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逍遥小地主 第121章 公主请自重
有朝一日,能够得一美丽高贵的公主青睐,娶公主当驸马,这是无数男人的梦想。特别是许多平头百姓,他们最大胆的梦也许就是在梦里娶公主了。
眼下,真正有一个公主说要把自己给李逍,甚至都如此的主动了。
李逍却拒绝了。
“公主,别冲动。”
“我没有冲动,我现在很冷静,我李玲说话算话。还是那句话,你只要愿意帮我,我愿意现在就跟你睡。”
李逍退后几步。
摇头叹息。
“公主且自爱,你别轻侮了自己,更别小看了我李逍。我李逍确实曾追求过公主,只是那时我并不知道公主身份。今次重逢,早已物是人非,事过境迁。如今我对公主,有的只是欣赏。”
“但是这种欣赏,就如同对所有美丽的事物的欣赏一样。这种欣赏,只是对美好的赞赏,却并不是自私的占有欲。”
“你嫌弃我?”公主眼神有些冷。
“不,你就是那朵美丽的牡丹,高贵而又美丽。但我愿意站在远处欣赏牡丹的美丽,而不是非要把牡丹折下来插在自己的耳朵上。”
“你就是不肯帮我?”
说到这地步,确实有些伤感情。
但这也确实是事实,李逍不可能为了一个莫不相干的人,来危及到自己。
玉濑摇头。
她伸手擦干自己脸上的眼泪,对着李逍躬了一礼。
“多谢李三郎,不管如何,我都要谢谢你。”
说完,她转身而走。
寒风中,她的身子是那么的单薄,她的背影是那么的孤独和伤心。
让人看的可怜,心痛。
“等等。”
公主停住脚步,但没有回头。
“我或许有个法子可以试一试,但不知道是否有用。”
“真的吗?”公主肩膀抖动着。
“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公主激动的回头,“我就知道三郎你最有办法,快说是什么办法。”
李逍叹口气,“只怕吴王并不肯接受这样的办法,我听说吴王是个高傲的人,跟你一样。”
玉濑听了微笑。
“高傲又有什么用,如今一样卑微到泥土里去了。”她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李逍,“我说话算话,你既然肯帮我,那以后我做你的女人。”
“公主切莫再说这样的话,否则我就什么都不说了。我李逍不是那种趁人之危的人,况且,我对公主只敢远观欣赏,不敢亵玩。”
李逍的法子其实非常简单。
如今事情是明摆着的,不管吴王冤不冤,皇帝都要办他一个谋反罪。
因此眼下不是跟皇帝、国舅打官司讲道理的时候。
“让吴王承认谋反?”玉濑惊诧。“这算是什么办法?”
谋反,十恶不赦之罪,一旦吴王承认谋反,岂不是更没命。
“公主,有时候,须得先罪之死地方能后生。如今的事情其实你心里清楚,吴王有没有谋反,明白的人很多,但谁都不可能帮吴王说话,更不可能帮他脱罪。越是试图帮他脱罪,那他就越没有半点翻案的希望。”
“到最后,等待吴王的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被诛杀或赐死。”
“可一旦承认谋反,岂不是更没救了?”玉濑急道。
“不,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李恪是绝没有参与谋反的,这个皇帝和长孙无忌都清楚,但他们都需要李恪谋反的结果,因此跟皇帝们争论有没谋反没有半点好处,反而只会起反作用。
这个时候,另辟奚径,其实还能曲径通幽。
“让吴王承认参与谋反,然后向皇帝认罪,要态度诚恳,有悔过之心,请求皇帝宽恕。只要吴王先承认,再把忏悔的态度摆出来,那么事情就还有救。”
这话听起来很奇怪,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说到底,皇帝并不是真正要杀吴王李恪,皇帝办李恪谋反罪,不过是因为他威胁到了皇帝。
李恪为什么能威胁到皇帝?
