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连远在东海、南海的张超、张璟父子都闲不住。
张璟上奏折,称倭王对大唐不敬,自称天皇侮辱大唐皇帝。主辱臣死,琉求公国临近倭国,他身为大唐的诸侯,有义务维护大唐帝国和大唐皇帝的威严。
他请求发兵倭国。
这个请求令承乾有些一头雾水。
不过考虑良久之后,他还是想否决。
他觉得这是张家想趁机扩张,哪怕不是想占倭国土地,那也肯定是看上了倭国的人口财富。
不过张璟的提议却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尤其是岑文本等人。
最后,这个出兵请求在议院通过。
紧接着吕宋国王张超,安南国王李秀宁、爪哇国王张铁枪都请求出兵倭国,提案也都顺利通过。
百姓们都觉得太师一家子就是这么了得,有人侮辱大唐他们第一个出来维护。而承乾却感觉到事情不对劲,琉求靠近倭国,张璟要去劫掠下倭人,抢点钱财人口说的过去。
可张超的吕宋、镇国公主的黄金半岛,张铁枪的爪哇可都离倭国很远呢。
他们都争着要打倭国,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思来想去,承乾认定张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抢在朝廷攻下新罗、百济之前,把倭国吞并。
朝廷的计划是先攻占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和新罗,然后顺势南征倭国,把东海的这三国灭掉。
张超迫不急待的这是想要虎口夺食。
承乾想要阻止,但长孙无忌劝阻了他。
在长孙无忌看来,不管张超是要劫掠倭人,还是干脆想抢先吞并倭国,都没关系。倭国虽然看似不大,但人多兵也不少,尤其是岛国环境,张超想一下子吞并倭国没那么容易。
让张超去打头阵,还能缓解朝廷在朝鲜战场的压力。
总不可能张超把倭国攻灭了,朝廷却还连百济新罗都没攻下吧?长孙无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朝廷的实力怎么都给张家强,哪怕张家爷孙父子还叫上情人齐上阵都远不如朝廷。
让张超却占点便宜吧。
不过这便宜也不能全让张超一家占了。
长孙无忌出谋,仿当年朝廷对高句丽之计,允许贵族或者百姓,申请对倭私掠证,允许他们在倭境劫掠倭人。





唐朝好地主 第1389章 张氏盟友
镇国公主府。
张琮今年十五岁了,天子和太子十二而冠,皇子十五而冠。现在诸侯子弟也普遍开始十五加冠,早加冠早成人。
对大唐的百姓来说,加冠就意味着成人,就可以娶妻生子了。而对于诸侯们来说,十五而冠,这就意味着如果有爵位在身的子弟,就算是自动成为了议会的上院议员,有资格推选和被推选为参议员。
哪怕当不上参议员,就当个地方上议员,这也是一种权力。更何况,十五加冠后,就能正式就封领地了。
张琮是张超第十一子,嫡母崔氏。但大唐哪个不知道张琮其实是张超跟镇国公主生的,张超三十一个儿子,却只有五个封国公,为何,因为这五个儿子身份不简单。
四个是崔氏所生,皆嫡子,而张十一虽然实际上是外室生由嫡妻养的,但他的生母是镇国公主啊。
所以张超五个儿子封国公,明面上好像是五个人都是嫡子,但实际上是因为张琮是镇国公主之子。
张琮的领地在李家坡,黄金半岛最南端,他的正式爵位叫新汉公,取自李家坡最高的山名为新汉山,这山与对岸半岛南端最高山大汉山相衬。
身为国公,李家坡倒不算大,但李家坡海峡东面的那几个群岛,却都是划在他名下的。后世的宾坦、巴淡、昆杜尔,甚至是南面靠近苏门答腊沿岸的这些大岛,也都在他名下。
算起来,实际领地有好几个李家坡那么大,也相当于拥有数县之地,这在实封国公中,也算是领地较大的。
特别是这里虽然说远离中原,都是些岛。可因为这里在马六甲海峡的东口,在如今东方贸易繁荣的情况下,大唐的商船经过,都会到李家坡补给。甚至这里还成为了重要的香料市场,短短十来年时间,李家坡现在可是拥有不下二十万人口。
这是一个相当富裕的港城。
张琮的加冠礼选在镇国公主府,也是崔莺莺有意的。虽然张琮和平阳的关系一直不亲,但崔氏还是愿意在这个重要的日子,让平阳多参与。
加冠的人则选了秦琼和马周。
平阳请了许多人,几乎京城的勋戚贵族高官都到了。
连皇帝承乾,都特意前来,为这位表弟祝贺了几句,送了不少御用礼物才离开。今天客人多,皇帝在大家也都拘束着,承乾与大家打完招呼,便回宫了。
仪式十分隆重,观礼者众多。
一直热闹了大半天,客人才陆陆续续散去。
后花园里,平阳今天很满足。
儿子终于长大了。
李靖秦琼马周等一群人都还没走,这些都是关系极亲切的世交。
茶摆上来,苏烈笑着问,“公主这次也派兵去倭国,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啊?”
