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最后,她还是决定听下李三郎的话,去跟武氏打个招呼吧,就算看在皇帝哥哥的面子上。
端起酒杯,打起笑脸起身。
来到近前,向皇帝和武氏行礼。
李治还是那副淡淡的表情,兄妹间很生份,武氏却很热情的拉着高阳的手,让她坐在自己的旁边。
“你今天可是容光焕发,看起来非常高兴呢,遇到什么好事了啊?”武氏笑问。





逍遥小地主 第99章 皇家夜宴
高阳年纪与李治相当,武氏比她却是大上好几岁,两人以前算是母女,如今却又称姑嫂。若是平日里,骄傲的高阳肯定对武氏不会有什么好态度的,但今天却出人意料的笑脸回答。
“刚听国舅说陛下要让房二出京,这不是高兴的事嘛。”
高阳这话一出,一边端着酒杯的李治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其实让房遗爱出京外放并不是长孙无忌的意思,长孙无忌是想让房遗爱留在京中,好做为他的诱饵的。可惜不知道是谁搅了局,奏说太府寺卿房遗爱在任上不力,要贬他出京。
偏偏还有不少人附议,李治也是聪明人,知道是有高人为房遗爱出谋划策,目的必然是想保全房家,让房遗爱远离如今暗流涌动的长安城。
他还以为高阳是真因为此事高兴,毕竟天下谁不知高阳风流,谁又不知道房遗爱的窝囊呢。房遗爱一出京外放,高阳以后岂不在京更无半点拘束了。
李治讪讪笑道,“有御史弹劾房附马,但朕觉得事情并不大。”
高阳却是笑着回道,“陛下切莫这样说,他虽是我的驸马,可也不能因此枉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皇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既然驸马被御史弹劾,如果查证确实如此,那么不管是罢官免职还是贬官外放都是应当的。我这个皇妹更是会完全支持朝廷的做法。”
李治目光闪动,“说的也是在理,中书门下也在讨论此事,朕不欲深究,但该警戒一下,朕打算贬房驸马为山南房州刺史,不过你可以留在京中,不必跟随同去。”
“谢陛下。”高阳屈身行礼谢过。
“一家人何必客气呢,这事你要谢也就谢武昭仪,是她在我面前说你不容易,让你留在京中。”
李治宠爱武氏,高阳和武氏关系却一向不太好,这个时候他也是有意缓和下二人的关系。
高阳闻言,转头向武氏屈身拜谢,“高阳谢过嫂子。”
一句嫂子,却叫的武氏心花怒放。她在感业寺出家几年,被李治接入宫后,在后宫里与萧淑妃、王皇后斗的厉害,好不容易才一点点的夺宠。如今虽说后宫最得皇帝宠信,也生了皇子公主,奈何在朝中却并不得几人支持。
武家虽说也是开唐功臣之家,可毕竟早年她父亲也只是个商人,不比王皇后出自太原王家,那是五姓女,有无数关陇贵族的支持。就连萧淑妃,那也是顶级士族出身。
武氏头次发现,原来一向讨人厌的高阳,原来也这么可爱。
她一个昭仪,连四妃都不是,却被高阳叫嫂子,这可是太让人高兴了。
“十七娘,听说你在蓝田新置了一处别庄?正好我在那边也有几百亩地,就送给你了。以后啊,若有空时,我和陛下也去你那庄子避避暑游玩一下。”
一个叫嫂子,一个叫十七妹,姑嫂两人笑面如花,倒真的好似关系极佳。
李治也干脆让高阳就坐在自己身边,陪着武氏聊天。
宴会继续,丝竹奏乐,饮酒高歌,皇家众人倒也其乐融融。
只不过这欢乐的气氛也只是表象,很快就有人打破了这表象。
越王李贞,太宗第八子,母亲燕德妃,这位二十六岁的皇叔,善骑射,通文学,曾被太宗称赞为文武双全。
这位皇叔在贞观朝先后被封为汉王、原王、越王,任过扬州都督、相州刺史等职,实封一千户。
眼下,他任左卫大将军,遥领安州都督。
