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金银铜都算是贵金属,甚至是天然的货币。这可不比完全靠信用的纸钞,纸钞本身一钱不值,但金银铜却是天然货币,哪怕离开了大华帝国的疆域,到了番邦外国,也一样能够做为货币使用。
一年一百万两黄金产量,三百万两的白银产量,还有高达三百万斤的铜产量。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数字。
这么多的金银铜,能铸成多少货币?
金银币都只有八成八的含量,这意味着每年开采的金银都铸成金银币,那一年能铸成一百多万金币,和三百多万银币。一金现在值五银或二十贯铜钱,那就是价值两千多万贯的金币,一千多万贯的银币。
三百多万斤铜,也有铸造大量的铜钱,面额两文和五文的铜钱,一枚含铜并没多少,这么多铜,至少能铸出三百多万贯。
加起来,一年的金银铜开采量拿来铸币,就能得到三千多万贯铜钱。这仅是一年而已,如果每年都有这么多,十年可就是三亿多贯。
大华如今贸易兴旺,工商繁荣,但经济总量也顶多几十亿而已。
可以说,这么大的金银铜开采量,很快就能彻底改变钱荒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带来货币过多,进而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钱少了愁人,现在钱多了也一样愁人。
朝廷获得这么多的金银铜,也是一个麻烦。
虽然这些金银铜开采过来并不就是属于朝廷,就以三大矿为例,都是私人投资,招募股本建矿开采。
朝廷向他们收承包费、收矿税以及企业所得税这些,其余的大头是归矿场商人和股东们所有的,他们产出的金银铜,除上缴矿课的那部份外,其余的则按收购价由官府收购。
所以,得到这些贵金属,朝廷一年也得花不少钱。
当然,朝廷转手铸造成货币,铸币的利润能达到一成。转手就赚了一成的利润,那就是起码三百多万贯,这些贵金属成为货币,一部份用做付给矿商的收购款,剩余的就进入国库。
国库的货币再转存银行,进入流通,又能放贷收息。
钱会越滚越多。
太府寺卿想着以后不缺钱,是非常高兴。
但皇帝张超却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了,历史上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了许多银矿金矿,每年运回去的金银无数。
但挖了无数金银的西班牙却没因此强大太久,反而很快衰弱,倒是成就了英法等国的崛起。
究其原因,还是大量金银流入西班牙,导致王室贵族以及那些大商人们开始挥霍成性,奢侈无比,而这些金银并没让普通百姓受益,反而因为大量的金银涌入,导致物价过高,百姓生活更难。
西班牙人有钱后,没有发展自己的工业,反倒是一味的到英法去买买买,英法拿着西班牙人的订单和钱,慢慢的发展起了自己的基础工业,最后这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成就了他们崛起之路。
所以说,有时候钱多了也不是好事。
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就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当然,没钱也不行。
“陛下?”
太府寺卿见皇帝神游天外,等了一会也没见回神,只得小声呼唤。
“嗯。”张超终于回过神来。
“爱卿,朕以为如今朝廷自从有了钞票之后,其实对于货币需求依赖减少了许多。这两年朝廷回收旧币,改铸发行新币,到目前为止,也发行了不少币了吧?”