一来他是皇帝的兄长,二来他长的极似太宗,又极贤明聪慧,文武兼备,在民间名朝极好,兼之他的母亲是隋朝公主,在历经魏周隋唐的强大关陇集团里,其实是有不少支持者的。
正因此,李恪才让长孙无忌和皇帝都感受到威胁。
只要吴王对皇帝没威胁了,皇帝又何必非要杀吴王呢。
李恪只要承诺参与谋反,那他的贤名就没了。皇帝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夺去李恪的爵位、官职,将他贬为一介庶人,甚至流放到偏远边地,那李恪就什么都没了,他又如何威胁的到皇帝呢。
只要李恪向皇帝认输投降,皇帝不杀李恪,留他一命,还能显示出自己的宽厚仁慈。
若是李恪继续如现在这般拒不承认自己参与谋反,那么皇帝才真正是不得不杀他,不杀他,那这案子就无法了结。
说到底,现在就是要让李恪把头伸去皇帝刀下。
“最好的结果,是吴王被废为庶人,流放边地,但能够保全性命。”
“可能性有多大?”
“三成吧。”李逍道。三成的可能性都有些乐观了,李恪认罪,皇帝也不一定真能饶他,斩草除根有时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过皇帝李治毕竟年轻,二十来岁,刚当皇帝没几年,这次案子又办的大,如果吴王肯表个姿态,或许能够得到皇帝的一个宽恕,以示他的仁慈也不一定。
毕竟一个大案下来,网杀一大批,再放掉一两条鱼,也无关大碍了。
玉濑很纠结。
一旦认罪,那就真的是让人把刀架在脖子上,生杀任人了。
可李逍说的也没错,就算再不承认,又如何?
皇帝授意,长孙无忌亲自主持,就算是冤案他们也能办成铁证如山,根本翻不了案的。
“谢谢你,我先走了,今天我欠你,以后定当报还。”
公主说完走了。
摇摇头,李逍往村头早。
他心里对自己说,这件事情,他只能到此为止,再不能过多干涉了。
他干涉不起。
村口,一群庄汉都震惊的看着李逍回来,目光里除了震惊还有着深深的艳羡。
刚刚大家可是看的清清楚楚,公主骑马跑来跟三郎在那拉拉扯扯了许久,似乎,还上了手。
公主啊!
若是能够让他们也牵下手,少活十年都愿意啊。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逍遥小地主 第122章 算账
玉濑的孤寂的背影让李逍感叹,说起唐朝的公主,也许最有名的应当是太平公主。但太平公主其实应当只算是高阳的一个崇拜者吧,高阳才算是开了有唐一朝公主们飞扬的先驱。
历史上的高阳三尺白绫就结束了一生,但愿这一世,她能好好的活着。
好不容易摆脱了庄汉们那些艳羡的目光,李逍回到家,发现婉娘正跟赵大夫和杨先生几个人商量事情。
年刚过,春天还没到来,但大家已经开始为春耕做起准备。
虽说如今的李家药铺、饭馆生意很好,但在这个时代,土地和粮食依然是极为重要的,大家也十分重视。
杨先生做为一个读生人,如今又是教书先生,对这事情也很看重,他提议,应当趁现在家里有钱,拿出钱来,到长安的牛马市去找牙人买些牛马骡子回来。
耕田种地,没有牛马这样的大牲口总是不方便的。
“夫君,我觉得杨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听说现在长安的牛马骡子价格一年比一年贵呢,现在赶紧买些回来,正好马上开春见绿,也有草吃,等回头春耕之时还刚好能耕田翻地。”
赵大夫也道,“是啊,如今牲口贵重,咱们买了牛马,回头下了崽儿也是值钱的。”
家里现在确实有些钱,去年药酒生意好,饭馆也开的不错,手头确实有不少现钱,本来这些钱李逍是打算拿来再扩大点药坊的,准备弄个专门的生药铺子,收购药材和药材加工,这样自家的药酒生意也不愁药材。
有了本钱,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这本也紧要之事。
可听大家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
毕竟在大家的眼里,其实药坊和饭馆虽然赚钱,但却大大不如家里田地的重要性。
这年头工商始终不如经营土地,这是大家惯有的思维。耕田养蚕,自给自足,始终是主流思想。
