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华军!”
“华国海军来了!”
一艘又一艘的战舰,就从那蓝天白云之下突然出现,跳跃在那碧海之上。
数以百计的战舰,许多都是四桅五桅的巨大风帆战舰。
有些将军,连忙掏出千里镜观望。
“炮舰!”有人惊呼。
“起码二十条炮舰!”
随着这几声惊呼,诸将如坠冰窟。
数百艘战船,而且起码二十艘的炮舰,这么强大的军力,百济城估计连一天都守不住了!
唐朝好地主 第1449章 忘本
百济。
这是扶余人建立的王国,扶南人是早已经灭亡了许久的国家,在如今朝廷的辽北道一带,当年部分扶余人南下,先后建立了高句丽和百济。
扶余、高句丽、百济,都是扶余人所建立的国家。扶余最先灭亡,高句丽一度称霸辽东,但也在数年前亡国灭种。
百济人上次站在中原一边,一起灭亡了高句丽。
但这一次,他们自己却也要亡了。
百济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建立国家已经传了三十代王,他们由八大氏族组成,沙氏、燕氏、协氏、解氏、真氏、国氏、木氏、伯氏,这些人都是扶余人。
但百济国统治的阶层却主要是三韩人。
这类似于过去的吐谷浑,吐谷浑的统治阶层是鲜卑慕容氏,但国家的主体民族却是羌氐。
百济甚至与同是扶余人建立的高句丽不同,高句丽治下的主体并不是三韩人。可以说,百济与高句丽相差很大。
百济倒也新罗挺相近,国家主体民族都是三韩人,区别只是百济的统治者是外来的扶余人而已。
中原商人习惯称百济的都城为百济城,但实际上,百济的都城叫居拔城,也叫固麻城。
百济人甚至还有五个别都,中都古沙城,东都得安城,南都久知下城,西都刀先城,北都熊津城。
一个小小的王国,却有六个都城。
这倒与春秋时的燕国很想象,采用的是数都制度。国虽小,但这种数个都城的制度,却是把国家分成几大战略区域,重点经营都城,形成防御集群。
过去百济国力也曾强盛过,但百济毕竟国小地狭,兼之其一面与高句丽对抗,又与新罗结盟不定,有时联合起来对抗高句丽,可又常反目成仇,互相攻打。
打来打去,结果就是越打越弱。
后来百济甚至向倭国朝贡,以换取倭国的支持。
说到底,百济就是没有长远战略,如果百济真能联合新罗一起对付高句丽,或许能够更强一些。
但他们每当对高句丽取得一些胜仗,肯定很快就会内讧交战,然后高句丽杀回来,反反复复个不停。
这种反复中,地小人少的百济自然最终斗不过地盘大人口多的高句丽,不过他们运气好的是中原最终灭了高句丽。
可百济再次鼠目寸光,居然又要跟中原虎口夺食。
百济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利条件也很优越,农业比较发达,养蚕、纺织等手工业也都有不错的发展,尤其是贸易发达,与高句丽、新罗、倭国,中原都有商业往来。
百济也使用汉字,在三百年前就建立了儒学教育制度,朝廷官府、贵族全都使用汉字,甚至使用汉语。
百济如今受南朝影响极重,也是好雅。
可再怎么雅,在铺天盖地的战舰面前,也都是虚的。
有人畏惧,也有人疯狂。
“杀光那些汉贼!”
有将军高喊,下令派兵搜捕城中的华人。
曾经繁华的码头区,如今很是冷清。
一些娶了百济女人为妻在这边落户的华商,并不愿意离开。对有些人来说,这里是他们的产业,有他们的家族亲人,那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大队士兵冲过来。
一家做丝绸生意的华商铺被撞开。
“军爷,我是百济人,我娶的妻子是百济人,我的儿子是百济人,我早就也是百济人了。我入了百济籍,我向百济纳税,我是百济人!”
钢刀架在脖子上。
那个商人大声叫喊着。
可那个百济军官却只是对着他吐了口中唾沫。
“该死的汉贼,奸细!”