太府寺卿做为专管财务的大管家,当然很清楚这些。
那些数字他熟记在心,几乎脱口而出。
“陛下,大华开国以来,禁旧币流通,统统回收改铸为新币发行。铜钱发行二文和五文钱,而金银币皆发行一元币。另发行可随时兑换金银铜币的纸票流通于市。得益于我大华的金银铜储量,以及铸币技术。三年来,总共铸造发行二文铜钱三百亿个,五文铜钱二百亿个。一元金币五百万个,一元银币五千万个。”
太府寺卿说的都是整数,但数量还是非常惊人的。
要知道,在唐朝的时候,全国钱监在各地有一百个铸钱炉,每炉一年铸钱不过三千贯左右,全国一年铸造的铜钱总量不过三十来万贯。
三十万贯铜钱,不过三亿枚铜钱。
而大华立国不过三年时间不到,通过回收旧币获得大量材料,利用在贞观之时已经成熟的先进铸币技术,每年铸造铜币过百亿个。这是唐初铸币量的几十倍之多。
而铸币量更高,因为大华的铜钱没有一文的铜钱,而是两文和五文铜钱,使得这五百多亿个铜钱,实际上价值更高。
一千六百亿文铜钱,那就是价值一亿六千万贯,三年相当于铸造了唐初五百年的货币量。
这还不说铸了五百多万个金币和五千万个银币。
五百万金币又值一亿贯,五千万银币更值两个亿。
三年铸币的金银铜货币量,达到了四亿六千万贯值。
而纸钞也发行了两个亿。
这其实还并不就是大华的所有货币总量,因为大华虽然下令回收旧钱,但这个回收也给了时限,并不是马上就禁止流通旧币,还有大量的货币依然在使用。
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依然直接把金银称重来讲价交易,更有些地方,还拿着汉朝时的五铢钱在用的。
有这么多的金银铜货币,以及大量的金银储量,其实大华完全可以以此为准备金发行更多的纸钞。
毕竟如今的趋势是大家越来越习惯于用纸钞,纸钞交易发便,铜钱最小的面额都是两文钱,而纸钞不但有一文钱,甚至还有半文钱的面额,这大大方便了平时的生活零用。
纸钞不但有小面额,而且也有百文的面额。
至于更大额的交易,则可以直接到银行转账,或者用银行的支票,哪怕是用金银币也可以。
如果拿一年的金银产量做为准备发行金,三千万贯价值的金银,可以直接发行一亿五千万钞票。以现在的金银储量来说,哪怕朝廷发行个十亿二十亿钞票都是可以的。
“以后不用把所有的金银都用来铸币,朕以为每年铸造大约一百万枚金币,和五百万枚银币就可以了,再二文和五文铜钱各铸五十亿。”
这个量,相当于金银币值四千万贯,铜钱三千五百万贯,总值七千五百万贯。
“每年再发行三千五百万贯纸钞。”
如此一来,每年货币发行总量一亿贯。
“陛下,那剩下的金银呢?”
“一部份做为纸钞的发行准备金,按一比五的准备金直接铸成金砖储存。剩下的,一部分可以放开出售给民间,用做金银首饰器物等。余下的,朕另有他用。”
大华现在的金银产量确实非常多了,从缺金少银,一下子成为金银产量大国。甚至可以说,现在大华的金银产量可能已经能占到全球产量的绝大部份了。
在欧洲,金银产量比在一比十之间,所以罗马的金银比率在一比十到一比十三之间,而在法兰克,因为银产量高些,并且能从蛮国得到不少银,因此金银比更高。
而大华现在的金银比却只有一比五。
大华的银子比欧洲的银子那是贵多了,贵了两三倍。
如果把大华的黄金拿到欧洲却套现白银,能换回更多白银。不过如今大华的白银产量这么高,也并不需要白银进口,大华反而是可以做白银出口。大华的黄金现在也产量高,拿黄金到欧洲去套白银,再换成各种物资,比如奴隶、皮毛、矿产等倒也还是有的赚的。
甚至可以给欧洲各国借款放贷,贷款的时候以黄金为单位,然后结算的时候,要他们用白银为单位结算,一进一出,能赚不少。
有了钱,到时到欧洲去买买买,买地皮买奴隶,有什么就买什么回来,只要买的都是资源类的就绝不会亏,这些资源弄回来,在中原深加工一下,到时还能再卖回去,又能赚一笔。
张超捏着自己的下巴,感觉自己这账一点都不亏。
唐朝好地主 第1532章 礼不伐丧
信度。
坦尼沙国王最近有点闲。
天气有点闷热,人都昏昏欲睡。
“大王,好消息,戒日王死了。”
“怎么死的?”