田地产出虽然不如药坊和饭馆赚钱,可民以食为天,家中有粮,方能心中不慌。
“可以,我看这个事情就由阿耶负责。”李逍没有去跟大家讲什么商业经营,什么利润最大化,时代不同。
老赵虽然是个郎中,但毕竟在李家庄多年,对于农事也是很熟悉的,让自家岳父负责去长安买牲口肯定是放心的。
老赵听了很欣慰的道,“三郎你放心,我在长安有熟识的牙人,以前你父亲在时,李家买牲口就都是找他们。”
牙人就是中介,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中介,贩牛卖马的也有专门的牛马牙子,这些人既为买卖双方撮合,也提供专业的指导知识。
要买合适的耕牛,这里面也是有很多学问的。
“我看不如先买十头黄牛,买九头母牛,一头公牛就行。”老赵说。
蓝田是秦岭北麓山腹,山地坡地多,河边水田少,这边的气候也属于山区气候,养黄牛是最合适的,黄牛耐力好,而且温驯。虽然在江淮一带有不少水牛养殖,水牛个头大,而且力更大,但水牛怕热喜水,且不适合山坡地的耕种,养起来没有黄牛那么简单好养,兼之长安的牛市上,水牛也不多,因此他提议买黄牛。
“多买几头公牛不好吗?”李逍问。他觉得,公牛肯定比母牛个头大力气足啊。
“三郎你不晓得,公牛虽然力气足,但脾气躁的多,红起眼来扯都扯不住的。尤其是不能几头公牛同养,要不然肯定得天天打架,打红了眼,容易伤着,甚至会打死。”
公牛力大,但比母牛更性烈,不易养,多养还易打架。另一方面,养母牛还能下崽,一般两岁以上的母牛,一年能产一胎,小牛一岁半就差不多可以教犁。
因此不管从管理还是生产这方面来讲,其实养母牛最划算。当然,自家养的牛多,还是得有一头公牛的,一来公牛力大,可以耕一些难耕的地,二来还能够给自家的母牛配种了,省的还得把母牛牵到别的地方去,既麻烦还得另花钱。
“现在长安一头正当年的母牛得大概三千五百钱左右,一头细犍牛得四千五百钱。”
细犍牛也就是上等公牛。
一头上等的公牛四贯五,一头上好的母牛三贯五。
老赵觉得这个价钱挺贵的,起码去年都还没这么贵,去年这时公牛才四千二三,母牛也才三千二三,今年比去年涨了二三百钱,差不多涨了一成了,幅度很大。
但李逍听了却觉得挺便宜的。
大唐的耕牛可是紧俏物品,还受朝廷法律保护呢,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吃到牛肉。
可一头七八百斤的大公牛,才四千多钱,确实不贵啊。若按斤算钱,那也不过六七文钱一斤啊。
不过老赵却觉得不算便宜,毕竟如今的粮价又不贵,米一斗也不过二十文钱左右,白面一斗不过三十七文,一匹最高级的细绢绸子,也不过一千八百文左右。
“阿耶,如今牛马价格一直上涨吗?”
“可不是,这不今年又要用兵辽东吗,朝廷肯定又要征用不少牛马牲口运辎重粮草,听说西北吐谷浑又要用兵,还有什么吐蕃蛮子也是不断袭扰边境。那边不太平,也让以往从那边运来的牲口少了许多,这越发让牛羊牲口贵了不少。”
李逍听了觉得挺有道理,供需不足,自然市场价格高上涨。
“既然这样,那我们干脆多买点。”李逍想了想道,“阿耶去趟长安,找熟悉的牙人,多买点牛马骡子。”
老赵一听有些惊讶。
“现在牲口可不便宜啊。”
“虽不便宜,可也算不得很贵,一头母年三贯五,十头不过三十五贯,买上一百头不过三百五十贯。”李逍算账道。
杨大眼在一边听的直翻眼,真是说的轻松啊。
三五百贯还张口就来了。
“买耕牛可还得到衙门登记呢,而且买回来了还得细心照顾,要是照顾不好,病死坏死了,不但损失大,衙门官差还会来问责的。再说了,三千五一头母牛也不便宜,咱们这一亩坡地,还只要三五百文钱呢,一头母牛就能买上十亩坡地了。”
听他这么一算,也确实如此啊。
李逍捏着下巴,感觉事情还真没那么简单。
逍遥小地主 第123章 地主
一斗米二十文钱,可一亩坡地才几百钱,一些较差的山坡地,甚至两百钱都能买到一亩。
一头母牛三千五百钱。
这几样物价,让李逍对大唐这个中古时代的古典农业社会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大唐一斗米大约是后世六公斤多点,价格才二十文。算起来,一公斤不过三文,而后世一公斤大米,起码也得六块吧。这么换算下,似乎大唐此时一文钱相当于两块。
