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民国之文豪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顺便一提,蒙塔古·诺曼虽然是英国人,但他的家族银行却是一家美式银行,他本人亦深受美国思想的影响。
周赫煊却显得云淡风轻,笑盈盈地说:“中国市场对于英国的重要性,想必已经不用我复述了。英国是在华投资最多、且获利最丰厚的国家,一旦中国市场崩溃,损失最惨重的就是英国。”
“何以见得?”蒙塔古·诺曼依旧不动声色。
周赫煊胸有成竹道:“中国爆发白银危机以后,日本是最积极的,主动提出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其次就是英国,一个多月前,英国就表示愿意借款2000万英镑给中国。我听说,英国内阁还专门成立了‘中国白银问题委员会’,是这样吗?”
“你的消息很灵通。”蒙塔古·诺曼只能耸耸肩。
事实上,蒙塔古·诺曼就是“中国白银问题委员会”的委员,从元旦到现在已经连续召开了两次会议,专门分析中国的经济形势。再过两天,他们还要召开第三次会议,可见有多么急迫的想要“帮助”中国。
周赫煊说:“英国出手援助是必然的,我这次前来,只是希望你们尽快动手。”
蒙塔古·诺曼好奇地问:“周,你好像对此很焦急?”
“是的,我很急,”周赫煊选择了实话实说,“中国经济被搞得一塌糊涂,而中国的那些掌权者,却想要趁机为自己谋利。中国的领导人常凯申,还有财政部长孔祥熙,他们想要利用这次机会,侵吞中国的民间资本。我是被他们邀请的参与者之一,我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但我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国家受到更大的伤害……”
周赫煊把老蒋等人的计划,原原本本说出来。蒙塔古·诺曼听得一愣一愣的,随即忍不住笑道:“中国的领导人还真是天才,计划如此完美,我必须为他们鼓掌。”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周赫煊问道。
蒙塔古·诺曼道:“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形势会进一步恶化,直到变成让那些人满意的程度。周,我要感谢你,你刚才带来的消息,让我对中国的情况更加清楚了,这有利于我做出相应的布置。”
周赫煊说:“我知道你们想拖时间,英国很害怕日本吗?”
“英国当然不怕日本,但必须考虑国际外交影响,”蒙塔古·诺曼说,“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都不希望引起日本的激烈反应。所以,我们的态度,跟中国的领导人常凯申先生一样,必须让中国经济恶化下去,到时候再出手,日本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周赫煊摇头道:“纯属多此一举,不管你们什么时候站出来,都破坏了日本的计划,日本肯定会心怀不满。”说着,周赫煊开始挑事了,“英国这样做,只能让美国得利。你应该知道,中国的领导人大部分属于亲美派,如果英国还保持观望,到最后中国必然倒向美国。甚至于,美国将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市场,侵蚀英国的在华利益。还有,英国不尽快出手,中国很可能加入美元体系,难道英镑不想跟美元竞争吗?”
蒙塔古·诺曼陷入了思考,就如周赫煊所说,英国顾忌最多的还是美国,根本没有把日本看在眼里。
如今的局势其实很复杂,英国和美国想要联手打击日元,但英镑和美元又互为竞争,很有些三国争霸的味道。而且,此时日本和英国已经在交锋了,只有美国通过“白银交易”作壁上观,使用“拖”字诀旁观英国和日本撕逼。
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货币战争已经打响,英国很想把中国拉入英镑集团,并借此恢复英国在华的鼎盛势力,并以此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英国政府内部的看法是一致,已经确定了要援助中国。
但具体该怎么搞,英国佬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必须快刀斩乱麻,尽快把局势稳定下来,这一派以财政部门为主;另一派觉得还要继续观望,因为远东局势太复杂了,这一派以外交部门为主。
作为英国央行的掌舵人,蒙塔古·诺曼无疑处在关键性位置,他倒向哪一派,那一派就能占据上风。
很遗憾,蒙塔古·诺曼虽然也属于财政部门的人,但他却是个保守派。他暂时支持外交部门的意见,认为应该稳妥行事,不急于对中国做出实质性承诺。
思考片刻,蒙塔古·诺曼说:“既然中国的领导人想要拖时间,你怎么可以保证,中国会很快接受英国的援助?”
