面啊,左边一排门生,十一金刚。右边一排儿子,十一郎君。了得!”
“赵王这是要出去跟长孙无忌干仗吗?”有人问。
“看这架式不太像啊,赵王这边都没披甲。你看赵王和他的门生、儿郎,都只是寻常便服啊。手下骑士,也没披甲拿长矛硬弓。我看着,这不像是去打仗。”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你个臭婆娘就是爱管闲事,咱们就好好躲家里是了,管他是不是打仗,等打完了,这汉京还是汉京,大唐还是大唐啊。”
那个被说的妇人不满的道,“你个没用的,说不定这是个机会呢。谁说打完就一定还是大唐了?说不定就成张家天下了。”
“赶紧闭嘴吧你。”
距离张超家并不远的那条街上。
长孙无忌被好几百南军包围着,这个时候,长孙无忌面对着那一把把长矛和弓箭,也慢慢的冷静下来。
怒气尽去,心里甚至还有些懊悔,怎么弄成这样了。
万一张超拿这个当借口,直接把他们乱刀砍了,他就死的冤了。甚至死了都没地哭冤去。
“某只是去赵王府接人!”
可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的话已经没有人信了。
接人?接谁用的着这样架式?
一百多骑士呢,尤其长孙无忌那把出鞘的剑,更让围住他的将士们认为长孙无忌的话不可信。
这汉京上下,谁不知道现在长孙无忌跟赵王关系不好呢。
僵持不下。
士兵们不让长孙无忌走,甚至都不让他们动,谁敢乱动,他们说不定一紧张就要放箭了。
但他们也不敢轻易动手,毕竟长孙无忌是皇帝亲娘舅啊。
围住他,也是大功一件的。
在这个僵持的街上两侧,许多不怕死的汉京百姓,冒死过来围观。
一边远远围观,甚至还在那里做着各种猜测推演。
这份冷静和气度,绝对是京师百姓才特有的。
“赵王来了!”
不知道谁吼了一嗓子。
整条长街顿时都安静了下来。
马蹄声在这个时候格外的响亮。
被围住的长孙无忌一听这声音,起码是数百骑的声音啊,他心一惊。
莫非张超想趁机借刀杀人?
汗水打湿了后背衣衫。
张超来了,围观的百姓也不得不让出了路。
对着士兵们一挥手,围住长孙无忌的兵也心里长松口气,又带着兴奋之色退开。
张超策马上前,来到长孙无忌面前。
“长孙公,此刻汉京全乱了,皆因你这鲁莽之举啊,听说连陛下都惊动了,甚至汉京的南北军都已经对峙上了。”
长孙无忌额头滑下汗珠,他现在确实后悔了,从没有这样冲动失去理智过。
“文远,我只是来找我女儿,过来带她回家,别无他意。”
眼下这态势,张超若咬定他是谋反,说他带兵袭击赵王府,长孙无忌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出人意料。
张超居然点了点头,“长孙公,我知道。”他很大方的认可了他的说法,并道,“二娘现在我府上,这孩子听说十三娘身体有些不太舒服,十分孝顺的过来看看她未来的婆婆。只是忘记告诉长孙公,以致让长孙公爱女心切担心之下一时闹出这么大的误会。”
“对,是误会。”长孙无忌借坡下驴。
“长孙公,陛下现在估计还在宫里担忧呢,请长孙公随我一同入宫面圣,当面向陛下禀明实情,也好早安陛下之心。”
“这是应该的。”长孙无忌此时气势全无,甚至没了以往的那种机敏。
完全就是被张超牵着鼻子走,实在是他此时心情大乱。
倒是那些看戏的,等了半天的好戏,主角终于来了,结果这戏却雷声大雨点小,草草就要收场,不免大失所望。
“定方,你立即去北苑大营,把实情告诉屈突元帅和郭元帅,让他们各自安抚士兵,退回各营。”
“处默,你立即去枢密院禀明情况。”
“李感,你去兵部。”
······
张超连下数道命令,安排他们去各衙禀明情况,澄清事实。
然后与长孙无忌一同前前往皇宫。
紫禁宫。
“太上皇还没有请过来吗?”