“其实你就是不问,今天我也是要跟大家说的。文远给我来信,说明了详细情况,让我找机会跟大家说下,也免得他一一通知。”
后花园里留下的客人不少,全是与张家关系极好的,李靖秦琼苏烈马周褚遂良岑文本许敬宗孙伏伽崔干郑善果魏征等,还有许多家不在家,如程咬金等人今天都在外上任,各家派了子弟来送礼,此时却没在。
张超在倭国发现了大银山和大铜山,银山能年产百万两白银,铜山更是拥有起码十亿斤的储量。
这个消息一出,连魏征都有些不淡定了。
他们也知道张超在吕宋发现不少金矿,据说一年能开采起码二三十万两黄金。
但倭国一座银山,就能年产百万两银,一座铜山,更是有十几亿的储量,这消息也太劲爆了一些。
难怪,张超父子要出兵琉求了。
还拉上了老铁枪和平阳。
让人羡慕啊。
如果攻下倭国这两地,那以后真是能享用百年了。
“其实文远的意思呢,还是有财大家发,也没想着要吃独食。”
这话一出,大家都眼前一亮。
张超的为人,大家还是比较了解的,向来是有财大家发,这些年带着大家做这个投那个,各家族哪个不发财,就算是长孙无忌、杨恭仁这些如今跟张超反目的,过去不也发了财,甚至就算到了现在,他们也一样还在张家的那些产业里有份子。
“文远是这样想的,因为我们几家封地在海上,到倭国也还算方便,而你们各家封地有的在辽北有的在燕北漠南,还有在西域和信度的,发兵也不方便。所以文远计划,我们各家呢组建一家新商号,我们出船出兵,你们则出些人力管事等,咱们一起攻下矿山,然后采矿炼银炼铜,甚至是直接铸币。”
李靖笑着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太赚便宜了,有我们没我们其实也都一样,你们就足够了。”
他年纪大了,对钱财之物算是看淡,可他儿孙多,家族大,都五代同堂了,也得为家族后人考虑考虑。
经营家族封地也是比较费钱的,只不过他不太愿意这样白占便宜。
“当然不是白占便宜,要攻占地方,还要建矿开采,需要的人实在不少。其实攻夺地方,还只算是前期的小投入,后期的开采管理才是大问题。我们张家,其实也缺人,如果有各家一起合作,那每家出一些人,就能解决人手不足和管理不足的问题了。”
各家合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护住这份利益。
如果张家吃独食,这么大的两个矿,到时消息传出,谁不会眼红?甚至连皇帝都会眼红的,这位年轻皇帝可是对钱盯的很紧的,连个铸币他都想榨两油花出来,更别说发现这么大的金山银山了。
一年产银百万两,还能产铜起码三四百万斤,这些钱能铸出价值数百万贯的钱来。
几百万贯看着好像不多,可这是一个能源源不断,每年都不断的固定进项,甚至能越产越多,这样的固定收益,就是张家,也不可能小瞧啊。
张超让平阳跟大家提议,咱们还跟以前一样,合伙干买卖,股份制经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船出船。
至于股份嘛,这个可以后面细说。
反正张超不是那种吃独食的人,只要是一条船上的,都能在这里分一份好处。
枢密使李靖也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平阳把话说到这,他笑着拍膝盖,“好,那我李靖就不客气的占份便宜了。”
贵族院长魏征是个文人,平时逮谁喷谁,甚至经常自己人也喷。但在这个钱上,他也不清高了。
谁说正直人就不要钱了?