在皇第的众兄弟中,吴王恪、越王贞、纪王慎都很有贤名,也都很有能力。当初太子承乾被废,魏王泰也被废,最有资格为太子的其实就是吴王恪、越王贞和晋王治。
只不过最终李治有亲娘舅长孙无忌的力扶,才压过了一众兄弟。
借着三分酒意,越王李贞站了起来。
他向皇帝建言,认为明年出兵辽东并不是什么好计划。
李治皱了皱眉,心中压着不快。
他继位四年了,但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掌握朝堂,他的那些皇叔皇兄皇弟们,还有好多人都还不服气甘心。
甚至就算是扶他上马的国舅长孙无忌,也都还没把权力交给他。
他迫切的需要打一场征辽之战,更迫切的希望打赢这场仗,他需要这场胜仗,他不希望有人阻拦。
他需要建立自己的声威。
“八皇兄!”李治的声音里已经带着几分不满,这位八皇兄只比他大一岁,但母亲是德妃,且名声向来很好,这对李治威胁很大。
一旁的武氏见丈夫面色不豫,生怕他控制不住自己,连忙插话。
“今日家宴本来不谈军国之事,不过既然越王有话要说,肯定是有自己的金玉良言,不如就听越王谈谈。”
“或许越王有平辽良策呢。”
一句话,化被动为主动。
越王李贞这个时候在这个场合谈起平辽决策不当之事,现在武氏说他有更好决策,若是越王李贞说不出来,那么今天他就难以收场了。
一句话,让李贞也有些骑虎难下。
殿中,甚至有些宗室瞧起了热闹。
虽说殿中都是宗室皇亲,可就算如此,也还是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的。
李贞虽说文武双全,可今年也不过二十六岁,哪怕担任过都督等职,其实也不过是遥领,根本没有出过京,更别说真正的领职视事了。许多见识,也不过纸上谈兵。
他反对征辽,也不过是因为觉得连太宗亲征都未能成功,所以才觉得李治有些过于急切,但真要让他说出更好的策略来,却又强人所难了。
毕竟反对谁都会,但要说出良策来,却又如何容易。
皇帝李治目光扫过李贞,见他站在那里,面上带着酒气,却答不上话来,心里有几分痛快。
他目光又看到了旁边的三皇兄李恪。
“吴王,你可否有平辽良策呢?”
年纪三十四的吴王恪,算是宗室诸王中名声最显最好的,生母杨妃,杨广之女,天性威武贤德,有太宗风范。连太宗都曾一度想过要立他为太子,李治向来视他为威胁。
李恪一时也并无更好平辽之策。
高阳对吴王恪向来喜欢,此时见吴王陷入困境,心中有几分焦急。
皇帝一句话,越王贞和吴王恪若答不上来,只怕都将名声扫地。
她心中突然一动,想起了此前李逍跟她谈过的征辽之事,也许可以拿来救下场。




逍遥小地主 第100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个想法在脑中冒出来后,就再也止不住了。
那人的话到底靠不靠谱,高阳并不清楚,但这个时候,她觉得试一试。她不忍心看到三哥那般难堪的处境,也许还有些想验证一下李三郎的那番话到底有几分水平。
就在李恪无言以对的时候,高阳出口了。
“既然今日是家宴,那皇兄问起平辽之策,皇妹倒也想胡说几句,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这一下,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大家谁不知道高阳平时喜欢游猎,还生性风流,但谁听说过高阳还懂这军国大事,兵家方略啊。
稀奇了。
李治目光转向高阳,若有所思,他知道高阳向来跟吴王关系好,也许高阳这番出来是想胡搅蛮缠,为吴王解困的。
闻言,他微微皱眉道,“想不到十七娘也还有平辽方略呢,且说来听听。”
高阳笑呵呵站起来,“先声明,我这方略呢,其实也不是我自个想出来的,是有一个叫李三郎的人跟我说过的,我记住了一些,就借花献佛吧。”
李治讶然,李三郎,莫不就是三皇兄吴王恪?