钢刀扬起,那华商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他的百济妻子挡到他的前面,替他向同袍求情。
可那百济马韩人却厌恶的一脚将他踹开。
他再次举刀挥下。
挥到一半,却落不下去了。
一个老汉抓住了他的手。
“刀下留人!”
“又冒出来一条汉狗!”军官扭头打量着这个汉子,干瘦的一个汉子,毫无出众。若不是此时他一只手就牢牢的把他的手握住,让他挥不下刀,他根本不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人。
黄脸汉子眯起眼睛,目中闪过寒芒,这寒芒让那马韩人感觉眼中一刺,他觉得刚才有一瞬间自己似乎害怕了。
这简直不可能。
“老狗滚开!”
这时那个华商老板也连忙冲黄脸汉子道,“老秦,快让开,这里没有你的事情,你赶紧自己离开吧。”
黄脸汉子扭头看着那个胖子,“虽然你刚才自称自己不是汉人,认自己是百济人让我挺瞧不起你。可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我东家。你曾经帮过我,平时待我也还不错,我老秦不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
“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汉家人,容不得由一个百济马韩狗侮辱。”
“这话说的漂亮!”
一个声音在外面响起,随着话语刚落,一名马韩军官被一脚踢入铺中,砸倒了一个货架。
“这位兄台刚才一番话语真是说的漂亮极了,忍不住就要过来打个招呼。”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左右的汉子,方脸膛,浓眉大眼。
“这位兄台是?”
黄脸老秦有些意外的看着这个刚进来的人。
“先自我介绍一下,某姓徐,家中排行老二。山东琅琊人,曾在辽东跟高句丽人打过仗,之后退役回乡,现在跑点小买卖。”
老黄一听,就觉得跟这人莫名的亲近,他也是曾经在辽东打过高句丽人的。
“黄安,大家都称为我老黄。以前也是军中效力过的,不过如今在这里添为一保安,混口饭吃。”
两人旁若无人的打着招呼。
那个马韩军官可就怒了。
“找死!”
他怒喝一声,试图扯回自己的手,结果扯了几下还是没扯动。
徐二过来,对他冷笑几声。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尔等跳梁小丑,也敢辱我中华,死!”说完,他一脚踢在那人的腿间。
一声惊人的惨叫。
黄二皱了下眉头,可看徐二那潇洒,心里这段时间积聚的怒气也一下子发作,手挽了一个刀花,一刀刺下,却正中那人心窝。
“呸!”
“老哥刺的准,手艺没落下啊。”
那边的胖掌柜却愣愣的看着这一切。
“老黄,你怎么把人给杀了?”
老黄哼了一声,“东家,我最后叫你一声东家了,你平时精打细算,怎么这个关键时候却糊涂一时呢?中华与百济,谁强谁弱?你放着大华的身份不要,却要去争一个百济身份?你是有多蠢?”
“算了,言尽于此,你曾经帮过我,我现在也算是还你了,以后咱们互不相欠,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若还想继续去做你的百济人,那我劝你现在赶紧离开这里。”
“不过我再给你一个忠告吧,大华的军队就要打过来了,你也别再傻傻的想当什么百济人了,赶紧收拾下细软,找个地方躲一躲,等到我汉家军队入城,你也就安全了。”
说完,老黄也不想再理会这个市侩的商人。
“徐兄弟,你不介意搭上老哥这个伴吧?”
徐二哈哈一笑,“现在这城里到处乱糟糟的,许多百济狗正四处乱咬人,我这也是要去救人,能救一个算一个。”
“那正好,加上我一个也不多,一起搭档。”
“同行!”徐二哈哈大笑。
两人都曾经是在军中效力,虽然已经脱下军袍,不再是军人。可他们还记得曾经张超对军人说过的话,脱下了军装,不再是军人,但职责却依然还在心中。
两人相伴大笑出门,留下屋里两具百济兵的尸体。
胖掌柜的面如土色,见状连忙大叫,“别就这样抛下我啊。两位,我出钱雇佣你们保护我一家。”
“老黄!你病的要死时,是我救了你。”
老黄回头,“刚才我救了你一家,算是还了。”
胖掌柜的哭丧着脸,“我给钱,金子,我拿金子做报酬。”
老黄只是笑笑,头也没回。
“十枚金币,不,给你们两个人二十枚金币。”
“五十枚!”