承乾有些焦急的问。
“还没有,暂时与北宫失去联系。”
这时,一名内侍脚步匆匆进来。
“陛下,赵王与上党郡王一起现身则天门外,请求面圣。”
承乾一愣,张超怎么和长孙无忌在一起?
这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皇帝心里不由的胡思乱想起来。
“陛下,王承恩求见。”
“赶紧宣他入见。”
王承恩赶到,承乾急忙问道,“查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没有?”
“陛下,事情初步查明,是一场误会,虚惊一场。长孙相国二女儿离家欲与赵王第七子私奔,长孙相国恼怒之下带人去赵王府,结果因穿了甲还提了剑,又带了百多骑,弄的声势大了点,结果让误会是长孙相国兵变了,才有了这场虚惊。”
承乾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这哪是什么虚惊,这简直是要人命。
“速宣赵王和上党郡王入宫来见。”承乾咬着牙怒道。
唐朝好地主 第1304章 擦枪走火
王承恩扶皇帝起身,到御案后皇座不过七八步,可承乾却感觉浑身已经虚脱,根本没有力气自己走过去,几乎是王承恩抱着他过去的。
坐下。
王承恩又将一杯参茶送上。
承乾坐在那里,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双腿依然软弱无力。
“陛下,喝茶参茶吧。”
端起茶杯,手还在微微抖动,送到嘴边,一口气猛的喝完一杯。
“呼!”
长长的松了口气,闭上眼睛,深呼吸。
吸气,吐气。
放空脑子,什么也不去想,就这样深呼吸数十次,承乾总算平静了下来。这个法子还是过去张超教他的,在他小的时候,第一次在灞上的洗澡沟坡上,下稻田去撒牛粪肥田,结果遇到里面硕大的蚯蚓,当时还以为是蛇,吓的要死。
张超教他这个深呼吸的法子,能平心静气。
睁开眼,感觉身上凉意。
刚才那一吓,居然吓出了一身的汗。
目光恢复清明,睿智。
他让王承恩从一边拿来棋盘、棋子,然后一人开始打谱。打谱有超快打谱也有超慢打谱。超快打谱,就是照着棋谱能布多快就布多快,这样能锻炼人的棋感。
而超慢打谱,每一步都要仔细的研究变化。
承乾的围棋是李渊教授入门的,后来跟着李世民学了段时间,他少年时,跟张超倒是能下个棋鼓相当。但后来,张超就完全不是他对手了。承乾的棋艺倒不是多厉害,实在是张超的围棋本事太差,完全个臭棋篓子,这跟他下象棋时恍然两人。
“陛下,安国赵王和上党郡王来了。”
承乾一手握着本棋谱,一手捏着棋子,看着棋盘,却头也没抬。
“让他们在偏殿先喝杯茶。”
这一晾,就足足两个时辰。
转眼间天已经擦黑,承乾的那局棋谱还没有打完,甚至到了后面,捏着棋子好半天都没下一步。
“陛下,襄城郡王房相求见!”
马周终于回来了。
承乾看到马周的时候,脸上终于露出了丝微笑。
“院长,外面情况如何?太上皇可安康?”
马周对承乾点了点头,“北宫没有受到冲击,太上皇在宫中安好。”
“北苑禁军大营呢?”
“北衙元帅苏定方、枢密使李靖、兵部尚书李绩、中军大都督秦琼都赶到了北苑。误会已经澄清,警报也已解除。现在南衙大帅郭孝恪带领南军撤回了驻地,北衙诸军也退回各自营地。”
“屈突老元帅已经到了宫外,现在汉京城里也解除了戒严!”