本来昏昏欲睡的王玄策一下子来了精神,从葡萄树下腾的坐起。在信度几年,王玄策最佩服的人就是这个戒日王了,号称持戒的太阳神。一开始的时候,还觉得这个老头牛皮挺会吹的。
但在信度主持大局好几年,这老头虽然没能把信度的大华诸侯联军怎么样,可王玄策却也没能再有什么大的进展。老头的围攻不行,但强守却还是有点本事的。
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对峙的僵局。
王玄策这两年也摸清了老头的能耐,佩服之余,也不再去强攻。反正朝廷如今的策略是在戒日的东边,是要灭狮子国和阿拉干国,以及夺取戒日的东部沿海,要打通与云南和青藏的通道。
在西面这边,皇帝并没有再多给王玄策兵马,朝廷把信度港和永吉港列为了朝廷的直辖港,现在这里是信度舰队驻扎,还有陆战队一个师驻扎,与王玄策为首的信度诸侯倒也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王玄策这个坦尼沙国王不但管着坦尼沙国这片与戒日交界的前线土地,同时也还担任着信度领总督一职,算是诸侯们的指挥。
朝廷的大策略下,王玄策很遵从。
等到农闲的时候,就征召一下诸侯们会盟,然后带着兵马到边境上扫荡一番,给戒日老头制造一点麻烦,也算是给东边的海军弟兄们帮帮忙,牵制下戒日老头的一些军队,让他疲无奔命,无法把所有军队主力都调到东边去。
更多的时间,王玄策还是经营自己的领地。
他最得意的是在信度种植茶叶,比起其它那些诸侯种什么甘蔗、稻谷以及黄麻、棉花这些,王玄策种植的茶叶并不占据良田,是用奴隶们开垦的坡地种植。一开始,好多人都不看好他的茶叶种植。
可他从中原请来了许多茶叶老师傅,研究了这边土壤气候等等,最后挑选了合适的茶树品种。
到现在,他的茶园已经有了不少的规模。他还建立起了茶叶加工厂,专门生产加工红茶,这些红茶销往中亚欧洲北非,甚至有时也会销往信度各地。
连戒日王的宫廷里,现在都喝上了王玄策的坦尼沙红茶。本来专做出口外销的坦尼沙红茶,如今甚至也开始转销往南洋以及中原等地,更别说许多信度以及大夏、河中、西海等地的分封诸侯领内,都在流行坦尼沙红茶。
无他,价格便宜实惠,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口味。
王玄策最近甚至打算主动跟戒日老头联络一下,看看双方能不能也偶尔坐下来谈谈,搞个双边互市什么的。
却没想到,戒日居然这么快就死了。
“我记得戒日老头年纪还不算大吧?”
“他怎么就死了呢?”
“上次他不还亲自带着兵马跑到我坦尼沙城下耀武扬威,然后无功而返吗?”
一连数个问题。
这样一个老头就死了,还挺怀念的。若是戒日王死了,那以后在信度就没有对手了啊。
没有了戒日王的信度,那会多么的寂寞啊。
“戒日王乘船准备前往东边的高达,结果在恒河上遇到暴风雨,船翻了,溺水而亡。”
“溺水而亡?”
王玄策简直不敢相信,在他印象里这个戒日老头好像无所不能啊,不但能征善战,而且勤政能干,锐意改革,统一了信度北方,而且还会作诗和写剧,是个能人。
居然连游泳都不会。
他长叹一口气。
“大家一定要记住,在信度这个地方,一定得学会游泳。一到雨季,洪水泛滥,不会游泳可是非常危险的。”
报信的军官没有想到自家大王憋了半天,却说出这么番话来,怎么听着都像是在幸灾乐祸啊。
“大王,戒日王一死,现在戒日国算是乱套了。这个戒日王虽然有本事,可不但不会游泳,而且还没有子嗣的。现在他一死,据说为了争夺王位,他的那些族人可是已经乱了套了。”
当年戒日王本来是没资格当国王的,当上国王的是他的兄长。后来他的兄长在与敌国交战时战死,又没子嗣,这才轮到他来当。
戒日王如今五十岁去世,可同样没有留下子嗣,这个新兴的王国,面临着一个继承人的问题。
戒日王生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而他死的也太突然了,掉入恒河中溺死,根本没法交代后事。
“这么说,戒日国要大乱了?”王玄策捏着下巴,轻捋着他的那丛胡子。
在信度呆了几年,他对于老对手戒日国的国情还是有些了解的。戒日王当年临危受命,继任了坦尼沙王位,然后东征西讨。
本来几十年前信度北方是四国混战,两两联盟。最后戒日王硬是统一了北方四国,然后还让周边不少小国臣服。他甚至还曾经打算南征,只是碰上了对手。后来又打算西征,结果在王玄策他们手里吃了不少亏。
这几年更是被大华东西夹击,丢城失地,也算是有些颜面大损。
但能够硬撑着到现在,也还是很有本事的。
不过戒日王一死,只怕真的要局面大变了。
戒日王虽一统北方,但整个戒日国的体制,其实是一个分封制。戒日王分封了许多贵族诸侯,一些大的诸侯,其实就是过去一些王国的王室贵族,还有他的手下功臣等,他们的封地很大,尤其是封地相当独立,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的国中之国。
这些封地,甚至是国王的军队和官员,都不得私自进入的。
与其说戒日国是一个国家,但不如说是一个信度的北方联盟,戒日王不过是一个盟主而已。
比起大华的分封制来,戒日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太弱,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戒日王在的时候还好,毕竟这些人都是他的旧部、盟友之类的,他的威信之下,还能维持一个联盟状态。
可他一死,又没有继承人,这下就肯定要乱了。
可以预见,王位之争,必然要导致本来就是松散联盟的戒日国的分崩离兮。
王玄策兴奋不已,端起茶杯,慢慢品起自家的红茶来。
茶里加点奶再加点糖,这种独特的味道,让他的思绪更加的清晰。
“你说,我们是应当现在就趁乱出兵,还是说先让他们自个先内斗起来,我们坐山观虎斗呢?”