“一百枚!”
“老黄,求求你了,你怎么忍心我们一家子就这样丧命于此啊?”
老黄脚步停滞。
他犹豫了一下。
“黄兄,这等忘本之人还管他做甚。”
“老黄,求求你了,小宝还那么小,平时那么喜欢你。”
老黄脚步停下。
这个掌柜的有时确实让人不齿,可他确实救过他,那次他病重,差点死了,掌柜的给他请了大夫,为他买了药,救了他一命。后来他就给掌柜的做护卫,跟他往来中原百济间贩货出海,帮他做了不少事。
刚才更是还救了他一家。
但老黄还是不能见死不救,救命之恩不是说还就能还的上的。
“掌柜的,如果你不放心,那么你就跟着我们一起吧。”
“黄兄,带上一个人,只怕不方便,这外面到处乱糟糟的。”
老黄对着徐二无奈道,“这人与我有过救命之恩,我不能现在这样抛下他。让他跟着我们吧,至于最后能不能活下来,全靠他造化了。”
“黄兄你这是真仁义,兄弟服了,好吧,就带上他吧。”
掌柜的立即谢恩谢地,最后又求他们让他带上百济妻子和儿子同行。
老黄推却不过,只好答应了。
唐朝好地主 第1450章 监视
汉京。
锦衣卫指挥使柯雄发入殿。
“小八来了,坐。”
张超拿着朱笔正在给一些臣下给自己的奏章上写‘知道了,’见内侍领着柯小八进来,笑着对他招手。
“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曾经跟随着张超身后的小跟班柯小八,如今已经长成一条雄壮的汉子,连名字都早改成了柯雄发。这个曾经的小跟班,这些年一直也是紧跟着张超,做过他的亲随,当过他的亲兵,后来也升为军官,再后来进入暗影。
二十年的时间,他也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军官,一名情报高手。
大华代唐,他也拥有开国县公爵位。
在上次的情报部门改组时,这位皇帝的心腹也被授为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指挥使,统领的是大华的锦衣卫们,管理的是大华最大的军事情报机构,既隶属于枢密使,但也直接向皇帝负责。
级别同样是正三品。
“跟朕说说,朝鲜那边战事如何了?”
柯小八坐的挺直,声音很洪亮。
浑身上下都充满着军人的严谨,看不出半点当年那个嘻嘻哈哈的小跟班样了。
“回陛下,太子殿下已经攻占百济国都,生擒百济王扶余璋,百济朝廷皆降。”
“哈哈,旗开得胜,打的好。擒贼先擒王,先破百济国都,百济也就一盘散沙也。”
“陛下,新罗和倭国都已经发兵要救援百济。目前,新罗从陆上增援百济,发兵八万,而倭国发兵五万,从海上来。”
张超丝毫不以为意。
“他们速度倒还是挺快的啊!”