周赫煊笑道:“很简单啊,只要放出一个利好消息:即英国在华银行,将给中国的大企业、大银行提供贷款,必然把常凯申等人的计划搅乱,他们会惊慌失措的与英国谈判。这对你们是有利的,否则英国必然给美国做嫁衣。”
历史上,美国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成功帮助中国完成货币改革,中国的法币也与英镑挂钩。但最后出来摘果子的却是美国,中国法币又变成与美元挂钩,最终在远东形成了以美元为主、英镑为辅,共同打击日元的国际货币体系。
所以说罗斯福很厉害啊,美国啥都没做,用一个“白银交易”拖住了局势,还让白银集团大赚一笔。英国和日本殚精竭虑制造出详细计划,两国都掏了不少真金白银出来,最大的赢家却变成美国。
周赫煊不断说出中国的“内情”,又帮忙分析了美国那边的计划。如此一来,就让蒙塔古·诺曼把局势理解透彻了,不像以前那般再三疑虑。
蒙塔古·诺曼非常郁闷的发现,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布置,都是在给美国政府开路,他这个金融之王变成了罗斯福的小弟。
周赫煊的优势就在这里,他清楚中国的情况,也了解美国的情况,还知道一些未来局势的发展。虽然周赫煊的专业知识不足,但却可以给蒙塔古·诺曼提供参考,把英国佬从美梦当中惊醒过来。
按照历史发展,这次的中国白银危机,日本人跳得最欢,最后成了彻底的输家。英国人紧随其后,却充当了美国的开路先锋。美国人静观其变,最后却吃得脑满肠肥。
现在,蒙塔古·诺曼有点被周赫煊说服了,必然带来巨大的变数。至少英国和美国会争得很欢,美国也会提前入局,中国能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周,你真是个糟糕的说客,”蒙塔古·诺曼笑道,“你不该把中国的底牌都说出来,这只能有利于英国的谈判。”
周赫煊也笑道:“所以,你被我说服了?”
“或许吧。”蒙塔古·诺曼不置可否。
就像蒙塔古·诺曼所言,周赫煊这次的表现很糟糕,完全没有顶级纵横家的风范。但他却成功了,把所有情况都讲明,顺势而为即可。
因为,英国和中国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是一致的,大家有共同的敌人——日本和美国。





民国之文豪崛起 640 贪婪的英国人
1935年1月12日,英国内阁的临时机构“中国白银问题委员会”,在伦敦召开第三次会议。
会议分析了中国形势,认为中国放弃现有币制,并将货币与英镑挂钩、采取银邦汇率标准,从技术角度来看是可行的。英国政府应该给中国提供借款,这笔借款将以中国白银储备为担保,中国的现银必须售出,而美国则是唯一的买家。
好吧,不管是英国、美国,还是常凯申和孔祥熙,都希望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因为中国实在没钱了,必须以此套取资金,获得最基本的外汇储备,以防止新发行的货币崩溃。
英国不可能自己买中国白银,因为国际银价太高,英国买多少就亏多少。
于此同时,为了稳定中国的金融市场。英国又将卖给中国一些白银,增加中国的白银储备,并从中使英国大赚一笔中国购买白银的钱,则以英国借款的方式提供,以中国的海关关税为担保。
这种三方交易看起来很扯淡,获利最大的就是英国,顺便还能初步把中国币制改革与英镑绑定。
跟历史发展不同的是,这一次英国没有再建议由英日法美四国共同解决,而是直接派遣经济专家访华。
2月5日,宋子文已经回国,受到老蒋的紧急召见,在场的还有财政部长孔祥熙。
常凯申看起来脸色很差,因为他被英国佬威胁了。英国经济专家隐约透露,英国在华银行将提供贷款,扶持中国的大企业和地方银行度过难关,这完全打乱了常凯申和孔祥熙收割民间资本的节奏。
“子文,你看看这个吧。”常凯申扔出一份文件。
文件足有十多页,前面是中国向美国售卖白银,然后由英国提供白银和贷款,并帮助中国完成货币改革。后面还有许多附加条件,概括起来大致为四点:第一,用中国关税做担保获取英国贷款,为了保证贷款的归还,中国必须保留英籍总税务司对海关的管理,总税务司应有包括招聘外籍职员在内的足够权力;第二,控制贷款使用,只限于币制改革用途;第三,改组中央银行,聘请英国顾问;第四,改革预算。
“这个方案很好啊。”宋子文笑了笑,心里却在吃惊,他对周赫煊的外交能力感到极为惊讶。
“好什么好!”常凯申指着附加条款的第一项,气愤道,“保留英籍总税务司对海关的管理,总税务司应有包括招聘外籍职员在内的足够权力!英国人想干什么,把民国当成满清吗?还想继续控制中国海关!”