马周也是哭笑不得,“事情确实如王太监说的一样,这次起因只是一个误会,幸好赵王反应及时,让苏定方等及时赶到北苑。要不然,差点酿成一场大祸。”
承乾也早想到了有些可能。
要是南军真的攻进北军大营,那这次将造成无法挽救的恶劣影响。
“想不到上党郡王聪明一世,居然也一时糊涂。”马周说道,他这还算是在替长孙无忌说话了。
“什么叫糊涂一时?朕看他根本就是老糊涂了,甚至是在倚老卖老。自朕入京以后,他就处处与赵王唱反调,内阁上,各个重要议题上,他总要反对。如今更是做出这种公然带兵在汉京大街横冲直撞,众目睽睽之下,竟然要去攻击首相府。”
“朕很失望!”
承乾本来对长孙无忌很信任,尤其是这次汉京易帜,长孙为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他入京后,这位舅舅却跟张超斗个不停,张超那么大度待他,可长孙怎么对张超回应的?
让人失望。
现在又发生这种事情。
“朕以为,长孙无忌已经不适合留在内阁了。”
“陛下,此事慎重,房相等已在宫门外,还有诸位大帅也在,赵王也在那边喝了好久的茶了,水都凉了,不如陛下召他们进来。”
承乾本不想见长孙的,但想到刚才把张超也晾了半天,便道,“好吧,宣诸相和诸帅入见。”
内阁九位齐至,还有在京的枢密院、兵部、三衙诸帅。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张超倒没什么兴灾乐祸,更没打算落井下石。倒是长孙无忌,才半天时间,似乎老了好几岁。
刚才坐那边冷静反思,他自己都觉得今天的行事荒唐。再往远点想,也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行事,过于荒唐愚蠢了。
被张超气昏了头,出的就是昏招。
他的行为与张超的反应一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自己在新君面前,太失印象了。
“臣今日犯下大错,无颜再留在内阁,自请辞职,愿回到封地闭门思过。”
长孙无忌确实想明白了许多,或许他没看错张超,可他的应对之法不对,那般跟张超斗,只让皇帝越发信任张超,他却像个蠢货。
张超主动站出来,“陛下,今日长孙公确实举止失当,但考虑到他身为父亲爱女心切,臣认为也是情有可原。可处罚俸一年即可,辞职就过了。”
承乾看着还在帮长孙无忌说话的张超,对张超感觉更好,这个时候还在相忍为国,多么难得。
今天,虽因一场误会而起一场更大的误会,但张超的反应,让承乾放下了此前心里对张超生起的一点猜忌之心。
本来有很好的机会,可张超连长孙无忌这个烦人对手都没趁机拿下,更别说做更大的事情。
“罚俸三年,削去伊丽河谷封地百里。削去的那一百里封地,转封给张七郎张珽。”
承乾长叹一声,既然张超和马周都为长孙无忌求情,那这次就留他在朝。不过处罚还得罚,仅罚俸一年当然不够。
“这次的事情起因,是因为张家和长孙家两家儿女的亲事,这本来是一桩最得到过祝福的亲事,七郎是朕皇后胞弟,而清禅是先皇后的侄女,也是朕的表妹。”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朕认为,长孙相国没理由退婚,朕也不同意。现在,朕亲自为两位赐婚。”
长孙无忌现在已经没争的脾气都没了,只能老实的听着皇帝的发落。
处置完长孙无忌,承乾也把郭孝恪斥责了几句。
指责他没有搞清情况之前,就乱做调动,导致京城不安。
承乾殿上下旨,免去郭孝恪南衙元帅之职,改由中军大都督秦琼接任。郭孝恪改任中军大都督,另罚俸一年。
屈突通老元帅关键时候稳住了,安稳军心有功,特赏赐京郊庄园一座,赐金币三千。