“趁丧发兵,似乎无礼。”那名军官想了想道。
就算是民间,别人家有丧事,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去要债啊。
“国与国之间,遵守的是丛林法则,哪管这些。”王策玄摇头,“不过嘛,若是我们这个时候发兵,说不定戒日国的这些家伙就会团结一致对外,反倒是帮了他们大忙。”
“嗯,还是先坐山观虎斗,最后再出来收拾残局的好。我们得让他们先安心的斗起来,别让他们担心我们。”
王玄策估摸着戒日国的那些人,可能也会担忧大华会趁机发兵。
若是他们顾忌着大华,到时自己不打起来,那就太没意思了。
“派个人去吊唁一下戒日老头,也跟戒日国的那些人讲一下,就说我们大华向来是礼仪之邦,绝不会趁敌国丧事期间进攻的。我王玄策身为大华帝国信度总督,与戒日王也是惺惺相惜,如今他去世,我深感遗憾。我向他们承诺,一年之内,绝不发兵。我希望与戒日国互相约定,一年之内,双方维持现状,互不越界。有什么事情,我们一年之后再谈。”
“大王,真要一年不出兵?”
王玄策笑笑。
约好一年不出兵,这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打起来。到时戒日人无后顾之忧,才能全力去争夺王位,大打出手嘛。
等他们一打起来,一年时间哪里能够就决的出高下结果的。
一年后,王玄策再出兵收拾残局,刚刚好。
“一年会不会太久?”
“差不多了。今年海军各舰队重新划编,咱们这边信度舰队和东边的孟加拉舰队也还在磨合之中,海军陆战队的两个陆战师一东一西部署,不也还在适应当中嘛。再说了,最近这个天气,也不太适合打仗的。”
“好饭不怕晚,咱们等他瓜熟蒂落,那时才刚好。给我准备笔墨,本王要给陛下上奏折,呈奏这边的情况。”
笔墨纸张准备好,王玄策一边提笔蘸墨,一边叹惜。
“本来还打算要跟戒日老头谈谈贸易互市,他娘的,他这一死,戒日国算是乱了。老子的红茶看来今年是没法顺利的卖过去了。”
“大王,我倒觉得戒日王死了还更好呢。不能直接边市贸易,不也还有许多戒日国走私商人嘛,咱们卖给他们,也都是一样。管他是正常贸易,还是走私交易。咱们的红茶,在戒日国还是很抢手的,照样能卖出去就是,顶多就是价格上要损失一点点。”
“你说的也是,不过既然要卖,也不能都便宜那些戒日国的走私商,咱们卖归卖,但该收的税还是不能少的。”
“偷税漏税可是要不得的。”王玄策一本正经的道。
唐朝好地主 第1533章 秦琼、李靖
锦衣卫宣布对戒日王恒河落水溺亡一事负责。
张超接到锦衣卫的报告后,特意宣召指挥使柯雄发入宫面圣。
“朕此前怎么没有收到你们的行动计划报告?”