中国收回海关的谈判旷日持久,直到两年前,才真正收回了关税自主权。虽然海关总税务司依旧保留,司长仍由英国人担任,海关外籍高级职员是中国高级职员的十倍,但不可否认,南京政府在关税一事上已经有发言权了。
周赫煊万万想不到,英国佬居然如此贪婪,想要趁机重新把控中国海关。
唉,外交人员的无奈就在此处,虽然能够推动历史进程,但在关键地方却做不了主。常凯申有自己的算盘,英国佬又何尝不精明,两边都试图获取最大的利益。
宋子文说:“关税方面,肯定不能答应英国,我们好不容易才关税自主的。”
孔祥熙乐道:“英国人在做白日梦呢。”
常凯申担忧地说:“英国经济专家向我透露,他们要借钱给中国大企业和地方银行。这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你们觉得该如何应对?”
“英国人不会这么做的,他们顶多也就做做样子。”孔祥熙摇头道。
宋子文说:“我们可以放出消息,说英国人想趁机抓住中国关税,这样英国人就没算盘可打了。”
常凯申思虑道:“暂时别轻举妄动,引起民众反感后,不利于借助英国收尾。我们该加快行动了,必须在这个月内,完全掌控中国银行,下一步就是广东银行。英国那边,暂时先谈着,他们肯定要和日本和美国咬起来。”
还是那句话,周赫煊低估了英国人的贪婪,居然想借机主导中国海关。常凯申是个民族主义者,他在这个方面极其敏感,绝对不会同意英国人提出的敲诈方案。
本来可以提前半年解决的中国白银危机,因为英国人的贪婪,估计又要延后两三个月这次跟老蒋无关,纯属英国佬太瑟,真把民国当成了满清。
中英谈判进度就这么放缓了,中日的谈判速度也放慢,只有老蒋收割民间资本的计划在加速。
周赫煊此时已经去了美国,正在跟美国那边的左翼作家交流。他收到宋子文的越洋电报后,气得直接摔杯子:“脑子进水的英国佬,欺人太甚了!”
孟小冬把摔坏的杯子捡起来,安慰道:“别生气了,这种国家大事,小老百姓又有什么办法?”
周赫煊忍不住爆粗口:“老子给英国人指清了道路,这种事明明对英国有利,他们居然还嫌好处不够,要把中国海关都趁机捞过去!这叫什么?这叫贪得无厌!英国佬的自大傲慢,再他妈过几百年都不会变,真当全世界都是他们家后院!”
孟小冬噗嗤一笑:“你生气的时候像个小孩子。”
周赫煊勉强平复情绪,郁闷道:“以后不管干什么,反正老子不搞外交了,真是吃力不讨好。现在想想,顾维钧、颜惠庆他们这些外交官真不容易,换成是我,早就被逼疯了。”
“你已经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好。”孟小冬柔声安慰道。
周赫煊喃喃自语:“不管如何,还是让英国入局了,应该能比历史上提前两三个月吧。”
“什么提前两三个月?”孟小冬问。
“没什么,”周赫煊笑了笑,转开话题,“走,我们去好莱坞,参观薇薇安他们拍戏。”
孟小冬高兴道:“好啊,卓别林先生还说要请我吃饭呢。”
周赫煊望着窗外的天空,阴云密布,眼看着就要下雨。他真是不想再掺和国际外交了,心累,国内的大佬们添堵,国外的大佬们贪婪,夹在中间根本没法做事。
至于骄傲自大的英国人,都吃屎去吧,等美国站出来摘果子的时候,他们连哭都哭不出来。
一群短视的垃圾!