至于五万八万的,张超真不在意,就算是十万二十万,那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
虽说是客场做战,可华军是有强大海军支援的,现在又占据了百济城,更别说南边还有耽罗这样的大港做为战略支撑点。
太子虽还年轻,可辅佐他的牛进达、张仲坚都是老帅,薛仁贵、刘仁轨等五名统兵大将,也都是战阵经验丰富。
除非这些人骄傲的太过,要不然,对方豪无机会。
“锦衣卫有什么计划吗?”张超给柯八拿了碟糕点,结果他坐的笔直,不肯接。
“客气个啥,朕可还是记得当年你头一次我做的黄馍馍时你喜欢的样子。一口一口,差点把自己的手指头和舌头都给吃掉了。”
柯八听到这,也不由的笑了。
是啊,那个时候的他,不过是灞上乡里的一个小孩,哪见过什么世面,更没吃过什么好吃的,日子苦巴巴的。给地主家养牛,一天也才混一顿饭而已。冬天去砍柴烧炭,夏天去河里摸鱼,都不过为了填饱那永远饥饿的肚皮。
“这几年,我们倒也很少有机会坐一起聊聊天了。”张超把糕点推过去,“这可是你以前最喜欢吃的桂花糕,朕知道你今天要来,特意让人给你准备的。”
“谢谢陛下,居然还记得这些。”
“哈哈,抛开君臣身份不说,朕跟你也算是兄弟。”
简单的几句话,柯雄发却感激的身子发抖。在战场上,再强大的敌人都没让他丧过胆,在搞情报的时候,也曾经十分冷静狠辣,但皇帝跟谈聊家常,说过去,却让这铁汉忍不住想落泪。
当年那个三郎哥哥已经成了皇帝,而他那个放牛娃居然也成了县公。
这些真是过去从未想到过的。
接过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还是那个味道。
“陛下,锦衣卫有一个计划,准备在东海三国配合太子殿下的攻势,发起一波敌后行动,包括策反三国的官员、将士,还有刺杀那些不肯合作归顺的顽抗分子,烧毁他们的粮仓,毁坏他们的交通道路·······”
收集情报之余,策反、刺杀、毁坏,这些也确实是锦衣卫的手段。
“很好,放手去做,大胆的去做。只要于帝国有利的,仅管去做。朕要交待一条,你们做好情报收集的同时,也要做好反间谍的任务,要严防我们的军中有敌人细作潜入,窃取我们的情报。另外,锦衣卫还得安排人保护太子,以及其它高级将领们,要防止敌人狗急跳墙也对我们的将领实行刺杀。”
历史上,明军援朝抗倭,锦衣卫和东厂就派出大量的人员深入朝鲜甚至是倭国,为抗倭援朝,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若有机会,直接把新罗王、倭王什么的都杀了,那当然对局势会有帮助。若是能把敌军将帅给杀了,对战争帮助更大。
烧毁敌人粮草,毁坏他们交通,甚至能让他们直接输掉一场战争。
而能够及时的收集到敌军的重要情报,比如知道对方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等,就更是有了先机。
张超打仗,一直还是非常重视情报这一块的。
过去他统兵,每次暗影都在幕后做了无数支援。
现在,他希望锦衣卫也给予太子东征全力的支持。
“小八啊,你们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军事情报,但既然与军事有关,那么你也得时刻注意着我们军方将校们的思想动态,这方面要把握好。”
张超话中之意,是要让锦衣卫也盯着军中的将校们,监视军官们。
这种监视不是监军们的那种公开监察,而是一种秘密监察。了解他们的思想,把握他们的动态,侦察谋逆反叛。
“臣明白。”
“朕每年会给锦衣卫两百万贯经费,这笔经费由朕内库拔给,不经阁院议会,不用他们审核批复。这笔钱就是你们的特别活动经费,锦衣卫另造一个账册就可。”
要臣下办下,当然得有经费。
大华六十万军队,都是常备军,诸侯的私兵也多。这么多的军队,那么多的军官,肯定得加强监管,在正常的监察体系外,让锦衣卫也盯着军队,任务增加了,钱肯定也得跟上。
一年两百万,秘密专项经费,有了钱就能招募更多人,收买更多的线人等。
“陛下,不用拔钱,臣也保证把事情办好。”
“朕当然相当你小八的忠心,但你手下人呢?就算是工坊里的东家要让工人们加班,这也得要给加班费的。你手下带着锦衣卫,那么多人,也不容易。要保持士气高昂,让大家有干劲,适当的激励是要的。”
“总不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吧?”