而唐朝一头母牛三千五百钱,后世这样的牛起码能值万元,这一文钱又值三块钱。
可要按土地价格算,相差更大。
后世农村征地,一亩地起码三万元起,可大唐一亩坡地才二三百文钱,按土地价格对比,一文钱则起码能换一百块。
一比二,一比三,到一比百。
粮食、耕牛、土地。
若再算下这个时代百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那估计一文钱的价值就更不好计算了。
唐朝一头牛能买十亩坡地,可在后世十头牛才值一亩田。
这么一算,唐朝的牛还真是不便宜。
当然,李逍现在还真不缺钱,酒坊现在到处收购酒糟,药酒坊源源不断的加工出药酒,医馆负责销售,如今是供不应求。
医馆每天被那些赶来求购的商人们围的水泄不通,蓝溪街上的客栈几乎住满了来自各地求购药酒的商人。
在如此火爆的市场行情下,药酒的生产力虽然在不断提升,但产量确实提升不大,得益于市场火爆,药酒几次价格提升,商人们也都接受了。
李家的利润越来越高,虽说李家也拿出不少钱来向衙门打点,甚至主动的掏钱来做些修桥铺路,甚至是为东征捐粮的事,可赚的钱越来越多。
如今李家的药酒,可不仅仅是成了长安各家医馆药铺的抢手货,甚至长安的那些豪门贵族巨富之家也十分亲睐,众口称赞,谁都知道李家的药酒好喝还好用。
连那些长安西市上的外国商人,如今也都争相前来求购,他们把蓝溪药酒,当成了与大唐丝绸一样的好东西,准备购买后运回西方去大赚一笔。
不少买不到药酒的人,开始不断找人来李家递话,希望能够插个队什么的。
甚至如今长安人送礼都流行送蓝溪药酒。
如果实在没有药酒,那就送蓝溪李家庄药酒券,一张药酒券,并不能到李家的医馆换药酒,但有券却可以有资格优先购买。
没券的人得排队,有券的人直接付钱就可以提药酒了。
据说已经有人喊出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蓝溪酒的话来了。
不过药酒毕竟不是普通的酒,药酒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和费时间,既要蒸酒,又要炮制药酒,最后还得泡浸药酒,哪怕再快,也得需要一个周期。
李家的药酒供应别说搞批发,如今就是连零售都远不能满足市场。
现在市场行情好,许多人已经眼红,不是过来谈收购秘方,就是来谈合伙,好在李家现在也不是谁都能吞掉的,有薛程几家罩着,那些人过来试探几次,被李家拒绝后,也只能无奈的暂时按下想法。
再次扩大作坊的计划已经提上议程,可扩建作坊是扩建作坊,春耕依然不能耽误。
这就好比以前的人,哪怕再外面再有出息,不管是做生意当老板,还是读书出头当了干部,可家里农忙抢收抢种季节,还是得要赶回家来帮忙作农活。
为了春耕,赵大夫这个医馆的掌柜,都能抽出时间来谈买牲口备种子的事。
“还是多买点牲口。”
“多买牲口也不好养啊。”赵大夫说道,这牲口不是说买来就行了,还得照顾啊。
前人都说,家财万贯,带毛不算。
这牛马不便宜,可却也不好养,万一得个病啊瘟的,可能就全没了。
养个七八头的还好,要是养个百来头,就算买的到,养哪呢,怎么养。
“散养。”
李逍没想要办个什么养殖场,毕竟蓝溪又不是草原。而且要是关起来圈养,更容易得病。
“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是这样的,咱们到长安买百来头牛回来。现在牛价年年涨,看样子今年肯定还会再涨不少,现在买划算。”
他细致的跟大家讲自己的想法,趁现在牛市行情好,又是春季这个牛价较低的时候,牛后一过,正是牛价上涨的时候,眼下买正好。毕竟冬天一过,万物复苏,地里也见绿,牛养起来省饲料,还能长肉养膘。
此时买牛,一买回来就等于赚了。
至于说牛多了不好养,李逍也有他的办法。
“咱们把牛放到咱们家的佃户家里养。”
“什么?”赵先生和杨先生都有些不解,佃户只是佃种李家的田地,又不是李家的奴仆,凭什么帮李家养牛?