他魏家好几个儿子呢,不得多赚点钱。反正又不是贪污来的,有什么烫手的。
秦琼更不客气了,张超可是自己的义子,另一边来说,张超还是自己的亲家公呢。张秦两家的关系能一般吗,张家要去倭国开矿,他秦琼当然二话不说要支持的。
至于股份,张超随便看着给,多少都无所谓。
苏定方呵呵笑着认领一份。
其它的马周、褚遂良、岑文本、许敬宗、孔颍达、陆德明、李守素、于志宁、虞士南、杨师道,还有李君羡、吴黑闼、常何、郭孝恪等等,自然都愿意入一股。
这船不上才傻呢。
有钱大家一起赚。
还有很多没来的,但肯定也得给他们留一份的,比如程咬金牛进达罗士信单雄信还有王玄策崔琰等人。
不过是个股份多少的问题而已。
其实说白了,就是张超带大家发财。
这玩意如李靖说的,张超要不带他们,自己也有能力攻占和开发,完全没压力。
不过人家张三郎向来就是这么仗义大方,有财一起发,从不吃独食。
不过长孙无忌、高士廉、杨仁恭、宇文士及等等这些人家,这次肯定就不会带了。
反正这些人端起碗就吃,放下碗就骂娘,带他们干嘛。
皇帝那里,以后也许给份进贡,但现在先不带他玩。
“文远这在吕宋倒是住上瘾了?真不打算回来了啊这是?”秦琼笑道。
“他还真是喜欢上那了,说那里蓝天白云大海沙滩,一年到头没有冬天,住的舒适呢。住海边上,还天天有海鲜吃。没事,泛舟下海捕鱼,或者骑马上山打猎,日子过的不知道多潇洒。我听的都是羡慕妒忌了,这不,他打算把十三娘她们全接过去呢,我也打算过两月和琮儿去趟吕宋。”
张琮已经加冠,那就要就封。
平阳打算先和张琮去趟吕宋,然后送儿子去李家坡。
苏烈在一边哈哈笑道,“当初我就也应当在南海要个岛做封地,这说的我都心动啊。汉京哪哪都好,就是这到了冬天啊,湿冷,冷的骨头疼。”
“那也容易,到文远那去买个小岛,然后你就可以在上面盖上渡假别墅,有空的时候就乘船过去,住上几个月。钓钓鱼晒晒太阳,美不死你。”
“那个岛我也不是领主啊。”
一群人哈哈大笑。
大家拼搏努力到如今,这日子确实挺不错的,有滋有味,尤其是如今大家都成了诸侯,有自己的封地。等年纪大了,就辞职回封地,当个逍遥领主,将来这份家业还能传给儿子,子传孙,孙传子,代代相传。
“最近朝廷开始回收旧钞和旧元宝,新钞和新钱正式开始发行,据说这次要发行一个亿的宝钞啊。”
“嗯,才两千万的铜钱做准备金,胃口够大的。”
“朝廷收回旧钞,那张家工行的钞回收,工行又不能发新钞,难道你们要跟朝廷拿黄金白银换宝钞?”苏烈问了一个问题。
失去发钞权后,张家原来发行的旧钞是要回收的。张家总不能直接拿金属钱币兑换吧,张家的钱也是超发过的,真要这样兑换,张家的工行估计得被挤兑破产。




唐朝好地主 第1390章 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
“我们和陛下有协定。”平阳微笑着说道。
上次张超让了一大步,不但交出发钞权,还把自家最赚钱的好几样商品,都允许皇帝纳入特别税目录。
相对应的,朝廷这次收回发钞权,并开始发新钞新币,收回旧钞的时候,也是不能乱来的。
如果朝廷要求张家的工行回收兑换所有百姓手里的钞,但不给张家新钞,那张家拿金属币来回收,这会让张家工行破产。皆因为过去发行的宝钞里,张家发行的最多,哪怕去年发行新钞兑换旧钞,可现在市面上也有超过七成是张家工行发的宝钞。
而这些钞,张家也是按照一比五准备金发行的。要张家一时拿出这么多金银铜货币来,那可是很难的,尤其是限期内兑换,就可能产生挤兑。
可张家又不能发新钞,现在只有朝廷手里才有新钞。
张家也不能拿金属钱币去向朝廷换钞,张家同样没这么多钱。
好在张超早有准备,他当初答应退让的那个奏章,还有一个副本,里面还有几个附加条件。
其中就涉及到这次兑换的问题。
朝廷这次发行一亿新钞,同时回收兑换所有的旧钞,按一比一兑换。但新钞的总量会超过旧钞总量,多余的钞,并不是直接投放。
事实上,按约定。
朝廷的钞由央行发行,印刷一亿新钞。这些钞不是直接流通,而是交换。