民国之文豪崛起 641 大萧条下的好莱坞
有人讲,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成就了美国好莱坞。
这种说法是对的,也是错误的。
当大萧条刚刚降临时,美国人的口袋里还有点钱,但生活更加困难了,于是出现三种主流娱乐方式:第一,看书,花1美元购买书籍,足够看半个月;第二,看电影,30美分能在电影院里享受一两个小时;第三,啪啪啪,这导致周赫煊的避(和谐)孕套生意越做越大。
于是乎,在1930年的时候,美国图书市场和电影市场都迎来了奇怪的繁荣景象。
但到了1931年,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加剧,美国的图书市场和电影市场迅速崩溃,因为人们连买书和看电影的闲钱都没了。
很多人依旧选择用看书来打发时间,但却不是自己花钱买书,而是到图书馆或者书店里免费看书。而美国电影院的观影人次,也较前一年下降了12%,这还是电影票价从30美分降低到20美分的情况下。
1932年是美国电影最糟糕的一年,每周观影人次暴跌到1500万——1930年的巅峰是每周8000万人次。
于是乎,收听免费广播成为美国最最主流的娱乐方式,随着收音机价格暴跌50%,美国超过60%的家庭都购买了收音机。
至于电影行情嘛,已经在1933年跌到谷底。特别是罗斯福刚刚做总统的时候,他宣布一周有4天银行休息日,这对稳定政府财政是有效的,但对电影产业却是个致命打击,当时全国的电影院都倒霉了,电影公司甚至拿不出钱来给员工发工资。
超过五分之一的电影从业人员失业,派拉蒙直接关闭了长岛摄影棚,无数身无分文的群众演员流落洛杉矶街头,这几乎成了全国性的丑闻。
好莱坞几大巨头当中,只有米高梅还能保持盈利,其他公司全部陷入严重亏损状态。
为什么又说大萧条成就了好莱坞呢?
关键人物还是罗斯福。
在罗斯福颁布工业振兴计划后,美国娱乐业开始渐渐复苏,美国普通百姓又开始有点闲钱了。但人们手里的闲钱依旧不多,只能选择廉价消费活动,于是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这时美国电影平均票价已经下跌到15美分。
只在罗斯福新政的第二年,就有1000多家电影院重新开张,派拉蒙和福克斯等好莱坞巨头也扭亏为盈。
1935年2月中旬,当周赫煊来到好莱坞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丝毫经济危机的影子,这里比美国的其他地方复苏得更快。
环球影业甚至买下半个山头做片场,光是摄影棚就有10多个。米高梅更是壕气十足,因为这家公司在3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好莱坞第一大巨头,属于可以一个打十个的存在。
去年费雯丽跟着周赫煊访美,凭借京剧表演迅速走红,米高梅瞅准形势立即下手,高薪签下费雯丽并让她出演了一部电影的女二号。
与此同时,米高梅再次提出要购买《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版权。周赫煊对此表示同意,但附加条件是必须让费雯丽担任女主角,双方愉快地达成了交易。
事实上,自从《泰坦尼克号》风靡美国后,就有多家电影公司想要购买版权。但随着美国电影行业的萧条,所有公司都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投资太大,很容易血本无归。
即便是风头最盛的米高梅,也只有在电影行业复苏后,才敢提出《泰坦尼克号》的拍摄计划。
占地一万平米的超大型摄影棚,内部被挖出个大水池,水池里还几个巨大的轮船模型,包括沉船、落水等镜头都要在这里拍。至于舞会、宴会等室内戏,则要在另一间摄影棚拍摄,全部由人工搭景完成。
听说米高梅拍摄《泰坦尼克号》的预算是50万美元,其中付给周赫煊的版权费就有3万美元,这在1935年属于难以想象的大投资。
但米高梅就是有这种气魄,人家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投拍了一部历史大片《宾虚》,投资预算吊打当时所有同行。在大萧条期间,米高梅也是美国唯一能盈利的电影公司。
一句话,不差钱!
周赫煊和孟小冬刚刚来到摄影棚外边,立即就有人过来阻止:“先生,女士,这里禁止参观,请你们立即离开!”
周赫煊指着摄影棚外的“泰坦尼克号”标志,笑道:“我是这部电影的原作者,女主角是我朋友。”
那员工立即瞪大双眼,然后迅速地握住周赫煊的手,激动道:“你好,周先生,我是你的忠实书迷,非常荣幸与您见面!”
周赫煊问道:“我可以进去吗?”