戒日王死了,对于信度的局势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要知道这位戒日王可是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位本地人统一印度北方,而且在次大陆的历史上,这也一样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国王。
文治武功,都还是非常了得的。
锦衣卫把戒日王杀了,这当然是好事,毕竟别国的国王太厉害了,这对大华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大华还跟戒日长期交战之中。只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得搞清楚一些的,张超可不希望锦衣卫吹牛,把没做过的事情揽到自己头上邀功,到处宣说对这个负责对那个负责的。
柯雄发老实的回答,其实锦衣卫总部确实没有刺杀戒日王的计划。
“那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说来也很搞笑,事件事情其实可以称之为一个偶然。一位锦衣卫的情报人员在戒日发展了一些线人,其中有一位恰好就是戒日王的一个随从。这个人一心向往着能够移居到大华生活,去那个东方商人们传扬歌颂的美丽天堂般的地方居住。
“一个线人?别跟朕说这一切都是这个线人自己行动的。”
“确实就是那个线人的自作主张,在随戒日王出行的路上,这个随从因为一点小事被戒日王的手下鞭打,他怀恨在心。找到一个机会,在戒日王的船舱做了点手脚。”
“什么手脚?”
“那人跟我们的密探学了一些手段,戒日王所乘坐的是一条大船,一般情况下就算是船舱漏水也不会有大碍。因此这人在船行至恒河中,又是狂风暴雨中时,他来到货舱打开了几袋面粉,抛撒开来,然后往舱里扔了一支火把。”
“草,人才啊。”张超听了都忍不住赞扬了一句。
他听到这里,已经知道为什么一个小小随从能够把戒日王送上天了。
粉尘爆炸,这简直是个天才。
虽然这个知识明显是那位锦衣卫特工教他的,粉尘爆炸的原理很简单,当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遇明火就会爆炸。
船舱底里装着不少面粉,这是戒日王船上的食材,而且船舱本就比较封闭狭小,那位随从打开几袋面粉,往空中一撒,空气中的面粉浓度绝对够爆炸,一支火把扔进去,立即就爆了。
粉丝爆炸的威力,绝对不小。
戒日王的船虽然不小,可毕竟是木质船,而面粉又是放在底舱里。底舱爆炸,船立即进水,恰又是在风暴之中的恒河上,当场虽然没炸死几个人,可进水太快,船上补救不及,又不能及时靠岸,倒霉的戒日王还不会游泳,于是乎,堂堂一代雄主戒日王就此魂归恒河,去见太阳神了。
“那个人才呢?”
“他受了点伤,然后趁乱跳水游上了岸。现在我们锦衣卫信度分部,正疗养之中。”
张超点头道,“这是个人才,也是个功臣,这个人得重赏还得重用。”
一代雄主戒日王,被手下一个卑微的奴隶随从给弄死了,这真是如同那个故事一样,一个国王因为一个马蹄铁钉输了一场战争。
因为铁匠少给国王的马钉了一个马蹄钉,结果战争的时候,国王的马掌掉了,马失前蹄,国王落马被俘,战争输了。
因为事情太过奇怪,以致于戒日国人都没想到这次国王遇难,居然会是因为一个小小随从所导致的,他们还以为是船只遇到闪电呢。
“不管怎么说,这次你们锦衣卫也是有功的,毕竟那个人才也是你们锦衣卫的线人嘛,他也是你们的人。不过这个事情,你们心里有数就行,朕也会记住你们的功劳的,外面嘛,就不用公然宣传了。”
斩首刺杀这种事情,做了就好,并没必要大肆去宣扬。
“那个人才,朕赐他锦衣卫百户之职,赏他一个男爵,在信度赐封他十里封地,再赐他奴隶百口,钱千贯。朕也赐你钱千贯,另赐那个线人的上线锦衣卫特工男爵,钱千贯。”
杀死一个国王,立即从卑微的戒日奴隶,变成了大华尊贵的实封男爵,还得了千贯钱、百口奴隶,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大华梦实现了啊。
就连那位特工,也因为发展了一位这么聪明和胆大的线人,结果也得了大好处,直接被皇帝御口钦封开国男爵,哪怕就是指挥使柯雄发,都得了好处。他倒是不在意那点钱,关键是在皇帝面前涨了面子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