“我们不让大家白养的。”
李逍的想法是合作双赢,李家有钱,而佃户们有人有时间。
佃户们普遍条件不太好,佃种土地,家庭人口多,但却缺少种田的大牲口。李逍的想法就是把牛租借给佃户们,将牛寄养在佃户家里。
佃户平时得负责照顾喂养牛,而他们帮忙养牛的好处则是可以免费用李家的牛耕地。
“免费借牛耕地?”
赵大夫有些惊讶,这年头自己有牛的佃户可不多,在过去南北朝的时候,家里有牛和奴婢的,均田的时候,牛都能分到一份田地的。
没有地的佃户,往往会向地主家租借牛来耕地,但费用可不便宜。有的地主家是直接按天数收租钱,而有的地主更狠的,直接就是借用他的牛,则要佃户所种田地收成的多少比例当租。
不管是按天收租,还是按产出收成,租牛都不便宜。
而李逍居然提出帮忙养牛就免费用牛耕地,这可是惊人了。
“嗯,免费借牛耕地,甚至等牛下崽后,我们到时还可以向他们付些钱。比如说这小牛长大后我们收走,按市价,向他们支付一定比例做为照养的报酬。”
杨大眼扯着自己的山羊胡子,“要是我,肯定愿意帮三郎养牛。”
“我也愿意啊。”赵大夫也道,“可这样我们不是亏了吗,自己买牛,却白给佃户用了。”
“这其实是双赢,我们的牛让佃户养,可以让佃户免费使用,但我们自己要用的时候也一样可以用的。另外,我们出本钱,但不用出人出饲料照顾,连牛棚都不用再打一个,牛养好了,将来还能下崽赚钱。这牛养壮了,也是还能升值的。”
养的好,几头小牛的钱就够一头母牛本钱了。更别说,这母牛养几年,也还能增值涨价,而这几年自家也一样能够使用这牛。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家庭合作养殖模式。
李家出本钱买牛,佃户帮忙喂养。
李家赚钱,佃户也有免费用牛,下了小牛还能得钱,何乐不为呢。
“可万一佃户役牛过度,照顾不好,把牛养瘦了或养死了呢?那我们岂不亏大了?”
“至于这个,我们可以跟佃户有个详细的约定,肯定得讲清楚的。我们会定期去检查牛的情况,若是发现照顾不好,我们可以取消合作,把牛牵走。我相信,他们肯定也不希望错过这样免费用牛,还能赚钱的机会的。”
毕竟,对于佃户们来说,养头牛并不算什么负担,家里孩子多,孩子放牛刚好。一个小孩就能照顾好一头牛,而一头牛却能相当于一两个壮劳力干活,这笔账相当简单,谁都算的清楚的。
李家则既能赚钱,又还能顺便赚一波好声望。
“别人家都没这样做过,咱们这样会不会让别的地主不高兴啊?”
赵大夫提出自己的担忧,这年头虽说地主都是乡村头面,可好多事情也是不简单的。
“阿耶说的这个我有考虑过,以前地主借牛给佃户要收租,我们现在不是借牛而是让佃户帮忙养牛,这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并不用和以前那样。”
如果说李逍家自己养的牛,免费借给佃户用,那么这就有些打破潜规则,或许会引发其它地主们的不满。
但如今李逍提出的不是免费借,而是合伙养牛,这不一样的。
“那三郎打算买多少牛?”赵大夫听完也很心动,这样一来,确实能养不少牛,而且只要出本钱即可,不需要额外的人力。
毕竟如果自己养不仅要请牧童牛倌,关键还得建牛棚割草等。
“要不先买个百来头试试吧。”
“那就先买一百头,医馆账上还有不少钱,我回头就提钱去长安买牛。”
“可以。”李逍点头。
赵大夫想了想又道,“最近医馆账上钱还不少,我看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干脆把钱拿来买地吧?”
买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