他望向李恪,却发现李恪也是一脸茫然的样子,似乎事情又并非如此。
这个时候,高阳已经开始侃侃而谈。
高阳站在那里,神态悠闲,不急不缓,把当初在蓝溪河边,李逍对她说的一番平辽之策娓娓道来。
什么平辽非一朝一夕可竞之功,什么若要灭高句丽,最好从南往北打,而非从西往东征。还特别点明,灭高句丽,必先驱契丹、新罗为前锋,灭高句丽,当先破百济。
一番话说完,满殿寂静。
一众皇室宗亲,本来想要看热闹的眼神也不知不觉的变了,尤其是其中一些比较有见识的人,听完高阳一番话,甚至有股茅塞顿开的感觉。
不管是隋朝两代皇帝五次征辽,还是本朝太宗亲征高句丽,又此后的几次袭扰,中原虽也有海陆并进的策略,但其实一直都是以陆路为主,尤其是从西向东打的路线。
可现在偏偏高阳提出来的征辽之策,却是由南向北,尤其是提出,欲灭高句丽,必先夺百济的这个观点,可谓让人大吃一惊。
可细细一想,却又非常有道理。
许久之后,李治长长的叹了一声气。
他脸上的表情变的凝重。
他虽也没打过仗没带过兵,可整日与朝中宰辅大将们商议,也对高句丽局势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之前大家想的都是过去的老思路,由西向东一路打过去,海路上也仅是派一支偏师去牵制下高句丽人,做些袭扰。
以前还真就没想过,要先灭百济。
虽说这也同样是要先走海路,但又与过去的海上进攻不同,以前海路是直接去打高句丽,而这次高阳却是说走海路先打百济。
百济不是高句丽,只是高句丽的一个盟友,而且现在很虚弱,尤其高阳说大唐进攻百济的话,还可以让新罗提供粮草器械支援,还提供兵力协助。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确实很有希望先灭掉百济。而灭掉百济,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是大唐在高句丽的背后扎下一把尖刀,甚至有了一块稳固的进攻基地,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海路派兵过去,这样一来,高句丽花费几百年时间经营的那条辽东防线,尤其是近几十年经营的辽东千里长城防线就完全无用了。
高,实在是高。
“好计,以前大家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欲灭高句丽,必先灭百济。破百济,然后由南向北攻,可一举亡高句丽也。好,非常好,此计真是绝妙之计也。看不出,吴王居然还能够有如此良策,此前却一直不肯说,吴王,你太谦虚了啊。”
吴王李恪也正琢磨着,高阳怎么会有如此良策呢。他懂兵法谋略,自然是一下子就听出这番方略的高明之处,其实就是避实击虚。
避过高句丽人苦心经营的辽东防线,直掏高句丽的肛,一击致命。
仅仅是把过去做为偏师的海路兵马进攻目标改了一下,就完全不同了。以前东浮渡海攻的是高句丽平壤,目的是牵制、袭扰。而这次则是目标南称,攻打东南的百济,目的是先斩断高句丽的一条臂膀,同时获得一个重要的进攻据点。
他还在那里琢磨,到底是谁想出了这个好计策,听到皇帝叫他名字,说是他的计策。
他惊讶之余,然后想起刚才高阳说这是李三郎告诉她的。他不知道高阳说的那个李三郎是说他,但他知道,自己绝没说过这话的,他也没想过那样的良策。
此时如果自己应下,那就是冒名顶替。
他仅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摇头。
“陛下,高阳说这良策是李三郎告诉她的,但这个李三郎并非是臣。臣也很想知道,这位出此良策的李三郎究竟是谁。”
李治大为意外。
这个李三郎真不是吴王恪,那是谁,总不成是高阳自己想出来,然后假称是吴王恪告诉她的,结果吴王恪又没领情吧。
他越来越有兴趣了。
笑问高阳,“十七娘,敢问这位李三郎,究竟是哪家儿郎啊?”
高阳扭头看了眼吴王,回头。
“这位李三郎确实不是吴王,其实这人说来陛下也应当是知道的。此前,右领军中郎将薛将军曾向陛下献一霜糖脱色秘方,那秘方主人正是这位李三郎。”高阳提醒皇帝,“他就是蓝田李逍,后来陛下还特下旨赐其流外六品的少府寺官,赏赐了其金银绢帛田地的。”
“哦,你说的是他啊,朕想起来了,确实有此事。想不到,这李三郎居然还能有如此平辽良策?高阳,你怎么认识他,他真的仅是一田舍郎吗?”