张超临危不乱,指挥有方,也得到承乾的赞赏,并获得在西海伏尔加河畔三百里封地一块。
这件事情,就算到此结束。
“赵王,如今京畿兵马过多,一有点星火,就容易引发点着,太让人不安了。尤其是这次之后,只怕南北军更容易起摩擦。赵王,有何解决之法?”承乾问。
“回陛下,目前军制改革案已经通过议会,现在内阁正与枢密院、兵部、三衙加紧拿出新的军队整编方案,尽快施行。在此之前,臣以为,京畿先行整编出侍卫亲军四军,其余所有兵马,都只暂时保留军官,余者士兵先行解散回家。”
屈突通表示反对。
整个京畿才保留八万侍卫亲军,是不是太少。
“八万人也并不少了。”
张超道,“在侍卫亲军组建完成之前,现京畿各部应当撤到汉京城一百里之外驻防。等从各军中抽调出八万精锐忠诚之士组成侍卫亲军四军之后,就地解散剩下的几十万军队。”
朝廷新的各军各卫框架组建成之后,先任命各级军官,分好驻地。然后,才再选士官和选兵。
一步一步的完成整个军队的改革。
承乾很满意张超这种迅速弥补的做法,再让三四十万军队聚在京畿,不但军费开支物资补给是个问题,而且安全是更重要的问题。
一旦再来个擦枪走火,谁能保证下次能够控制的住。
“就按赵王说的办吧,尽快完成。军队,是朝廷的利剑,十分重要,切记要谨慎小心。”
从宫中回到府上,华灯初上,夜未央。
府里的饭菜已经做好了,但都还在等待着张超。
今天张超带了十一个门生和儿子出去,苏定方他们都各自回营安抚控制部队,张璟他们却是在宫门前等了半天。
“没事吧?”
崔莺莺上来迎接,小声问。
“没事了,长孙无忌这回吃了个亏,陛下下旨让他不得悔婚,另外罚了长孙无忌三年俸,又从他家的伊丽河谷封地割了一百里下来,转封给七郎了。”
十三娘没料到这事情最后居然是这样的结局,也是意外惊喜。
“我确实挺喜欢清禅这姑娘的,舍不得她呢,这下好了,以后还是我儿媳妇。倒是便宜了七郎这小子,媳妇保住了,还又得了一百里封地。”
“确实是运气好,不过二娘这性子也是胆大了些,惹出这么大事,我都不敢送她回长孙府上。回来前,我特意向陛下请求,让夏花姐妹派人来接清禅入宫去给她们做伴,直到大婚成亲之前,都不必再回长孙府了。”
“这个主意好,回去了怕是要被长孙无忌打死的,留在我们府上也不合适。现在好了,去宫里给夏花做伴,再好不过的。”崔莺莺笑呵呵道。
还欠10章,哈哈哈,只剩下十章了,我终于要还清债务了,苍天啊,大地啊,谢天谢地!
唐朝好地主 第1305章 反噬
夜里。
赵王府书房。
夜凉如水,一冰刚冲泡的绿茶正袅袅升腾着白汽。
张超坐在书桌后正很认真的阅读着暗影的情报,张超能够在汉京这个龙潭虎穴里呆着,还敢提出把兵马都交出去,暗影正是他很大的倚仗。
皇帝今天听到兵乱消息时吓的跌坐地上,瘫坐许久。
李绩在听到兵变传闻时,第一时间召集了府中家丁。
·····
皇帝、军方大将、朝廷重臣,甚至是京中的各军将士,城中的百姓、商民,他们今天听到兵变传闻时的诸多反应,一条接一条,暗影的工作很有效率,收集到了许多。
在这些消息中,南北两军的态度很值得深思。
枢密副使屈突通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去了北苑禁军大营,甚至立马就接管了军营大权。
这是不合法的。
哪怕他是枢密副使,正常也得先有皇帝的诏令、内阁的盖章、枢密院的调令、兵部的兵符,缺一不可。
可屈突通单马入营,靠的是自己军中的威望,却让北军都听命于他了。
非常不合法,也非常危险。
而南军这边,也一样是危险的。
郭孝恪做为南衙大帅,同样是在没有得到皇帝诏令、内阁许可、枢密院调令和兵部兵符就调动了南军诸部。
他调了,而且真的调动了,那些南军各营很高兴的就接受了命令,然后跟着跑到北苑去打北军。