户部发行一亿债券,由央行买入,这债券是三年百分之十利息。三年后,户部要拿一亿一千万还给央行,户部是拿朝廷的税收做为担保。
户部有了这么多钱,转入民生银行。
然后民生银行向其它几大行贷款,张家的工商向朝廷的民行贷款,民行拔下的款就是以新钞。
张家用这新钞兑换回收旧钞。
旧钞不能流通要销毁,可这旧钞本身也是钱,张家当然不能白销毁。
张家拿旧钞买入央行购买户部的债券。
央行把用债券换回来的旧钞,集中销毁。
最后,央行手里既没有了新钞也没有了债券,朝廷发行的债券转移到了各大行手里。
户部三年后兑付债券,还要付给张家利息。
而张家向民生贷了款,也要向民行付贷款利息。
另外央行要退还原来张家存放在那的发钞准备金。
一切都理清了。
张家既回收了旧钞,同时手里又有了新钞。
一手是债券,一手是贷款,相当于两个户口。不过实际上来算,债券的利息要比贷款低,张家要亏点利息。
但张家不发钞以后,不再需要向央行存放发钞准备金,这笔钱原来存在央行里,是没有利息的。现在张家可以拿这笔钱做放贷本钱,虽然依照新规,也要有准备金,但毕竟变少了。
而且新约定,准备金放在央行也是得有利息的,只不过利息比普通存款利息还要低的多。
总的来说,现在这方面,算是有了一个完整的协议,不会乱。
“挺复杂。”苏烈捋着胡子笑道。
“银行这块确实是挺复杂的,但不这么转一圈,那我们手里就没有钞。”好在民行给他们的贷款,利息是要低些的,要不然,张家工银就成了给朝廷的民行打工的了。
“为什么要发债券,直接印钞然后贷给工行不行吗?”
“直接贷给我们的话,那我们回收来的旧钞呢?”
“央行回收啊。”
“那我们多亏。”
债券也是有利息的,可以抵消部分贷款利息。
“那干嘛央行不直接兑换工行的旧钞?”
“那他们亏,钞是我们发的,他们凭什么帮我们兑换呢。”
说到底,其实还是个利益问题。以前各自都有发钞权,谁发的钞,当然谁收益。现在要让朝廷帮忙新钞兑换,他们可不乐意。
朝廷不免费换,朝廷贷给你新钞,要赚你一笔利息。至于旧钞,拿去买债券,虽然说债券要给利息,但朝廷得了现钱。
转一圈,朝廷小赚,私行小亏。
以后要得到钞,除了吸纳百姓手里的钞,便只能向朝廷的银行贷了。
不过好在不能印钞,可还能铸币,也能够发行自己的银票。
现在发行了两家这么大的矿,加上张家在吕宋的金矿,张家以后能源源不断的增加大量金属币,为张家的工银提供补给。
苏烈打仗一把好手,但对于什么银行钱庄,什么债券什么贷款这些并不熟,事实上平阳也不太熟,她也只是大致的说了下。具体是如何运转,这个得张家的工银里的管理层那些专业人士才知道。
反正她只知道,张家让了步,但也还没太亏就行。
张家的工银,依然实力雄厚。
皇帝虽然有发钞权,可也不是能随便发的,三年只能发一亿,还把兑换所有旧钞。以后发新钞,都要把旧钞兑换回来,哪怕每年增发一点,那么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
甚至这钞还得用债券抵押,最后债券到了各银行手里,朝廷还得付利息。
“把旧币回收改铸新币,这也是瞎折腾。”
旧币回收铸新币,把回收来的钱融了,再铸新钱,翻新一遍,其实没什么利润可言。
只有把那些金银铜块拿来融了铸成钱,才是真正的利润。
说来还是承乾精明。
管你们怎么做生意,做什么生意,他只盯着一样,收税。
如果是很赚钱的生意,那他就要把它列入特别税名单里。跑外贸的,朝廷征关税、船税。
那些出口利大的商品,什么丝绸茶叶瓷器糖酒等,统一还要加税,一加就是两成。
“估计今年朝廷仅是盐茶糖酒瓷器和海关的税收,就能破亿。这还不算工商税收和两税正税呢。那些加起来,一年折算起码也得六千万。若是再算上朝廷搞和买经营的那些,一年收入还能增加个两千万。”
年收入折钱一亿八千万贯,这个收入确实吓人。
过去武德年间,还征收实物税的时候,折钱的话一年估计也就一千多万,而到现在,不到二十年,翻了近十倍。
“其实朝廷开支也挺大的。”李靖倒是说了句公道话。
这一亿八千万,有三分之二是留给地方的,留县留州留道,留这么多税给地方干嘛?