“陛下可莫小瞧这位田舍郎,皇妹还曾听过他做的一首五言呢。”
李治这下更来了兴趣,“他还会做诗,那快说来听听。”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诗念完,又是一片寂静。
不过与刚才的平辽良策相比,这首本来非常好的讨倒已经不太惊人了。毕竟在帝王看来,诗词虽代表才气,但也仅是小道,真正治国平天下的,并不靠诗词这样。
李治拍腿赞叹。
“这个李逍,朕是真的很好奇,也很想见一面了。”
武氏在旁边笑道,“既然这位李三郎做诗写朝为朝舍郎,暮登天子堂,那陛下何不召他入宫登上天子堂,亲自召问呢?”
“昭仪说的极是。”李治大笑道。




逍遥小地主 第101章 折腰
皇家夜宴上,李逍的名字再一次上达天听。
而武氏,也是头一次对一个小小的田舍郎起了兴趣。
一个乡下田舍郎,却能让堂堂右领军中郎将替他进献霜糖脱色秘方,一个乡下田舍郎,还能跟高阳公主接触,甚至谈论起军国大事,尤其是一番平辽之策居然还如此的有见地,更别说,这样的一个乡下田舍郎,还能做出一首很不错的诗来。
武氏现在对李逍,十分好奇,她甚至心里隐隐觉得,高阳对她态度的转变,或许正是与这位李三郎有关。
今日宴会,出尽风头的不是一向引人注目、众人焦点的高阳公主,也不是在宴会上发难的越王李贞,更不是被皇帝逼的答不上话的吴王李恪,而是那位连面都没有露过的李逍。
在满殿皇亲国戚面前,这个卑微到泥土里的李三郎,却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宴会结束,李治与武氏坐在床上,还聊起这位李三郎。
“爱妃真的相信高阳的话吗?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人才却遗落乡野?偏偏还如此年轻?”李治一边享受着武氏替他按摩肩膀,一面说道。
“陛下,臣妾觉得高阳没有必要欺骗我们。今天她是当着大家的面说的,况且这种事情也骗不了谁,只要陛下把这李三郎召到面前,一番召对,他的底就一清二楚,有没有本事才能,就完全知道了。若是假的,肯定就得露马脚。况且,高阳为何要骗陛下呢,这对她又有何好处?”
武氏细细为李治分析,高阳的转变,让她很喜欢,如果以后高阳真能转变态度,甚至支持她,那她也愿意替她说些好话。
李治点点头。
“现在朕对这个李逍是真的非常感兴趣了,你说,若李逍真有那般才能,朕是不是应当赏识重用他?”
“用贤任能,这是当然。不过按高阳说的,这李逍只是个乡野小地主,虽说身家清白,可毕竟出身寒门,若是冒然提拔重用,却也有违制度。陛下不如找个机会,先给他个一官半职,然后慢慢提拔任用。”
李治突然皱眉。
“你说这李逍怎么跟高阳认识?李三郎好像年纪不大,莫不高阳和他······”
高阳的名声向来不太好,若这李逍也是高阳的裙下之臣,那事情就不太好办了。李治虽也想任贤用能,可如果这李逍是高阳的面首情人,那就·······
“让人先查查看吧。”武氏在旁边道。
今天的高阳心情很好,出宫的时候,三哥吴王特意叫住了她,对她很感激的说了谢谢。“那个李逍是个人才,有时间你替三哥引荐一下。这样的人才,不能埋没了,有机会,三哥愿意帮他一把。”
“今天谢谢你了,多谢你替三哥解围。你以后也莫再耍性子了,遗爱马上要外放出京,你若留京,多保重身子,少出去胡闹·······”
高阳眼眶有些红,皇家的兄弟姐妹们虽然多,可也有太多的勾心斗角,真正关心她的也许就只有这位三哥了。
“三哥,你也要多注意些,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办法出京吧。”
许多事情,其实大家都明白。
新皇不喜欢吴王越王,这是大家心里都明白的。尤其是现在当朝柄国的是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他更是视吴王为眼中钉。离开长安,也许能够保全吧。
李恪长的高大英武,与太宗皇帝年轻时十分想象,三十多岁的他眼神里已经有些风霜,他笑了笑,“三哥知道,只是三哥就算想出京,又谈何容易呢。本朝自立国以来,虽然开始也有皇子公主们统军掌兵,可自玄武门后,又还有哪个宗亲真的能够拥兵呢,就算是外出任职也不可能,这与前朝杨隋之时根本不同了。”