从实情来说,军方大帅一般都能做到这种调动兵马的事情,只不过得有较高的威望。其次,这样做后果很严重。这是擅调兵马大罪,罪同谋反。
因此一般来说,没谁敢这样做。
经常军队叛变,其实也只是几个主将裹挟士兵造反,因为底下的士兵并不知道主将是有令还是无令,只要上面的几个将领支持,那么在以服从为天职的军队里,士兵当然是听将领调动的。
这一次,皇帝对屈突通和郭孝恪的不当行为,也没有怎么处置。屈突通甚至得了赏,郭孝恪被罚俸,可后面,皇帝又亲自赏了郭孝恪一套铠甲。
张超摇摇头。
通过今天这场闹剧,他看到了许多实质的东西。
比如南北两军现在都在互相提防着。
甚至在南军中,有许多跟郭孝恪、苏定方一样的人,他们甚至都还期待着张超越过那一步。
如果张超肯,他相信,这南军中还真有许多将士们不顾一切的跟随他。
只是这一步迈出去容易,可前面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万丈悬崖,许多将士就看不清了。
他们是盲从的。
倒是京中那些官员、商贾、百姓们的态度,很让他深思。
今天这场闹剧,许多百姓当成热闹在看,甚至两军对峙,许多百姓都凑到百步内了。更还有不怕死的小贩挑着货前来吆喝叫卖呢。
百姓似乎真有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感觉。
什么忠诚、荣耀,跟他们仿佛离的很远。
国家的集体荣誉感呢,忠诚呢?
也许是这些年百姓见的太多这种事情了,谁的拳头大谁有理。尤其是十五年间经历了三次京城宫变,百姓似乎习以为常了,反正也就宫里乱乱,又乱不到他们身上来。
今天还暴露了一个问题。
他麾下确实是有那么一些人,想越过他,私下里搞什么皇袍加身的戏码。这些人,已经有点不受他控制了。
他们依附于张超,想要推动着张超前进。
这类似于晚唐五代时的藩镇牙兵牙将们,那些牙兵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叛乱兵变,最喜欢拥自己的牙将去叛乱夺节度使的位置啊,甚至是去造反称王称帝。
反正,兵变成功了,他们是有功之臣,人人有功,个个升官发财。若是失败了,那么上面为了稳住局势,还得拉拢他们,依然是要给钱粮赏赐,甚至升官发财。
因此五代之时,兵变跟家常便饭一样,尤其是各藩镇最精锐的牙兵,更是如此。动不动就兵变,动不动就造反,甚至到了后面,往往造反都是牙将们不知情情况下发动的。
许多牙将都是被迫成为造反士兵拥护出来的。
很多牙将甚至都不想当这个头。
说到底,这就是利益问题。
上次护法而拉起来的南军,来自各个方面和阶层,是有些鱼龙混杂。
依附于张超麾下的将校官员们也很多,做张超的臣子,似乎比当李唐的臣子能够更有利些。
不少人想得拥立之功、从龙之勋。
有这种大胆想法的人不多,有那么一小部分。
张超对他们,也并不全是高兴。
他看的很透彻,这些人其实就跟五代的那些牙兵们一样的。
他们头脑狂热,想的也太简单了些。
脑子里都是什么改朝换代,从龙拥立之功,并没有如张超一样想的更深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本来是好事,可现在,却让张超隐隐担忧了。
必须得加快完成对军队的改革,稳定压倒一切。
真要是这军队还这么混乱着,那可能很快军中就成了一个个山头,形成大小藩镇军阀,到时成形,张超估计都真控制不了,说不定还要反噬他。
提起笔,张超在纸上写下苏定方和秦琼的名字,然后旁边写下对调二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