“当然,”那员工说,“不过我要跟导演说一声,请稍等!”
《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叫查尔斯·布兰比,一个有点小帅的中年大叔,他正是历史大片《宾虚》(初代版)的导演,五年前还导过一部电影叫做《上海游轮》。
查尔斯·布兰比热情地说:“周先生,你好!我叫查尔斯·布兰比,你可以叫我查尔斯。”
周赫煊笑道:“那太巧了,我的英文名也叫查尔斯,你也可以这样叫我。”
“哈哈哈,”布兰比的笑声有点魔性,“那我还是叫你周先生吧。”
周赫煊又介绍道:“这是我的妻子孟小冬。”
布兰比立即说:“我知道,伟大的远东戏剧艺术家。你好,孟女士!”
“你好。”孟小冬落落大方的握手。
布兰比问道:“两位是要来探班吗?我们正在拍那场穷人舞会。”
周赫煊点头道:“是的,打扰了。”
布兰比把他们带进摄影棚,这个摄影棚同样很大,分隔成不同的拍摄片场。
来到其中一间拍摄场,掀开厚厚的棉布门帘进去,立即就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里被布置成阴暗的低等舱,数十个群众演员穿着穷人衣服,旁边还摆放着许多电影拍摄器材。
费雯丽正在跟一个男演员排练对戏,两人随着音乐节拍跳舞,其他群众演员也载歌载舞放声欢笑。
周赫煊诧异的看着那个男演员,居然是好莱坞电影皇帝克拉克·盖博,实在是太巧了。历史上,费雯丽也是跟克拉克·盖博搭戏,两人合作完成了经典影片《乱世佳人》。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克拉克·盖博此时已经拿了奥斯卡影帝,而且还是米高梅的绝对一哥。米高梅耗费巨资拍摄《泰坦尼克号》,必然要让克拉克·盖博来坐镇,这位是票房的保证。
只不过嘛,历史上的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两人是互相仇视看不顺眼的,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相处得如何。
副导演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停下,专业的歌舞指导站出来说:“薇薇安,你要表现得欢快一点,你的舞步收得太紧了。”
“好的,我会改正。”费雯丽点头道。
查尔斯·布兰比喊道:“薇薇安,过来一下!”
费雯丽扭头看去,脸色露出喜色:“煊,冬冬,你们不是在纽约吗,怎么到好莱坞来了?”
周赫煊上前给了她一个拥抱,问道:“感觉怎样?”
“一切都还好,”费雯丽低声吐槽说,“只有盖博比较混蛋,那真是个让人讨厌的家伙,我不止一次想要扇他的耳光。”
“哈哈。”周赫煊乐坏了。
不管如何改变历史,世界线总是回到它该有的样子,满满的恶意啊。




民国之文豪崛起 642 膨胀的电影皇帝
克拉克·盖博已经从别人的口中知道,周赫煊就是《泰坦尼克号》的小说原作者。但他却没有主动过来打招呼,而是皱起了眉头,一脸不耐烦的表情——他讨厌有人来探班,讨厌被无关紧要的人影响拍摄进度。
历史上,克拉克·盖博与费雯丽闹得不愉快,起因就是费雯丽的丈夫经常到剧组探班。恰好,那家伙还跟克拉克·盖博一样,都是好莱坞大明星,颇有些来剧组抢风头的味道。
于是克拉克·盖博就公报私仇,故意在拍摄时发脾气,还找各种理由把费雯丽的丈夫赶走,导致他与费雯丽的关系越来越僵。
就在周赫煊、孟小冬、费雯丽三人聊天时,克拉克·盖博独自走到旁边,躺在他的专人椅子上睡觉,连看都懒得看周赫煊一眼。如果换成美国大作家,克拉克·盖博肯定不敢摆谱,但周赫煊是亚洲人……呵呵。
此时的好莱坞,是极度排外并歧视黄种人的,甚至这种歧视写进了美国法律。比如1850年通过的《反异族通婚法》,明文规定了:亚洲演员不得在电影中与欧美演员接吻。
赤果果的种族歧视!
早在十年前,华裔女演员黄柳霜就已经名声大噪,凭借一个配角广受美国观众喜爱,名字还被美国杂志赋予了诗意——“凝霜的黄柳”。
1...203204205206207...346
猜你喜欢