隋朝时,虽然几位皇子没有分封就国,可实际上都是担任一方的大总管,各统军州数十,拥兵无数。虽不分封就藩,可实际上亲王们的权力却远比汉晋分封时的还强。
到了本朝,尤其是经历了玄武门之后,太宗皇帝对于宗室的态度就谨慎了许多。
宗室虽然封王,可不再有封国,连采邑封户也不能直接管理,更别说拥兵了。哪怕朝廷授封官职,但也基本上都是虚的,不管是授封都督也好,还是授封刺史也罢,都是遥领,还没有哪个宗室能够出京到地方上真正任职视事呢。
李恪就算想出京,也不会有机会的。
他就如同是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鸟,其实根本没有自由可言。
曾经极得宠的魏王泰,去年死了。
而曾经的太子承乾,更是早在数年前就死了。
朝廷对李泰的死,说是因心情抑郁,病死。可李泰被贬废十几年,早不死晚不死,去年却死了,年纪却才三十五,这个结果李恪是不相信的。
他更愿意相信一个传闻,李泰其实是被皇帝派人害死的。
也许下一个就到自己了。
这就是身为皇子的悲哀吧,尤其是如今自己还是皇兄,一个在朝野百姓心中威望很高的皇兄。
他笑着摇摇头。
“你跟这个李逍很熟吗?”
高阳扑哧一笑。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三郎确实是我的情郎。”
李恪听了面色不太好看。
高阳又道,“曾经的。”说完,她加了一句,“现在我正要让他再回到我身边。”
李恪摇头,“我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也不想知道了,不过以后收收心吧,我知道你也很抑郁,可再放纵自己,也并不能改变什么,这样做贱自己,又有何用呢。有时我也想学学那几位兄弟,飞马斗犬,从此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日子,可是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像他们一样,不管是本性如此,还是只想自污,我都做不到。”
“哥,我明白你。”
“十七娘,三哥也明白你,我们都不自由。可我们不能因此,就放纵自己。”李恪说完,望着宫外的长安城,叹声一声,“有空把李逍带来见见我。”
“可以,不过李三郎这人有些特别,他并不热衷权势富贵,虽说他是个小地主,可有时却又洒脱的让人惊叹,就算你贵为吴王,可也不能让他折腰下拜。”
李恪听了大笑几声。
“有意思,真的有意思。不过越是如此,我却越喜欢这人了。他不愿意来见我,那我就亲自去见他好了。”




逍遥小地主 第102章 小辣椒
蓝溪。
溪里结着一层厚厚的冰,溪边山下的一片梅花也怒放着。
李逍并不知道两仪殿夜宴上发生的事情,对他而言,冬日的生活很平静也很顺畅。
蓝溪边的二亩鱼塘已经挖好,排干了水,清光了淤泥,堆起了围堤,甚至还用挖出的淤泥在围堤下弄出了一行行的芋田。他还计划在堤上,明年种上桑树和柳树,到时绿柳成萌,可以坐在树下钓鱼。
李家在镇上开的两家铺子生意也越发兴隆。
大彪管的饭馆因为独家的炒菜,已经打出了口碑,远近闻名,路过的客商许多都会选择在这里吃饭,虽然价格贵些,但却能吃到不一般的菜式。甚至如今名气都传到了长安,有些长安的客人专门跑到蓝溪街上来吃饭。
这让大彪越发信心十足,已经跟李逍提出准备开分店,第一家分号,就准备直接进军长安,要在东市开一家炒菜馆。
赵大夫管的医馆如今一样的红火。
得益于药酒的美名远扬,如今完全就是不愁卖,赵大夫现在整天愁的就是李家庄酒坊的药酒供应跟不上。
老赵天天往李家庄酒坊跑,跟女儿抱怨供应太慢。可婉娘也没办法,虽然说糯米酒糟不缺,每天蒸出的酒汗也不少,可要把酒变成药酒,却不简单。不说各种药酒药材的炮制加工需要时间,而且有了药材,最后浸泡成药酒也还需要不少时间。
老赵跟李逍提出,要自己再建一个专门的药铺,专为药酒坊收购和炮制各种药材,这样既能减少药材的成本,同时也还能节省药材加工的时间,这个提议李逍自然也是同意的。
1...3132333435...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