地方官吏的薪水,学校教师的薪水,还有各级机构的办公费用,以及一些道路桥梁建设,水利维修等的项目钱款。
以前朝廷收的税少,但税全上缴朝廷,地方没节余,甚至官吏薪水、办公费用、官学开支,全都是靠朝廷给的田租,还有朝廷给钱放贷收息。而且有薪水的官和吏很少,绝大多数吏都没工资。
而地方上要做什么项目用钱,多数还是再额外征收。
所以一面是朝廷没钱,一边是地方没钱,另一方面百姓负担还重。
现在虽然有人说朝廷冗官冗吏冗兵,官吏数量确实多,官员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了,吏员的数量更是庞大。
可是帝国对于地方上的统治却是大大增强了,效率也强了。
各地富裕起来,百姓生活也好多了。
甚至因为工商兴盛,税收多了,但百姓的负担还轻了。
每年朝廷做预算案,最大的开支还是军费。六十万大军,养军费用不少,尤其还有许多新设的军校等,另一方面则是打仗开支大,朝廷不断的对外用兵,甚至多个地方开战。
幸好还是无往不利,处处攻城破地,缴获战利品也多,朝廷赏赐、抚恤给的多,粮草军械耗费的多,但靠着缴获等,平衡了许多开支。
要不然,以大唐如今这种四处开战,还总是打的这么大,早就破产了。
随便打一仗,耗费都是千万贯以上。
官吏薪水也确实占了朝廷开支的大部分,剩余的则是文教医疗,还有基础建设。到处挖河修路,就没有停过。
每年收入除了留下一成左右,其余都会分到各块,然后往往到了年底,还要超支不少。
好在宰相们都很老成,每每开支高,但起码不会有赤字,多多少少每年都要勒紧裤腰带节余下来一点。
其实这个节余多是来自于诸侯领地的税收,这笔钱是不直接纳入财入列表里的,被内阁列在一个专门的账目上存着,类似于宋朝的封桩钱。
此外,皇帝还有个内库,每年也能存下不少钱。
按李靖所知道的,现在朝廷到开元二年底的国库加内库积存,总共是两个亿。
这笔钱也才相当于一年的财收而已。
打一场三十万人的大仗,要是打上一两年,也就差不多了。
现在朝廷打仗每年都还有进项,能填补打仗的军费,万一哪天唐军打不动了,情况就不同了。
“当今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击败大唐。”苏烈豪迈的说道。别说过去经常能够骑到中原王朝头上拉屎拉尿的北方草原胡人。
就算是那些南方山里的蛮夷们,也没有能力造成什么太大的麻烦了。
李靖叹了口气。
“当今大唐,确实无人可敌。但是,最坚固的堡垒却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外部敌人已经没有谁能击败大唐,可没有外敌却还有内患。
秦琼道,“所以文远说的很对,天下那么大,我们何不一致枪口对外呢?真有一天,如果内部有了叛臣,我们诸侯也可以起兵勤王,一起守护大唐。”
1...580581582583584...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