张超笑笑。
“你过去没有独挡一面,主要是管业务这块。现在你一人独掌锦衣卫,这么大一个衙门,上上下下,不仅要抓业务,团队建设也要抓好。朕给你几点建议,做为指挥使,你首先得抓住钱袋子,其次抓住官帽子,再抓业务。”
不管哪里其实都一样,大到皇帝,小到工坊车间。
管理,本质都是管人。而要管人,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人事和财务。属下干的好,上司能够给下面人晋升,办事有功劳,能够给赏赐。
哪怕是平时让大家多加加班,能给点加班费,也是能大大提升积极性的。
若是上司不能为下属谋福利,哪怕再有本事,大家也不会喜欢你。
张超用柯小八作锦衣卫指挥使,一来他是自己人,忠心可靠,二来还是他办事能力强。
但业务能力强,不代表就能带好锦衣卫,更不表示能牢牢的替皇帝掌握好。
“你也别跟朕多说,二百万你拿去,该花就花,只要花的有效果,就算你再找朕要二百万,朕都只会高兴。”
从来军队都是重中之重。
军队就是把利剑,但这也是把双刃剑,锋利,能杀敌致胜的同时,也容易伤到自己的手。
张超相信很多人,但他不会全凭着别人的忠心,他要的是控制。
是掌握大局。
忠心不是指望臣下给,而是皇帝掌握局势。
张超需要的就是能够随时掌握局势,把握动态。一旦有人想要谋乱作反,他能立马知道,也能第一时间处置,而不会等到事情最终爆发的时候,手足无措。
就如同唐明皇李隆基,在位那么多年,也曾经很英明,可对军队却最终失了控,结果才有了安史之乱,开元盛世化为灰烬,大唐也从此没落。
柯八离开的时候,带着两百万离开的,一席话,也让他对锦衣卫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张超不仅给了锦衣卫二百万,他还给了飞骑二百万,六扇门也给了二百万。
钱,张超是不缺的。只要能派上用处,他很高兴花钱。
········
“宾王,最近不少人跟朕上奏,说把东海三国攻下之后,应当改为分封,而不应当直辖,理由是朝廷鞭长莫及,难以有效控制,就如同对高句丽一样。这事你怎么看?”
马周也是听说了一些这种风声。
“臣的意思,朝鲜半岛必须由进行直辖。朝鲜对于朝廷非常重要,尤其是现百济和新罗之地,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是极佳的粮食产地。若朝廷直辖此地,则对于朝廷开发辽东,甚至是更东北的地区,是种要的粮食补给地。”
“那边经营海港,也会成为重要的海军港。”
“再则,若在朝鲜半岛驻扎海陆兵马,向那边移民。以那边的气候地理条件,用不了太久,就能变成一个拥有极多人口,可以自给自足,并能够震慑东北海战略支撑点,因此,臣以为,朝鲜半岛是无论如何不能分封出去的。”
唐朝好地主 第1451章 皇帝采邑
马周的眼光还是比较长远的,他看到的不仅仅只是半岛那一隅之地。
他还看到更过多,可以说,他看到的是未来东北亚地区的未来,要控制东海三国也罢,征服靺鞨、室韦人也好,甚至就算是经营辽东,朝鲜半岛都是那个战略支撑点。
整个半岛就是一个整体,事实上,朝鲜半岛与辽东半岛是一个双子。
两个半岛是一个整体,对整个东北局面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辽东半岛多山地,而朝鲜半岛,尤其是南部却多肥沃平原。
这两个半岛与海对面的登州半岛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三足,让整个东北都稳固。
以如今朝廷的航海技术和海军实力,可以说黄海其实就是一片内海,跟家门口的水塘子一样。
甚至靠着这海,还能大大节省交通运输的负担,减少距离。
“朝鲜半岛南部地区,是最适合发展的。若有二十年时间,那里就将又是一个淮北,到时拥有几百万人口也不是问题。若能开发控制,则以朝鲜半岛的粮食供应辽东以及靺鞨地区的开发,而朝鲜半岛那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也能让朝廷在东北有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基地。”
张超点头。
“宾王你说的很对,朝鲜半岛确实是非常重要,这里与辽东大陆相连,与淮北登州半岛相望,又紧邻靺鞨之地,确实是一个眼。”
今天张超找马周,其实并不是真要谈什么朝鲜分封。
朝鲜是绝不可能分封出去的。
这块地方,真论实际管理控制的潜力,其实远高于辽东辽北等地。并且论起发展潜力来,也远高于辽东辽北等地。
这样一块地方,就如比是关中对于西北地区而言,是河西走廊,对于西域和青藏、关陇等地的作用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